第一篇:如何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如何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谈谈《花的世界》教学有感
今天已经是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五了,又到了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这次要写的作文是语文百花园一里的《花的世界》。为了上好这一次作文课,早在上一周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我多次查阅了语文教学参考书和星级教案,可是头脑里仍然一片茫然。
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上语文课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每次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他们坐在位置上抓耳挠腮,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可到头来能写出象样的作文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而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同样也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自师范毕业以来,我已经从事了将近八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些年里,对于如何教会学生写作的这个难题,我没少和别的老师一起钻研,可结果却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难”!追根究底,原因就在于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及学校条件等的限制,自身积累的语文知识很少,有的学生虽然口头表达能力很好,但要是让他们把口头表达转换成文字写下来,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正因为如此,就形成了一方面学生不会写作文,而另一方面为了应付考试中有可能出现的作文题,老师不得不想出相应的“对策”——叫学生背作文。于是就出现了考试中学生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的现象。而如果有某一次考试的作文超出了老师事先的预测没有预习到,那么结果往往是全班的学生那一次的语文考试成绩“全军覆没”。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轻松应对考场作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写作文。而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我们又该从何下手呢?
“铃铃铃„„”不容我多想,上课的铃声已经急促的响了起来。我拿着教案准备去给学生上课。就在我跨出房间的那一刻,我猛然发现门前的花圃里摆放着一盆翠绿的仙人山!我的心里不由得豁然一亮:与其让学生背同步作文里的《仙人山》,让他们勉为其难,不如把眼前的这盆仙人山搬到教室里去,让他们仔细观察后自己写一篇,这样既免去了他们背作文的苦恼,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主意已定,我不由得为我这个迟到的想法高兴不已。
说干就干。我马上动手把仙人山搬到教室里的讲台上去,刚才还在唧唧喳喳说话的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都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棵奇怪的植物,从他们充满疑问的眼睛里,我看得出来,他们一定在猜测:老师把这棵植物搬到讲台来干什么呢?我微笑的对他们说:“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花的作文。讲台上的这一棵植物叫仙人山,是我们今天写作的对象。现在分成四人一个小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仙人山后,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把观察结果汇报给老师和同学,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兴高采烈的跑到了讲台上,只见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讲台上的仙人山仔细的观察起来,一边观察还一边小声的议论着。观察完后,学生们纷纷回到位置,观察结果也很快汇报出来。学生们有的说:“仙人山的茎碧绿碧绿的,像翡翠。”有的说:“ 仙人山的茎上长着许多小刺,扎到手上像针刺一样,很疼。”还有的说:“我的家里也有一棵仙人山,很久不浇水它都不会死的。”„„看着学生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听着他们源源不断的汇报,我开始庆幸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听完学生的汇报后,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的汇报结果整理好后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仙人山》。听完我的布置,学生们马上兴致勃勃的开始整理观察结果,只见他们一边讨论一边埋头做着笔记,教室里到处洋溢着轻松愉快,团结协作的学习气氛,全然没有了往日上作文课时的那种死气沉沉。下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已经成形,只要再修改一下然后誊抄到作文本上就可以交了,由于很轻松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文,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我吩咐一个学生帮我把那盆仙人山搬回我门前的花圃放好,然后我就径直向办公室走去。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我惊奇的发现,端着仙人山向花圃走去的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许多的学生簇拥着一起走去,其中居然还有几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把花放好后并未马上离开,而是围着那盆仙人山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一直到上课铃响,他们才恋恋不舍的向教室走去。
这次的作文学生们都写得出奇的好,就连以前半天都写不出一句作文的学生这次居然也写出了至少一段,而且语句非常通顺,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并不是学生不会写作文,而是我们老师不会指导学生写作文!有句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一条鱼,他吃完了就没有了。而如果你
教会他钓鱼的方法,那么他将终生受用。就像我们所说的写作,如果我们每次都是叫学生背作文应付考试,那么我们的语文成绩就只能靠运气来决定。,运气好的,考试的作文是学生事先背好的,那么皆大欢喜,反之则只能怨天尤人。而作文是我们语文考试的必考题目,为了每次语文考试时我们不再提心吊胆,为了让学生在对待作文时能以一变应万变,唯一的办法就是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下面,我就如何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这个问题谈谈我本人的几点看法:
(1)降低难点,消除学生对写作的害怕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起写作的信心。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不同,由于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语言习惯等原因,决定了农村的孩子所积累的语文知识非常的贫乏。所以在上作文课时,我们不能要求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写出像优秀作文里边那么优美的作文。我们要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写作要求,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的信心,让他们觉得其实写作文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后再循序渐进,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脑子里空无一物,我们又怎能强求他们写出多么好的作文来呢?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从平时的教学做起。首先,在给学生上语文课时,遇到优美的语句或成语,都要要求学生把它们背诵下来,最好每人准备一个专门用来积累词语的笔记本,把那些语句记录下来,课后多读多背,真正的把它们记到脑子里,变成自己可以随时使用的知识,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脑子里的知识慢慢的就丰富起来了。再就是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不是有一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书看得多了,知识面就广,积累的语文知识就多,那写作自然而然的就不成问题了。另外,经常的组织学生到课堂外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和景物,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不错的选择。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像前边我所讲到的我上的那一节作文课,只要我们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的利用实物展示,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写作的对象,让他们在进行写作时真正的做到胸有成竹,而不能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幻想去写作文,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的。当然,我所说的这些是指除了想象作文之外。例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我们就不防
出示一些真实的植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要写一种动物,就尽可能的让学生和我们身边的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来个零距离接触;而要是写关于游戏或活动之类的作文,不如就先组织学生来个亲身的体验„„这样,学生玩得开心了,他们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而然的有血有肉富有感情了。
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工作。正如人们所说的“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常抓不懈,那么我们一定会迎来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的那一天!
第二篇: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生作文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排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事物的能力来确定训练方式。多年来,我在低、中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在学习观察、表达的同时悟出方法、掌握方法,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给观察方法,举一反三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观察练笔范围广,形式多,它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序的情况下,这种观察练笔能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选择,一要切合实际,二要为教学目的和习作训练重点服务,观察练笔有整体的,也有部分的;有单项的,也有多项的;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可以先写简单的、静态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墨水瓶、文具盒、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以“书包”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书包的特点,并以详细描述书包外形特点、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加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加深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如问学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书包经久耐用又美观大方呢?
在这一环节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按观察顺序、抓住重点”以外,还应做到:
1.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说:有初步观察的说,有按顺序连起来说,有小小组相互说;有整体练说,有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详细说(描述)等。
2.对实际及时进行评说。如书包是方形还是四方形;对书包上的大字的描述是用“端端正正”,还是“引人注目”好呢,等。进行词句辨析,较好地把培养观察能力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3.现场指导试写。通过说的评点,学生对要写的内容和要求更加明确,思路更加开阔,当即动手试写。在学生试写时,教师应做到:
(1)对差生重点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节自己的教学,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2)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练说的反馈信息,同时及时从同学的“说”中捕捉“写”的即时信息,以提高学生自学自改的能力。
二、掌握观察方法,反复运用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以观察练笔“书包”为例,在观察说写训练过程中,学生悟出方法,从单肩书包到双肩书包,再说写各自不同的书包,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观察,叙述自己用的书包。从实践中,学生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转化为技能,反复实践就能形成能力。在指导观察和说写中要着重抓以下两点:
1.主动观察,独立运用。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往往见大不见小,更不会小中见大。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认识客观事物,抓特点,抓关键。做到观其形,辨其色(视觉训练),闻其声(听觉训练),触其体(触觉训练),嗅其味(味觉训练),以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写出自己的书包,让学生动手量一量书包的长度、大小,掂一掂书包的重量……使学生对事物有个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我在指导学生写《小花园》时,不仅观察树木花草的形状、颜色、姿态,还让学生嗅其味,摸其质,做到睹其物,思其神,适当展开联想……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爬满篱笆的喇叭花,不愿把喇叭吹响,大概是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吧。”“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是万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把它献给最可亲的母亲----祖国。”“一盆盆茂盛的仙人掌,像带着武器的卫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学生年龄虽小,只要认真看,仔细想,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生动活泼,言之有味。
2.养成观察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利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引向课外,引向日常生活,做到每日必观察,观察必有所得,得而记入观察日记。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使观察成为习惯。有位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到三年级上学期,共写观察日记150多篇,其中《螃蟹》一文被出版社选用。
三、激发习作兴趣,寓练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
1.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常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并指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重视观察,善于观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2.重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课后指导学生在家养蚕、养金鱼、养蝌蚪等小动物;或种花、种菜、种向日葵等,认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边观察,边记录。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习作兴致。
3.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引导学生写简短的观察日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还经常把学生的习作办成墙报、小报,选送报刊,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与习作挂起钩来,消除了学生没东西写的畏难心理。
第三篇:教给学生观察
教给学生观察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的一篇《教给学生观察》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在现实教学中有时候不容易做到,教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应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与机会,给学生最重要的能源,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结合数学教学,让学生观察又显得尤其重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模仿,展开思维,举一反三,然后再通过自身的练习加以巩固,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一味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不让学生认真观察,机械的练习,不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而且比较容易遗忘,从而事倍功半。
总之,我们不能只把教给学生观察看做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而是应该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地智力活动,看做是发展智力的途径。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第四篇:《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走进生活学会观察——读《教给学生观察》有感
说起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早就想进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仔细拜读了前几条的建议,我发现有这么一条:‘教给学生观察’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实际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关系就越多。”
苏大师的话和我国古人的一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过:“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可见,观察是何其的重要。我身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深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文中列举了他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事例。他让学生观察春天即将来临的标志,欣赏大自然的音乐。“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
然而小学生的观察力水平比较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培养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到“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累精力。”
如我在上《大自然的语言》这课时,是从大自然中各种声音入手,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大自然中去聆听声音,感受声音,体验声音,通过声音愉悦身心。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去观察生活,感受身边的各种事物,学生就不能说出大自然的语言,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课我还收集了大量的大自然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观察大自然,感受各种声音的美。
又比如我在上《种一片太阳花》这课时,我带着孩子们在教室的阳台上亲手种起了太阳花。从挖土埋种,到填土浇水,孩子们都是自己完成的,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到了观察的乐趣。后来,我又带着孩子们观察太阳花发芽,长叶,直到开花。我们观察茎、叶、花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太阳花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在孩子的眼皮下进行的。我们在观察中体会课文中那一片片绿色的法兰绒,体会课文中新陈交替的生命现象,体会课文中太阳越大,花开的越旺盛的蓬勃精神……我看出孩子们在上这篇课文时是愉快的,而这篇课文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要是我能把更多的语文课文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教会孩子观察,那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必将让他终身难忘。
让我们领着孩子察生活观察生活吧,因为它可以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
第五篇: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泰兴市新街小学杨正和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给学生观察》中说“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累精力。”
这话一点儿也不错。观察,使我们变得睿智,活跃了我们的大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观察使我们学会了沉思,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增添了几分成熟;观察,使我们懂得了爱、理解了爱,就像所有生命的物体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五彩斑斓,读后感《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在生活中,如果不善于观察,就会让许多有用的“材料”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写起文章自然就费劲了(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因而要处处留心周围的事和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对人、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的发现。若用停滞、单一的目光去看待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事和物。例如在春游、运动会等各类活动前夕,我们总是提前布置作文,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使观察更仔细、认真,观察更真实、可靠,还有利于巩固观察结果,便于学生在观察后对观察结果的反复思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当然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所以学生的观察不能只从静态的角度进行,还要从动态的角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跟踪观察,才能掌握事物的特点。持之以恒的观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习惯,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