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巩固党组织根基
强化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巩固党组织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很形象的说明了基层组织在整个党组织集体中的重要作用。每个党员都是我们基层组织的一员,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就如一面面镜子,人民群众就是透过党员这面镜子来认识我们的党,如果我们的党员党性不强,能力很差,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影响党的的执政根基。
党员个人的作风不严,不能发挥“一个党员是一面旗”的作用,将有损组织形象。如果整个党组织纪律不严,注定这个党会涣散而亡。群众中常说一句话“现在的党员还不如一般群众”,在现实生活中,诱惑的危险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干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权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往往伴随着它的是名誉、地位和特权,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可以通过权钱、权色交易获得财富和美色。对于这些诱惑,我们需要有一道防护墙来阻隔,使其不至于对我们构成威胁和危害,这堵防护墙就是党性。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来看,我们在工作状况和思想状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差距,如:学风不正,理想信念动摇:道德缺乏,腐败现象严重;虚假浮躁,科学发展不力;纪律松弛,好人主义盛行。
第二篇:浅谈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
姓名:刘玉霞
工作单位:靖远二中
联系电话:182987734
54邮箱地址liusiyu521521@126.com
浅谈教育工作者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
——努力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内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纪律、奋斗目标、道德规范等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党性修养就是按照党性的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引领潮流的星火,是一支内化于心的不灭的航标。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中,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辛勤耕耘,不断求索。我认为,新时期下教育工作者的党性修养,品质必须优秀、能力必须高强,行为必须模范,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党性修养锻炼
共产党员要时刻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共产党的党性以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为基础。我们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发挥表率作用,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作青年教师的表率。真正做到“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并且要把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与自觉维护学校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自觉地维护学校的整体形象。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毛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着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人身格言。在学校中,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量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学生,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反映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
1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三、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当今的世界是知识更新的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
一、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一系列重大决策,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二、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要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党员,要严守党的政治、组织、财经、廉政、群众等方面的纪律和法律法规。首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时刻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提高组织纪律性,从严要求自己。
五、要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从团结愿望出发,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又注意对同事的批评方式,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交心谈心,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各方面素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争当表率,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扎扎实实按照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争优创先,以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第三篇:新形势下对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认识
新形势下对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认识
邦水中心校:李永芝
在党委、总支、支部等各级党组织中宣传、组织下。我对党务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宣传者、贯彻者、组织者、落实者。肩负着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使命。建设一支讲党性、高素质、业务精、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需要讲党性原则的领导者。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这说明新的时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既是党员个人保持政治本色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中华民族跨世纪发展振兴的时代要求,是完成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党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己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现实任务所需要的素质和本领。在跨世纪的时代,党在领导全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在开创和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核心问题是要使党员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党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坚持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党与人民的利益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组织、少数和多数、下级和上级、全党和中央的关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员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团结和党内斗争的关系。
党员的党性观念则是在社会实践中,立身行事、待人处世,对待事业、工作、组织,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观点,归根到底就是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说一个党员的党性观念强,就是指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始终坚持这些基本观念,用这
些基本的观念来自觉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约束自己、改造自己。要加强政治修养。不断增强政治素质,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原则,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理想。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是提高党性能力的基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作风;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同不良倾向作积极正确的思想斗争的作风;还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作风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构成了我们党的特性,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与财富,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优势。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成为时代的楷模,受到人民长久的怀念和爱戴,就在于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如果一个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时期,伟大创业实践需要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虽然不是党员,可我是一名踏踏实实、爱生胜子的人民教师,我会用党员拥有的党性原则来要求自己,做任何事都应躬身践行,率先垂范,把带头发扬这些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扎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新的时代内容、新的形势任务结合起来;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融为一体。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艰苦奋斗,勇敢拼搏。做一个家长喜欢,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我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行!
第四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夯实生活教育根基
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夯实生活教育根基
——在沙市区教学总结表彰会上的发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面推进“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不断追求着教学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一.用办学思想引领教学质量
基于对 “教育是儿童当下的生活过程,并非全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理解,我校提出了“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思想。我们期待以学校生活为教育中心,通过营造文本与生活互相融通的,学校、家庭与社会互相补充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观念、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师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自我建构,让每个师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成功的体验,不断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把学校建设成值得依赖与回味的生活家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意识与民族根基的现代公民。”
在这种思想引领下,我校教师的职业追求是“视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视学生为爱子,视学习为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办学思想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引领教师教育思想的跃迁,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并最终落实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目前,老师们津津乐道的是“今天的课堂有多么精彩的生成”、“今天的班级有多少快乐的故事”。他们引以为豪的是“学生们最爱上我的课,学生们最爱自己的班集体”。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践诠释着学校的办学思想,释放着职业生命的潜能,表达着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永远是教师的生命线,永远是学生的生命线的职业意志。总之,教学质量是全面落实“生活教育”的根基!
二.以全程监控系统确保教学质量
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可以概括为“五个一”。
一个指导思想——以促进师生发展,提高师生生活质量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个目标——创市区教学质量强校。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以校长、教学校长、教学科研处联合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负责对教学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对教学管理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对教学研究的指导与评价;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并存互补的实施实体,负责保质保量的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并承担具体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分工合作的教师为责任人,应视教学质量为自己的职业生命,主动完成具体的质量指标和教学研讨任务;以班委会为自控枢纽,协助学科教师加强学风建设以及帮助后进生。以此构成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互动互促的监控运行系统。
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比如,《教学质量评估奖惩条例》由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的奖惩两部分组成。均采取了分项达标、权重积分、划段分等的方案。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性、随意性,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一套管理策略。即重“落实”、讲“过硬”;润“情感”、勤“疏导”;寻“突破”、倡“科研”。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形成了“人人都是质量的经营者、人人都是质量的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质量的受益者”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新局面。
三.以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工作的特点体现在“常规”二字上,教学常规管理就是要保持一定的惯性,形成规范;保证适度的创新,充满活力。
第一,变粗放性管理为集约化管理,重在一个“实”字。
着眼于一个“实”字,就是注重形式和内容,“质”与“量”的完美统一。我校通过八个制度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这八个制度是:教学常规月查制、行政领导蹲点制、学科年级集备制、日巡堂制、推门听课制、单元质量过关制、后进生跟踪制、期末质量奖励制。
如“行政领导蹲点负责制”。2010年秋季开学,学校再次明确要求蹲点的行政领导跟踪好一个年级,抓好一个差班,帮助好一个教师,做好一个研究专题。并通过签订教学质量管理责任书与月抽查予以落实。9月至11月,教学科研处分别向省、市、区推荐了9节竞赛课或观摩课,涉及6个学科,如此浩大的工程,学校加强的首要措施是“行政领导蹲点负责制”。于是,主管党务的严仙琼书记承包了音乐课、主管后勤的朱立校长承包了语文课、主管德育的张顺霞校长承包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校长、教学校长、教学科研处几位主任更是责无旁贷,有的承包或参与了多个学科。请专家、邀名师,承包人三顾茅庐,学校有特长的教师大家抢着请;谈理念、说细节,质疑问难人人都开口,承包人仅仅是研究中一份子;试教、反思,是份内工作,不影响份内工作,承包人落后了要请大家的客。老师们说,这不仅仅是一节节课,是教学为中心的定海神针,是教学研究的磁场,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实小文化的本色。
我校通过“八制”抓实了教学常规,严格了教师规范,细化了工作责任。
第二,变僵化管理为优化管理,追求一个“活”字。
“管”和“理”的两大基本职能是控制和协调:控制靠的是刚性力量;协调靠的是柔性力量,属人文管理,为现代管理所提倡。
如:备课管理。我们着重加强了两项研究:即如何展开学生活动和如何写实用性反思的研究。进行了三项改革:一是,让能者备片断;二是试行“一备多人用”制度;三是准备试行“一备多次用”制度。
备课管理的改革,不仅为教师备课减了负,而且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不仅改变了备教脱离的现象,而且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思维习惯以及教学行走方式。
我校就是这样抓住教学常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教师创造性工作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教师体验到个人职业生命的价值。
四.以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的校本教研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三新”通读、“两促”全程跟踪、共建《生活教育》。
1、“三新”通读
“三新”通读指教师通读“新课标、新教材、新策略”,引导教师用新课标解读新教材,用新策略实施新教材。通读活动分两步进行:一是学期初从宏观层次上了解教材。要求教师立足于本册教材“前挂后联、上寻下究”,梳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体系,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过程与方法体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形成新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和策略结构,使每一位教师能站在整体的高度进行教学。二是学期过程中从微观层次上解读教材。通过单元集备、重点课时集备、专题集备,引导教师反复地解答他们教学生活中三个永恒的命题,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从而使教师将文学的、科学的文本转化成教育的文本,进而提高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两促”全程跟踪
师傅带徒弟的魅力是师徒全程跟踪的互动过程,实小以“‘两促’全程跟踪”的方式实现了这种传统培训方式效率的最大化。“两促”即:促教有潜质的教师尽快成为新课程的骨干教师;促教有困难的教师尽快成为新课程的合格教师。徒弟就从这两个方面产生,师傅是一个团队,由教学科研处与徒弟协商确定。这学期我校新进来一批教师,教学科研处以他们为培训对象,实行全程跟踪辅导。从查找资料到教学理念的确定,从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程序设计,从说课到试教,从试教到执教,从评课到自我反思,对其进行轮回式的全程跟踪指导。新来的冯雪晗老师、年轻的关艳教师、刚刚参加市数学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的邵华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校这种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的全程跟踪辅导,是一种最大的情感投入,最实在的人文关怀,最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
3、共建《生活教育》
共建《生活教育》杂志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潜心生活教育研究的过程。从《生活教育》自身而言,我们坚持从学校办学思想和实践中寻找鲜活的思想,树立了从主编到编辑深入教育生活的作风。今年,编辑和教师捆绑在一起,研究了“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同课异构.构建高效课堂”、“数学教学片断说课”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四个专题,研究的过程自然成了组稿的过程。就学校管理来讲,赋予了《生活教育》行政管理的力量,把教师参与《生活教育》的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对师生及家长来说,教育生活是《生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教师感叹,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小现象,里面蕴藏着教育的真问题,比如我们常说“谁来告诉老师”,与“教学反馈的主体到底是谁”关联起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生活教育》针对“小现象,真问题”,提倡教师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受到教师欢迎,仅今年,全校三分之二的教师在杂志上发表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三百余篇。编辑部起到了参与者、发现者、推荐者、指导者的作用,给学校生活教育研究增添了动力。
求实创新、开放灵活的校本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始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它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点击教学,总能让我们激动,教学常规常抓常新,让我们天天有充实,时时有责任;课堂教学开放有效,让我们在对立中统一;教学研究学习与反思,让我们洗脑动脑。点击教学,总有几分内疚,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建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第五篇: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文章标题: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随着社会改革的纵深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着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要强化系统思维,善于运用系统思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领导方法;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坚持以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活力,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二、要强化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的目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把发展的要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推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标准。要集中极力研究解决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发展解决问题,营造“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提高组织、驾驭和发展市场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要强化人本意识,着力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做强“第一要素”来保证“第一要务”的实现。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要拓宽渠道,进一步改革培训方式,定期轮训乡村干部,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力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方式。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将那些素质好、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要继续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军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中选拔一些同志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坚持和完善村级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要积极推行村干部就职承诺制,把就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把思想凝聚到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富民强村上来。
四、要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有时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必须始终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全面推行领导挂点联系、驻村对口帮扶等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办法、好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巩固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