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
2、提出要求
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
(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4、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
(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
5、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
6、表演,练习对话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
7、评议、选最佳角色,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指导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学会写两个偏旁:提土旁和王字旁。
2、指导练习偏旁。
教师范写边讲解提土旁、王字旁的书写方法,要注意两个偏旁最后一笔都变化为“提”。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练习写字
指导练习书写坦和理两个字,注意两个字是比较短的左偏旁,以竖画为主,关键写好竖。写时注意左高右低,左窄右宽。运笔流畅,提笔有力。
4、学生练习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好在哪里;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一课时
练习2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其由来。
3、熟记成语和两句名言
4、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6、学写毛笔字,提高毛笔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课前仔细搜寻家乡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创设情境: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写出自己家的住址,从学校出发到自己家的走法。我们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题。
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
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助她说说走法吗?同桌试说。
5、教师强调:要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明确要求。
2、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别人明白?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
3、交流: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要先写大的,然后写小的,要把自己的住址写具体、明白,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4、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较远,可适当变通,从大家都熟悉的而又离家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5、学生试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6、全班交流。
7、教师指点:只有平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完成本题。
8、学生再次修改。
三、教学第三题
1、教师:很多地名都有许多来历,课前同学们查找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请大家选一个地名谈谈它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2、教师介绍本地一些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3、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
4、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
5、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业
介绍家乡的风俗或美丽景色。
第三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第二课时
第 课时 练习二 第二课时
四 年级 上 册 语文 学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八个爱国成语;理解成语意思;会用这写成语;能积累类似的成语;用成语说;学习爱国诗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促记,结合所学运用,同类积累拓宽知识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尊敬伟人,增进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八个爱国成语;理解成语意思;会用这写成语;能积累类似的成语;用成语说;学习爱国诗句。教学难点:同类积累拓宽知识面。教 法:点拨引导
学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搜集积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个男女生爱国成语赛写赛,时间五分钟,写多者为胜。
【自主学习】
1、出示请学生轻声自读第46页的成语,思考: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 举个例子。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
2、朗读读成语。
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
4、尝试背诵成语。
5、看《虎门销烟》的插图,思考: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
6、再读成语。
【合作探究】
1、出示古诗名句,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你知 道他们是什么意思?
2、教师补充介绍。
3、交流感受:现在,听了这些故事,你再读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背诵: 让我们把我们的这种感情用朗读来表达,好吗?
5、你还知道哪些这类的诗句?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课堂达标】
1、小结: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拓展训练:(1)记住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吧。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夏日绝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作业布置:
1、默写成语和诗句;
2、搜集同类的成语和诗句。板书设计: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教学反思:
第四篇:练习1(第三课时)
练习1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大胆说话,举止大方。要求音量适中,口齿清楚,话要说得完整、通顺。培养其他同学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大方的当众说话,且口齿清楚,话说得完整、通顺。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了解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二、审题。(8)
1、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
2、了解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3、出示三个问题,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32)
1、指导看图,明确说话的一般要求。
⑴、图上画的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⑵、站在台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⑷、同学们是怎样听小男孩自我介绍的呢?(安静坐端正、仔细听)2、指导说话,练习。
⑴、指名依次回答四个问题,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⑵、将1、2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⑶、将3、4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⑷、将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⑸、自由练习说。
⑹、指名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⑺、同桌互相练说。
第五篇:练习5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节目主持人。
教学进程:
1、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提示话题。
(2)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指名读本课说话要求。
(4)师小结归纳要求:
a、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b、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c、当众演一演。
2、指导
(1)联系生活经验,或播放倪萍、崔永元主持节目的片断,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指名读。
(3)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指名说。
(6)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3、练习。
(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上台表演。
(3)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