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时间:2019-05-12 17: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第一篇: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阜蒙县公安局网安大队 陈广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已经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这给公安机关的公关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做好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是维护人民警察形象、赢得公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网络公共关系,危机公关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不但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更为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大众媒体。互联网具有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化和资源无限性等传播优势,集个人传播(如QQ、ICQ电子邮件)、组织传播(如BBS、新闻组)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具备强大的整合性,并且网络媒体的运作目前正在逐渐规范、成熟,已拥有相当大的媒体影响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其中67.4%的人为18-35岁的年青人,82.2%的人是中专以上学历。这类网民年轻、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是最具活力的市场消费群体,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组织梦寐以求的的公众资源,是组织形象、品牌塑造的理想主力公众。并且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发展,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中国经常上网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已经有1/4的网民经常在网上购物。

作为公共部门的公安机关也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媒体的重要价值,在建设和完善公安网站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占领思想阵地,不但提高了警务工

作效率,造福群众。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塑造公安队伍良好的形象,有效预防网络公关危机,也是网络公关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安机关要提高自身形象,实现良好警民联系和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的需求,有必要加强网络公关建设;构建在互联网上的警察网络公关可以实现警务公开、密切警民联系、危机化解、民警反馈与民意测验等功能。加强网络公关的建设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包括建立门户网站和培养专业的网络公关人员,软件包括网络公关意识的培养,投公众之所好,注重服务性和注意网络安全,增强保密性。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公安机关渐渐拉开了“公共舆论网络公关”大幕,警察的公共关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公安机关都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些专设机构负责警民互动、警队形象建设、涉警舆情、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鉴于网络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安民警再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必须主动通过网络寻求与媒体、群众的良性互动。在信息时代,“网络公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关的重要手段。

一、公共舆论网络的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的影响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手持摄像机”的时代,使我们步入了一个“处处都有评论员,人人都是语法家”的环境。舆论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时快速,甚至是“秒杀”,传播的内容涵养丰富,主体立论自由,载体开放多样,空间直达全球。特别是现在,我国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种矛盾滋生,更是给网络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旦有激发网民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为诱因,有传统媒体的介入,有大型商业网站推波助澜,如果政府部门稍有应对不及时,都可能使“小问题”衍

变成“大矛盾”。公共舆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了不少难题,但这更是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公安机关重视和发展公共舆论网络公关,要求公安机关加强网络公关队伍建设,更加要求全体公安民警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公安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公安机关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公安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个别媒体记者的恶意炒作以及受众的恣意听取和传播,给公安工作和公安形象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公安机关在业务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也因多种原因,客观上出现一些易形成媒体负面报道的现象,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开展不力。面对这种局面,公安机关如何积极深入广泛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并在构建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下更好地发挥公安舆论引导作用,掌握宣传主动权,提升公安宣传水平,已成为公安机关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公安网络公关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公安机关都建立了官方网站,开展警务公开和宣传工作,不少地方还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中心,组织网评员队伍,对网络公关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意识较淡薄,重视不够。“网络公关”是依托互联网提升形象,为现代公关提供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的手段。它是信息时代的全新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方兴未艾。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对网络公关认识不足,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忽视网络舆情引导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信息不及时,更新滞后。各地公安建设的官方网站,信息更新普遍不够及时,有些县区的网站“一穷二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此外警务公开内容可读性差,对网民缺乏吸引力。

(三)队伍不专业,基础落后。各地的网络舆情引导员多为兼职,一旦网络公共危机突发则临时集中开展工作。涉警网络公关既缺乏工作预案,又缺少指导培训,组织、运作和协调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程度较低。

(四)处置不及时,反应迟缓。公安机关处置网络公关危机时方法简单、反应迟缓,往往不能适时地掌握话语权,使一些网络媒体或别有用心的网民有机可乘,炒作涉警负面信息进行丑警宣传,损害公安形象。

(五)单方面宣传,缺乏互动。目前各地公安的官方网站普遍存在偏重自身包装宣传,业务咨询、民意收集、交办反馈等互动模块功能不强,网络政务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其他政府部门。由公安机关到群众的单向沟通方式,无法实现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公安机关做好网络公关工作的对策

(一)依托门户网站设立公关据点。目前,各级公安官网来路芜杂,域名长乱难记。很多地方为图方便使用个人博客建设网页,部分基层警队甚至使用交友平台或qq空间建立网络公关据点。这些“白手起家”、根基不牢的网页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或被冒名顶替。公安机关应依托新浪、网易、搜狐、百度等有实力的门户网站建立官网,利用他们成熟的互动平台借力上位,以方便群众访问、警民互动,增强影响力。

(二)强化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主流媒体都已经依托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平台,公安机关更应该与他们密切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地方媒体的网络版做好公关,加强形象建设与信息源头的管理控制,及时删减发表在网络城市社区的不负责任的主题和留言。

(三)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随着近年来网络公关危机事件的不断出现,公安机关应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完善网络

危机处置的法理依据。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剖析典型个案,做到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分配警力,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应对水平。

(四)加强业务培训,丰富引导手段。要设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加强对公关工作的指导培训。面对来自网络的质疑,公安机关必须处变不惊,帮助网民冷静、正确地分析问题、真诚地解决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回避或解释。同时要研究处置策略与引导技巧,以虚实结合的多种身份注册不同用户,多角度入手引导舆情向我靠拢,争取支持者,孤立反对者,打击煽动者。

(五)公安机关采取有效对策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是警察公共属性的体现,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赢得公众的支持配合,这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借鉴泰州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益经验并正视其不足之处,研究我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对策,有助于恢复公安机关的受损形象,强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四、网络公关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协调好“公关”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公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业务工作。做好基本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公关关系建设的前提。如果民众看不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有力举措,那么,“公关”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形成公信力。业务工作做得不好,一味搞“公关”,最终“公关”也就成了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事情。

(二)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意主动服务与被动应付的关系。“人民警察为人民”,作为人民的公仆,民警理应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主动为人民提供高效的服务。全体人民警察应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人民公仆”、“提供服务者”,逐步实现警察心理角色的转变。要摒弃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等着人

民找警察”,“出了问题才‘公关’,不出问题不‘公关’”和“只做危机‘公关’,不做形象‘公关’”的错误思想。

(三)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把握好“局部公关”与“全警公关”的关系。全国公安机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应该着眼于全局,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谨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仅有局部地区的“公关”工作做得好是远远不够的,做好公共关系建设要把握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不仅要“局部公关”,更要“全警公关”。

(四)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公共关系建设经验,无论是美国警方、英国警方、新加坡警方还是香港警方,都将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媒体是公安工作的传声筒,可以宣传歌颂,也可能成为谣言的散播器。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就要与媒体保持和谐、互动的关系,畅通与媒体沟通的途径,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五)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重“网上公关”与“网下公关”的关系。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公关”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网上警务室、网络发言人、网络访谈、论坛、博客、微博、播客、QQ等都是各级公安机关“网上公关”的重要方式。不过也要看到,网络的普及率依然有限,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条件制约。做好“网上公关”的同时,切不可轻视“网下公关”。

第二篇: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发展趋势-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郭磊 人力资源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摘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提升公安工作效率、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部分地区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组织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性、组织结构单

一、专业性不够。针对当前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组织保证,可以真正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公安机关 公共关系部门 组织发展趋势

引言:目前,公共关系理念已被我国政府部门广为接受并付诸实践,且已将公共关系建设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我国警察约占公务员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公务员队伍中人数是最庞大的,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正方兴未艾。在2003年11月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公安部明确提出了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要求。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警察公共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深入和开展,并能直接转化为公安工作效率和战斗力,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面对日趋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工作更需要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关系组织保障,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正是适应这一伟大的社会改革需要而产生的。

(一)、是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形势的需要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新起点,也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丰硕成果,对警务公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坚持警务公开,保持警务工作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监督和评判,促使公安机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此,公安机关

要善于运用传播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各类载体,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警务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接受社会监督,使警务决策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合理,从而改善警民关系,更好地执法为民。

(二)、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维护公安机关形象的需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警察公共关系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互动性更强的平台,但如果对涉警关系处理不当,也可能给警察公共关系带来危机和不利影响。网络媒体受众多、影响大,它既是警察组织的公关对象,也是警察组织与公众沟通的中介,因此,公安机关应主动邀请媒体参与到警务工作的宣传中来,努力增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通过与大众传媒的长期友好合作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同时也进一步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适应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需要

从当前的执法背景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包括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内的“三项建设”,将其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促进警民关系和谐、改善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形象的有效途径,同时,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是以公正、文明、规范的公安执法工作为前提的。

(四)、是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安工作新要求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对突出,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主体之一,在社会舞台上担任着重要角色,其警务活动和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此,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通过外部良好形象的树立,得到媒体和公众的支持,为公安机关各项执法活动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打击犯罪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二、我国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现状

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实践在各类警务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公安机关不论在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结构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横向上公安机关公共关系机构设置上缺乏规划性

现代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已使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系统性、规范性,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高素质的公关队伍去承担。而我国除了个别大中城市成立了专门警察公共关系的部门外,绝大部分公安机关没有设置专门的公关机构,公关工作分散在指挥中心、政工监察室、法制信访等不同部门,缺乏对公关工作的系统经营,没有培养专业的公关人才,即使开展了一些公关工作,也难以取得长效。此外,从2004年起,公安部在全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各级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一般也是由政工部门的宣传机构负责人或者办公室的负责人担任。这样的组织构架,既缺乏专业性和职能性,也缺乏应有的组织地位,不利于对警察公共关系发展战略的敏锐认识和考虑。

(二)、纵向上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内部缺乏系统性

虽然我国公安机关已逐步建立了公共关系部门,但是这些部门的存在只停留在面上,其内部的组织结构缺乏系统性。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公安机关公共关系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公共关系部门的职能仅局限于宣传层面,其内部组织结构更是简单,通常只有两三位民警负责日常的“公关”活动,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人手更少,甚至根本没有公关活动。我国香港地区警察总署早就设有公共关系科,下设社区关系科和新闻、宣传科,目前大部分国家有警察公共关系机构,而国内各地专门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的设立并未普及。

三、其他地区和国家警察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实践

新加坡警察部队负责公共关系的专门机构是公共事务局(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下设团体关系处、媒体关系处、计划处、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秘书处、礼宾处。它的职责是: 警察形象、外部和内部关系、犯罪预防的积极推动者;所有希望了解警队的计划、政策、程序、统计数字、研究和服务等方面信息的媒体、组织以及公众的第一联系人;告知所有战略性公关事项, 并负责公关战略的维护、管理和发展;作为提高警队内部活力的信息管道;负责维护和发展警队与社区及其他政府机关之间的和谐关系。

香港警务处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科,目的是促进警察关系、反映市民意见、与媒体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并向市民和传媒提供查询服务。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由一名总警司领导,并因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有一名高级警司、一名新闻及宣传主任协助

工作。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辖下设有两个科——社区关系科与新闻及宣传科,分别负责与市民大众及与媒体接触的工作。共设有8个小组:1.社区关系科的行政及支援小组,为警队人员传授有关面对传媒及公关技巧的训练课程;2.社区关系科的接待组,除接待海外及本地访客外,还跟进或回答公众的查询;3.社区关系科的少年警讯及青少年联络组,协助筹办少年警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之远离犯罪;4.社区关系科的电视及电影联络组,主要拍摄警讯的电视节目,呼吁市民向警方提供罪案资料,提醒市民对犯罪手法的警觉;5.新闻及宣传科的 《警声》组,通过编印《警声》双周刊,提高警队人员的士气,推动警队内部的健康文化;6.新闻及宣传科的新闻室,处理新闻界的查询及发放新闻稿;7.新闻及宣传科的编辑和新闻组,及时获取香港社会有关警队的最新资讯,并在需要时作出及时反应;8.新闻及宣传科的宣传组,主要负责警察招募、少年警讯、道路安全及消灭罪行的宣传工作,是市民与警队沟通的桥梁之一。

四、公安机关公共关系部门组织发展趋势

警察公共关系部门是实现公共关系制度的基础,没有具体的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很难施展得开。在警察组织中,职能部门本身的任务就很繁重,这就很难有公共关系的精力和能力。同时公共关系部门本身应该作为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得到了证明。所以我国加强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设立很有必要性。在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界对设立警察公关部门的呼声很高,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也已经从实行一些的简单公共关系中体验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这同时也昭示了我国设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设立上,应该根据我国目前的警察组织结构模式,在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加以调整。具体设置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警察公共关系机构的在我国有法律依据。我国《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为警察组织设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在内部职能部门设立,公安当局有权限。在具体的设立过程中,依照警察组织的相关理论“依计划以求适合情势”和“精简、统一”,根据组织本身的情况,因时因地考察。如根据警察组织的规模的大小、公众的需求量、以及警勤区的大小等等。

其次,在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具体设置上,应该和我国现有的组织模式相适应。我国的警察组织结构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因此在具体设置上,也可以遵循此规则。在警察组织结构的层级上设立公安部、各省市公安厅(局)、地级市(州)公安局、县(市)公安局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各级警察公共关系受本级公安机关领导,由上级警察公共关系部门指导相关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各级别做好其辖区内的公共关系工作

最后,在警察公共关系主体及人员要求上,必须有热心与公关,并且具备公关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制和应变能力、懂得传播学和舆论的相关知识。在公共关系事务中,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的把握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的,并且在信息收集之后根据事件的情况把相关的信息反馈出去,以主导民众的舆论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这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制度构建上非常的重要。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很多的公安民警有一种权威化的思想,总以为在意志强加能够更好的把握时局的发展。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和民众交流,收集民众的需求、了解事态的具体情况,结果事情由小变大,导致警民关系的恶化

第三篇: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社会群众对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等多重任务,日常工作涉及各种社会领域,与公众的接触面广,要想更好地履行职责,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重视公共关系。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内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对外加强警民之间的双向沟通和理解,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增进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内涵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活动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公安机关谋求内部团结、外部发展的重要手段。警察公共关系是警民关系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延伸,是在原有警民关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新型警民关系。警察公共关系不单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还包括公安机关与其它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等之间的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谋求互动,共创和谐”。公安机关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管严队伍、规范执法、完善警务,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的同

时,根据“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主动安全防范,创新平安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共关系建设越来越重视,相继开展了“大讨论”、“大接访”、“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等活动,加强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如开展“大走访”、“警民恳谈“等,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工作,主动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大力宣传典型,用典型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地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警察公共关系还是很不平衡,公共关系危机现象也在不断增多。

(一)认识不够重视、民警热情不高。由于公安机关内部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对公共关系建设不够重视,只是机械地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展公共关系建设活动,民警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热情不高。

(二)公关措施太少、手段简单生硬。受传统公安宣传思维定势的影响,基层公安机关仍然是通过宣传手法进行类似公共关系建设的活动,使得开展公关的方法不多、措施不多,短期行为较多,重视长期的比较少。其实,公共关系活动不等同于公安宣传,公安宣传只是公共关系的途径之一,而且,大多数公安宣传只是单向传播,宣传常常是灌输式的,往往很难评价其效果。

(三)公关意识缺乏、阵地拓展不够。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对于公共关系建设重视不够,理解不深,使得基层民警缺乏平时的公关意识,只注重上级安排的公关任务的完成,局限于公关工作,工作缺少主动性、针对性,很难在公众中形成效应。

(四)公关能力较弱、民警素质不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造成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同时,群众的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群众对警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些都增加了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难度。部分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技能,直接影响了警察公共关系。

三、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实施警力、装备向基层倾斜的同时,牢固树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创造性,在公共关系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努力,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立起一个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亲民守信的良好警察队伍形象。

(一)以恳谈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恳谈”活动旨在主动与百姓“零距离”沟通,倾听意见,切实掌握百姓的需求和意见,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而积极参与,使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警民恳谈”的形式、对象、内容都不特定,民警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平等交流与沟通,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群众的发言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开辟了一条新形势下增进密切警民情感、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的全新道路,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动跟进服务,警民互动共创平安。当前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也带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公安机关如何在“保平安、促发展”中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显得有为重要。落实“服务经济发展十七条举措”,在工业园区和风景点,及时设立警务室,适当安排警力,主动跟进服务,组织巡逻队伍和外来人口专管员,警企携手共创造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切实营造了全社会都能理解、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共创和谐平安环境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典型宣传,树立警察良好形象。基层派出所民警经历的大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但为民服务无小事,只要真心诚意为百姓办实事,都能体现出民警博大的爱民情怀,其实,通过社区民警真心为民的小事宣传同样可以打动人,达到树立警察良好形象的目的。

(四)提升队伍素质,构建和谐警营。近年来,公安机关以“轮训轮值”和岗位练兵活动为契机,加强民警基本体能、基本技能、基本礼仪等日常训练,全面提高了基层民警整体的综合素质。要认真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从而使全体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进一步端正了警风,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当前,在提升民警素质的同时,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关爱民警,从优待警措施的落实。在公安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民警的工作、生活节奏更为迅速,压力更为巨大。因此,公安机关要切实关爱民警身心健康,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民警工作热情,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途径

群众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力量来源,是公安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公安形象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改观。警察公共关系的好坏在于民警本身,作为公安机关可以影响别人,改善形象,但更可以改变自己。所以公安机关应当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社会公众,主导警察公共关系的改善。

(一)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派出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内部公共关系建设要以人为本,公安机关处于公共关系的主导地位,是影响公共关系的主动因素。坚持科学治警,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民警的综合素质,是夯实警察公共关系与社会各界互动的基础。一是抓思想教育不放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手段,教育全体民警用法律意识审视警务活动和警民关系,突出公安民警高尚品行、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培养,从根本上筑起防止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做到严格、公正执法,文明、规范执勤。二是抓执法质量不放松。抓好执法质量的根本方法是靠制度。加强对办理行政、刑事案件每一个环节的跟踪监督,着力监督体系,从根本上规范警务活动,保障执法质量不滑坡。三是抓素质强警不放松。从狠抓正规化入手,突出政治、业务、文化、法律素质的提高和养成,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健全,内容上具体,措施上落实,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以提高做好公安工作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四是抓从优待警不放松。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琐碎繁杂且无休无止,休息时间不能得到保证,不仅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还承受着各种来源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从优待警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同时应丰富警营文化,从而达到凝聚警心、构建和谐警营的目的。

(二)建立外宣机制,增强派出所工作的透明度。通过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全社会对派出所工作的认知度和人民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认同感。首先是要运用恰当的传播手段。通过与人民群众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在派出所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桥梁,争取群众的最

大支持。可以充分运用社区宣传资源,向辖区群众宣传公安工作和防范知识。通过警校共建、警企联谊、警民联防等形式来组织警民互动,赢得公众的支持、理解。同时,加强典型宣传,挖掘民警亲民为民便民事迹,树立良好形象,拉近警民之间距离。

(三)增强全警公关意识,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树立,离不开每一位民警的努力和付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了解往往是从每一位民警身上得到的。在日常公安工作中,派出所民警与公众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和时间最多,责任区民警对待群众的态度就代表了整个派出所甚至于整个公安机关的服务形象,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言一行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就代表着人民警察的形象。因此,派出所民警应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在打击处理、服务群众、基础排查等每一项工作中,既要注重工作效果,也应借机推介自己,适时宣传便民、利民、为民做法,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做好公关,营造警察公共关系良性发展格局。增进公众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良性循环,不断强化基层派出所的正面形象。巧妙运用借势、顺势、造势等公关手段及技巧,精心开展公关活动,活动应取得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等支持,借助可以借助的一切力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公众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切实考虑到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这样才能使警察形象更加深入民心、使公众更加满意,从而实现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上饶县公安局:苏纲青)

第四篇:华工网络教育公共关系作业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B)。

A经济效益 B组织形象 C广告宣传 D广交朋友

2、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A)。

A公众B政府C新闻媒介D企业员工

3、公共关系的发源地是(D)。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4、组建公关部是有效开展公关工作的(B)。

A行动保证B组织保证C成功保证D重要保证

5、公共关系部是(A)。

A服务部门B领导部门C生产部门D销售部门6、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揭露工商业丑闻为主体的运动被称为(A)。

A报刊宣传活动B扒粪运动C便士报运动D说真话运动

7、以采集信息活动为主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是(D)。

A交际性公关B服务性公关C社会性公关D征询性公关

8、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或者说是第一要求是(C)。

A良好的组织能力B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C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D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9、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是(C)。

A公关理论B公关实务C公众D公关史

10、公共关系是以一定的什么关系为基础(A)。

A利益B血缘C地域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开业庆典赠送的礼品是(B)。

A宣传性传播媒介B纪念性传播媒介C象征性传播媒介D沟通性传播媒介

2、双方签约后,为庆祝合作成功,可以举行(A)。

A小型宴会B鸡尾酒会C舞会D大型宴会

3、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民意测验、(C)、资料分析等。

A新闻发布会B学术交流会C公众代表座谈会D人民代表大会

4、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宾客中,要注意从座椅的(A)入座,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A左侧B右侧C前侧D随便那侧都可以

判断题。

1、访谈调查是公关调查的唯一方法。()错

2、公共关系公司通过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并取得一定盈利。()错

3、定期进行公众舆论调查没必要。()错

4、访谈调查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标准化和成本低。()错

5、展览活动不可以一次展出许多行业的不同产品。()错

6、辐射式传播的特点是便于集体中领导,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但在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成员之间联系较少。对

第五篇:加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全国“二十公”会议要求“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伴随着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矫健步伐,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主体之一,在社会舞台上担任重要的角色,其警务活动和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特

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职责和任务决定了做好当前的公安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推进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阳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长根同志,高度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强全市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对这个较新的课题,我们都应有一个学习、理解、实践的过程。现就加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谈点粗浅的体会: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积极、持久、有计划地运用各种信息和传播沟通手段,加强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合作,不断促进公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为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条件的警务运作模式。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由公安机关、公众和传播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公安机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客体,传播则是连接公安机关与公众的桥梁。警察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公安机关运用传播手段开展的活动,其任务是协调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职能是促使公安机关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时期警务活动在公众中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提出公安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同时通过传播和沟通,再收集反馈的信息,对下一阶段的警务活动进行新的策划。警察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的形象,为公安工作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是诚实、开放、互惠互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以实现的一种载体。

警察公共关系有它广泛的外延和深邃的内涵。在外延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众关系。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公众是指与公安机关存在着某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从而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公安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群体,它与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公众概念有明显的区别,不仅由人群构成,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公众是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因此,公众对公安机关确立警察公共关系的认同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警察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公众对公安机关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影响力,公安机关必须通过正确处理各种公众关系来确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其次是传播媒介。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沟通与合作活动,公安机关要建立警察公共关系,就必须广泛与公众进行接触。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向公众进行传播,则是公安机关与公众进行沟通的中介和桥梁。鉴于维护社会的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应当是双向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方面,公安机关通过发布信息给公众,使公众透彻了解每一个时期的公安工作和治安形势,从而积极地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心、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又不断地了解公众对公安工作的客观评价,知道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发现公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安工作的思路和布局,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如警方开辟的警界播报、治安信息联络员、行风监督员等。

第三是形象使者。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不但主导着警察公共关系的走向,而且左右警察公共关系的状态。在日常公安机关开展的所有警务活动中,都是围绕公众的利益进行的。公安机关形象的好与差,不但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在社会的知名度和满意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庄严和声誉。因此,公安机关只有树立起一个能被公众接纳、得到公众信赖和支持的良好形象,才能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有利于公安工作的开展与发展。应当明确,公安机关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精髓。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公安机关形象,是形成良好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在内涵上主要表现在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灵魂,是公安机关每位民警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有了这种意识,才具备建立和发展警察公共关系的内驱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

下载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谈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的实现程度在于理论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学的研究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所关注和重视,正......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探讨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探讨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作为新的理念逐渐被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所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正形成热潮。从当前状况看,随着我国发展建......

    浅谈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谈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的实现程度在于理论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学的研究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所关注和重视,......

    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

    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

    浅谈如何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团组织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团组织建设 新碶派出所 胡科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

    浅谈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

    长城网1月10日讯(通讯员 张志超)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公安队伍,是保证一个地方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此,将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成顾全大局、有所......

    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工作意见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战略部署,立足公安实际,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大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简称“三项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实现......

    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工作总结

    为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大队结合当前交管工作实际,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交通秩序,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并始终坚持把以下三点贯穿于“三项建设”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