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是否应当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公务员是否应当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兼评《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1年11月18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听证会,由劳动者、用人单位负责人、律师、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13名代表对《湖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进行听证。据悉,该征求意见稿拟将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据悉,湖南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负责人颜利解释,公安等政法机关要求参加工伤保险的呼声很高。有听证代表提出,公务员不在《社会保险法》的调整范围内,将其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不合适;且公务员在各方面的保障比一般群体高,没必要。来自某律师事务所的戴曙光表示,参加工伤保险的主体扩大了,意味着能享受权益的群体范围扩大。那么国家公务员是否应当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呢?如何回应要求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呼唤呢?
一、呼唤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原因解读
(一)呼唤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的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八条规定“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也就是说《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享受工伤待遇,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务员的工伤待遇问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呼唤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现实考量。正如湖南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负责人颜利解释,公安等政法机关要求参加工伤保险的呼声很高。确实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政法机关的公务员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高,政法机关的呼声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待遇,而承担者对内打击刑事犯罪、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政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似乎存在不公平的问题。特别是北京市等地方已经将公务员纳入了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内,对于保障公务员法定福利待遇的工伤保险也应当得到维护。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呼唤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理由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二、利益失衡并不符合当前公务员工伤政策的实践
(一)国家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工伤政策。2004年12月24日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牺牲和病故的确认,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执行(不享受现役军人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者死亡时增发抚恤金的待遇),具体计发标准,仍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2005年12月2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范围、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也就是说,国家相关部委已经通过红头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工伤待遇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执行。
(二)公务员工伤待遇优于一般工伤待遇。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计算。”“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一)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二)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三)立一等功的,增发25%;
(四)立二等功的,增发15%;
(五)立三等功的,增发5%。” 第十六条规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而《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根据上述对《军人优抚优待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公务员参照《军人优抚优待条例》所享受的工伤待遇高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所享受的工伤待遇。因此,公务员目前的工伤政策并没有损害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而是比依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福利待遇更有利。
三、工伤保险待遇与军人优抚待遇不能同时适用
工伤保险属于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保费缴纳义务由用人单位承担,利益则由劳动者享受,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受到行政处罚。而一般的商业人身保险遵循投保自愿原则,没有任何强制性。对于第三者侵权引起的工伤保险事故,保险基金组织享有先行支付以后的追偿权;而一般商业人身保险在理赔后,保险公司不具有追偿权。工伤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这些区别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工伤保险的社会性、福利性,而一般人身保险具有商业性。正是由于这种区别的存在,工伤保险待遇与军人优抚待遇就不能跟商业人身保险一样同时适用。由于军人优抚待遇和工伤保险基金都不是实行商业运作模式,其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财政作后盾,而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赔偿款项是一次性工亡补偿金、被抚养人抚恤金,军人优抚待遇的主要赔偿款项是一次行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假如按照商业理赔模式运行,公务员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军人优抚待遇,则会导致两个主要的赔偿款项都双倍赔偿,首先这样会增加财政的不适当负担;其次是公务员因公牺牲的理赔款变成了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商理赔款的2倍以上,出现了严重的“同命不同价”的问题,导致利益严重失衡。此外,由于这些国家政策、法律基本上是公务员主导下出台的,如果将公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伤待遇产生严重差别,会影响公务员在社会公众当中的清廉、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也与我党一贯的政治主张不相符。对于存在搞风险的政法机关公务员这样的特种行业,应当加大福利保障力度,但是应当通过设立专门的政法机关公务员保险基金或者单独规定政法机关公务员因公牺牲的理赔标准进行保障,但是工伤保险待遇与军人优抚待遇同时适用是不妥当的。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将公务员福利待遇社会化的方向是妥当的,如果将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就必须明确规定今后公务员不再参照《军人优抚优待条例》享受待遇。由于《军人优抚优待条例》的待遇高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因此建议还是不要将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为宜。同时,鉴于《公务员法》规定了工伤待遇,建议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公务员工伤待遇就是因公牺牲、因公致残的待遇”,以免在实践中引起误解。与此同时,对于具有高风险的政法机关公务员,可以考虑设立单独的警察、检察官、法官因公牺牲、因公致残的补偿办法。比如重庆市规定政法机关公务员因公牺牲单独规定理赔1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
第二篇:冬季取暖费是否纳入个人所得税扣税范围
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应纳个人所得税吗?
日期: 2003-06
最近,我们在对纳税人进行检查时发现,许多纳税人对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费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存有疑问,不少企事业单位会计认为,企业给职工发放的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和劳动保护费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理由是根据《地税函[2002]251号》文规定,企业给职工发放的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和劳动保护费允许税前扣除标准为650元、200元和600元,企业发放的上述支出,在限额以内的,据实扣除,超过最高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上述支出直接列入企业管理费用,不记入企业应付工资总额,因此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首先,上述费用不计入企业应付工资总额应理解为在限额以内发放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并不是说不计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其次,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而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为与任职或受雇有关所得。有人认为企业给职工发放的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和劳动保护费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据国税发[1998]155号之规定,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不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再者,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文件,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
(9)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比例缴付的下列专项资金或资金存入银行个人
账户所得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A住房公积金;B医疗保险金;C基本养老保险金;D失业保险金;
(10)另据国税发[1994]89号文规定,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包括独生
子女费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根据规定,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和劳动保护费应并入发放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篇:高调慈善是否应当
感谢评委,感谢对方辩友,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慈善应该高调。开宗明义,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高调就是提高调门,强调。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一、高调慈善的本质也是慈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高调慈善。高调的慈善和低调的慈善都是慈善,其本质是相同的,其不同仅在于慈善的方式,所以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并没好坏之分,只有高低之分。在现代社会中,显然是高调慈善更加适应时代的潮流。只不过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提倡做人要低调,而高调慈善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兴事物,而新兴事物必定会遭到传统文化的反对和排斥。再加上某些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了一些不实的,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导致公众被误导,戴有色眼镜看待高调慈善。例如号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他也是在做慈善,只不过他是以一个高调的方式和方法在做慈善,在被媒体报导之后却被人视作了炫富,被当成了商业炒作,被人抨击。而有些明星比他捐的还要多,同样也是被媒体报道了,但却没有被人视作是炫富,被人视为商业炒作,原因何在?很简单,媒体在报导时用了一些带有感情色彩和倾向的语句,从而使人认为陈光标的行为就是在炫富,而不是在做慈善。所以目前公众对于高调慈善的反感和排斥,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媒体的误导和受到传统认识的束缚。一旦媒体正确而中立的报导,公众突破了传统认识的藩篱,就会意识到高调慈善其实比低调慈善更加合适。
二、高调慈善逐渐代替低调慈善是历史的潮流。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历史的潮流。在古代,我们确实提倡做人要低调,可是当社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低调慈善的一系列弊端就开始渐渐地显现出来了。其一就是捐款的用途不明,比如前些时候出现的郭美美事件,以及随之暴露出的中国红十字会管理上的混乱,令公众对慈善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使慈善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二是公众在真正的需要帮助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求帮助或者找谁寻求帮助。比如河北农民因无钱看病而自己锯腿等等案例,举不胜举。而在国外,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那么就可以给基金会打电话或者发邮件,他们会在核实情况后为你提供帮助。这正是外国多年来的高调慈善所带来的好处,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
其实,慈善的调门的高低是门艺术,分寸如何拿捏,要看时间、地点、人物和场合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而就当前社会现状来看,慈善的风气还不浓,慈善气候还不大,立志于慈善事业的人在谈论自己的志向时,不妨高调、高调、再高调。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慈善应当高调,高调的慈善更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慈善行为的持续。
第四篇:优秀三本毕业生士兵纳入提干范围
优秀三本毕业生士兵纳入提干范围
经中央军委批准,今年以来四总部相继调整完善了大学生士兵提干考学、保送入学、士官选取、退役安置等政策制度。
据介绍,总参、总政、总后近期联合下发的《从大学毕业生士兵中选拔军官暂行办法》,对从大学毕业生士兵中选拔军官的对象、条件、计划、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把以往的二本学历门槛调整为以二本以上为主,把少量特别优秀的三本毕业生士兵也纳入提干范围,本次政策调整还将军事职业能力考核作为重要选拔程序和环节予以充实。政策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不纳入考军校范围,在校生士兵报考军校年龄放宽1岁。大专毕业生士兵报考军校,安排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录取的入军队院校培训,学制2年,毕业合格的列入生长干部毕业学员分配计划。另外,本次政策调整专门对大学毕业生士兵保送入学做了明确规定:大学毕业生士兵参加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选拔,年龄放宽1岁,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据了解,本次政策调整规定,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可优先选取士官,符合提干条件未能提干的大学生士兵,根据个人意愿,首次选取士官实行“直通车”的办法直接选取,符合选取条件但编制岗位受限的,由上一级机关调整到编制岗位空缺的单位选取,必要时也可由大单位调整交流,大学生士官本人自愿长期服役且胜任本职、符合岗位编制要求的,原则上可以服役满中级士官的最高服役年限(16年)。
第五篇:关于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通知
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
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机关工作人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45号)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将我市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参公管理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实施范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纳入范围
我市机关单位应当按照本通知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缴纳工伤保险费。我市机关驻外机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其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和人员变更手续。
二、缴费基数及标准
机关单位应以本单位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个人不缴费。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所在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根据工伤保险八大行业费率划分,执行0.3%的一类行业费率标准,执行后按照工伤保险“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所属行业费率档次内,适时调整缴费费率。
三、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程序和时限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四、待遇和支付标准2018年9月1日参保后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工伤待遇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等规定执行。9月1日前已经认定为工伤的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的工伤待遇按照原资金渠道列支。
五、资金渠道和管理
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所在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需资金在市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并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
六、其他相关事项
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所在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含工勤编)按期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各机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并按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切实保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本通知自2018年9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