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状况调查(范文)
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状况调查
武汉市社科院杨 莉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与日俱增,许多大中城市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网络,发展养老院产业成为迫切之需。
201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改善老年人生活条件,新建市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新增床位按每张床位20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每个中心城区新建1家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今年政府为市民办理的十大实事中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发展社会养老事业适应老年人口变化的需求
1、武汉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武汉市已于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目前武汉市老年人口显现出数量大、老龄化快、高龄化的特点。截止2009年12月底,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35.5万人的14.59%,;2009年武汉老龄化程度比2008年增长了6.12%;70岁以上的中高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6.67%;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13.92万人,100岁以上老年人为800人。
2、中国养老市场的“未富先老”状况
相对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老化时雄厚的经济实力,中国面临的状况是“未富先老”,即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人口就已经老化。据统计,1980年,全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2005年供养比是4:1,预计到2020年,抚养比例将达到2.5:1。
另一方面,医疗保障也是养老服务的最要内容。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但目前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仍是一个普遍现象。
3、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
老年人口增加,独生子女政策,让“四二一家庭”(一对夫妻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使得住房条件改善,“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空巢老人家庭迅速增加,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面临
困境。远城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出现“三化”(老龄化、少儿化、女性化)并存的局面。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缺位,留守老人不但要自我养老,还要担负隔代抚育责任,特别是贫困老人、病残老人、失地农户老人、独生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
4、社会化养老需求激增
国家的“未富先老”状况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目前的养老方式和国办养老福利机构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社会养老,福利院因此也越来越俏。在汉口、武昌的中心城区,条件稍好的公办福利院,都是常年满员,有的老人甚至已经排队两年多,仍一床难求。
二、武汉市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现状
1、政府鼓励、政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增加
近年来,由于社会化养老需求激增,武汉市政府在规划立项、资质审批、税收规费、培训用工、社会捐赠、特殊资助等六个方面出台19项优惠政策,鼓励养老服务社会化,采取民办公助的经营方式,补贴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养老福利事业的民营资金逐年增多,民办养老院快递扩张。
从2005年至2010年3月31日止,武汉市共新增民办养老院56个,达到128家,床位数1.36万张,比2005年的72家,4913张,提高了77.7%和177%;半数以上为近五年新增,初现井喷行情。
2、民办养老院的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第一季度武汉市养老床位总数是28529张。其中,2家市级国办和13家区办城镇社会福利机构共有床位5000张;128家民办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36万张,占全市143个城镇养老机构总量的89.5%,养老床位总数的73.76%。另有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87家,总床位数10205张;社区日间照料站62个,床位数3007张。
民办养老院由于体制灵活,入住方便自由,服务态度更好,定位明晰,可满足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被老人接受,已成为社会养老的主力。
3、民办养老机构尚处起步阶段,经营艰难
由于养老事业属于微利产业,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的免费办公大楼、人员事业编制、国家财政补贴的得天独厚优势,民办养老院可谓生存艰难。
经营场地。中心城区的民办养老院营业面积从仅有10余床位的几十平方米到近百张床位的数千平方米不等,房型都是双人间或三到四人间,也有五到六人间,少有单间出现。房间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每层楼设共用卫生间。
服务态度。民办养老院的经济效益和老人是直接挂钩的,他们对入住的老人绝对做到全力以赴的服务,留住老人。老板和护工没有很明显的分工区别,同样
参加老人的护理工作,老板往往集护工、厨师、采购、财务、维修多重角色于一身。“硬件上我们和公办福利院没得比,我们只能比软件,比服务。”调查中许多民办院长这样表示。
收费标准。武汉市养老院的收费一般由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三部分组成。相对于公办养老院统一的收费标准,民办养老院收费更灵活自由。如目前武汉市最豪华的养老机构——侨亚置业集团投资的蔡甸侨亚老人村,提供集休闲、旅游、康复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健康老人每月收费从1200-3000元/人不等。另一些只拥有30余张床位的小型养老院为吸引老人入住,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最高收费也不足千元。
入住客源。在武汉市民办养老院代养的老人中,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占到入住养老院人员总数的50%;年龄超过80岁的占到80%。很多9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时间都超过3年,也就是从80岁以后便在养老院里长住,他们是养老院的稳定客源。70岁以下的低龄健康老人在养老院中几乎看不到。
正 如实际情况所显现的,民办养老院接收的多是公办养老院难以接收的不能自理的老人。民办养老院的存在,解决了诸多不能自理的老人和他们家庭的困难,也正是这 样的老人最需要来自于家庭以外的养老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办养老院在社会养老中发挥了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民办养老设施不要国家投一分钱,不要国家一个编制,不要国家养一个人,却替国家和家庭承担起了养老责任,然而他们却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
调查中另一个现象值得思考,越是收费低廉的养老院入住的不能自理的老人越多。相反条件优越,收费昂贵的老人村,入住的健康老人越多,占到入住的八成以上。
三、民办养老福利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民办养老院在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上仍显滞后
目前武汉市拥有养老床位28529张,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5%,与发达国家5-7%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民办养老院床位数大多在30张左右,超过150张床位的只有12家,超过500张床位仅1家,没有一家达到1000张床位。而且生活设施简陋、活动场地狭小、配套服务不到位,普遍经营档次较低,目前还没有一家称得上“国家二级福利院”。
2、投资回报率低,发展后劲不足
办养老院“投入大、周期长、周转慢、利润低”是大家的共识。在融资方面,投资者只能自筹资金,自找场地,银行对于养老事业并不看好,几乎没有向个人发放经营养老产业方面的贷款;政府对前期开办费用也没有相应的优惠和补贴。在笔者调查的28家民办养老院,入住率普遍超过70%,但开业时间不足三年的基本都处于亏本和保本维持状态。一方面养老院在发展初级阶段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另一方面还要面临老人入住后的房屋修缮、设备维修、设施新增更换等必要开支,大部分投资者显得发展后劲不足。
3、经营场地难觅,配套条件差
目 前民办养老院大多是租房办院。然而租房办院有很多弊病:一是租金高,租期有限,提高了运营成本,而且难免要再迁址。二是民居结构难以改造,生活配套设施与 服务功能不相匹配,不适用。譬如,卫生间的门能打的全都打掉了,但还是不够大,轮椅不能推进去,给老人洗澡十分不便;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梯困难,活动空 间小,老人休闲健身受限。三是装修改造花费大,一旦迁址代价太大,如同二次创业,民办养老院不堪重负。
4、养老市场人力资源紧张
调查中,民办养老院普遍反映护理人员难请。有护理经验或卫校毕业的护士,因为待遇差,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不愿从事 “伺候人”的 护理工作。能请到的护理人员多半来自农村,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知识,只能从事较低层次的护理工作。另外,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护理人员,只干了 一两天就走了,因为不能适应养老院的气味和工作环境;农民工到农忙的时候也会离开,等农忙过了很可能找别的工作。导致民办养老院的养老对象和护理人员比例 长期不协调,甚至出现1名工作人员服务10位老人的情况。
5、责任划分无章可循,服务管理亟待规范
目前武汉市的养老服务工作缺乏规范的约束机制,特别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很不完善。民办养老院代养的老人患心脑血管疾病、老龄痴呆和腿脚不便的居多,没有保险公司愿给有病在身的高龄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这些都给民办养老院增添经营风险。
2009年8月,江岸区花桥孝心养老院有一位入住仅三个月的高龄老人半夜摔倒导致腿部骨折,为此家属向养老院索赔6万元。院长张月娥觉得委屈,老人摔伤属于意外事故,即便是住在家中也是难免的,养老院每月只收取了几百元的护理费,难以承受六万元的索赔。病人家属却认为老人既然入住到养老院,那么发生事故的所有责任都应由养老院负责。双方在民政部门协商不成,2009年10月提交司法机关受理。2010年3月江岸区法院开庭,官司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张院长为此很伤心,决定关闭开办六年已处于盈利中的养老院,但其他入住老人和家属极力劝阻,养老院得以幸存,目前尚有36位老人入住。民营养老机构企盼有相关的条约办法出台,完善养老市场管理体制。
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养老行业在我国民间投资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政府抓紧实行发展民间养老福利事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投资环境,指导和支持养老产业社会化。
1、加大补贴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形成支持民办养老的氛围
养老事业属于社会福利事业,需要政府加大力度为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操作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新增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达到要求的按注册资金和规模1:1的 补贴前期启动资金;对办得好的民办福利院负责人,给场地、给奖励、给待遇,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养老院开办连锁机构;对符合扩张条件的根据每年的考核指标,提 供贷款担保,发放低息贷款;鼓励外资开办高规格大规模的养老院,并提供土地支持,提高养老产业档次,满足老人不同的养老需求,同时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养老 事业;对入住民办养老院的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由政府与养老机构共同出资,免除民办养老院经营者的后顾之忧,降低经营风险。多管齐下,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社会办养老的氛围。
2、允许合理收益,加强政策落实到位
发展民办养老院一方面是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是缓解政府养老的负担。鼓励社会投资,必需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在办理养老院申办手续时,要 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投资者要耐心解答,并提供解决方案,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利于下次申请成功。民办企业追求的是利润,必 须允许其获得合理收益,才能确保民办养老院发展壮大。帮助民办福利院享受政策补贴,并将养老院的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补贴代缴护理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用,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
3、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养老事业发展
民政部门应加快制定《武汉市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准入申请、审批、经营、转让、退出等制度,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制定养老星级标准,开展民办养老机构的“星级”评定活动。利用专家授课、互动观摩、交流体会等形式,对全市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持证上岗。定期组织管理者到外地甚至外国的养老机构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4、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公平发展
调查中,每个民办养老院都有志愿者到访。对于志愿者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养老院十分欢迎并感激,老人也很期待志愿者的出现。只是服务时间和内容没有规划,容易重复。如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日”和九月的“重阳节”,志愿者扎堆,企业捐款捐物,媒体采访密集,平时显得比较稀松冷清。养老院更期望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能整合社会资源,和公办养老机构一样享受定期合理的健康医疗、心理疏导、养生书籍、广播电视和休闲娱乐方面的社会捐助及志愿者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拿出关心孩子的热情和资金关心我们的老人,让全社会的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晚年,让“夕阳产业”变成民间投资的“朝阳产业”。
第二篇:民办养老院申请书
民办养老院申请书
民办养老院申请书一:北京爱心阳光乐园(敬老院)筹建申请书
金三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漷县镇政府及民政科王科长、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社救处领导同志:
遵循北京市政府“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精神,促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长足发展,以便利占全国总人口十分之一的老龄化社会安定和谐,我们作为中国人要为国家分忧。
我们的办院宗旨是:为社会家庭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
办院承诺是:以人为本,亲情服务。
拟设置社会福利机构的基本情况: 我们申请筹建的敬老院是远离市区喧闹和城市污染,是老年朋友颐养天年的好场所。
我们地处北京东南面,在京津、京津唐、京哈高速公路干线网络中,交通便利。从北京站到“天下第一城”公交938路途经此处,中巴车、小公汽车直达本院附近。
中国农贸城、多家银行、邮局、电信(联通﹒移动)、超市、二级甲医院、公安派出所、大小规模饭店、宾馆、公交汽车站等等,都在附近。
这里原是觅子店乡政府所在地,门口有双石狮把守,院内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有园林处登记注册的古梧桐树18棵,仿古平房十六栋,全部坐北朝南的正房。每排房均有封闭庭园,栽有花木,或葡萄架、或樱桃树、或种植蔬菜,可自行采摘。每排独立庭院各有域名,如蘭园、玫瑰园、芳草园、驿馆院、御膳房农家院、等等。设标准间、夫妻间、三人间等,每栋房设有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房间内有空调或电扇、彩电(有线电视)、冰箱、沙发椅、个人衣柜,每排房都设有坐便器和洗浴间,卧室是地板地,备有综合医院的床头呼叫系统。还设有老年康复训练室、阅览室、休闲棋牌室、文化补习教室、卡拉OK厅、演出排练室、书法绘画声乐教室、手工艺作品陈列室、茶道联谊会,等等。我们拥有乐器种类多、高档,拟组建老年艺术团,活跃大家文化生活。
大食堂及厨房设置可以为百余人就餐服务,同时还备有数个小包间对特殊休养人员配餐服务。
我们和(二级甲医院)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暨河北省香河气管炎哮喘医院建立合作医疗关系,具备突发性疾病和其它应急处置救助服务能力。
我们北京爱心阳光老年乐园一经镇政府暨镇党委批准、报通州区民政局审核,我们将坚决接受区镇民政主管部门指导或指派的工作,优先保障接收本地区“三无”、“五保”、失能老人、失独、空巢、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国内外专业化养老服务,对自愿接受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优质服务。对乡镇留守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寄养、配餐或送餐上门等便民服务。我们本着积德从善、替天下人尽孝、养员之上、服务第一经营原则,不定期扶助地方孤寡、体弱残疾老人,邀请空巢老人和本地区城镇离退休者、农村老人来院娱乐、聚餐,进而达到活跃和繁荣本地区老年文化生活,促进老龄化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北京爱心阳光老年乐园一经镇政府和镇党委批准,我们立即筹建老年爱心网站、热线电话、爱心门铃、本乡镇社区居住的老人花名册、养老服务档案、等多种方式建设老人服务平台。同时为提升对老年人服务质量,我们组织老年健身和艺术培训中心,结合老人兴趣和身体状况辅导学习书法绘画、制作手工艺品、唱红歌、组建文艺演出队,吸收院外老人参与活动等等。
我们北京爱心阳光老年乐园一经镇政府和镇党委批准,我们立即筹建护理工作人员培训教室,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严格加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
我们北京爱心阳光老年乐园一经镇政府和镇党委批准,我们全心全意为老人群体服务、面向社会各行业和院校招募养老服务志愿者,实行志愿者报名、注册和培训的常年制度。施行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体制,让爱心阳光洒向我们美丽的漷县镇每个地域和社区。
我们北京爱心阳光老年乐园一经镇政府和镇党委批准,我们在适当时机出国考察日本爱心会所属敬老院,建立交流学习、互派护理实习生,提高对老人服务水平和敬老院规范设置建设的要求,等等。
„„
综合以上所述,恳请金三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漷县镇政府领导尽快予以审核批准,使这一好事能尽快实施。
此致
敬礼
申办人 : 张冬梅
20XX年7月1日
>民办养老院申请书二:民办养老院申请书>>(459字)
榆次区民政局:
兹因开办养老院一事提出申请。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老年人的工作,我村决定办一所养老院。北砖井村地处太原、榆次交界地带,背山面山,闹中取静。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幽静的山谷,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是开办养老院的上佳地段。
当前农村中,五保户、无子女户、双女户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无人即时照顾,生活上有很大的不便。吃饭、购物、娱乐、就医等无人陪护,无人即时照料,和当前欣欣向荣的农村形势极不和谐,传统的分散供养方式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兴办养老院集中安置这些老人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
本院将坚持以“老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以“奉若父母,情同亲生”为服务理念,依靠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让入住的老人在生活上,身体健康上真正体会到老有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养老院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福地”。
开办养老院是新时期农村老年工作的新模式、新趋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措施和必然要求,恳请领导尽快予以批准,使这一好事能尽快实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民办养老院申请书三:关于筹建*****敬老院的申请书>>(653字)
***民政局: 你们好!
我们是***村村委会。
经过我村全体村民集体讨论,村委会成员多次商议,并进行各项相关调查后,决定在我村筹建一所面向本村和社会的多功能养老院。
我村位于***乡,毗邻**大道和**火车站,**高速出口就在本村,而即将兴建的**线贯穿本村。所以,本村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临城市之繁华,又能闹中取静,有田园情怀,为居家养老之福地。
我院将接受**民政局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敬老院,以有偿提供丰富 充足的生活物质条件赡养老人为目的。本院是基本任务和宗旨是:依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营,依法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为本村五保老人和社会老人提供养老 康复等各项综合服务,并根据现代社会生活文化的高品味需求,努力满足入住老人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养老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课题,而我们**也和全国一样。解决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就须筹建像我们**敬老院一样的老人院。**敬老院在我村的筹建,不但能解决部分老人的集中养老问题,还将因敬老院的营运而衍生的各类工作岗位可以解决我村部分失地村民的再就业问题。这样也减轻了社会的再就业压力。应该说**敬老院的建成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是顺民心 顺民意的项目。所有我们恳请**民政局领导批准筹建***敬老院!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曾经辛苦一生的父辈们营造一个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村村委会
**年**月**日
第三篇: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范文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民主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手段,施影响于决策与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政府公务的政治行为。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除了受社会环境和参与对象的影响外,也与其社会经济地位、自身政治素质和政治文化有关,因此,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团体,其政治参与状况也各不相同。
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阶层。据保守估计,农民工有6000-8000万人,他们亦工亦农,亦城亦乡,非工非农,非城非乡。显然,农民工是我国政治稳定和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们考察公民政治参与时,不可忽略的重要阶层。同时,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也使现有的关于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和工人(市民)政治参与研究的结论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实际状态有着显着的差距。
因此,考察农民工阶层的政治参与状况,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着显着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在流动中自身的政治素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的特点是什幺?他们的民主政治权利能否在流动中得到实现?为了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2001年春夏之际,我们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对农民工作了随机性的问卷调查,一共获取有效问卷753份。
一、“体制性边缘人”: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在考察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因为我们预设,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与其生存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1.人口特征 2)年龄:绝大多数是年青人,18-35岁的年青人占了总数的69.7%。(详见表1)2.就业分布、流动年限和收入 2)流动年限 3)收入水平
调查对象的收入水平主要在200-600元之间,占了总数的53.1%。也有一部分农民工收入较高,8%的调查对象月平均收入在1001元以上。(详见表3)
3.社会生活
1)与城乡社会联系(还有1.8%的人未回答)。
城市生活、工作的经历也在改变着农民工的思想观念。他们对家乡的社会认同程度在下降。比如,在问到“您现在对家乡的风俗人情、观念、行为等还看得惯吗?”时,只有1/3多一点的人认为“基本都看得惯”;有47.6%的人回答“有些看得惯,有些看不惯”;有10%的人则回答“基本都看不惯”。(详见表4)但是,这并不妨碍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喜爱和认同。有27.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很喜欢”(详见表5)因此,有近半数(45.7%)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把户口迁到城市来。不希望的有16.1%。(详见表6)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对这两个问题持“无所谓”
的态度,分别占19.4%和37%。这可能和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处境有关。
2)业余生活
农民工的业余时间多少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在工厂企业的农民工,业余时间较少,而且比较固定,而自己作生意和打零工的农民工,则业余时间较多,且自由支配程度较高。在选择“如何打发工作之余的时间”时,排在前三位的是:“看电视、电影”,占52.7%:“读书看报”,占45.8%:“聊天”,占40.1%。(详见表7)在能够看到电视的农民工中,电视剧、新闻时事和文娱节目最受欢迎。(详见表8)
从上述调查和分析来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具有以下特征: 第二,农民工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机是挣钱,有72.8%的人将“挣钱”作为其外出的主要目的。从他们的收入情况看,绝大多数都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经济状况。这一点从他们的月均收入可以得到说明。他们中月收入在200元以上,即年收入在2400元以上的占88.3%,而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为2366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高于平均数。月收入在600元以上的占35.2%,明显高于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860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可见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换句话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有较为充分的收入保障。
第三,职业和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中多数在城市从事的是托达罗所说的传统产业部门工作。这里似乎印证了托达罗的一个观点:无技术的来自农村的工人首先会在所谓的“城市传统部门”就业一段时间,再取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城市现代部门的工作。但是,这并非中只有农民自身的原因,还有体制性原因。由于户口的限制,他们进城后面临的是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他们只能在“非正式的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城市剩余工作”。
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城市化了。在工作之余,他们主要以“看电视、电影”、“读书看报”、“聊天”和“逛街购物”来消闭。而在平时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中,排在前三们的是电视剧、新闻时事和文娱节目。在流动中,他们与城市大众传媒的距离也越来越接近。但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并不意昧着他们已经进入城市社会。这可以从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状况中得到体现。同时,农民工的利益缺乏有效保护。他们中78.9%的人明确表示同意“在打工的地方急需代表外来人员利益的组织或机构来代表和维护外来人员利益”这种说法。这恐怕是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无助地位的最好诠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想用“体制性边缘人”这个概念来概括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他们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但是身份是农民,他们居住生活在城市,户口却在农村。他们是亦城亦乡,亦工亦农,非城非乡,非工非农的边缘人。而这一切都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流动的“政治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以村委会选举为主考察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一方面,选举虽然不是考察政治参与的唯一的形式,但却是一个重要形式。另一方面,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最重要形式。同时为了全面考察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我们也设计了几道问题,考察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治参与状况。
1.农民工的政治特征
一般的讲,公民的政治参与受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公民自身的政治特征和政治参与对象的综合影响。但是在调查中,我们比较方便了解的是农民工自身的政治特征及农民工对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参与对象的主观印象,而对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参与对象的整体把握则不是问卷调查所能解决的。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两方面来考察农民工的政治特征。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指关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执行者以及政治制度的输入和输出的知识和信仰。作为公民政治认知对象的,一般有政治象征、政治典则和政治程序等方面。(2)农民工对政治典则的了解不如政治象征高。对与农民工经济权益十分密切的《劳动法》,只有10.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54.1%的人只是“知道一些”,还有15.8%的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详见表9)同时,农民工对与自身政治权益密切相关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了解程度更低。只有7.8%的人认为“非常了解”,表示“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则占26.3%。(详见表10)农民工对《劳动法》在了解程度比《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高,可能是因为《劳动法》与农民工的利益关联更为直接。
(3)农民工对政治程序的认知程序较高。如,有81%的农民工认为村委会干部应该由村民选举;认为不应该的只有3.3%。(详见表11)
2)农民工的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是公民在主观方面所具有的政治特征,主要包括政治关心、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和政治义务感。(2)政治效能感。政治效能感是公民对自己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力的主观评价。从调查来看,似乎存在一个矛盾。在回答“您认为能不能当上村委会干部由谁决定”时,60.2%的人选择了“村民选举”。(详见表13)这说明,农民工对选举对村庄领导人的产生的影响力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在回答为什幺没有参加选举时,有196人选择了“上面都定好了,选也白选”,还有67人选择了“我的一票起不了什幺作用”。这种矛盾可能是农民工政治效能感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具体的政治参与行为时则很少表现出来。(4)政治义务感。多数农民工的政治义务感较强。在问到“您认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需要不需要到城市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有57.5%的人选择了“需要”,选择“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的占20.5%。而认为“不需要”的只有9.1%。
2.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表现在:
(1)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但是对农民工而言,只有145人参加过家乡的最近一次村委会选举,仅占有调查对象总数的19.3%,而没有参加过选举的则有599人,占79.5%。(详见表16)(2)从参选的方式上看,不利于农民工真实意愿的表达。在参加选举的145人中,有占52.4%的人是亲自回村参加选举的;请别人代投的有23人,占15.9%;函投的有21人,占14.5%;通过其它方式投票的有17人,占11.7%。(详见表18)尽管村委会选举并不需求一定要亲自参加选举,但是亲自参加选举比其它方式能够更为真实的表达农民工的选举意愿。
比如,委托投票虽然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委托投票往往将选择权交给了被委托人,委托人的选举意愿是否等到尊重和表达则完全取决于被委托人。
(3)服从性参与的特点比较明显。服从性参与是一种被动型参与,主要是由于受到他人命令、动员或暗示等而形成的。在回答“为什幺要参加选举”时,62.8%的人认为“这是公民的义务”;28.3%人选择了“村里要我参加”;有7.6%的是出于怕得罪人参与选举。
而出于利益动机主动参加选举的只有24人,仅占16.6%。(详见表19)
3.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
城市是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地,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多数农民工都希望参加城市的管理。有69.3%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工应该参加城市的管理。(详见表20)农民工对城市参与的愿望较高也和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在城市工作生活中,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农民工对“是否同意在打工的地方急需一定的组织或机构来代表和维护外来人员的利益”这种说法的同意率接近80%。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通过以上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描述和初步分析,我们大致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1)农民工的政治认知水平较高。调查表明,尽管大多数外出村民的作出外出决策时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但是,城市不仅是人才、财富的聚集地,也是政治信息的聚集地,大众传媒也比较发达,城市的工作、生活经历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在经济上获取更高收入的机会,使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促进了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了农民工的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
2)农民工的政治态度总体来看比较积极。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政治表示了关注,如有46.6%的人平时喜欢收看新闻时事类的电视节目。二是,政治效能感较强。如60.2%的调查对象认为能不能当上村委会干部由村民选举决定。三是,农民工的政治信任感较强。农民工对村民自治的认同程度较高,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村民自治是“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
四是,多数农民工的政治义务感较强。如,当问到“您认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需要不需要到城市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有57.5%的农民工选择了“需要”,选择“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的占20.5%。而认为“不需要”的只有9.1%。
3)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行为并不令人乐观。一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实际与其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积极的政治态度不相当。二是,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和其生存状况一样,也深深地烙上了城乡二元体制的烙印,具有“边缘性”的特点。这种政治参与的边缘状态是指,农村是农民工的户口所在地,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是农民参政的主要渠道,但是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城市是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与农民工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农民希望能够参与城市的管理,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又不能很好地参与城市的管理。
2.政策建议
流动不仅改变了农民工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等政治特征,也使其利益诉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在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的动机、目标指向上得到体现。因此,如何将一个为数庞大的阶层的变化了的政治参与意愿通过制度化的办法予以满足,是政府必然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农民工就会通过非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造成政治不稳定,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就是一例。
当然,由于农民工是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产物,有着其特殊性。因此,随着体制转轨的完成,这一特殊的阶层必然向其它阶层转化而趋于消亡,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但是,转轨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些期间通过技术层面的创新,化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修订有关法规,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农民工因受户藉关系等限制很难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不能享有和当地人一样的政治参与权利。建设修订有关法规,使农民工能够有条件地参与城市社区选举和人大代表选举。
2)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可以在农民工流入比较集中的社区建立农民工自治组织。二是,充分利用农民工中现有的自组织。这样做,既有利于表达和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又方便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
3)充分挖掘和发挥家庭功能。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家还在农村,因此,农民工关于村庄公共生活信息的获取、利益表达等也大都是通过其家庭来实现的,家庭在村民自治与外出农民工之间扮演了“传动轴”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衔接。因此,深入挖掘家庭的功能,会进一步缓解“民工潮”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紧张。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民办养老院办理流程
民办养老院办理流程
如果想取得正规的养老院执照,那么在开办养老院之前,我们首先要向上级机构申请。取得正规手续后才能开办养老院。申请人可申请益年养老连锁加盟协助办理这些事项。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60张床位以上的由市民政局审批,60张床位以下的由所在县(市)区民政局审批,报市民政局备案。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由受理民政部门进行实地审验,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不符合执业申请条件的,发给申请人书面整改通知书,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出执业申请。
办养老院首先需要经办人填写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得有审办资格证明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和固定场所证明文件,以及章程草案,有以上6项条件后就可以到所在辖区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
一、民办养老院的办理程序:
第一步:兴办企业所在区(市)县民政部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
第二步:市民政局在规定的时限内派人对新办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第三步:市民政局将相关资料移交市税务部门审核签章后上报省民政厅;
第四步:经省民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审批办证后返回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转交区(市)县民政部门发给新办企业。
二、民办养老院的注意事项:
1、现在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做福利事业,你要先到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具体要问:用地,贷款,税务,工商,国家有什么补贴政策等,这些都是民间投资者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 国家现在已经颁布了这方面的政策,但跟当地的地方财政有关.总的说国家,地方是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兴办养老院的!!
2、还需要说明的就是:所谓资质证明就是说你必须具备办理养老院的条件,硬件、软件缺一不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设计规范。
目前我国已有的大型养老机构一般都能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消防、通风、内部无障碍交通等问题,以及卧具、饮食、娱乐、医疗等功能配套。
2)医疗护理上的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大型养老机构具有规模优势,较为容易吸引一些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加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准。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人,可以使之有医疗保障的安全感。
3)休闲环境较好。大型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时,一般都会结合自有土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营造一个幽雅休闲的环境。而这一切又都是老年人,特别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和子女最为关注的。
三、养老机构配套功能完善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1)医疗护理服务的配套。民政部门规定养老机构要配套设立医疗室,但医疗室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特殊护理要求吗?显然是不够的。就大型养老机构而言,入住的大都是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高龄老年人居多的现象呢?一般是由家庭护理的成本和照顾难度决定的。只有家庭护理成本与养老机构收费相当时,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医疗护理时,子女才会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这就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医疗室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试想5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50%的身体都有一些疾病,需要吃药、打针;至少有25%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留医观察治疗,这样的病患者就诊和住院规模,应有一级甲等以上医院与配套。因此,大型养老机构必须通过合作,或独立申办老年病医院的方式,才能达到医疗护理功能上的配套和完善。
(2)饮食的科学合理套配。
养老机构的食堂首先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装修,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操作流程。其次,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特殊要求,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控制饮食数量和种类。
四、民办养老院的一些其它问题:
很多民办养老院长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大还不赢利,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开办养老院的人是盲目投资,或者跟风投资,并不懂的养老院的运营。从最初的选地就开始一步步的错误,导致后期不断的重复投资,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而如果想改变这些问题,加盟一家可靠、有品牌保障的养老院就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益年全新的合作模式让益年成为行业的姣姣者,而益年也一直不停脚步,全力前进,截止目前为止,益年养老共有45家直营院,100多家加盟院,30多位战略合作伙伴,10多家兄弟单位。我们依然在前行的路上,很多选择益年的伙伴也是从一开始的怀疑,不信任,到现在成为最亲密的全天候合作伙伴,益年养老靠的是专业,诚信以及全方位的保姆式售后服务。益年拥有国内最优质售后服务团队,例如:售后服务杨总是国内第一批养老专业的考评员,而像这样的考评员全国只有三个。勤勤垦垦做事,诚诚实实做人是每个益年员工的形为准则。让您从一位不懂养老的门外汉,变成养老行业的专家。
第五篇: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前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然而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至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得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报告指出当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因此得出结论,即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现在也常常挂在嘴边,医药卫生事业是重大民生问题,关乎着千家万户。近期非洲出现的埃博拉病毒肆虐的情况。更是闹得人心惶惶。
为了对医药卫生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我于2014年8月份分别
对农村的一部分农民进行了调查,并到当地医疗机构里进行走访调查,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状况。最后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知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山东省滕州市50人,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和城市各年龄段的,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人群,当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2、调查方法
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入户调查或在路上与人交流调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当前医药卫生服务不满意,极少部分人表示对现在的医药卫生服务满意。
通过和调查对象交流发现了本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农村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较弱,虽然有一定的医疗设施和医疗药品,且药品的价格以及治疗费用普通民众能接受但是却不能提供正常的治疗质量。甚至一些小病都不能完全治疗还需要到县城大医院。导致现在的民众一生病就去大医院,不考虑病情也不考虑治疗费用,这也导致县城大医院人满为患。许多需要的人得不到及时很好的治疗而贻误病情。而县城大医院看病太贵,看病的质量确实高,可费用昂贵,去一次医院动辄几千块钱,而在农村种地一年可能也挣不了多少钱,生一次病可能就花光了一年挣得钱还可能不够。导致有好些人实在看不起病只能在当地小的医疗机构简单治疗。贻误自己的病情。这就突出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