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73号-11.1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1‟7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农贸市场在保障农副产品供应、维护食品安全和平抑农副产品价格中的重要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全省农贸市场落实“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要求,实施“标准化、信息化”改造(以下简称“两保一稳两化”改造),促进全省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的主渠道,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近年来,我省农贸市场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通过三年(2005—2007年)城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三年(2008—2010年)农村小菜场规范整治,农贸市场的设施、环境和服务逐步改善。但是,我省农贸市场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部分农贸市场仍存在规划布局滞后、管理手段粗放、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对此,全省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对于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在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新形势下,做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全力推进。
二、明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目标任务。推进全省农贸市场
改造提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农贸市场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以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两保一稳两化”改造,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2011年各县(市、区)要完成1家以上中心农贸市场的“两保一稳两化”改造试点;2012年各县(市、区)要完成城区和中心镇农贸市场的改造任务;2013年基本完成全省农贸市场改造任务。
三、合理规划农贸市场网点布局。市、县(市、区)政府要科学编制农贸市场布局专项规划,并与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相衔接,经综合协调后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以方便城乡居民生活为基本要求,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合理设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的区域网点布局,建设批发集散与分销零售良性互动的农副产品供应保障体系,避免无序、重复建设。城镇小区配套的农贸市场,要严格按照城镇规划的要求配足用好摊位面积,严禁挪作他用。
四、着力推进农贸市场的软硬件升级和业态创新。开展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切实抓好农贸市场的软硬件改造升级和业态创新。一要加快推进硬件改造升级。以“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为基本要求,在遵循国家有关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优化整体功能布局,合理划行归市,体现人性化设计要求,推行农贸市场在用衡
器的“四统一”(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购物环境。二要加快推进软件改造升级。以“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为基本要求,普遍建立农贸市场信息公告系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及时公布农副产品供应、价格、检测结果等公共服务信息;普遍建立交易追溯系统,对上市农副产品实行全程追溯管理,逐步实现农副产品的全索证、全备案;普遍建立联网监测系统,对农贸市场主要农副产品供应、价格和食品安全进行监测并实现监测信息的区域联网共享。三要积极鼓励业态创新。支持农贸市场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探索建立直供直销、连锁配送、“订单提货式”、“菜单配菜式”、净菜销售等模式,实现服务的优质化、个性化和便捷化。
五、创新农贸市场投资运营体制。逐步探索建立与农贸市场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投资运营体制。农贸市场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确定,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公共服务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国有、集体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六、建立健全农贸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对未进行工商登记的农贸市场(经营点),应指导、帮助其整改完善,符合必备条件,通过工商登记,统一纳入监管,形成政府部门监督、市场举办者管理、经营户自律的机制。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对农贸市场经营者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督促
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购销台账、质量承诺等制度;强制落实快速定性检测制度,完善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全面建立农贸市场检测室,增添检测设备,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频率,公开检测结果,并将检测情况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实时监管;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市场经营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市场投资者、监管者要承担相关责任,对检测不合格的农副产品要及时销毁,对屡次发现销售质量不合格农副产品的经营户要清退出场。二要建立健全市场供求监测预警机制和价格监管制度。大型农贸市场要逐步建立主要农副产品供求和价格监测体系,实时监控和公布农副产品供求状况和价格水平;逐步建立农副产品供需调节和价格预警应急机制,必要时可通过组织抛售储备、实施价格临时干预等形式,平抑重要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严厉打击恶意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违法经营行为,保持农副产品价格的总体稳定。三要建立健全信用评价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经营户信用评价、计量诚信和分类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记录,公示信用分类结果,实施信用激励与惩戒,打造以诚信守法为核心的商业文明。
七、完善配套政策。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积极筹措落实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贸市场配套设施改造、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添置、市场监管人员配置、在用衡器“四统一”、摊位费减免、业态创新和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奖励等。各级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土地供给、降低营业税费、用水用电
优惠等扶持政策,以更好地体现农贸市场的公益属性。
八、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商局。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成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要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级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各地要建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信息专报制度,及时反映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第二篇: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 市信息中心 位:
生成时间: 201111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
引 TZ001-0305-2011-0033 号:
文 号: 台政办发〔2011〕141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收藏】
【推荐】
【打印】
【关闭】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之一,是集民生性、公益性和市场性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总体部署,按照全省农贸市场三年基本达到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和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结合台州市农贸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实际,现就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农贸市场的社会定位。农贸市场是保障供给、平抑物价和建设优质放心“菜篮子”的民生工程,也是展示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和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农贸市场在农产品供应中的支柱性地位,在服务民生中的先导性地位和在构建文明生态城市形象中的示范性地位,把农贸市场的提升发展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实现农贸市场由盈利性商业业态向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基础设施转变。
(二)充分认识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的提升发展,是有效保障“菜篮子”供应、平抑农产品价格和维护食品安全的客观要求,是切实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和切入口。“十一五”以来,我市农贸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涌现出一批硬件优良、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新型农贸市场,对推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农贸市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责任,规划布局不合理,市场硬件设施落后,市场缺乏常态化管理,“脏、乱、差、湿”现象仍存在等。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整洁、放心、平价的购物环境迫在眉睫。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为目标,以“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的体制改革、硬件升级、业态和管理方式创新。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开展“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全面建立农贸市场信息公示系统,交易追溯系统和联网监测系统,努力提高农贸市场登记率、达标率和诚信率。实现农贸市场价格公示化、监管信息化、经营诚信化和创建标准化。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试点示范阶段(2011年)。各县(市、区)确定1—2 家城区农贸市场作为试点。建立主要农产品价格采集点,蔬菜摊位在现有基础上按不低于数量 510%的比例设立直供点;100%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点,做到索证索票的全覆盖;100%完成经营户信用分类评价;建立全市农贸市场电子监管服务平台;全市培育10家“文明示范”农贸市场。
第二阶段:深入推进阶段(2012 年)。各县(市、区)其他农贸市场以及省级“中心镇”农贸市场按照第一阶段要求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电子监管服务平台,重点市场重点经营户以及相关部门得到基本应用;全市新培育20家文明示范农贸市场。
第三阶段:全面完成阶段(2013 年)。回顾分析前期提升农贸市场经验与不足,完善提升的重点内容、环节和方法,强力推进全市各乡镇及农村农贸市场全部实现上述目标,农贸市场电子监管服务平台运用正常化;全市重点建设和改造20家环境整洁、自产自销区设置合理、服务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到位的农村“文明示范”农贸市场。
三、主要任务
(一)合理规划布局。市、县两级要专门编制农贸市场发展规划,建立农产品集中配送仓储中心、区域性农贸批发市场和社区零售农贸市场,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详规。农产品集中配送仓储中心要在保供应的过程中发挥“蓄水池”作用;农贸批发市场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搬迁、规范、优化”的方式,在改善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促进食品安全可追溯“纽带”发挥积极的作用;城市农贸市场要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为根本,完善新建改建居民生活区的农贸市场配套,要根据市场周边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调整布局,实现农贸市场社区化。杜绝重复建设、无序建设。
(二)加快体制改革。要逐步建立与农贸市场公益性地位相适应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体制。对城市中心以及大型居住社区等关键性网点的农贸市场,政府应该全资投入或以成本价控制产权,使农贸市场在国有资本的调控下体现公益属性,还利于民。农贸市场的日常运营要委托给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等有经营管理市场资质的企业经营。要通过制定绩效管理目标、强化绩效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市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
(三)强化市场举办者责任。市场举办者是市场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市场提升发展中切实承担起“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的社会责任。对国有控股的农贸市场,要逐步降低和减免摊位费(降低比例不低于 20%),并在与经营户签定租赁合同中明确提出平价条款;农贸市场规划用地不得改变用途;市场举办者不再举办市场时,只能按股权或整体转让,不得将市场摊位和营业房分割转让;要预留市场维修发展资金和市场物业管理基金,以保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入新型业态。积极引入农贸市场与基地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直销对接、连锁配送、设立直供直销点等新型业态,完善“菜园子”与“菜篮子”对接机制。鼓励主产区农产品经营大户、产地大户、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入场设立专柜,积极引进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品牌农产品。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经营户发展连锁经营,面向消费需求大的社区设立平价供应点。鼓励有条件的市场和经营户为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采购大户提供送货服务,并逐步开发净菜加工、代理采购等业务。引导市场根据辖区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商品品种和区域配置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建立价格监测体系。在大型的中心农贸市场中要建立主要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监测体系,实时监控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实行价格公示。要逐步建立价格预警和应急机制,通过设立价格调节基金等方式做好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各项准备。严厉打击恶意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不良经营行为,切实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
(六)维护食品质量安全。全面建立农贸市场的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行食品准入和快速定性检测制度。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网络,建立进货台账,开展索证索票,完善上市商品可追溯机制,实现全索证、全备案。农产品集中配送仓储中心、批发市场和五十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必须全部设立检测点。要逐步拓展检测项目,对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商品,市场举办者要及时销毁,对屡次发现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营户要清除退市。
(七)打造市场商业文明。广泛开展“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它是市场提升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要把“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和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建全面提升农贸市场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工商部门要建立“文明示范”农贸市场认定标准和动态考核机制,保质保量推进“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经营户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体系建设,树立一批服务态度好,守法意识高的信用示范经营户,构建起以品牌市场、品牌商户、品牌商品为核心的农贸市场商业文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市政府将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办、工商、农业、商务、建设规划、财政地税、城管执法、国土、发改委、质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贸市场布局规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并对规划落实、改造建设和规范经营等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贸市场工作的领导,要明确地方政府一把手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将辖区内农贸市场提升发展规划逐级上报“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将把农贸市场改造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加大财政等政策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将安排农贸市场专项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市场硬件设施提升改造、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新型业态和“文明示范”市场创建奖励等方面。补助资金由“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使用。各级政府也要相应给予配套资金,并出台与考核相挂钩的财政补助办法。同时市级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按照社会公益基础设施的标准,落实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相关扶持政策,努力降低农贸市场经营成本。要切实降低和减免农贸市场经营户的营业税额。
(三)鼓励农产品交易实现“农超对接”。为加强农业生产的引导,切实推进农民生产经营现代经营方式,鼓励经营订单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有效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市政府对通过订单落实农业生产计划,并按照订单进行交易的,可以按照种养殖业的面积或成交量给予奖励,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自律规范。全面提高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鼓励市场举办方的自律规范行为,政府对农贸市场常态化定性检测工作按 1.5 元/批次标准实行量化补贴。
(五)支持市场协会加强行业规范。为提高全市农贸市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协会要对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机构的经营资质和市场经营户规范管理,提高商品市场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各项政策举措,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贸市场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把市场提升发展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第三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仿制药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仿制药 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及药品上市许可 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促进生物医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和有关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等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要意义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国家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我省加快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的重点任务。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加大仿制药处方和工艺研究,提高仿制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可及;促使企业生产调整仿制药品种结构,去除长期不生产、低水平重复的药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提升我省制药产业整体水平;允许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申请注册新药,鼓励研发创新,优化药品产、学、研等资源配置,加快药物研发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我省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主动适应医药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进国际药品上市许可通行规则,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
二、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一)在2016年3月4日《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6年第51号)实施前获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二)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中需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种,应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四)药品生产企业是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主体。应按照公布的评价方法、标准及有关技术指导原则,主动选购参比制剂,全面开展与参比制剂的比对研究,解决影响仿制药内在质量的关键问题,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
(五)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可以国外注册申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药品上市,批准上市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国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药品生产企业可在药品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可以申报作为该品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并承担上市后的相关法律责任。
(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导药品生产企业按照“择优、分步、科学、规范”原则,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度。要建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绿色通道”,做好研究用对照药品一次性进口的快速审批和通关工作,加快仿制药一次性评价申报资料的受理、现场检查、检验复核和上报工作。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三、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
(一)鼓励我省药品研发机构或者科研人员作为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申请药物临床试验和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药物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国办发〔2016〕41号文件实施后批准上市的新药、按新标准批准上市的仿制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已批准上市仿制药,以及药品生产企业整体搬迁或者被兼并后整体搬迁的企业持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可以申请上市许可持有人。
(三)持有人可以自己生产上市许可药品,也可以委托试点行政区域内其他具备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受托生产企业)生产。
(四)在药品注册申请审评审批期间或批准后,申请人或持有人可以提交补充申请,变更申请人、持有人或者受托生产企业。
(五)持有人应当履行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义务,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持有人与受托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由双方依法约定。
(六)对于违反《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办发〔2016〕41号文件有关规定的持有人及受托生产企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试点工作自本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至2018年11月4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进一步明确申报要求,加强推进指导。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加大鼓励支持力度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纳入我省“十三五”重点发展万亿级“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对我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从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产业基金、招标采购、医保目录、投融资、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鼓励率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以及在全国前3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省财政一次性给予适当补助。各市县政府要对当地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给予专项支持,并制定奖励措施;其企业的技术改造,可以申请中央和地方财政基建投资、产业基金等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二)鼓励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探索设立试点药品风险救济资金,对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提供风险救济保障,并为企业购买商业责任险提供保费补贴。鼓励我省保险机构设立药物研究新险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开通注册申报“绿色通道”,对试点药品优先办理注册受理、检查、认证等。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优先支持企业申报成为该品种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经信委、浙江保监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鼓励溶出曲线研究实验室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建设。鼓励我省有能力的医疗机构与有研究经验、实力强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优势互补,建立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服务省内企业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临床研究者承接仿制药生物等效性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对为本省企业提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服务的医疗机构和研究者,在医院等级评定、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省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所、科研院所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服务辖区内企业,各级财政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
(四)优先招标采购和使用。在药品集中采购中,优先采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科学制订药品招标采购规则,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招标时与原研药同等对待。医疗机构要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其销售金额占同品种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50%。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
(五)按规定优先纳入医疗保险目录。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按规定优先纳入医疗保险目录,与原研药品同质同价,制订与原研药品相同的医保支付标准,按照同一额度报销。
责任单位:省人力社保厅、省物价局
(六)加大税收金融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发费用予以税收优惠,如条件符合,允许加计扣除。推动金融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精准对接,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责任单位: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经信委、省金融办,各市县人民政府
五、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省政府决定建立“浙江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担任总召集人,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地税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金融办、省物价局、省国税局、浙江保监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等为成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医药产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学规范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地税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金融办、省物价局、省国税局、浙江保监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等为成员,各市县人民政府
(二)加强宣传培训。深入宣贯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督促药品生产企业深刻认识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履行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药学会、行业协会等构建公共技术平台,参与评价研究,开展技术交流,举办专业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解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经信委、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县人民政府
(三)加强监督管理。督促仿制药生产企业、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技术研究,严格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品上市许可的现场核查、复核检验等事中事后监管,保证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公平。发现批准上市药品存在质量风险的,要对持有人及相关单位采取约谈、发告诫信、限期整改、修订药品说明书、限制使用、监督召回药品、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以及暂停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等风险控制措施。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年**月**日
第四篇:浙政办发〔2009〕7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政办发„2009‟71号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进一步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小企业发展,提高小额贷款公司防范风险能力,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合法经营、规范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是以服务“三农”和小企业为宗旨,从事小额放贷和融资活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工商登记、税收征缴、土地房产抵押及动产和其他权利抵押、财务监督等相关事务时,应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待。小额贷款公司在开展与小额贷款活动相关的同业合作、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等金融活动时,应给予积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42号)、《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8修订版)》(财金„2008‟28号)、《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等金融业财务管理制度。
二、坚持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方向
在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小企业试点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村小额贷款的实际需求,适度调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单户小额贷款额度的规定,原则上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70%应用于单户贷款余额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及种植业、养殖业等纯农业贷款,其余部分单户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资本净额的5%。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各地政府要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与其支持“三农”和小企业贡献大小、合规经营、规范发展的考评情况挂钩。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贡献突出、考评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其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和营业税,3年内可由同级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对纳税确有困难的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政府对有权限的税费,经批准后予以减免。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成效显著、考评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省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从事非法集资、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府和部门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依法严肃处理。省金融办会同省财政厅、省工商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等部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考核评价办法,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实施考评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扶持政策,根据小额贷款公司考评情况,具体确定补助额度,实施财政扶持措施。
四、防范不良贷款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的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业务,有效抵押物较为缺乏,风险相对较大。小额贷款公司要防止片面追求短期利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应税前全额计提拨备损失准备金,并参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标准计提呆账准备金。县级政府要参照我省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办法的精神,结合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考核评价工作情况和当地实际,确定补偿比例,实施补偿措施。补偿范围包括涉农贷款、弱势群体的创业贷款和其他领域的小额贷款,补偿比例可掌握在以上范围贷款余额的0.5%左右。省级财政要根据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考评结果和各地补偿情况,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县级财政适当补助。
五、拓宽贷款资金渠道
对融资需求旺盛、民间利率偏高的县(市、区),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小企业成效显著、内控制度健全的,可允许其提前半年按规定程序实施增资扩股。要严格把关股东资格和资金来源,主发起人的资产负债率应低于70%,其他发起人的资产负债率应低于75%,单次增资最高额度应低于原注册资本的1倍。信誉良好、牵头作用突出的主发起人的股份可增持至30%。鼓励经营管理层适度持股,并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把其作为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有益补充。小额贷款公司可按规定从不超过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低于资本净额50%的资金,利率原则上以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具体利率和期限由双方自主协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为小额贷款公司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授信贷款投放进度。
六、适度放宽经营范围
坚持审慎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适度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新业务试点。对稳健运行一个考核评价达标,内控制度健全、法人治理严谨、不良贷款比例低于1%、小额贷款比例达到规定要求的优秀小额贷款公司,报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联席会议批准,可开展票据贴现、资产转让等新业务试点,具体办法由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联席会议制定。
七、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为进一步满足小额贷款公司的共性需求,提供优良服务,省里组建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要宣传国家和我省有关金融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反映试点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开展业务培训,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合作开发系统软件。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联席会议要加强对协会工作的指导,促进其有效开展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积极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业务流程设计、产品开发、资金结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要尽快开通征信系统,抓紧解决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通道的技术和身份认证问题。
八、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县级政府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领导,明确专门的工作部门,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当地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扶持政策。对“三农”和小企业贷款需求较大、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间融资活跃、试点工作搞得好、扶持政策力度大的县(市、区)要求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县级政府在承担风险处置责任的前提下,可向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并在市级政府备案,经省政府批准后,可增加1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名额,并按规定程序申报设立。
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对落实省委、省政府“保稳促调”战略,缓解“三农”和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意见》(浙委〔2006〕106号)精神,进一步明确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的领导和政策支持,发展创新“新仓经验”,引导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农村流通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体系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使命和职能定位
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定位,为供销合作社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委托省供销社参与省级化肥市场调控,同时做好化肥、农药、棉花以及防汛、救灾物资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工作;支持供销
化、品牌化经营。对供销合作社企业销售本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按取得的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落实国家对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土地供应按工业用地对待的政策。对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农产品流通型、加工型企业,可优先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并享受相应扶持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和投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领办或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组建涉农行业协会并发挥其在农产品公共营销以及制订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对供销合作社及其主管的行业协会开展各类涉农培训,各级财政要给予支持。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扶贫开发等项目,并按规定享受有关支农政策。发挥供销合作社在茶叶、果品、蚕桑、畜产品、食用菌等销售领域的传统优势,培育产业龙头,带动农民致富。
三、大力支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打破行政地域和所有制限制,大力支持和培育供销合作社发展一批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经营和带动能力强的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覆盖全省农村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简化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的行政许可、安全评估等相关手续,分支机构的网点审批由总部统一办理。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开展种子、农机具、农用车、饲料、业给予大力支持。
六、积极鼓励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农村金融业 认真总结推广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改革经验,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的合作,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供销合作社办好农信担保公司;鼓励供销合作社所属的企业按照市场准入条件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参与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资扩股与股份制改革等,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
七、大力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建设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心镇建设规划,调整建制,优化布局,改造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基层社)。县级供销合作社要通过与基层社的产权结合、业务联合,带动基层社发展;基层社要加强与村级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加强基层社民主管理和资产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引导社员参与基层社经营管理活动,密切与农民社员的经济联系,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在坚持合作制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社有资本与农民资本、职工资本、社会资本结合的多元资本运作方式。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规定重组的基层社,可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支持政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依托供销合作社现有设
门要会同供销合作社等部门研究保护供销社名称(商号)的办法。
九、扎实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发展
继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不断优化社有资本布局、资源配置和股权结构,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为农服务的骨干企业,要保持供销合作社的控股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社有企业按照“服务三农、微利经营”的原则,参与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建设中,因规划变更,需要对供销合作社的设施、网点进行改造的,在未造成土地用途改变前提下,应允许供销合作社按规划要求自行进行改造,各地国土、规划等部门要予以支持,并及时提供有关服务,依法办理相关许可手续。支持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企业集团。支持具备条件的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上市。各级政府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同样适用于社有企业。
十、完善供销合作社基本制度,切实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强民主管理建设,按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健全理事会、监事会机构,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要认真落实和做好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上级社对下级社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
政策,予以合理补偿。对承担政府储备任务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用地给予支持,落实用地指标,其中承担政府储备任务的仓储用地可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物流设施用地可按现行工业用地供应政策出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十二、不断改进和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9〕40号和浙委〔2006〕106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有关扶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政策,进一步明确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制定发展规划,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基层社以及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规定优先享受有关支农政策;农口部门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金融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并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税务部门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会同供销合作社认真制定、落实具体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
二O一O年九月二十一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