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

时间:2019-05-12 19: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

第一篇: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

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以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例

东亚国家在20世纪下半也以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5~2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经济起飞,被誉为“东亚奇迹”。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现代化也逐步完成。本文所引以为例的韩国就是如此。在60年代,农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7%,虽然落后于快速的工业增长,但也是很大的进步。到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农业增长率达到8.4%,接近当时9.1%的工业增长率。1有关数据显示,自70年代以后,韩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按照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来看,韩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从1970年的28.05分增加到1998年的54.83分,增长了26.78分,增长了95.5%,年均增长2.3%。虽然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低于同期的日本,但增长速度快于日本(增长了87.8%,年均增长2.2%),末,韩国农业已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后期,即将进入基本实现阶段。2何以东亚奇迹中的各国农业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呢?“国家推动论”或“政府体制论”认为东亚经济的关键在于有强有力政府的主导作用。历史经验证明,这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常走的道路。尹保云老师在《韩国的现代化——一个儒教国家的道路》也认为朴正熙集团上台之后,韩国农业政策最大的变化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本文拟选取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的作用: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韩国政府在不同阶段如何发挥作用;对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进行全面评价,即结论。

一、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认为农业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经济成长对农业有农业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同时他也认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农业一般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但在二战之后,韩国农村面临严峻的形势,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农村贫困落后、农村仍然处在传统社会状态,与外界隔绝,经济形态上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另一个问题是农民的悲观失望情绪和宿命论思想。几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和朝鲜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加上物质生活的贫困,使得农民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没有了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喝酒打牌赌博盛行。这些问题导致韩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有学者曾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述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持续化的具有当今世界上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同时,他特别指出,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或制度创新的过程。4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于1971年在已有的经济和农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综合农业发展模型:诱导创新模型。他们把农业的发展看做是技术和制度变革的结果,在创造和开发适宜新技术的同时,要求替代稀缺生产要素的各种现代技术要素的投入;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被看做是对于技术进步所开拓的资源有效利用的新机会的一种反应。在1985年,他们对原模型进行修改,提出了一个更完整的发展模型,它由四个要素构成: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或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一理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技1韩国银行.国民经济统计年报.1984张忠根《中日韩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参见【美】Donald Stone:The Koreans:Contemporary Politics and Society ,West view Press,1990年,第73页.4 同2,第21页.术变革和制度变革作为经济制度中的内生变量,而这两个变量无疑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紧缺”的元素。韩国农民或农村面临的困难使得他们不可能提供这两个变量,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相对而言,政府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也只有政府能够把分散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本文第二部分试图从这一模型(诱导创新模型)出发,着重分析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是如何逐步实现对技术和制度这两个“紧缺”变量的供给的。

二、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从二战后到二十世界末,韩国农业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为农业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和农业起飞阶段。在此,笔者着重分析李承晚政府与朴正熙政府的作用。

(一)、为农业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操纵下,原朝鲜南部成立了李承晚傀儡政权,之后不久便宣布成立“大韩民国”。李承晚政府成立之后,完全受制于美国。为缓和社会矛盾,便在美国的干预下(土改方案是由美国专家设计的)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1948年9月,“政府最终采纳了一项以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为基础的改革土地所有制的政策”,李承晚政府开始出售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没收的“归属土地”。自1948年9月“至1952年底,在268 988町步一般归属土地中,已有占90%以上的245 554町步土地,有偿地分配给727 632户农民”。5在1950年《土改法》作了一次修改,规定私人拥有土地最多不能超过7.5英亩。这个法案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朝鲜土地政策史上第一次规定平等原则。”6

土地改革削弱了地主的经济力量,扩大了自耕农比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土地占有结构。土改前,韩国的农户总数为200万户,其中地主和自耕农占14%,半自耕农占35%,佃农占5l%,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从土地占有情况来看,在全国232万町步的总耕地中,属于自耕农所有的仅85万町步,占总耕地面积的36%,其余147万町步均属于地主所有,由地主租给佃农耕种。7

李承晚政府的土地改革彻底解决了韩国农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确立了农业生产中劳动者的土地私人占有权,促使了小农制社会的形成。以后的农村改革及其现代化进程都是在小农制的范围内进行的,为韩国进入农业起飞阶段奠定了基础。这次土改是军政府和李承晚政府对韩国经济发展所做的最有益的一件事,日本高度土地调查加上这次土改,对于破坏旧土地制度“相当于一次革命”。8

这次重要的土地制度变革在李承晚政府时期由于其忙于反共,谋求统一没有发挥其理论上应起到的作用。“他进行的土地改革,使韩国农村的收入较为平等,但也使66%的劳动力在60年代晚期仍然留在农村,这场土地改革的结果是使韩国的大多数家庭同样贫困。9这可以说是政府作用的反向证明,李承晚政府虽然提供了基本的土地产权制度,但在具体的制度供给和技术等政策方面没有发挥作用,更没有激起广大农民作为农村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这次土地改革仅仅为农业起飞奠定了基础,在1948到1960年的12年内都未能使得韩国农业起飞。

(二)、农业起飞阶段

60年代朴正熙集团上台后,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村纳入“指导的资本主义”运5曹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第83页.FKI,Korean’s Economic Politics,1945--1985,Seoul,1987,p227.张世和.《战后南朝鲜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尹保云.《韩国的现代化——一个儒教国家的道路》[M],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45页.9 陈晓律.《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行机制中,政府成为推动农业变化的杠杆。10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朴正熙政权执政后的韩国农业发展可以以197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到1971年,1971年到20世纪末。60年代韩国农业出现了几次负增长:1962年为-6.0%,1965年为-1.0%,1967年为-5.6%,1970

11年为-2.1%。1965—1969年,城市居民平均年收入增长14.6%,而农户则为3.5%;而在1970

—1976年间,这种情况颠倒过来:城市工资户平均年收入增长4.6%,而农户则为9.5%。自朴正熙政府当权之后,就把经济发展放到首位,政府从经济发展的功能需要上组织农民,政府成为推动农业变化的杠杆。12因此这两个阶段农业发展状况的不同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内的技术和制度供给,政策方向和强度有不可忽视的关系。

1、60年代——1971年

20世纪60年代,朴正熙政府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产业政策,农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但平均3.7%的年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军政府上台后,对农村的集权管理有明显的加强,但这种集权管理的目的不是政治上控制住农村,而是一层管一层的集权官僚构架自上而下地向农村推广新技术,引导农业革命。13除了加强原有部门对农业的指导、扶植功能外,军政府于1962年3月成立了“农业开发局”(ORD),它在各地都设有实验基地,并有各种设备良好的实验室。这个时期政府在农业上的投资虽然占国家总投资的比例不大,但是其农业投资的突出特点在于加强农业开发局系统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政府有13亿韩元用在1000个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项目上,占政府在农业方面投资加贷款总额的0.645%;11亿韩元用于农业指导上,占了0.64%。

具体而言,60年代政府发展农业的措施主要包括:①确立农业发展的计划和方向,制定农业发展战略;②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作农,鼓励农民向企业农的方向发展;③改造传统的以大米、小麦为主的农业,发展大农业,提高农业的自给自足率;④建立农畜产品的商品化基地;⑤在农村建高速公路;⑥发动新村运动,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⑦对农产品实现价格保护;⑧廉价供应农用物质;⑨向农民提供大量贷款和投资等。而鼓励农民向合作农、企业农发展,是韩国政府农业政策的一项重要的举措。14

同时军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的法律,如《农业合作法》、《土地开垦法》、《化肥管理法》等等。可以看出虽然军政府把重点投向工业,推动基础建设和工业品出口,因此政府在农业方面投资的比例较低,但朴正熙政权还是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的,采取了大量措施保障农业。在后发国家,首先建立工业化的基础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农业由于起点低,技术落后,短时间内难以有质的变化。更何况政府发动了这么多的农业促进项目,但从1962年到1980年政府投资只有15.7%投资在农业上。15所以在这个时期,农业GNP平均增长率3.7%的成就主要不是依赖资金和技术的投资,而是依赖政府对农民的组织和动员。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农的分散性和保守性,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作为土地产权所有的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2、1971年——80年代

尽管韩国政府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但农业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计划的指标。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在决策者和公众眼中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自1971年之后,朴正熙政府在国家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加大了对农10尹保云.《韩国的现代化——一个儒教国家的道路》[M],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218页.数字来源:<韩>《政经文化》,1979年12月号.同10.同上廖卓娴.《试析朴正熙政权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005年第29页.‘”朱仰:((工业发展的农业基础))(Young一ilChung,The Agricultural Foundation for Korea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 Chung H,Lee and Yamazawa(ed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and Korea,New York and London,1990,P138。

村的投资力度,提高了技术和制度供给能力,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项目,开启了“新村运动”。

从1972年到1978年,政府开支中农业所占的比例由4%上升到38%,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这些项目和运动得以开展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70年代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韩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直接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施直接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①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了帮助农民使用更多的机械,政府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②农业用水建设。③化肥生产和供应。70年代,政府将肥料供应体制由官需和民需改为通过农协的自由贩卖制。④推广农业技术。韩国的农业振兴厅专门负责农业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鼓励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例如,向优秀的农业高材生发给奖学金。实现生产和学习相结合的体制,使农业学校成为技术指导和推广中心。⑤实行农业贷款。政府主要承担了向农业提供贷款的任务。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在农业金融方面给予农民很大的帮助。政府成立了农业金融机构,专门为农民提供金融 服务。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1971年发动了“新村运动”,这个运动是推动70年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虽然朴正熙政府发动新村运动主要是想要农民自己搞,基本原则是农民自愿参加,依靠农民的自主精神,但由于朴正熙政权体制的特征,很快变成了行政强迫。政府不仅是发动者、引导者,在不同阶段提供财政支持,而且又专门的组织系统进行管理和指挥。中央有新村运动中央协商会,由内务部长领导,包括中央政府各部的部长,它的主要职责是决定决策方向、财政支援、以及为地方的项目计划提供指导方针。各道设有道协调会,道的长官任主席,其成员包括各机关长官,主要职能是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及各种新村项目的资源分配。郡级设有郡新村协调会,负责推进和指挥各种新村工程。面有最基层政府管理机构“面新村运动促进会”,成员包括政府官员和从村庄选出的代表,其职能是协调、指挥具体工作,分配物资,指导具体项目的制定和完成。这样原本自下而上的新村运动就变成了自上而下的农村发展运动,它的动力来自于朴正熙和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机构来逐级推动,基本项目的选择、标准以及款项的使用都由中央计划规定好,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很小。新村运动是在工业获得较大发展之后回头支持农业,把城市物质文明以及价值文明、生活方式推向农村。也正是有了朴正熙政府通过行政机构逐级推动,才能实现传统农村的解体,使农村走向不仅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更有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有时候,一个社会系统自身太过坚固,必须经过外力强制才能摧毁,尤其是对价值观念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但又十分稳定的农村社会来说更是如此。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村运动持续了近十年,它以改造农村为核心,并扩大到了城市。新村运动的内容很宽,它的第一个任务是“农村启蒙”,要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朴正熙就曾指出:“村民们的实际参与、自力更生、合作、友谊和勤奋等精神是取得运动成功的保证。”因此政府在分配津贴时,特别强调村民们改造村庄的信心和积极主动性。第二个任务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改造农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第三个任务是“经济发展”,有两项主要内容: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增加农户收入。自1977年以后,增加农户收入的工作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建立售销设施、以及农业机械化结合起来。新村运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村机械化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普遍提高;新村运动扩展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效;建设和谐、文明的公民社会是新村运动的最大成就。

新村运动是以搞运动的方式搞经济建设,相比于其它通过运动搞经济的例子,朴正熙政府时期的新村运动之所以成功可以说和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推动是分不开的。朴正熙政府虽然也是强制式的,但是中央政府的计划是通过科学的决策做出的,再加上行政机构的逐级推动,下层执行政府规划的有效性增强。同时,新村运动是在小农制的背景下搞的,土地是农民的私人财产,政府所有的政策措施切切实实的落到了农民自身的利益上,逐步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说,新村运动是对小农土地制发展动力不足的弥补。

三、结论:对韩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全面评价;

李承晚政府通过土地改革确立的小农制的土地所有制状况,是符合符合韩国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不得不选择的方案。对于韩国这个人口稠密的国家来说,小农土地制是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安全的“蓄水池”,它既可以平稳的向城镇转移人口,又可以吸收城市工业危机造成的人口回流。这是李承晚政府为以后农村改革和运动供给的土地制度,把土地确定为农民的私人财产,是现代意义上的产权界定,并有法律的保障。

朴正熙政府在优先发展工业的产业政策下,没有忽视对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开始了对农业的大量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朴正熙政府把农村开发纳入到“指导的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之中,政府成为推动农村开发的主要杠杆,在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推进的组织领导、资金的筹措与安排、技术的开发指导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无论从政策目标的设计、实施的组织领导过程来看,朴正熙政府的农村政策都具有计划性、连续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它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改造相结合,三位一体,相互促进,注重对人的改造,克服传统农村的保守性、分散性,扫除现代化的障碍。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靠专制权力、以搞运动的方式推进政策实施的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简单化、作风粗暴和弄虚作假等情况;

2、政府对农业过度保护使农业缺乏竞争力并形成对政府的依赖,这使得韩国农村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困境。,其取得的巨大成效也是不容否认的:(l)提高了农民收入。以1970一1979年10年间的统计数字来看,1970年户均收入825美元,人均137美元,197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804美元和300美元,1978年则分别为3893美元和700美元,10年时间增长4倍,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增长2倍16。(2)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这体现在农村住房的改善、公用设施的兴建、农村的城镇化及现代化设施的引进上。从70年代后期开始,除少数孤岛外,全国约35000个村庄几乎都通了汽车,98.7%的农村实现了电气化,所有农户都安装了简易自来水设施。1978年,全国所有的里和洞都通了电话,沿海岛屿居民也已经达到50人有一部无线电话的水平;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也进了农家17。(3)改造了农民的传统意识,振奋了农民的精神。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农民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并积极地支持和参与到现代化事业中去。(4)解放了农村妇女,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5)缩小了城乡差距。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1967年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工人的59.6%,1971年为78.8%,1974年则为104.5%,农民收入超过城市工人,此后虽有反复,但城乡收人已实现基本持平。18

综上所述,李承晚政府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自60年代以来,朴正熙政府在农村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按照农业综合指标体系来看,这些努力最终使韩国农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韩>金正濂.《韩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汉江奇迹”与朴正熙》,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107—108页.同上,第110—111页.18尹保云.《韩国的现代化——一个儒教国家的道路》[M],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第219—220页.

第二篇: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目标定位

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理解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3.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国际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市场的变化。

核心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定义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的分类

产业转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域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境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3.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4.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方向一般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5.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思维拓展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1)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如图):

(2)国际产业转移对日本的不利影响(如图):

类型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新技术革命以后,有关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答案 d 解析 美国是个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使其产生大量新兴工业,其产业转移总的趋势是由东北部(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扩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美国的老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已呈饱和状态,污染严重,地价昂贵,对新兴工业的吸引力减小。新兴工业对传统的原料和燃料需求少,对知识、技术和环境、交通等要求高,所以多在环境优美的西部、南部布局。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交通条件的形成都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可能。美国在南部、西部地区发现和开发了原料和燃料,形成了一些以新的原料、燃料为基础的工业中心。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美国西部“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土地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变式练习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答案(1)d(2)b 解析 对迁入地而言,产业转移有利有弊,利在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弊在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第二产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产业转移的内驱力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类型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

(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是()(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a.劳动力性质的地理差异 b.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分析某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应从两方面入手:(1)分析产业向外转移对原产地的不利影响时要充分利用其提供材料中的因果关系;(2)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产业特征,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变式练习2 “世界工厂”的称号,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初属于美国,后期属于日本,这项桂冠现在又转给了我国。回答(1)~(2)题。

(1)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a.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d.我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和技术(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a.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增加外汇的收入 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

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1~3题。

① ―→ ② ―→ ③ ―→ ④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1.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b.机械、化工、电力 3.图中所示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点是()b.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d.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 1.a 2.a 3.a 解析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先是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大陆,这类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布局在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读下图,回答4~5题。

4.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销售量在逐年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乘用车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很低,说明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而吸引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5.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6.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 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 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1)济南 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 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解析 济南是山东省会,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山东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快,有利于吸引国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获得较高的利润。日本20世纪60~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向韩国和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造成日本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缩小等不利影响。分析山东省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考虑。

基础过关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解析 汽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与其他工业关系密切,易形成工业集聚,该工业的投入较大,属资金密集型工业;欧洲由于工业化较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也较好。2.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答案 b 解析 汽车工业与其他工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美国的钢铁、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它们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产业优势主要得益于()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答案 d 解析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是其重视科技投入的结果。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答案 d 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二 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

材料三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答案(1)生产基地(2)高端产品研发或新产品开发和研究(3)濒临香港,交通便利;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

解析 东莞地区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吸引了世界电脑公司在东莞落户,但由于东莞地区科技力量较低,主要通过品牌企业提供设计图纸,按单进行生产,企业获利少,今后应提高科技,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能力提升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6~7题。

6.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9题。

材料一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

材料二 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5 000万元30万元左右1 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5 000万元2万元左右500元左右免征排污费 8.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答案 a 9.“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10.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努力。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九五”

期间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成套设备、石油化工、钢铁、家电等 “十五”

期间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 “十一五”

期间金融、集成电路、汽车、会展旅游、商贸、钢铁、航空航天、软件、生物技术与医药、移动通讯、物流、创意等

(1)按三大产业划分,“九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以第________产业为主,“十五”期间新增加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第________产业。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同年的统计数据高出约________%,其原因是上海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至少答两点)(2)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单项选择)()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4)举例说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二 三 10 商贸繁荣;市场需求大;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2)b(3)b a d 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4)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

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解析 第(1)、(2)题,由试题提供图表可以看出“九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较产业结构的变化及表现,“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为制造业,而“十五”期间除汽车、成套设备外,重点发展信息、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且第三产业增长迅速,约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这与上海强大的生产能力、市场广阔等条件关系密切。第(3)题,工业区位的选择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又要注意保护环境,结合工业区位选址原则可得结论。第(4)题,“世博会”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能大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世博会”的举办能加强国内外社会、经济联系,促进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第三篇:《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三中的最后一节,作为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转移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各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球战略目标。二战以来,全球发生了好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次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节以东亚为例,分析什么是产业转移,剖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产业转移的具体实例,说明产业范围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就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生的影响配置了众多有梯度的思考题,同时注重强化在分析过程中探究原因,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这一节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分类

2、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景观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源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 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探究式学习法,多渠道、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

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产业转移对城市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切实的例子,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在本书第四章还有一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这一节内容以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为核心,分析了珠三角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为产业转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能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对家乡产业转移的分析,得出相应的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设计思想

(1)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地关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提高小组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动性、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突出一个“动”。

(2)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设计,引入乡土地 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事,身边事,来得出规律和结论。以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产生飞 跃。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启发式导学法、案例教学法

(1)感性到理性策略:在导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入手,激发理性思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逐步提高,产生飞跃。

(2)学生主动性策略: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设疑激思-分角色扮演-合作解疑-探究发现-学生交流-师生归纳的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3)角色体验策略:创设情景,扮演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中获得知识,情感体验 和能力提高。本节课分为以下四组,并扮演一下四个不同角色。[专家在线组] 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法指导

(1)知道学生运用新闻短片、图表、地理数据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2)指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 基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激情导入

一、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

1、教师创设情境

2009年是个值得庆贺的一年,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今年,同样对于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同样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的家乡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5周年。在座的广大同学都是和园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大家想不想了解我们的家乡在这15年里取得了那些成绩? 【播放新闻短片】:园区15年发展成果。

过渡:园区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效管理、人民的辛勤劳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工业企业的积聚。这些工业企业就在我们身边。【展示幻灯片】:园区外企(如:三星、诺基亚、松下等企业)

导入“产业转移” 学生集体 回答

通过播放家乡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为家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引出课题

2、分组安排: [专家在线组] 剖析产业转移

[市场调研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招商投资组]实地考察,该出手时就出手![发展评估组]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角色体验,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当核心组成员

为了更好的探讨产业转移,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体验来获取知识,品尝获取知识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加深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这两个重要知识的理解。

过渡: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到底什么是产业转移呢?

新课教学

分组探究 角色体验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提问】 什么是产业转移?

学生阅读课本后,专家组派代表进行回答,剖析产业转移概念 了解产业转移含义

2、案例分析:三家外资企业投资区位比较

【展示幻灯片】 三家外资企业与投资接收地的地理位置 要求学生比较完之后填下表 内容

日资纺织厂 韩资汽车厂 港资服装厂 原料地 日本

加工地

中国北京

市场

欧美 主导 因素

市场

区 位 优 势

①距市场、原料地近②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③工业基础好 ④劳动力丰富 ⑤土地租金低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3、【师生共同总结】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最终追求更高的利润。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市场调研组请代表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汇报成果,其他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及时提出和补充

在表格的设计中有目的地分三步走:第一步,选择了原料地、加工地、市场所在地中三个不同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对于同一企业三者的选择不尽相同,产生疑问。第二步,思考这样的投资区位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即影响的主导因素。第三步,深入分析:这样的投资区位选择的优势是什么。这样分三步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也为后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打下坚实基础。

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为后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埋下伏笔。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呢?

(1).劳动力因素

4、【展示幻灯片】不同国家工人工资表 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填空

韩国纺织服装业向___(国家)转移 美国纺织服装业向___(国家)转移 结论:影响产业转移因素:劳动力 招商投资组代表同学回答

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部,能充分调动不同组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

①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劳动力因素的考虑是不是只考虑价格,价格越便宜越好? ②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劳动力具有什么特点的地方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展示幻灯片】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的变化图 ③请同学们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产业转移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集体回答

专家组同学请代表总结陈述

培养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回答问题语言简洁、准确。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除了劳动力还有哪些因素?

引入新的影响 因素

(2).市场因素

5、【展示幻灯片】各大知名汽车企业进入 中国投资建厂 【提问】

①影响这类产业转移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②汽车企业为什么不能把汽车生产好了之后再运到中国来呢?

【展示幻灯片】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图和部分国家乘用车普及率图 分析中国市场广阔潜力大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指导学生按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引入关税、贸易壁垒等概念

过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引入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6、【播放】苏州工业园区“亲商”理念的新闻报道 引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内部交易成本 解释内部交易成本的含义 引出出口加工区概念

展示苏州工业园区的出口加工区

学生观看新闻短片,亲身感受自己家乡的优惠政策和一些好的举措

学生可根据新闻报道感受自己的家乡正在接受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出台了哪些好的举措。

从身边的事入手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次激起热 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之情。

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课上及时总结加深印象(4).其他因素

7、【展示幻灯片】新闻资料“广东省政府提出的产业转移” 要求学生说出新闻资料中影响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因素 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入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8、案例分析

【展示幻灯片】“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苏州市产业转移推介价目表” 假如你是投资商,去苏北考察投资环境时会关注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兴致勃勃,场面热烈

招商投资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同学补充

问题的设计切合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过渡:产业转移就在我们身边,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9、请学生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谈谈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分组学生热烈讨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发生的变化,从身边的事谈起,很具说服力

在学习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始终以家乡的产业转移为线索,贯穿其中,最后让学生谈产业转移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就水到渠成了。并且问题设计切近生活,切合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和谐热烈

10、教师进行总结陈述,配合背景音乐《苏州好风光》,谈产业转移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 同时【展示幻灯片】园区发生变化的图片,号召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作总结,从自然景观、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人口变化、环境变化等反面做了客观分析和评价,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产业转移带来了影响,从身边的事说起有理有据,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与教师共同回顾和描述

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举一反三。抓住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反馈 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分析家乡事,把书本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互动,气氛和谐热烈

●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与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本节课以分组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分组的同时又要求每组以角色分工。学生在这种形式下感到既新鲜,又充满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均有所提高,可谓教学相长,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特色是把乡土地理引入课堂,从家乡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家乡事、身边事,让学生倍感亲切,有话可说,有例可举。这种形式符合“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也让我感觉到了课堂中学生完全融入,成为课堂的主角所带来的愉悦与课堂气氛的和谐。这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第四篇: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

一、课程标准

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教案(第2课时)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乡土地理分析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案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第一课时知识)

通过上节课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受到了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实证明,吸引产业转移是一些较落后国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今天我们仍然是以东亚地区为例,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设情境,激发探究)课件展示:课本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台湾产业发展历程;阅读材料2 产业转移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合作探究一: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组分角色讨论

角色1日本政府代表团(转出区域):

日本产业大量向海外转移对你们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使日本在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劳动力就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角色2台湾政府代表团(转入区域): 产业转移给台湾地区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产业转移使台湾的产业结构、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备注: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的日本产业转移和台湾产业转移的信息,进行合作探究,把课前思考的结果小组讨论)

角色1代表发言:

图5.12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阶段及其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日本自1945年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出地的影响主要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比如高科技工业。

角色2代表发言:

通过表1台湾产业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台湾经历了从农业向重化工业再向科技工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些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日本产业向台湾转移,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台湾产业升级的时间比日本要短。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入地的影响缩短了其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教师(归纳总结)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其他影响 角色1代表发言: 在国际分工方面,产业转移使日本重点发展产品的设计、研发和营销,也就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品。

角色2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输入地由于经济比较落后,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适宜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主要是进行的产品的加工。

师:同学们,企业从事产品的设计、研发的利润与从事加工的利润来比较,哪个更高?(展示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生:产品的设计、研发,台湾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它非常重视研发和创新。

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附加值和利润都比较低的加工环节,那么我们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注意将设计和研发一起引进。

(过渡)师:由此可见,产业转移无论对于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是机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产业转移也是挑战。

PPT展示产业转移前、后深圳、河源的景观,说明产业转移给地理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角色2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输入地,比如深圳、河源从乡村变成了工业区、城市,从景观上改变了其地理环境;另外,我们也知道引进产业的同时,输入地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角色1代表发言:

对于输出地日本来说,对一些具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它会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甚至是为了转移污染而转移产业,日本的环境污染会得到改善。

师(总结归纳):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外国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过渡)产业转移同时也包含着就业机会的转移,因此对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角色1代表发言:

日本伴随产业转移的同时,就业的机会也转移了,国内的失业率上升,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结合图5.15日本失业率的提高)

角色2代表发言:

从阅读材料2可以看到,产业转移为台湾创造了68000多个就业机会,所以,我们认为产业转移对输入地来说增加了就业机会,是有利的。

小结:综合四方面的影响来看,产业转移对输出地区和输入地区的影响都存在利弊两面。产业转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抓住机遇,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我们的家乡河源也有产业转移园,我们上节课提到了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河源市产业转移的输入地。导学探究二: 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请你利用所学知识为河源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分3个小组讨论,用所学的原理,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明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第一小组代表:

河源的GDP总量大,而且增长非常迅速,其中工业产值的增值更加突出,其中产业转移园的贡献率很大,成为全市的增长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转移对河源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河源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

第二方面,我们来看,2000年河源的三大产业比重,农业占主要,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16.47亿元,仅占GDP的18%。2005年,接受了产业转移后,工业比重迅速增加,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7%。2011年,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通过2000年—2011年的三大产业比重对比,我们明显看到,产业转移促进河源产业结构调整,使其趋于合理。

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鼓励产业转移到河源地区,大力引进产业,招商引资,同时政府应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软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第二小组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到河源地区,对河源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五月份的紫金临江镇的血铅中毒事件。下面我给大家播放这个视频。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为了要发展经济不惜牺牲优质的生态环境,甚至牺牲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绿色崛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污染少、能耗少、占地少”的项目;源头控制污染,强化监督管理,保护河源的生态环境。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

产业转移为河源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河源的就业率。教师归纳总结:

我们同学基本上都能够学以致用,解释产业转移对河源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改变区域地理环境这几方面。练习:

第五篇: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

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第一课时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思考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点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思考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思考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点拨: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点拨: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阅读

通过本材料的阅读需要理解以下观点: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活动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 “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 点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点拨:“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下载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亚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