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区域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探索
三峡区域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探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变了国内金融竞争的现有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商业银行如何生存、发展壮大?如何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带着这一课题,货币理论教研室和证券投资教研室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三峡地区及与三峡地区相邻的松滋市进行了为期7天的调查,与三峡农业银行、三峡人民银行及松滋中国银行、松滋人民银行的同志进行了多次座谈,并着重收集整理了三峡地区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相关资料,受益匪浅。
一、三峡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为三峡农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三峡工程的开工,带来了中国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变化。三峡地区的全面开放,将在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一系列变化。开放三峡地区,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
现有条件和有利时机,以开放促发展,加快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经济落后的面貌,通过高规格的规划和建设,将三峡地区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水能工业基地、长江中下游最大的产业带、独具三峡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具体说来,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划分为四重目标。一是加快库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产、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基地;二是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三峡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化工、建材、建筑业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纺工业;四是利用本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
优势,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建设。同时,加快重庆、宜昌两个中心城市的建设,将重庆、宜昌建设成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合理的国际化明星城市。
二、三峡区域
农业银行改革初见成效
随着三峡工程的动工兴建,三峡地区全面开放,国际国内资金、物资、技术源源不断地涌向三峡地区,带动着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给三峡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峡农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革初见成效。
(一)抓紧资金组织工作。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清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宜昌已成为全国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将增加农行进入资金市场和选择新的优质客户的机会。随着财政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带来金融资源新的分化与重组,为农行争夺其他银行优良客户提供了机遇。面对三峡地区经济建设巨额的资金需求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资金组织工作对农业银行拓展业务显得尤为重要。从2000年开始,农业银行就提出了存款“第一业务”的战略思想,并逐步构建了个人金融、市场开发、银行卡三位一体的存款工作组织体系,实施储蓄存款、对公存款、中间业务和本外币业务一体化营销的戏略,全行形成了上下联动抓存款的良好氛围,整体合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有效地组织存款,农行实行了全员和社会客户经理制,发动全员利用
业余时间开发客户,聘请社会能人作为客户经理。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精心维护和深度开发,在分行层面上专设了客户部,对重点客户进行账户维护、产品维护。各项存款从1999底的42.64亿元增加到2002年7月的61.9亿元,净增19.26亿元,增幅达45.16%,净增额和增幅分别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位。三峡农业银行在努力使存款总额增加的同时,注重存款结构的优化,既抓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又注重全过程揽存行为的规范,全行存款付息率连续几年大幅度下降。
(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拓展资产业务。2000年以来,三峡农业银行累计投放贷款28亿元,其中,个人金融贷款1.8亿元,扶贫贷款3.7亿元,其他为公司法人贷款。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自身效益也随之提高。一是跟踪政府项目,支持客户发展。结合地方政府开展的项目年活动,农业银行也开展了项目年活动,无论中央项目还是地方项目均纳入开发服务范围,安排专人跟踪调查研究,2001年农行签订合作协议218个,争得了较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二是积极寻找黄金客户群。三峡农行在宜昌城区精选了三峡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清江开发公司、三峡大学等黄金客户。目前三峡农行对这三家公司和三峡大学的授信总额为65亿元,已使用信用15.8亿元,预计2002年底达到23亿元。前几年,支持、服务三峡工程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三峡工行、三峡建行和三峡中行,农行很少涉及这一领域,2000年以来,经过农行总行、省分行及三峡分行多方面努力,2000年12月1日,农总行向三峡开发总公司公开授信人民币30亿元,并在系统内为三峡工程开辟了资金绿色
通道,三峡财务公司也相继与三峡农行建立了稳定的经济往来关系;三是大力营销个人金融服务,真情服务中小客户群。农行利用
跨越城乡的强大网络服务于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和千万居民。在乡镇推出了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农机具消费贷款,在城区构建了以金融超市和汽车消费贷款中心为龙头,以质押贷款、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为骨干品种的全方位营销;四是积极承担信贷扶贫任务。自接受专项信贷任务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6亿。农业银行创造信贷扶贫新思路,实行“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方针,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和经济环境。
(三)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一是加大信贷营销力度。2001年以来,农业银行发展了一批优质客户,着力提升了一批一般落户,有效转化了和压缩了限制客户,坚决淘汰了劣质客户。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完善个人客户授权制度,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分类授权。二是全面准确贯彻执行新的信贷规则,加强权限管理,严格规范贷审会制度,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强化客户监控制度,控制经营风险。通过“人户合一”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的综合服务和贷后维护监控。通过以上
措施,2002年6月底,公司类贷款投放在农总行、农行省分行批准的双优客户及电网客户的贷款53454万元,占总贷款投放的70.8%,特别是将贷款的重心放置在清江开发公司、葛洲坝集团、宜化及三峡大学等重点项目,贷款数额达49200万元,占公司类贷款投放的77.65%.实行监测台账动态管理,加强了贷款规模的期限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贷款结构的优化,加速了资金周转。
(四)以科技为先导,以银行卡为媒介支撑和牵引存款业务。2001年,三峡农行加大科技投入,新增自动设备15套(台),开发各种业务软件14项,实现了全行的网络化经营。加大了银行卡业务的营销力度,开展了“用金穗卡消费,看美丽世界”持卡消费有奖活动,推动了卡业务的快速发展。科技产品创新和银行卡业务对存款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万事顺卡、金穗借记卡系统在全省、全国通兑后,创造了农行在县级市场的比较优势。2001年底,三峡农行以银行卡引存10800万元,占存款净额的15.4%.(五)盘活信贷资金存量,退出低效信贷资金市场。三峡农行的干部职工上
下一心,将清收盘活工作当成一项大工程对待,完善了清收盘活机制。落实专门机构,在城区成立了清收盘活的专业支行,农村成立了不良资产经营部,配备了专管行长,配备了近300名清收人员,并确定了相应的费用挂钩办法和联效计酬方案,2001年分支两级行长定点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余额7.5亿元,使银行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财务大幅减亏。
三、三峡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三峡地区金融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四大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三峡工程开工后,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先后在宜昌组建机构,国际金融巨子们也对宜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了在宜昌设立代表处和进行其他合作的意向。面对激烈的竞争,三峡农行经营管理中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一)经营管理“渐进式”的转变与现实环境出现摩擦。虽然早在1996年就提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但从管理层到操作层,都未真正树立起价值观、效益观、风险观、发展观。出自农总行、各级分行的各类考核办法使得各经营行忙于应付,开展业务首先考虑的是不违规,不出事;第二考虑的是不要违背上级的要求
和意图,不要出乱子,不要丢位子,不要丢工作;第三考虑的是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和指标,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和指标,不惜血本,甚至放弃原则,违背制度。
(二)在信贷管理体制上,农业银行现在实行的是贷款限额平级授信,逐级授信,逐级上报,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审批基本程序是:首先基层客户部进行贷前调查,然后基层信贷管理部门按贷款发放报送要求
审批其贷款要素的完整性,最后由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决议是否发放,如超出合同条款限额,要上报上级信贷部门审查通过后,再报上级行贷款审查委员会批准。由于环节太多,程序复杂,有时,一笔好业务就这样流失了,造成一方面银行的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三峡区域
巨额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营销手段落后。目前,银行公关的模式通常是;柜台用语、上门服务、现有情感公关,酒宴招待或年节走访等,这些作法在短时间内会起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太强。二是大服务格局尚未形成,内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机关作风在一定程度
上存在。上级与下级、机关与基层、二线与一线、银行与客户关系没有理顺;三是对部分业务的竞争已超过了合理竞争的尺度与范围,造成投入大,效益低的局面。
(四)人事管理机制僵化。在人事管理方面,官本位倾向严重。一是新生力量的注入,不注重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
上具有“近亲繁殖”的特点。二是人员的调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是否适应岗位的需要缺乏深入的了解。三是竞聘机制流于形式,干部任用中的论资排辈、唯文凭、唯年龄等现象仍然存在,没有真正建立起严肃的淘汰机制,许多高素质的中青年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进取意识和责任感弱化。
四、三峡农行经营管理探索
(一)突出三峡特色,调整信贷资产布局。三峡区域
开放以来,区域
产业结构多元分布的特色日益明显,以水电为主导的工业化程度
逐步提高,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行业蓬勃兴起,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基础的农村工商业迅速发展。三峡农行应根据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把信贷投放的重点放在以水电为主导的能源工业上。尽管三峡农行对三峡工程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与三峡工程巨额的资金需求相比,与三峡工行、三峡建行参与三峡工程的程度
相比,三峡农行的参与程度
显得微不足道。谁能深度地参与三峡工程建设,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切实转换观念。观念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思想就得不到解放,就看不到机遇,抓不住机遇,决策就会滞后。银行开展业务的目的不是完成上级行交给的任务,而是在遵循流动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打好基础。
(三)加快科技开发程度,积极开办国际金融业务。三峡区域
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还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三峡地区的全面开放,海内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三峡。为增强银行的服务功能,方便外汇结算,三峡农行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扩大微机联网范围,并迅速增加国际业务品种,在开办外币存款、外币贷款、办理国际结算、进行外汇买卖业务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去,努力将三峡农行办成国际化的商业银行。
(四)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银行业间的竞争,就是银行间全体员工的竞争,谁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积极向上且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谁就取得了竞争的主动权。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要建立效益增人制度,彻底消除用人制度上的照顾现象。
第二篇:2014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XX区域)
XXX各一线公司
2014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
(2014.1.1—2014.12.31)
(机密)
为确保地产公司2014年经营及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体现权责一致,经甲方与乙方充
分沟通,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双方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以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约定经营管理目标。
甲方:XXXX有限公司
乙方:XXX地产XX区域公司XXX
一、适用期间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指令。
2、甲方有义务为乙方在经营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3、甲方有权在乙方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失控和重大失误时,对本责任书提出修订或决定终止本责任书的执行。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享有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正常的经营决策的权利。
2、乙方应在市场竞争中积极完善内部建设,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营运成本,提升专业管控能力和水平。
3、乙方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按甲方要求报送(或提交)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文件和资料。
(三)乙方的廉洁责任
1、乙方不得收受或索取内、外部单位或个人的任何财物、好处。
2、乙方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公司或他人财物。
3、乙方不得利用公司资源,为个人或他人谋取利益。
4、乙方不得假公济私,违规使用公司资金。
5、除上述约定外,乙方还应遵守《员工手册》、《员工廉洁自律守则》的规定。
6、乙方除自身应遵守甲方的廉洁管理规定外,还应对乙方管理的公司或部门所属员工进行廉洁管理和教育,经常进行宣贯;若乙方管理的公司或部门所属员工出现廉洁问题时,乙方应对该员工的行为向甲方承担连带责任,甲方有权根据公司的管理规定对乙方进行相应
处罚。
7、乙方违反廉洁管理规定的,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降职、降薪、撤职、开除等处理,由于乙方的行为给甲方或公司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全部损失。
三、乙方2014年经营管理指标内容
注:一线公司2014年项目里程碑节点等,通过进度管控形式分别在各季度考核内体现。具体项目里程碑节点内容见附件一。
四、经营管理指标的调整或变更
经营管理责任指标的调整或变更须报请甲方批准后方为有效,其调整或变更的审批文件为本目标责任书的组成部分,两者不一致的,以调整或变更审批文件为准。
五、相关规定
1、以上各项指标旨在进一步明确甲方经营管理重点,乙方应紧密围绕重点任务,逐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到人,统一目标,确保圆满完成经营管理任务。
2、以上各项指标将作为乙方2014年的考核重点,具体考核内容及实施细则参照《考核实施方案》执行。考核结果运用及奖金分配原则按照《薪酬管理办法》执行。
3、甲方有权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对乙方进行调薪、调级、调岗。
六、目标责任书的生效与其他
1、本目标责任书甲乙双方签署后即生效,并对双方均有约束力;本目标责任书在履行过程中,如有争议将由双方协商解决。
2、本责任书一式三份,自甲方、乙方签字后生效,甲方、乙方、人力资源行政管理中心各持一份。
甲方:XXXX有限公司
签署:
签署日期: 乙方:XXX地产-XX区域公司 签署:
第三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探索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探索
林志川
随我国高速公路各路段的陆续通车运营,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也应相继投入使用。因为服务区的良性运转,是高速公路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将为高速公路的建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促进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有效运作;确保行车疲劳时,有优雅、舒适的环境休息,减少交通事故隐患,促进创平安大道的开展;为本系统职工营造休闲、渡假的新场所、新环境;促进高速公路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提高职工“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意识;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推进高速公路向多极化发展。
而高速公路服务区未能如数开发经营,不仅不适合市场要求,还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如:高速公路隧道口、出入口随处停车、不法司机在未开张的服务区互换IC通行卡少、逃、漏缴通行费、疲劳驾驶事故隐患增多等违反高速公路规定的行为发生,这些都将不利于高速公路的正常、有秩管理,不利于高速公路整体效能的发挥。
目前多数服务区设施建设已成形,但未随高速公路的通车而相应配套服务经营。究其原因有:
1、启动资金未到位;
2、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开发经营意识尚未到位;
3、缺乏对行走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市场需求信息的多方面调查;
4、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应随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信息要求,有所转移有所创新,真正实现“建好路——更要管好路”的经营思想观念;
5、开发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也困扰着决策者们的思路。综述,服务区的开发经营固然有不利因素,但现在要素市场中的土地、服务区设施建设均已投入,在高速公路通车的各服务区也随之建成,但多数未启用,成为路段公司的闲置成本。若按市场利率计算,已投资额的成本将随时间而不断加大,与预期投资回报相去甚远,且有造成国家资财浪费之嫌。在一座座设计风姿卓绝的服务区背后,却也有它们言不由衷的事——“独守空房”!但究其根原,导致我省高速公路建成后,服务区的经营开发跟不上社会市场需求,关键在于经营管理的思想观念尚未更新,闯劲不够大,思路不够开阔。
服务区是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需要设立的,由经营管理机构专营和管理,其开发经营也就落到了各路段公司。那路段公司如何进行专营和管理,则成为人们热踪追询的问题。本人认为在现行市场条件下,不管是路段公司独立经营,还是招标转租等方式,只要能搞活服务区的经营模式,能为四面八方的人员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项目,不是非法就应吸收或引进。而只囿于提供快餐或加油,将失去绝大部分可提供丰厚利润的财源。欧洲各国的高速公路,随路网而必具的服务区十分科学周全。每隔一段较长距离设一处大型综合性服务区,供喝饮料、购物、加油、住宿等,其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餐饮如高级饭店,住宿如宾馆,购物如大超市,休息如公园,身处此境,怎不令人陶醉呢!小型停车区也不差,它虽仅供驾驶员累了休息,但休息区是一片草地,并备有固定休闲桌椅,有些还备有儿童乐园,且公共厕所干净、卫生,还播送音乐。所以可常见全家驱车出外渡假的老少,在休息区内尽情玩耍。这样一幅高速公路服务区油然自得的景像怎不令人向往呢!
为此,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人们乃迫切希望早日驶入幸福的快车道。而作为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者,则应看准市场,集思广益,敢于投资开发,加强经营管理,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各路段公司努力开拓的又一“主战场”,也为高速公路培育另一经济新增长点。
服务区建成后的经营管理。首先,可参照星级酒店、宾馆、旅游度假村等,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项目,迎合或引导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资金投入方面,可随经营效益遂渐加大,更新或使用与需求相适应的设备、设施,使服务区保持有较高的服务能力。
其次,经营项目或服务能力的延伸与拓展,是企业处于生生不息的秘诀。所以,服务区要掌握或了解消费对象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使服务区的管理能力、人才资源不断跟上市场需求。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也可在地区申请建立“高速公路信息网站”或在已有的主页上添加“高速公路服务区”网点,对外发布高速公路服务和管理等有价值信息,让更多人了解,以吸引更多的车辆上高速公路,吸引更多的人士到高速公路服务区休闲、购物、旅游,甚至渡假等等。
再次,服务区与征管所做为路段公司的下属部门、机构,两者可“联姻”,即把服务区建成为外部人员服务,同时也为内部系统职工提供全免或优惠的休闲、渡假场所。
最后,与旅游景区“联盟”,形成旅游景区一条线,拓展服务范围。共同为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事业做出贡献。推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项目品牌,是高速公路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之一。把服务区开发成适合我省市场需要的公路网服务区,实现环境好、管理好、效益好,为高速公路的新一轮创业锦上添花。(2001年4月)
第四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全区建设富裕**、生态**、文化**、幸福**、平安**,打造“活力**、魅力山城”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但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街道必须针对空间布局有限、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
2012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4.02%、销售收入15.22亿元;批零住餐业销售总额17.87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进出口总值7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入库税金852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096万元。总体来看,发展形势呈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业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内生动力不足,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和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明显优越的先进地区相比,**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街道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8万余人,人口的过于集中造成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住宅面积、公共绿化面积明显偏低,使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张受到严重限制。
(二)工业用地紧张。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缺少土地的有效承载,第二产业很难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工业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日益增强,由于国家土地政策和区域面积的限制,**街道的土地制约因素矛盾突出,难以规划系统的产业园区,致使出现辖区工业发展仍然存在项目不多不大,缺乏旗舰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等诸多矛盾。
(三)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由于**小街小巷、道路狭窄的特点,**街道辖区内的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容载量也已达到极限,交通拥挤、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对辖区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日益突出。此外,由来已久的城市结构和布局也限制了城区商业的集聚和密度,难以规划建设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分析
(一)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街道的经济要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等入手,努力构建集约型、创新型和高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因此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立足辖区发展实际,在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做精做强以工陶、鲁耐、强大、福颜、富安为龙头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扶持新颖传感器、大通科技、绿源燃气、康贝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起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工业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突破发展空间狭小的瓶颈,不断寻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重点抓好**美食园、中心路沿路商贸圈以及珑山路商业集中区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快大街古商业街建设步伐,努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二)以调整产业布局为抓手,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的**仍处于工业化升级、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步伐加快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必须从大局出发,紧跟市、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形成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观察**街道目前经济发展格局,总体以五岭路为界较为清晰地呈现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服务业集中区和北以五龙、后峪、良庄、安上四个社区工业园为重点的工业集中区两大板块。结合当前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可以规划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北部要以莲花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辐射发展,加快建设三泉山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餐饮、商住、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北向扩张,形成新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以区东外环路建设为契机,以东规划新型工业园区,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点。
(三)以载体建设为重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土地、资源、交通和环保等问题对辖区的经济发展制约将越来越明显,谁能够有效解决瓶颈,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实际,通过“建、盘、引”等方式来破解制约难题:“建”是指积极推动路网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的承载功能。要围绕辖区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实施五岭路北延、东过境路南沿等道路建设工程,缓解城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对博矾路、马行街、北岭后街等20条辖区主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努力解决部分特色街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盘”是指积极盘活动存量土地。采取分类不同的盘活方案,积极稳妥地对淄矿集团、后峪工业园、鲁耐窑业、珑山集团等企业近500亩闲置土地进行盘活,破解经济发展用地瓶颈制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是指要积极加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选资引进一些对地方财政贡献大、资源占用少、适合**发展的项目,使辖区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辖区经济实体的承载力和容积率。
三、关于今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些保障举措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对于资源缺乏、发展严重受限制的老城区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工陶、强大等现有省、市级研发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极引导企业通过打造自身科技研发平台、增加科研投入、争取优惠政策、加强载体建设等途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二)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服务。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挂包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工作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要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碰到融资、用地等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工业集中服务活动,通过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围绕工陶、强大等传统优势产业,迅速扩张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要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既着眼于经济规模“量”的迅速增加,又致力于经济质量“质”的大幅提升,通过项目建设的实施,努力在实现高产出、形成好效益、做出大贡献上有新的突破。
第五篇: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我省坚持走新型“三化”协调之路的认识与思考 河南日报2012年8月13日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者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型,是在“谋河南的事,解发展的题”。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如何走好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之路,是全省乃至全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面临的一项课题。为此,我院从3月底开始启动,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之路系列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自2012年8月13日,《河南日报》理论版将陆续刊发相关文章,本网站将持续转载,以飨读者。
卢展工书记在省委九届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工作要求;最近,在与省社科界茶叙中卢书记明确要求“理论应先行,理论应引领,理论应破难,理论应聚力”。根据卢书记讲话精神,省社科院组织专家学者对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述,形成三篇理论文章。本报从今天起予以连载,希望对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有所帮助。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我省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突出体现在“新”字上。所谓“新”,新就新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新就新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新就新在是在新型“三化”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认识
放眼世界,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竞争优势。就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人口大国和地区而言,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更是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在粮食危机的“马尔萨斯幽灵”随时可能不期而至的背景下,必须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着力保障粮食基本自给;
另一方面,要着力规避当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波动甚至陷入停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两方面都有深刻的教训。前者,仅近年来就有西亚、北非等国家因粮食问题而频发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后者,一些拉美国家由于过度集聚化地实现大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乡发展的失调和严重的社会危机,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经济发展长期徘徊,迟迟难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引人深思。怎样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被削弱,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应当充分汲取国际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有“硬着陆”的风险。要进一步提振经济,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将扩大内需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数额更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提升其比重,可以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推进“三化”协调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可以助推我国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河南的特殊省情决定了特殊的使命。从自然条件看,河南的土壤、气候、日照等更适合粮食和农业生产,目前粮食总量约占全国的1/10,夏粮产量占全国的1/4强,所以,河南的粮食生产关乎全国粮食安全,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从发展阶段看,河南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但主要人均指标低、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赶超发展目标;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环绕,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因此,河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关系全局,不容有失。基于以上情况,确保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就成为河南决策层的不二选择。而“两个不牺牲”又形成倒逼机制,迫使河南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并以此统筹破解资源要素等瓶颈制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发展,寻找到新形势下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持久动力和新的发展模式。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自觉站位全国服务大局的历史担当
粮食安全在我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无须赘言。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0%的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浪潮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净调出省份仅剩6个,但同期河南粮食总产量一直稳步增加,2011年突破1100亿斤,每年净调出原粮及加工制品400亿斤。随着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展开,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粮食怎么保”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加之国际市场高粮价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通过国际市场平衡国内供给不仅空间有限,而且受“大国效应”影响,价格风险和政治风险都将越来越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地区以削弱粮食生产上工业尚有一定的历史原因,那么在新的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复制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基于此,河南把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至1300亿斤,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河南应有的历史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许多地方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两种不协调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粮食生产却下来了,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一些地方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住了,但经济发展却长期滞后。实践证明,要做到既避免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避免因保农业粮食、保生态环境而拖累经济发展,就必须创新“三化”协调的内涵和模式。河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思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引领方面的战略基点作用,推动产业互动、产城互动、城乡互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红线”协同、协调推进“三化”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构建起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保护好绿水青山,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河南的探索,有可能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中原地区,到新中国成立时已沦为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1949年,河南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国总量的1.6%。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河南经济总量仅列全国第九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河南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大省。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2011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5.2%,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9%,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个百分点。要看到,由于人口多、体量大、基础差,河南加快自身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只要我们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四个明白”工作要求,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不断破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阻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原经济区一定能实现“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的目标,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域。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本途径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一亿中原人民的殷切期盼。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原崛起的基本标志。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仍然是富民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但要实现负重爬坡、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产业集聚持续提高,这一切,都有赖于城镇发展环境的优化、综合功能的完善以及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之,有赖于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努力使河南主要人均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标志。目前河南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但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实现赶超目标的途径只有加快发展,而发展的关键,在于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赋予“三化”协调“两不三新”的新内涵,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勇气,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河南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果到2020年,占河南人口一半左右的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没有显著改善,就谈不上全省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的出路,仍然是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地市在“三化”协调的探索中,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加快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开辟了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天地。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正当其时任重道远
新型“三化”协调的主要标志和基本要求
新型“三化”协调,比一般意义上的“三化”协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要素组合上,强调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野中优化资源要素的空间重组,突出节约集约、提高科技含量;驱动机制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目标导向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致力于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型“三化”协调的主要标志,突出体现为产业关系协调、产城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关系协调,就是要防止产业发展失衡、失序,甚至畸形发展,形成三次产业互补、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产城关系协调,就是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互为依托,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城乡关系协调,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局面。
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民生为根本,以统筹协调为重点,深化产业互动、产城互动、城乡互动,坚持稳粮强农、统筹兼顾、节约集约,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要大力推进“五个协同”,即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工业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协同,“三化”协调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城市繁荣与农村进步协同。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基础良好条件成熟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就提出“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新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20多年来,河南持续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坚持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探索“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有效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实践表明,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深加工,推动相关产业集聚融合,使农业“长入”工业,大力培育涉农工业,是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的重要路径;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壮大工业规模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坚持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是解决土地瓶颈制约的有效措施。这些探索和经验,为新形势下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当前,河南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就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调整、拓展和提升。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入蓄势勃发的新阶段,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扩大了河南在全国的影响,而且提振了全省人民的精神,使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更好地担负起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的历史使命。同时,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为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省九次党代会在对过去实践经验深刻总结和升华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省情,自觉遵循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任务,并进行详细部署。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重点是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长期以来传统农区定位的分工角色相对“固化”,导致自身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乏力,“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一“老四难”尚未根本破解,“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新四难”接踵而至,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面临协调难度大、压力大等困难和挑战。协调难度大,是因为新型“三化”之间,虽然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但真正实现相互协调的确存在诸多矛盾,如工业化、城镇化与稳粮保粮的矛盾、推进“三化”进程与土地制约的矛盾、“三化”协调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等,作为后发地区,还面临着先发地区不曾遇到的诸如资源约束和路径依赖的“后发劣势”。协调压力大的原因在于,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等等。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要看到光明的前景,树立必胜的信心。国务院《指导意见》赋予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巨大空间,而先行先试的关键,在于“行”和“试”,在于敢于创新、率先突破,在于先思先谋、抢抓先机。我们决不能守着政策要政策、机遇面前不作为。凡是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只要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可以大胆地试,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要借力“人地双挂钩”、资源税、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考核评价机制等国家赋予的探索权、试点权,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破解制约“三化”协调的难题和瓶颈,进一步激发方方面面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遵循规律稳步前行
坚持把持续提升统筹务实作为总体要求
要把持续作为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既要持续、更要提升。要勇于创新,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层次和质量。统筹是实现新型“三化”协调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就要做到“三化”协调、互促共赢,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务实是实现新型“三化”协调的重要条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潜力,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三具两基一抓手”,是推进务实发展的有效方法,要结合实际,坚决贯彻。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要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农业旱涝保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提高农业效益上达到新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转变城镇化模式作为主攻方向
更加注重依产促城、以产兴城,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格局向产城互动转变;更加注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低成本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构建布局合理、富有中原特色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等五级城镇体系。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城镇,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战略重点
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和会展等新型业态,大力拓展生活性服务业领域。
坚持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任务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人力资源开发、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城市特色,建设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城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援助扶持就业,以维权保护就业。坚持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我省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已经迈出坚实步伐,随着“两不三新”、“一个引领”等全新内涵的丰富、充实和完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一个富庶安康、和谐包容、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新河南必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