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农村稳定和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为农村稳定和发展打下牢固基础(信息快递)
——“农村治理创新研讨会”述要
王金柱
《 人民日报 》(2011年01月24日07 版)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全国党建研究会党建理论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共河北省肃宁县委共同主办的“农村治理创新研讨会”近日在河北省肃宁县召开。与会者结合肃宁县深化农村改革、实行“四个覆盖”的实践探索,就推进农村治理创新、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四个覆盖”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经济组织、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的全面覆盖,把农民全部纳入组织体系当中,通过基层组织发挥好管理、监督、引导、教育等作用,化解各类矛盾和冲突,为农民致富提供载体,为农村稳定和发展打下基础。与会者指出,农村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近年来农村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实现科学领导、农村基层自治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如何得到繁荣发展、农村社会如何实现持久稳定与和谐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要求。
与会者认为,近年来,肃宁县围绕农村党的领导、基层民主、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问题,积极探索统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组织、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了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全覆盖,理顺了农村各种关系,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合法利益得到保护,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肃宁县的实践探索为推进农村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
应坚持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二是应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应加强制度设计,不断提高农村各项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第二篇: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的精神根基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事,顺乎民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总体谋划、深入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宏大工程,其意义非同小可,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精神基础。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奋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时隔七年之后,中央又出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意见,体现了我们党在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深入探索。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自觉培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不断增强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凝聚和扩大社会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期盼改革、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思想氛围,为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重要精神保证。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5年来,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辟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一个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的体制,形成了一套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理成效。同时,要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从而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如果说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骨骼的话,精神就是这骨骼里面的钙;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需要“强筋壮骨”,也必然离不开丰富的钙。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就缺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缺乏凝神聚力的思想共识,一个民族就缺乏有力的精神支撑。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贯穿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引导、制约、规范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全部社会生活,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顺畅运行,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绩效,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能量。
打造稳定的改革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具体措施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就业结构必然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社会价值观领域也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多样性态势。同时,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引起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还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交流和竞争加剧,相互激荡和碰撞,局面错综复杂。特别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经济、政治、国际文化和国际舆论方面尤其是传播手段上所占有的优势,极力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给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安定。体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诉求相互交织,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开出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甚至自行其是地对改革进行所谓的“解读”,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对此,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增强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另一方面,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战略任务,缓冲、对冲各种不良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的干扰,确保改革在一个良性有序、温和理性的社会文化生态中稳步推进。总的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呵护改革、支持改革、宽容改革的思想舆论氛围,有利于纠正对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理解偏差,有利于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增强加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改革的各项成果固化为社会的基本认知和价值取向。
总之,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既要消灭物质上的贫困,也要实现精神上的富足。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既需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需要实现精神面貌上的现代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为此也。可以想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显实效,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必将形成强大的正反馈效应,共同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从2004年起,国家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为减轻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1、补贴对象。凡在我省境内种植小麦的农户,均可按规定申报并领取补贴资金。
2、补贴依据。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都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作为补贴计算依据。
3、补贴标准。2013年全省共发放对种粮农民补贴78.63亿元。其中,粮食直补8.89亿元,农资综合补贴69.74亿元。补贴标准为125元/亩,较上年(120元/亩)增加了5元/亩。
4、申报程序。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程序包括:种粮农民自报告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公示、确定、汇总上报,乡(镇)政府汇总、公示、确定、上报,县(市、区)政府汇总上报,市政府汇总上报等。
5、补贴发放程序。为降低补贴资金兑付成本,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益,方便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分别计算、合并发放,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到农户的办法。
同时,完善乡镇“下一级”公示制度,乡镇政府要到村公示当年补贴发放明细。农信社要会同财政部门,结合“一本通”管理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并开具证明。鼓励县级农信社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种粮农民“一本通”账户。严格执行“五到户”、“六不准”纪律,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补贴,村集体代领补贴,用补贴抵顶各种欠款等违规违纪行为。
浅议目前种粮补贴的主要困难和对策 杨期华
一、目前种粮补贴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直补对象难以准确核实。由于农户土地分散、种植品种不
一、自由性和变化性都很大,很难确定补贴面积,所以一直以原计税土地面积为依据向农民发放补贴,不管农户当年在耕地上种植粮食作物还是非粮食作物甚至种树、养鱼、荒芜、盖房子,都可照领“粮食直补”。农民认为 “粮食直补”就是 “耕地直补”,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二)直补范围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在落实财政补贴政策过程中,因项目多、时间性强,丈量农民种植面积工作量大、成本过高,所以无法对抛荒、“双改单”等进行区别,因而导致很多真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户却因计税面积少或转包来的耕地而得不到实惠,种粮农民的利益被分割,种粮者明显感到吃亏,势必挫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粮田面积的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直补引发新的土地纠纷问题。一是转包出去的土地粮食直补款归谁各地没有统一标准。目前都是谁拥有耕地谁享用粮食直补款,对于转包出去的土地,实际种粮的承包人并未得到补贴,使承包人种粮积极性受挫。二是争地、索要土地现象屡屡发生,有的地方农民还强烈要求重新分田。有的农民认为,田不要白不要,种田不纳税还有补贴划算。还有因农村财务、宅基地划拨使计税面积与实种面积不一致的矛盾,也随之反映出来。
(四)补贴政策难以刺激种粮面积的增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吞食了农民的部分补贴款,无形中“淹没”了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受益。二是补贴不能改变主粮与其他粮种和经济作物之间的价格悬殊,农民不会因为粮补而改变种植计划,结果是该种什么还种什么,所以,种粮面积只在减少根本无法增加。三是由于种粮劳动力成本过大,补贴资金多数不能用于粮食再生产的投入。
二、建议与对策
(一)重新核实粮食直补面积。实现按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做到多种田多补贴、不种田不补贴。科学论证补贴政策,哪些该补哪些不该补,对一些实施效应不佳的政策要及时做出调整,实施科学合理的补贴政策,逐步解决农民长期耕种“黑地”领不到补贴的问题。(二)改新增的补贴资金为奖励基金。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鼓励土地有偿流转,鼓励代耕代种,促进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龙头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奖励产粮区和规模较大(种田能手)的专业种植户和“双季稻”高产示范区、新品种试验、新技术推广及工作经费。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坚决遏制“双改单”和抛荒现象。(三)以发实物取代粮食直补。实行政府采购,将“补钱”为“补实物”,在各乡镇建立统一连锁配送种子等中心,直接对农民进行粮食补贴(发放种子等实物),真正做到“谁种粮补给谁”。
(四)粮食直补向种粮大户倾斜。将现行的粮食直补“普惠制”,转变为种植专业大户的“专惠制”。以粮食种植大户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签约粮食销售量为依据,核定粮食补贴标准,当年的实际种粮和销售挂钩,并同时对种粮农户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
(五)将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集中使用,实现有限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每亩的补贴资金分散到各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将直补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代替筹资部分),用于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将良补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品种改良基金,用于良种繁育,然后平价出售给用种农户,保障品种改良,提高科技附加值。
第四篇:提高自身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doc
提高自身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刘振吉 俗话说得好:“打铁要靠自身硬”,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仔细认真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标准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的备课、上课,作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才能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丰厚的文化基础,在讲课时用渊博知识赢得学生的赞赏和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学也加入到现代化的行列,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素质高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又能领悟多方面的知识,亲身感受多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为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4、同组交流,共同提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闭门造车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必须与同组的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学无止境,积极参与各种积极有益的活动,就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只要有这种可能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等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样也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的见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第五篇:人民日报社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社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010年10月19日04:5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多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集中精力办了几件大事喜事,妥善处置了一些急事难事,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
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5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明确指导思想,把握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落实好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三步走”战略,到跨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在本
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夙愿已经逐步变成现实。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历史方位所在,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所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责任编辑: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