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9:2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入手,建设节水环保型社会,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提高农村水利管理水平。

正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国情出发,顺应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追求生活文明的迫切要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这一蓝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挥水利基础产业的作用,实现水务事业的新突破,是摆在水务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水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水务工作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抓住关健环节,当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农田灌排新技术、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一个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心里最期盼,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一、水利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十五期间,我市水务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防洪保安建设:累计投资****万元实施了堤防加固除险系列工程,完成蓄滞洪区撤退路5条、救生桥7座、避水楼3座;发展节水农业:累计开挖深浅机井****眼,疏浚河渠131公里,推广铺设防渗管道68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1万亩。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资1280万元实施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27个村开挖了饮水井,在全市农村推广施行了供水计量改制。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宏观调控水资源供需平衡;完成域外调水引岳济淀工作。抓好桥闸涵站维修和重建:投资985万元,共修建桥梁闸涵160座。

问题:农业生产的水利基础和农民必要的生活设施仍然薄弱,农村生态与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水利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广大农村还缺乏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按现行饮用水标准,全市**村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二是农田灌排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田灌排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存在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总体上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强。近年来工程逐渐老化,维修改造不及时,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三是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相当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水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生产、生活、环境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预期效果的理性选择。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水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20个字,涉及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农村水利密切相关。因而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对农村水利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保障农业生产的要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

“生产发展”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灌排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促进水利工程技术与种植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生活宽裕”要求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生活宽裕有两个条件不能少,一是开辟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增加农民收入来说,目前农业仍然是许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而加强灌排工程建设是提高增收保障程度的重要途径。从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目前最缺乏的是农村供水设施。农民吃饭问题解决后,饮用水问题上升为首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要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实现“生活宽裕”创造条件。

“村容整洁”对水环境整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清洁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容整洁的重要条件。

“管理民主”要求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取得新突破。要实现农村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服从和参与,向政府扶持和引导、农民自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乡风文明”要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农村水利直接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对农村新风尚的倡导具有很大影响。政策制度安排得当、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管理服务规范有序,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为倡导农村新风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哪怕是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争水、抢水、械斗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随着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农村水利工作要更加重视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重视管理的规范和有序。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水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农村水利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极好的发展机遇。当前要把保障农

村饮水安全、发展节水灌溉和农村水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尽快取得实效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

保障饮水安全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是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十一五”期间,用5年时间解决1.6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明确要求,要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基层水利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要求,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是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思路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并抓好地方自筹资金的落实,同时要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的机制的改革,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民获得安全饮用水,维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做好农村供水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市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经过周密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这个时间比水利部规划的全国目标要提前3到5年。保证规划目标的落实,是解决问题的关健。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了我市2007年度要办的15件大事实事,其中,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推进联村供水列为第一项,可见重视程度。市水务局计划在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城镇周边和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延伸现有水厂的管网,需要新建水厂的地方,也要尽可能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到户;做到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相结合。

2007年完成50个以上村的供水改造,实现“一户一表、水表外移、全天供水、计量收费”,提高人饮质量,提高农村的城市化供水系数,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二是建管并重,完善运行机制。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建设和管理难度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在过去几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践中,积累了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工程监理、落实管理责任等一整套好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面广量大的小型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广和完善这些做法。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村安全供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加强技术指导,适时举办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农民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和增强健康意识。

四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管理。要把农村供水、排水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研究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和指南,引导农民搞好废污水、垃圾处理;研究农村生活排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

(二)以综合节水为着力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大力推进以节水为中心的灌排技术。搞好农田灌排设施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排保障能力,是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灌溉用水占整个用水的75%,比重大,节水潜力也大,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更为合理的农田灌溉形式,实施深层水与浅层水配比开发,发展农业灌溉咸淡混浇工程,有效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实施综合节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一是组建用水户协会,由协会履行管理职责。并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和企业安装IC卡智能水表,实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二是在严格实施取水许可的基础上,对全市用水大户安装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并对取得用水许可证的企业,根据其生产实际情况下达用水指标,通过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引导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广工程节水,铺设地下防渗管道。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安全。

坚持以实现人水和谐、构建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统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量水而行,科学谋划全市经济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科学确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用水指标,加强需水管理,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严格执行水环境保护法规,这是水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二是加强河道和排污口管理。减少污染源,严禁垃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三是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控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四是抓好生态建设。做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绿化美化河堤自然环境,深度发掘旅游休闲资源,做好树木栽种及管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加大桥闸涵建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桥闸涵建设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出行难易,以及是否保障河渠防汛除涝功能的正常发挥等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注和反映迫切的桥梁问题,做好修建和建后管理,保证发挥最大效益,让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要做好与地方道路建设的配合,完善配套措施,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有计划修建防洪撤退路工程。

(五)完善水利项目制度体系建设。

包括:(1)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发展。(2)完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以政府奖励资金为引导,以群众自愿投资为主体,以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和人饮安全工程为依托,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3)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养分离,保证工程发挥最大效益。(4)建立有利于促进水利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建立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各种水危机和水事矛盾。(5)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同程度,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予积极性。

第二篇: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黑龙江科技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10-1班

3号

吴丽 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一、经济建设问题

(一)一些经济数据

(二)调查情况

(三)我的看法

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一)教育问题

(二)医疗问题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一)现状分析

(二)解决问题措施

四、综述

正文

近年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央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加以应对,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手段扩大内需,此时,八亿多中国农民再一次肩负起拯救中国经济的重任而受万众瞩目。然而,中国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对河南农村的调查做点分析。

一、经济建设问题

(一)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中国农民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30%的人口,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尚未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至少是还不显著。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岂止是尚未完全发掘,应该说是极不发达,尤其是农村的消费水平。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最近十几年,我国GDP从1990年的363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3960亿美元,增长了12倍,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86.3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仅增长7倍,低于GDP增长率。看以下的图表,这是我根据历年的数据绘制的一个图表,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并不同归。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以下1~15分别代表1990~2004年)不止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够快,其消费结构同样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可以看下表,比较一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同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巨大差距。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仅相当于十年前的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2004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之比为3.5:1,农村居民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初的城镇居民水平,农村消费倾向持续小于城镇。

(二)通过我对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居民的抽样调查,我发现,每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收入比之十年前增长了四倍,而居民消费并没有多大改观时,大部分村民都会反问我:“东西难道没变贵吗?”我找了一下近十年的物价水平,发现若以1985年的物价水平为一百的话,则2005年的物价水平为413.5,正好为20年前的四倍,因此,可以这样说,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长并未向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好。胡主席曾经说过:“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过敏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要想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三)我认为,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政府和城市应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人均占有耕地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且粮价上涨幅度也比不过物价上涨幅度,要使农民快富,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去,使其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正如《河北日报》所提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前几天看了一个报道,叫《农村孩子真不愿意上高中吗》,其中就提到了农村中最普遍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再加上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调查里,河南罗山县的陈树欣女士是这个问题的典型代表。该女士患有高血压,但每次身体不适都拒绝去医院治疗,问她原因,回答说看不起。这不是个例,在农村具有普遍性。

(一)先谈一下教育问题,在罗山县,每年有两千多名初中生,而却只有一千多名高中生,那剩下的学生哪里去了?都去技校或者直接参加工作了。对此我感到一些深深地忧虑。教育,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知识就是力量不是一句空话,可在农村,这句话却不灵验了。与城市家长拼命将孩子送进高等学府正相反的是,许多农村家长只看到了大学昂贵的学费以及电视上所报道的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从而认为大学无用,进而其孩子由于没有高的学历,找不到好的工作,丧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长此以往,则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新农村建设有曾么会真正意义的成功呢?

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今天,我认为是时候扩大我们义务教育范围了,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都能透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为社会贡献更大力量。我本人认为,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必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医疗方面,现在正在推行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去看过《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如果认真一点,你会看到这一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医疗费用,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进行补助。”这就是说,如果不是住院或者购买大额药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不会补助的。在我调查时,有村民就对我说:“买医疗没有用,打针吃药一点都不保。”我是在想,如果有人没有大病,打死你却因为莫哪些原因必须经常吃药的话,岂不是就享受不到合作医疗的益处了吗? 因此,我希望政府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一)文人相见,有时候会谦称自己“粗鄙村夫”,可见农民在社会上看来都是属于文化素养不高的一个群体。这诚然也没有冤枉农民。有调查显示,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仅有871.77元,占全部平均开支(10989.46元)的7.93%,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5种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27.35%)、打牌(12.69%)、读书看报(11.15%)、下棋(7.25%)、听广播(7.11%)。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76小时。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受制于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感兴趣的农民群体正在逐步萎缩降低,尤其是青年群体。普遍认识是花钱买票看戏、看书等不如买些吃的、喝的。

这种状况表明,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精神财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邪教组织总是先通过农村滋生蔓延的了。像我的父母,过年的时候或者农闲的时候除了打麻将就是打扑克,连电视都看得很少,其消息相对闭塞。

(二)为改变这一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例如吉林的“欢乐庄稼院”、河北的“农村文化之星”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蓬勃发展。

2、要坚持鼓励扶持和规范引导并重,全力推进农民自办文化事业发展,尽可能释放和激活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潜能,形成自下而上、丰厚活跃的文化土壤。

3、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培育文化消费观念,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文化的发展取决与该国的文化弱势群体,这是文化的木桶理论。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才真正说明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综述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明白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胜利。

我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靠农民,但不能只靠农民自己,必须要有城市的帮助,必须统筹城乡关系。正如胡主席提到的:“我国能否有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去绝育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们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真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应该继续加大全省各级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和用好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政府应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城市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而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争取早日将其应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

第三篇:水务公司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水务公司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市相关部门、镇街道的配合支持下,水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狠抓落实、大干快上”的工作主基调,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强化管理,推进工作,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3年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思路简要报告如下: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保障供排水安全。不断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和各项应急措施,切实加强自来水生产和污水运营管理。完成供水10272万吨,同比增长7.99%;完成桶装水生产68万桶,同比增长28.3%;累计排放尾水5969万吨,处理污水2740万吨,去除cod6961吨、氨氮655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二是确保水质达标。强化班、厂、中心三级水质内控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天、周、月、年水质检测措施,完善在线水质监测设施。自来水出厂水九大指标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管网水七大指标综合合格率达到99.62%。桶装天然水、纯净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尾水排放稳定达标。经各级职能部门抽检,各类水质全部合格。

三是突出用户服务。全年新增自来水开户水表2.3万只,完成供水管网巡查247次,查出并修复暗漏点193个,上门便民维修3839次,抢修4389起。新增污水入网用户196户,完成污水管网巡查244次、泵站1132次,抽查排污企业219家1589次,夜检56次,查实违规企业17家。累计受理用户热线9721次、110来电168次、数字城管227件、市长电话24件,处理率达100%。办理“两代表一委员”议案提案19件,满意率达100%。

(二)强化基础建设,推进水务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本单位的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定期进行督查,每月一统计,每季一汇总,并纳入年终考核体系。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促进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二是破解要素制约。针对企业自身投资大、融资难等问题,将筹措资金放在重要位置,先后与多家金融机构联系协商,新增贷款2.2亿元,归还贷款1.57亿元,到期续借5.67亿元,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针对工程土地指标、手续报批、方案调整等事项,落实专人跟踪催办,不断加强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6617万元,为计划数的107.8%。其中:同福水厂供水工程于7月12日建成投产,完成投资5490万元,为计划数的100%;运河取水口源水管线工程于6月12日竣工通水,完成投资9600万元,为计划数的111.6%;“两新”配套给水管网工程完成管道安装44公里,完成投资969万元,为计划数的161.5%;新三年污水二级管网工程完成管道埋设71公里,完成投资5500万元,为计划数的110%;崇福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完成投资5058万元,为计划数的101.2%。境外引水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并根据xx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由xx市统一组织编制、论证和实施。

(三)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完成了龙翔街道和河山镇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接收工作,在当地设立了营业分所,并对农村用户信息和二级管网资料进行了整理完善,大麻镇的改革接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为提高农村供水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还对洲泉、梧桐农村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以进一步降低农村供水产销差率。

二是实施给排水营业一体化试点。对崇福营业所给排水设施的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充实,落实专门人员对给排水管网及泵站定期巡查,对用水大户及商业集中区域的水表进行调查,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供排水量对比,进一步提高了营业所管理效率,方便了用户群众,为今后区域管理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了取水水源水质在线监测与环保部门的数据联网共享。桶装水灌装设备完成改造,实现了损耗水收集利用,减少浪费。实施了水厂加氯加氮系统、高压变频器、水下刮泥机等技改项目。启动了污水泵站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试点工作。并充分运用供排水gis地理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四)注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抓好党组织建设。经市委批准建立了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共发展预备党员2名,转正10名,募捐党员关爱基金8450元。完成了1个支部更名和6个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党员净化工程”、“红色义工服务队”、“纪念党诞生九十二周年”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抓员工队伍建设。组织对全体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并对去年新提拔试用期已满的干部进行了回访考察。组织员工参加了剧毒化学品上岗证培训、高压进网许可证培训、智能表业务培训、水协水务优质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等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完成了24名新招职工的公开招考和上岗培训工作。举办了职工健康教育讲座及“高技能人才直接评价”培训班。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市总工会组织的全市管道工技能比赛中,公司员工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名,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是抓勤政廉政建设。专门邀请市委党校讲师进行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辅导讲座,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阳光操作,并同施工单位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对《水务集团违反效能建设处理办法》进行了修改,每月进行效能督查,组织开展效能自查,全年未发现违反效能建设的情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一些机关化、行政化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需要,机构设置和分配机制上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非编制工流动性大、企业资金压力大和制度执行、监管不到位的沉痛案列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集团领导班子调整后的开局之年,做好新一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十三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狠抓落实、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抓好队伍激发动力,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为开创水务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总体目标是:实现总收入2.8亿元,完成供水10700万吨,处理污水2800万吨,尾水外排5600万吨,完成工程总投资1亿元以上,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夯实基础,供水排水能力要有新提升

1.强化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水源监测和水源保护区巡查,落实源水水质异常应急措施,建设长山河应急取水点,配合做好xx市境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着力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加强水厂生产管理,严格落实三级水质监管措施,提高水厂联合调度能力,确保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和出厂水压合格率达99%以上,桶装水产品合格率力争达100%。加强管网水水质监测,严格落实管网定期排污和新建管网清洗消毒措施,确保管网水水质合格率99%以上。启动320国道至大麻、同福至高桥等区域供水管线连通工程前期工作,完善以三个地面水厂为基点的区域环状供水网络。

2.完善污水治理监管措施。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合理调度生产,完成崇福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和屠甸至申和污水管网及泵站工程建设,启动城市污水厂提标工程和污泥脱水项目,确保污水处理尾水外排稳定达标。加强企业入网管理,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严格入网标准,严把入口关。加强污水管网设施运行巡查和入网企业监管,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和环保联合巡查机制,健全污水运行管理体系。加快生活污水入网进程,启动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积极配合“三改一拆”、“退二进三”和高污染行业整治工作,完善污水加价收费机制,促进低效产业转型升级。

3.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启动实施高层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惠民事实工程,规范高层二次供水管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进程,做好“两新”建设配套给水管网工程,规范农村供水服务管理。加强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用户的理念,做到用户询问“一口清”、资料填写“一次清”。联合邮政做好水费代收系统及网点布局,方便用户群众。突出抓好校对表、更换表、水质公告、应急抢修、便民维修等各项服务措施,提高用户满意度。认真办理客服热线、市长电话、数字城管、110来电和“两代表一委员”议案提案,并以此为镜,总结提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水平要上新台阶

1.大胆探索企业改革。以有利企业发展,激发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推进工作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对现有机构、科室及其职能进行调整,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分配考核制度改革,构建定岗位、定人员、定薪酬的“三定”管理框架,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报酬能升能降、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考核分配机制。探索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量才录用,优化组合,努力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有展示的舞台,有应得的回报,让庸、散、懒的人有危机感,弘扬正气,奖惩分明。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整合,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要岗位的制度约束,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制度管人、管事、管物。

2.着力提高企业效益。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运行成本,在注重社会效益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减轻债务压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对一体化改革区域农村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降低农村供水管网漏损,努力减少浪费,全年自来水产销差率小于12.3%。利用科技和法律手段,加强污水入网和污水处理费收缴管理,做到应入尽入,应收尽收。优化价格机制,完成新一轮的自来水价格调整,扩大家家乐桶装水的市场份额。

3.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大胆选拔任用年纪轻、有特长、讲大局、讲奉献、敢担当的优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跨岗位轮岗交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干部培养与选拔氛围。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实训,逐步建立专技职称、技术资格与按岗聘任和工作业绩相结合的补贴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文化创建活动,凝练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爱岗敬业、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机制,党的建设要出新成绩

1.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按照党委建设的要求,完善党委机构设置,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职能科室。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建立党委中心学习组,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坚持从严治党原则,深入开展“党员净化工程”、“党建红云”和“党员双先指数考评”活动,完善党员约束监督机制,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生活,切实为民排忧解难。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以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及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强对工程项目及敏感领域的廉政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公开招投标,实行阳光化操作。探索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和工程项目违规企业禁入机制,提高风险预防能力。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效能督查,端正作风行风,着力打造勤政、廉政、能政“三合一”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引导,组织开展党风廉政专题辅导讲座和廉政文化进工地等各项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廉洁意识。

3.加强群团组织建设。通过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完成共青团、工会、妇委会等组织关系设置调整,完善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切实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探索工会服务职工的有效途径,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开展各项岗位练兵和文体艺术活动,营造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推进“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鼓励团员青年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积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切实关心女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郝占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全面提升农村事务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然而,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上存在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长足发展,在农民群众中普遍出现了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法律权利忽视法律义务的状况。在少数农村领导干部中,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习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农村事务,忽视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普法效果不明显。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应为:

扎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农村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首先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依法维权的益处。教育农民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应遵循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原则,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度。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普法载体,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而又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积极实施“法律进乡村”工程,编写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让法制信息、法制宣传资料进农家,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法学专栏,充分利用区域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等平台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推动法制文艺进农家,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地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意识地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农村普法骨干力量,加大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分期举办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力争使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常驻村的“法律明白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优势,组建普法宣讲团,聘请法律专家授课,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加强领导,落实普法经费。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和的工作机制。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规划

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利益,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要求,同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实质就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旧貌换新颜的问题,但要真正改变一 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首先就得改变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 型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只有解决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农 民的就业问题和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才能步入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已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如今,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关注。我国的休闲产业起步较晚,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同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有着很大差距,而且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离真正的“休闲时代”还 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我国的休闲经济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势头。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娱业、服务业和文化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使得休闲产业位于后来居上之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当今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在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休闲农业是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们对 城市生活和环境的厌倦而产生的,生活在拥挤繁杂都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宁静、纯朴的乡村生活,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农村休闲农业的兴起,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城郊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具有其现实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体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结合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适时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在新农村经济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可以打破产业界限,使第一、二、三产业融洽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第二,有利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村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长足进步。由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诸如水、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电、这些投资建设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合理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第三,有利于提高湖南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产品的商品量,还能够把农业的生态效 益、民间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的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休闲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休闲农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就可能产生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讲,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这种产业转移。第五,发展休闲农业充分依托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提供田园风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这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将这种生态经济形式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经济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集体经济 ——以江苏华西村、长江村,浙江滕头村为例整理摘要: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在我国,有多个现代化......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和谐社会构建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和谐社会构建晋中学院师范分院武慧俊Shallowly discusses in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society to constructJinzhong institute pedag......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各级政府正在雷厉风行地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三农”工作的春天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

    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乌加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上级工作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高标准建设”的发展思......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工作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状况XX市地处XX省西南部,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辖八县一市三区,人口730多万,是XX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农村火灾呈现上升的趋势,导致许多村民流离失所。分析火灾发......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摘要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