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活劳务经济文章促进农民就近就业2008.3.12
做活劳务经济文章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中共汉川市委汉川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汉川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立足本地实际,在全省叫响“要上班、到汉川”的企业用工口号,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转移力度,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2007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9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7.1万人,其中:本地就业农村劳动力17.2万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3.5%。
一、大力发展市域经济,促进就近就业
加快市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最有效途径。我市多法并举,上下联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一是加快发展集群工业。我们以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09家,产值149.5亿元。其中,金属制品企业27家,已成为湖北最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福星集团钢帘线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金属安全门生产能力进入全国10强,钢构生产能力居华中地区首位,童车成为中国三大童车出口
1基地之一。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96家,纺织规模142万锭,其中马口镇已聚集纺织及配套企业188家,纺织规模93万锭,被评为“中国制线名镇”。正在建设的汉正服装工业城是华中服装工业第一城,建成后年生产各类服装15亿件、年产值400亿元,目前从业人员近万人。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医药企业28家,达利集团在我市连续三期扩能,2007年公司实现产值5.6亿元,共带动周边2000多人就业。厦门银鹭集团在我市投资7亿元建设食品工业园,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0亿元,为我市食品工业注入新的活力。集群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增强了农民就近就业能力,2007年,三大产业集群共吸纳农村劳动力近12万人就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7年,我市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20个,过千万的项目100个。目前,新引进的项目中有50多个竣工投产,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三是着力壮大乡镇经济。我们积极引导各乡镇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链条”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市马口周边乡镇围绕纺织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增强了区域经济活力,促进了农民就地就业。四是积极推进全民创业。牢固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理念,鼓励全民创业,推进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达到820家,仅2007年就新增140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万余户,2007年新增4000户,实现农民转移就业3200人。
五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大力宣传“活力汉川、创业之都”的品牌形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创业。三年来,回归创业企业达到158家,投资总额5.8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6500人。2007年,全市回归创业企业达到64家,投资总额1.5亿元,带动本地2100名农民就业。
二、狠抓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就近就业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我市从实际出发,整合农业、劳动保障、教育、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的培训资源,逐步建立企业出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市农业局阳光办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积极为企业进行招工培训,在汉正服装工业城设立专门的缝纫工学校,年培训农民工300多人,全部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各部门组织实施了“技能培训工程”、“雨露计划”等20多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二是突出特色抓培训。围绕汉川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民工培训,通过举办纺织学校、服装培训班、金属制品加工学习班等,培养了一批在纺织制线、电动缝纫、机械模具、食品加工等方面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队伍。各乡镇立足本地文化底蕴和传统手工特色,争创地方劳务品牌,初步形成了新河汉正服装、马口纺织制线、南河绣花、刁东建筑、西江缝纫等特色劳务品牌。三是注重实效抓培训。加
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优化教师队伍,保证学时到位,提高教学质量。邀请人大代表对市阳光办农民工培训转移工作进行视察与监督,市劳务办开展对农民工培训考核评比活动。同时,要求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持证人员比重。2007年,持证人员占培训人员的比重达到80%。
三、营造良好用工氛围,鼓励就近就业
我市针对部分企业招工难、就业难“两难”问题,畅通多种渠道,促进用工对接。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鼓励农民就近就业的优惠政策。市电视台开辟《就业广场》专题栏目,多层面、多角度宣传就业动态和创业典型,引导农民工把眼光更多的投向本地企业,直接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劳动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市委、市政府每年一度举办大型劳务用工招聘会。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组织企业集中招聘员工,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难。今年2月16日举办的“百家企业万个岗位”大型劳务用工招聘会,现场签订用工意向人数达5571人,其中农民工3100多人。此外,市劳动保障部门常年免费为用工单位发布用工信息,开通了汉川就业信息网,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广阔的渠道和空间。三是加强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工资待遇。认真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按照行业特点、劳动强度,合理确定劳动力市场
指导价位和工资指导线。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马口镇的纺织企业普遍在职工宿舍安装空调和热水器,职工在食堂就餐每餐生活费只需1元,不足部分由企业补贴。不少企业还主动增加一些娱乐休闲设施,修建篮球场、图书室、卡拉ok厅等,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员工生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市27个乡镇都设立了工会和农民工联络站,成立了多个农民工劳动争议合议庭,建立了农民工城际维权机制,分别与洪湖市、嘉鱼县签订了城市农民工维权协议。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积极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金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强力推进农民工保险。2007年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分别达到35%、90%和98%。努力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我们出台相关措施,改善针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随带子女平等入读公办学校,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实现了属地化管理。
我市农村劳务经济开发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差距。2008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实现培训2万人、等级技工发证1万人、培养农民大学生180人的目标,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协作,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5万人,切实推进全市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保山市“十五”期间组织劳务输出4.4万人 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是一个边远高寒山区彝族村,全村总人口1872人,人均纯收入616元,群众生活极其困难,村里一些年长的妇女至今还没有到过本乡的集市—瓦房街,而今,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00多人,2004年,全村外出打工者共寄回现金15万元,全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年25岁的鲁云标,在家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现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春节前给家里寄回1000元钱,并打电话对在瓦房乡当人大主席的鲁云明说“阿大,我穷怕了,我一定在外面好好干,再苦再累也要熬三年,混出个样子才回家”。河尾村平场子村民小组吴春兰初中毕业后,向信用社贷款2000元毅然外出打工,从酒店的服务员做起,经过努力,现已成为意大利博洛尼整体橱柜公司深圳销售部经理,月收入4000多元,为家里一次寄回4万多元钱,建起了平房,购臵了家电,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小康之家。摆马村村民郑文希1家4口,2004年经扶贫办组织到东莞市东权厂打工,他计划要挣到10万元才回来,2005年6月,他还回老家组织了70人到东权厂打工,成了帮带输出的典型。这是保山市扶贫劳务输出的一个缩影。
“十五”期间,保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体-1-
两翼”扶贫战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狠抓扶贫劳务输出工作。累计完成扶贫劳务培训输出44007人,其中有序输出到省外1300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5120万元。劳务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扶贫劳务输出已发展成为全市“十五”扶贫开发事业中又一个耀眼的亮点,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市约有13万富余劳动力滞留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低,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开展扶贫劳务输出,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保山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劳务输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全市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保山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成立了由扶贫办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扶贫劳务输出任务作为部门、系统考核的重点内容,构建了市、县区、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责任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人员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进行实地考察,联系用工企业,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部门牵头、中介运作”的成功路子,形成了在政府的引导下,全市齐心协力抓扶贫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
——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为推动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市扶贫办确定了4个乡镇为市级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派驻工作队员组织劳务输出,各县也分别确定了自己的劳务输出示范点,昌宁县把漭水镇确定为扶贫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扶持该镇实施了“劳务增收千元工程”,施甸县把万兴乡列为劳务输出重点扶持乡镇,整合项目资金20万元,扶持输出省外600多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打消群众顾虑,使他们“走出家门,跳出农门,走进城门”,到更大的空间里去谋生存、求发展,县乡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标语,召开各级干部会和群众会进行宣传,坚持为每一批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会,深入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收入及所在企业情况,尤其是打工致富的典型事例,制作出真实直观的宣传专题片,在电视上播放,大张旗鼓地宣传扶贫劳务输出。5年来,共张贴、悬挂大幅标语400幅,小幅标语12000幅,印发传单15万份,形成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集镇有宣传栏,村内有黑板报的全方位宣传格局,“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地,致富一方”的观念在全市贫困地区形成广泛共识, 一批又一批的务工人员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带着心中那份创业的希望和梦想,走出朝夕相依的大山,踏上了人生创业的新旅程。——整合项目,规范管理。全市树立了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的思想,结合扶贫项目的实施,把劳务输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整合项目资金250万元,要求涉及-3-
项目实施的有条件的农户,每户必须输出1人外出务工,其中易地开发扶贫项目中安排资金90万元,培训输出8000多人;扶贫安居温饱村、整村推进、茅草房改造中安排资金160万元,培训输出10000多人。采取贷款启动,就业还贷的办法,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贷款,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就业前的费用问题,积极协调挂钩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劳务输出,使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资金补助成为一项长期的制度。隆阳区政府每年区财政安排20万元,补助外出务工人员200元/人,其中财政补助100元,挂钩扶贫单位承担100元,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强化培训,齐抓共管。提高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择业能力,增加务工收入,是扶贫劳务输出的方向和目标。2005年,省扶贫办把市技工学校和昌宁县职教中心认定为我市第一批扶贫劳务输出培训示范基地,为搞好示范基地培训输出工作,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保山市扶贫办2005扶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 项目以市县区扶贫办牵头组织,加强与培训学校及劳务输出中介的协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已培训输出6批,达650人次。着力构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网络,先后与8个劳务中介组织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其中与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保山鑫德职业介绍部、湖南长沙颐尔康职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责成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护送务工人员,-4-
并指定驻场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安排专人、专线对劳工进行输后跟踪,帮助劳工解决具体困难,为他们营造成了安下心来在异地他乡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保山市扶贫办
2006年3月
第三篇:劳务派遣能够促进就业
劳务派遣能够促进就业
作者:武汉劳务派遣文章来源:http://tengfeijob.com/
劳务派遣是一种典型的劳务经济形式,对人力资源开发是很有帮助的。从我国当前的劳务市场来看,劳务派遣对促进就业是很有帮助的:
1.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到2000年止,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50.0%,而农村从业人数却占到全部从业人数的70.1%,就业的城镇化率严重滞后。由于农村人口增长即新增劳动力增长远快于城镇,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2.使灵活就业组织化,有利于解决供需错位问题,降低风险以家政服务公司为例。目前,家政服务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妇联等社会团体开办的;二是民营的;三是街道社区开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其中,大量的是中介性质的,即公司收取双方的中介费、押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中介性质的家政服务对三方的风险都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公司,经常发生服务人员或客户违约的事件。劳务派遣型家政服务公司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3.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劳务派遣在我国的特殊作用之一在于,它被作为一种利用现有资源、把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创业和就业的行动,促进了体制内就业机制的转换。
4.提高用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劳务派遣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的微观功能是它最基本的作用。首先,劳务派遣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只有当企业有用工需求,同时有资金实力、能够租赁得起劳务派遣工时,才会考虑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于本身没有用工需求,或者虽然需要人,但本身用工成本比较低的企业,自然不会对劳务派遣产生需求。
总之,劳务派遣是企业的一种正常存在的、有效率的用工形式。
第四篇:做活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强乡
——关于“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的思考
近年来,台溪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按照“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和“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的发展思路,立足乡村情,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乡毛竹面积6.1万亩,位居全县第二;茶叶面积2.6万亩,位居全县第一;油茶25636亩,位居全县第二。2009年全乡农业产值4.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50元,增长11.8%。
台溪乡是农业大乡,但受特色产业不突出,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农产品销路不畅,农业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不强等条件限制,还不是农业强乡。但是,台溪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地理优势。首先,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全乡土地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84万亩,林地面积27.74万亩。现已探明的有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铁、铅、锌、金、银、煤、瓷土、钾长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多,品位高。第三,地理位臵优越。临港工业园区、向莆铁路、尤莆和厦沙高速为未来的台溪发展如虎添翼,必将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经济飞速发展。
为了实现大乡做成强乡,优势转为实力,台溪乡结合本乡实际,就“大乡做成强乡,优势转为实力——做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展开调研,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深入探讨,创新思路,创新举措,通过围绕特色抓科技支撑,抓产业化经营,抓流通服务,抓政策落实,不断做优做强毛竹、茶叶、油茶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强乡,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围绕特色抓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打造现代农业强乡必须依托科技力量作为重要支撑。台溪乡高度重视“科技兴农”的强大影响力,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培育打造富有本乡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1、加强农技培训,强化党员干部“双带”作用。毛竹、茶叶、油茶是该乡的三大特色产业,为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转优势为实力,台溪乡立足实际,按照科技兴乡、人才强乡的发展思路,认真制定农村党员培训计划,并将毛竹高产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技术、油茶栽培技术确定为今年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课程。充分利用乡党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平台加大对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毛竹、茶叶、油茶等产业的农技培训,普及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落实党员干部联系小组、联系村民,带动促进产业上规模、出效益。
2、打造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由于“碧叶馨、金云富、慈心园”等茶叶品牌的打响,台溪茶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多次在省茶叶鉴评会上获奖。在今年的省名优茶鉴评活动中,该乡再次获得全省绿茶类金奖与红茶类银奖两个奖项。茶叶品牌的打响不仅拓宽了市场销路,也提升了茶叶附加值。但基于该乡毛竹、油茶的品牌优势不明显,亟待依托科技力量创建品牌,促进毛竹、油茶产业走上丰产、优质、高效之路,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围绕特色抓产业化经营。
为了加快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进程,逐步走上“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台溪乡以实施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扩大农产品专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强农村试
验区建设的推力。
1、建基地,强示范。该乡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广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五个特色产业基地。烟叶基地:继续实施科技兴烟,确保年产烟叶1.3万担,实现收入1100万元以上。茶叶基地:高标准建设好台溪、盖竹等七个村20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片,计划完成低产茶园改造2000亩,新植500亩。油茶基地:继续抓好玉涧、莒洋、洋头等村500亩的油茶林低产改造示范片和坑美、七官场等村100亩的高效油茶林示范片建设,并在年内要完成油茶林低产改造、新植2000亩。毛竹基地:继续抓好台溪、莒洋、盖竹等村500亩的毛竹林低产改造示范片建设。蔬菜基地:利用冬闲田和山垄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借助高山片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发展反季节蔬菜1000亩,种植食用菌100万袋。要在着力打造五个特色产业基地同时,把培育茶叶、油茶、毛竹产业放在突出位臵来抓,努力将其建成在全县乃至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基地。
2、壮龙头,抓带动。加工是“生产—加工—销售”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增加品种类型、提升产品等级、增强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中存在许多家庭作坊、小型加工企业,虽然数量多,灵活自由,但规模小,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不利于统一销售。要想打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税收、融资、信贷、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使之逐步发展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促进该乡油茶、茶叶、毛竹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并根据乡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重点在茶叶、茶油、茶籽粕精深加
工、等项目上深入挖掘,不断延长产业链条,通过精深加工和多次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创收致富。
3、培专合,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等组织在调节生产者与政府、龙头企业、市场之间发挥了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消除或减少由农户承包经营带来的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等弊病,该乡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本乡特色的生产、加工和购销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支持专合组织和专业协会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增强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进而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当前,该乡拥有茶叶、沈峰油茶、丰园养蜂、富荣牛业、协和蔬菜等五家专业合作组织和一个毛竹协会,它们在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围绕特色抓流通服务。
该乡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农业高产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村信息服务为重点,建立了公益性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全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应用型科技入户率达到65%。
1、科技服务。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办科技专栏,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指导病虫害防治,发挥“农业155”作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信息服务。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适时发布一些对农民朋友有价值的商贸信息,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3、市场服务。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规范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
四、围绕特色抓政策落实。
1、加强宣传,落实政策。认真宣传和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各种政府补贴款及时兑现到户。积极探索山林、土地流转机制,减少耕地抛荒,加快土地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鼓励和引导山林、土地向种植大户和专业能人集中,逐步培育规模种植。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2、争取资金,加大投入。认真研究国家及省、市的强农惠农政策,策划生成一批农业项目,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推进该乡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向上争取支农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烟田基础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的投入,同时引导利用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鼓励林农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投入特色产业开发。以项目为载体,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开发特色产业。
虽然该乡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水平还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使该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促进台溪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篇: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跨越发展
劳务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就业而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省劳务经济最发达市之一为目标,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加快小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劳务输出71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劳务总收入43亿元。劳务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GDP324.2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口31万人,其中通过劳务转移就业24万人,占77%,劳务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2002年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32.7亿元,人均859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此外,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1、劳务输出型经济生机勃勃。与过去相比,我市劳务输出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劳技型、簇群型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市季节性、临时性务工人员比重逐年下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70%。劳务人员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7万多人,占12%,大多数人具有一技之长,许多打工者由劳工型转变为劳技型。安仁县牌楼乡农民有800多人在广州从事玻璃工艺生产,其中有100多名进入白领阶层,年收入均在10万以上。劳务人员8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依地域和行业呈簇群发展之势,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嘉禾县在东莞务工人员7万多人,在当地的货运市场、轮胎市场、废品回收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去年全市新增输出人员有1/3以上是由劳动部门或相关机构组织输出的。
2、“回流”创业型经济迅速扩张。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全市返乡创业人员已达5万余人,创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00多个,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嘉禾县是全国21个返乡创业试点县之一,该县把引导劳务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建设经济强县的重头戏来抓,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9800多家,年产值9.8亿元,占全县GDP的一半。省人大代表、返乡创业人员周秀娟创办的嘉禾顺利锻压工具有限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380万元,去年实现产值1400万元,税金20多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00多人。
3、国际劳务出口迈出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拓展国外劳务市场。2003年累计向境外出口劳务790余人,劳务收入180万美元。郴电国际、郴建集团、郴工集团等企业和嘉禾、临武县积极组织劳务出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郴电国际一次性出口技术劳务15人,工期6个月,承担印度乌鲁米电站安装工程,合同总金额160万美元,标志着我市水电系统技术劳务出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郴建集团与南非谢氏集团合资兴建高档住宅、与青岛南非办事处合资兴办中国商品大型超市等项目也已运作动工,带动劳务出口10多人。
二、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是摆正位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意见》,将发展劳务经济列入全市综合考核事项,设立了“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管理奖”,在全市开展创建“劳务经济最发达县(市、区)”和“就业最充分社区(乡镇)”活动,为我市劳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疏通路子。我们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带动作用和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的作用,为扩大劳务输出疏通了三条绿色通道。首先,政府引导输出。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党政负责同志挂帅的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劳务人员比较集中的东莞、深圳、广州、江门、清远等地区,设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现有工作人员7人,他们为在东莞的45万郴州藉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劳务纠纷调解以及返乡交通等服务,被誉为“打工仔的娘家”。嘉禾、临武县还在东莞设立了流动人口党委、党支部。春节前后,许多地方专门组织车辆去务工地接送劳务人员,并通过联谊会、恳谈会和登门走访等形式慰问劳务输出人员,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其次,中介服务输出。市劳动力市场、市人才交流中心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劳务信息计算机网络和人才资源库。同时,与广东、深圳等省市的10多个县市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就业信息网,准确及时地传递各种劳务信息。再次,教育培训输出。完善了以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术学院、湘南技校为龙头,各类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为主体,县(市、区)就业培训基地为骨架的就业培训网络,建立了涉外劳务培训基地。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机构共48家,年均毕业学生和培训人数3万人。各学校和培训机构加强与输入地用人单位联络,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采取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形式培训高素质劳务人员。近几年,我市每年通过正规培训输出的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成为扩大劳务输出的重要渠道。
三是搭建台子。我们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全市共规划各类返乡创业园、创业一条街近50多个(条)。通过落实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使创业经济迅速成为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嘉禾县投入财政启动资金近400万元,着力建好坦塘、城南、塘水、鸭婆山、车头等五大返乡创业龙头基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入园创业。其中鸭婆山返乡创业园从去年6月至今,已落户创业型企业8家,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
三、我市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呈加速发展之势,劳务经济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我市劳务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其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掘,特别是还存在组织机制不完善、信息机制不通畅、服务机制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解决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尽快使劳务经济总体水平跃居全省最前列。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劳务输出年均递增5万人,累计达到90万人,劳务总收入突破75亿元;回流创业人员年均增加0.5万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创业型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出口劳务年均增加10%,劳务总收入突破1000万美元。
1、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严格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切实加强对劳务经济的领导。各级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研究劳务经济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经济职能部门、政法部门、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政府宏观引导,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大格局;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共同支持劳务经济工作。要切实加大对劳务经济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宣传回流创业的先进典型,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劳务经济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大氛围和大气候。要严格对发展劳务经济工作的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发展劳务经济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相关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2、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要在认真总结和推广劳务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主脱贫”经验的同时,努力构造劳务输出的组织依托,全力打造郴州劳务品牌,形成劳务输出产业化新局面。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要建立健全由市政府牵头,部门和县(市、区)、乡镇政府具体实施,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劳务输出产业链条;成立以市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各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为成员的劳务输出企业——劳务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推动劳务输出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二是要加强劳务协作,健全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输出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要输送各类打工人员。在进一步巩固扩大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输出劳务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西部劳务市场。加强与境外、国外相关城市和企业的联系,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南非市场,不断扩大劳务出口规模。三是要加强基础建设,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在初、高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尽快使新一代劳动者文化程度和求职本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技校的教育培训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定向和储备性培训,提高学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务工层次,增加劳务收入。要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制定岗位培训标准,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及时调整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要推广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的做法,在各驻外办事处增设劳务输出职能科室或人力资源开发联络处,同时要在其他郴州籍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专设劳务办事机构,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解决劳务纠纷。
3、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我们必须在扩大劳务输出的同时,建立健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更加重视创业潮,支持创业潮,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历史性飞跃。一是要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创业平台。要把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导向,不断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和管理,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把回乡创业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市里可以考虑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规划一个返乡创业工业园,各县(市、区)也要结合新一轮工业园区建设,修建打工园区、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一条街,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开发。二是要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本地就业平台。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三是要为劳务人员提供政治舞台。外出务工农民绝大多数是农村青壮年,在较长的外出打工
生涯中,学到了技术,学到了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要择优在返乡劳务人员中选拔村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要积极选拔优秀劳务人员参加各级人大、政协,符合条件的允许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不断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
4、营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要完善优惠政策,对劳务人员办厂、店和从事第三产业,在办理证照、安排场地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方便,优先办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收费。加大财政扶持和银行贷款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引导创业型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对新上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安排就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视同外商投资企业加以对待,在土地出让、用水用电、税费征收上予以优惠。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零门槛”迁入政策,使之真正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同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民保留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权,作为一项鼓励农民外出流动转移的过渡性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视同仁,扫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要加大对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侵害民工人身权利的各种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要切实解决进城居民和异地转移民工子女入学、就医等困难,真正解除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