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信息化建设应用为先导引领公安工作上水平
以信息化建设应用为先
导引领公安工作上水平
----德州市公安局运河经济开发区分局
2008年以来,运河分局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局通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始终把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置于公安工作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来抓,按照“立足区域实际、争取党政支持、借助企业资源、落实科技强警”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努力克服建局时间短、人员少,任务重,技术水平低等困难,建设、应用一起抓,硬件、软件一起上,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努力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高度重视,舍得投入,多渠道打造“硬”基础
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一场革命,谁认识得早,谁抓得好,谁就能赢得主动。为此,分局党委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特别是全市平原现场会议后,将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市局党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景增先后多次专门听取信息化
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困
1难,并提出“努力打造信息化建设工作亮点”的目标和要求;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刘玉辉、分管局长王振甫经常过问信息化工作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08年以来,运河分局坚持高起点、高定位,积极争取支持,先后投资80余万元,对公安局域网、外网及电话通信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公安网专用交换机2台,完成80平米高标准电视电话会议室建设,新增微机18台,打印机、扫描仪各3台,指纹采集设备5台,公安数字证书10个,全局民警公安网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06%,数字证书使用率、杀毒软件安装率全部达到了100%。同时,投资10万元,首批完成警用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投资80余万元,在全区14个村庄全部建成技防监控室,安装探头185个,在全市率先完成“技防村”建设任务;投资40余万元,建成“一河三圈”德故路治安检查站,并实现与分局联网;不断推进网络提速,新建河西派出所网速达到100兆。分局刑警大队和各派出所全部达到“科技强警示范所队”标准。
二、高标准,严要求,多措施提升“软”实力
一是狠抓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为避免大投入、低产出,充分发挥硬件效能,分局紧紧依托公安八大信息系统,初步完成“运河公安信息网”网站建设,全面开通了“派出所综合警务信息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网上办案系统”、“旅店业管理信息系统”、“印章业管理信息系统”、“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理信息系统”、“网吧业管理信息系统”等网上录入、网上查询、网上监控、网上办案系统。
二是狠抓信息的采集录入。始终把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作为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各科所队信息采集范围,规范信息录入,量化任务,落实责任,不断提高信息采集录入的数量和质量,按时完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录入任务,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录入总量达216278条,河西所、盐店口所单位录入量分居全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三是强化信息化应用培训。采取集中学习、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18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全体民警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三、强化应用,充分发挥信息主导警务的实战功能 一是警务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建立治安形势分析预测制度,及时调整警力部署,不断推动警务工作信息化、勤务工作实战化。指挥中心及时整理《每日警情快讯》、《每周、每月警情分析》网上发布,局领导、各科所队负责人及全体民警每日网上查看,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发案动态规律特点,及时调整巡逻、监控、防范、打击等工作重点,适时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短平快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警力跟着警情走”。
二是建立了维稳处突的新机制。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了预警功能。分局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创新维稳处突机制,实现“早发现、快处置”。分局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9起,无一起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科技应用丰富了证据收集手段。针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收集证据难、打击处理难的问题,分局充分运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器材等科技设备,秘密获取并掌握证据,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提供了侦察破案的新支撑。运用视频监控系统为侦察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全局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破获刑事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信息应用丰富了侦察破案新技能。通过运用网上查询比对、排查研判、串并案件等网上作战手段,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7起(其中命案1起),抓获上网逃犯19人(其中命案逃犯2人)。刑事技术展现了科技强侦高效率,分局刑事技术室充分发挥以科技固定证据,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的“尖刀”作用,有效解决了“侦”、“技”脱节问题,提高了刑侦效率。网络配侦实现了破案打击新增长,通过强化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控,特别是网络配
侦的运用,实现了侦察破案的新增长。2008年以来,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查破各类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
四是夯实了治安防控的新机制。分局通过强化技防措施,构建了立体化全时空治安防控网络,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全区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复杂场所监控点与重点企事业单位监控点、无线对讲寻呼系统、“技防村”动态电视监控系统的有机结合,构筑了全方位立体防控网络;金融报警系统、重点单位、居民小区技防设施成为防控网络的有效补充;进出城通过24小时监控,实现了治安防控的动态延伸、扎口管理,有效遏制了针对机动车的“两抢一盗”违法犯罪,公安机关的治安防控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全区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一起抢劫出租车、出租司机财物案件,2008年,全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8.8%,群众安全感达到96.7%。
二00九年三月三日
第二篇: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近一年来,**县公安局在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在网络建设、网上办公、网上执法、通信设备、信息培训及应用、硬件投入、规范化管
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下面,结合我局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笔者认为,公安事业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想控制治安、压制刑案,只有走信息化强警之路,把公安工作信息化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因素是信息拥有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广辟信息来源。围绕公安基础工作,要以广大民警为骨干,以协警、信息员、隐蔽力量、社会群众为有力帮手,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要瞄准突出治安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求,扎实开展人口管理、重点部位控制、社区治安防范、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基层创安等工作,从中获取第一手的、全面准确的公安基础业务信息。同时,将可被我采集、能为我所用的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二是严把信息质量。全面规范信息的采录工作,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抓紧界定信息内涵,强化信息收集时效,统一信息采集项目、录入要求、操作流程和数据格式。特别是对一些公安实战中作用突出的信息,如指纹信息、现场勘查信息、案件信息、高危人群信息等,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切实把好关、三是加强信息维护。丰富高质的信息是基础,统一严格的管理是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利用价值,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网上信息日常维护制度,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实现信息共享。突破传统模式下警种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
三、民警信息化素质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公安信息化讲求的是规模效益,既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警务理念和信息作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信息警务的参与者、受益者,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高度重视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扩大信息化应用群体。一方面,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科技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切实优化人才政策,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民警学信息科技,用信息技术,把信息应用技能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应用主体的最广泛性。具体要做到:对所有的45岁以下民警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同时要制定刚性要求,开展好全员计算机培训。让每个民警都能做到“会打字、会录入、会查询、会安全维护、会本岗位业务系统使用”,养成“上班先开机,工作必上网”的习惯,逐步形成“文件网上走、案件网上办、台帐网上建、绩效网上考”的新格局。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形成人人重视信息、人人应用信息的良好氛围,把信息转化为警力、转化为效率、转化为战斗力,实现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效利用。真正叫响“不懂计算机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懂计算机的民警将丧失工作岗位”的口号。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看公安信息化建设文档
以科学发展观看公安信息化建设
从公安信息化的发展看,经过多年建设,公安信息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公安信息化使公安工作机制与模式发生变化。公安信息化使传统工作机制受到了极大挑战。信息应用成为各项工作中必需的过程或环节,信息系统成为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平台,信息协作平台成为跨地区、跨警种协作的重要纽带。公安信息化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侦查破案方面尤为明显,公安机关都实践、总结了不少信息化条件下的技战法,这些技战法的核心是信息应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战法。二是公安信息化促进了公安工作的精细化。对信息质量的高要求、全警对信息化效益的认同促进了公安工作的精细化。三是公安信息化使公安工作的触角伸向社会各角落。公安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各级公安机关有能力加工、分析、利用各类信息,这使得由警务活动内涵、外延扩大后对信息的旺盛需求得到了技术支撑。公安机关把触角伸向社会各角落,信息是主要媒介。一方面获取大量社会信息为公安机关所用,另一方面利用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为社会服务。四是公安信息化对警务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推行的“主动警务”、“社区警务”、“从人到案”等警务理念的贯彻得益于公安信息化。正是大量基础信息的采集、分析,尤其是对流动人口信息、高危人群的“吃、住、行、销、乐”信息的采集与应用,使“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得以实现。五是公安信息化提升了全警的科技意识和技能。公安信息化不仅培养了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个相当大的应用群体,在发达地区,这个群体实际上就是全警。全警应用使公安信息化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全警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信息化意识深入警心。这是其他科技建设所做不到的。公安信息化对全警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信息化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大大推动了公安工作的变革。
公安信息化在取得上述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应用管理、运行管理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滞后于在技术层面取得的进展,二是应用效益相对于建设投入而言仍显不足,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四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发掘,五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及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等依然存在不少隐患,需要下大力解决这些问题。
在公安信息化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解决存在问题,提升信息应用效能,促进公安工作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
首先,科学的公安信息化发展观要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高效益发展就是要克服片面追求技术、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将技术与效益、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之路。在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忽视应用效益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效益评价,加强对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管理,以应用效益促公安信息化发展。
其次,科学的公安信息化发展观要坚持协调发展。在顺利完成“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后,公安信息化处于一个新的起点,必须统筹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条件下公安体制与机制的变革、地区与业务信息化的平衡发展等,促进公安信息化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的公安信息化发展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在公安信息化发展中,必须关注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建设等,必须坚持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促建设,以信息化效益带动信息化发展。
第四,科学的公安信息化发展观要提升全警素质为目标。公安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警务模式,民警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升全警的个人素质和业务素质,打造一支在信息化条件下,具有现代意识的、应用善战的队伍。
从公安信息化的发展看,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对现行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变革。公安机关现行体制与机制并不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形成的。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展现的更多是信息化本身的技术优势,而非信息“化”了的整体优势。决策与执行机制总体上依然传统,业务协同并未完全实现,公安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之间尚未融合。这些问题都不是技术能解决的。要在下一阶段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把决策机制优化、执行机构重组、业务流程重构、跨部门业务协同等作为重点,努力建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警务体制与机制。二是要通过信息化支撑新警务理念的实践。“主动警务”、“精确警务”等警务理念需要得到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在下一阶段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要更加关注社会信息的收集、围绕工作目标的信息组织与应用模式研究、社会动态的趋势分析与结果研判、研判结果处置的警力部署等问题。要进一步促进信息采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使之完全融合到一线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信息的高质量管理和应用,促进公安工作的精细化;建立一支以信息分析、研判、挖掘为主要工作的高度专业化的情报分析队伍,使之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采取有效手段给予团队、单警信息支撑。三是要通过信息化引领服务型机关建设。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改革目标的确立,对公安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出了更大的空间。要建设应用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系统,使之成为公安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要建设好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的门户网站,通过信息发布、定制服务、网上办事等信息化服务方式与手段,强化公安机关与社会大众的交流。四是要通过信息化强化宏观决策与应急管理能力。为了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公安机关的视线将会更加关注社会宏观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从中研判社会治安动态发展趋势。如对暂住人口的关注,不仅关注其发案情况,还要关注其就业(生存)情况。宏观决策支持将关注点放在“可能”而不是“已经”上,公安信息化要为宏观决策支持提供平台和处理手段。应急管理无疑也是公安信息化要着力解决的重要应用,其侧重点将是公安机关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有关单位的信息沟通、预案制作、多警种警力部署、现场指挥处置及后方指挥部的分析与决策等。
第四篇:以智慧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以智慧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编者按: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并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从而促进教育公平。”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概括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因此,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革命性影响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智慧教育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智慧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手段,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人物简介:周洪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记者:尊敬的周洪宇教授,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论述一下信息技术是怎样与教育深度融合的。
周洪宇:教育是接触信息技术最早的重要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整个教育体系如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这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内涵所在。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目标。
《规划》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观念,并认为这才是实现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成为发展主题,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记者:在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意义在哪里?
周洪宇: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必须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将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将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了教育体系中教与学的“双重革命”,需要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信息技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放平台,在任何自我能支配的时间、任何能上网的地点,以任何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及日益加快的网络速度和联网性能,真正可以实现内容革命和学习革命,新的“We all learn”学习时代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再辅以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机制,就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渠道,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您认为我国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现状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周洪宇:“十二五”期间,我国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战略抓手,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但相对而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够。一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根据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二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教育部规划的5大类20个子系统只是完成了学籍管理系统、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一期等少部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其他诸多系统的建设仍然处在部署阶段,还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建设,更谈不上运用。三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已经基本跨过了起步阶段,迈入了应用整合的门槛,但是,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重硬件轻软件、重资源轻应用、重建设轻维护等问题仍然存在。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上明确提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影响世界发展的前景。智慧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战略手段,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记者:既然您提到了智慧教育,请您就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谈谈您的想法。
周洪宇:首先,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进一步巩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1996-2010年,美国颁布了《帮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等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实现教育技术的飞跃;2010年5月,欧盟正式发布了“数字化议程”五年计划,推动宽带网络全覆盖、教育培训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加快了智慧教育建设的步伐,印度出台《信息技术行动计划(1998-2008)》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支持ICT开展;巴西制定《E―brazil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其次,智慧教育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自2010年国家以来,全国多省(市)提出要建设“教育强省(市)”,智慧教育成为建设教育强省(市)的战略抓手。上海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度应用,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营造“老师总在我身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江苏在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服务;广东明确教育信息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前列。湖北、安徽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正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最后,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推进智慧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以信息化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因此,以智慧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纲要》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助力我国基本实现教育化的重要引擎。
记者:既然智慧教育如此重要,那我们在实施智慧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周洪宇:当前,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成为助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建议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智慧教育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进在线教育。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编制“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标准”“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二是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级统筹、多方投入、分级推进”的原则,以服务换投入,广泛调动地方、企业、社会深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建立基础设施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学校购买、公司运维”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服务的机制和模式。推进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电教人员开展跨校服务。制定运维经费标准,构建运维经费保障机制。
其次,要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创新公共教育平台建设模式,以县域以上为单位走集约化与集成化建设道路,停止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育平台开发,学校只是作为县域信息技术服务的一个用户。一是建设基础教育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企业竞争提供的方式,采取购买教材同时购买配套资源,或购买教材并配套包年免费使用资源的办法,从政策安排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二是建设特色明显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探索“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建设视频与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同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专业特色资源库,形成良性的生成性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三是促进优质高教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本科高校组建“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师范生培养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再次,要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一是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二是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三是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要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加快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技术研发模式,培养一支教育专家、技术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三结合信息技术研发队伍。一是建设一批国家认定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国际交流。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平台积极对外推广我国优质课程。引进国外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在线教育课程。三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编辑:王晓明)
第五篇: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一直在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目前已建成并使用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近20个,一些单项系统发挥出了较大作用。特别是视频监控系统建到了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使基础工作信息化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就全市而言,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和一些方面的“短板”问题。近期,笔者参加湖北省公安厅考察团考察学习了江苏、广东“两省”及南京、深圳“两市”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进经验。现从内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就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谈几点浅见。
一、“有共识”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基础。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提升警务效能、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导。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方向、是趋势的共识。时代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务必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信息化就是推动和促进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必然选择。适应时代的要求,公安警务必须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从被动到主动、从低速到高效的转变。信息化是实现上述转变的桥梁和保障。其为桥梁,是因为信息化能有效地对现有的信息应用系统进行大整合,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成为聚集力量和智慧的纽带和枢纽;其为保障,是因为信息化开启了信息智能研判,成为实现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有效主动治安、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杀手锏,其发挥出来的巨大现实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发展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的共识。公安事业要有新发展,有快发展,有大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从现阶段看,只能探索无增长改善警力的办法,而且还要在为基层一线民警松绑减负的情况下实现无增长改善。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
二、“会领导”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前提。公安信息化是一场警务革命,这场警务革命的发生源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源于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公安信息化也只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警务的进步与发展,而绝不能迟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延缓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对公安信息化的建设及应用,从上到下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要有“会领导”的眼界、能力和水平。一要有眼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乡镇要有县级的眼界,县级要有市级的眼界,市级要有省级的眼界,切忌眼界的局限导致信息化的短视或盲动。二要有能力。公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领导者必须要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如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及应用,要能够确定切合实际的明确的工作目标,按照既定目标设置各级合理的工作职责与任务,选择投资省、见效快、易掌控的建设模式等。三要有水平。组织领导者要有“兼顾两头”、统筹规划的头脑,既要将最高层次上的抽象概念弄清楚,又要将最一般层次上的具体行动想明白。要善于倒着想、顺着推,全方位谋划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规划既要全面,又要细致;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既要有远景目标,又要有分阶段实施规划。确定一个思路,同时想到如何执行;确定一项工作,同时关注操作和执行的办法等。要把人、车、房、路、网五个要素都考虑进去,对推动和促进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厉行节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贴近实战,又要面向未来。
三、“重人才”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最重要的环境氛围。一方面,要尊重信息化“化”来的人才。信息化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同时又依赖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要出台和落实科技强警措施,形成科技强警的氛围和常态。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联系,掌握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丰富、拓展公安信息化内涵。通过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构筑公安科技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尊重信息化“化”出的人才。随着公安信息化的向前推进,必然在公安队伍中造就和培养出一批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化”出的人才与“化”来的人才同等重要,不可偏颇。只有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与信息化人才的成长互为依托,公安信息化才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公安信息化人才成长才有适宜的土壤和条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全员科技培训,开展岗位科技练兵,使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各类设施、设备系统高效运转起来,切实发挥实战效能。建立将科技培训纳入“三个必训”重要内容、公安科技人才库、在公安网页上开辟“公安科技”专栏、科技应用奖惩等制度。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科技应用标准评价体系,开展评选公安科技拔尖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强警示范单位和个人、基层科技服务、外聘科技人才等活动。对操作技能达不到标准的民警实行离岗培训,迫使其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四、“为实战”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为实战”,公安信息化才“化”得起来。“为实战”,公安机关就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公安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赋予公安信息化“为实战”的新内涵。“为实战”,务必坚持信息主导警务理念,通过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综合和研判,用信息直接指导服务实战,确保实战始终朝着最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纵深展开。而被实战反复证明了的神奇的信息化,也一定会被不断开发升级,增添功能,且更加简便,更加高效,成为不死的常规武器。“为实战”,公安信息化才“化”得持久。一切脱离实战的想法和行动都是行不通的,公安信息化一旦脱离实战,就成了不中用的花钱机器。而紧贴实战、服务实战的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警务效能的极大提高,而且会带来广大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对信息化的热切期待和百般呵护。如2007年,钟祥市公安局借助社会力量,以很少的投入建成了警务移动综合查询系统和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开通以来,直接为一线民警提供查询信息5000余条,协助破案1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220余万元。如今,这套系统已经成了钟祥市一线民警的“贴身武器”。紧贴实战,还要有“远见”。公安信息化不仅要满足现实斗争需要,而且还要具备前瞻性,敏锐觉察到公安实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需求,通过预留接口、开放平台等方式让公安信息化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展、公安工作的需要不断升级,从而不断满足今后实战的需要。
五、“有动力”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基本保证。动力哪里来?要靠信息化的品质激发动力。公安信息化的高品质要体现在“三性”上。一要有实用性。实用性就是要求信息化有用。实用性是信息化的生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没有实用性,就失去了战地和舞台,也失去了掌控它的主人。二要有普适性。普适性就是要求民警会用。没有普适性,信息化就推不开,就会被搁置。信息化大家都能用,都用得了,都用得好,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利用起来。三要有实效性。信息化有实效性,民警才会想用。近年来,随着实效性极强的公安专网的逐步开通普及,广大公安民警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追逃,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的便捷与高效,上公安专网已经成了广大公安民警办案办事办公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迫切需要,这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提速的强大动力与基本保证。要靠信息化的工作机制保护动力。要建立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机制。一要规范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对全警采集、录入、应用、共享的标准、内容、程序、要求都要一一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使全警在信息化建设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干中注意什么。二要推进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要通过抓示范,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自觉性;通过树样板,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积极性;通过比速度,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紧迫性;通过赛质量,激发全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效性。三要奖励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通过落实奖惩措施,开展排名比较,奖励先进基层单位、先进民警,鞭策后进基层单位、后进民警,让民警看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既能够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又能够得到上级和同志们的认可。同时,也让民警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感到有压力,有压力才会产生动力。
(作者系荆门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