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费用管理
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
第三十五条 公司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支出,按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管理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控制好成本费用,对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十六条 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包括:利息支出、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等。
(一)利息支出:指支付以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成本支出。
(二)营业费用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医药费、职工教育经费、保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管理费、通讯费、交通费、招待费、差旅费、车辆使用费、报刊费、会议费、办公费、劳务费、奖励费、各种准备金等其他费用。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公司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计算摊销的费用。
(四)摊销费:指递延资产的摊销费用,分摊期不短于5年。
(五)各种准备金:各种准备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金和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按年末长期投资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坏帐准备金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1%提取。
(六)管理费用包括:物业管理费、水电费、职工工作餐费、取暖降温费、全勤奖励费等其他费用。
第三十七条 保险按照相关规定交纳。
第三十八条 加强对费用的总额控制,严格制定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财务人员应认真审核有关支出凭证,未经领导签字或审批手续不全的,不予报销,对违反有关制度规定的行为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第三十九条 公司各项成本费用由财务部负责管理和核算,费用支出的管理实行预算控制,财务部要定期进行成本费用检查、分析、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第二篇:成本费用管理规范
成本费用管理规范
第一条 成本费用是指酒店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物料、原材料消耗,人工报酬或其它耗费。
第二条 根据管理班子与国家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酒店制订了成本及费用项目,并按客房、餐饮、商场、电话、洗衣、商务、健身、美容等营业部门和其它非经营部门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及考核管理。
第三条 酒店成本主要指餐饮成本和商品成本。餐饮成本主要指食品饮品的原材料、辅料的进价加运输、关税等费用的成本;商品成本主要指商品进价加有关费用。
第四条 费用的核算与控制
1.营业费用,主要是客房、餐饮、商场等经营部门发生的直接费用,是各部门可直接控制的费用。
2.行政费用,主要是行政管理费、市场费、能源及维修费用,是不能直接计入各个部门的费用。
3.非经营费用,主要是折旧费、大修费、集团总部费、土地使用费、房产税、保险费、汇兑损益、利息等费用,是管理者无法直接控制的费用。
4.对于第二类行政管理费用,由各职能部门进行控制,按照预算计划进行考核。
第五条 成本费用核算原则
1.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以权责发生的时间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同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要相互配比,以正确核算各期损益。
2.成本费用发生时,要按实际成本计价。
3.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由于支出而产生的效益仅与会计相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而支出产生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则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4.酒店为购建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支出、对外投资支出、罚没损赠及其它与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其它支出,不能列入成本费用。
第三篇: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标准[模版]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标准 1.总 则 1.1 为了加强对本单位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规模,堵塞漏洞,制止铺张浪费和徇私舞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1.2 费。1.3 成本费用的下列职务应分离:批准人与经办人的职务相分离;经办人与证明人、验收人相分离。2.分工和授权 2.1 单位的成本费用预算方案和成本费用的承包考核方案由公司财务部门统一编制,报经公司管理层会议审议通过后,将各项成本费用指标下达各单位执行实施。各区队(或车间)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本单位的成本费用的开支规模,确保本单位的成本费用承包考核指标不超支。2.2 公司各部门领导对本部门开展正常业务开支的费用具有签字批准权,但一次开支金额超过5万元的必须提请分管矿领导签字批准,50万元以上的正常费用开支应由公司高管集体批准;非正常业务开支由分管矿领导批准,一次性开支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要经公司高管集体批准,并形成会议记录。2.3 各区队、车间、科室在本单位的正常业务和下达成本费用指标范围之内有开支自主权,具体批准权限由各单位自行制定实施,并报公司总部备案;非正常性支出(如捐赠、赞助、广告宣传)原则上由单位统一开支,各下属单位如确有必要开支,应事先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开支。2.4 财务部门负责审核、核算、记录本单位的开支成本费用,本制度所称成本费用是指单位为了获取收益而发生或支付的各种耗费以及虽与获取收益无关但应由本期负担的各种耗定期报告本单位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并提供相关的说明和分析。汇总、分析全公司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及时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并提供必要的说明、分析资料。3.实施与执行
3.1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成本费用的承包指标合理分解至各职能部门或个人。
3.2 各单位开支的成本费用,必须取得正式发票或其他符合有关会计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规定的有效凭据(并附与发票或凭据相关且必要的合同、协议、文件、清单或其他证明资料),由经办人在发票上署名、表明经办人的身份或在有关凭据的填报栏上署名,需要证明或验收的由证明人或验收人署名并表明验收或证明身份,有权批准成本费用开支的人员应在自己职权范围和批准权限之内进行审批,表达批准或同意成本费用开支的意见并在发票或凭据上署名。
报账人取得的发票应符合开具发票的有关规定并加盖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经办人、验收或证明人、批准人应分别在发票或凭据上签名并作“经办”、“验收或证明”、“同意报账”的表述,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发票或凭据,财务部门不得受理。3.3 成本费用禁止“白条”入账的现象,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取得正式发票的,应由经办人在单位所在地税务机关补办正式发票,将取得的“白条”作为原始凭据与补办的正式发票一起作为报账的原始凭证。3.4 各单位财务部门对各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或有不真实迹象的成本费用,要坚决拒绝办理报账业务,经办人员如有异议,应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解释无效的,提请本单位领导或上级公司财务部门出面处理。3.5 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正确地编制有关成本费用开支的会计凭证,登记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帐薄,编制有关成本费用的会计报表。3.6 财务部门要定期向矿领导报告单位成本费用的开支情况,并对费用开支情况作必要的说明,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成本费用开支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成本费用开支的正常、有序。3.7 财务部应对公司各部门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随时监控成本费用开支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的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和纠正。3.8 财务部应对公司总部和各下属单位的成本开支情况与下达的指标额进行比较、分析、考核,找出超支或节约的影响因素,明确责任,向有关领导报告,请示处理意见。4.监督与检查 4.1 4.2 新义公司成本费用的监督检查权由公司总部财务部行使。成本费用开支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费用控制的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由一人兼任两个以上不相容岗位的现象和成本费用的开支是否获得授权或批准。成本费用的开支是否存在越权审批或重大开支由一人审批的现象。成本费用开支的原始凭据的报销手续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合法、真实和有效。成本费用开支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记录有关会计帐薄和编制有关会计报表是否准确、规范。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是否由公司高管授权或批准。4.3 内部审计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要求被检查单位纠正和完善,发现重大问题应写出书面检查报告,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4.4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加强现金流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思路[范文]
加强现金流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加强现金流管理,改善现金流状况
(一)认真分析本公司现金流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目的:⑴认识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⑵正视我们在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改善现金流质量的自觉性,为这项活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从企业现状出发拟定改善现金流质量的工作计划
1.工作目标:⑴通过二年的努力使现金流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生产经营性现金流为+5%,2010年为+10%(现金收入/现金支出);⑵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2009年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不超过400天(现在为500天左右),2010年不超过360天。
2.抓好三个关键点
2.1抓好原材料采购资金管理
2.1.1工作目标:原材料采购资金占用率不超过80%〔现在为90%占用率=实际付款数/全年采购总量(金额)〕。
2.1.2 具体措施
⑴加强计划性,期货采购占90%,临时采购不超过总量的10%;
⑵与主要供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⑶实行批量定货、分期交货、分期付款;
⑷争取较好的付款条件首付30%(现在为40-50%)
⑸挖掘电厂建设的工程余料;
⑹认真实行比价采购;
⑺通过扩管等方法充分利用库存余料;
⑻解决采购与生产脱节问题,采购前技术、工艺、生产等部门进行会商,把钱用在急需的产品上;
⑼其他
(列出这些具体措施,一是说明前边提出的目标是可行的,二是做为改进工作的指导方向)
2.2抓好货款回收工作
2.2.1工作目标
⑴当年交货产品按合同规定规定的付款方式回款率达到85%(目前在65%左右);⑵历年陈欠回款率50%,到期质保金回款率95%;
2.2.2具体措施
⑴在定合同前做好企业信誉调查,回款不好的单位不签合同;
⑵付款条件争取达到3:6:1;
⑶从产品交付到货款回收主办业务员要全程跟踪,及时处理用户反馈、及时催款;
⑷对应收款进行分类管理,交货后2个月内回款为正常,3-4个月为预警,超过4个月为风险,按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催款措施;
⑸调整销售奖励政策,按不同的回款期规定不同的提成比例;
⑹建立精干、高效的职业化收款队伍。
2.3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减少流动资金总需求量
2.3.1工作目标
争取用二年时间流动资金周转天数降到360天(现在是500天),从而减少每年流动资金需求总量。
以年销售额2亿元计算,周转500天全年流动资金总需求量为2.78亿元,按周转360天
算,每年总需求量为2亿元(按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和资金周转流程,一年周转一次是可能的)。
2.3.2措施
⑴在资金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销售额;
⑵核定采购、生产、销售各部门的资金定额和占用天数。
(三)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计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变数大,如不及时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势必流于形式。
谁来跟踪?具体措施的落实由部门主管领导跟踪,宏观进展情况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由财务部跟踪,跨系统问题由财务总监协调,必要时由总经理出面处理。
(四)建立改善现金流质量的长效机制
改善现金流质量是全局性、系统性问题,要真正见效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以上各点是治标性办法,也是治本的基础,要适时建立治本性机制。
1.认真做好资金预算管理,既要有指导性计划,也要有季、月的实施计划,计划要动态调整,要尽量提高可行性,这需要财务牵头,采购、生产、营销各部门认真配合。
2.每季(逐渐发展到每月)进行一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重点环节,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再进行确认,形成良性的PDCA循环系统。
3.将此项工作列入对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并加大权重奖优罚劣。
这样就会形成以计划为龙头,以季(月)分析为过程控制,以最终奖惩为激励和约束手段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抓好财务基础工作,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1.加强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从各种定额、原始记录、票据传递到核算方法都要加以规范,使成本真实、可靠,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下边的工作就无从做起。
2.建立可比产品和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和核算办法
我们的产品繁杂,可比性差,只能选出若干具有可比性的重点产品进行核算,为此财务部门必须确定哪些为可比产品,确定可比产品之后,还要做出这些可比产品的目标成本(或叫标准成本)做为成本控制的标准。同时建立至下而上的核算体系和核算办法,现在财务部门已经有相关资料,需要完善和修改,提高准确性、可行性。
(二)制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工作方案
1.工作目标:
⑴建立总成本控制目标:以年销售额2亿元计算,全部成本费用不超过销售总额的85%,销售利润率不低于15%。
具体控制比例是:原材料≤65%,生产费用(含制造费)≤10%,期间费用(企管费、财务费、销售费)≤10%。
⑵可比产品降低率≥3%(与目标成本比)。
2.抓好两个关键点
2.1抓好新签合同的利润率水平控制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使我们对合同有了选择的权利,新签合同的总体利润率水平应控制在15%左右,做为下限,利润率低于8%的合同原则上不能接,低于这个水平考虑到资金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因素后就可能亏损。如果以后市场形势变化,再另定。
2.2抓好制造成本控制,主要是原材料成本控制
2.2.1原材料成本控制目标
⑴采购价格比当年计划价格下降2-3%(难点是当期社会平均价的采集);
⑵原材料实物消耗比定额下降2-3%.2.2.2具体措施
⑴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在改善现金流的措施中已提到;
⑵降低原材料实物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平均提高2-3%:
● 认真修定原材料消耗定额,减少下料尺寸,平均下降2%;
● 加强料头管理和利用;
● 通过扩管、缩管利用库存余料;
● 优化设计,合理用料;
● 减少废品损失,废品损失率控制在0.5%以内。
2.2.3降低生产费用
目标:比计划下降2-3%
措施:●提高工序一次交检合格率,降低返工、返修率,一次交检合格率平均提高
2-3%;
●对辅助材料、能源消耗按车间核算;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窝工、停工、工序倒流,有效工时利用率达到95%;●对运输费、大宗辅助材料采购进行招标,降低支出。
3.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具体改进措施由部门主管进行跟踪,总体把握和数字控制由财务部跟踪,跨系统问题的协调处理由总经济师负责,重大问题由总经理处理。
(三)建立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长效机制
1.坚持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列入工作大纲和综合计划;
2.定期(季、月)进行成本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要解决二个问题:
⑴财务部门要设二套帐、二个表,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对内必须真实,每月一提供,否则地法进行分析;
⑵利润、成本对相关的高管人员不能保密,否则他只能不管;
3.形成定期考核监督机制和奖惩办法
考核监督部门由总经理确定,考核监督办法另定。
4.长期开展全面改善、提质、增效活动
从企业现有基础出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善,逐步提高。这种改善是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主线进行的,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促进企业由粗放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直至精细化管理提升,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必每年另立题目,使职工无所适从。
杨总:改善现金流状况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是全局性、系统性工作,抓起来会有很多困难,并且不能马上见效。但是要认真抓效果会逐渐显现,拿降低成本一项来说,总成本如能降低2%,全年新增经济效益就是340万元,而且几乎没有投入,如果您下决心抓,具体工作我可以配合王贵荭去推动,重大问题请您决定。
夏德跃
2008年8月1日
第五篇: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
目录
第1章
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 4 1.1 人力资源成本 4 1.1.1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4 1.1.2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6 1.2 生产成本 9 1.2.1 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9 1.2.2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13 1.3 采购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18 1.4 物流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20 1.5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22 1.6 销售费用 24 1.6.1 销售费用构成分析方案 24 1.6.2
销售费用管理控制办法 26 1.7 管理费用 31 1.7.1 管理费用构成分析方案 31 1.7.2 管理费用支出审批规定 32 1.8 财务费用构成分析方案 34 第2章
人力资源成本费用控制 35 2.1 取得成本 35 2.1.1 招聘成本控制方案 35 2.1.2 人才测评费用预算流程 42 2.2 开发成本 42 2.2.1
培训费用管理控制办法 42 2.2.2 员工教育经费使用规定 48 2.3 使用成本 50 2.3.1
员工加班费用管控办法 50 2.3.2 员工福利费用控制办法 53 第3章
生产成本费用控制 56 3.1 直接材料成本 56 3.1.1 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流程 56 3.1.2 原材料消耗控制方案 57 3.2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 59 3.3 生产用水节约管理办法 61 3.4
保护用品管控制度 63 第4章
采购成本费用控制 68 4.1 订购成本 68 4.1.1
采购询价控制流程 68 4.1.2 订购成本控制方案 69 4.2 存货持有成本控制方案 75 第5章
物流成本费用控制 78 5.1 运输成本 78 5.1.1 物流行业运输成本控制方案 78 5.1.2
销售企业运输费用管理规范 80 5.2
装卸工作控制流程 83 第6章
质量成本费用控制 84 6.1 质量培训费控制方案 84 6.2 废品损失费控制方案 88 6.3
修费控制方案 90 第7章
销售费用控制 92 7.1 销售人员薪资控制方案 92 7.2 业务费用 93 7.2.1 销售人员差旅费控制制度 93 7.2.2 销售业务招待费控制办法 98 7.3
广告费用控制管理规定 99 7.4 公关礼品管理控制办法 102 第8章
管理费用控制 104 8.1
办公费支出控制方案 104 8.2 招待费管控实施办法 106 8.3 通信费管控实施办法 109 8.4 差旅费报销控制细则 112 8.5
工会经费控制办法 114 8.6 绿化环境维护管理规定 116 第9章
财务费用控制 117 9.1
利息支出控制方案 117 第1章
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 1.1 人力资源成本 1.1.1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用等。2.岗位培训成本,指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
3.脱产培训成本,指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允许员工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培训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
(三)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费、存档费和残疾人保障金等。1.维持成本,指企业保持人力资源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付出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津贴、年终分红等。
2.奖励成本,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包括各种超额奖励、创新奖励、建议奖励或其他表彰支出等。
3.调剂成本,指企业为了调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稳定员工队伍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员工疗养费用、文体活动费用、员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
4.劳动事故保障成本,指员工因工受伤和因工患职业病的时候,企业应该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遗属补贴、缺勤损失、最终补贴等。
5.健康保障成本,指企业承担的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如疾病、伤害、生育等)引起员工健康欠佳不能坚持工作而需要给予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和补贴等。
(四)离职成本
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离职时可能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费用,主要包括解聘、辞退费用及因工作暂停而造成的损失等。
1.离职补偿成本,指企业辞退员工或员工自动辞职时,企业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至离职时间止应付给员工的工资、一次性付给员工的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置费用等支出。
2.离职前低效成本,指员工即将离开企业时造成的工作或生产低效率损失的费用。3.空职成本,指员工离职后职位空缺的损失费用。某职位出现空缺后可能会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资金,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使用,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公司预算制度,特制定此制度。第2条
预算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是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HR成本)预算的主要执行部门及本制度的制定部门。
2.公司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查、核准HR成本预算,并提出修正意见。第3条
范围
HR成本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均须遵循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4条
工作期间规定
人力资源部应于每月28日前编妥下个月的各项HR成本支出预计表,并于次月15日前编妥上月份实际与预计比较的费用比较表,呈总经理核阅后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送总经理办公室,一份送财务部。第5条
制定依据 1.董事会确定的经营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历年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际费用情况及本预计的内外部变化因素。
第2章
HR成本预算的编制第6条
HR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如表1-4所示。表1-4
HR成本构成一览表
第8条
人力资源部在制定预算时,应考虑各项可能变化的因素,留出预备费,以备发生预算外支出。第9条
人力资源部做好预算后,编制《预算书》,并于三个工作日内上报预算委员会进行核准、审批。第3章
HR成本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第10条
HR成本预算的执行
1.人力资源部在收到预算委员会批复的预算后,应按照计划实施。
2.人力资源部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簿,按时填写《预算执行表》,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和累计差异额。第11条
HR成本预算执行控制
1.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算内的项目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控制,预算委员会、财务部进行监督,预算外支出由总经理和财务部经理直接控制。
2.下达的预算目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来说不得超出预算。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奖惩。3.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财务部经理及总经理的核准后纳入预算外支出。如支出金额超过预备费,必须由预算委员会审核批准。4.若HR成本的预算有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
5.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如已制定的预算缺乏科学性或欠准确、国家政策出现变化等)时,要及时对预算进行修正。第4章
HR成本预算修正的权限与程序 第12条
预算的修正权属于预算委员会和公司董事会。第13条
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正预算时,人力资源部必须提出《预算修正分析报告》,详细说明修正原因以及针对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交预算委员会审核并报董事会批准,然后执行。第5章
HR成本预算的考核与激励 第14条
HR成本预算考核对象与作用
HR成本预算考核主要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评价。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以达到引导公司每一位员工向公司战略目标方向努力的效果。第15条
HR成本预算考核原则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第16条
公司要通过季度、考核保证HR成本预算得到准确执行。第17条
季度、预算考核是对前一季度、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或者在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第6章
附则 第18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拟定并负责解释,经预算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第19条
本制度自期
****年**月**日生效执行。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确保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涉及生产成本管理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第3条
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第4条
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第5条
生产成本控制权责规定
1.生产部负责对直接材料的消耗指标、领用流程、投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做出明确规定。
2.财务部负责对制造费用分摊做出规范,并核算生产成本及呈报生产成本绩效。第2章
生产成本控制的一般性规定 第6条
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如图1-2所示。生产部:物耗标准、领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 财务部:费用报支、费用分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