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2: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第一篇: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滁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提要】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是环境问题的多发期。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当前步入城镇化快车道的滁州市所迫切面对的问题。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国家未来政策走向的衔接性,课题在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国家正在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视角,并根据相关原则和实际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做了一个定性划分。把握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必须在统筹谋划不同主体功能区域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水平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基于此认识,课题对如何利用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到的规划、产业、人口、土地等关键性因素作为调控内容,对滁州市辖区下两个性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协调分别作了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 滁州市城镇化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调控方式

一、本课题研究必要性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的合理性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城镇化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不当时,会导致许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构想。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危机反思的成果,它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的现实需求是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城镇化水平较低,低于全国45%、全省38%的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矛盾较为突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滁州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与此同时,建设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新家园的要求,也使滁州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为此,滁州市提出了打造“生态滁州”和“五城联创”等口号和具体目标。基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资源环境问题易发期的警示和滁州未来发展的环境需求,协调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应时性,是滁州当前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及视角选取的合理性

滁州是安徽省辖市,下辖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各地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因而笼统地谈各地的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如何协调,显然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了增强课题的针对性,避免笼统化和泛化,本课题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二者如何实现协调。下面来谈一下选取此视角的合理性。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此处的“开发” 是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谋划来明确我国陆地国土上的哪些空间应该优化或重点地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少数以生产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哪些空间应该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更多的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或以生产生态产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建设主体功 1

能区的根本动因就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和管治,以解决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从而遏制一些地方政府无序开发,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具有如下的合理性:首先,它能够针对滁州辖区各地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划,差别性地提出二者协调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其次,该视角符合国家未来的空间开发和管治思路,具有合趋势性;最后,选取该视角易于找到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这是因为城镇化是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划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显然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研究易于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平衡点。平衡点就在于针对各类不同主体功能区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一)滁州市辖区主体功能区划的设想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滁州市的主体功能区划要与国家级和安徽省的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尽管目前国家级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正在积极编制之中,还未最终出台,但我们仍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建议性的划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规定主体功能区划的单元原则上应以县一级为主。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按照目前出台的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思想与相关原则和滁州市自身条件与实际情况,设想如下:

大滁城区为重点开发区:该区包括滁州市主城区、琅琊区、南谯区的乌衣镇等部分离滁州市主城区较近的区域、来安县城、全椒县城,也即滁州市目前正在竭力打造和建设的以滁城主城区为核心,以全椒、来安和南谯区的乌衣镇为副中心,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了便于行文,该区域下文简称Z区)。该区域的整体建设规划已通过省政府批复。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与泛长三角合作的核心区,位于安徽最具活力的皖江城市带内;腹地深广、资源特别是非金属和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化处于初中期阶段,所受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生态承载力较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家电、汽车等产业发育良好;发展势头和潜力很大,面临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的对此区域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视察滁州时明确提出要求:打好 “三张牌”(区位、资源、环境)和建设“三个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紧靠南京的同城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由此可见,该区域总体上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滁州市下辖的定远、凤阳、明光、南谯远离大滁城区的区域、全椒与来安大滁城区外的区域,总体上应划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下文中简称X区):该区是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是滁州作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滁州“百亿粮仓”规划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和集聚人口的条件相对不够好。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意见》(国发[[2007]21号)规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据此可见,虽然该区域地形等条件也适宜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未来此区域总体上被划为限制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天长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工业基础较好等原因,在此将其作为特殊情况,暂不列为讨论对象,待后续研究。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Z区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特别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末来支撑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X区将成为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与区域重要生态屏障的地区。二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各自区域内的城镇化建设的方向要符合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在这两个功能区内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城镇化过程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生话方式城镇化4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核心,是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所导致的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二是经济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状况是城镇化程度的表现;三是土地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载体,是指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过程;四是生话方式城镇化。它是指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话方式。

由城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城镇化过程中会涉及到规划、投资、产业、人口、土地、环境等等方面的因素,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是要针对这些关键性的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对策。

1、规划调控

规划引领行动,要确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性地位,调适其它相关规划。在对滁州市辖区进行定性的主体功能区划之后,Z区和X区就应按照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制定各自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所指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应确立它在各自区域内的基础性的地位,明确它和各自主体功能区内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宏观层面上的框架性、指导性规划,是其它各项总体规划的龙头,能够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人口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的空间规划。针对区域开发强度的不同等级而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通过其它相对具体的规划逐一落实,它们一方面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空间管治目标方案,另一方面又将管治目标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指标要求。在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前提下,需要对区域内的其它相关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调适,以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意图和目标得以实现。为此,要处理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地位关系。这样,在各自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和相关规划配合下,协调Z区与X区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相应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较为具体的内容。

2、产业调控

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城镇化时的产业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能否体现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由其决定。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选择进行调控是协调功能区域内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非常重要手段。

(1)Z区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要大力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工业化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认识到发展的环境压力,并不是要减缓发展速度,认为只有经济零增长慢增长才能保护环境的观点在实践中已为人所不取。只有X区加快工业化步伐,成为国家与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才能体现国家推行主体功能区划的的战略意图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扬长避短与能者多劳思想,才能在将来有实力回馈禁止与限制发展区为了保护资源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的举措,才能引吸更多来自禁止与限制开发区域的外迁人口,减轻当地因人口太多而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从而为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国家和区域的有序开发作出贡献。当前,作为重点开发区的大滁州市区应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外移和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有利时机,在清醒分析自己不足和基础上,充分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区位、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做好产业的承接转移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融资、中介服务等产业承接转移平台建设;强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引进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基蓄势,力争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先机。

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进程和努力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世界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往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发期。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曲线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揭示了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的演变规律,提出城市化引发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因此,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

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则是应对的主要策略之一。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经济城镇化中的不同产业结构,决定了城镇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状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决定着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和形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质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工艺进步和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业在区域内的定位更加合理,生产成本的降低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提高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度。当前,Z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低端,在国家未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围绕如下方向:①合理的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依据自身的优势,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特别是面向泛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重点围绕家电等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避免和相邻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区域内产业无序竞争的问题;②提高产业技术含量。要注意扶持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对技术含量低、污染大、无市场前景的企业和产品要坚决通过相关机制使其逐步淘汰,退出市场;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各种政策激励有条件的企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内部做好资源和废品的循环利用;企业或产业之间要按照生态经济的规律,建立多个企业或产业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工业生态体系。虽然在目前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整体上做到这一步还很难,但在产业规划、布局和招商时要适度考虑,要逐步朝此方向培育和诱导;④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环保产业。⑤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

(2)X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的定位决定了该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为此,国家和省级政府会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地方发展,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环境的养育。该区要充分吸取东部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化粗放式发展而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的教训。为了维持自我发展能力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污染少、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可在该区域内部选择条件适宜的少数城镇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从而使得其粮食生产与保护生态的主体功能和适度工业化保持平衡。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要充分利用毗邻长三角的优势,紧紧围绕和依托粮油、畜禽、水产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从事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要综合采用财税支持、投资优惠、生态标记等方式,扶持限制开发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和支持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此外,还可以探索和尝试为了提高税源而在Z区或其它适合大规模集聚产业的生态受益区划出一定空间,作为X区发展的“产业飞地”,以此来支持X区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X区境内非金属资源,特别是石英砂、岩盐等较为丰富,具有很大利用前景。该区在城镇化的产业定位时,是否应该发展基于此的资源性产业,要视此类产业发展是否会明显影响到该区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功能的发挥。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当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但是资源型产业并不必然造成环境问题。只要科学合理利用,就可避免环境破坏。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规范运作下和一定技术条件与规模经济支撑下,如果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评、运行等环节能根据资源类产业特点和相关环保规定进行持续有效的严格监管,确保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情况下,此类产业是可以发展的。科学合理发展此类产业会增强X区的经济实力,减少国家的转移支付压力。为此,X区应该选择那些有实力,社会责任心强的大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通过科学论证来制定和规划此类产业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计划。

3、人口调控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包含着合理调整我国人口的未来布局。实现这一目标,合理、有序的人口迁移是关键环节。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鼓励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域应积极吸纳来自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

人口城镇化是不同功能区之间和功能区内部人口迁移的主要手段。不同功能区域内的人口城镇化要按照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正确引导。Z区和X区,特别是Z区应按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通常都很有限,或者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区域内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通过跨功能区或功能区内的人口城镇化,可以

做到人口的有效疏散,从而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其次,大批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使日益凸显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缓解;最后,重点开发区的人口城镇化或限制开发区的适度人口城镇化,可以截流人口向东部沿海的优化开发区的迁移,缓解核心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状况,缓解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趋饱和的问题。因而按照功能区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人口的有效转移,对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至关重要。

Z区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应通过产业的集聚和政策引导,广泛吸纳包括X区在内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本区内流动人口的能力;X区内一些经合理规划的主要节点城镇,应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公共服务等措施,来吸纳区域内的一些农村剩余人口,同时积极鼓励迁移能力较强的人到包括Z区在内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

为此当前,Z区和X区的城镇化应按照各自主体功能的要求,在人口的城镇化方面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策略: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待迁人口的动力和能力。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待迁人口就业的能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变现,松动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提高其在城市置业的可能性,并引导农民将外出务工收入用于在城市中置业,或者进行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非用于在农村的住房等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探讨相关激励机制,将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土地置换与流转、经济激励政策等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待迁人口的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增强Z区和X区域内的县城与主要节点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和吸引力。为此,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进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当地所有有合法稳定收入和住所的居民,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

4、土地调控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紧张的国家之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为此,国家在设定主体功能区时,提出了构建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设: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Z区和X区在推进城镇化时,要本着土地集约利用和严格耕地保护的思想,按照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约束和导向功能,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思路和调控方法,以此来作为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Z区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在政策和资源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适当提供更多的的用地指标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在集约利用前提下,对于发展中所缺的土地指标,在充分盘活功能区内存量土地基础上,可通过适当放宽耕地占补平衡标准和在保证转让方土地收益条件下的跨功能区土地指标转让等方式解决;土地指标要优先向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各类园区里的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项目、生产性环保性基础设施等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倾斜。

X区由于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限制建设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确保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承载力。因此,对X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按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限制。对一些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要从严控制,避免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摊大饼式无序发展;对其区域内的县城和一些重点镇在科学预测未来人口迁入量和特色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其规模;对所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主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获取;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其新增建设用地应优先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5、考核评价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内容和围绕主体功能发挥所要求的环境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单纯以GDP与经济增长作为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的标准,去评判一个地方城镇化进程的成效与生态环境的优劣,以及它们关系的协调性,就有失公允与客观。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拥有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造成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政绩评价与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挥棒,是引导、约束、调控城镇化合理发展的重要乎段。它的合理设置与否,将直接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性。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差别,实行分类评价和考核,其是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调控方式。

Z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未来重要的产业的承接转移区和人口集聚区,因此对其的城镇化进程应优先综合评判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工业化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对外来劳动力和人口的吸引力、人口集聚规模、就业岗位增量、对迁入人口履行公共服务的情况等符合该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指标。

X区由于自身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与集聚人口的条件与吸引力,因此要相对弱化对其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评判,要优先评判它发展农业所需的水、土等资源的保护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公共服务的提供、基础设施的改善、外迁人口能力的提高等功能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把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与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考核情况挂起钩来,控制转移支付资金流向不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

结语:本课题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是一个尝试,仅仅想借此给类似的研究以启示;限于时间和篇幅上的的原因,许多内容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提及,并未作深入研究;还有许多诸如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鲜有提及,对此,后续研究将关注。

参考文献:

[1]希静,张可云.解读主体功能区[J]中国利技财富.2007,4

[2]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朱传耿等.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2.[4]许根林,施祖麟.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改革与战略.2008,12.[5]汪世忠,马燕,王虹.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课题负责人:姜小平

课题组成员:李孙强朱进

蒋传文 孙信文 李志忠

执笔 人:李志忠

第二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摘要: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区城镇化尚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生态文化环境受损及盲目开发、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等突出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明理念应该如何融入城镇化建设?具体路径是什么?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5年5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因此,新时代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之中,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全区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自治区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比如,质量还不够高,实力还不够强,发展还不够均衡,产业融合还不够紧密,地域特色还不够鲜明。全区上下要站在打造亮丽风景线、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动自治区城镇化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1、生态文明理念应该如何融入城镇化建设

1.1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伴随工业化的进程,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张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就是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推进城镇化。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城镇的生态文化,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社会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的牢固树立。

在社会实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要求城镇化从一个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强调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协调互补,注重地区各自的主体功能发挥。使得大中小城市、城镇之间以及城镇内部既有交换的外循环,也有交换的内循环,甚至还有微循环。

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不能只看当前,要看得更加长远。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而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的矛盾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这就更加需要用发展的历史观来认识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镇化规律和内涵。

1.2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连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1.3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1.4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2、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2.1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和传统。古人虽然对自然的认识处于蒙昧的状态,但是懂得尊重自然规律。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自然控制能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淡薄了。因此,重新建立正确、科学的生态意识是保证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前提。

2.2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规划空间格局。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要求根据土地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自身特点,规划土地空间格局,做到合理开发和有序开发。规划空间格局重点是优化土地空间结构和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土地空间结构为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逐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城市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需要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来系统规划,空间格局既要从国家的全局着眼,又要从地方的优势和劣势着眼,避免空间格局凌乱无序。

2.3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城镇化过程既表现为人口的聚集,又表现为产业的聚集。产业的聚集为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进入城镇的人口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关系到产业本身能否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城镇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动力。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良性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4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城镇是为人的聚集和发展提供场所,因此城镇化需要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不仅要给城镇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质产品,还要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电、路、气、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要不断得到增强,生态环境要持续得到改善,城镇运行效率要进一步提高。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城镇化就是要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理念需要通过生态文化这个载体在人类社会中传承,城镇化过程是培育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的价值,实现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在生产领域,要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要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养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个人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消费行为。

3、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需要相应的机制来提供保障,使城镇化过程向着健康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可持续城镇化方向发展。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长效机制。

3.1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制定科学、系统的城镇规划体系。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存在于特定的土地空间。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此,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从全局出发,注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着力发挥地区的优势,科学地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显的城镇化格局。3.2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契机,促进城镇生产方式转型。

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要集约使用各种资源,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要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体系。

3.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要求,积极培育城镇生态文化。

要加强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一些生态文明相关的会议,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其次,要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生态文化的传播提供渠道和途径。最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最终形成可永续传承的生态文化。

3.4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手段,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不同,承载的生态功能不同,各区域实现城镇化的途径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应发挥其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等优势,实现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主体功能。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应发挥其土地生产力较高、生态涵养较好的优势。要建立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主、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为辅的经济手段,实现不同区域的经济互补和环境互补,推动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5以财政金融手段为引导,提高城镇化发展效率。

财政政策要着眼于支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利用财政政策杠杆来有效引导城际间产业分工与协调。要利用合理的金融手段拓宽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6以科学的考评机制为载体,形成城镇化的绿色导向。

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通过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论

自治区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和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难题。要想走出一条符合自治区实际、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必须把握好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指导思想,使城镇化成为自然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把握好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要求,加快推动自治区城镇化由速度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把握好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篇: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研究论文

目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打造生态文明的环保型社会,就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二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急需加大管理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迈进,实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

一、我国林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林业管理技术薄弱

1.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往传统的林业管理并不适合林业资源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林业管理技术也比较落后,有时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2.同时,林业资源管理对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解决和应对;3.目前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扶持,政府一旦停止资助,就会使林业资源的管理资金失去最重要的资助渠道;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撑体系,进而没有培养起一定的社会力量,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度也不高,大大制约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一些林业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年龄较大或者退休的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1];而且新增的基层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的种类、栽培以及防虫防害等方面并不在行,进而很难保证林业的高质量、高标准。此外,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多数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也没有过多地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使林木缺乏良好、高效的养护。

(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正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

我国的森林总量覆盖率较低,人均森林面积更是少之又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明显地加剧了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性

二.生态文明下加强林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的统一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系统工作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入和强化;积极开展林业管理的宣传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既可以借助传统四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又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大众对林业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在不断地熏陶中,加强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投身于林业管理模式中来。

(二)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分析

我国国土国土面积辽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导致森林总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方案,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运用,从而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三)建立健全林业管理制度[2]

建立健全林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做到科学安排,有重点、有突出,可以成立林业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对负责人的管理区域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便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与管理,要大力加强激励和惩罚机制,社会大众要发挥监督的社会角色,对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要及时举报或予以提醒。借助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大大约束林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四)完善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法制建设中来,增强其法制性和规范性[3]。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现行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改良,要与林业的发展建设共同进步,保证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要符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

(五)提高我国林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各级政府和林业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但是切忌照搬照抄,要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另外。我国要加大自主研发的手段和能力,要与“绿色科技”相关联,将林业管理规划到我国的战略部署中来,不断吸纳、不断探索,从而不断实现我国林业系统的科技化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领导和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管理经验,明确内部管理职能,并且要极大技术投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林业管理的整体效益与整体质量,既要落实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又要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契合,从而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167-168

[2]杨香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18

第四篇: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结合城中村改造矛盾(注:本文尚未发表)

作者简介 潘佳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1986-

【内容摘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引发了城中村拆迁矛盾和城中村问题,主要是拆迁与否的矛盾和征地补偿的矛盾。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谈判能力增强。迫于法制,体制机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村领导角色尴尬,拆迁方态度坚决,村民意见不尽统一。城中村改造,宜考虑不同方案,着重保护农民土地收益。发挥城市化推进,制度改革,领导干部作风转化和主流文化影响的合力。

【关键词】 法社会学 城中村 村民 拆迁

城市化进程关系整个社会的运动方向。[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诸如重庆的土地换社保,北京市朝阳区与土地出让金相关的惠农社保等等。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产阶层的队伍日渐壮大,该阶层的地位极为尴尬,下则沦落底层贫民,上则跻身富裕阶层。对于后者,有这么一类群体极为相似,常常被忽略。他们的名义角色和实质角色开始分化,从空间布局考察,该类群体往往集中在城市市区,城乡结合部,这就是城中村村民民,(本文所指代的的城中村村民概念外延广泛,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只要居住在城中村的都囊括在内,便于整体考察),包括拥有常住非农户口或者是仅仅居住在城中村的转化完尽的城市市民以及外来住户。城中村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拆迁与否的矛盾,二是强制拆迁和补偿数额村民不满引发的群体性实践和政府失信。城中村村民,对待城中村改造意见不一,分歧明显。近年来一些地区传统矛盾和新矛盾叠加升级,造成城中村改造陷入僵局,或者区域型城市化步伐搁置不前。以城中村改造为逻辑起点,城中村村民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难点和热点。深入考察这一阶层的社会特点,辨析村民的的社会意识状态,有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中村矛盾的化解,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乃至基层民主制度的进步。

一,群体特点辨析

以河北省保定市城中村为例,几乎七成以上的私营企业主来自县乡,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城中村。据考察,城中村的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人和孙子女,且妇女居多。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市里工作,有的在外地打工,也不乏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外来人口,二三产业工人,自营职业者。据不完全统计,城中村的村民在拆迁中享受的利益与其他区域拆迁村民相比,享受的利益想对丰厚。他们是城镇化的受益者。当然不乏激烈冲突乃至群体性抗议的个案。笔者只是说明,对于改造成功的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使得城中村村民相对于远郊,县乡农民,城市工薪阶层,不再是弱势群体。相对政府而言,他们还是弱势的,除非你的个人影响力超越当地的权力架构。强弱之别,如同周孝正先生所言,总是相对的。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分配结果,城市工薪阶层和远郊农民意见较大,贫富差距格局出现了微妙变化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是问题的诱因。

对于没能成功进行改造或准备进行的城中村村民,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样特殊。事实上,政府,拆迁单位和核定范围内的单位及居民的关系是两层窗户纸,互相猜忌矛盾背后是心理战。谁能推到双方互不信任的这堵墙,谁就解决了这个顽疾。理论上讲,在与政府和开发商的谈判中,城中村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谈判优势是明显的。他们集体观念极强,纳什均衡关系稳固,拆则希望最大化争取利益,不拆也无所谓,因为自己享受的城市待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平等,不少居住在城中村的工薪阶层已经是城市户口,况且大家伙几代都过来了,乡里乡亲,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所有城市居民羡慕的,既拥有城市的体面生活,也保留了乡

村恬静。事实上,中国特色的城中村群体,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他们在政策转型中通过与政府的博弈,在拆迁活动中,拥有一定的的话语权,有着和远郊村农民不同的智识和和谈判能力,自组织能力较强,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相对高涨,社会关系城市化和熟人化相结合。总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二,利益主体心态博弈

我们不难发现在钉子户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钉子村往往被我们忽视。从一个角度而言,利益分配方案的精英化,利益分配机制和程序的不透明,双方互信机制的缺位和政府的不履行承诺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在笔者看来,中国社会无论民间还是社会都是善于讲究策略的,解决互信问题引发的拆迁矛盾有两个基本思路。其一立足于公开,民主,程序公正分配公平的的制度改革。其二,在体制制度外从村领导班子着手,各个做工作。现实中,村长和书记的地位很尴尬,看似沟通协调,百姓心中大多成为了政府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了,迫于种种压力,不可否认他们确实在集体谈判中为争取本村利益作出了贡献,有着和政府不同的利益诉求。正是这方面的属性,才造成了他们的双重角色。费孝通先生和黄宗智先生早就谈到过,中国政府一向统而不治,国家权力在县以下就终止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基层的统治力量实则掌握在乡绅,长老,黑恶土坝等精英群体手里。时至今日,产生这么两种现象。其一,干群关系的脱离以及代议制的实施造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权合法性认同逐渐降低。其二,地方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渠道阻塞,中央改革的信心强化,社会改革持续推进,中央政权的合法性认同提升。可是一到基层工作开展仍然困难重重,这里面既有传统统治的弊病,也有二元结构的问题,还和不公正的利益格局的稳固有关。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政府的态度较为一致,即将村宅基地统一收归国有,农村村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村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范围。城中村村民的意见不尽一致,有的支持改造,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无所谓改造不改造。在“钉子村"中,不乏一些青年中年朋友希望政府拆迁,对补偿款项基本满意。他们知道城市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希望反对的村民转变思想。在笔者看来,农民内部越来越多的利益分化,加大了了政策协调的难度。现实的尴尬在于社会利益的保护,常常是以相对人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新拆迁条例方案的出台,仅仅禁止了强制拆迁,不会根本上化解矛盾。前面谈到,城中村改造矛盾的症结在于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方案的公平性等方面。笔者以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民向后看的思想相当牢固,这种观念在反对改造的城中村村民中不占少数。(笔者曾在网上做调查,并不是仅仅对利益分配方案的不支持而不愿搬迁,有相当一部分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苏格拉底,老子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们反对取代化,替代化的生活方式,及期望享受城市化的待遇,又留恋小国寡民的乡土生活。意识形态依赖的削弱,决策信息膨胀选择的加大,竞争中短期失败的人群增多,更多的不平衡使得我们安全感下跌,使得向来老年人为主的人群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她们的后代,中青年人中也不乏这种观念的。客观讲,这种常常被认为保守的观念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一定历史时期也具有延长社会生命,减少社会矛盾,减少资源浪费的功效。

三,从城市化的价值看矛盾的化解

城市化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把大量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大量的农用地市变更国有。而是立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极度贫乏,人地矛盾的尖锐的国情,通过结合适度农业人口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更多的城市人口发展二三产业业。不是追求GDP指标的攀升,而是让每一个国民富裕起来,人的价值素质的全面进步,解决长期以来的二元矛盾,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民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解决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的关键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作为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城中村改造难题的突破口。土地问题的科学评判是找到解决思路的前提。在笔者看来,土地不是一个简单的所有权关系,是集合产权的载体。城中村土地关系,如前所述,涉及国家,村集体,村官员,村民的利益。各方合法不合法的享受部分利益,农民尽

管权利意识觉醒,争取权利意愿强烈,影响利益分配格局的能力弱小,享受的利益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

基于这一状况,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解决要利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尤其重视农民土地利益的保障为。

笔者以为,城中村是否拆迁首先有待值得探讨。前面已经论述,城市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化不代表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大搞粉刷工程。城市村是可以融入城市空间的。政府可以在村民民主,合理补偿地基础上制度化地收回农村宅基地,富裕城中村农民土地使用权。况且,不少城中村往往是历史形成的,集人文价值于旅游价值为一体,就地保护开发也不失为一条途径。事实上该理论诉诸实践短期内可能性不大,很大情况下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制度的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既得利益群体格局变更,民主力量的进一步强大以及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好转。

如果拆迁,需要做好如下方面:

其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化是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与法制结合,城市化的目标之一是集商品社会陌生人社会工业社会为特色的法律取代熟人社会的规则,习惯,礼教束缚,构建全球一体化的平等,公正,民主,透明的交往规则。小国寡民,不求改变,安土重迁的生活思想尽管有益于生命的延续,根本上上阻碍了市场化的步伐,资源的流转范围和速率和资源配置效果,影响了社会进步的速率。

其二,决策机制,分配方案民主化,透明化,程序化,以信息公开问责机制形成为起点,构建适度民主的权力问责模式。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明细的拆迁补偿办法,标准和条件。行政权力的运作以信息公开为起点,始终围绕信息公开推进。信息公开领域问责实效弱化,民主参与不够是信息不公开,假公开,双方猜忌,政府失信的直接原因。现实中老百姓埋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工作不透明,政府不履行承诺,而不在于当事人争取额外利益。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一要要在信息统计,制作,修改,发布的各个环节引入民主化监督机制,而要将发布的科学性,履行效果纳入详细的政府工作,部门工作和人事考评范畴。

其三,从领导干部作风转化着手,建立基层和乡镇区县乃至省级公务员和村民的直接沟通制度,纳入政府考评指标,逐步形成官民互信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官民对抗,逐步扭转官员脱离群众的局面。不可否认,良好的作风传统,领导人人格魅力,在熟人社会的影响力比法律要大得多。同时我们有着老一辈领导集体亲民近民的传统。中国的国情表明,基层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乡土社会有威信的,品行高尚的县乡领导,支部书记,村长,长老等等。没有他们的辅助,生人社会,工业社会的国家政策在乡土社会推行,相当困难。

其四,面对新媒体语境,进行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创造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主流文化价值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在受众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已经力不从心。近年来很多拆迁矛盾的出现,源于新媒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弱化,极大地迸发了人们虚拟空间的泄愤心理。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利用新媒体泛滥式的发表粗俗,甚至是低俗的言论。主流文化价值的破坏是在无形中剧烈的爆炸。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产生的种种违背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价值观,暴露出来的新媒体语境下主流文化价值宣传的危机,尤其应当引起党政机关,尤其是文化宣传部门的警觉和反思。需要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深入到网民中去,成为“围脖”中的一份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到每一个“围脖”行为的环节,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能渗透进去。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不是所谓的“高、大、全”,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对人民文化行为的影响,对人民文化思维的引导,进而促进社会历史文化的前进。国家层面应从战略高度与时俱进的深入融合进新媒体的发展,让宣传进入日常化、规范化、和谐化。人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简单、方便、快速的新媒体模式,宣传部门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都可以参与qq博客等等。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带头形成一种规模效应,让更多的不相符的庸俗倾向远离这个未来主流文

化价值宣传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邹农俭:中国城市化的探索,载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47页。

Research On Villagers in context of the Sociology of Law-----With Contradic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Village

【Abstract】 advancing urbanization led to contradictions and villages demolition problems, mainly the demolition or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aking the new farmers unprecedented awakening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ve uplift the economic status, bargaining power increased.Forced by the legal system,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ole of village leaders embarrassment, demolition party was adamant, the villagers are not the unified opinion.Re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different options to protect farmers focus on land revenue.Play in urbanization, reform, transformation and style of leading cadres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force.Key words demolition for town of Sociology

第五篇: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卜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 }一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保护

牡丹江市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生态 市建设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全市上卜已形成了以生态市建设促进发 展的共识,但是本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生态市建设的任 务艰巨而繁重,在新形势卜更要兼顾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 重,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问的关系,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 建设之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一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1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生态环境形势严竣。城镇周边农 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突出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 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速度趋势加快,农 牧业生产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

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2水质持续改善压力巨大,治理任务更加艰巨。农村地区沿 河滩堆放大量垃圾等污染地表水和地卜水,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可以 达到III类标准,但工业、生活污染源仍对饮用水水质存在威胁。

1.3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不断加大。调查发现农村分散 型家庭散养较普遍,个别规模养殖场建于村内,没有进行人畜分离。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及所排放污水对所在农村环境影 响较大。

1.4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环境管理手段不足。由于农村环境保 护监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基础 能力建设总体仍然滞后于环境管理的需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低效率、低产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经 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 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

2.2环境意识淡薄。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多用发展经济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和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农民环境意识 淡薄。

2.3环保投入不足。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 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相对较 少,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农村环保管理相对薄弱。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应加大生态环 境保护的治理力度,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针对本市特点,具体提 出以卜几点建议:

3.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对牡丹江 辖区内未划分保护区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建立农 村饮用水源地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 执法检查,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建立和完 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将重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纳 入监测范围。建立水源地管理档案,制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 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3.2加大乡镇污水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乡镇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 一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保障污水的处理 率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率。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将污 水统一收集入农户自家化粪池,并定期进行转运和处置。探索适于 高寒地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试点 示范。

3.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提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收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市(影处理的模式。城市

和县城周边的村庄统筹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在经济欠 发达、交通不便的村屯,要积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加强粪便无害化

处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无水堆肥卫生厕所。加强农村地区电子 废弃物、医疗废物、有毒及有害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置。重点加 强牡丹江流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温春、渤海、长汀等敏感乡 镇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牡丹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村屯 实施连片集中整治,清运垃圾,恢复河道。

3.4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严把审批关。对现有工业企业,要严格 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 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对污染严重 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进行整治,开展农村地区化工、电镀等企业 搬迁和关停之后的污染治理。新项目要严把环境准入条件,将乡镇 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优化工业发展布局,适当集中工业 企业。

对牡丹江市辖内的铁岭镇、北安乡等5个乡镇,林口镇、古城镇 等11个乡镇进行工矿治理,开展生态修复,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农 村矿山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比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城 市污水污染农村环境。

3.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农村分散养殖户,推广畜禽粪便 农户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模式。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放 养区,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的集约化和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 强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

查。

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养殖场布局,适度集中、规模化发 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散养密集区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养 殖,通过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等改进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养殖 场沼气工程、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 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

3.6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农药、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技术 导则的有关要求,积极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和普及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农家肥、新 型有机肥料以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快建立农 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粮食主产 区和重点流域有毒有害农药的使用情况。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建立培 肥制度,鼓励农民田问堆沤肥,随时处置分散的农业废弃物,严格控 制农业而源污染厂

下载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体功能区论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主体功能区论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中文摘要】我国各地区之间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巨大,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既是维护不同......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刘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0)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初探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初探 楼琦峰、徐珏燕、陈中岳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内容,其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中华......

    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最终版]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城镇化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

    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根据北京市“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同时结合延庆区发展情况,延庆区被划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本文迎合生态保护......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研究[定稿]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两国经贸往来的一种载体,其地位日渐显现。增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促进两国之间......

    钦州市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研究[五篇]

    钦州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钦州市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研究 院 系 专 业 学生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名字 指导教师职称 2014年3月 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