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时间:2019-05-12 22:1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第一篇: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嘉民一(民)初字第3725号

民事判决书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9)嘉民一(民)初字第3725号

原告于某某。

委托代理人俞某某,上海市诤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後藤某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毛某,上海开泽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某某,上海开泽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于某某诉被告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下称某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诉讼中依法转为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俞某某、被告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毛某、李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于某某诉称,原告于2007年3月15日进入被告公司工作。公司规定的正常上班时间为早上8:30至下午17:30,一周工作时间40小时,每月月薪3800元。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加班,但公司从未支付过加班工资。自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26日,原告累计平时加班小时1837小时、双休日及法定假日加班2224小时,现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原告自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的加班工资人民币80000元。

被告某某公司辩称,公司员工的加班制度在公司制定的《就业规则》中已明确规定,须填写《加班管理表》并经过公司批准、认可后才作为加班的依据。原告主张的加班时间未经被告公司确认、认可,故其主张公司拖欠其加班工资没有依据,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请。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2007年3月15日进入被告公司工作,约定每月工资3800元。2009年2月26日起被告安排原告进入金属车间工作。2009年4月7日,原告以公司拖欠加班工资为由向上海市嘉定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会以嘉劳仲(2009)办字第1407号劳动争议案立案受理,截止2009年7月15日,该劳动仲裁案未审结,也未办理中止、中断审理手续。原告遂于2009年7月21日提起诉讼。

又查明,被告在与员工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劳动者在签合同前,已经阅读了公司的《就业规则》,表示认同,愿自愿遵守。《就业规则》第三十五条规定,员工因工作原因需要加班时,应将加班预定时间向部门长或总经理报告并取得批准。加班结束后将实际加班的时间填写《加班管理表》向部门长或总经理报告并取得批准。未记入《加班管理表》且未经批准的工作时间一律不作为加班。

原告称在工作期间曾向公司中层领导提出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但公司称公司开出的工资比较高,想干就干,不干就走人。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间是否存在加班的事实?如存在加班,具体的加班时间是多少?

1.审理中,原告主张在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26日期间累计平时加班1837小时、双休日及法定假日加班2224小时。但原告未能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佐证,仅向法院提供了同一车间员工黄某某2009年2月考勤记录一份,证明公司存在加班的事实。该考勤记录显示,黄某某在2009年2月双休日工作时间为19小时,平日延长工作时间为16.5小时。被告某某公司对原告的主张不予认可,对黄某某的考勤记录真实性没有异议,但对证明

内容有异议。

被告某某公司向法院提交了部分员工的考勤卡及公司制定的《就业规则》。考勤卡显示,该部分员工存在法定假日、双休日及平时延长工作时间的出勤记录。即原告同一车间职工朱某等8人平均每月加班时间为平时加班5.43小时,双休日加班18.42小时,每年法定节假日加班2.68天(8小时/天)。但公司声明,该考勤卡只能证明出勤情况,并不能反映其加班的事实,加班还是要经批准并填写《加班管理表》后才予以认可。原告在公司工作期间没有加班的事实,故公司没有支付加班工资,也不拖欠原告加班工资。原告对被告提供的部分员工考勤卡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公司提供的考勤卡中加班时间较少,未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加班情况。原告对被告提供的《就业规则》不予认可,认为当初看到的《就业规则》中无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公司曾经使用过《加班管理表》,但后来就不再执行。

法院认为,考勤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对员工的出勤所作的记录,并作为支付工资、员工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被告提供的部分考勤卡证明,被告公司的员工在工作期间,存在法定假日、双休日及平时延长工作时间的出勤记录。被告虽主张原告不存在加班,但又未能提供相应证据加以佐证,故应当推定原告在工作期间也存在加班的事实,仅仅是公司没有办理相应的加班确认手续。加班是劳动者超出正常(标准)工作时间向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履行加班确认手续是为了避免虚假考勤,并不能证明是否存在加班及作为应否支付加班工资的唯一依据。现被告以原告未经《加班管理表》确认加班时间为由,拒付加班工资的理由不能成立。

2.关于原告具体的加班时间应以实际考勤记录为准。原告主张的加班时间没有提供相应依据,被告也不予认可,故本院难以采信。被告仅提供了部分员工的部分考勤记录,对原告主张的加班时间,因被告未能提供考勤记录,原告亦未提供证据佐证其加班的时间,故本院依据被告提供的部分员工月平均加班时间来推定原告的加班时间。

以上事实,有仲裁申请书、考勤记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证明、工资收入明细单、就业规则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并经庭审质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本院认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平时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标准支付其加班工资;双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未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标准支付其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原告在被告单位工作期间存在加班的事实,但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已支付了加班工资,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加班工资的请求,合法有据,本院应予支持。因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月工资中包括正常出勤工资和法定假日工资,故被告支付的法定假日加班工资应按2倍来计算支付。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原告于某某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加班工资人民币22325.35元。

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如未按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10元,由被告负担,被告负担之款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陈 曰 良

审 判 员梁 滨 凤

人民陪审员邵 美 华

二○○九年十二月 十八日

书 记 员汪 雯 婷

审判长陈曰良 审判员梁滨凤 代理审判员

书记员邵美华汪雯婷

第二篇:朱某某诉某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朱某某诉某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原告:朱某某

被告:某某有限公司

原告朱某某原系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有限公司员工,被告于2003年1月20日经工商登记成立。2008年3月,原告朱某某为2007年6月之后的工资事宜向上海市某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该委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协议内容是:

一、某某有限公司同意一次性支付朱某某人民币6000元,自收到调解书一周内付清;

二、双方于2008年3月19日终止劳动关系,以后无其他纠葛;

三、双方就本案请求事项无其他争议;

四、本案仲裁费人民币300元由上海某某有限公司承担。原、被告均已收到该委出具的调解书,原告未领取上述钱款。2008年5月13日,原告朱某某就2007年6月之后的工资事宜再次向上海某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以不予重复受理为由,决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遂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某某有限公司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性支付其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20日(即退休为止)期间的工资计人民币25160元。

原告朱某某诉称,原告自1998年3月17日进入被告单位工作,2002年9月28日在工作期间受伤并留下后遗症。2007年7月起,原告因病多次前往医院治疗,同年7月16日被诊断为左侧放射冠区脑缺血,按医嘱需休息1个月,被告拒收原告病假单并要求原告上班,原告于同年8月1日到被告处上班,被被告口头辞退。嗣后,原告为工资事宜提起仲裁申请,经仲裁委主持调解,被告同意一次性支付原告工资人民币6000元,因原告家庭经济困难又急需治病,故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但之后即反悔,故至今未到被告处领取该款。而且,因原告不识字,对仲裁调解书上的另外几条协议内容均不清楚。为此,原告又向上海市某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决定不予受理。故诉请来院,要求判令被告某某公园有限公司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性支付其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20日(即退休为止)期间的工资计人民币25160元。

被告某某有限公司辩称,原告进入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是1998年10月,而非3月。原、被告之间的纠纷已经仲裁委调解解决,双方于2008年3月19日终止劳动关系。因此,原告的主张缺乏依据,不予同意。

【裁判】

经法院审理认为,原告2007年6月之后的工资事宜,已经仲裁委主持调解,原、被告达成了调解协议,仲裁委据此制作了调解书并均已向双方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告认为,因自己不识字,故对调解协议的内容并不完全知晓,从现有证据反映,原告的主张与事实不符,该调解书是双方真实意思的反映,理应按约履行。而且,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于2008年3月19日终止,原告此后也未向被告提供劳动,其要求被告继续支付其工资的请求,显然缺乏依据。综上,原告的主张与法无据,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朱某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争议焦点】

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是由仲裁委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何时发生法律效力?

【法理分析】

本案为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现实中,追索劳动报酬的纠纷往往是基于劳动关系解除的争议而发生,本案也是这样一种情况。

原告从2007年7月16日起被诊断为左侧放射冠区脑缺血,按医嘱本需休息1个月,被告却拒收原告病假单并要求原告上班,原告因未按被告规定准时上班,被被告口头辞退。我们认为被告口头辞退的做法并不正确。原告是在工作期间受伤并留下后遗症,在医疗期间向被告请假,报告非但不同意反将原告口头辞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被告辞退原告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收到原告的请假单,查明原告患病的事实后,被告应准许原告请假。

在此之后,原告向上海市某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在原被告同意的情况下作出了调解。调解协议规定被告支付原告6000元并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原告本已经在调解书上签字,但由于种种理由反悔。本案的焦点问题便是仲裁委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何时发生法律效力,本案中的调解协议是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依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本案中原告被双方均已在调解书上签字,视为已经签收,已经明确发生法律效力。

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是针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而言,原告不服调解协议,认为其对调解协议的内容并不完全知晓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主要是审查其理由是否适当,另外,也必须审查调解协议达成时是否是双方自愿。本案中,原告“因自己不识字,故对调解协议的内容并不 完全知晓”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调解协议的达成系自愿,并无强迫与显示公平,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

必须注意的是,双方的调解协议并不能约定免除法律的强制性义务,比如一定工龄之后的经济补偿金等,但是可以对具体数额进行约定。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对所有的补偿数额约定为6000元,我们视这6000元里面包含了上述所说的义务性数额。

【法律风险提示及防范】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应谨慎对待即将签订的条款,与用人单位积极协商。在实务中,双方基于自愿签订的协议试图通过法院的判决来改变往往收效甚微。许多的劳动者往往因忽略协议的重要性而遭损失。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三篇: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邵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

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邵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沪二中民三(民)终字第578号

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黎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屠某某,该公司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戴捷,上海市联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邵某某。

委托代理人吴小乐,上海市诤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和公司”)因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2009)嘉民一(民)初字第531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禾和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屠某某、戴捷,被上诉人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吴小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邵某某系本市退休人员。2008年1月,双方签订期限2008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邵某某所在岗位执行标准工时制,工资为人民币600元。禾和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邵某某工资。邵某某在禾和公司实际工作至2009年1月24日。2009年1月份,禾和公司支付邵某某工资540余元。2008年12月4日,邵某某向上海市嘉定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禾和公司支付工资及平时、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最低工资差额等。2009年7月28日,该会嘉劳仲(2008)办字第4339号裁决书作出禾和公司应支付邵某某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24日

期间的工资差额6,414.55元,邵某某其他请求不予支持的裁决。禾和公司不服裁决,诉至原审法院,要求判决不予支付邵某某2007年1月1日起的最低工资差额6,414.55元。

原审另查,2005年12月,禾和公司制定的《保洁工制度与管理办法》规定,凡安排清洗小区内垃圾箱的保洁工必须在上午7点前到岗,其他保洁工可在上午8点前到岗,完成承包范围内工作,即可自行离开。2007、2008,禾和公司均与嘉定叶城第三、五街坊签订物业管理协议。2007,邵某某工资卡显示每月支付工资550元。邵某某在劳动仲裁中,提供证人唐某某、龚某某、冯某某出庭作证,证明2007年邵某某在禾和公司处做保洁工。

原审审理中,禾和公司提供证人张某某,系原禾和公司叶城三、五街坊管理处小区代经理。证人张某某出庭作证,其证明小区保洁工采用的是计件制,公司与保洁工签有劳动合同。他们一般在上午都完成指定的工作,下午除了检查不合格的员工,一般不再上班。2008年10月份,其辞职,主要原因是对这些无理取闹的员工感到头疼。

原审审理中,邵某某提供证人冯某某,系原禾和公司叶城三街坊担任保洁工班长。证人冯某某出庭作证,证明2002年10月,其进公司就管理三街坊。2009年5月1日,其离开公司。具体管理三街坊保洁工作,共有9人,其是负责人。该小区一直是禾和公司管理。邵某某做全天的工作,平时6:30-11:00,13:00-16:00,双休日是6:30-11:00。每天其负责她们考勤。员工如有事不来都要提前请假的。他们的工资是每月600元。一开始公司发放现金,后来公司在建设银行开了软卡。公司把卡给我,我把卡分别发给他们。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960元之后,公司又发现金了,每个人自己去公司领?J投咧写蟛糠衷谌址还ぷ鳎屑父鲈谖褰址还ぷ鳌?原审法院认为,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在工作期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中,用人单位对于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禾和公司承认2007与嘉定叶城第三、五街坊签订物业管理协议,对上述二街坊实施物业管理,但未能提供对于街坊物业管理必须具备的保洁员名册,以及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邵某某提供证人证词,证实邵某某2007一直在五街坊做保洁工作。禾和公司诉称2007与邵某某无劳动关系,未能提供其他证据予以反驳,结合2008邵某某在禾和公司处工作的事实,故禾和公司的上述意见,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法院不予采纳。法院确认2007,邵某某与禾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禾和公司对于邵某某的劳动报酬的减少、劳动时间,负有举证责任。禾和公司提供证人证言、证明不足以证实邵某某每天工作时间仅一上午,结合双方劳动合同中约定的邵某某所在岗位执行标准工时制,禾和公司诉称邵某某属于非全日工作制的意见,法院不予采纳。禾和公司应支付邵某某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禾和公司已支付邵某某2007月工资550元、2008月工资600元,显然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存在工资差额。故禾和公司诉称不予支付邵某某最低工资差额的请求,缺乏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仲裁裁决作出后,邵某某未提起诉讼,视为接受仲裁裁决。禾和公司应支付邵某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4日期间的最低工资差额6,414.55元,在合理范围内,法院予以照准。原审法院据此判决: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邵某某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24日期间的工资差额6,414.55元。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原审判决后,上诉人禾和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其与劳动者在2007年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认为2007年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应当举证证明。禾和公司曾将2007的保洁工作委托其他公司提供服务,其他公司与劳动者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不清楚。劳动

者在2008年以后承担的是保洁工作,实行计件工资,非全日制工作,不应按照最低工资保障支付工资。故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支持其一审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邵某某辩称:双方争议的2007年至2009年期间,其一直在同一物业服务区域承担保洁工作,没有与他人签订过劳动合同。禾和公司未能在一审中证明其将2007年的保洁工作委托其他公司提供服务。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实行标准工时制,应当适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查明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关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问题,劳动者在一审中已经提供证人证言予以证明,同时,对于劳动者持续在同一物业管理区域进行保洁服务的事实,双方并无争议,在无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与他人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形下,再结合双方自2008年1月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应当认定劳动者与禾和公司在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关于禾和公司应向邵某某支付工资的标准问题,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实行标准工时制,故禾和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现禾和公司实际支付的工资违反法律规定,依法应予补足。综上所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判决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禾和公司的上诉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元,由上诉人上海禾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卞晓勇

审判员邬梅

代理审判员邵美琳

书记员韩?

第四篇: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审民

事判决书

提交时间:2014-04-25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南民初字第60178号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贾琳,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于显东,男,系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职员。被告王均让,男,1962年1月24日出生,汉族。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与被告王均让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原告不服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于2013年3月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于显东及被告王均让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诉称:原、被告不存在劳动关系,被告在与原告合作期间利用不当手段私造了一份收入证明(其中的内容为其自己填写,负责人、经办人的签字也由王均让代签,单位公章系违法偷盖),该证明中写明自2005年1月1日起,但被告2005年还在山东外运工作,这说明该份证明是虚假的、无效的,即使有效也只在当时对银行有效,因为企业的工资不会固定不变,而且该证明是应当出具给银行的,不应在被告手中。被告并非原告处正式员工,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只是原告对于中介人员的计算方法,被告还代表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更说明被告不是原告处职工。原告已支付被告230000余元业务提成,被告还欠原告借款170000元及业务款等款项,原告无需再支付被告工资。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本院,请求依法判决:

1、原告不予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王均让辩称:生效判决已确认双方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存在劳动关系。被告的证据充分。青岛人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原告系同一法定代表人。被告在原告处的提成比例是50%,被告应得230000元的提成,因需买房向原告借款170000元,后在提成中扣除,被告只拿了50000余元的提成。12500元是被告欠原告的业务款项,该业务是被告揽的,但被告没有拿到该笔业务款项。

经审理查明:被告主张其于2005年从原单位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下岗后到原告处工作;2006年10月,被告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后继续在原告处工作至2011年5月,原告将其辞退。原告认为原、被告之间系居间中介关系,被告为原告承揽业务,每完成一笔业务按比例提取一次提成,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查明: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被告缴纳社会保险费至2006年9月。被告在原告处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被告从原告处共计领取提成230000元。

原、被告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被告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被告之间于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仲裁委于2012年2月2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1)第753号仲裁裁决书,裁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原告不服此裁决书诉至本院,本院于2012年8月16日下发(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确认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该判决书已生效。

后被告王均让(申请人)再次向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被申请人):

1、支付被告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的工资500500元;

2、支付被告2010年、2011年双倍工资差额71500元。该仲裁委于2013年1月4日下发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裁决:

1、原告支付被告工资127500元;

2、驳回原告的其他仲裁请求。现原告不服此裁决,诉至本院。

庭审中,被告称原告只支付了其在职期间的提成230000元,但从未支付其基本工资,并提交《收入证明》1份,用以证明其月收入情况。该证明载明“建设银行:兹证明王均让系我单位正式员工,并且该员工:„„;5已与我单位签订长年劳动合同,期限自2005年1月1日起至年月日止;(无固定期限)6月收入总计人民币11000元,其中工资收入为人民币6500元,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500元。„„2009年10月16日”,加盖原告单位公章。被告认可该《收入证明》上手写部分均系其本人所写。原告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证明的内容系被告所写,公章系被告自己加盖,其中记载的被告的入职时间2005年1月1日,当时被告还在山东外运工作,当时就月工资6500元不现实。原告称被告系其单位中介人员,只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不领取基本工资,并提交《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利润分配规定》等证据予以证明。被告质证称,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其未见过上述规定,认可其按照利润的50%计提业务提成,但其应在领取基本工资6500元以外再领取提成。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南劳人仲案字(2012)第335号仲裁裁决书等在卷佐证,经当庭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根据生效法律文书(2012)南民初字第60145号民事判决书及庭审查明的原、被告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本院认定,原、被告于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被告主张其工资形式为“基本工资+提成”,原告从未支付基本工资,仅支付所揽业务的全部提成230000元,并提交《收入证明》予以证明。该《收入证明》虽加盖原告单位公章,但该证明载明的内容均为被告本人自己书写,载明的被告的入职时间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均与事实不符,载明的日期为2009年10月16日亦不能证明被告在此日期之前的收入情况,且该证明系向银行出具的证明,被告亦未提供其他证据与该《收入证明》予以佐证,故本院对该证据的效力不予采信。庭审中,被告自述原告从未向其支付工资,原告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其提成230000元;原告认可被告所称的计提业务提成的比例和形式,并称被告在原告处没有保底工资只是根据其所做业务的利润按照50%的比例提成,原告亦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对此,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近5年,原告从未向被告支付基本工资,被告亦未提交证据证明在长达近5年的时间里向原告索要基本工资,而是仅仅按照其所揽业务利润的50%领取了提成,应视为被告认可原告向其支付工资的形式即仅按照被告所揽业务利润的50%支付被告提成工资,现被告仅提供《收入证明》主张原告欠发其基本工资,证据不充分,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张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六条、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青岛八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不予支付被告王均让工资127500元。

案件受理费1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徐 勇 人民陪审员

王晓菊 人民陪审员

胡娟娟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书 记 员

柳 琳

第五篇:解朝臣与逯合成、张同伍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

解朝臣与逯合成、张同伍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清民初字第8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解朝臣,男。

委托代理人,库增民,清丰县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逯合成,男。

被告张同伍,男。

原告解朝臣因与被告逯合成、被告张同伍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原告向本院起诉后,本院于2009年1月4日作出受理决定,由审判员弓晓方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李爱华、审判员徐俊奎参加合议,于2009年7月2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解朝臣的委托代理人库增民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逯合成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张同伍下落不明适用公告送达,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解朝臣诉称,2007年7月原告在濮阳一工地给被告打工,当时逯合成承诺工程竣工后付给工资,后经原告与被告结算,被告应付给原告工资890元,并向原告出具了欠条,后经多次催要,被告拒不偿还,故起诉被告逯合成、张同伍偿还原告工资890元。

被告逯合成辩称,原告打工的工地是被告张同伍承包的工程,原告和其他一些工人是被告逯合成介绍去的,原告干活期间,通过被告逯合成向张同伍要了一部分款,陆续给原告和其他工人发了工资,工程竣工后,原告和其他工人要求结算工资,被告逯合成就向张同伍说,“把钱付给工人吧”,张同伍说钱没到位,被告逯合成就书写了欠据,张同伍在上面签了名,原告担心以后找不到张同伍,就让被告逯合成在欠据上也签了名。

被告张同伍未到庭亦未提交答辩状。

经审理查明,2007年7月,原告在濮阳一建筑工地打工,工程竣工后,经结算原告应得工资1120元,原告支走230元,下欠890元,被告逯合成、张同伍共同向原告打了欠条,并在上面签名,后原告追要无果,遂诉至法院,案件在审理期间,被告逯合成偿还原告200元,尚欠原告690元。

上述事实,有原告的起诉状、欠据、庭审笔录等在案证实。

本院认为,在原告提供的欠条上,有被告逯合成、张同伍的签名,二被告的签名行为,是对原告负有债务的确认,该债务是被告逯合成、张同伍的共同债务,二被告应共同负偿还责任,对于原告要求二被告偿还工资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逯合成、被告张同伍给付原告解朝臣工资690元,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

如果被告逯合成、张同伍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逯合成、被告张同伍共同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弓 晓 方

审 判 员李 爱 华

审 判 员徐 俊 奎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书 记 员闫 军 景

下载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某某诉某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