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哪里去了
《动物哪里去了》
一、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第18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
收集动物消失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人类和许多动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物种类繁多,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身边的朋友。
(二)、介绍我们可爱的朋友繁衍过程
同学们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动物的资料。
师小结:有人认为保护动物只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动物就不用保护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观看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展示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简介。
这些动物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假设自己是这些动物种的一种,请以它的口吻说一句“遗言”,或发出一句呼吁。
3、站在动物的角度上,发表自己对生存处境的看法。
4、分成三组,扮演书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物。
5、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仿照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写出一组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动物,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有感情地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上的墓志铭。
讨论:没有了动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四、作业
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第二篇:《动物哪里去了》教学案例
《动物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平阴县实验学校 王秀娟
一、教材分析
在“动物哪里去了”这一主题活动下,教科书主要以燕子、大雁南飞;松鼠、蚂蚁秋天贮藏、冬天不出洞;狗熊冬眠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动物过冬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情趣教学,教科书还设计了为冬眠动物剪贴洞盖并涂色的手工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渗透保护动物,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获取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3、、有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意识;
4、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交流,自我探究小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探究动物过冬的方法。
四、预设学生活动
1、放手让学生走进图书室(馆),微机室,走进网络,自主查阅有关资料,下载信息,扩大视野。采用各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获取知识。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发表对问题的见解,然后全班交流,研究问题,达成共识。
3、学生为冬眠的小动物剪贴洞盖并涂色,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自然常识;渗透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意识,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春去秋来,冬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们身边,冬爷爷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冬爷爷说了,哪位小朋友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又响亮,就能得到小雪花。
二、寻找斑比的好朋友
(一)观看《小鹿斑比》片段,说说能发现什么。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小鹿斑比的故事吗?小鹿斑比是大森林里一只美丽又可爱的小鹿王子,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看看他吧!
2、告诉老师,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是啊,在春天,小鹿斑比多开心啊!因为它有那么多的小伙伴,有小鸟、蝴蝶、臭鼬还有很多。
3、可是到了冬天(播放片段),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小鹿斑比在雪地里孤单地走着,他好像在寻找这什么?他在找什么呢?(生答)
4、是的,他好像在问:“我的好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小鹿斑比找找朋友。板书:动物哪里去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播放小鹿斑比)学生看了后非常感兴趣,情绪高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个活动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三、汇报学习成果(生答)
(一)、迁徙
1、快快告诉小斑比,它的好伙伴哪儿去了呢?生答:小鸟飞到南方去了。师:所有的小鸟都飞到南方去了吗?那飞到南方去的有哪些鸟啊?像小燕子这样天气冷了,就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等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迁徙(帖板书)。
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和小燕子一样迁徙到南方去了?
(二)、冬眠
1、故事里那只可爱的小臭鼬哪里去了呢?谁能告诉小班比啊?他可是很喜欢这只小臭鼬,还叫他花呢!(生答)
2、小臭鼬可怕冷了,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得饱饱的,然后整个冬天就躲在洞里睡大觉,一直等第二年春天才醒来,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冬眠。(贴板书)
3、还有那些小动物要冬眠的?(生答)
(三)、换毛过冬
1、小朋友们竖起耳朵认真听,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的反应最快,刚才看的动画片里,是谁把小臭鼬叫醒的?(生答)
2、真棒,第一关顺利通过,再闯第二关,冬天里小臭鼬冬眠了,那小鹿斑比、小兔子就不怕冷吗?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3、这下可难住了你们,让我们来说说小博士说的吧。(课件)现在你能说说小兔子是怎么过冬的吗?(生答)
4、是的,小鹿、小兔子等到了冬天,它们身上会换上又厚又暖和的毛,这样它们就像穿上天然的毛皮大衣了,就不怕寒冷的冬天了,这种过冬方式,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换毛过冬。
5、你看谁来了?(出示校园里的池塘结冰了,小鸭子正站在冰上)天好冷啊,我们学校的池塘都结了冰了,可他和小鹿小兔子一样,过冬的时候也要换毛的,不过,它们换的是羽毛,又柔软,又温暖的羽毛,就像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一样,可暖和了。
6、还有那些小动物像小鸭子一样换羽毛?
(四)、卵过冬
1、除了迁徙,冬眠、换毛过冬,你还知道其他的过冬方式吗?(生答)
2、你们看它是谁?螳螂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对大前足像镰刀一样)螳螂不光长得特别,而且它过冬的方式也很特别。秋天的时候,螳螂会在草丛里产很多很多的卵,等天冷了以后,螳螂就死去了,可是这些卵却不怕冷,因为它的外面包着厚厚的壳,等来年春天暖和以后,这些卵就会变成小螳螂啦!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卵过冬。(贴板书)
(五)、贮存食物
1、我们猜个谜语吧:(课件),谜底是什么呢?(生答)
2、你看小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采蜜,可是寒冷的冬天来了,百花凋谢了,小蜜蜂要怎样过冬呢?(生答)
3、是的,冬天来临之前,小蜜蜂会在蜂巢里贮藏很多蜂蜜,这样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里,他们就能在蜂巢里吃着香甜的蜂蜜过冬啦!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存食物(贴板书)
4、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小蜜蜂一样聪明呢,也是靠存食物过冬呢?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乐中悟,亲身感悟到动物就在我们身边,使我们人类的朋友,即使是冬天我们仍然有办法找到他们,感受到他们为了适应冬天这种恶劣环境而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去了解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是如何过冬的知识,学生特别感兴趣。
使他们的“亲身所得”在快乐中内化。
四、找朋友的游戏
1、老师发现这里只有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小兔子、小螳螂,他们好孤单啊!让我们来给他们找找朋友吧。现在我们都在大森林里,我们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我是一只杜鹃鸟,我要和小燕子交朋友,因为我们都要飞到南方去过冬。
2、谁能像老师一样和黑板上的小动物交朋友呢?(生上台找朋友,并贴在合适的位置)
3、其他小朋友认真看看台上的小朋友找对了没有,如果没有,你就来帮帮他。
4、能说说为什么要和这种小动物交朋友吗?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形式活泼,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知道动物过冬的这些方式中,哪些动物是一类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避免了枯燥的讲解介绍,体现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五、动手贴洞盖,树立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1、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找到了朋友。你们看,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正是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这样丰富多彩。我们要怎样对待它们呢?(生答)
2、天越来越冷,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纷纷飘落小来(贴雪花),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们都早早地飞到了温暖的南方去了,(揭下小燕子图)小松鼠、小蚂蚁、小青蛙、小刺猬也都躲进洞里去了,可是洞口却敞开着,这可不够暖和呀!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3、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巧妙,我们可以给它安上洞门。看老师这里有不同形状的大门,你能给他们找到自己的大门吗?
4、教师提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我们每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起动动手共同完
成这幅图,先贴上合适的大门,然后给大门涂上漂亮的颜色,把小动物的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老师就奖给你们组每人一多小雪花。
5、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给小动物们安装好了大门,那我们就来看看它们在里面过得好不好啊?(展示台展示小朋友的作品)哇,有了大门,小动物们过得好快活呀,睡得也很香呢!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设计上,为了不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我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先讲清楚小组合作的要求,每个同学都明白,只有发挥组内每个人的力量,才能把洞门贴的又快又好,画面打扮的最漂亮,最终夺得奖品。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是有效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了它的实效性。
六、总结
1、冬天的天气那么冷,小动物们躲的躲,藏的藏,那你们怕不怕冷?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前段时间,我们这儿下了一场大雪,你瞧,大雪后的校园,就像披上了银装,多美啊!看我们的小伙伴们,雪还没停,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他们不怕冷,在冰天雪地里越练越坚强!
2、下面我们也活动活动,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放儿童操视频,跟着做)
3、下课。
【设计意图】课进行到这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教育,更好地将德育寓于活动中。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
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活动才有效。本课也正是本着所有的活动要有效性这一原则设计的。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从观看《小鹿斑比》入手,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接着为了让学生亲身感悟到动物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即使冬天我们仍然有办法找到他们,感受到他们为了适应冬天这种寒冷环境,而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所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去了解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是如何过冬的,学生特别感兴趣,引导学生在组内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合作这一环节上,为了让它不形同虚设,发挥起小组合作的作用,课前就要组织学生商讨好自己组将以什么形式来汇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最后通过手工制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爱护动物——“天冷了,给小动物做个洞门”,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先讲清楚小组合作的要求,每个同学都明白,只有发挥组内每个人的力量,才能把洞门贴的又快又好,画面打扮的最漂亮,最终夺得奖品。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是有效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了它的有效性。潜移默化地将品德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中。
第三篇: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
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叫《风到哪里去了》。故事里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太阳落下的时候问了妈妈几个问题。首先他问妈妈:“太阳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妈妈告诉他“太阳并没有不见,只不过是到了另一个地方,去给另一个地方的人送去光明了。”紧接着他又问“那么当风停下来时,风又去了哪里?”“风停下来时,它只是吹到了别的地方,让那里的树跳舞去了”妈妈回答。“云从我们头顶飘过,他又去了哪?”“它去给别的地方的人遮荫去啦。”那秋天的落叶落下来以后呢?“”叶子落下来,就会有新的小树长出来。“
这个故事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即世上的物质不灭的道理,它不会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地方以一另一种形式开始。雨回到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回到大海里,生成新的波浪。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为什么我问不出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我没有小男孩爱思考,知识就是很多个为什么组成的。
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二)
今天上午,我读了《风到哪里去了》,知道了许多知识。
刚开始,讲述了小男孩眼巴巴地望着白天在他眼前消失,他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园子里玩,不想玩了,就躺在草地上,感到太阳覆盖在他们身上,后来,该睡觉了,小男孩问妈妈:”为什么白天会不见呢?“妈妈说:”有星星,月亮的夜色能让你入梦。那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那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的草地上去了。
从这些问题和答案,我知道了有月亮、星星的夜色能让我入梦;还知道,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的树跳舞去了;还有,蒲公英的绒毛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里的草地上去了。
今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你呢?
第四篇:《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读后感
若干年前,大约是讨论人文精神最热闹的那阵子吧,有位当医生的朋友曾这样对我说:“设想某天早晨一觉醒来,有一号职业的人忽然全体消失,蒸发掉了,无影无踪了,这世界却丝毫不受影响,人们照常工作、吃饭、休息、玩乐,时间仍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你说,这是一种什么职业呢?”趁我一时语塞,他立即代我回答:“就是像你这号搞文科的知识分子。”我向来和他抬杠惯的,这次却还没来得及说“不”,就已经自己泄气、服气了:“是啊,如果忽然消失的是全体医生,天下岂不要大乱?至少,那天全世界等着开刀的成千上万急危病人是没救了。”当这本书的书名——《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跃入我的眼帘时,蹦出我脑海的竟是这么一个回忆。
照本书作者弗兰克·富里迪的意思,当今之世,“知识分子”真的是全体消失了;他说的也是“搞文科”的知识分子。谈知识分子而只限于“文科”,这倒不是随意的定义,也不是出于政策考虑,这在历史学上是有根据的。法国当代史学大家雅克·勒戈夫有一本很著名的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里面说:“在西方国家,知识分子随着中世纪的城市而诞生”;“‘知识分子’一词出现在中世纪盛期,在12世纪的城市学校里传开来,从13世纪起在大学里流行。它指的是以思想和传授其思想为职业的人。”那时的大学是教会办的,在大学里教书的是教士,他们专业和传授的思想当然越不出“文科”范围。所以,《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中没怎么论到“科技知识分子”,想必不会引起什么异议;科技知识分子明明在,不用找,而且是现代世界的支柱,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目共睹。
《哪里去了》一书所云知识分子的“消失”,有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知识分子本身变质了。真正的知识分子理应“为思想而活”,不应“靠思想而活”,犹如虔诚的宗教徒理应“信教”,不应“吃教”;但本书认为现在的知识分子都把思想和知识当作了工具,下焉者变“专业”为“专吃”,上焉者也不过是迷恋和追求个人出人头地的“成就”,这便“意味着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二是知识分子的地位变了。作者认为,历史上知识分子的所知主要是“道”,知识分子其实是知“道”者,他们代表理性、真理、根源性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个人,他们也会追求思想之外的种种利益,但是“作为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有着令人敬畏的文化权威和影响力”。然而现在,知识分子群体的超然的生命存在业已丧失,思想已经魂不守舍,最多只能寄托于个别知识分子的个体生命中;知识分子成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总体,一个类别,一个集合,一种职业,与别的总体、类别、集合、职业不分轩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知识分子的权威遭到广泛质疑”,另一方面,“教育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商业机构和公共机构不断宣称致力于扩大它们的知识基础”;两方面其实一致,因为“知识成了易消化的现成品,能够被‘传递’、‘分发’、‘出售’和‘消费’”。现时代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贬值,不是贬在价格上,是贬在价值上、意义上。
书里对知识的贬值和丧失意义,作了很多现象描述,当然主要说的是西方社会。大学不再坚持优胜标准,精英教育堕落成职业教育;图书馆提供咖啡厅、休息室,乃至“几乎任何服务”,而借书还书则被视为“枯燥乏味”的末事;莎士比亚戏剧被“现代化”,“其动机并不是什么艺术家的洞见”而是“出于联系观众的考虑”。诸如“庸人主义”、“管理主义”、“工具主义”、“文凭主义”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作者的笔下,富里迪先生并未批评任何个人,他描述和批评的是整个时代的状况,可以说,他是写了一本“骂世”的书,当然平心而论,他的骂还是相当温和的。
知识分子的全体不知所终,作者也论到了其原因,如市场对知识和文化的侵蚀,公共政策的导向,制度化、职业化的压力,等等,论得比较宏观,比较粗略,有点大而化之。如照经济学的论法,也许可以论得细致些。知识分子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倾向;有的经济学家笔锋一转,会说知识分子的精神劳动也是“趋利”行为,但此“利”不是指精神劳动的成果可以换得的好处,而是指精神劳动内在的过程和目标即是“利益”所在。有一点区别必须强调:精神劳动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有其特殊性,跟做工、务农、经商、从政这些行为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不能等量齐观;精神应该具有超越性,一定程度上,甚至与约束条件无关。
富里迪先生是个左派,据译者介绍,他生在匈牙利,后来移居英国,曾化名注册,成立大不列颠革命共产党,自任主席。他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实是西方那些“从来不对现状满意”、“质疑传统价值”的批判型左派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理性”、“理想”等等,就不是源于传统,而是知识分子自我作古开创的新的价值。他甚至把保守的右翼人士指责、攻讦左派的言论称为“反知识分子论”,换言之,他把右翼知识分子开除出知识分子行列了。然而,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很深刻的观察:“如今,颂扬和试图维护现状的,不再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们。相反,右翼知识分子很愿意看到制度和文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上由右翼承担的对文化和教育机构的维护,现在由专业人士和专家接手了。”这就是说,文化保守主义对现代的文化状况更具有批判态度,左派却蜕变成了“顺从的知识分子”,因为“专业人士和专家”的前身,很可能就是左派;例如,在法国这个一向被视为“知识分子故乡”的地方,“今天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更像小技术官僚”。这样说来,过去寄托于知识分子群体大生命的思想之魂,将归何处呢?书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现在富里迪先生则是期望知识分子复活,但他开不出起死回生的方子。好在这期望里,多少还有点活气。
第五篇:大班科学: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设计意图:
这一主题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制造出各类垃圾,有时候孩子们会一不注意将垃圾随手乱丢。为了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新《纲要》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只是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本活动是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优美的环境和脏乱差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是迥然不同的。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水彩笔和铅画纸(人手一套)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了解垃圾的含义?
教师:(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教师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之为垃圾。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平时见过哪些垃圾?
说说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 能闻到什么气味吗?
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 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讨论: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办公室、超市、家庭等)
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垃圾,那么垃圾到最后都跑到哪儿去了呢?(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
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场,填埋场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时候会排出有害的气体。
3、出示垃圾箱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箱子吗?这样的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导幼儿区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
教师:垃圾箱上有什么标志呢?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的标志?为什么呢?(启发幼儿找出可回收的标志)
教师小结: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宝贵的材料制成的。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来后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其他的东西。
师:你知道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现在我们准备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等这么多垃圾。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属:这一类可回收物有可乐瓶、易拉罐、废铁等。回收后送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纸盒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玻璃:水瓶、酒瓶等玻璃制品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反复重复使用。
塑料:橡胶(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来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
(三)结束部分
1、出示各种垃圾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
2、引导幼儿设计有毒物品的垃圾箱。
教师:出示废电池,你们可知道这种垃圾是有毒害的,我们为它设计一个专用的垃圾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毒的标志吧!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垃圾,你们见到垃圾,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呢?(幼儿互相交流)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由垃圾的再生材料制成的。活动效果: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更多的关于垃圾的知识,了解了不同的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分类。活动中,引用的各种垃圾的图片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的思维积极,发言大胆。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始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参与兴趣,顺利的完成与孩子间语言和思维的交流,从而使孩子生成新的知识或者将讨论的问题挖掘的更加的深入,教学效果较好。
学校:芝阳教育组乔子玄幼儿园姓名:薛利云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