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5:5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

第一篇: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

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

作者:晋堂已被分享2次评论(0)复制链接

值得警觉的现象

——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

李松

当前我国的书法人口相当多,中国书协会员近万,省级会员几百万,地县级会员几千万。为历朝历代所不可比。但是,专业的书法教育机构在几千万爱好者目前难以满足需要,绝大多数都是自学。出版界火速加盟,法帖专辑、光盘教材充斥书店,为自学书法者提供了有利条件。所有这些绝对是可喜的现象。

但最近,曾听一位业内人士说了一句震人耳根的话:“书法自学,等于自杀!”此言一出,皆争引用。虽然这话有些绝对,但有它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常年从事书法教学的书家,真真地有所感受,“自杀”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严重。此陷阱一。

在全国范围内,书法的教育可谓非常兴旺和发达。大专院校设有书法专业的相当之多,学历的设置极为诱人。大专、大本、研究生、博士生等等,每年都有一定批量的学子离开大专院校。书法专业机构和社会办学更是遍地开花,可谓一派红火景象。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当前的书法教学中“他杀”的现象也格外严重。此陷阱二。

鉴此,非常有必要就这两大陷阱的话提议论议论。

我们真的发现,而且是经常地发现,一些热衷于书法的自学的业余爱好者真是执着地、顽强地、义无反顾地在“自杀”!

究其缘由,或许是某些理念的传导和学习的环节出了问题。比较常见的是有几种情况:

一、被楷书所杀

一些人执着地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更有甚者,认为“唐楷更是书法的真正的基本功”。于是,顽强地抱住颜柳欧赵之某一家,死守几年十几年“刻苦地”练着“真正的”“基本功”。这种现象非常非常普遍,绝大多数沦为书奴。

令人相当费解的是,他们只认定楷书(只认定唐楷或独认定欧阳询一家等),认为楷书是真正的书法艺术。认为楷书是最难的,最至上的,统领一切的书体。

这样的自学者写的字有鲜明的共性特征。字的可读性强,可赏性差,技法一成不变,风格始终如一。多数是写的了欧写不了褚,更写不好行草。如果能写行草也往往是写成“三一作品”(墨色一个样、笔画一般粗、字体一样大)。也还有更为可怕者,死守一家不说,根本就没能守正。比如,说是学颜楷,可是满纸黑鸦鸦,即没解出颜字之笔,又没捕得颜字之形。

二、被偶像所杀

当代卓有成就的书家有实力的书家活跃于书坛。他们获奖多、名气大、收益高。尤其是他们的书法风格,书体种类和学术见解在书界有很大影响力。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粉丝团”。虽然粉丝各居异地,但自觉不自觉地扑向了他们的偶像。这不是名家的过错,是追踪尾随者的问题。大有“非某某不嫁”的执著和信念。

这种自觉自愿式“自杀”的现象也不少见。原因大概有几种情况:一是对艺术的判断理解

认知的能力较低造成的;二是自信心不足导致的;三是困惑迷茫起因的;四是急功近利心理驱使的。

三、对传统书法理解和判断堕入误区所杀

传统法帖皆可为法,这没有错。问题是,具体到个人,具体到学习的某个阶段时并不是这样的简单判断。

比如,有的人的审美定势属于恬静平和一路,那么主攻狂狷野逸就是误区。就好像长得文静瘦小者非要扮演李逵一样,怎么装都装不象,怎么演都无法找到感觉。

还比如,把某些属于另类的品种当作自己的主法源,也是一种误区。有的人专攻《爨宝子》,只写郑板桥、金农,而又不及其余。这样,久之则不能离轨,久之则倔强地走向僵化。这是对传统或经典的一种误判误读。这些虽然是传统,但未必符合自己的取法方向。对传统对经典不能盲目,更不能没有选择。好像生活的现实一样,胃火大的不能热补,如果一个劲地吃燥热食物,结果是满嘴起泡。

再如,有的人当前的字写得很油滑了,需要调整需要祛疾,选帖“取药”是关键。如果临习比较稚拙一类的法帖相对合理得法,而恰恰又选了飘逸甜媚一路训练,往往是痼疾不治,病疴加重。这种“自杀”纯属鉴别能力差,积累少,眼界窄造成的。

此外,也有些是因为特别固执偏执所导致的,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就是只偏爱某种东西,于是走向偏狭,于是一意孤行,于是越写越难入流。结果是专家不看,百姓不认,投稿参展屡战屡败,再屡战屡败,了无胜机。其结症在于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这样的“自杀”现象在自学书法者中是屡见不鲜的。书法技巧的训练是有选择的,不是盲目的,不是随便找一个法帖就可以为法的。

四、被技巧训练有严重的盲区所杀

比较科学的技巧训练相对的说应该是全方位的。凡是在训练环节没能解决的问题,在创作时肯定会暴露无疑,这和体育训练大体一样。认为“楷书是基本功”者,再加上只攻唐楷者,其手头的训练会有严重的盲区。主要的关键的盲区是:

1、不会连续书写;

2、不能快速运笔;

3、不敢大小字体反差和粗细刻画笔形;

4、写不出墨色层次;

5、写不好或写不了绞转之笔;

6、不能或不敢聚散开合等变化。

这些盲区,正是书法技巧的重要核心部分,或者说是动态书体必须要强化训练的部分(也应该是静态书体必须要训练的部分)。如此分析,就很明确了。只攻静态字体,往往动态字体的技巧方面的不到充分训练;反之,单攻动态字体,静态字体的技巧是盲区。所谓全方位技巧的训练,应该包括动静两类字体(实践已经证明,行书写不好,楷书也太好不了)。

需要强调的是,训练不同于取法,而取法必须训练。比如,攻草者写金文为训练中锋,但不一定是专攻篆书。攻隶者临王铎为使笔畅,但不一定走王铎的路子。就像体操运动员练跳高,只为训练弹跳力一样。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点训练,以期达到训练目的。

训练的盲区还包括其它方面。我们见到,有的人只能写楹联,参展投稿笔会等等一出手便是对联,叫他写其它样式马上就乱套。也有只会写大字写不了小字,写条幅写不了扇面等等,这也属于另一种训练有盲区的现象。

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许许多多的自学书法者,往往技巧训练存在这样那样的盲区甚至还比较严重。

我们再讨论讨论“他杀”的现象。当代的信息太发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也带来困惑。我们所见到的是,不能很好的甄别和处理各个方面的信息,导致问题的出现。

一、被教头所杀

自学书法“自杀”的概率高,从师呢?大概“他杀”概率也不低!现在书法的教学遍地开花,教头到处都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头都具备良好的资质。我们最常见的是,教头写什么,学生写什么,教头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写。不是“因性以练才”,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是私塾式的圈养式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窝一窝的。也有的是学生主动自愿的直取所从的教头,亦步亦趋,惟妙惟肖。一些教头不是在调整和导航,而是“一意孤教”,甚至是以此自豪自矜。学生被“他杀”,这类教头就是残忍的“杀手”!

二、被展览所杀

当大的展览之后,会有一些反映相当快的作者迅速尾随获奖者,灵活多变地跟风。手快者直取速获,并在下一轮投稿时一试身手。当下一轮的评选出现新的导向时,又会快速反应,紧随时风。数年下来,有些灵气足者,有一定的入选率。于是,正是这样有入选的可能,效仿者不断增加。

这种“他杀”的现象虽然有展览评选的诱因,但是,它完全是作者自己的选择和盲从的结果,也有相当一些作者根本就不晓得学习书法的路数导致的结果。

这样被展览所杀的人,往往是字变来变去,飘忽不定,既没有扎实的功力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被地域所杀

某些地区书法活动非常红火,有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作者。民间往来,相互淘染。学习书法不是追古圣古贤,而是旁取左邻右舍。获取的技巧表现的风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域书风影响严重。值得讨论的是,大家都面目相似的那种所谓地域书风是不是真正意义的地域书风。一群爱好者,应该是和而不同,而不是互相克隆。这种被地域书风所“他杀”现象也比较严重。

四、被出版物所杀

出版业的火热加盟,无疑大大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法帖、教材还有作品集充斥书店,当然许多出版物是高质量的。

质量高的主要是古代法帖部分,这部分是最可信的,最没有问题的,而某些教材就很有问题。最可怕的是编教材的人并不是某体某帖驾驭的高手,编出来的东西有着广泛的杀伤力!因为,出版物很具有权威性,很能迷惑人,发行量很大。往往买书的都是一些爱好者或初学者,他们决不会怀疑装潢精良的摆放在漂亮书架上的教科书会有问题。

就笔者所见,比较严重的是魏碑楷书的教材。里面所讲的所示范的东西很有问题。讲解的都是用唐楷的方法写魏楷,就好像在用勾股定律来解圆周的算题。殊不知,这样怎么能解得开题呢?细究缘由,编撰者根本就不是写魏楷,或一直在错误地写魏楷者。有些行草书的教材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真是按照书里所讲的写下去,恐怕会直蹈误区,一定是会被“他杀”!

议论到这里,我们真真的需要反省。一方面,自学书法者一定要警惕“自杀”这个陷阱;

另一方面,向他人学也要千万小心“他杀”的陷阱;再一方面,“教头们”更要克己,万万别把别人往沟里领!

第二篇:书法自学,等于自杀-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李松

书法自学,等于自杀-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李松

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李松

当前我国的书法人口相当多,中国书协会员近万,省级会员几百万,地县级会员几千万。为历朝历代所不可比。但是,专业的书法教育机构在

几千万爱好者目前难以满足需要,绝大多数都是自学。出版界火速加盟,法帖专辑、光盘教材充斥书店,为自学书法者提供了有利条件。所有 这些绝对是可喜的现象。

但最近,曾听一位业内人士说了一句震人耳根的话:“书法自学,等于自杀!”此言一出,皆争引用。虽然这话有些绝对,但有它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常年从事书法教学的书家,真真地有所感受,“自杀”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严重。此陷阱一。在全国范围内,书法的教育可谓非常兴旺和发达。大专院校设有书法专业的相当之多,学历的设置极为诱人。大专、大本、研究生、博士生等 等,每年都有一定批量的学子离开大专院校。书法专业机构和社会办学更是遍地开花,可谓一派红火景象。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当前的 书法教学中“他杀”的现象也格外严重。此陷阱二。鉴此,非常有必要就这两大陷阱的话提议论议论。我们真的发现,而且是经常地发现,一些热衷于书法的自学的业余爱好者真是执着地、顽强地、义无反顾地在“自杀”!究其缘由,或许是某些理念的传导和学习的环节出了问题。比较常见的是有几种情况:

一、被楷书所杀

一些人执着地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本功”。更有甚者,认为“唐楷更是书法的真正的基本功”。于是,顽强地抱住颜柳欧赵之某一家,死守 几年十几年“刻苦地”练着“真正的”“基本功”。这种现象非常非常普遍,绝大多数沦为书奴。

令人相当费解的是,他们只认定楷书(只认定唐楷或独认定欧阳询一家等),认为楷书是真正的书法艺术。认为楷书是最难的,最至上的,统 领一切的书体。

这样的自学者写的字有鲜明的共性特征。字的可读性强,可赏性差,技法一成不变,风格始终如一。多数是写的了欧写不了褚,更写不好行草

。如果能写行草也往往是写成“三一作品”(墨色一个样、笔画一般粗、字体一样大)。也还有更为可怕者,死守一家不说,根本就没能守正

。比如,说是学颜楷,可是满纸黑鸦鸦,即没解出颜字之笔,又没捕得颜字之形。

二、被偶像所杀

当代卓有成就的书家有实力的书家活跃于书坛。他们获奖多、名气大、收益高。尤其是他们的书法风格,书体种类和学术见解在书界有很大影

响力。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粉丝团”。虽然粉丝各居异地,但自觉不自觉地扑向了他们的偶像。这不是名家的过错,是追踪尾随者的问 题。大有“非某某不嫁”的执著和信念。这种自觉自愿式“自杀”的现象也不少见。原因大概有几种情况:一是对艺术的判断理解认知的能力较低造成的;二是自信心不足导致的;三 是困惑迷茫起因的;四是急功近利心理驱使的。

三、对传统书法理解和判断堕入误区所杀

传统法帖皆可为法,这没有错。问题是,具体到个人,具体到学习的某个阶段时并不是这样的简单判断。比如,有的人的审美定势属于恬静平和一路,那么主攻狂狷野逸就是误区。就好像长得文静瘦小者非要扮演李逵一样,怎么装都装不象,怎么演都无法找到感觉。

还比如,把某些属于另类的品种当作自己的主法源,也是一种误区。有的人专攻《爨宝子》,只写郑板桥、金农,而又不及其余。这样,久之

则不能离轨,久之则倔强地走向僵化。这是对传统或经典的一种误判误读。这些虽然是传统,但未必符合自己的取法方向。对传统对经典不能

盲目,更不能没有选择。好像生活的现实一样,胃火大的不能热补,如果一个劲地吃燥热食物,结果是满嘴起泡。再如,有的人当前的字写得很油滑了,需要调整需要祛疾,选帖“取药”是关键。如果临习比较稚拙一类的法帖相对合理得法,而恰恰又选了 飘逸甜媚一路训练,往往是痼疾不治,病疴加重。这种“自杀”纯属鉴别能力差,积累少,眼界窄造成的。

此外,也有些是因为特别固执偏执所导致的,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就是只偏爱某种东西,于是走向偏狭,于是一意孤行,于是越写越难入

流。结果是专家不看,百姓不认,投稿参展屡战屡败,再屡战屡败,了无胜机。其结症在于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这样的“自杀”现象在自

学书法者中是屡见不鲜的。书法技巧的训练是有选择的,不是盲目的,不是随便找一个法帖就可以为法的。

四、被技巧训练有严重的盲区所杀

比较科学的技巧训练相对的说应该是全方位的。凡是在训练环节没能解决的问题,在创作时肯定会暴露无疑,这和体育训练大体一样。认为“

楷书是基本功”者,再加上只攻唐楷者,其手头的训练会有严重的盲区。主要的关键的盲区是:

1、不会连续书写;

2、不能快速运笔;

3、不敢

大小字体反差和粗细刻画笔形;

4、写不出墨色层次;

5、写不好或写不了绞转之笔;

6、不能或不敢聚散开合等变化。这些盲区,正是书法技巧的重要核心部分,或者说是动态书体必须要强化训练的部分(也应该是静态书体必须要训练的部分)。如此分析,就

很明确了。只攻静态字体,往往动态字体的技巧方面的不到充分训练;反之,单攻动态字体,静态字体的技巧是盲区。所谓全方位技巧的训练,应该包括动静两类字体(实践已经证明,行书写不好,楷书也太好不了)。书艺公社

需要强调的是,训练不同于取法,而取法必须训练。比如,攻草者写金文为训练中锋,但不一定是专攻篆书。攻隶者临王铎为使笔畅,但不一

定走王铎的路子。就像体操运动员练跳高,只为训练弹跳力一样。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点训练,以期达到训练目的。

训练的盲区还包括其它方面。我们见到,有的人只能写楹联,参展投稿笔会等等一出手便是对联,叫他写其它样式马上就乱套。也有只会写大 字写不了小字,写条幅写不了扇面等等,这也属于另一种训练有盲区的现象。书艺公社 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许许多多的自学书法者,往往技 巧训练存在这样那样的盲区甚至还比较严重。我们再讨论讨论“他杀”的现象。当代的信息太发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也带来困惑。我们所见到的是,不能很好的甄 别和处理各个方面的信息,导致问题的出现。

一、被教头所杀书艺公社 自学书法“自杀”的概率高,从师呢?大概“他杀”概率也不低!现在书法的教学遍地开花,教头到处都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 头都具备良好的资质。我们最常见的是,教头写什么,学生写什么,教头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写。不是“因性以练才”,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和素养,而是私塾式的圈养式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窝一窝的。也有的是学生主动自愿的直取所从的教头,亦步亦趋,惟妙惟肖。一 些教头不是在调整和导航,而是“一意孤教”,甚至是以此自豪自矜。学生被“他杀”,这类教头就是残忍的“杀手”!书艺公社

二、被展览 所杀书艺公社 当大的展览之后,会有一些反映相当快的作者迅速尾随获奖者,灵活多变地跟风。手快者直取速获,并在下一轮投稿时一试身手。当下一轮的

评选出现新的导向时,又会快速反应,紧随时风。数年下来,有些灵气足者,有一定的入选率。于是,正是这样有入选的可能,效仿者不断增

加。这种“他杀”的现象虽然有展览评选的诱因,但是,它完全是作者自己的选择和盲从的结果,也有相当一些作者根本就不晓得学习书法的

路数导致的结果。这样被展览所杀的人,往往是字变来变去,飘忽不定,既没有扎实的功力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被地域所杀

某些地区书法活动非常红火,有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作者。民间往来,相互淘染。学习书法不是追古圣古贤,而是旁取左邻右舍。获取的技巧

表现的风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域书风影响严重。值得讨论的是,大家都面目相似的那种所谓地域书风是不是真正意义的地域书风。一

群爱好者,应该是和而不同,而不是互相克隆。这种被地域书风所“他杀”现象也比较严重。

四、被出版物所杀

出版业的火热加盟,无疑大大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法帖、教材还有作品集充斥书店,当然许多出版物是高质量的。

质量高的主要是古代法帖部分,这部分是最可信的,最没有问题的,而某些教材就很有问题。最可怕的是编教材的人并不是某体某帖驾驭的高 手,编出来的东西有着广泛的杀伤力!因为,出版物很具有权威性,很能迷惑人,发行量很大。往往买书的都是一些爱好者或初学者,他们决 不会怀疑装潢精良的摆放在漂亮书架上的教科书会有问题。就笔者所见,比较严重的是魏碑楷书的教材。里面所讲的所示范的东西很有问题。讲解的都是用唐楷的方法写魏楷,就好像在用勾股定律来解圆周的算题。殊不知,这样怎么能解得开题呢?细究缘由,编撰者根本就不是写魏

楷,或一直在错误地写魏楷者。有些行草书的教材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真是按照书里所讲的写下去,恐怕会直蹈误区,一定是会被“ 他杀”!

议论到这里,我们真真的需要反省。另一方面,向他人学也要千万小心“他杀”的陷阱;

再一方面,“教头们”更要克己,万万别把别人往沟里领!

第三篇:谈书法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谈书法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葛曙明

[内容提要]:书法是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开展少儿书法艺术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校外教学活动中,书法教学看似十分热门,但学生学习动机各异,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分析、激发不够,因而导致学生学习书法浅尝则止,难以长期坚持,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将就书法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书法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 键 词]:少儿、书法、学习动机、激发

书法艺术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几乎贯穿了我国文明史。自古以来,书法艺术教学,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不论从中小学教学大纲作为写字基本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艺术美育的角度出发,书法教学都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社会对于当代少儿写字能力的担忧,家长对孩子艺术素质培养的需求,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少儿书法教学的发展,书法类的课外学习班一时间遍地开花。但这种学习热潮之下,书法教学的各方面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把握不够,分析不深、引导不足,导致书法教学事倍功半,学生学习进步慢。作为校外教育机构,还因此导致吸引力不强,生源不稳定等情况,进一步致使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开展教学活动带来更多难题。因此,研究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激发利用其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书法学习动机的形成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又称内驱力。而产生动机的基础是需要。① 首先书法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认知度较高的一门艺术,在人们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把书法学好的愿望。其次,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书写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仅仅是两个方面,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书法学习动机的形成可分为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对书法技能自我提高动机和附属动机三方面。

1、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所谓认知动机,是以求知作为目标的,以了解、解决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② 少年儿童总是对他们所不曾涉足的领域感兴趣,书法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块招牌、一幅广告、一个包装盒、乃至一张书签、一个商标都可能包含着书法的元素、蕴藏着书法的表现形式,这大大地激发了少儿的好奇心,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书法环境中慢慢感知书法的。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的引导必不可少,师长的作用是逐步将少儿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在学生脑海中朦胧产生时,也是学生为追求这个问题答案而开始关注书法的时候。有了这种关注,学生才有学习书法的欲望。再者,只有学生自身具备这一认知内驱,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去学好书法,因为书法学习从根本上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积极构建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外部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所以,在书法学习中,真正学好还得靠学生自己。书法认知动机的作用是最深远的,也是最先促动其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

2、书法学习的自我提高动机。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期望自己能力和成就获得相应的肯定或地位,而产生书法学习动力,这是自我提高动机。书法学习与其他艺术学习一样,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和收获,从而获得自尊的满足。而自尊是自我提高动机的基础,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古今中外,因自尊需要而发奋图强的例子屡见不鲜。传说王献之曾向其母亲展示一个“太”字以求评价,母亲说:只有一点可以达到其父水平。而这一点,恰正是王羲之所书。王献之自尊心受到刺激,继而更加发奋练习,终成大家。这种自尊所带来的动机,始终伴随着王献之。史载他曾一再要谢安评论其书与父亲孰好孰坏,欲与父亲一比高低。实际上这是他对学习成就和书法地位的一种期许。当今少年儿童也一样,只不过他们获得的可能是班级或学校中的影响和地位,在特定的群体中获得自尊满足。

3、附属动机。大量的少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学习书法的,他们对书法艺术没有明确的认知需求,也没有通过书法学习获得自尊满足的需要,但他们从家长、老师的赞誉声中,不断地获得动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这种内驱纯粹是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认可,而与书法本身无关,这就是附属动机。例如,一个小孩 在练字,有一位长者说:“嗯,写得真好!年纪这么小,不容易。”这个小孩就会更积极、更努力地去写。而且,如果这种赞美来自一个相对陌生或者相对权威的人,所产生的动力会更大。由于书法比较抽象,学习过程相对乏味,附属动机在少儿书法教学中作用明显,甚至在特定年龄段起主要推动作用。

除上述三种因素外,源自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也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之一。人们在对书法的审美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摹仿的冲动,激起学习的兴趣,这是对美的感应和需求,如得到一本好帖,常常会立刻动手临习;再如中小学生看到教师的板书非常优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摹仿而获得审美的进一步满足。

二、学习动机对书法学习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动机强而明确,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在书法教学中,动机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书法、引导学生有针对地选择方法,维持调控学生学习书法热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动机使学生获得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书法学习是侧重技能的学习过程,如果离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没有其自身内在动力,其后果不堪设想。动机明确,激发了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其对书法知识的探究直接推动其认知行为,其对技能掌握的欲望,直接推动其大量的练习,从练习中不断领悟。有了高涨的热情、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有了主观上的认知需求,就可以驱动学生采取一切最有利的手段和方法去学习,对知识技能进行积极建构。

2、学习动机明确,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书法学习,引导学生将其自身的学习行为直接指向书法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不受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摒除无用信息,选择最有助于达到书法学习目标的方法。如,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有明确的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有练好书法,把字写得正确、整齐、美观这样一个目标和内在需要,就能引导其直接指向练习行为,他甚至会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自主练习。

3、学习动机不会在开始学习书法后立即消失,它始终伴随着学习过程。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维持学生学习动力。同时,促使他们严格自律,积极调控学习行为,去克服种种困难,度过必然出现的烦燥期。随着学习的深入,相关书法教学更多的知识点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更难的技能技法挑战学生的自尊心,动 机不断地被激起、强化,从而使学生能较长期地维持书法学习,提高书法学习的有效性。

4、良好的学习效果,必然使学生获得多形式的心理满足。对少年儿童来说,因为学习获得家长的肯定、认同,会在短期内获得很大的满足,产生极大的动力,或者学生因书法学习而获得荣誉,也会感到十分自豪、体验到成功。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学习书法动机强度增强,进一步推动书法教学,形成动机的波浪式推进作用。

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

增强学习动机的手段是多样的。1163年,阿特金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式。所谓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学生学习中,成就动机是最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③ 参考阿特金森的理论,结合我们工作实践,我认为培养、激发、增强学生书法学习动机可采用这样一些手段。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合理化。由于书法学科建设尚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正确选择上课教材、合理解读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不宜跳跃过大。例如,在笔法、结构未讲解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去涉及章法和墨法。又如,在字帖选择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不硬性统一,可提供颜、柳、欧、魏碑等各种类型的字帖供自由选择,然后分成几个组学习;对于程度较高的班级,甚至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或采取个别辅导。这样做表面上会感到乱,实则不然,因为书法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其个人所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选择与其个性相符的法帖更有利于学习提高,再比如,硬笔字和毛笔字的学习,二者往往分离。笔者认为,毛笔、硬笔教学可以相互结合。不少成功硬笔书法家的风格均脱胎于毛笔书法,没有对传统毛笔法帖的研习,是很难达到较高的书法境界的。单练硬笔字,难以理解书法艺术真谛,而单纯练习毛笔字,则既不方便、也不实用。再如,加大书法课的文化内涵,以故事等活泼形式讲一些书史理论、奇闻轶事等。这块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激起好奇心。尤其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更应注重熏陶,使其对书法学习的欲望增强,从而达到动机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感受书法的广博,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稳定其追求书法学习成就的心理倾向。

2、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动机的成功激发,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对某一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常常思维敏捷、清晰,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超强,大大有助于效率提高。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即乐于学习充满兴趣的人。而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而应使学生被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着学习。”这正是兴趣的激发。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则干脆把兴趣爱好看成是动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通过兴趣能唤起学习的积极性。书法由于其学科本身原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变换教学形式,避免单调重复。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化单一为多样,变枯燥为活泼,激发动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先说课堂教学,笔者简略介绍一些做法。

⑴、多媒体演示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则可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书法自身特点,十分适宜直观演示,如:历代名作的欣赏。

⑵、游戏法:活泼的游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一个字五个笔划,由五个学生来共同完成,甚至可以十个人,分两个组比赛等。

⑶、竞赛法:学生好胜心是其学习动力源之一,比赛可激起好胜心,推动书法学习,如摹仿比赛,老师写一个大字在黑板上,各组在约定时间内,选派若干人先后上来摹仿、修改,最后看哪个组摹仿得分最高(这种比赛可以大幅提高全体学生观察力)。

⑷、换位法:由学生来做老师、讲解字的写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帖分析能力,又可以使课堂充满乐趣。

⑸、示范法: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利用多媒体示范。上课形式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书法学习动机的成功激发不仅仅取决于课堂教学和练习的精心设计,还深受整个书法学习氛围的影响。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做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文章,如,书法环境的布置,教室中布置格言、古诗作品或历代名作展示;到了冬天,可以在教室门口贴春联或组织学生送春联活动;可以组织大规模的书法展览或参加书法比赛;可以建立书法博客、网上展厅;可以编印书法刊物,建立书法社团等等,教学形式不一而足。一系列的活动,可建立一个全面的书法学习网络,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到书法艺术无处不在。

3、从有利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学生学习书 法,不论受到批评和表扬,只要评价方式、标准合理而富于人性化,那么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他受到了关注。作为教师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学生的自尊心,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自豪感。前面谈到少年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附属动机,而附属动机的产生就必须让他们得到长者的赞许认可,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我认为对学生书法学习的评价既要务实、要合理恰当,又要务虚、突出人性化,多给予鼓励。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第一,要改变成功观。要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原有水平来确立成功标准,标准过高,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期望值下降,不利于动机的形成和增强,要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方式,让其看到希望,不断体验到成功、获得成就感。第二,评价要有具体内容,不能简地说“好”、“不好”、或者打个分。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不足,总体肯定、局部指正,这有利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其接受点评、改正错误。第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附合年龄特点。如教师批改评价、学生集体评价、展示张贴评价等。亦可建议家长将孩子的作品在家中悬挂,或赠送亲友,或鼓励小孩帮助他人写字等。年龄小的可发个小苹果、五角星,作为评价奖励,可对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就不适合这种评价方式了。倒是可以在肯定前提下布置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临长卷、写创作,投稿发表、参加比赛等,获得这样一个作业任务,反而让学生十分自豪。对学生表扬、鼓励不宜吝啬,因为对学生来说,鼓励表扬是学习的诱因,获得一次小小满足,对激发其学习动机大有帮助。第四,评价要有导向性,要善于将成功归因到可控因素上。评价中及时推出榜样,正面引导,刺激其他人的自尊,使其产生自我提高动机,为赢得同样的地位、获得同样的成绩而付出努力。如,评选小小书法家等。

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动机手段是多样的,具体的办法更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发现、体会和总结。把握住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的态度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对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推动书法教学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参考文献

①、《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1998年5月 第一版

②、《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赵福庆。见《山东教育科研》1995年 ③、《国外有关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

艳。《心理学探新》1987(3)

第四篇:谈书法教学与音乐的联系采用本

谈书法教学与音乐的联系

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之间存在着通感。七个音符编织出了美妙的音乐,而书法艺术是无声的乐音,让欣赏者倾倒陶醉,它的点线韵律、在静静的符号中蕴含着活力与感染力。在现实的书法教学中,书法让学生能体会到:小篆的严谨,曲线圆润自然,不过于夸张;隶书,扁平,点线稳中有动;魏书的奇巧,行笔沉稳而厚重;楷书端庄,线条法度严谨;行书,流畅,节奏韵律动人;草书飞扬,旋律狂动。这些从音乐中借来的词语突出地表明书法与音乐具有共通性。现代书法艺术越来越倾向于音乐感,音乐与书法结合的形式也已屡见不鲜。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认为音乐教育是均衡和谐发展的中心,当然对书法也存有一定的作用。书法能推动人智力功能中音乐功能的发展,反之,音乐功能的提高也能培养书法中的节奏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发现,在一定的乐曲中练习书法,有益而无弊。也常见民乐音乐中常夹杂着书法表演,表现音乐对书法有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创作中用以宣染环境,将书法的心境引导出来。据心理学家分析: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因为书法和音乐有着“通感”,它们都具有节奏、旋律、平衡,变化、和谐等形式美的法则。在音乐环境中练习,能排除周围嘈杂的声音,而将有节奏、有韵律的音乐融入心里,让人心情专一地进入书境。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利用音乐来教学,要注意放音乐时,音量不宜太大,只要把周围无用的声音给排除就行了,要听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如在练习毛笔字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抒情的古典音乐;如果练钢笔书法,可选择些清新美好的轻音乐,如小提琴、单簧管、独弦琴等清新的名曲。这样能让学生心理活动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将书法练好。

最后有一点稍作补充的是,书法中的音乐教法对于较小年龄(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适宜。由于年龄小,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很差,可能会引起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反而适得其反,建议对三—六年级的小学生用音乐教学法。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觉在四、五、六年级这种方法效果较明显。

余晓娟《雷雨》教学实录及评析

优化语用课堂注重语用能力——《雷雨》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教: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余晓娟 评析: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乔桦

一、自主识字,随文理解,学习运旦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雷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生读)

师:生字的字音读正确了吗?请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抽一抽。哪个字音不正确,就教教他,(生互动抽读、教读)

师:同学们,咱们来玩个游戏,给拼音小帽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出示拼音小帽)它的朋友在哪里?

生:(找到对对应的汉字,举起来回答)它的朋友在这里。

师:(打开生字卡片)自己看看对不对,对了你就读三遍。“压”——第一声要读得很准确。“垂”——要读准翘舌音。

师: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生练读)“来”。在这里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再读一次。(生读)轻声读得真好,全班读。

生:(读)垂下来。

师:真好!向他学习,全班渎。这两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咱们再读读。(生看着课件反复练读——压下来,垂下来。)

师:词语回到句子里,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生:(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渎得真好,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小蜘蛛,雷雨要来了,可要逃得快一些啊!谁再来读?(抽读)你把这两个轻声读得又轻又短,让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蜘蛛悄悄地、快速地逃走了!像他那样读好轻声,一起读。(生齐读)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呢?谁能做做压下来这个动作?(生做压下来的动作)是的,像这样,从上往下用力,就叫——压下来。(课件出示)雷雨前,这么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假如你就是图画中的小朋友,抬头看着这样的乌云,有什么感觉?

生:(纷纷说)我的心里很紧张。我感到很压抑。我觉得很害怕。

师: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读句子。(生有情有味地练读)垂下来,又是什么意思呢?咱们请蜘蛛来做做动作。(出示课件:蜘蛛垂下来的动画)谁来说说垂下来的意思?

生:我知道,因为蜘蛛垂下来时,有蜘蛛的丝连着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吗?

生:我在农村老家看到过。

师:你真了不起,联系着生活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真的经常用到这两个词,(出示图)看图,想一想,哪些时候咱们习惯用垂下来?哪些时候习惯用掉下来?同桌小伙伴,看着图互相说一说。

生: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树叶从树上飘下来,掉下来。

生:小兔子的耳朵垂下来。向日葵的头垂了下来。

师:看来,在生活中,我们会正确运用这两个词。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词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就用——(生: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了,就用——(生:掉下来)

师:现在明白,课文里为什么是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而不用掉下来了吧。

生:因为蜘蛛垂下来时是有蜘蛛丝连着的,不会摔下来,这样就更安全了。

师:说得太好了。瞧,课文用词多准确呀,咱们一起读。(生齐读)我们一边读句子,一边理解了“压”和“垂”的意思,咱们试着来用一用。看图,想着意思,选生字,补充诗句。第一句,你觉得该用哪个生字,就高高地举起哪个生字卡片。

(生举卡片)

师: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把柳树叫作垂柳。春天到了,绿绿的枝条垂下来,多美啊,这就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起读诗句。

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第二句,选谁呢?

(生举“压”的卡片)

师:那么多的花,沉甸甸地压着枝条,所以诗人写了——千朵万朵压枝低。一起读。

生:(读)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理解了词语、读好了句子,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生自由读课文)

师:(一边贴图、一边说)孩子们,想象着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谁能把这几幅图,按课文写的顺序,重新摆一摆?(生上台摆图)大家同意他的摆法吗?

生:同意。

师:看来,你读书很用心,看图也很仔细,把掌声送给他。咱们的课文就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评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该教学板块的任务有识记理解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等等,余老师把教学重心铆定在提升低段学生语用能力上。1.积淀和内化“轻声”的知识和朗读技能。2.在理解词句中培养准确遣词造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垂下来“的教学策略值得玩味:先观察蜘蛛垂下来的动画表演,初步感知“垂”的意思;接着比较“掉下来”和“垂下来”的异同;再创设生活图景迁移运用(苹果“掉下来”、兔子耳朵“垂下来”);然后返回文本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最后创新语境(诗句填空)体会表达效果、摄取——消化——运用——积累融为一体,这才是词语教学的本真,这种“涵泳”过的词语积累才是“活”的语言积累,用时方可信手拈来。学生经历过这种切入肌肤的理解和感悟,方能提高阅读品味和文化品位。

二、读通课文,练说变化,初感神奇

师: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一起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生齐读,师课件出示雨前图)雷雨前,闪电——

生:越来越亮。

师:雷声——

生:越来越响。

师:作者用上“越来越

”,就具体地写出了雷雨前景象的变化。那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又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至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生自由读,师出示雷雨中的图)来孩子们,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什么越来越怎么样呢?

生:雨越下越大。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

师:你一句,他一句,连在一起,就能用上好几个“越来越”连续说雷雨景象的变化?谁来试试?

生: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雨越下越大。

师:说得真好,刚开始雨越下越大,那到后来呢?

生:雷声越来越小,雨也越来越小了,师:真有变化了!你瞧,会听,会记,就更会说了。咱们再来说雷雨后的景象变化,看看图,再看看课文,同桌说一说,(生互动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

生:树叶越来越绿,花儿越来越红,师:你说到了颜色的变化,真好,生:天越来越亮,云越来越白,天越来越蓝。

师:你说到了天空中颜色的变化,真棒!

生:阳光越来越灿烂,彩虹越来越清晰。

师:你也越来越会说了,天空有变化,其他地方也有变化。再看看课文,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叫,雷雨后,蝉的叫声越来越怎么样呢?

生:越来越响亮。

师:还有它的动物朋友——青蛙的心情越来越来怎么样呢?谁能把这对动物朋友说到一起?

生:蝉的叫声越来越响亮,青蛙的心情越来越快乐。

师:小朋友们会读书,会听,会记,也越说越丰富了。刚才,我们用上“越来越”,就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变化说明白了,这样的变化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咱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听——(课件:风声,雷声)带着感受,渎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听——(课件:大雨的声音)

生: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快看——(课件:雨后的美景,配乐。)

(生微笑,摇头晃脑,作快乐状。)

师:雨过天晴,大地焕然一新。瞧,孩子们都笑了,带着感受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生:雨停了„„

师:孩子们感受到了变化,课文渎得真好!课文就是围绕雷雨,写出了景象的变化:大自然因为这样的变化显得更神奇、更美妙,点评:这个板块的教学过程独具匠心。余老师整体采用创设语用情境的策略,以运用文本中“——越来越——”这个描写景物变化的典型句式为抓手,牵一发动全身,从引读雷雨前景色变化开始,理解“越来越

”的意思和用法;再让学生运用句式说雷雨中、雷雨后看到的景色变化;然后启发学生追溯全文,有联想、有创造地说雷雨后花儿、天空、阳光颜色的变化,蝉鸣声的变化,青蛙心情的变化。从说一句起,到用上好几个“越来越 ”连续说变化,表达一组完整的意思。这样的学习过程可谓“一箭多雕”: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神奇的大自然深切感受;迅速筛选和整合阅读信息能力的提升„„

三、梳理规律,运用方法,练写生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识好了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课文,感受了景象的变化。接下来我们还要争取把字写好。(课件出示生字)这是本课要写的生字,读一读。(生读)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最多,这节课写这类字。先来挑战这一组带虫字旁的字。(课件出示:蜘、蛛、蝉、虹。)

师:左右结构的字,咱们写过很多,谁来说说要注意什么?

生:左右结构的字,部首和偏旁不要离得太远。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边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师:说得太好了,要注意宽窄。(课件出示)我们不仅要注意左右部件的宽窄,还要注意部件的高矮。还要注意什么?

生:还要注意虫字旁的一横要变为一提。

师:是的,左右结构的字,还要特别注意左右部件交接处的关键笔画,比如:蜘的长撇(课件演示“蜘”字笔画变红)长撇到哪里了?

生:长撇到虫字旁的下面去了。

师:这在书法上叫穿插。你还发现哪些字有笔画的穿插?

生:“蜘蛛”的“蛛”字右边部件的长撇有穿插。

生:“蝉”字右边部件的长横有穿插。

生:“虹”字右边的长横没有穿插,是靠拢。

师:观察特别仔细,真好。前面三个字都有穿插,穿插有什么好处?咱们对比着看看。

生:有了穿插,两个部件挨得更紧密一些了。

师:对。注意了穿插,部件就亲亲热热地靠在一起,字就写得紧凑。小朋友,咱们写左右结构的字,就要这样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一起读。(课件出示,生齐读: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写字,你们用这“三看”来提醒老师。(师范写“蜘”)一看什么?(生齐:一看宽窄)右边笔画多,虫字更要窄。二看什么?(生齐:二看高矮)撇和虫一样高。三看什么?(生齐:三看笔画)长撇穿到虫下去,口字矮下来。这个字就写好了,小朋友写字也要这样看清楚,写端正。孩子们,做好写字的准备,注意姿势。(师出示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生:(齐)头正,身直,肩放平,脚着地。

师:拿好笔,把这四个带虫字旁的字各写一遍。(生在音乐声中写字)

师:孩子们,我们用这“三看”一起来评星。(展示学生的写字单)第一看宽窄,认为他做到左窄右宽的,举手。(生绝大多数举手)好,得到一颗星。看看你的字,自己评。(生自己评星)

师:第二看高矮,和例字比一比,认为他做得好的,举手。(生大多数举手)都赞同,得两颗星了,自己评星。(生自己评星)

师:第三,重点看笔画的穿插,认为他做到了,举手。(生全都举手)得到三颗星了。你的字呢?(生自己评星)

师:和他一样,得到三颗星的举手。表扬你们——非常棒。没得到三颗星的也没关系。这儿还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睁大眼睛,用上这样的观察方法,仔仔细细地看清楚。(生专注地写字)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知道了写左右结构的字,要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关键笔画,这样就能写好字。

生:我知道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都有不同的变化,大自然真神奇。

生:我认识了生字,知道了要读好轻声。

生:我还知道了“垂下来”和“掉下来”是不一样的,“垂下来”的时候是有东西连着的。

师:孩子们的收获真多,学习就要这样,自己尝试,边学边用!希望以后的每一次学习都能有收获。

点评:磨刀不误砍柴工。余老师利用十分钟的写字时间,将生字归类,引领学生梳理写字规律,探究写字方法。初看似乎挤占了学生练字时间,细想学生依照“三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的书写规律和方法,有书写思维伴随的练字,书写质量肯定更好,书写技能提升更快。

总评:

简单的教学环节,扎实的语用训练,是这堂课的特色,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怎样营造语用课堂?如何培养语用能力?本课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聚焦语用。这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凸显了简明的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2.梳理左右结构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3.随文了解生词意思,感受用词的准确并会运用;4.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用“越来越

”的句式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变化。目标定位准确,直指语用,教学内容大胆取舍,重点突出,直奔语用能力增长点——带轻声词语的反复练读;重点词“垂下来”的涵泳和运用“越来越

”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三看”写字方法的提炼和运用,目标与内容的聚焦和整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识字学文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二,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必须是在自主的语用活动中实现。“教学做合一”是余老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做”为核心,在“做”中生生相互学习,在“做”中老师点拨引导第一教学板块的互动识字、游戏化记字学词;第二教学板块的“语例”拓展训练;第三板块的书写训练,老师让出了较充裕的时空,精心营造了听说读写思的语用空间,激励全体学生在语用实践活动中主动、互动、真动、全动,切切实实提升了语用能力。

三,凭借文本“语例”拓展语用空间,余老师根据文本语言文字特点和学情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或先联系图画和生活实际观察理解,再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运用;或先阅读理解,再联系生活实际去运用;或先发现生字的结构规律,再去练习和运用。余老师从语例“垂下来”“——越来越——”出发,恰当运用语境化、生活化、现场化等语用实践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扎实有效的语用训练活动,实现了“语例”最大限度的增值。

第二节由沙区树人小学余晓娟老师进行了《雷雨》一课的教学。《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余老师以板块推进教学:

一、学习生字词,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了解词义,再读文本,感受变化,让生字新词在图画中,句子中,课文中一次次地浮现,加深印象。特别是对“垂”字的理解,对“越来越”句式的运用,方法凸显,效果明显。

四、发现规律,练习写字。教给孩子们写的方法,促进孩子们认认真真写中国汉字。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与“道”

吉林省梅河口市大湾希望学校 李桂香 詹凤海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人们常说的“文”与“道”,“文”是指文章中的语文基础知识,“道”是指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在文章中“文”与“道”是一个整体,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所谓有“道”才有“文”,无“道”何成“文”,没有“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文”即有“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是说文章都具有表达一定思想性的。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讲知识,却不去探究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只重视“文”,忽视了“道”,长此以往,导致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脱节,“文”与“道”形成了两条平等线,永远毫无相交。“文”与“道”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作为师者,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文”与“道”的结合,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教育。因为思想教育是渗透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产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外加的。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而丢掉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人或事的本质。即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讲思想内容,又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讲语言文字,要有机结合自觉的统一起来。如:原小学课本中《你们想错了》一篇课文中,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敌人两次搜身的过程,敌人想在方志敏身上搜到钱,结果在方志敏身上一文钱也没有搜到这件事。有的学生可能会想,方志敏是共产党的干部,他为什么没有钱呢?文章中通过方志敏的语言阐明了他没有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先辈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那革命究竟又是为了谁呢?那就是为了天下的穷苦人都过

上幸福生活。这就是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懂得了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为他人造福,老一辈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通过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领会思想内容。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要通过文章的重点词、句、段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这样,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并逐步形成能依据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重点段的能力,从而达到既能理解掌握语言文字,又能感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小学课本中《周总理的睡衣》一课,在写针线包上的“红五星”时,用一个成语“引人注目”,这个词语也是本段的一个重点词,通过这个词,可以看出周总理永远用红军战士要做到的来要求自己,使自己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永远“引人注目”,使人不能忘掉,并教育人们永远要保持艰苦朴素的精神。又如:小学课本中《飞夺泸定桥》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几个重点句子,写出如何飞夺泸定桥的过程。文中通过几个重点句子刻画了战士们,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沉重的压力,突出表现了战士们如何战胜困难的决心,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理解,使学生懂得了红军战士是如何打胜仗的,是因为他们什么困难都不怕,有一种无畏无惧的精神。这样学生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再如:小学课文中《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重点段“烈火燃烧„„”一段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高度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在烈火中一丝不动活活烧死,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可见,邱少云的精神感人至深,激发着每个学生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有着一个严格的纪律,认真自觉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下载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松《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数与代数》教学中的体会

    谈《数与代数》教学中的体会 东方市江边中心学校 林名娘 “数与代数”知识是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知识基础,是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

    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濉溪县南坪中心校 田振侠 摘要: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运用教学机智,利用课堂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调整战术,构建生命课......

    李亚琴 谈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谈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海林市高级中学地理组:李亚琴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位老师口吐莲花、口若悬河开始他精彩的演讲,学生在讲台下看着老师个人精彩的表演,老师的主动性与能动......

    谈体育课本中自学和阅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周运玉

    体育课教学案例 谈体育教材中自学和阅读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高新区石桥中学体育组 周运玉 2003、元月 体育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传授基础知识、技术、技能,还应结合体育的起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联想与猜想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联想与猜想 蕲春濒湖晨光学校 邓先雄 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往往是先有一个猜想,而后对猜想进行验证或修正的过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

    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摘要】《道德与法制》是小学时期的重要教学学科,它不仅教会小学学生文明礼貌、法律常识,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对危险的预见......

    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观察与指导

    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观察与指导 福州二中:张祖仁 体育教学中,教师观察与巡回指导的目的之一,是发现和解决好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尤其是......

    谈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最终定稿]

    谈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万源市河口中学校何平良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