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加强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射阳县海河小学陈海霞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种种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
出适合小学生的有效阅读方法,让孩子们能更健全地、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媒体文化阅读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信渠道和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广播、电影、电电脑等,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看通俗读物上。据调查,《故事会》、武侠小书、网络小说都成为了学生喜爱的课外书之一。他们认为文学名著不好看,而且看了也没用。,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是什么使一代人变成了这样呢?探讨其中原因,我认为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
其一,读书无用论。
最让学生有说服力的是比尔•盖茨的经历,大学未毕业就退学经商而且成了商界奇才。他不读书就成功的例子似乎在告诉暂时还比较缺乏辨析力的中学生“读书无用”。前几年流行这么一句话:“卖茶叶蛋的强于造原子弹的。”这两年又流行“读书不如写书,写书不如卖书。”学生受到这种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再加上身边很多小学未毕业而成大老板的实例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恐怕要变成“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贱”了。
其二,缺乏兴趣。
一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和“单调”的语言文字,学生们肯定选择前者,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年轻人易冲动,喜热闹,难平静,所以那些体育运动、文娱活动更让人感兴趣,那双Adidas,那件Nike,那条李宁或者那朵娇艳,那片海蓝,那点闪亮更易于让男生、女生们动心。
其三,课业繁重。
目前虽然提出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整个教坛中,高考依然是教学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开花。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社会群众,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都是
1升学率的高低。学生一整天游在题海中,什么精编、大全、优化、训练、ABC、考点、全解等等,能应付这些已经了不起了,哪还有闲暇捧着小说啃读,翻着诗歌吟诵。近年来,随着课改,课文内容增多了,教学时间少了,课外活动增多了,学习的时间少了,但考试一样未少,每一模块都要进行测试,不过关,就要补考,再不过关,卷铺盖走人。还有,除了美、音、体外的几个科目,几乎每授一知识点,就有一大堆作业、练习要完成。否则又要扣分,差不多已经被遗忘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再次在学生中响起。他们都在感慨,怎一个“累”字了得!唉!课外书啊,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其四,视听媒体的冲击。
人类社会不曾有过今天这样的发展,学生除了阅读还有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可供选择,比如影视,像《流星花园》、《西街少年》、《天国的嫁衣》等曾一时热疯了整个校园,比如流行音乐,像《老鼠爱大米》《欧诺拉》《双截棍》红遍了半边天,学生中有许多人不知道曹雪芹、司汤达、托尔斯泰,不知道凤姐、于连、安娜,但没有几个不知道5566、可米小子、谢霆锋、周杰伦,有不少人甚至对那些偶像的血型、生日、爱好 等等如数家珍。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有更刺激的选择——游戏厅和网吧。曾有个网吧老板感言,如果不是那些舍得掏钱的中学生,生意可就冷清了。的确,网络是个神秘且多彩的世界,其魅力实在难挡,更何况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动、好奇的年龄段,怎能不传奇一下,不Q一阵,不E一封呢?阅读成了多余的事情,网上什么没有呢?
其五、文化快餐的充斥。
有时候也不能说学生不看课外书,他们也看,主要是通过手机看电子小说,但品位却不高,范围较窄,大都是武侠、言情、魔幻小说或者报刊、杂志、漫画。这些没有多少含金量却大受欢迎的印刷物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如果正确地评价,算是垃圾。记得有一次,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抢阅一本书,名字叫做《爱上你我多不容易》,晕!然而它们却备受欢迎,原因何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躁动不安的情绪里,课外阅读被视为一种消遣,一种休闲。如果在繁忙的课业后,还要拿起《论语》、《孟子》“之、乎、者、也”一番,岂不是要命?
其六、家长不理解课外阅读。
在农村,绝大部分的学生家里不是十分宽裕,家长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很高。让子女就读高中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本来就是比较奢侈的事,也是最能给家庭带来希望的事,让子女考上大学成为了他们惟一的愿望。家长们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有些家长担忧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考分和前程,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拿起书本准备阅读时,他
们就会反对,甚至打骂,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家长的意愿是相悖的。
其七、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
这里所谓的“不重视”是指主观上的“重视”,而客观上的“放松”。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也就只顾“眼前利益”,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有些老师也因此没收学生所看的课外书。他们认为辅导学生看课外书太花时间,收益又小,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文学鉴赏能力,不能看懂文学名著。
诸多因素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可有可无的点缀,那么它该不该再被提起,再受重视呢?答案是肯定的。莎士比亚就曾这样形容读书:“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事实上,无论家长老师是否允许,无论学生本人是否愿意,他们定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去寻求更具广度和深度更具思想魅力的阅读。
关于当前阅读的五点建议
1、充分利用班级订阅的报刊,开展读报、剪报、评报活动,每周由学生小组互评,推荐优秀稿件。实践证明,学生对报刊的阅读兴趣明显有所增加。
2、欣赏一本期刊。利用学校期刊阅览室,向学生介绍各类期刊,让学生自选一本期刊,不定期到阅览室阅读并做阅读笔记。可定期做适当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3、坚持摘抄,注重回顾和交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摘抄习惯,有较好的摘抄方法。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强化,相信学生都能坚持在阅读时坚持摘抄。同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回顾已有的摘抄成果,互相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辑录成集。
4、开展“两周一练”活动。让学生每两周写随笔一篇,字数不限。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应用一个典故。在练笔的同时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最后,教师应该避免以自己的阅读偏好来影响学生,除为了开展讨论活动外,最好不要指定学生阅读某一本书。课外读物和教材不一致的地方是,如果说教材突出的是规范性和典范性的话,课外读物应该突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篇: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卢海平
主题词:课外阅读、感悟能力、审题能力、阅读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随着中考的趋势,现代文阅读全是课外的阅读材料,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多样的教学研究。以下是笔者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的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作为学生,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课外阅读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无论应考与否,中学生都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增长阅历。阅读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吸收——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的过程,只不过在语文阅读中,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指向,也就是说要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做到“信息吸收有目的,信息处理按指向,信息输出达要求”。由此看来,阅读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且,只要端正了学生对阅读的认识,让学生产生了阅读需要,中学生就会会对阅读产生兴趣,阅读教学就好开展了。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悟的能力。
整体感悟能力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文章主旨有初步的理解,对文章特色有粗浅的认识,它立足于整篇文章。阅读,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较快的整体感悟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突破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现面破点”。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1、粗读,读第一遍。读文章的标题,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注意标出文章重要的词句,如中心句、总括句、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在结构上起明显作用的句子等,尽量做到能初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主要内容,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在此基础上运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从自己学过的文章和看到过的文章中找出与之类似的文章加以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文章。如阅读材料《北风乍起时》(叶倾城)与《散步》就极为相似,同一主题,不同角度。
2、精读,读第二遍。结合文体的特点,抓住课文要点,总体上把握文章,如阅读材料《北风乍起时》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老王的母亲关心老王和老王关心儿子的事,这便是文章的重点,从中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爱幼,那么,由此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那便是疑问——为什么没有尊老呢?由此,文章主旨便呼之欲出——爱幼更要尊老,与《散步》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从反思的角度,一个从赞颂的角度表达了尊老爱幼的主旨,这样一分析对文章便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
3、选读,读第三遍。结合阅读题目,带着问题,选定阅读区间,再回到课文语境中去读,去品,去分析,去理解,做到立足一点,放眼全篇。如阅读材料《落叶》(杜渐坤)中有一题:“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中“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在文中指那些内容?根据对题目的基本分析,我们回到原文语境中,选定“老叶沙沙哗哗而下”这一段阅读,就不难找到答案。
三、提高学生审读题意的能力。
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接下来是审读题意,这一点非常重要,务必让学生明白审题的意义,审题不准,就会出现思考上的偏差甚至答非所问。
1、审读题意的目的:明确指向,明白要求。学生进行审题,就是要抓住题目蕴涵的信息,明白出题者的意图,也就是把握本题的考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知道“你要我答什么”,做到“有的放矢”,“指到哪打到哪”。
2、审读题意的方法:琢磨词语,分析句子,换个说法。
以阅读材料《北风乍起时》为例:
A、明确指向,明白要求。题目: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通过审题明确该题的指向是答“篇章中的手法即写作手法而非针对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因此答写作手法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再根据题目前半部分的指向进而确定答案为写作手法中的“对比”。
B、琢磨词语。题目: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审题关键在于“竟”“这样”这两个词语的琢磨上,“竟”出乎意料,没想到,“这样”是怎样?只关心儿子忘了关心老母,二者一结合,该题答案就出来了。C、分析句子。题目:为什么一夜没睡好?把握题目中隐含的逻辑关系,明确题目的指向,“为什么一夜没睡好?”中隐含一个因果关系,那么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果”在语境中索“因”就不是很难。
D、换个说法。题目: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通过审题,把题目中的说法换一下,也许就能更好地理解了。表面上是神态描写,实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因此把题目换个说法就是“老王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什么”,这个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1、树立一种意识: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找依据。
阅读题的答案几乎都在阅读文本里面,无论词语解释、文意把握,要点概括,还是内容探索,作品感受等,都是如此。答题时或者直接在原文摘取词句,概括归纳,或者就从文本中找出解题的依据,线索等等。所以,我们答题时切不可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乱讲,首先就要树立这么一个思想意识:答案或答题的依据就在文章里。
2、把握一个原则:紧扣文章的主旨。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把文章读懂,而判断是否读懂文章的一个关键就是看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程度,考查阅读能力也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和迁移,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紧扣主旨是关键,它能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并防止出现答跑题的现象。
3、解题的几个步骤。A、锁定区域,也就是确定、找准题目指向的信息区间,找出相关的词句、段落,这是思考的依据,思维过程类似于由题目中的“点”到文本中的面,“点”存在于“面”。
B、拎出要点,也就是确定题目中需要的信息要点,根据审题明确题目的指向和要求,以此为依据,逐步缩小信息区间到具体词、句上,在语境中找出答题的要点,这个思维过程类似于由语境的“面”到答题中的“点”。
C、锤炼语言,通过分析、理解后得到答题的基本要点后,将要点进行信息组合,组织好语言,基本形成答案,答案的语言要做到明确、通顺、简练。
D、分好层次,就是把握好答题的要点,对于要点多、答案篇幅较长的赏析,感想类的题型,组织语言还要考虑层次的问题和。
E、反刍思考,答案出来后要顺读题目和答案,反思一下答案是否和题目一致,是否与文章主旨相关,若出现问题,及时矫正。
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不要奢求一下子就抓到答案,这样容易出错漏,因此需要按以上步骤进行。首先明确答案所在的范围,即确定阅读思考的区域,这或是一两句话,或是一段或几段,或是全篇,然后仔细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提出答案的大致要点,要点明确了,才在语言上下功夫,组织完整的答案。
五、评讲阅读题时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1、始终让学生抓住整体感悟,抓住文章主旨去思考。
2、加强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去思考,形成阅读的能力。
3、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案的不同程度的偏差,找出存在的问题,是知识上的,方法上的还是能力上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纠偏。
附阅读材料:
北风乍起时
叶倾城
看完电视以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答道:“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买。啰唆。”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父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风疾疾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父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嗨!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爸,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还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南国,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父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
一代又一代,我们放飞未来,爱是我们手中的长线,时时刻刻,我们记挂着长线那端的冷暖。却还有多少人记得,在我们身后,也有一根爱的长线,也有一双持着长线的、越来越衰老的手?
传说北风是天空最小的孩子,最后一个被放出来,天空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可是贪玩的北风,只顾一路向前,宁肯在大地上流浪,也不稍一回顾,渐渐,他找不到回家的路途。
所以每当北风起时,天空都有那样忧愁的脸容,风里有低低的呜咽,我们从来不曾听到。是否成年之后的我们,都是那不肯回头的北风?
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
第三篇: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辅导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辅导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的补充。并且还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那么,应如何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辅导呢?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不可想象,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可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纵然能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兴趣,不能光讲大道理,可以先通过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告诉他们要想知道得更多,必须自己去读课外书,不可能永远都听别人给你讲。正如我们学的《小白兔和小灰兔》里面讲到‘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别人给的,再多也会坐吃山空’。为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打下基础。
其次是向学生推荐阅读的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腾飞,文化领域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文化内容方面有香花也有毒草。青少年儿童的辨别能力有限,需要我们在内容方面加以选择,加以引导,传递正能量,避免暴力、色情的黄色读物充斥校园。我们可以向他们推荐童话、寓言、名人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课内学习的内容选择相关的材料,包含相关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习毛泽东的《长征》以后,可以选择毛泽东的《咏梅》、《沁园春雪》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品,如:学习五年级第二单元有关童年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选择有关儿童的诗、词,儿童故事等;与课文人物相关的作品,如:学习《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些文章时,分别让他们去宣读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少儿版来读一读。还可以建议学生一周、一月、一学期、寒暑假读几篇文章或几本书。但不可为了读书而读书,要学有所得。
第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课外阅读一般采用默读的形式。在读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内容可采用“浏览、精读、背诵”等不同方式。重要内容要精读,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还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写;假如我是文中某个人,我会怎么想,怎么做。次要内容浏览一遍,了解一下。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增加语言积累、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去通过阅读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第四,让学生每人准备专用的笔记本,写好读书笔记。光读不记没有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的内容包括:主要内容[结合课本逐步要求写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摘录好词佳句、说出自己喜欢[不喜欢]的人物及理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等。作笔记的目的是在于加强语言的积累及学习他人的好方法,在自己今后的说话、习作中加以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鲁迅的“拿来主义”不失为学习的好方法。
第五,要注重读后的交流。可以利用朝会课、班会课等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还包括向同学推荐交换读自己的书。然后班上举行评议,评选优秀读者,给与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积极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一方面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间接增加全班同学知识获取量。
最后,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相机指导。确实让学生学有所得,获取更多信息,汲取更多更广得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运用知识的能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自我得到充实,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灵活机动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第四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阅读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今天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 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外语书籍、报刊杂志,从中获得必 要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学生缺 乏直接听、说外语机会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 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 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用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因此,大纲的提出,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即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 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所以,泛读既是阅读材料的问题,又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首先,我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掌握的原则是:(1)思想性强,内容健康;(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 水平;(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4)文章体裁多样化;(5)语言地道、规范。
其次,告诉学生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 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阅读,知其大意;(2)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3)根据构词法猜测 词义;(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5)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
下面,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选材及具体操作过程。
1.人教社出版的与新教材课文配套的《阅读训练》。此书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 泛。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每单元编配三篇阅读训练材料,包括一篇快速阅读(Fast reading)材料和二篇泛读(Extensive reading)材料。较长的分为上、下 两篇。A篇为快速阅读,题材与课文基本相同,难度略低于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 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训练他们快速阅读的技能。因此,我在每上完一单元教材后就利用几分钟时间,(从高一到高二,从慢到快)安排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上面记录阅读的时间及正确理解 率,以便学生以后检查自己的阅读理解率的提高情况。B、C两篇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作不定期的检 查。
2.《新概念英语》Practice and Progress。要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笔者认为此书是最好不过的了。高一 时,我们利用周六的选修课四十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第一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口头做课后的回答问题 及理解选择题,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第二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连词把理解题按题目的字数 要求连句成文,写在专门的作业本上;第三步,向学生稍解释Key Structures部分,然后让学生口头或笔头做 后面的语言点专题训练。由于此书内容新颖、幽默、短小,课后练习的归类性很强,且语言让学生易接受,学 生一节课下来以后都有一种收获明显的感觉,故而学习兴趣较浓。高一的每周六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对此书的 模式自然有了很好的掌握,故我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自学下半册,把课后的回答题练习做成书面作业上交。结 果,学生任务完成得很好,写作有了一定的套路。
3.《阅读理解指导与训练—阅读美国》。此书的英语是最新的美国英语,既地道、又规范,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内容涉及美国的社会、家庭、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日常 生活等方方面面,难度跟高中教材相近。通过此书的阅读,学生能够多少接触和了解美国的各方面的情况,为 阅读其它课外读物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此书教育学生学会美国青少年从不依赖父母,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以 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因此,我们就利用每周一节英语自修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此书的第一部分,即如何做理解题—(1)客观理解性题目;(2)词意句意理解性题目;(3)逻辑推理性题目;(4)总结概括 性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在了解了如何做题的基础上进行自学。开始时,教师不限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 行快速阅读。要求是:在每篇文章后标上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学生遇有普遍困难时,教师作些点拨性 的解释。一段时间下来,我就给学生限时阅读,每四十分钟完成4—6篇文章。
4.外国文学简写本。高二时,我要求每人手头备一本英语简写本(即英汉对照本),利用寒暑假与同学交 换的办法,每人读1—2本简写本读物,然后写出读后感或故事的梗概,字数不限,可根据各自的能力发挥,待 开学时上交作业让教师检查。教师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同学阅读欣赏。结果,同学选的作品有好多,如 《苔丝》、《爱玛》、《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个神枪手》、《简爱》、《艰难时世》、《雾都孤儿》、《忠实的朋友》等。大家都按教师要求完成,上交。大部分同学都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张。拥有同一类书的同学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体会。一部分同学写得很好,不但很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在英 语语言的表达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可谓刻苦用功。下面是一篇学生写的习作,教师只对个别词作了修改,基本 上保持原样。
Tess of the D'urbevilles
During the winter holidays, I read a novel called Tessof the D'urbevilles.It was wri tten by a famous Englishwriter Thomas Hardy.The novel tells a story about a pretty and good girlcalled Tess, who lived in a vil lage in Marlott.To hersadness, when she was seventeen, she was no longer a pure anduntouc hed girl.She gave birth to a baby, which didn't livelong.So Tess changed from a pure gir l to a grown —up.Because she was the eldest of the fiv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she found a job to support the whole family in a dairy.There she knew Angel and married him.But u nluckily.whenAngel knew her sad story, he left her and went to Brazil.Tess led a hard an d lonely life after that.Later when sheknew Angel had retumed home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living with the man who had given the damage to her before,Tess couldn't accept thefact and killed the man who wasliving with her.Then she escaped and spent together withAngel three days and nights.The police found them on themoming of the fourth day.A fe w days later, Tess was executed.Having read this novel, I like the heroine very muchbecause of her purity, warmness, n obility and the spirit ofdevotion, She dared to fight against the evil, bravely seekand st urggle for the rights of love.Thomas Hardy was famous for the poetical novels.Tess ofthe D'urbevillesis one of this k ind.The novel is so freshthat it is nearly like a poem.For nearly a century, it hasbeen p opular with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通过两年不断的课外阅读训练,一部分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曾对我说:做语法和语言练习还不如阅读 有趣。高三时,好多同学纷纷要求订阅英语杂志。在我的推荐下,大家订了报刊杂志《二十一世纪》、《英语 辅导报》、《英语学习》、《英语世界》等等。通过上述课外阅读的分项训练,师生共同感到:大量的正确的 课外阅读,确受益匪浅:(1)培养了
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2)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好多语言知识;(3)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英语的兴趣;(4)通过文学简写本的阅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得以提高;(5)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6)阅读的同时配上的笔头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五篇:对学生课外补课的一些看法
对学生课外补课的一些看法
家教、学生补课班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此深恶痛绝。的确假期补课有许多的危害:它侵占了学生假期玩耍、放松的时间,影响了孩子们的愉快轻松的生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生性发展,而且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素质较低的教师为了迫使学生参加他的补课班,故意将本应该在课堂讲的内容而不在课堂上讲,却留在补课班上讲,甚至采取歧视、刁难不参加补课班学生的方式,严重地损坏了教师的形象,也给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各种媒体都在不断抨击这种现象,上级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禁止教师有赏补课,但是家教市场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难道是所有教师的素质都如此低下吗?难道造成这种现象的罪过都应该归罪于教师吗?
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国家的考试制度造成的。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没有高分绝对是不行的。老百姓动不了国家的考试制度,只能被动地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分数。于是人们就千方百计去挤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拼钱拼爹拼关系,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拼。不仅如此,为了能让自己孩子的成绩更好一点或者不被落下,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再请家教或参加各种补课班。因为中国人都知道:好的文凭与好的工作关系太大,没有人敢于冒这个险。
大家都对补课这么反感,是不是就应该一棒子打死呢?请大家考虑下面几个问题:1、2、3、如果你的孩子因病落下几节或者几天的课。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对某个难点老是不能突破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偏科怎么办?
你也许会不假思索的说:这有孩子的任课老师可以给他补课呀。那么再请问:你认为老师在什么时间给你的孩子补课好呢?是把别的学生的课都停下只 给你的孩子补呢?还是其它学生的课照常进行,用上别的课的时间给你的孩子补呢?还是用课下的时间给你的孩子补呢?如果只落下一门课,一课时的课还好补,如果落下几门课几课时甚至几天的课怎么补呢?你知道如果这些课不及时补上,这些难点不能突破及时突破,会有多大的危害吗?如果孩子一旦形成偏科能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吗?我说这可能影响孩子的终生,你认为是危言耸听吗?
你可能会想到某些电影或文章中描写过老师深夜给学生补课,或者利用周末到学生家中给生病的学生无偿补课的情节。甚至你还可能会认为如果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老师的品质不够高尚。且不说:“认定老师不愿意牺牲节假日为学生无偿补课就是品质不够高尚”对老师是不是公平。就算老师都很高尚,如果几个教师到星期天到你家中为你的孩子无偿补课,你感觉过意得去吗?你又怎么招待呢?如果班里有多个学生需要补课呢?、再者说老师也是人,他们也要休息,他们也有父母需要赡养,他们也有子女需要照顾,他们也有家务需要去做,他们也会生病。如果当你的孩子需要补课时,恰巧他的任课教师却因事不能来时,难道课就不补了吗?再说星期天和节假日是老师的法定休息时间,要求老师牺牲节假日无偿补课的确是不公平的。
看来补课是必须的,老师有偿收费也是应该的。学生通过老师帮助排除了困难,老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了收入,本是个双赢的事情,可为什么人们对补课还这么不认可呢?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很多补课已经偏离了“补”的原意,变成了加班。补的意思就是补漏洞,补差距,补短板。可很多补课班却是上大课,没有针对性,起不到补差的作用,当然效果也不大。
2、收费不合理。有的地方一年光孩子补课费用就得十到二十万之多,真的是一般家庭负担不起的。我认为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老师每小时收100~200 元就可以,加上中介的费用也不能超过300元。而在相对贫困地区,老师每小时30~40元就可以,加上中介的费用也不能超过60元。还有是大家应该明白的是;表面是看似一个小时老师收费好象高些,但其实这不是一个小时的收费。因为老师每给学生上一节课,都要至少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备课,老师备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考虑教法,怎么设置问题,怎么引导学生,怎么突出重点,怎么克服难点,有的学科还要准备教具,有的还要做实验等等,这些可能是大家都不了解的,绝不是仅仅了解教材就可以了的。所以一个老师如果每天上四节课,他就至少要高强度地工作八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工作这么长时间在发达的城市每天挣四五百元钱,在贫困地区才挣一百多元钱,还算高吗?
3、就是被强迫补课,有个别老师,为了让学生参加他的补课班,用各种手段逼迫学生。这是大家最痛恨和反感的。所以补课本身是个好事,却让这些人给染黑了。补课应该根据需要而定,有的学生各门功课都比较好,知识没有漏洞,就不需要补课。有的学生可能因病或其他原因耽误了一些课,那就只补落下的课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可能某一门或几门课相对较弱,那就只补这一门或几门就可以了,而没必要全补。学生的情况不同,需要也就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己是否需要补课,还是补什么内容。这样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还可以减少学生补课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些其它事情,也能减少补课费用。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为了家庭也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所以需要的补课是必须的,但是变了味的补课却是应该屏弃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事情有一些优点而全面肯定,也不能因为一个事情有一些缺点而全盘否定。所以对待补课这件事也不应全面否定,而应采取疏导的方式,采取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保留并发展它的优点。屏弃它的缺点,让它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