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及时交流师生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评价即时教学效果,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效率;能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改善学生思维品质;能够推动教师充分调动教学资源,认真分析教学文本和学生实际,完善教学知识和提升专业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课堂提问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教学传统和教师个体教学技能的影响,课堂问题在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研究问题设计策略,改进课堂问题设计,以更好地调动课堂积极因素,构建动态、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根据学科特征和教学需要设计课堂问题的内容
问题的内容是提问的核心,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提问的有效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改善问题设计,必须从内容上加强问题的针对性、丰富性、准确性和鲜活度。
1.针对性:问题设置要针对教学关键点,做到切中要害
认识和解决问题要善于抓重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设置成问题并提问,而应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紧扣本课教学重心设置问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问题设计应侧重放在以下几个教学关键点上:
(1)教材主干知识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多维多点的,其中知识目标往往有多个,教师要对这些知识目标进行细化分析,重点抓住其中的主干知识进行设问,即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并学会应用那些能够承前启后、能够生成其他知识、已经在历史上并将在学生未来学习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知识。例如《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中关于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即是对小学品德课环境教育内容的概括和提升,也是正确理解本课国家相关战略的现实依据,又是高中阶段有关经济、政治知识的学习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个人良好生态价值观、正确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形成的认知基础。对于这类知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2)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是否凸显、难点能否突破,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地重要指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正确定位重难点的基础上,应将课堂问题扣紧这些重难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使课堂主线清晰、主题明确,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3)学生能力拓展点。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思想品德课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理解和应用知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论证问题能力、评价和探究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充分结合学生某种或某几种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课堂能力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教学时,“合理消费”即是主干知识和本课的重难点,又是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拓展点,可以通过案例评析、情境探究、方案设计等课堂问题,促进学生评价、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
(4)学生情感激发点。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课堂教学必须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情、意与知、能的同步发展。课堂问题要关注那些能够激发学生良好思想情感的教学点,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 1
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如在“我爱我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顾“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让学生从中感悟父母无悔的奉献和无私的给予,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激之情,为“孝敬父母”教学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5)学生认识模糊点。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包括有知识基础、思维方法、情感态度等,但学生学习困难往往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全面缺失,而是由于某个具体节点上存在模糊认识而使然。如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混淆导致一整块知识掌握困难并影响整个学科学习,又如不会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导致无法分析和解决整个问题。因此,问题设计时应该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点,通过课堂问题促进学生解决知识或认识上的模糊点,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在“学会调控情绪”教学中,针对学生常有的“情绪发泄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问题,应该突出地在“个人情绪与他人的关系”上设置问题,使学生明白“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的道理,从而学会更加正确地调控情绪。
以上这些关键点,有的点可能是孤立悬挂的,有的点之间存在相互交叉与关联。在问题设计时要善于从整体入手,点面结合,在联系中动态把握。
2.丰富性:问题要有丰富深刻的内涵,能够钩深索隐
面对课堂问题太浅、“是不是”、“对不对”和简单对照课本就能作答的问题充斥课堂的现象,应该适当增强问题的思考度及其对教学实质的触及度,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知识和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体会知识的联系贯通和学科的思维方法,感受思考带来的快乐。
增强问题内涵的丰富性,可以从知识、能力与思维方法三个维度着手设计。从知识角度看,问题要着重反映对新的学习富有意义的旧知识的回顾与整合、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挖掘和新知识推导和发现;从能力角度看,问题要触及学生的理解、比较、应用、论证、评价或探究等能力,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力进行检查和训练;从思维方法角度看,问题设计要考虑对学生已有思维状态的检验和对逻辑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的引领。以九年级“对社会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学为例,如果直接提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从课本上直接找到条条来应答,问题就失去思考性和实际效果。如果改设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谁在对我负责”、“我如果不对他们负责结果会是怎样的”和“我应该怎么办”,就能引导学生在回顾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国家与公民关系和相关法律知识基础上,调动回忆、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以及归纳法、比较法、因果分析和逆向思维等思维方法,从中感悟个人成长与他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自己必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样,问题的内涵就得到大大的拓展和丰富,知识库中潜在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调动。
当然,问题内涵的丰富并不等于问题难度的随意增加。如果问题过难,就激不起学生答题的兴趣,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或者不着边际、答非所问。问题的难度应该以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为红线,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范围,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3.准确性:问题要直指设计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有效的课堂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教师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提问目的越明确、问题指向越清晰,越能促使学生深入的思考、反映学生的学习状
态,越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提问目的不清,设问指向不明,学生对之无所适从或者答非所问。为此,在提问之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哪里,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要做到目的明确,首先要有确定的认识主体,即明确要从学生自身角度,还是从社会某一特定群体去认识问题。例如在初三复习课中,老师出示“某市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情境材料后,对学生提出“面对安全威胁,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这个问题,从消费者的视角回答或从市民角度回答,答案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在问题中应该予以明确才便于评价和指导。其次要有确切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运用的知识是从本课的,还是本学科的,或是学生全部的已有知识。如上面“面对安全威胁,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一问题,运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知识回答,或者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回答,答题内容也是不同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问题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答题要求不能过于依赖深奥的文言文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否则会淡化学科目标,弱化问题的学科功能。再次要有清晰的设问指向,即明确所问的问题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者是几者贯通的问题,否则容易导致学生“走江湖”。例如有的老师经常在展示材料后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法看似开放,实则过于宽泛,答案漫无边际,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思考状态。最后,问题的表述简明扼要,准确严谨,防止产生歧义。同时要防止与教学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有偏又怪的问题。
4.鲜活度:问题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体现学科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将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课程的任务,充分反映了生活化这一课程理念。据此,课堂问题必须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来设计,使有的问题紧紧联系国内外大事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犹如气势磅礴、淋漓尽致的交响大曲,有的问题贴近身边生活“小事”,犹如素雅含蓄、温润细腻乡间小调,以体现学科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
联系生活设计问题,一是问题应该源于生活,取之生活,二是问题应该回归生活、指导生活,以彰显生活之美和知识之价值。
(1)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社会时事热点和师生生活经历是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课堂问题只有联系火热的社会生活、紧扣教师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经历经验,才会丰富鲜活,才会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因此问题应在情境后,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形成学生“悱愤”的心理状态,然后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说出真知,道出真情,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之真谛,感受生活之美好,培养学生亲社会、爱生活、主动思考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2)为指导生活设计问题。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生活课程,教学应该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使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指导学生掌握生活本领,适应生活,学会生活,在生活中自主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例如在《身边的侵害和保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身边可能的侵害有哪些?这些侵害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碰到这些侵害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避免伤害,过安全健康的生活。
二、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的形式
问题的呈现形式是问题的载体,形式设计是否新颖巧妙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提升问题质量,必须从形式上加强问题的层次性、巧妙性、互动性、开放性。
1.层次性:问题设计要分清层次,做到因材设问
一堂思想品德课往往会有多个课堂问题。以往不少课堂问题,要么是不分对象、千篇一律,要么经常在学优生和后进生之间顾此失彼,致使有人“吃不饱”、有人“不想吃”,学生不能从中普遍受益。据此,应该从课堂整体去把握问题设计,根据课堂进程和学生特点,形成要求不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相互衔接、不断深化、首尾呼应的问题串,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在层层提升的问题中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问题的层次性,首先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层次设计问题。从教学对象出发,即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因材设问,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融入课堂学习。其次要从难易度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礼记·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要易难兼备,先易后难,逐步提高。根据学科的特点,问题可以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思路来设计问题,也可以根据能力层次由低到高来设计,反映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第三要从课堂不同时点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气氛的起伏波动和教学不同阶段的需要,精心预设不同类型的问题,如严谨性、幽默性、过渡性、启发性、辩论性等多样化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时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课堂调控,调动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
有层次、多样化的问题群的使用,有时可以是急风暴雨式的轰炸,掀起学生思维高潮,有时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铺陈,让学生进入深沉地思索。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对象抛出合适的问题,问题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2.灵活性:问题角度要新颖灵活,做到匠心独运
思想品德课要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古板说教形象,在提问上要力求创新。课堂问题无固定模式,要根据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新鲜事物上的特点,巧妙变换问题角度,呈现问题的多样性,增强提问的新颖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要凸显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变换问题的设计角度:
(1)小题大作:从具体形象的“小事”切入,以小见大,贴近学生认知特点。
(2)大题小化:将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分析,然后再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小问题中培养大能力,学会分析与综合。
(3)变换主体:问题中的认识主体或行为主体应该是多元多样,可以通过主体变换考核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责任、认识视角或行为要求,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宽广度。当然,作为品德教育课程,问题尤其要多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切入,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展现自我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4)调整知识范围:同样的问题可以分别从心理、道德、法律或国情国策的角度设问,也可以从综合的角度设问,以考核学生各块知识的掌握情况或不同知识的综合能力。
(5)变换问题条件: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相同。问题可以通过变换条件,引导学生把握条件与结果的动态关系,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6)改变设问指向:调整问题指向,使同一个内容的问题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之中切换,促进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同一个问题。当然,实际问题并完全沿着
这种思路呈现的,选择说理、判断说明、观点提炼、举例说明、案例分析、方案设计、提出建议、综合探究等多种提问方式,都是可以选用的。
语言表达直接影响问题的效果。问题措词或平铺直叙、或迂回曲折、或者严谨精确、或粗犷豪放、或情感浓烈、或诙谐幽默、或扣人心弦、或发人深省、或直言抒发、或渲染美化,经过语言加工可以呈现问题之美,开拓一种新鲜的、诱人的问题境界。
3.互动性:问题功能要激发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成课堂是老师讲坛,更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不能将提问当作自己的专利,而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设计多向互动的课堂问题,促进课堂上师生对话和生生交流,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师生新知生成、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乐园,并在思想摩擦与碰撞中,提高学生质疑提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逐步解决学生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的问题。
(1)设计“追问”促进师生对话。在问题预设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从不同深广度或不同角度预备一定问题,用于对学生追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如在学生正确应答时,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地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你的回答有什么依据?”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促使学生反思、加工或深化认识,并让其他同学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回答错误或是发生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变换提问的方式和角度,或者提供铺垫性的知识,让学生继续思考回答,充当好学生学习帮助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深化。
(2)制造“失误”引发学生质疑。老师可以故意误读教材,创设条件不足或结论有误的情境,或者设置错误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提出质疑,进行反向教学。亦可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挖掘教材叙述中疑点,从同学发言中发现漏洞,在课堂对话中产生新疑,在问题刺激和相互质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生成。例如有位老师在讲到了“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时,故意出示一则法院判决书,引发有的同学质疑:“既然生命是可贵的,我们为什么要把有的罪犯枪毙?”还有同学进而提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那么人为什么可以杀猪宰羊„„还有杀死病毒,收割蔬菜、谷物等?”通过学生互问、互答、互评,从而实现了有关法制、责任、公平、生命、生物链等新旧知识在新情境下的重构。
(3)寻找“困惑”推动生生对话。一是教师可将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展示给学生,如“遇到老人跌倒该不该去搀扶?”“放学时在公交车上该不该给锻炼后回家的老人让座?”引发学生争论和互评,通过争辩分清情况,明确道理,引导行为。二是教师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疑惑)设计成课堂问题请教于学生,让学生猜测结果,提供建议等,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学习。三是制造学生的认识冲突,通过具体情境刺激学生产生旧经验与新知识的冲突、心理需要与学习现状的矛盾、法与情的矛盾,感受已有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差异等等,通过这类矛盾着的问题,引发学生探讨与辩论,产生思维的冲突和价值观念的碰撞。
4.开放性:问题思路要反映思维开放,启发拓展探究
课堂提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或情感具有诊断检查、激励提升、引领发展、评价矫正等多方面功能。课堂提问不是为了使学生同意某种认识、倾听期待中的答案、完成预设的任务,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上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课堂提问更应坚持发
展性原则,通过加强问题开放度,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敢于怀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加强问题的开放性,需要把握开放性问题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设计问题,在学生中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问题开放包括条件开放、知识范围开放、认识主体开放、认识视角开放、结论开放等,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设计。如“小王和小李骑车在赶去上学途中遇到红灯,小王准备闯过去。这时小李应该怎么办?并说明理由。”这是思维发散、结论开放型问题,他可以有闯红灯、不闯红灯和阻止小王闯红灯三种不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又如“2012年入冬后,由于东洞庭湖区域的生态明显改善,引来了数十万只候鸟前来过冬。但候鸟大量地啄食农作物,致使农作物遭遇严重损坏,该地区农民损失严重。据此,你认为生态改善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求异思维、认识主体开放的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看法。再如“计划生育政策适应了我国的国情,不可否认它是成功的好政策。但它有没有带来其他社会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认识视角开放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还有各种评现象、提建议、设方案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的问题需要有开放的答案。教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维角度规定统一的评价要求,而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见仁见智,引导学生的思维独立于书本、独立于老师和同学、独立于传统习惯,善于从不同视角去发现文本或情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对立统一中全面地、辩证地表达观点、认识问题,创新结论。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落实,除了要通过改进问题设计提高问题质量之外,还需要准确把握好提问时机、合理安排问题密度、适时引导学生应答、及时评析应答结果、仔细分析错答原因、注重讲解思维要领,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要潜心研究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一定能在课堂上“问”出发展、“问”出激情、“问”出创造!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策略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一节成功的课是从精彩的导入开始的,因此,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一个富有趣味性、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设计一个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与学习情况,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参与学习热情的导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智慧的开端,是开启创新与思维之门的钥匙。提问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门艺术,还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专家指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可见,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心中产生困惑,进入悱愤状态,才能激起主动求知的主观意愿,才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让学生积极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学会主动学习与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疑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如学习“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这一课时,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如何行使我们的权利?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如何维护我们的权利?这样就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相联系起来,从中学生所享受的权利入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会产生急切想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的强烈意识,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心中的疑问主动而积极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为本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以多媒体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处理功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图片、视频与音频等手段来传递信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图文结合的直观而又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教学,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运用多媒体来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另一方面其动态效果,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具体,以其丰富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这符合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如教学“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这一内容时,课前我先用收集到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制成了课件,然后在课上播放给学生看。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一组图片,是对森林、植被与土地情况的两相比较,并播放了相关的视频使学生清晰认识到,人们的乱砍乱伐,使得大量的植被破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大量形象的图片与具体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资源环境现状的严峻。然后,我再让学生观看平时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饭盒等方面的照片以及生产它们所需要用掉的资源的材料,这些就使学生对资源浪费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就会自觉地将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外出就餐时就会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不再浪费一张纸、一支笔,不在课本上随意涂抹等。
三、联系生活导入,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的大教学观,要将抽象难懂的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相联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深奥难懂而又枯燥无味的知识更加趣味性、形象化、具体化,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这样才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活现象相联系,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中顺利地过渡到书本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知识的提取能力与应用意识。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就时,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神舟六号与神舟七号的发射、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我让学生寻找身边能反映我国所取得成就的事情。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经过思考后,纷纷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列举了家乡的变化,如道路变宽了,居民的住宅更新、更宽敞;有的学生说生活条件更好了,家用电器逐渐在更新;有的学生说手机日益更新换代,让人们沟通起来更方便、更快捷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使学生对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理解更透彻,同时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大大提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表明,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将抽象的理论讲授寓于形象直观的材料中,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亲切感,产生了主动求知的欲望,这样自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以漫画导入,使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
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形象直观,往往能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图片尤其是漫画来进行教学。漫画运用夸张的手段来描写事物,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它既能宣扬真、善、美,也能讽刺丑、恶、邪,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漫画具有调节情绪、传递特殊信息的作用,在导入环节运用,可以有效缓解教学氛围,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看到了抽象的政治知识诙谐的一面,利于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平时我注意收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漫画,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要性”时,我先出示漫画“礼品”和“大公无私”。学生一看到漫画,立刻被它的妙趣横生所吸引,顿时兴趣大增。我再引导学生针对漫画展开讨论,学生对某些官员追求个人享受而收贿受贿的行为表现出憎恶。于是,我适时引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严惩这种行为,这样便自然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有很多,选择导入方法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大幅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责编 张翼翔)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可以说,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课堂提问”开始。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诚信为本》时,用简笔画画出“小木偶奇遇记”里的比洛丘,先问学生认不认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再提问他的鼻子为什么会越来越长,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再顺势诱导学生联系教材,谈谈为什么要讲诚信及如何做个诚信的人。
二、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富起来》时,由“春天的故事”引入改革开放话题后,可提问学生:改革“改”的是什么?
是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7学生经过充分讨论,联系教材得出结论后,教师再用“足履关系”作比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一来,“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这个疑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勿以恶小而为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抓住“危险的诱惑”这一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它们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诱惑?青少年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以网络为例,说说你怎样避免网络的不良诱惑。这样提问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各种“诱惑”,初步具备对各种“诱惑”的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明辨是非,自觉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四、抓住矛盾点提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矛盾之处,也就是认知上最感困惑的地方,有已有知识与新的未知知识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有现实和理论的矛盾中突等。在这些地方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教学“平等待人”这一内容,讲完“每个人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我们要平等待人”后,可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讨论:一个老人上了公共汽车,没有人让座。售票员请一个年轻人为老人让座,年轻人无动于衷。站在一旁的王丽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吗?”年轻人反问道:“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大家都一样,凭什么要我给他让座呢?”请你帮王丽讲出反驳那个年轻人的道理。
五、要抓住聚合点来提问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课文的基本观点或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在讲八年级下册《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时,首先就热点设问:“你了解‘同票同权’吗?它有哪些规定7为什么要出台这些规定?”这种结合热门话题提问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更容易领会并掌握知识。
六、要根据教学重点来提问
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不可能字字句句都有反应。每课都有相关的教学重点,抓住教学重点提问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内容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做出反应,给予注意并加深印象。
总之,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威慑,而是交流;不是教条,而是艺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朱熹亦说过:“学贵有疑,小疑进,大疑则大进。”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能力,触动学生的灵魂,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起!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凸显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但毋庸讳言,目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益,制约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如何走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呈良性发展态势,是目前教学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误区一:在教学目标上。割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圜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的任务。”闭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
过于倚重认知目标或能力目标,普遍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下同)“走进青春”的教学。新课标对该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上的“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既有图片演示,又有大量讲解.末了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学生如何坦然悦纳青春期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
二是有些教师过多强调情感
目标的落实,而弱化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这种做法其实也割裂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八年级上册),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这堂课除了教师对上课节奏把握不够到位外,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留下了不少缺憾。
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这是事关思想品德新课改成败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真正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往往渗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得以改变和提升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刨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误区二: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这是一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老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老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0分钟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呻这种变化有利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如前例中那位青年教师设计的活动。尽管老师与学生“表现”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延宕,单是老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活动频繁。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些课有小品,有辩论,有才艺表演,还有接连不断的讨论等。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收效甚微。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课堂讨论存在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任务不明确、问题不够开放等突出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也要组织一场讨论。耐人寻味的是一次省研讨课后,主办者组织了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一位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您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讨论也都能回答。”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应克服活动设计中的形而上学做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误区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成人化倾向严重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单一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形式单一,缺乏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但一味地采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学生乏味生厌,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改后,教师们十分注重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问题,但也有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满堂问”现象。有位教师在上课时一共提出56个问题。而且有相当多的问题是那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思维含量较低。课堂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滋养并未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成人化倾向。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由于能有效地促使初中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但有不少老师一味地采用演绎教学法,即先呈现结论,后进行分析解释;先呈现理性知识,后分析提供感性材料,颠倒了先后的顺序,呈现成人化倾向。这种倾向在九年级教学中表现尤甚。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必须注意:一是要综合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概念和道德观点具体化,创设明理与激情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活动中的突发因素,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此外,还要注意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相结合,将教法落实到学法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觉悟和行为能力。三是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因而我们在选择、确立和具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都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
误区四:在教学过程中。预设有余.生成不足这是一节八年级上课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优课的课堂实录片断。
一位女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当自己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你应怎么办?”
生:向他们道歉。
师:当自己被他人伤害时,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宽容他人。
师(追问):为什么?
生: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宽容。
师:那不一定!
旋即,教师演示课件材料,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
我们要宽容别人,但并不是要“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宽容”,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遗憾的是,老师对这一生成性问题未作准确到位的引导,而是匆匆引入下一个话题。假如老师能顺着学生的话题,引导学生作进一步分析: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则是放纵,从而归纳出“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要讲究策略”,这样的引导也许“搅乱”了课前预设,但毫无疑问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会更精彩!
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教学需要预设,因为预设是促成生成的前提条件。但教学更需要生成,因为课堂复杂多变,预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穷尽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而今的课堂,总体上说是预设有余,生成不足。课堂上教师总是忠实地按照自己的预设组织教学,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错失生成良机;要么蜻蜒点水,不及要害。这种问题在一些评优课、公开课中尤为突出:学生的活动要经反复演练。学生的回答业经教师多次推敲,甚至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由教师预先“钦定”。这种“作秀”味很浓的课只会使学生变成教师课堂表现的“道具”,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旺盛的创造力。无怪乎许多教育专家强烈呼吁教师应上“常态课”,坚决摒弃过度预设和集体作秀!
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体。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有效把握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并使教学设计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还要历练教学智慧,运用教学机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预设中的不足。
唯其如此,预设和生成才会相得益彰,课堂也才会因此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 误区五:在教学媒体上。追求花俏和完美,脱离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广义的教学媒体不仅包括黑板、实物、投影、录音录像等信息,还包括教师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信息传递载体。
本文所指的教学媒体是狭义的教学媒体,尤指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声色并茂、信息容量大、交互功能好等优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作用十分明显。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还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
当前,现代教学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也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实效并不是很理想。首先表现为颠倒主次,师生围绕“机器”转。部分教师将讲解的内容均设计进课件,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课堂上教师会说:“我们来看看答案是怎样的?”鼠标一击,便将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显示出来,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播放员”,学生便成了地道的“观众”,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弱化了。其次表现为堆砌材料,脱离教学目标。在组织“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课教学时,有位教师为了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播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还配之以很刺激的音响。脱离教学目标的材料堆砌,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三是追求花俏,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与完美。如有些课件自始至终滚动播放着Flash小插件,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导致“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前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现在我们同样不赞成“满堂电”的做法,无论是“人灌”还是“电灌”‘机灌”,都违背了教学规律,脱离了教学目标与学情,因而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原则的。
第五篇: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7日 点击数: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摘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地地理教学,笔者认为教学问题的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依据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展开探讨了地理教学问题设计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 地理教学 问题设计
威海市第二中学地理组
王琳琳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逐步落实的今天,教师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就是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原有的教学任务。“有效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一种教学形式。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建者”、“指导者”、“帮助者”。那么教师的创建、指导和帮助作用怎样体现?笔者认为,课堂中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在。“问题课程”是当今教学的最好形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如何设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已成为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根据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理解,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有效教学活动。
主动、积极、愉快,是有效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特征。有效教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在某种程度上讲,它将对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重点调理的内容也在于此,调理的结果就是要使尽量多的学生有主动、积极、愉快的情绪来参与教学。也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从视、听、触等多方位积极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接触的方式主要有单纯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短片等。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学生的感官、甚至心灵带来冲击,使之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洪灾教学的过程中,播放我国1998年抗洪救灾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然后再提出探究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在进行黄土高原的教学时,先播放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学生从歌词当中感受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而后展开教学。
2.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技巧。问题的提出必须以语言为凭借,教师通过巧妙地措辞、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太阳为什么始终东升西落?”,“我们常用‘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来形容违背常理的事,这其中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两句话提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语言的运用是不同的,很显然,后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注重问题要能贴近生活。当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学生渴望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在学习海陆风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在白天和晚上去海边,站立在海岸上,风向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去海边玩耍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陌生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这其中也包含了地理知识,因而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4、注重问题的游戏性。有着近十几年在校学习经历的高中生,已经对“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非常熟悉,熟悉也就无所谓兴趣。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突破传统,创新问题设计,把问题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把学生至于游戏角色之中,大大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工业集聚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创设三种角色:企业家、当地的居民、政府行政领导人,学生自愿选择充当其中一种角色,从该角色的立场出发,阐明工业集聚的优缺点。
二、设计的问题内容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效教学的产生,除了我们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出的,学生必须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和加工能力外,还要具备现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有效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自己的理解,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形成新的知识经验,为下一个学习内容做准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在有效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框架,并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设计就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主要是指整合知识的技能),是否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依据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否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把问题的设计分为三种情况:
1.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够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不用做过多的铺垫与启发,直接设问即可。如,当学生具备了“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的知识储备时,“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2.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技能不能满足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就需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把大问题化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以便弥补在技能上的不足。这类情况在地球运动部分的问题解决中常会遇到。
3.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技能能满足需要。也就是用以掌握的技能解决未知的问题,这类问题在设计时,就要在问题前附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三、设计的问题能激发生成、创新的思想,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能力。
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就是在无形中,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那么,怎样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科学实效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显然需要作为教者的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即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要只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问题的答案应属于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及探索空间。如,“当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天 75000英亩 的速度消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来制止人类惊人的森林砍伐行为?”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秉承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编问题,特别是设置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的问题,这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力,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