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拓宽思路强化服务确保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层次
拓宽思路强化服务确保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层次
----**就业工作事迹材料
**就业工作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着眼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方针,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使得**的2009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5%,考研率达14%,2010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7%,考研率达到25.3%,就业率、考研率均位居全校前列。现将**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完善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外语系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和院党委副书记组长,系主任、班级指导老师、毕业班辅导员以及主要学生干部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全程指导和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院长和书记充分利用假期走访用人单位,开拓我院学生就业市场,同时发动全院教职工充分利用各自的人际关系资源,全员参与、2、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方案,分工明细,责任到人,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近10次,分专业召开2次,开展就业动员会2次,并邀请就业办领导、企业老总、成功校友等为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动员。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
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二、工作思路及措施
1、调查摸底,系统分析,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光靠开大会动员、空喊号子是起不到实际作用的,必须深入学生中,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巨大,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深入的在毕业生群体当中开展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栏”、“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既要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也要克服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消极的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面对现实,主动出击。
2、结合我院专业实际,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立足专业本身,找准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切实解决所学知识与毕业后所从事行业需求接轨的问题。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加强与外贸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主动地根据
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还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如家庭困难学生,女生等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实行重点帮扶。
同时我们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并注重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而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举办商务礼仪大赛、英语演讲比比赛、外文歌手大赛、外文心理剧大赛、毕业生简历制作大赛、毕业生模拟招聘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毕业生党员就业意识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平台,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扩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理念
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有限。毕业班辅导员动员、组织学生收集就业供求信息。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从一下
四个方面采取着手:一是发动应届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然后集中讨论;二是发挥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强的优势,收集相关的招聘信息,建立应届毕业生就业群,及时在QQ群上共享就业信息和发布面试通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拓宽就业领域。并且通过网上投递简历的形式,鼓励毕业生远程就业;三是利用校友和其他社会资源,不断与他们以及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掌握用人信息,为学生铺就就业之路;四是指导学生留意学校就业网站及其他兄弟院校发布的相关行业资讯与各种电力人才招聘活动的信息。
4、分流就业压力,动员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
提高毕业生升学和考取公务员的比率是提高初次就业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面对一些用人单位少、需求量小的专业,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无疑又是毕业生的一条出路。我们一方面鼓励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学习本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另一方面动员应届毕业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鼓励参加升学考试的形式参加考研辅导,促进升学率提高。在这两项措施的实施下我院2009届及2010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和考取公务员的比率屡创新高。
5、就业工作坚持长线管理,工作方针保持连贯
可以说,我们现在就业工作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办法,虽有创新,但是其基础还是来源于学校有关部门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对于就业工作一贯的重视,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我们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指导意义。招生就业处坚持长远的目光,制定了连贯的就业工作的计划和方针,贯穿于多年以来的就业工作中。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对**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力图长线管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向他们介绍就业工作,使他们能够在进入毕业年级后迅速进入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我们坚持无论今年是否有用人计划,都要常年与他们联络感情,经常通过Email等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这些长期的行动相对于短期的行为来讲,更能够得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了我院就业工作的长期稳定,将经济波动、行业调整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6、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更好的为毕业生排忧解难,我们强化服务育人理念,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并挑选优秀毕业生成立年级就业信息小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意向;同时在每栋宿舍楼底下,设立就业信息服务专栏,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组织辅导员深入招聘会现场,了解用人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在开展就业工作的同时,我认真完成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毕业生档案整理等工作,及时上报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证明函等材料。宣传毕业生进基层工作(选调生等),认真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和安全教育,确保毕业生在校期间无违纪现象,安全离
校。
三、工作成效
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期间,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参加院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宣讲会、双选会。同时,引导毕业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183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20余场,和各专业毕业生交流探讨用人单位应聘的方法、技巧等问题。在多年的毕业班就业工作中,我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最终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7%。
就业质量也同步提高,大部分学生签往广东、上海等发达沿海城市。在动员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中,通过努力,毕业生中共有30余名同学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录取,大大提高了毕业班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响应国家号召签往西部地区。
第二篇: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是基本脱离农村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一个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数量庞大和身份独特而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他们能否实现稳定就业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需要从治国理政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密切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引导这一群体在实现环境、身份、观念转变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从小在温饱的环境中长大,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打工的,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一是“干不长、频跳槽”,稳定就业难实现。笔者曾经在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对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在城市稳定就业的比例只有17%,超过80%的人频繁换工作。其中最长的工作时间是一年,大部分是春节后便换工作。没有稳定的就业,就难有自身的成长积累。如果长期处于无业状态,就会成为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二是受教育程度高,待遇要求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从小就与电视、手机相伴,比较了解外部和城市的生活,他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和乡村文化有了差异。他们不单纯需要稳定的薪资,更多考虑劳动环境、发展空间、文化生活等方面因素。他们外出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而且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三是职业期望值高,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职业期望值比较高,他们更加看重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和人身权利,而在工作耐受力和吃苦精神上远不及上一代农民工。他们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妻。他们更注重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认为这样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才会更大。
四是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影响就业。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另外,只身一人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温暖,加之他们务工所在的一些私营企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经常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这些情况的存在使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形成封闭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不利于就业和个人成长。
五是社会保障不全面。近年来,由于城市房价涨幅过快,目前房价已经大大超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承受力。另外,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相对不稳定,无论个人或企业均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很少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保障水平极低的保险,而且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面临着很大的失业风险,没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失业后将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保险属于社会资源再次分配,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资源再次分配中获得较少的份额,不利于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二、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更高质量的就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群体,以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接纳他们,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从政治上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从文化上帮助他们解决继续教育、文化生活等问题;从社会上帮助他们解决身份认同等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五个重要方面。
一是完善城乡就业制度。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列入公共预算,从根本上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一方面,要在就业政策上对新生代农民工一视同仁,要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管理服务范围,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各个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性限制,实现就业政策的普惠共享;另一方面,要在就业服务上实现城乡平等,面向所有城乡劳动者,积极提供全方位、平等的就业服务。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
二是提高工资待遇,改变工作困境。一方面,要提高用工待遇,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在当前劳动关系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劳动收入比例过低的背景下,适度提高工资标准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尤为重要。建议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劳资双方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增强农民工在工资分配中的话语权,完善相关岗位的行业标准,改进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吸引员工稳定就业。一方面,要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长效机制,通过签订责任状将欠薪治理情况纳入政府考核,明确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另一方面,加大普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农民工参保和维权意识,依法查处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事件。
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要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鼓励企业开展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体活动,活跃其业余文化生活。凡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一律免费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
三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地位,促进其融入城市。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在数量上实现农民工身份、工作的转化,而且要在质量上实现其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与城市居民融合。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要消除政策性歧视和排斥,为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条件,农民工在落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妥善处理承包土地、宅基地的使用权及收益。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建设一些能够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农民工公寓,用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租得起、住得下、留得住。
四是强化技能培训,实现素质就业。根据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贴近农民工,除了继续教育、职业技能等传统培训项目,还可以开展创业培训、法律培训、心理培训等,多方位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素质就业。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并根据企业发展和用工情况,重点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岗前有培训、在岗有提高。
五是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规划。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职业选择、技能培训和岗位稳定性等方面有许多不足。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城市就业所必需的专业要求了解不多,很多人不知道职业规划,偶尔有了解也是片面地认为职业规划没什么用处,致使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直接导致了频繁跳槽等现象,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另外,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时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注重经济效益,往往哪家企业收入高就往哪里跑,盲目跟风,由此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展职业规划是相当必要的。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规划。同时,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及时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和适应城市生活。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第三篇:强化诚信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诚信与竞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专题研讨论文
强化诚信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
江苏苏州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系200*级***专业*班215009
蔡国强
【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但是当今社会在大学生就业领域仍存在不少的诚信问题,而导致就业竞争力的减弱。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看到社会道德趋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自身诚信观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扬帆远航!
【关键词】 诚信;素质;就业;竞争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Integrity
Sharpe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
JiangsuSuzhou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215009
Cai Guoqiang
【Abstract】 Integrity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nation and it remains as our motto.Nowadays, however, some college students lack the sense of honesty and thus weake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hunting market.As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we should keep aware of the trend of social ethics,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 strengthen our sense of honesty and thus achieve success in the society which is full of competitiveness.【Key Word】 integrity;quality;competition
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无信不存,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反映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的名言,千古流传,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诚信本身“诚”偏向于内在,偏向于生命主题,而“信”偏向于外在,偏向为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之外还有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的人,他未必能够把诚信两个字结合起来,这就会出现文质彬彬的诈骗犯。因此,讲诚信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人们不能指望着社会没有信用,而市场有信用,人们也不能指望着个人没有信用,而社会有信用,只有个人有了诚信,社会才能有诚信,社会有诚信,你的市场才可能有诚信,市场有了诚信,契约才可能有效。”
二、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时存在的一些失信行为
首先,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由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参加各种形式的人 1
才招聘会,首先要向用人单位提供自荐材料,很多用人单位也正是通过自荐材料这一途径来了解、评价、衡量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决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进而影响录用或聘用。一些毕业生就使出浑身解数弄虚作假,有的伪造各种证书,有的涂改成绩,有的在校期间未受过什么表彰,却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成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毕业生”等。于是就出现一家用人单位接收的简历中,竟有多人同为该校学生会主席,一个班大多都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的怪事。
其次,随意签约、毁约。有的毕业生由于害怕没有合适岗位,求职心切,缺少慎重考虑,一遇到接收单位就迫不急待地草草签约,等到后来,发现可供选择的单位多了,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己所签的单位不理想,于是马上要求毁约。也有的毕业生看到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签了一份较好的单位,于是心理感到不平衡,便不顾一切地与用人单位毁约。
另外,还有少数毕业“脚踏两只船”,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诚信就业是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诚信,往往会降低就业成功率,抑制供需双方的选择,从而加剧摩擦性失业。比如,某单位在招聘中发现某所学校的学生有不诚信行为,很可能就会对这所学校产生负面印象,而不再录用这所学校的学生;同理,如果一家用人单位存在不诚信现象,学生也可能不再愿意去这家单位应聘。
三、提高自身诚信素质
(一)利用两课主渠道,加强自身诚信建设
结合两课教育改革和我院“育厚德之人,炼强技之才”的校训,一方面,使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我们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我们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制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所以我们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上好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从思想和认识上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诚信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诚信素质。我们大学生的所学所知归根结底是为将来走上就业岗位服务的,那么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事就是我们要打交道的对象,我们面对的公司,老板,主管等也是我们今后所必须面对的,还有其他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同样要以诚相待,要做到表里如一。如果说在校学习是积累,那么社会实践就是把诚信真正的用起来。所以,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诚信素质。
四、强化诚信观念,在就业竞争中取胜
提升自我修养,强化诚信观念。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但万万不能
失去信用。我们就业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就业意向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不断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身良好的信用。要认识到,优秀的素质和良好的信用才是我们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真正的竞争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8。
[2]吴坚。如何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8)。
[3]张三。中国学术期刊[EB/OL]http://w/pub/wml.txt/„„
[4]张三。中国语用翻译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5]张三,李四。现代教育技术概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第四篇:改革办学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修
革新办学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捷报频传
文/图理学院 庞博
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成绩喜人。截止12月15日,该学院97名非考研毕业生中已有60人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就业协议,在考研的71人中,已有2人被保送我校,实际就业率已达36.90%。值得一提的是,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已签约毕业生中,不乏中国一重、东南融通、腾讯科技、迅雷科技、浪潮信息、国人通信、中信网络、亿阳信通、茁壮网络、亚信联创、华勤通信、华腾软件、龙腾光电、PTC美国参数、瑞芯微电子、富士通等知名企业。
与此同时,毕业生已与用人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待签就业协议30人;还有29人在与理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达内IT培训集团、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等培训机构学习。至此,理学院97名非考研毕业生中已有94.85%实现就业或已达成短期就业意向。此外,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今年出现了部分太阳能企业抢聘该专业毕业生的情况。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良好局面,与该学院近年来采取的多项举措密不可分。
革新办学思路,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培养企业紧缺人才。针对2006年开始招生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理学院紧跟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结合企业需求,将教学定位于培养新能源及太阳能利用相关企业所需人才,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开设了多门与此相关的课程。伴随着上述朝阳产业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升,该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炙手可热,以致出现了企业抢聘该专业毕业生的可喜景象。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理学院始终秉承“早准备、早动员、早引导、早就业”的原则,合理规划,精心组织。10月24日,理学院召开了2011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除了从毕业生工作形势、求职心态调整等方面给全体毕业生作了动员之外,还针对考研的同学进行了专题动员。此外,该学院还通过党课、团课、入学教育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就业素质教育。10月20日,在理学院第2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了题为《增强思想素质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的专题讲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在增强就业能力的同时,不再抱有“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转而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就业机会。
增建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教学科研。近年来,理学院在增建就业基地时,始终坚持就业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科研合作。11月6日至8日,理学院相关领导赴江苏调研就业市场需求,并与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系列科研合作、就业基地建设等相关协议。该学院针对就业形势较好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继续深化和加强与达内IT培训集团、西安软件外包服务学院等培训机构的合作,不断扩大毕业生受益范围,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11月11日,理学院与电信学院联合邀请西安软件园的35家企业来我校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五篇: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公共就业服务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文明创建纪实
浏览: 编辑:supass 来源:本站 日期:2012-8-7 16:30:07
近年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工作,紧密围绕经济建设、文明创建和就业工作大局,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单位的文明形象。先后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2006-2010年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思想认识高。早在2005年,该局党总支就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党总支一班人充分认为创建文明单位是一个单位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表现,提出了“巩固提高,提档升位,全面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思路。并在全局提出了争创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的目标,以利于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组织体系全。在局总支领导下,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鄂州市就业局关于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工作方案》、《鄂州市就业局关于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实施细则》,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对照创建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到个人。每年制定目标责任书,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列入目标考核的公共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每年年初各科室与局领导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季度考核、半年总结、年终总结。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抓思想教育。坚持周五下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及时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撰写心得体会,并张榜公布。要求干部职工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使学习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习常态化。
抓业务培训。每年不定期组织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请专家讲课、局领导及科室负责人授课等形式,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收到较好效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理论、业务水平,全局上下比学习、比能力、比业绩、比奉献的风气更加浓厚,也带动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抓宣传教育。深入动员,提高创建共识,让大家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结合工作实际,以局容局貌的不断改善和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精心打造就业局形象,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全面受益”的创建局面。
抓服务质量。一方面,把局机关规章制度、工作职责、业务办理流程及局领导、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等内容在公示栏、网站等渠道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沟通联系制和跟踪回访制,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文明服务、阳光服务,有力推动了该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及文明创建工作。
丰富载体、夯实基础,树立就业系统干部职工文明新风
扎实推进“百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月一次党课、每半年一次讨论交流、每年一次总结表彰的学习制度,强化干部职工对《鄂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形成全局干部职工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二是宣传典型提升素质。组织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扩大典型引导效果,激励干部职工自觉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三是营造文明服务的良好环境。通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大力倡导文明用语,热情服务,以“三优”环境(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要求干部职工,感染群众,共同提高文明素质。
深入开展治庸问责、创先争优活动。将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相结合,以治庸问责促进“优质服务窗口”创建,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提高干部席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抓好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公开承诺等工作,全面排查存在的“庸、懒、散、软”行为,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在窗口单位推行零距离、零差错、零诉求的“三零”服务,为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通过治庸问责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的“三庸”现象和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三不”问题,努力促进该局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为推动我市劳动就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该局经常利用春节、“五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了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比赛,新春文艺会演以及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使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了神经,营造了一个欢乐和谐的氛围。
履行职责、强化服务,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就业工作
鼓励创业,拓宽就业。近年来,我市通过创建创业型城市、强化创业贷款、创业培训、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动员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建创业型街道、创业型乡镇、创业型社区活动,营造创业氛围;在全市推行创业贷款联合审批制,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分期开设SYB、SIYB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落实创业优惠政策,为创业者创业提供全程帮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导下制订了《全民创业工程实施方案》。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我市全民创业氛围浓厚,创业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全民创业效果明显。
突出重点,扶持就业。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武汉富士康专场招聘会”、“大学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以及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等方式,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大龄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其实现充分就业。截至7月,今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029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8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低于全省目标控制数。强化培训,素质就业。在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该局严格规范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广泛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职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办进乡镇、办进社区、办进园区、办进校区,全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元至7月份,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097人,培训农村劳动力717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68.3%和71.7%。
服务企业,稳定就业。结合我市企业发展实际,着力解决“招工难”问题,稳定就业形势,该局组织多个调查队深入全市百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展开调查,结合实际为其用工提供服务。并为十家重点企业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市就业局、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与全市10家重点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三加十,服务百分百”的工作机制。
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的局风局貌、服务水平、工作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今后全局干部职工们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建设文明幸福鄂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