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法律
大学生就业日渐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纵观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陷阱多,就业权利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但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就业过程中法律问题较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易受侵害。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原则,更需要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政府监管、市场主导、高校辅助的和谐就业体系,从而实现毕业生和谐、顺利就业。用法律视角和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法律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毕业生顺利就业,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此,物电08级第四支部邀请了法学院研究生唐为同学们开展关于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法律保护与权益维护的指导讲座。
活动中,唐学长结合许多大学生就业实例,围绕了就业与法律这一主题,将讲座内容分为六点:
一、对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法律指导工作的认识。
二、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法律指导的紧迫性。
三、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在择业阶段,签约阶段,就业报到阶段,试用期阶段遇到法律问题应如何解决。
四、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点:
1.作为一般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
2.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享有的权益
3.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应注意的问题、4.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5.发生劳动争议时法律保护
6.发生人事争议时法律保护
五、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应涵盖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者法律保障体系。
六、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几点建议。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也懂得了怎样合理的用法律武器来解决问题,为同学们以后的就业奠定了思想基础,111学长的精彩讲解赢得了阵阵掌声。
本讲座从宏观的就业环境和微观的就业法律问题出发,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由此问题提出了保障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法律促进就业,既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就业是每一个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刻不容缓。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详的黑暗之中,每个人都应增强法律意识,为建立一个和谐的法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就业法律(本站推荐)
一、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当事人在劳动相关法规知识和法律知识上掌握程度的不平等,求职者明显处于劣势,因此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下面的事项:
1、在求职者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会出现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而且合同内容只约定求职者有哪些义务、要遵守单位的哪些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等等,而关于求职者的权利,除了报酬外几乎一无所有。为稳妥起见,求职者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时,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事务咨询事务所进行劳动合同文本鉴定为好。
2、为了更好地用法律武器保障和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求职者在签订合同之前,最好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一些劳动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知识,例如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保护和保险,法律责任等,这样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起草劳动合同文本时,就能争取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权利和义务,或者一旦日后用人单位违反合同规定,求职者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3、一份正式的合同应该条款齐全,日后双方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可以便于查证核实。为此,求职者在签订前一定要让单位负责人拿出合同原文,仔细审看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如名称、地点、时间、劳动规则、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劳动报酬、合同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式、签名盖章等。如无异议,再当面同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以防某些单位负责人利用签字时间不同而在合同上动手脚。
4、如果求职者所进的单位主要从事一些对人身安全有较大威胁的行业时,求职者一定要向用人单位确认,遇到工伤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现在不少单位只知道要求职者为他们卖命,一旦求职者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他们就毫不留情地一脚把求职者踢开,因此用人单位在起草合同时,为逃避承担的责任,要求职工工伤自理,或只是约定一些无关痛痒的条款,与国家法定的偿付标相关很远。
5、许多私营单位为了达到要挟、控制求职者的目的,常常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求求职者先交纳一定的上岗抵押金,这样求职者一旦违反约定,其上岗抵押金就会被没收,而用人单位因此有了有恃无恐的把柄,求职者只好惟命是从。为此,求职者应该首先弄清单位收取抵押金的用意,另外可以私下向内部员工打听一下该单位的声誉,以权衡一下到底是否应该交纳抵押金。
6、最后求职者还应该了解一下其他的细节问题,例如当合同涉及数字时,一定要用大写汉字,以使单位无隙可乘;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和附加条件(如签证、登记);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管;双方在签订时如有纠纷,应通过合法方式解决。
二、毕业生就业时的维权
在招聘、面试阶段企业在招聘、面试中对学生权益的典型侵害主要有:
1、歧视行为。其中常见的是性别歧视。一些企业在招聘中不招收女生或提高同一岗位女生的学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变相对女同学设置就业障碍。劳动法规定,女性劳动者和男性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此外,还有形象歧视、身高歧视等。
2、虚假广告。一些企业在招聘会上为了招到情况较好的毕业生,会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如果在这种企业上浪费了时间,可能会错失良机,错过真
正适合自己的好的公司或岗位。如果你看中一家企业,事先对其进行调查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尽量避免上当受骗。
3、侵害应聘学生的知情权。面试时企业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当学生提出问题询问企业情况的时候,企业就会回避问题甚至迁怒于学生,这些都是违反相关劳动合同条例中“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的条款的。
4、利用招聘、面试等侵犯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隐私权。少数企业会在面试时向女学生提出“有没有男朋友?”、“是否有未婚同居行为?”等过分、无礼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有权拒绝回答,甚至向司法部门举报。
第三篇:大学生常用就业法律
1、空就业”现象严重 需进一步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劳资双方行为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法》于今年的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什么当今社会比较关心、关注大学生毕业问题,要看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是什么?
据统计,2008年我们国家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这么大的数字。预计今后三年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3月20号的南方周末报上,恰好有一篇题为《大学生京城求职梦》的文章,这里就谈到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描述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这里说到2005年至2007年,大学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70%。个人感觉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因为我们知道,《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由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共同签署的三方协议。个别学校为了提高本校毕业生所谓的就业率以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强制要求毕业生找接收单位,实行两不找的“空就业”;一些毕业生往往也抱着不同的目的愿意这种空就业,将档案关系和户口落到用人单位。实际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无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可言。这里做了手脚。
私下里跟一些毕业大学生探讨过这个问题,可谓形形色色的就业协议层出不穷。加之刚毕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心气一般都比较高,但苦于毫无工作经验可言,选择工作岗位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另外一点是,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尚需要加强,并用法律的手段进一步规范劳资双方劳动用工行为。
2、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有本质上的区别,就业协议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在院校三方签订的协议书;劳动合同则是规定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和调整,并且是在学生毕业到用人单位报到以后才签订的。而就业协议一般是在毕业生派遣之前签订的,习惯上认为是劳动合同的预约合同,相关条款可以带入劳动合同中去。
具体有三个不同方面,分别从三个不同方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是主体不同。
毕业生就业协议主体有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上的平等主体,双方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而达成协议。
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则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这是主体的不同。
第二是内容不同。
在毕业生就业协议当中,毕业生的义务是向用人单位如实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并按时到用人单位进行报到。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如实向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情况,负责办理毕业生有关手续。学校的义务则是负责完成有关的派遣工作,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分配的具体体现。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所以这有一个内容的不同。
第三是性质的不同。
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无名合同,适用民法和合同法。和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政策规定,这个协议一经签订,各方应严格履行,任何一方要变动这个协议,需提前一个月取得另外两方面的同意,否则按违约处理。劳动合同是有名合同,受劳动合同法约束的。
另外还有一点要重申的是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也是不同的。如因毕业生就业协议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如因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任何一方均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如当事人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从刚才三个方面总结大学生就业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具体的不同的方面。
就业协议实际是一种带有国家政府指导性质的协议,作为一方的主体很特殊的是学校,它不是一方用工主体,学校在中间起到了一个就业指导推荐和就业派遣作用。就业协议是学校编制就业方案、用人单位申请用人指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用人单位跟劳动者在就业协议项下达成的是就业的意向的协议,他不代表劳动合同。应当说劳动合同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他可以是劳动合同的有效补充。就业协议具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特殊性质。
3签订就业协议后又考取了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算不算违约?
关于是否有政策规定,首先没有看到这个规定。其次,这位大学生提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就业协议签署完毕即产生法律效力,对各方主体均有约束力。一方出现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大学生朋友为了自己更好地提升以后的发展空间,在签署就业协议后又考取了研究生,建议有类似想法的大学生朋友可以这么做: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备注栏中加上“如本人考取研究生,凭入取通知书,该协议效力终止,并不承担违约责任。”这种约定可从根本上避免因违约而产生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争议。
至于出现违约情形,违约责任相对应的违约金一般规定为毕业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但此规定可根据《合同法》对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规定而发生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包含哪些内容?签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是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以及主要负责人等基本的用人单位信息。还有劳动者本人的信息,包括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的有效证件等。除此之外,劳动合同所必备的重要条款,包括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以及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的防护。除了这些必要的条款之外,用人单位还可以和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在劳动合同中,有一个条款需要提醒劳动者: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希望所有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注意,你的工作岗位是什么,包括有什么样的工作内容,这个工作会不会给你本人带来一定的人身损害,比如说有污染或者这个工作对眼睛有损害,或者有辐射,或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的危害等等,需要在劳动合同或岗位描述中有必要的说明。大学生还可以在用工时要求用人单位主持做一个体检(健康检查),日后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受损或异常,就应立即再做检查,如果能够检查出身体受损的确切情况,还可以申请做职业病的鉴定,可能的话,会获得职业病的待遇。
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要注意一点,就是知情权,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和报酬等这些关键信息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果用人单位在签定合同过程中,没有明确告知这些关键性信息,比如工作条件、你的劳动报酬、你的一些劳动条件还有企业的相关制度等,那么,就会产生劳动者不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的法律后果。试用期工资、和试用期时间有怎样的规定?
关于试用期工资问题,我们国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包括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先说试用期的工资问题。
试用期的工资有几个方面,希望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予以参考:
一,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的80%。
二,试用期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不能突破。
三,本单位有相同岗位的,不得低于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标准,实行同工同酬,别人试用期1000,你给我800,我有权要求1000,没问题。
第二个是关于试用期问题,具体试用期也有几种情形:
第一,就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下,不得约定试用期。比如小时工,这种方式不准约定试用期的;
第二,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
第三,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第四,三年以上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第四篇:学法律文秘好就业吗
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就业,各位学习法律文秘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法律文秘好就业吗?看看下面大家的看法。
学法律文秘好就业吗
你要真指望这个专业文凭,还拿个专科学历,就业的话没有“关系”,估计难了。
问题在于你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了?文职人员?撰稿人?编辑?还是秘书?
我的建议是想好你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并朝其发展。如果是秘书,那就去学速录,这个比较特殊,在文秘中,这个是特别的专长。如果是文职,你没有特定专业的文凭,很吃亏,所以建议你去考自考,然后去考专业证书,再就业“中文专业,自考里面有的,到海师报名”。如果是新闻方向的,如报社,甚至是法律向的,你可以先去问问试试,有点困难,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如果想清闲点,做吃等死的话,去考司法考试。考过了,前途无量。中国三大证书,注册会计师,国家二级建筑师,律师证。估计你也只能向着最后的那个方向去考,那个考出来,你为必须要就业,每个公司都需要法律咨询顾问,你可以挂靠在公司上面,不去工作,每月照样拿钱。懂否?
第一阶段课程通常比较宽泛,只有进入第二阶段攻读学士文凭和硕士文凭时才能真正开始专业化定向。在法国,法律专业的这第一个真正的大学文凭需修完三年高等学业课程后才能获得。这专业学位文凭对至少学过两年法律的外国留学生开放。
法律学士的教学大纲上有商法、社会法、国际法、民法和行政法。这个阶段的学业还不算太专业化(某些职业学士文凭除外,例如,纳尔波纳大学的法律与葡萄产业管理职业学士文凭或里昂第二大学的法律与农业及农业食品企业管理职业学士文凭),但从学士以后的硕士阶段则变得更为专业化,届时得选定专业方向。因为,法律专业硕士阶段可以在普通学科硕士文凭和选科硕士文凭之间选择。
普通法律硕士文凭设立学校有: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阿尔图瓦大学、尚贝里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留尼汪大学、圣艾蒂安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
其它可以修读专科硕士学位的专业有:欧洲法、企业法、欧洲法与比较法、税法、法国法、西班牙法、欧洲法与西班牙法、国际法、法国与德国国际法、公证法、私法、欧洲私法、公法、欧洲公法、专门公法、欧洲比较商业国际法。
私法硕士文凭的可选专业有:司法职业、司法职业与德国法、司法职业与企业法、司法职业与犯罪学、国际商法、欧盟法、企业法、商业法、商业法与德国法、商业法与遗产法、法国与英国法、法国法与德国法、国际法、公证法、欧洲国际法、社会法、犯罪学等。
公法硕士文凭的可选专业有:公共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职业、欧洲与国际职业、欧盟法、国际法与欧盟法、国际公法、国内法、商业公法、基本公法、普通公法、普通公法与公共行政、政治学,此外还有教会法硕士文凭。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法律务实
有关劳动就业合同的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蓬勃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所以随之我们百姓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发达,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权力的保障。而群众要想保障自己的合法的人身财产安全就要依靠国家,依靠国家不断健全的法律。
而随着国家法律对建立劳动关系双方的约束、保障越来越多。劳动双方对自己权力的保障也越来越重视,维护自己权利的方式也越来越正当。而近些年来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劳动合同而引起的法律纠纷频繁发生。
这在秦皇岛也不例外。而我们作为一群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水平的教育,继而在学习了大学生法律事务后,对当地的劳动合同产生了重重的深思和疑问,从而展开了调查。
一、劳动就业合同与就业
首先,我们从一些文案中找出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归纳后可以认为:劳动就业合同是劳动人民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实现劳动人民劳动权利的法律形式。今天,就业已从计划分配转变为自由择业,在这种形式下,就业劳动合同就成为规范劳动就业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同时,劳动人民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使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化、明确化,以此来防止用人单位的不当解雇,违反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和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就业劳动合同就是劳动人民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证据。
二、在秦皇岛的一些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案例中出现的问题。
1.从我们的一些调查中和我自己身边同学的亲身经历发现了一些在秦皇岛的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发现的问题。
案例:我的一个同学在秦皇岛开发区一个幼儿园工作。在面试成功后,第二天就去那里上班了。可是在那里工作三个月后,幼儿园仍然没有跟她签立合同。而据她所知他们幼儿园的其他员工大多数也是如此,甚至有工作一两年的也没有签订合同的。我查阅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显然这个幼儿园违反了上述法律条令。
2.在确定了劳动关系后,没有按照规定给员工相应工资。
案例:众所周知,秦皇岛的旅游业相当发达,每当到了夏季就是秦皇岛旅游业的旺季。而秦皇岛的导游在这时也是最忙的。在我的调查中,一家旅行社在和导游确定了劳动关系时说定的是基本工资300,而没接待一个团还有提成,而该社的基本工资是从导游接待第一个团是那一天开始算。所以他们旅行社接受了大量的导游。而这些导游大多数没有机会接团,有的工作了好几个月,因为没有接团所以一点收入没有,而有的甚至直到走也没拿到一分钱。让该社的导游蒙受了很大损失。
违反了相关劳动合同法法律条令: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险
在秦皇岛一家企业,要求员工工作满三年后才能上保险。
而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而且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所以该企业一定在一年内为员工提供各种社会保险。
4.一些企业在员工辞职后,员工应得的工资,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扣押。
案例:有个员工在试用期提前一个星期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可是到了辞职那天,用人单位却不给该员工工作期间应得的工资。
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公司不给辞职员工工资是不可行的。
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我觉得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是因为现在有些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自己对这些不安法律程序走的问题自己都起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才被某些用人单位可乘之机。2.是一些用人单位的不正规。没有形成规模性管理。3.是因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权利不够重视。
4.虽然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健全,法律监督不断在完善,但是离无漏洞还有一点距离。
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基层企业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大,对员工的利益的重视程度也要越来越高。而最主要的,我想还是要靠员工,我们基层劳动群众自己。自己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学会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到自己,为自己争取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