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分局国土资源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分局国土资源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工作,保障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序发展,促进土地执法部门依法组织、有效开展巡查工作,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职责,确保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调查和处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制定本规范。
一、巡查主体和巡查对象
各国土所为各辖区内的巡查责任主体,负责对各责任区域内实施动态巡查。巡查内容:
(一)重点巡查各类新增建设用地;
(二)国有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改变原有用途的改扩建工程等;
(三)集体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包括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
(四)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五)法律规定其他占用或者毁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
二、巡查责任区域划分
(一)各国土所实现巡查责任区域全覆盖,每个巡查责任区域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人。
(二)巡查责任区域划分以村为基本单位,科教园区的巡查责任
由区域由?确定
三、巡查程序和内容要求
(一)巡查前的准备
巡查前国土所要制定巡查工作计划,确定好巡查路线、巡查人员、巡查目的等,收集媒体反映、上级批文、信访举报等相关违法用地信息,准备好巡查区域内的相关图件等。
(二)信息收集
国土所在巡查中对新增建设用地或其他违法用地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有:用地主体、项目名称、地块坐落、土地性质、动工时间、占地面积、用地手续是否完备、其他部门审批情况。其中涉及农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必须调查其面积数量,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照片要反映施工的基本情况和全貌)。
第二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请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范制定或者完善本辖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于2009年12月31日前报部备案。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九月十九日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促进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有效开展巡查工作,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职责,根据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巡查,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通过巡回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本规范所列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报告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 巡查工作应当遵循依法、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实施巡查工作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指导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办法;
(二)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抄报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第六条 市(地、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指导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巡查工作实施方案,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工作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巡查的任务、目标、基本要求等;
(二)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季度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七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巡查工作,制定季度工作计划,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季度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区域、巡查实施具体单位、巡查基本频率等;
(二)对本辖区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本辖区巡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每月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八条 国土资源管理所行使下列巡查职责:
(一)实施本巡查区域巡查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月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巡查责任区域、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路线、巡查时段、巡查频率等;
(二)对巡查人员日常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每周向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章 实
施
第九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是巡查工作的实施主体,对巡查工作负直接责任。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的主要负责人是巡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以乡镇(街道)政府作为巡查的实施主体的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加强业务指导。
第十条 巡查主要实行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两种方式。
巡查主要采取对巡查区域实行全覆盖的全面巡查方式和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多发时段和高发区域实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巡查方式。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不定期实施重点巡查,国土资源管理所定期实施全面巡查。
鼓励组织、聘用城乡基层和社会团体相关人员开展巡查协查工作。
第十一条 巡查应当及时发现以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一)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
(二)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
(三)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的;
(四)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的;
(五)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六)法律规定其他占用或者毁坏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辖区统一的巡查台账格式文本,组织推广、应用巡查信息系统。
巡查台账应当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巡查路线、巡查项目、违法项目主体或名称、违法地点、违法现状、制止措施、制止效果、后续处理等基本内容。
巡查台账内容及时录入巡查信息系统,实现本省(区、市)内巡查信息互联互通。
第十三条 巡查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巡查准备。巡查人员应当准备巡查工作所需相关图件,携带必要的巡查装备;
(二)实地巡查。巡查人员按照巡查工作计划,对巡查责任区域内的拟建、在建、新建成项目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检查;
(三)发现违法。巡查人员检查发现本规范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对涉嫌违法主体、项目名称、用地位置、面积、用途、审批和施工进展情况、无证勘查或者开采矿产资源等情况进行初步核查,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四)现场处置。对确认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巡查人员应当按照本规范第四章的规定,及时予以制止,填写违法行为报告单,同时向上级报告;
(五)巡查信息记录。巡查任务结束后,巡查人员应当及时填写巡查台账,将巡查台账内容录入巡查信息系统,及时跟踪后续情况,更新有关信息。
第十四条 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应当不少于2人,携带执法监察等有效证件,着装规范。
第四章 制止、报告和通报
第十五条 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采取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
巡查人员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时,应当向违法当事人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告知其行为违法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违法当事人立即停止、改正违法行为,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违法行为报告单对违法行为进行审核或核查,确认为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及时向违法当事人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停止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将违法信息函告违法行为发生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向社会公告。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立案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巡查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
零报告是指巡查人员每次巡查任务结束后,无论是否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均应当向巡查实施主体报告巡查结果。
专项报告是指巡查实施主体对巡查发现的重大、突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定期报告是指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所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对本辖区巡查工作进行总结,对国土资源违法形势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置意见等。
第十八条 通报分为案件情况通报和工作情况通报。
案件情况通报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巡查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通报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有关新闻媒体单位。
工作情况通报是指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定期报送巡查工作报告时,同时通报下一级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 保
障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巡查制度,落实巡查工作责任制度,推动巡查工作。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建设,充实巡查力量,实行定编定岗定员。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将巡查工作所需经费以及巡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巡查津贴、补助、巡查装备等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巡查工作实际需要,配备巡查车辆、通讯工具、GPS、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等专门用于巡查工作的装备器材。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卫片执法检查、举报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电子邮件、领导批办、下级上报、媒体反映等方式,及时掌握国土资源违法线索。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聘请监察专员、协管员、信息员、青年志愿者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管网络体系。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协调公安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巡查人员开展巡查工作,及时处置采取暴力手段阻碍巡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巡查人员打击报复等行为,保障巡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六章 考
核
第二十五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辖区内统一的巡查工作考核办法,将巡查工作纳入国土资源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巡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
巡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应当包括巡查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巡查责任制落实情况、巡查效果、执法监察机构和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巡查定编定岗定员及巡查装备配备情况等。
巡查效果应当包括巡查覆盖、巡查任务完成情况,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巡查信息记录情况等。
第二十六条 巡查工作考核,应当结合本巡查工作的检查、抽查情况,采取组织评议和综合评分等办法进行,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考核结果应作为评先、奖惩、干部任用、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单位评选的主要依据。
对考核不合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列入执法监察重点监管地区,予以通报批评或者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 国土资源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评选、表彰巡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二十八条 巡查工作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其中涉及领导干部的,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予以问责。
(一)未按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巡查工作计划等规定进行巡查的;
(二)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的;
(四)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
(五)填写巡查台账或者录入巡查信息弄虚作假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或者完善本辖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三十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青岛国土分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青岛市国土资源局江宁分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
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工作,保障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序发展,监督土地执法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土地的职责,确保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调查和处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巡查主体和巡查对象
各国土所为各辖区内的巡查责任主体,负责对各责任区域内实施动态巡查。巡查内容:
㈠重点巡查各类新增建设用地。
㈡国有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改变原有用途的改建、扩建工程等。
㈢集体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包括圈占土地,倾倒垃圾、挖沙取土、建窑建坟等毁坏耕地行为。
二、巡查责任区域划分
㈠各国土所实现巡查责任区域全覆盖,每个巡查责任区域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人。
㈡巡查责任区域划分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发园区的巡查责任区域由街道、园区国土所及分局协调后确定。
三、巡查程序和内容要求
㈠巡查前的准备
巡查前国土所要制定巡查工作计划,确定好巡查路线、巡查人员、巡查目的等,收集媒体反映、上级批文、信访举报等相关违法用地信息,准备好巡查区域内的相关图件等。
㈡信息收集
国土所在巡查中对新增建设用地或其它违法用地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有:用地主体、项目名称、地块坐落、土地性质、动工时间、占地面积、用地手续是否完备、其他部门审批情况,分析产生违法用地的原因。其中涉及农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必须调查其面积数量,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照片要反映施工的基本情况和全貌)。凡存在建设项目平整场地、开挖路基、圈建围墙、地质勘探等行为之一的即可视为新增建设用地行为已经发生。
㈢巡查登记
1、各国土所巡查人员对当天的巡查情况要及时登记在《国土资源巡查登记本》上,作为巡查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巡查工作的重要凭证。
2、对巡查发现的新增建设用地(包括平整场地、开挖路基、圈建围墙、地质勘探等)要在当天填写《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如果是违法用地(包括国有土地上的在建工程、改变原有用途的改建、扩建工程等)要在当天或次日填写《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国土所要在当天或次日
将《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报送到执法监察大队。
㈣上网登记
执法大队根据各国土所上报和信访举报、媒体曝光、大队发现等发现的违法用地、合法用地等,经核实后在当天或次日将新增建设用地情况通过市局国土资源执法巡查系统进行正式登记。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动工时间、涉及农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必须登记清楚。
四、巡查周期和频率
巡查的周期和频率以能适应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用地情况并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的需要,一般各国土所每周至少巡查二次,特殊情况的违法用地要加大巡查次数,对经制止的违法用地要通过重复巡查以确认制止成效。
五、巡查后续工作要求 ㈠及时制止
各国土所对辖区内的违法用地要在48小时内发现,在24小时内采取相应措施,向违法用地当事人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如违法用地情况复杂、主体难以查证等原因,及时向执法监察大队报告;执法监察大队在24小时内到现场初步调查,调查后对确属违法用地的案件在2个工作日采取措施,按程序进行制止和查处,做到“发现率、制止率、查处率”三个100%。
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国土所上报或媒体曝光、信访举报、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在2个工作日内函告违法用地所在地的街道、园区或项目用地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是指省市区行政部门)采取措施3日内纠正土地违法行为,消除违法状态。3日内仍未纠正的,书面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纪检、监察部门,涉及到水利、林业、交通用地等要函告区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涉及到改变土地用地、违法城市规划的违法用地要函告区规划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
㈡调查处理
执法监察大队对责令停工后仍拒不停止违法行为、未自行纠正的违法用地,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案件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转入案件查处程序。
六、违法用地的报告 ㈠报告制度
1、各国土所在巡查发现违法用地的当天或次日,要将《巡查发现新增建设用地登记表》、《巡查发现问题登记表》、违法用地的现场照片、《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违法用地用地规划图和初步调查情况报执法大队,重大违法用地也可先报告局领导。每月25日前,各国土所要将当月的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违法用地情况汇总后和执法监察大队对接,主要检查违法用地的制止效果、查处、报告情况等。
2、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各国土所上报情况、媒体反映、信访举报、日常巡查等,将新发生的违法用及时进行报告。涉及基本农田和经营性用地项目用地5亩以上、其它违法用地面积超过10亩的,违法用地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要在当天报告分管局长;同时要按照市局《土地巡查工作规范》要求上网登记,必要时重大违法用地要及时报告市局。
3、执法监察大队每月要将违法用地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报告,报分管局长。
4、执法监察大队负责按照市局《关于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情况逐级备案工作的通知》(宁国土资„2007‟124号)要求,具体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情况逐级备案制度,备案报告按季度、半年和全年书面上报。备案内容包括本地区及本级动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有关巡查数据统计和分析,巡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制止、查处情况,巡查责任人落实情况,巡查发现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和建议等。
㈡报告、通报和预报
执法监察大队要根据各国土所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情况,定期对各街道、园区和全区违法用地进行分析组织材料,形成通报和报告,报分管局长。分局向区政府报告、向各街道、园区通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各国土所对各辖区内的违法用地情况每月不少于一次向所属街道、园区报告一次。
执法监察大队定期分析巡查情况,对一定时期内全区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同期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
比例达到10%的要形成书面材料,报分管局长,经局领导批准后报区政府。
㈢法规科要对各国土所的巡查、制止、报告和执法监察大队的备案、制止、通报、报告和案件查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通常每季度检查一次。
七、巡查督查 ㈠督查目的
为了推动各国土所及时、有效地开展动态巡查,严格履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职责,市局执法处、执法监察支队、分局法规科、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的巡查情况进行督查。
㈡督查方式
1、法规科和执法监察大队对特定区域开展检查。
2、根据日常发现、媒体曝光、信访举报、上级交督办等途径掌握的违法用地案件进行抽查。
㈢督查内容
1、法规科每月对执法大队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对执法监察大队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报告、通报、查处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检查情况形成报告,报分管局长。
2、法规科和执法监察大队每月对各国土所的动态巡查、巡查台帐,对违法用地的制止、报告、通报等进行了一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分管局长。
3、执法监察大队每月要与各国土所的动态巡查进行一
次核查,对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进行核实,并就各所动态巡查情况进行讲评。
八、责任追究
㈠分局将动态巡查责任制的开展情况和巡查效果纳入工作的一项目内容进行考核,严格考核措施,依法追究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考核情况与奖惩、任职挂钩。
㈡各国土所巡查责任人因未认真履行巡查工作职责,对巡查责任区域内发生的违法用地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发现、制止和报告的。
㈢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上报的和通过其他方式发现的违法用地,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制止的。
㈣执法监察大队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发现后在5个工作日内未进行案件调查的。
以上行为一年内累计达三起不足五起的,取消责任人考核评优资格;一年内累计达五起的,责任人考核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影响的给予待岗、降职处分。
㈤执法监察大队对各国土所巡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未在当天或次日报告、违法用地在开工后在48小时内未发现的,要将情况报法规科,由法规科按规定进行督查,情节严重的由局监察室进行调查,按有关规定处理。
㈥对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如果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按规定应报告而不报告的,不制止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对
有关责任人,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九、局各科室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执法监察大队、国土所开展巡查、督查和违法用地的查处工作。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国土资源局土地监察长效机制
凤府办发〔2011〕27
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
土地例行督察长效机制的工作意见
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绿色产业园区:
实行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督察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勇于创新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有效保护18亿亩耕地。根据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例行督察的实际情况,我县存在非法占地、非法批地、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违规立项等问题,经县人民政府研究,为营造国土资源监察良性管理秩序,实行最严格土地督察制度责任,建立起国土资源管理土地例行督察长效机制,特制定实施本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行。
一、构筑土地管理的预防机制
1.建立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土地预审约束机制,企业向相关部门申请审批、核准、备案项目的同时,各部门要通过适当方式告知项目单位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后,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项目建设单位向发展改革等部门申报核准或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国土资源部门预审意见;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予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
2.规划、建设、房管、工商、税务等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以土地许可为先决条件,规划部门发放规划用地许可证时,必须把《国有土地使用证》作为前提条件;房产部门发放房屋预售许可证或房屋产权证时,必须坚持以《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发放前提。建设部门发放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时,必须审核是否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否则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工商、税务在开展新设企业行政许可登记时,对无《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不予登记。
二、构筑行政审批防范机制
1.把好用地审查关。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报批,并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手续时,应当严格审查资质条件,以适当方式告知用地单位做好前期工作。申请建设用地时,必须附具发展改革等部门的立项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手续,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证,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以及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报告和压覆矿床评价报告。否则,国土资源部门不能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手续。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地面有建(构)筑物,还必须附具房产部门的建(构)筑物房产证的转让审批手续。
2.把好开工许可的土地前置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发展改革、交通、水利、电力、建设等部门在下达开工令时,必须审查是否有《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先行用地许可。否则不得下达开工令,财政部门不得同意拨款,银行不得同意贷款,投资部门不得同意请款。
3.把好竣工许可的验收审查关。规划、建设部门对建设项目开展开工验收时,应对该项目的土地使用面积、用途、容积率进行审查,如发现擅自变更土地面积、位置、用途和容积率的,不得通过验收,并移交国土资源部门处理。同时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应邀请国土资源部门参加,共同把关。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开展基础设施施工验收时,应邀请国土资源部门参加,审查项目用地面积、位置、用途。如有擅自改变,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贯彻落实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以及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财综〔2006〕68号)的规定,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凡是拒不执行的,一经查出,将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地方,要在10个工作日内将已经缴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的每一笔土地出让收入及时划转地方国库,不得滞压应缴地方国库的资金。其他地方一律不得要求土地出让收入先缴入财政专户、再缴入地方国库。土地出让收入的安排使用,要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预算执行。编制土地出让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在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的前提下,再合理安排用于其他支出。
四、构筑行政执法土地例行督察联动机制
1.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机制,规划、城市综合执法、公路、水利等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违规项目时,应当配合国土资源部门联合调查,分别处罚涉及破坏耕地、违反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强行拆除的,联合执法、共同拆除。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于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当事人发出停工通知;对当事人不停工的,应当向供水、供电等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供水、供电部门在收到协助执行通知后,)应当在有关部门执法人员的配合下,立即对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施工现场采取停水、停电措施。对擅自接通已关停水源和电源的违法行为进行停水、停电处理,并依法处罚。
2.建立国土与司法执法机关的联合办案机制,破坏耕地与基本农田、非法倒卖土地的案件,公安部门、检察院应主动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移送,认真受理,及时立案侦查,及时结案。法院对国土资源、公安、检察院移交的土地违法案件,应依法立案,限时办结。对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强制拆除的案件,及时受理,限期执行。国土资源部门对强制拆除和执行提供基础条件。3.建立国土资源与纪检、监察、审计联合办案机制,对破坏耕地、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非法买卖土地、低价出让国有土地的,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应主动配合国土资源部门联合查处,分别处罚。尤其是抓好纪检监察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办案关,做到既处理事又处理人。
五、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的建立,需从宣传、立法、组织、责任人手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1.建议立法,建立法律保障。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有较多不适合现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建议增加法律责任及监督管理的内容,把耕地保护、依法管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定列为政府考核内容,像计划生育、环保一样,行使国土资源管理“一票否决权”。增加相关部门协助管理土地的责任,增加国土资源部门没收土地违法建筑和强制拆除的职权。较大幅度提高对土地违法责任的处罚标准。
2.加大宣传,建立舆论保障。在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加大对土地监管政策法规的宣传,坚持面向领导宣传,面向用地单位和个人宣传,面向群众宣传,使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监管政策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依法应予以限期拆除的违法用地项目,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告,增强其法律震慑力,并接受社会监督,以形成良好的土地管理舆论氛围与工作氛围。
3.健全制度,建立组织保障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是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土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发改、建设、城市综合执法、规划、房产、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土地管理中的情况,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土地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以国土资源、法院、公安、检察、监察和城市综合执法等单位为成员,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各成员单位在涉及土地违法违纪案件工作中的情况,解决在查案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
(2)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土地管理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主管责任人,每季度互相通报情况。实行信息共享,共同把关。
(3)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对涉及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对涉及强制执行的土地违法案件、涉及党纪政纪处分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需要分门别类移送公安、检察、法院及纪检监察部门依法查处的,分别制定移送的内容、时限和程序规定,以便及时查处到位。(4)完善耕地保护等责任制度。层层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考核办法,奖惩兑现,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同时建立动态巡查、卫片检查、有奖举报等制度,强化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监察职能作用,力争土地管理预防到位、责任到位。4.落实督查,建立责任保障
对土地管理中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实行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行政问责和司法问责制,以构建协同联动机制的责任保障体系。
凤冈县国土资源局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例行督察
长效机制
意见
抄送:县委、人大、政协、纪委、人武部、法院,检察院
凤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3月21日印发
共印40份
第五篇:国土资源局土地宣传工作总结
国土资源局土地宣传工作总结
三十三团国土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兵团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十三团经济社会发展基调,坚持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服务民生维护权益;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班子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分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年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团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关土地政策,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各界传播三十三团土地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新气象,土地宣传成效显著,现将2013年我分局土地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强化学习,夯实土地宣传工作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部署。三十三团国土分局组织分局成员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深入领会兵师土地管理政策,并开展内部交流讨论。积极派宣传工作人员参加师局、团举办的宣传培训班,在全团选聘宣传精英为分局的宣传通讯员,组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宣传队伍,使分局宣传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二、形式与内容同抓,宣传与普法并重,土地宣传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分局在土地宣传工作中,不但注重宣传采取的形式,更注重宣传的实质内容,杜绝只走过场,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内容和质量的做法。同时,坚持日常宣传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以“宣传就是普法,普法就是宣传”的理念开展宣传工作,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促进分局工作为重点,以服务团场为目标,将土地宣传工作作为分局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开展。
1、利用重大节日,采取多种形式,保证措施,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好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利用第44个世界地球日契机,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界地球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积极相应上级号召,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主题,认真开展土地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组织团中学、社区、建筑公司、基层连队,在团部举办了一次第44个世界地球日黑板报展览。团场2000余群众参观了本次板报展;与团中学联合举办了一次科普报告会,感召广大师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少扔一张纸;节约用纸,用电,用水;不攀比,懂节俭,知感恩,爱护环境,共建美好校园。全校400余师生听取了本次科普报告。分局工作人员在科普报告结束后,现场与广大师生展开了互动,就地球环境及土地知识等问题接受师生咨询12人次。在团场掀起了珍惜土地资源的高潮。二是紧紧围绕第23个全国土地日“珍惜地球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宣传主题认真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了一次集市咨询活动;制作了一期“土地日”专题宣传橱窗;进校开展中小学生签名宣传活动一次;组织团场协管员进行政策法规培训一次;在分局办公楼门前显著位置张贴横幅两条。组织分局工作人员和团协管员收看了师分管领导的电视讲话;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收看了浙江电视台的《大地之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公益宣传活动。在全团征集“美丽国土”优秀作品选送师国土局,组织分局成员,参加了师局举办的“第23个全国土地日”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
三是利用“8·29”测绘法宣传日契机,开展了测绘法现场咨询服务活动,举办了以“依法规范地图市场,更好服务社会大众”为主题的测绘日宣传专栏。
2、狠抓“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兵师“六五”普法中期检查。一直以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坚持将“六五”普法工作融于分局实际工作中。在年初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及时调整了普法领导工作小组。对“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的资料进行了全面清理,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局务会议研究讨论后进行了认真整改。今年6月3日,分局顺利通过了兵、师“六五”普法中期检查。
三、积极引导鼓励,加强对外宣传,取得硕果累累
2013年,三十三团分局通过更新维护门户网站,踊跃向师国土资源信息投稿,积极鼓励国土资源通讯员,与通讯员门合作,发挥团体力量和智慧,加大对团场土地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年来,分局在中国绿色时报、兵团日报、兵团新闻网、新疆新闻网、农二师政务网、绿原报、国土资源信息等媒体上刊发稿件53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20篇,地州级24篇,其中通讯4篇;在门户网站更新信息56条。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为再接再厉,继续将分局宣传和普法工作抓好抓实,分局在下一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8月29日的测绘日和12月4日的法制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2、积极同团有关部门协调,做好2013—2014年科技之冬职工培训工作。
3、积极响应师局工作安排部署,作好国土资源通讯员的选聘工作,加强引导和合作,使分局的宣传工作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4、利用分局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推行透明化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