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赣航公司“三送”全覆盖常态化调研报告
“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调研报告
(赣航公司驻全南县水背村“三送“工作队)
市委在总结“三送”工作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覆盖、常态化的重要决策,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充分体现,是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成功探索,是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是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和保障性工程。“三送”工作开展以来,尤其是今年推进全覆盖常态化以来,广大“三送”干部以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发扬赣南苏区干部好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将“三送”工作和扶贫开发、《若干意见》宣讲、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等工作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得到了李源潮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和赣南900多万群众的肯定和好评。我们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要求,实现了“三送”工作双向全覆盖和常态化,使“三送”工作覆盖各级干部、覆盖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村民,确保每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
首先,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我们所在村为省级贫困村,由副市长胡聚文同志挂点联系,“三送”成员单位为市环保局和赣航公司,“三送”工作由两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市环保局指定1名分管领导具体抓,安排5名领导干部组成工作队常驻水背村,其中分管“三送”工作的领导刘辉同志兼任龙源坝镇第一副书记,1工作队长由县级后备干部邱光明同志任水背村第一副书记。市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工作队员每人联系10户重点户,其中均至少有4户为重点户,每个驻村“三送”工作队员都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防汛抗旱、基层党建、《若干意见》宣讲、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社会治安维稳、政策法规宣讲等工作。其他非常驻队员每人联系5户农户。所在龙源坝镇派出了3名驻村干部,采取分片方式联系所驻片区全部农户,确保全村每户群众均有干部结对帮扶联系。
驻村“三送”工作队员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至少每季度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一次;二是至少每月联系一次,重大节日或联系户家中发生重要事情(如红白喜事等)时,必须与之联系;三是联系户家中有特殊困难时必须尽力给予帮扶,遇有紧急情况要在第一时间达到联系户家中。主要完成六项任务:一是结交群众朋友,掌握社情民意,做到五个清楚(家庭成员情况清楚、亲属关系清楚、收入结构清楚、思想动态清楚、愿望诉求清楚);二是宣讲政策法规,加强法制教育,营造文明村风,维护群众利益;三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做到五个必到必访(有矛盾纠纷必到必访、有思想波动必到必访、有重大变故必到必访、有上访意向必到必访、有家庭矛盾必到必访);四是帮助解决困难,加强技能培训,扶持创业就业,促进群众生活改善;五是抓好“三送”工作规范化建设,及时报送相关信息,每年对外宣传1个以上“三送”工作典型或勤劳致富典型;六是配合乡镇抓好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若干意见》宣讲、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社会治
安维稳、赣南苏区振兴规划项目实施和市、县、镇“三送”办安排的其他工作。
其次,坚持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根据市委“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原则上相对固定,实行五年一轮换,驻村工作队一年一轮换”的要求,市环保局采取根据局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人员编制情况安排好5年的“三送”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队组成人员,使每个部门和领导干部都有机会参与到“三送”中来,自觉接受基层工作的锤炼。除“三送”工作队以外的其他干部加强与所联系群众的联系走访,现在全部不常驻干部已经走访了各自联系的重点户,并每月电话至少联系一次。驻村“三送”工作队访遍水背村的每户家庭,坚持吃住在村,采取轮休制,工作队员每月驻点时间均在20天以上。
第三,不断丰富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一是张贴“联系牌”。将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制作成“联系牌”,张贴在干部所联系对象的住处,方便群众随时联系,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填写“连心册”。干部向所联系的群众发放“连心册”,由群众填写干部联系服务的时间、方式、内容、落实情况等。干部代填写的,由群众签名确认。三是发放“连心卡”,将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制作成“连心卡”,发放给各自的联系户,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四是发放“服务卡”,将96333信息与服务热线功能告诉联系户,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为了有序推进“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
首先,狠抓到岗到位。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每月驻点时间不少于20天,一年内访遍所联系村的每户家庭;坚持每天有人驻点,采取轮休制,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等要求,其他不驻村“三送”干部严格落实“至少每季度走访一次、每月联系一次所联系群众”等要求,镇下派“三送”干部严格落实“每周至少3天下到所驻片区,上门走访农户,并确保随时能与所联系的村民保持联系”等要求。
其次,合理调整联系农户。根据市委要求,在前期农民住房(土坯房)情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调整“三送”干部联系群众花名册,单位县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带头参加水背村的危旧土坯房农户重点结对帮扶工作,每人联系5户以上危旧土坯房农户;在上述人员落实结对帮扶对象的基础上,其他“三送”干部每人重点结对帮扶1户以上危旧土坯房农户;没有 “三送”干部结对帮扶的危旧土坯房农户由镇“三送”干部结对帮扶,确保每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农户都有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挂钩联系、结对帮扶。对有 “三送”干部结对帮扶的危旧土坯房农户,镇下派“三送”干部按照“全覆盖”分片联系的安排协助市派 “三送”干部做好结对帮扶相关工作。
再次,突出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对群众反映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道路、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等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逐个解决。做好“96333”服务热线转办事项的办理。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调解、行政诉讼等途径解决有关问题,避免利用“96333”服务热线重复反映、重复处理。
对“三送”工作梳理解决问题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基本确定每周一召开调度会。首先是明确调度重点。围绕工作队收集梳理的问题和处理解决的情况进行,包括本周共收集梳理了多少问题,现场解决了多少,工作队解决了多少,镇下派干部解决了多少,村委会解决了多少,对于工作队无法解决的问题哪些需要报镇、县或者市里协调解决。其次是实行点评调度。调度会上,工作队要汇报梳理解决问题的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队长对梳理解决问题情况进行点评,同时通报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包括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正在解决,哪些问题政策不允许或近期无法解决),并对下步梳理解决问题工作进行布臵。第三是及时反馈情况。每次调度会后,队长要及时将调度会精神传达给没有参加会议的干部,并将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向群众公示,同时向反映问题的群众当面反馈。对政策不允许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给群众一个交代。工作队安排专门的干部做好会议记录和将解决问题的情况及时记录到“民情台账”和“民情日记”中。
第四,明确工作重点。下一阶段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若干意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抓好进村入户宣讲工作,每名 “三送”干部走访一遍以上所联系户,使每一位群众都知晓《若干意见》,都明白《若干意见》将带来的好处,都能铭记党恩;二是认真做好入户调查全县农民住房(土坯房)工作,落实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制度;三是扎实开展“永远热爱党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是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重点做好矛盾排查、安全检查、疏导稳控等工作,做到矛盾排查不留死角、安全检查不走过场、疏导稳控不留漏洞,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通过组织
集中学习、开展学习讨论、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第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扶贫开发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进度,使联系点能够充分展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示干部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先进事迹。同时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注重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第六,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推进“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进程中的难点节点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按照试点、总结、推广、提升的程序,将基层经验转化为制度进行推广;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作出理性分析思考,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深化工作认识,丰富理论成果,不断推进“三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第二篇:三送全覆盖常态化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工作机制
一、“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重要意义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实施一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层群众由衷拥护,社会各界热情赞誉,上级领导充分肯定。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是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创业致富的现实举措;是提升干部综合素养、锻造堪当重任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对于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定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工程,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深入推进,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要始终坚持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主抓手,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坚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到互相促进,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上来;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务求取得实效。
二、“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主要任务
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着力促进创业致富、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基层党建,努力实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社会更和
谐。
(一)促进创业致富。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岗位信息、贷款帮助等,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鼓励返乡居民能人带头创业,鼓励发展小型、微型企业,拓宽致富渠道。帮助群众联系就业岗位。
(二)促进环境提升。抓好城区自建方房整合工作,加强小街小巷整治,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文明、幸福、活力、和谐四个社区。
(三)促进民生改善。抓好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申请、审初工作,重点抓好危旧土坯房的改造,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计生服务,提高人口素质。
(四)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社区干部以及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老党员的作用,同心协力做好群众工作。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筑牢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文明为荣、操守为重、行为规范、和谐共融的社会新风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崇法护法的浓厚氛围。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五)促进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为抓手,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年轻党员、妇女党员。抓好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抓实关爱困难党员“一卡通”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继续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力度。
三、“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积极推行公开承诺、民情家访、四级联动、民意测评、激励奖惩等机制,促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公开承诺机制。将工作队队员情况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公示。并在所联系社区就帮扶具体事项、措施及完成时限、成效等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二)民情家访机制。逐户上门开展“民情家访”,面对面宣传政策法规,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记好“民情日记”,积极参与“民情网站”建设。每年每个工作队撰写2篇以上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对收集到的问题,及时分析梳理,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实行销号整改。
(三)三级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按照工作队干部现场解决,街道工委协调解决,逐级上报县研究解决的程序,实现县、街、社区三级联动。街道、社区三送工作实行每周一调度,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明确办结要求和时限,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四)民意测评机制。采取实地考核、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组织社区群众对“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队及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
(五)激励奖惩机制。街道工委每年对“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年终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三篇:自贡市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
自贡市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
他们,年轻、肯干,是自贡市各级各部门的骨干力量;他们,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是自贡市党员干部中的优秀分子。以“强基层提本领”为目标,1314名第一书记分赴全市村(社区)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成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开创基层发展新局面的生力军。
从2013年开始,自贡市先后选派三批第一书记到后进村(社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开展工作。今年,自贡市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覆盖面,向全市所有村(社区)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在全省率先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常态化选派。
抓住关键点 着力推进全覆盖
今年3月,自贡市委做出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的决策,市委书记李刚要求:严把人选关,把真正优秀的同志选派下去,以选派的第一书记到村、社区后“能干成事”为基本标准。自贡市委组织部随即酝酿此项工作的部署落实。和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相比,要实现对全市所有村(社区)的全覆盖,首先面临的便是人的问题。“又要选派?我们单位人手少事情多,哪里还派得出来人?”选派工作还没正式开始,有的单位就发出这样的“牢骚”。
针对这样的情况,自贡市委组织部首先从自己做起,并迅速将工作开展到几个市级重要部门。“市委组织部率先垂范,通过自主报名,组织研究,选派了两名第一书记。”“市委办公室选派了3人。”“市政府办公室选派了4人。”这些选派进度不断被“透露”给其他单位,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不仅如此,为让各单位派出符合条件的干部,从源头上防止部分单位“隐藏”能手、干将,自贡市建立了第一书记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干部全部纳入市县两级数据库动态管理。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市、区县委组织部要建立第一书记人选数据库,凡机关符合第一书记条件未推荐纳入数据库的,原则上不得作为科级领导干部提拔对象。”据统计,全市有6237名干部被纳入数据库,符合条件的干部“无一掉队”。
数据库的建立为人选来源涵养了“一池活水”,在此基础上,自贡市坚持“质量第一、按需选派”的原则,按照“五优先、四不派”原则,即后备干部优先、递进培养对象优先、选调生优先、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先、年轻干部优先,对政治素质不强的不派、作风不严不实的不派、受过纪律处分的不派、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不派,真正实现了好中选优、好中选精。
4月14日,自贡市全覆盖常态化选派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动员部署会召开。“开展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市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慎重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第一书记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自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敏在会上强调。
紧锣密鼓的部署下,自贡市全覆盖选派工作顺利推进,人选问题迎刃而解,实现了数量质量双保障。据统计,全市1314名第一书记中,35岁以下的占72.7%,本科以上文化的占78.3%。
“三张清单”助力找准方向
人到位了,如何开展工作成为第一书记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R草山社区基础好,社区支部书记非常有经验,我去了能做什么啊?”得知自己被下派到所在街道的马草山社区时,大安区大安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陶莉曾有这样的疑虑。
有这样疑虑的第一书记,远不止陶莉一个。除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这个明确的任务外,当第一书记去的是非贫困村以及城市社区时,该从何开展工作?
“就算是先进村(社区),工作也有提升的空间。派大家下去不是要求你们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要把着力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帮助失学少年入学、为失业群众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办实事。”在第一书记培训会上,组织部干部为大家释疑解惑。
解开思想“疙瘩”的同时,自贡市从制度上着力,制定“三张清单”,让第一书记工作有方向有目标,尽早进入状态。
制定责任清单,明确“政治引领、推动发展、为民服务、基层治理”4大类28项具体职责,将工作亮出来;制定问题清单,重点梳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把“病症”找出来;制定整治清单,细化、量化整改责任、整改时限等,把措施拿出来。
带着清单,第一书记们迅速进入状态。“社区居民虽然对棚改期盼已久,但真正开始了来谈各种条件的都有。”陶莉针对马草山社区棚改任务重的实际,决定从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开始,助力棚改推进。
棚户区里有一处厂区宿舍的产权人已去世,几个子女为继承产权闹到社区。陶莉组织社区无职党员多次调解,让几个子女达成协议到公证处办理了相关证明,为后续拆迁协议的签署打下了基础。“以前从文件里看到群众工作法觉得很虚,现在自己每天面对群众,才感受到了重要性。”陶莉现在俨然成为一名群众工作法的真正践行者。
党政干部进“软村”提升基层治理、经济人才进“穷村”助力产业发展、政法干部进“乱村”治乱兴村……自贡市全覆盖选派的实施,让大批干部沉下去,成为助推基层组织强起来的重要力量。
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历练成长
干部沉下去,基层强起来;干部沉下去,能力提上来。通过全覆盖选派,更多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从办公室来到群众身边,有了更加宽阔的锻炼平台。
宽敞的大厅,合理的功能布局,整齐显眼的书吧……尽管上任才几个月,富顺县富世镇沙山社区第一书记许慧兰给社区带来的变化,让大家刮目相看。作为富顺县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部长,此前许慧兰一直从事较单一的工作,来到社区后,工作对象、内容及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不过所幸她都一一克服。“酸甜苦辣啥都有,社区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我一定好好珍惜这段经历。”许慧兰感慨地说。
“作为镇上的组宣委员,以前觉得宣传工作不好做。当了第一书记后,发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做好了再去做宣传,效果很不一样。”富顺县板桥镇组宣委员、板桥镇张坝村第一书记高启强收获不小。
在村(社区)这个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平台,第一书记们经历着、成长着,获得了丰富的基层工作历练。
“把村(社区)作为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的重要平台,优先提拔使用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为激励第一书记有动力干成事,自贡市释放出强烈信号。
据悉,除评先晋级优先等政策外,自贡市创新举措,增加了定向遴选优先等激励制度,面向第一书记公开遴选一批县、科级领导干部,单列公务员名额或拿出乡镇(街道)空缺领导职位定向招考。
“我们希望通过全覆盖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为自贡加快发展提供和储备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全面的优秀干部队伍。”自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地说。
(责编:冯雅可)
第四篇:2018关于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2018关于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范文一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今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6月17日至1x日,调研组深入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尚德嘎查,就“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期间详细了解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并认真听取了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嘎查基本情况
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尚德嘎查三面环绕镇所在地,北边与蒙古国接壤,草场总面积为71万亩,边境线长为公里。是连接嘎达布其镇与旗所在地乌里亚斯太镇的必经之地。该嘎查共有134牧户、51x人口。XX年牧业牲畜总数达20601头,人均纯收入达144x0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1、牧区危房改造项目:该嘎查存在危房户24户,今年已落实2套转移牧民住房项目,正在实施x户危房改造项目。
2、安全饮水项目:目前嘎查共有机井32眼,简井x1眼。人畜困难饮水户51户。今年通过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眼机电井已全部落实,即将实施津京沙源治理项目机电井3眼,XX年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机电井3眼。
3、村村通电项目:该嘎查属于偏远地区,为解决偏远地区无电农牧户的用电问题,自XX年以来,自治区在我盟境内共实施了6批次新能源风光互补通电工程,累计投资约亿元。共安装400—600瓦新能源风光互补设备37544套,解决了37x16户农牧户的家庭照明、看电视等基本生活用电问题,该嘎查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基本普及,境内距常电网线5公里以内的牧户共有70户,通常电户不足5户。
4、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项目:该嘎查卫星地面接收仪基本普及;通讯网络信号覆盖率不到40%。
5、嘎查标准化卫生室项目:现有村医1名(“赤脚”医生),没有嘎查标准化卫生室。
6、嘎查文化活动室项目:该嘎查目前没有嘎查文化活动室。
7、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目前,嘎查牧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人,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x、畜棚畜圈项目:现有暖棚235间、6317平方米,棚圈10235平方米,贮草棚27处,今年将实施2处储蓄棚项目。
三、主要措施
自治区启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东乌旗及时召开四次专项推进会,研究部署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有序加以推进。一是在工程推进机制上,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专职副书记为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各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组成的10个专项推进组和1个宣传报道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同时,以“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工程开展,各责任单位负责“条”上的行业指导,各苏木镇(场)承担“块”上的主体责任,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二是在工程整体谋划上,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东乌旗最大的惠民工程,本着彻底改善牧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原则,安排专人对全旗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按照“点上推动、面上启动,梯次推进、逐年升级”的原则,结合“美丽长廊”行动和新牧区试点建设,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东乌旗XX年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内建设的34个嘎查。即:1个“白音”嘎查、2个示范嘎查、5个重点嘎查、26个达标嘎查。三是在工程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并统筹使用扶贫攻坚、一事一议、羊肉产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兴边富民等各类涉牧资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集中投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尚德嘎查地处高寒地区,冻层较深,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分布不均,水位埋藏深,水质较差,且嘎查居住人口极其分散,导致供水井施工难度大。现阶段饮水安全工程国家投资500元/人,自治区和盟两级共投资4500元/人。由于嘎查境内机电井钻井深度多为120米—1x0米之间,打一眼井加上配套设备需投资12—1x万元,每眼机电井最多能解决20人饮水困难,每眼井国家、自治区和盟里最多投资10万元,剩余资金需要嘎查和牧民自筹解决。因此,在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标准上应给予提高。
2、尚德嘎查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全部依靠自治区交通厅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规划,一公里村村通油路总造价约60—70万元,自治区每公里只补贴30万元,其余资金均地方配套来解决,项目来源单一,项目支持渠道较少,地方配套压力较大。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牧区实际,在牧区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3、进城务工的牧民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回乡后想参加当地牧区养老保险,该嘎查养老人员身份发生变化后,如何进行养老保险的关系的衔接问题是今后开展嘎查养老保险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4、“十个全覆盖”工程一些项目不符合我盟部分牧区实际,例如,该嘎查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文化活动室、嘎查街巷硬化建设、嘎查便民超市等工程在嘎查所在地建设不符合该嘎查实际,这些项目需调整。建议将嘎查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文化活动室、嘎查街巷硬化建设、嘎查便民超市等工程建设在苏木镇所在地更符合该嘎查实际。
范文二
x月2日,旗委书记麻永飞深入龙口镇梁峁山区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时强调,对农村修路、上水、危旧房改造、养老院建设等项目,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努力发挥资金和项目的最大效益。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韩涛及龙口镇主要负责人陪同。
麻永飞先后深入龙口镇大口、沙坪梁、台子梁、麻地梁等村社走访查看了各地危旧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环境治理、抗旱减灾、村委换届等工作进展情况。
来到大口村三道墕社与沙嘴梁社沟壑交接的通村道路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挖土、填方热火朝天。麻永飞看到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他很欣慰地嘱咐大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继续加快施工进度,如果能赶在入冬之前硬化,可以提前交工验收。他说,对于群众积极性高、基础好、工期早的工程项目,近期将通过会议研究予以个别调整,提前安排落实。“过了沙嘴梁,以西就与府谷境地相连了。”龙口镇党委书记鲁晓瑞指着前方介绍道。麻永飞一边瞭着山势、看着地图,一边说:“路就要修得内通外连,千万不能修成断头路。”
从施工现场走出来,麻永飞一行步入路南边的一个自然村——三道墕社。今年64岁的村民崔满柜,弟兄6人他是老大,过去因为家境贫困自己又要照顾老的又要帮助小的,一直没有娶妻成婚。崔满柜说:“前两年在外打工不着家。今年盖起这房子,我也不打算再出去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回家陪伴老妈妈种点地。”看到他家西边是濒临坍塌的50多年的土坯房,东边是新盖的砖瓦房,麻永飞叮嘱他:“改造危旧房,就是要改善居住条件。你这旧房子太危险了,遇上大雨就有可能垮塌,现在新房盖好了,就和老妈妈早点搬进去住吧。”
顺着的村间小路,麻永飞随机走向村民杨在柱家中。院里院外干干净净、齐齐楚楚。房檐下一个个空口的大水瓮,是用来收集雨水的。揭开旱井,麻永飞急切地询问了储水的情况。在杨家,麻永飞和75岁的王玉花老人及来串门的邻居老太太聊起了家常。“身体怎么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谁帮助领?平时最多的花费有那些?乡村干部常常上门来吗?”谈到现实的生活问题,如干旱缺水路难行,麻永飞与大家一起交流,对于梁峁山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供水通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还需成立专项课题组,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和制定人口分布与项目摆布的科学方案。
离开三道墕社,驱车继续前行。梁峁地区的山路,崎岖狭窄,仅仅容得下单辆小车通行,有些路段则更为惊险,俯瞰左右两面都是几十丈的绝壁沟壑。蜿蜒曲折,车子颠簸绕行近个多小时,来到沙坪梁村委会。6点多了,“艺人们”三五成群还在文化室里兴致地吹拉弹唱,地地道道的漫瀚调,神韵绕梁,让这个深处大山里的小村子更显有文化气息。麻永飞身临其境,用心聆听:“要积极鼓励村民参与进来,进而丰富和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麻永飞借此还与村民们了解了村卫生室以及村委会驻地其它房室的利用等情况。
在台子梁村,麻永飞认真询问了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已退休的老支书指着新挂在墙上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说道:“我们村严格按照选举制度,由村民自己选出自己的当家人。”麻永飞强调,要深入基层,充分掌握村情民意,加强指导;要做到纪律严明,程序合法,选好带头人;要营造良好氛围,按照各阶段选举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从严查处不良选举和违法违规行为。在聊天中,麻永飞希望老支书继续发挥余热,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
麻地梁村是麻永飞当天调研的最后一站。傍晚时分,他来到了正在新建的幸福互助院工地,认真查看了解了工程进展、环境治理、道路硬化、配套基础设施等情况,并要求乡村干部要继续抓紧时间推进工程建设、街巷硬化和环境整治等工作,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基础设施问题。
编辑推荐:
XX关于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范文
XX农村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十个全覆盖”工程调研报告
关于XXX市十个全覆盖工程
建设的督查报告
(第二督查组)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查的通知》要求,4月18日至21日,第二督查组对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2014-2015年工程完成情况
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126个行政村、702个自然村、8个林场,共计836个村(场),覆盖农户7.31万户、农业人口 26.09万人。2014-2015年,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7.65亿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2.15亿元),完成126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8个林场全部建设任务和348个自然村50%以上计划工程量。
两年来,累计改造危房2390户(新建1652户、危空房拆除738户),维修房屋11643户,修建院墙64.58万延长米;解决安全饮水问题覆盖人口5.2万人;硬化街巷547.22公里,铺设步道板2.9万米,修建边沟11.38万米;改造农村电网353.7公里,解决44户无电用户通电问题;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1.5万套;维修和改扩建学校38所;建设标准化卫生室67所;为134个村(场)配备138套文化活动室器材,建设52个便民连锁超市及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完成所有参保工作,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9317人,对农村2642名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了高龄津贴。其中,全市大干苦干60天攻坚战期间,我市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了34个行政村、2个林场全部建设任务、348个自然村50%以上计划工程量和26个自然村危房改造及路基工程开工。
(二)2016年工程任务目标
一是在2016年5月底前完成134个行政村(场)全面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场)全覆盖;二是在2016年底前完成348个自然村屯全面建设任务;三是全面启动列入搬迁、移民、撤并规划的49个自然村屯,严格法定程序进行撤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力争利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撤并;四是全面启动2015未开工、且未列入搬迁、移民、撤并规划的剩余251个自然村屯,重点消除危(土)房实现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解决群众行路难实现出得来、进得去,保证群众喝上放心安全水;五是与工程建设同步全面开展回头看,确保已完成的行政村全部达到要求,经得起检查和验收;六是全力配合绰尔林业局做好原巴升河林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工作。
二、2016年工程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于4月1日开工建设,截至4月20日,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如下:
(一)十项工程方面
1.危房改造工程。
目标任务:改造危房7877户,计划投资28726万元。
进展情况:我市已全面启动危房拆除及开工建设工作,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市住建局成立了12个业务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督组,深入各乡镇、村屯对危房改造、院墙改造进行业务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督;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确保了批准一户,建档一户。
2.绿色保暖房工程。
目标任务:完成**市一期任务300个,计划投资3300万元。
进展情况:已在8个乡镇选址了8个集中建设地点,目前已订购建筑材料,由地方负责地基基础建设,材料供应方负责安装。
3.安全饮水工程。目标任务:解决180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计划投资3572万元。
进展情况:2016年实施方案已全部编制完成,并经过**市水利局审批,近期开工。
4.街巷硬化工程。
目标任务:硬化街巷687.32公里,计划投资27104.4万元。
进展情况:施工图纸设计及工程批复已经完成,工程已更改为自行招投标程序,预计5月20日可全面施工。
5.便民连锁超市。
目标任务:建设便民连锁超市20个,计划投资12万元。
进展情况:正在进行规划选址,6月底前可完成任务。
6.社会保障工程。
目标任务:享受基本养老金基础待遇人数到达31000人;为80周岁以上老人2633人足额发放高龄津贴。
进展情况:已为31101人发放养老金1158.9万元;高龄津贴正在办理审批手续,预计5月份发放。
7.综合体建设。
目标任务:计划建设村民综合体65个(新建40个、维修25个),计划投资1803万元。
进展情况:已完成规划选址,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8.其他。
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文化室建设工程等5项工程已在去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二)自选项目
1.村庄环境整治。
目标任务:计划改造院墙5.55万户、300万延长米;铺砂石路777公里;清理垃圾891666立方米;安装路灯1100盏;建设公共厕所123座;购置垃圾箱2158个;打渗水井81眼;建设文化墙92800平方米;建设广场9000平方米;购置垃圾清运车131台。
进展情况:改造院墙项目已开工34.1万延长米,开工率35%,已完工14.82万延长米;已清理垃圾5.0万立方米,安装路灯开工170盏,开工建设公共厕所219座;已采购垃圾箱197个,到位20个;开工打渗水井15眼;已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砂石路、文化墙、广场等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协议签订,设备、材料采购工作正在进行。
2.村庄环境绿化。
目标任务:计划绿化植树1015384株,计划投资6600万元。
进展情况:目前已挖坑49000个,已绿化植树22744株。
(三)规划编制情况
目前,全市126个行政村8个林场的《村庄规划及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村庄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下一步将按照规划要求指导实施。2016年的任务主要是柴河林业局和**业局局址所在地的城镇要编制《城镇整治建设规划》,目前已着手编制,预计5月1日前编制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危房改造工程方面。由于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春耕生产等原因,造成部分乡镇劳力、材料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房改造的实施进度;大部分农户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建房所需资金除财政补贴外,群众自筹资金较大,存在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或不及时现象。
2.安全饮水工程方面。由于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主要以地方政府贷款投入为主,贷款未到位,缺少启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