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建设论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探究
有效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探讨
班级:2010年春姓名:胡平兴学号:104300441342
4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进行中如何尽快使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的“新市民”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根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新市民文明素质的实际现状,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的举措。
关键词:有效提升农村城镇化新市民文明素质
农村城镇化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的身份逐步过渡到城镇“新市民”身份的过程。农村农民城镇化进程一般经历两种途径:一是由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城镇“新市民”;二是由农民直接转换成城镇“新市民”。比如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民直接转变成城镇居民。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民脱离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变成“新市民”。农民从农村生活环境转变成城镇生活环境,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一个改变、提高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城镇文明素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后应该采取措施,有效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帮助“新市民”改变原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中。
一、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
1.能有效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城镇化包括农民社会角色、农民职业生存,农民素质状况的城镇化,而农民素质状况如何,这是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能否满足城镇文明的要求是决定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帮助和创造条件有效提升 “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关键,能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2.是决定一个城镇软环境好坏的重要因素。一个城镇(包括一个城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虽有历史、投入、管理等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关。国外农村城镇化成功经验表明,如何尽快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尽快由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居民,特别是有效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不仅是关系到城
镇化成效的重大问题,更能促进人与城镇、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和改善一个城镇的“软环境”。
3.是加快“新市民”融入城镇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生活对城镇市民的文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市民”由于受其原有生活环境等自然社会条件和政策制度的影响,以及农村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在“新市民”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城镇化后“新市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网络的建构等方面有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农民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转变,更是其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
二、制约“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因素
1.自身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知识技能缺乏。农村中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注重于传统的经营活动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认为农村中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注重于传统的经营活动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认为农民就应当靠种田吃饭,对外出打工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另外他们习惯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愿背井离乡在他乡居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这些传统的偏见陋习还根植于农民的观念中,使他们固守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以必要的人力资本为前提的。农村的基础教育大大落后于城镇,导致城乡之间劳动力的素质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劳动力,其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69年、9.34年和8.66年。调查结果显示,65.6%的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全部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年限只有8.2年,79.0%的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仅占3.5%。在农民工收入中,教育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年限每增加年,小时工资就增加约6%。较低的文化素质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且由于知识技能缺乏,使得当前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表现为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工作稳定性差、劳动保障严重缺乏,非正规就业的色彩浓厚,都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2.业务技能素质两大方面。国家在已经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使许多“新市民”取得不同岗位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解决了大量的“新市民”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的问题,但在培训过程中,受“新市民”原有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影响,培训组织者过分重视“新市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培训,忽视了对农民城镇文明素质的培养,制约了“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
3.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目前城市将现有的城镇文明市民评价标准中的素质要求作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标准,存在对“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过高的问题。“新市民”对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要求,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反而不利于“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三、有效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措施
1.发挥新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作用。城镇化之后所形成的新的社区组织,是“新市民”城镇文明素质和公共道德观念赖以养成的新的根基,通过新社区的组织教育已成为“新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城市文明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加强新社区活动、市民学校等载体的建设,针对新社区居民的实际状况,按照不同的文明指数评价体系,采取符合实际的教学和培训手段,提高“新市民”适应城镇社区的生活规则,使“新市民”慢慢适应新的城镇生活。只有“新市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城镇社会,并在城镇稳定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2.切实提高农民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接受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民能否成为真正的“新市民”,不仅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还取决于“新市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新市民”文明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原有的科学知识的肤浅,甚至是愚昧无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提高“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必须先提高“新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的重要前提。目前在各地政府部门推行的针对失土农民的“双证制”的教育模式,就是很成功范例。
3.培养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受“新市民”文化素质基础现状的影响,组织“新市民”参加城镇文明礼仪的学习,必须十分重视宣讲方法和途径,培养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城镇社区文明礼仪的宣讲员由于来源于原有的城镇社区,对“新市民”的社会现状比较了解,与新社区居民没有距离感,加上采取贴近农民生活的宣讲方法,是提升农村城
镇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城镇社区文明礼仪宣讲员宣讲城镇公共领域的“公共文明规范”、“公共礼仪”等内容,并通过宣讲员的示范效应,让“新市民”学会宽容、敬人、自律、真诚等礼仪,懂得在不同城镇公共场所应具有的礼仪素养,“公规意识”、“公规行为”,自觉地克服并纠正有损公共规则的生活陋习,达到培养“新市民”的公共文明素质的实际效果。
4.改善“新市民”在城镇居住社区的环境状况。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其行为举止就会受到该环境因素的影响。“新市民”由于受其原有生活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生活习惯和社交方式与城镇生活秩序有很大的不同。农村城镇化后,“新市民”的原有生活习惯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因此,重点改善城镇社区居住环境状况和改善城镇文明生活秩序,营造卫生、整洁和有序的生活氛围,创造有效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成效的环境条件。
5.制定适合“新市民”的城镇居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体系。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是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市民文明素质提供的一种方法和参照体系。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采用了现有的城镇文明市民的素质要求作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标准,存在对“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过高的问题。“新市民”在城镇化后对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要求,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城镇文明素质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应该与“新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体是有所区别,如果套用原有的城镇文明素质的评价体系,就会产生评价体系不符合实际现状的尴尬局面,起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
四、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1.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要坚持切实可行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或搞几次活动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注重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在某一方面进行有效的突破,然后,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2.针对“新市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培训讲师和宣讲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宣讲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的过程中,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培训内容要实用化,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培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社区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民俗、健身活动,形成寓教于乐的学习局面,让参加培训的“新市民”在最普通的娱乐活动中受到公共礼仪教育。
4.在提高“新市民”个体文明素质的同时,打造一种良好的道德舆论、道德环境,增强对市民个体素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农民的公共文明素质。
总之,城市“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城市提供相应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还需要为“新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适时到位的职业培训、文明礼仪教育等多方面所需资源和服务。同时也需要城镇社会和市民的理性接纳与包容。
参考文献:
[1] 臧兆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及对策探析[Z],2009.[2] 倪国华.引导农民工到小城镇购房定居是现农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3] 申国雷,赵冠艳,王安源.“阳光工程”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4] 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以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08,(4).[5] 黄国春.农村成校开展“双证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6] 鲍宗豪.市民文明素质评价研究——以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的评价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08,(4).
第二篇: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水资源承载力置于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则较为缺乏。钟开友(2007)在分析成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突出、供水水源紧缺、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为了缓解水资源对成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二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三是加大投入,适度超前抓好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王小军等(2008)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许英明(2013)认为,水资源约束趋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峻、内涝频发等水安全问题已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瓶颈性制约。杨开宇(2013)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水资源供需系统分为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污水处理六个子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未来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将日益严峻。马海良等(2014)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论显示,当城镇化率达到60%时,我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杨亮等(2014)基于IPAT模型及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构建了包括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强度等人口因素在内的水资源消耗驱动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强度的历史驱动贡献率相对较小,但驱动力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不难发现,以上研究成果大多以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为基础,以某一具体城市或地域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禀赋状况、水资源消耗现状、水资源消耗预测和提高用水效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水资源承载力相关问题虽然有所涉及,但分析不够全面,也未明确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的作用关系。一般而言,根据用户特性,可将城市用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生产用水,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水;二是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三是生态环境用水,包括人为措施调配的城镇环境用水(含河湖补水、绿化、清洁)和农村生态补水(对湖泊、洼淀、沼泽补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首先导致的便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用水的增加;其次,由于城镇规模的扩张,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下,也会引起生产用水总量及结构的变化;再次,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步入以质量为导向的新阶段,相关的生态环境用水增加也会对水资源消耗产生影响[3]。
二、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成都市境内河网稠密,西南部为岷江水系,东北部为沱江水系,全市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近年来,成都市在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高用水效率,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2008年,成都市颁布了《成都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提出了“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并重点针对城镇和农业的节约用水管理进行了规定。2014年10月31日,《成都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决定以每五年作为一个考核期,对各市区县采取评分考核的办法,且不合格地区将会面临暂停部分建设项目审批的严厉处罚。
(一)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2001-2012年,成都市水资源总量(本文所提水资源总量均为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由72.71增长至82.0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则由712.92降低至698.94m3,说明虽然水资源总量有一定程度地增加,但是由于人口增加的幅度要大于水资源总量的增加幅度,仍然表现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下降的总趋势。
(二)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需求水平分析
1.总量指标分析。2001-2012年,随着成都市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成都市的用水总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2012年,成都市的城镇化率由34.79%提高至61.08%,提高了26个百分点,相应的,用水总量也由430600万m3上升至644322万m3,上升幅度接近5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用水总量则会增加大约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01-2012年,成都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分别由270822、105617、54161万m3增长至301400、124409、77289万m3,增长幅度分别为11.29%、17.79%和42.7%,不难发现,虽然生活用水在成都市用水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的数据中2001-2007年的用水总量并未包含生态环境用水,2008-2012年的用水总量则计入了生态环境用水,为了分析的前后一致性,2008年以后也没有单独列出生态环境用水的数据,但是在总用水量中有体现。
2.单项指标分析。2001-2012年,成都市人均用水量由422.2增加至549立方米,增加了30.03%;万元GDP用水量由288.8下降至79.16立方米,下降了72.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数量由194.8下降至39.5立方米,下降了79.72%;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97下降至470立方米,下降了5.43%。
(三)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1.水资源紧缺现象显著。2001-2012年,成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高值为2008年的899.85m3,最低为2006年的553.38m3。根据国际公认的缺水标准,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500-1000m3区间时,为重度缺水,不难发现,2001-2012成都市一直都处于重度缺水的范围,而对应的人均用水量却在不断上升,由2001年的422.2m3上升至549m3,可预见的是,随着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新增的城镇人口在摊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总用水量,使水资源紧缺现象进一步凸显。
2.水污染问题突出。2012年,成都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73120.62万吨,较2011年增加5971.44万吨,增长率为8.89%。目前,成都市境内的岷江、沱江、南河、西河等主要河流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除了地表水外,某些区域的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
3.水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空间。2012年,成都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为79.16m3,比上年下降9.8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9.5m3,下降17.45%,虽然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成都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2012年,天津万元GDP用水量已降至2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也降至9m3。可见,成都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三、提高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制约愈发显著,为了提高成都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追求享受、奢靡浪费的生活方式,对水资源无节制的使用便是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缓解水资源对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约束,需要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在全社会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具体来讲:第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教育,包括在特定区域悬挂和播放节水标语、展板、横幅、LED短片等,全方位地宣传成都市水资源情况和节水带来的好处;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向居民免费发放节水宣传材料、指南和小贴士等物品,使居民了解日常节约用水的各种途径,增强居民在节水方面的常识,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第三,在各种评奖评优中,突出对节水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和宣传,真正在社会上形成爱惜水、节约水和保护水的风气;第四,节水要从青少年抓起,在辖区内的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等开展节水教育实践活动。在以上环节中,尤其要发挥宣传部门及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使节水意识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节水的管理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以《成都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出台为契机,全面推进节水的管理协调工作,包括: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需将节水工作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去,推动建立由市水务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对全市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利用行政手段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第二,明确领导小组的评估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紧紧围绕“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针对用水总量、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方面来设计考核指标。在考核目标的制定中,要注意目标的设定需要立足于成都市的现实状况,一方面,目标不应设定过高,脱离本地区的实际,另一方面,目标也不能设定过低,以防止无法形成足够的激励,另外,考核指标的设计还应注意需要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第三,各级政府需要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作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四,明确考核结果的奖励惩罚措施,从评优评先、项目审批等方面对考核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或惩罚,完善节水管理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大力提高用水效率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生态环境用水外,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是水资源需求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提高用水效率,也应将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第一,农业用水方面,作为水资源需求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始终占据着成都市用水量40%以上的份额,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需要实现农业技术、基础设施、作物结构等三方面用水效率的提高,首先,在技术环节应积极推广高效输配水、生物节水、膜上滴灌等输配水技术,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防渗、喷灌、微灌工程,从用水末端减少水资源的损耗,再次,立足区域实际,大力发展低耗水作物的种植,优化农产品结构来降低农业用水量;第二,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我国近年的节水实践经验表明,工业用水领域的高效循环利用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成都市需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譬如,通过加快节水型企业的建设,借助技术创新、节水改造等措施,淘汰高耗水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第三,生活用水方面,主要有赖于公民节水意识的提高[4]。
(四)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水价作为水资源调整配置的杠杆作用,在全社会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即针对工业用水和商业用水、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来对全社会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整,具体来讲:第一,在工业和商业用水方面,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选取部分高耗水、高污水排放的行业企业进行阶梯水价试点,明确阶梯水量、分档水价、计价周期,抑制工业和商业用水的过度消费,促进企业加快节水设备的更换和改造,总结推广试点中的经验教训,为工业和商业用水的阶梯水价提供参考;第二,在生活用水方面,要提高阶梯水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不应增加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对阶梯水价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诸如实施步骤、阶梯水量区间、价格区间、时间周期等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三篇:浅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究
浅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究
【摘 要】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农村;劳动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063-02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和人口的过程。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但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的城镇化速度,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2012年城镇化率只有42.2%,是全国城镇化率最低的省区之一,未来十年是河南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但可以促进河南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的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城镇化进程也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只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城镇的集聚效应才能发挥出来。河南省现阶段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若要实现2020年城镇化率56%的目标,还需要向城镇转移1000多万人口。特别是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更加需要劳动力转移作为后备力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满足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扩张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就业大量集中于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可以扩大城市消费,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外很少有其他的消费,平均消费倾向才35.91%,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达到75.91%。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可以较大程度的刺激消费增长,进而拉动城市投资。农民工进城落户后对于城市中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很大,间接带动了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对于住房的需求又刺激了城市房地产行业的繁荣。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性
当前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已经达到2570万,但是大多数转移至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属于“离乡不离土”、“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经营状态。据调查有八成以上的转移劳动力是以个体在流动,并没
有实现举家外出,是暂时的外出就业。有的长期居住在城市中,但是并没有实现市民身份的转变。这将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转移不彻底的农村劳动力还保留有耕地和经常闲置的宅基地,占用了大量土地,不利于进行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种植。同时这种不稳定的转移状态也增加了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二)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49.2万人,占13.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909.8万人,占61.2%;小学文化程度的有879.2万人,占18.5%;文盲半文盲316.1万人,占6.7%。这说明河南省绝大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只能从事低层次的简单劳动。尤其是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者居多,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呈现出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的“三化”现象。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2012年上半年对全省农业劳动力状况的调查,目前河南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存在“高”“低”“多”“少”四大问题。“高”即年事高,第一产业劳动力中51岁以上的人口占42.8%,60岁以上人口占14%;“低”即文化程度低;“多”即女劳动力多,占44.7%;“少”即受过专业培训的少,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占17.5%。
(三)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度
1、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市场主要有三类分割:城乡二元分割、行业分割、单位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就业设置了障碍,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城乡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根源是户籍制度和地理分隔。行业分割和单位分割的主要体现是工资差别,工资差别又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和单位分割的程度。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二、三产业就业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2、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是靠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有56.8%,34.8%的是自发外出的,通过劳务中介转移的只有4.9%,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规范的就业指导,农民工缺少获知就业信息的渠道,外出就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全省大部分县、乡还没有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而且现存的职业中介也存在收费不合理,不能提供供需对接的职业介绍服务以及出现诚信缺失现象,不能承担起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中间桥梁的作用,“黑中介”、“假中介”的存在对于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农村劳动力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四)制度不合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1、土地制度的制约
《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和《土地管理法》三个法律文件都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或者农村经济组织,他们可以代替农民行使土地所有权,这意味着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却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农业经营的低收益,让农民城市寻找就业,但是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又不能让农民完全的放弃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耕地搁荒和兼业化种植现象,即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城市转移就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又限制了农田能手得到更多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
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
户籍制度始于1958年新中国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户籍制度实施的目的就是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劳动力配置进行固定,进而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户籍制度不仅仅是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进行了身份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享受权利的不同。当前“三农”问题突出,户籍制度的弊端不断凸显,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的社保制度是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保留着明显的二元性,建立之初城乡之间就表现出不对等的趋势,社会保障制度更多的向城市居民倾斜。根据户籍的划分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是不衔接的。我国虽然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目标,但是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存在城乡差异,2011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比农村高2.26倍。
三、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理论和政策上明确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意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以《决定》为指导,认真解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问题。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在户籍制度方面,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要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为户口登记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使户籍制度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适应,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逐步让已长期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在户籍身份上成为完全的城镇居民,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
(二)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决定》明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第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征用和征地补偿相关政策,在市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平等入市、挂牌交易,按市场价格等价交换。第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第四,政府按土地市场价格对农民进行补偿,还要建立被征地农民与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五,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合作进行土地开发。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以农民工的长远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他们的基础能力、谋生技能和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提升农民工的培训层次,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使具有不同学历背景和年龄的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培训机会;引入培训激励机制,使培训与推荐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建立产业集聚区,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三个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产业之间流动,有效拓展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42.4%,全国城镇化水平52.6%,相差10.2%。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促进转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尽快探索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能够较快的实现农村人口的集聚,而不增加大城市的交通和住房压力;第二,加快发展中小城镇,增强中小城镇对于人口的吸纳作用。抓住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转移的趋势,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第三,加快城市群建设、促进城市产业集聚。发挥就业乘数效应,拓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渠道。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要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以保障他们在农村缴纳的时间能够延续计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等方面享有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
第四篇: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
以苏南地区为例
引 言
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转变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大英百科全书)。其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实现人口转移由此成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新型城镇化的“新”是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即释放城镇化的外部效应,不仅仅是建高楼、建广场,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更主要的是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满足农村劳动力产业间的迁移,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也已成为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社区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农村城镇化是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2、通过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极为有效的途径。
3、农村城镇化是更新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选择。
4、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的城镇化在不断发展,城镇化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营造了农村和城市“双赢”的格局。城镇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事实证明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以及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三农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农村整体发展状况的持续改善、农民生存空间以及生活水准的有效提升,都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目前仍有超过50%的人口为农村人口。因此,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
(一)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从目前来看,已经有几亿农民转移到城市。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城镇化发展的结果。
(二)文化程度偏低,居民自我服务意识强,生活方式简单,技能不高,形式单一。
(三)因城镇化滞后,资源短缺,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难以增长,内需难以扩大。
(四)治安方面,安全性不高,人杂素质低,不服从管理,脏、乱、差现象严重等。以上各种现状,都直接加剧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三、以苏南地区阳山街道社区为例概略介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
本小节我们将对主要研究对象 – 撤村建居后新形成的阳山街道社区状况作一介绍。阳山街道社区,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行撤村建居的城市化工程。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动迁、统一安置原则,经过03-04年的第一轮大规模动迁和06-07年的第二轮补充动迁,分区新拓展开发空间15平方公里,共动迁农户6300多户,企业300多家,建造动迁安置房150万平方米,2万2千多农民“洗脚”上田、“洗脑”进城,成为撤村建居后新成立的阳山街道社区居民。阳山街道社区含“阳山花苑”和“新鹿花苑”两个居民区。其中阳山花苑占地1.34平方公里,规划多层住宅490幢,建筑面积达133万平方米,最终将形成4-5万人的居住规模,是目前苏州市乃至江苏省最大的农民动迁居住小区。自2004年至今,包括“阳山花苑”和“新鹿花苑”两个居民聚居区的阳山社区凭借着实施苏州高新区“北扩西进、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之“撤村建居”的东风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短短三年中,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进行规划和遵循“现代化新城区标准”组织设计建设,阳山社区的公共和配套设施已取得长足进展:水、电、天然气、宽带网、有线电视、电话等各项配套设施全部落实到户;行政办公、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大型农贸市场,以及商业、金融、邮电、公交、文化娱乐、物业管理等公共配套设施完整齐全;保安、保洁、绿化、停车等各项物业服务亦全面到位。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生活配套服务。到目前为止,阳山社区的治理较多地呈现出政府主导特色,亦即体现了治理即政府管理的意味。2005年5月开发区管委会组建了阳山街道办事处,将原社会事业局、农村经济管理局的职能和建设环保局村镇建设职能划入阳山街道办事处,并将主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文体教育服务中心”三个事业单位成建制划归街道管理。街办建造了建筑总面积3850平方米的集社区、党员、卫生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社区服务中心,在中心功能配置上,充分考虑农民社区的实际和动迁农民的需求,将农保、计划生育、劳动社保、合作医疗、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婚姻登记、纠纷调解等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职能整合到服务中心。同时街办组建了阳山花苑第一、二、三、四和新鹿花苑五个社区居委会,设置了21个居民服务网点。还组建了阳山物业公司和市政工程管理公司等城市维护管理机构。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网络建设,形成了从阳山街道党工委、社区居委会党委到楼宇党支部、楼幢单元党小组的新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近年来,阳山街道各社区积极参与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文化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建设活动,社区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文化素质提高,没有出现一般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那种一迁就乱,社区矛盾突出的问题。
就上述情况介绍和业绩评估而言,阳山社区建设和治理显然是较为成功的,那么,比照前文理论和经验层面的分析,本文个案又增添了哪些类同或独特的经验?根据调查中的发现,下面我们就此问题作一概略的解答。
与国内同类开发区/转型社区的建设和治理类同,阳山社区建设和治理得力于一个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分区开发上,这一模式主要依赖土地、资金、优惠政策、廉价劳力、潜在市场等要素驱动,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拓展地区标志性亮化工程,发展区域硬环境;同时通过专业化、高强度、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推动区域产业向面向国内市场、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方向发展。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这一模式则较多地体现了政府全面干预、治理即政府管理的特色。事实证明,上述强政府发展模式在一定的历史契机或开发建设初期是相当有效的,然而,随着战略起飞期首轮效应的结束,当情况改变,开发区原先的优势逐渐失效后,则必须寻找新的路径依赖,发生模式转换,才能有效突破发展瓶颈,再创新的辉煌,注重发
展与稳定协调一致,妥善处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学习吸收各地社区建设和治理经验,构建多主体同建共治多赢格局。
不足之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阳山社区建设和治理亦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憾之处,可以简要归纳如下:
就发展公民意识,培育社区文化而言,这正是包括阳山社区在内所有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中亟待关注的问题。阳山社区问题表调查显示,85%的填表人参与社区事务意识不强,并不认为自己是城市居民,不少人仍然保留着乱倒垃圾、污染环境等传统农村社区居民的不良习惯。如何通过提供各类社区服务和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转变他们的观念,逐步形成包括先进理念、现代价值体系、良好行为习俗和完善制度设施在内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确实是摆在包括阳山社区在内所有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挑战。
就阳山社区建设和治理内容或目前社区服务提供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言,对照前文理论分析部分所述及的六大内容14,我们发现,鉴于以下原因:A。尚未制订保障社区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规划;B。服务提供主体单调,市场和志愿主体功能发挥不足;C。政府财政投入除了支付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外,主要用于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缺乏统筹兼顾和前瞻性的计划安排;D。服务提供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当前阳山社区正在提供的社区服务,无论从数量、质量、广度、深度等各个方面来衡量,都只能说还尚是一种较为初级的产品,距离完善、完备的社区服务提供体制和机制,阳山社区仍有很长的路程要走,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是发展公民意识,培育社区文化。
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制定并坚持“三集中”的长期战略方针,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实现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只有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才可能实现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是中国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转移到城市,也可实现亦工亦农,做“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个个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或农业工人,为全面小康打下技能基础。
1、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政府应把再就业问题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今后应加大“三条保障线”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建立和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经济类型的劳动者都覆盖在社会安全网内,这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安全感,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
(二)文化程度偏低,居民自我服务意识强,生活方式简单,技能不高,形式单一。不断完善公益性和鼓励营利性群众文娱、体育、科技、教育投入,吸引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缩短社区成员距离,增进社区人员知识,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1、鼓励居民参加社会多种技能培训,鼓励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2、鼓励社区居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使社会资源和权力公平合理地分配。
3、提升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和社会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因城镇化滞后,资源短缺。对资源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
观,谐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是有限的,有不少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尤其是那实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休戚相关的资源利用问题,不能只顾眼前,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对土地实行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区域性和利用方式的特定性、时间动态性、系统开放性以及尺度多维性。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过程的认识,在于着重提高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基本目标,不仅是提高对全球土地利用驱动力的分析,而且也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战备对策的选择。目前国际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是从合理利用系统分析、评价和综合研究模型三个方面展开的。综合研究模型综合了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其定量化和多种方法的综合提供了可能。具体地还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集中土地供应权,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用地审批权集中在城市政府手中;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国家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能力;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加大土地市场地位变化情况监测力度,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地价的调控作用。
2、对电力、水等实行可持续利用,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因此电力建设的投资应加强。我国的发电只能主要依靠燃煤,故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同时,必须尽早考虑能源的多元化问题和开拓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源做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还要注意节约用水,解决城市水资源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等。
3、对城市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高投资强度发展阶段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提出了非常强的挑战,面对挑战,唯一的选择是更加重视环境和生态问题,在恢复并保护生态平衡、增加环保设施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四)治安方面,安全性不高,人杂素质低,不服从管理,脏、乱、差现象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社会内部发展、失衡和社会分裂,以及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整体性的风险。
有专家列举了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六大社会安全问题:贫富分化加剧,众多人口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尊严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恶化;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SARS、艾滋病、性病等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生态恶化及灾害应对机制落后;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在这六大问题中,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人为社会安全危机,成为国人最焦心的问题。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但确保社会安全的准备并不充分,从而加大了风险威胁;同时,负责危机处理的机构分割严重,配合生疏,很难协同作战、信息共享,更增添了应对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难度;尤其是不负责任的心理和城市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心态,使城市风险经常防范失灵,加上我国预警机制还相当落后,而且政府的协调能力也不尽如人意,这样,必然使中国城市化付出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成本,包括社会资本、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损失。
五、结 论
以上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课题进行了研讨。通过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的目标和内涵,构筑起一个用以实证分析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社区和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的相关经验,并以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参照体系聚焦于探讨苏南地区阳山街道社区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个案,从中总结成功经
验,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现阶段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实施的转型社区建设和治理实践带来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目录
1.莫邦豪.社区工作原理和实践[M].香港:集贤社,1994.
2.甘丙光,莫庆联.社区工作的定义和目标[A].香港社区工作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第二版)[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大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与建设进展 [J]社会主义研究2008(02)
4.黄安心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型村镇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5.杨立蛟.齐鹏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考量与启示 [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
6.齐鹏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演变的意蕴与启示 [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许宏刚 乡政村治: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J] 党政干部论坛2004,(8)
8.雷洁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30(4)
9.石良 新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社区服务圈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
10李双江.刘佩璐.张欢欢.董谦.朱亚娟.杨艳梅 石家庄社区服务模式调查研究
[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00]23号文)联合转发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12.丁元竹, 1995, 《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丁元竹, 2006, “加拿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社区》第9期。
丁元竹, 2006, “必须厘清社区的真正本质”, 《文汇报》, 5.10, 第5版。13.朱金龙, 2007,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15年, 引进外资210亿美元”, 《文汇报》, 9.24, 第2版。
王学容, 朱金龙, 2008, “苏州率先实施六重保障”,《文汇报》, 4.2, 第5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研究方法:文献搜集法、典型案例法、社会调查法
第五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现状这一课题在诸暨市陶朱街道白门下村展开了相关调查。本文中将谈谈我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
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白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学生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享受城里人的优厚待遇。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也在于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做农民的命运,那么,升学就成了是他们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倾普遍存在。在诸暨地区,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业和课程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与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相违背。农民历来是在没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技术的情况下从事生产,使他们对文化技术产生误解,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子女学习农业技知识是没出息,还有的人认为农业知识没啥可学的,他们无论在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劳动技能方都不能适应需要。
而在教育成本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断升学脱离农村;要么辍学,留在农村。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大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厌学、失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那种情况,都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农村。因此,必然形成和加深农村经济和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失衡,使得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流失,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城市教育,这必然会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离农问题
在白门下村,存在着大多数乡村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较多农民进城务工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是一种“离农”的现象,因为“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从教育结构来看,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况且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
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为谁服务,是“离农”还是“亲农”,“为农”。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培养方向的城市性、离农性。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活动、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问题。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的城市化化,决定了农村人数要不断减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将有2.2亿-2.3亿人口转移城镇[7],意味着现有的农村适龄儿童将来面临大规模转向城镇,如何使农村人口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质等方面适应城镇生活,并且在城镇安家乐业,是农村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农村教育就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农村教育应为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目前不少农村学校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把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离农教育”,而农村社会中又缺乏重农的风气。结果造成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错觉,“读书——升学——离开农村”。这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有悖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实际行动转到与人和一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农村观,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尤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还很大,更需要加强这方面教育,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劳动去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伟大目标,是我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农村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