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以长垣县魏庄镇为例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以长垣县魏庄镇为例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东南部5公里处。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全镇辖46个行政村,人口8.2万人,是“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乡镇500强,在河南省排名第八。然而魏庄镇历史上却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防汛重点镇。该镇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可以说是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建国以来,国家、省、地(市)都没有在魏庄镇“建厂布点”,工业投资几乎为零。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河南长垣魏庄镇,这个地处黄河故道、镇域面积仅100平方公里毫不起眼的豫北小镇,竟是全国起重行业执牛耳者,居然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成为拉跑长垣县域经济的马车。到底为何,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能迅速崛起?又是什么,成为魏庄镇经济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一、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
(二)官员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官员来完成对社会的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政府行为必然是管治型的。但乡镇不仅是政治的统治机器,也是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只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人员只是国家为完成对社会事务管理而雇佣的工作人员,是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国家雇员;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社会事务管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管理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因此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服务。但因为政府现代化进程开始较晚且较为迟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而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非困难。
(三)镇政府缺乏与之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与执行权在以前政府管理体制中,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在实践中却在相应的管理职能设置上缺位,缺乏城市发展需要加强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按照法律规定,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当出现环保、村民违规建房、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卫生等问题时,镇政府无权查处,只能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据典型调查,有的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
(四)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二、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围绕着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魏庄镇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完善政企关系协调机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与温州模式一样,民营经济壮大的关键在于政府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魏庄镇民营经济发展之初,魏庄政府更多的是“无为而治”。镇政府有关领导曾八下温州学习“温州模式”,温州市政府前期的“无为而治”,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魏庄镇政府影响深刻。在“无为而治”中,魏庄镇政府更多地是充当了服务的角色。企业发展需要资金,镇政府本着银企自愿、互利的原则,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资金。自2000年开始,镇政府坚持每年举行两次银企恳谈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双方的相互支持。与其他地方相比,魏庄镇官员的为官情结要显得平淡很多。魏庄镇的民营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关系并不像其他地方,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政府官员在民营企业家面前,并没有其优越性。与之相反,那些善于创造财富并善于投资公共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却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尊重。魏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富裕户多、经济能人多的特点,在以亲情感召的同时,实施了诸多的优惠奖励政策,吸引在外存款和社会闲散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回乡,从各方面保护个体私营企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具体措施。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一套相对完整的保护企业发展制度,比如《企业试运营制度》、《封闭管理制度》、《执法执罚审批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也相继出台。
(二)服务调控产业结构,统筹发展乡镇企业服务也是生产力。镇党委、政府建立了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做到一包到底,责任到人;深入开展了“诚信魏庄”和“效能革命”活动,组织全镇各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依法行政、规范服务的措施;成立了经济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努力营造了“负担最轻、程序最少、办事最快、信誉最高、企业最满意”的发展环境。为使产业有序发展,魏庄镇对整个产业进行统筹,实施“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主动服务”,扶强、扶优、引导骨干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先后成功组建了卫华集团、豫中起重集团、河南重工集团,催生了一批产值上规模、税收上档次的大企业。同时坚持“扶小、促中间”,壮大企业群体,引导中小企业以小而专、小而精的方式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及销售网络。
(三)党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一窍通百窍通,魏庄经济驶上快车道,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同样风生水起。“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千强乡镇”、“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镇”、“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乡镇”、“河南省百强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不胜枚举,在2008年度全省乡镇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八位魏庄镇党委把“党员活动日”和“干群联席会”,作为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抓到底。镇党委把每月的5日确定为全镇的农村“党员活动日”,把每月的25日确定为各行政村的“干群联席会”活动日。在全镇农村推行党员干部“创业承诺和述职评议”制度是魏庄镇党委的又一创新。镇党委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一主题,组织农村党员向农民群众公开自己的“创业承诺”,并定期向全村群众述职,让全体村民评议自己的承诺兑现情况。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2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 万科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4 某某公司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以某公司为例 6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缺失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7 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8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9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成因与治理对策 1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反倾销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12 江淮汽车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 13 某服饰公司负债经营问题的研究 14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问题研究 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7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初步分析 18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xx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境及其改进 20 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21 有关或有事项的探讨 上市公司实物资产会计政策选择相关问题研究 23 某电缆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24 论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5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研究 26 某公司有机蔬菜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 27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研究 28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以吉利公司为例 30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本研究 31 加强恒源国贸的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的探讨 3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某轴承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我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
我国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某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
某自动化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xx公司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会计诚信研究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浅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从安全性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探讨 某葡萄酒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报表盈余质量影响的案例研究 某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某碱业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上市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某机械制造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某饲料公司为例 企业资金管理新形式--现金池业务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增值税会计的现状分析
某科贸公司资本成本分析及评价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人力资本股权化与公司创新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结合MD案例分析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思考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前因、后果及治理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分析 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及防范 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82 股权激励会计问题探讨
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84 关于合并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研究 85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86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会计的探讨 87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财务问题的研究 8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89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研究 93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94 某环保新材料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企业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关问题研究 96 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和选择 97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理论与实践操作研究 98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探讨 99 债务重组新旧准则比较
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101 物流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思考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为例 104 某电子公司应收款项的管理研究 105 论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BSC业绩评价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以某银行分行为例 108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与管理的探讨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 110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自动化公司为例 111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12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GDP相关性研究 113 民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管理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以某公司为例 115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的思考 116 某电力设备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 117 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与构建 118 企业目标的研究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120 某公司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研究 12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研究 1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某药业集团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SAP与用友ERP系统中相关模块比较研究 125 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126 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12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28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研究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30 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131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132 海尔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研究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及防范研究——以某汽车修理公司为例 135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研究 137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中的作用及改进研究
西方会计与中国会计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实务处理比较分析研究 140 出口企业汇兑风险的研究—基于人民币升值视角 141 制造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2 某酒店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 144 重构商誉会计体系
企业合并所得税税收筹划
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以顶新国际为例 14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48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149 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1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152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153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及防范
154 财务报表分析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5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 156 企业财务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157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 158 中外企业目标选择的比较分析 15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60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61 家电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62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3 某制衣公司应收账款创新管理研究
164 价值链理论在医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165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问题的探讨 166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分析
168 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研究 169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
170 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以中化国际为例 171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和思考 17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173 某电泵公司融资问题研究
174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来自钢铁行业年报的数据 175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 176 xx家具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7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78 我国廉租房建设中融资渠道的研究
179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8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1 从“召回门”看丰田的内部控制缺陷 182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18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84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18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6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187 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考 188 准则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
189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90 服装生产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91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的研究 192 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193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路径研究
194 某酒店管理公司主要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改进 195 对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 196 企业亏损内因及治理对策 197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198 出口退税管理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199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 200 某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第三篇:我国乡村普法问题研究--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我国乡村普法问题研究--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六五”普法阶段,在建设法治社会主义国家的今天,作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群体——乡村群众却在生活中对现代法律充满了矛盾和误解,仍然以乡土民情的思维来解决遇到的纠纷,这种现象严重的阻陷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本文以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为例,分析当前现代法律与乡土民情存在的冲突,并分析现代法律在全民普及中遇到的瓶颈,从而对农村普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法律、乡土人情、普法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与前夫为了生二胎而假离婚,发现丈夫与她人已经结婚,于是起诉丈夫要求判他们为“假离婚”,后为了纠正丈夫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故事表面荒诞滑稽的现象实际的映射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展现了我国在经历从人情社会到法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的一些冲突,从人情方面讲,前夫得房抛妻,为舆论所不容,然而,从法律来讲,他的行为并没有违法,它反映了在农村中,很多人的法律意识依然淡薄,不能够利用法律正确的维权,主人公用乡土人情的方法去解决与前夫的矛盾,彷徨十余年未果,也显示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然性。
一.影片概述及存在的法律问题(一)电影概述
《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刘震云编剧、冯小刚执导、范冰冰领衔主演的一部电影,在该电影中以与前夫的离婚案和一句话为主导线索展开,主人公为讨回公道,用乡土人情的方法,去处理与前夫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女主角李雪莲为了达到生二胎的目的,与丈夫秦玉河决定“假离婚”,在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然而半年后,她发现秦玉河居然已经另与别人结婚。李雪莲气不过,便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双方是假离婚,先判离婚是假离婚,然后再真离婚,另一个矛盾是是为了纠正前夫所说的一句话,“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为了纠正这句话,她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年过去,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还把法院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这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这部电影反响热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引发了不少法律界人士的关注。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每个公民享受的权利,然而李雪莲的维权之路却没那么顺畅,就为讨个说法,认死理,浪费了人生十多年的大好时光,这种荒诞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在农村中人情大于法治的现状,从真假离婚之诉、名誉权问题、到十年上访被围追堵截,李雪莲在维护自己权益的适合,并没有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更多的是用乡土人情的办法,去处理自己跟前夫的婚姻矛盾,它表现了农村中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演进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结,也揭示了我国依法治国在农村需要结合乡土人情实际的必要性。
(二)现代化法律与法治本土化结合的背景
以该电影呈现的法律问题为例,郑好律师分析,最近几年,为逃避计划生育政策也好,买房也罢,“假离婚”的现象并不罕见。然而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李雪莲拿出了离婚证,说明已经离婚了。她只能就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而不能就离婚提起诉讼。如果她起诉离婚案件,法院不会受理。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讲,李雪莲的起诉是不合法的,注定会败诉,其丈夫秦玉河是合法的;然而从道德层面上讲,秦玉河得房抛妻的行为是令人不齿的,舆论是倒向李雪莲这一边的。这使秉公执法的公务人员犯了难,依法办事,李雪莲不能理解,认为前夫走了后门,法院保护了骗子,然后自己也将变成李雪莲的被告。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李雪莲是一个乡土民情和法治的矛盾体,对于法律,她更相信权利,通过李雪莲,我们能看到中国农村的乡土人情意识仍然深厚,还可以看出,加大站在乡土民情的基础之上的农村普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影响法律发展的因素有多种,由于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年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的国家,具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文化遗传,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法律发展只能植根于传统的法律文化的土壤中,照目前农村呈现的矛盾、问题来看,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及基层社会秩序仍是靠村规民约进行调整的,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硬性移植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农村中的法治建设需要结合本土化资源中乡土民情的基础上进行开展。
(三)现代化法律与乡土人情冲突的原因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可以体现出在乡土社会中,现代法律的一味的强制移植与规制的制定法总会带来许多矛盾与冲突。尽管李雪莲在不断的上访,起诉,但是不难发现,并没有摆脱人情社会的做法,把法律仅仅作为实现自己个人目的的手段,缺乏对法律的尊重,缺乏法治精神,潜意识仍然相信“权大于法”。而中级法院的审判便是现实存在的法律。现代法律与乡土民情出现了一种困境,面对乡土民情,法律陷入两难全的境地,以法律为准绳,则会伤害民众的感情;但是如果屈服于乡土民情,则又有违于法律权威性,有悖于依法治国的目标。现代法律与乡土民情仍然存在着裂痕。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乔焕江说,李雪莲遇到的各级官员都是在按照法律规章办事,从形式上看,他们是没有错的,然而,李雪莲确实是被损害者,她是有权利要求一个公正的。这样一来,现代法律和乡土人情的矛盾就出现了。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全面法治社会转型,守法遵法、依法维权是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但从治理者这一角度来说,并不意味着社会治理完全仰赖法制和行政系统的运作,还要考虑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的法治本土化资源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礼治主义下的民情是相互之间是维系淳朴的感情,不是一味现代制定法的规章制定。
二、农村普法中的问题
(一)农村普法的发展历程
1、“一五”普法(1986年—1990年)
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同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一场针对全国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的全民普法活动。一五普法在广大公民中初步填补了法律知识的空白;使广大干部逐步树立了依法办事的观念;促进了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全民普法这一伟大创举,使社会主义的法制之根,逐步扎入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肥沃的土壤之中。
2、“二五”普法(1991年—1995年)
这是在坚持改革开放、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情况下开展的全民普法活动。这次将普法规划改为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此次普法活动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和广大的在校生。此次普法以宣传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这标志着普法活动开始转向学用结合、依法治理的轨道。由普法到依法治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依法治理与普法工作相伴而行,相得益彰,推动了各层次、各行业的依法治理,普法工作开始逐渐向法治实践的方向延伸。
3、“三五”普法(1996年—2000年)
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次的普法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这个时期的普法内容是在全体公民中
继续深入进行以宪法、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并在普法过程中形成了两条主线;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形成热潮,作为依法治国生动实践的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实破性进展。各地相继建立起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一个以基层依法治理为主体的依法治理网络初步形成,三者互相关联衔接,共同构筑起依法治国的大厦。
4、“四五”普法(2001年—2005年)
“四五”普法是从2001年开始的,2001年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确立了“12·4”法制宣传日。“四五”普法期间,通过注意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增强了公民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通过“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实现了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方位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此时期,我国开始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五五”普法(2006年—2010年)
五五普法期间,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倡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普法开始与人本文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对接。和前面几个阶段相比,此次普法对象开始更有针对的普及到了农村,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和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以及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五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注意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创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认识到了普法与其他相关工作相互联系制约、互为存在和发展条件的整体互动关系,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其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在“五五”普法期间里,国家继续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围绕地方立法、司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环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水平。此外,“五五”普法的工作实践推进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依法、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和机制,保障了普法工作在法治进程中长期发挥作用。
6、“六五”普法(2011年—2015年)
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五”普法规划正是根据这一要求全面谋划,精心制定的。此次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继续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依法理。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二)制约农村普法的因素
1、思想上对农村普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领下,不少基层干部以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重视新农村硬件建设,而忽视软实力的提升,其中普法是软任务,认为普法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忽视了普法对依法治乡、治村,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依法治国也是我国的重要治国方略。
相当部分的基层领导农村普法教育不够。部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较差,农民群众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农民在村上开个证明要交几块钱、自行车被盗、家里被偷不报案、普遍存在的家庭暴力等等,对这些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
2、农村普法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经费上保障不力,大部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我县大部分乡(镇)普法宣传教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有的虽然能列入财政预算,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空头支票”。乡镇的普法费用靠领导临时审批,造成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由于没有经费难以正常开展。
另外,农民学与不学没有硬指标,没有制度约束,造成农民对普法抱着被动、冷漠的态度,存在着回避、应付的情况。导致了普法教育并不能真正地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农村普法教育就容易继续停留在表层,更谈不上守法了。政府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使农村普法工
作由“软”变“硬”。
另外,在农村的普法教育中,原有“三无”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当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
3、农村普法教育被现实情况所制约
1、人员难集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经济意识在不断增强,农村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村中,大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就业,只有对法律需求稍弱的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从而造成农民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造成无法集中农民进行普法教育。
2、时间难安排。
自从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的经营从集中转向分散,农民的时间为个人自由掌握,且农村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比较强,农民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忙外出打工、做生意挣钱,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因而普法的时间所剩无几。
3、内容难理解。
由于在农村中,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法律条文又是较为规范抽象的,这就使得村民学习吃力,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从而影响了农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4、一些不良风气挫伤了村民学法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是一些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相当部分农民认为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这种学法脱节、执法不公的现象,直接就导致对法律有兴趣学的很多村民对法律丧失了信心。
(三)农村普法教育方法简单,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村普法教育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的甚至走过场,普法未能真正进入农村,没有触及边远地区农民。新的办法不是太多,大多时候还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有时候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进行宣传,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至于分发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详细,但很多农民未必能看得懂,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普法工作习惯于注重人口密集的城市,忽视了广大农村,致使农村群众即使有广泛的法律需求也难以满足,有些地方的普法宣传教育只注重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对具体实施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和验收机制,有的普法活动就是走走形式,并不注重真正的普法效果,这些都导致农村普法流于表面,效果甚微。
三、加强农村普法的建议
(一)现代化法律与乡土人情的正确结合
现代法律的真正发展与胜利必须有个很好的根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符合乡土民情并为人们所接受。这样社会结构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乃至法治观念。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在此基础的发展使他们合于规定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的效力更大。现行的司法制度并不能有效的建立法治秩序,对于礼治主义,应更加清楚地认识它的巨大作用,批判地加以运用,毕竟乡土人情来源于深厚的法治本土资源的礼治。
苏力先生指出,“就总体而言,法治是个实践的事业,而不是一种冥想的事业。它所要回应和关注的是社会的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让法律有用武之地,要逐渐改变村民无诉的观念,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务都一定要诉之法院审判系统,现代法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更加接近乡土民情,能够很好地服务乡村。在小镇上的法官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下乡普法和法院设在百姓院子里的行为,都是更好地让法律与乡土民情相结合的方法。
(二)创新贴近农村普法的法律
对于农村来说,具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征,第一是每个地区的村民都深深的打上了乡土民情的烙印,第二是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有限。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创新,制定贴近农村的接地气的法律。毕竟,如果法律如果不能够理解每个人的说法,那必然令村民所无法承受,而且制定的法律需要对农村具有针对性,能适应现代农村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法律更深入民心。
(三)拓宽农村普法的传播渠道
1、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拓宽农村普法的传播渠道。报刊、书籍是开展普法教育的基础,依托村文化室建立法律图书室。建立村级法律图书室,有必要的法律书籍,村民可以自学,用时也可以查找。从目前农村的现状看,不少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文体局正在积极建设村文化室,村级有图书室的越来越多,不能将图书馆流于形式,而要充分利用起来;还有一种方式是编写和发放法律书籍,送法下乡。将普法教材、资料送到家与部门的宣传月或宣传周、宣传日结合起来更为理想。
2、结合本地农民实际编写常用法律手册
结合本地农民实际编写常用法律手册,便于农民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所编写的手册发放到各村法律图书室,没有图书室的村,发放到村党支部活动室。
3、开展家庭学法活动。
通过开展家庭学法活动,父母孩子共学法、夫妻共学法、邻里之间相互学法等活动,做到自行学法与共同学法相结合,家庭学法与社会学法相结合,集中学法与个人学法相结合,推动普法教育的全面发展。
4、是开展学法竞赛、评比活动。
通过开展农民学法竞赛,实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测试、评比活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调动村民的学法热情,同时实现了对普法工作效果的检阅,巩固了村民的学习成果。
5、举办法制文艺演出。对此需要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文化体育局积极准备,每年定期组织法制演出宣传队,将最贴近农民实际的法律通过小品、花灯小戏,灌输给农民。请州、县专业艺术团体演出,以喜闻乐见、寓法于戏的形式,推动村民学法用法。
(四)健全农村普法的服务体系
1、宣传保障机制要钢化
健全农村普法的长效机制,把农村普法当做一项事业来干,要加大农村普法队伍的建设力度,建议各镇、各单位普法办要确保专兼职普法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农村按“20户一员”的标准,配齐普法辅导员。要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检查考核力度,建立和健全考核机制,县普法主管机关制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评分表,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进行考评,并坚持每年督查1次。要加大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县政府财政要确保每年拨一定的普法教育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适应新时期普法工作的需要,普法办事机构要专门配备电脑、传真机、摄像机等基本设施,以提高普法工作效率和实际工作效果。
2、抓好村干部的普法培训
农村普法不能仅把农民当成普法的对象,根据农村普法规划的精神,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是针对农村各级组织和农民,村干部是村务的管理者,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通过法律培训,可以增强基层干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才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带动广大村民搞好民主法治建设。这就需要村干部搞好
村“两委”干部、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法律知识培训,保障普法前沿阵地有一支懂法律、会宣讲、强有力的宣传队伍。
四.结论
中国的农民占了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农民仍然是我国最大的群体,仍然是法治社会的主要力量,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让他们接受法律,受益于法律。对于农村传统的人情社会思想来说,将法律植入人心,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要正确剖析乡土社会,从立法角度,传播角度各方面,都要重视乡土社会的民情,重视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重视乡土社会的礼法,并将他们正确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加容易被村民接受,才能使广大村民更好的接受法律、运用法律,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钱龙超 我国普法现状综述 《法制博览》2014年第08期)[2]张金才 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3]贺雪峰.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和进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4]刘文蛟 农村普法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5.06 [5]朱苏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中国检察官》2009(1)[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2014年10月23日新华网
第四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第五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民主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 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 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范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范围,应与社团的住所范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 “社会身份 ”,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范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 “双重管理体制 ”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 “业务主管单位 ”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 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众信任上等等,都需要依靠相关政府部门。久而久之,社会组织逐渐演变为一种准政府组织,丧失其民间性、独立性和自治性。同时,这种“双重管理体制”还造成了“严审批、疏监管”的现象,许多“业务主管单位”并不熟悉社会组织的业务,不能有效地对其发挥指导作用,无法履行应尽的管理职责。
就目前来看,虽然社会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目前仍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无法真正发挥其公益性功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为社会组织“正名”,为其提供合法的 “社会身份 ”,进而通过制度创新,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二、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 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推动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要求相应的政社分离、企社分离、事社分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角色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 ”、“ 强政府、大服务”逐渐成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此同时,社会力量的成长也推动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国家与社会合作型转变,社会治理不再是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进行,而是不断转向由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进来的合作治理模式,社会治理不再是政府独揽,而是不断转向与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合作共赢。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逐渐放权,由对社会组织的严格管控转向 “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 ”;另一方面应转变思维方式,加快制定社会组织扶持政策,推动促进社会组织在协同政府从事社会管理和承担公共服务工作方面发挥 积极作用,把社会组织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目前北京市通过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建立监督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分级管理、分类负责的模式。
1.培育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于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而言,增强其自主性、独立性是关键。北京市注重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重点培育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营造社会组织发展良好环境。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涉外活动和网上社会组织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及违法活动,保障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传统的重登记、轻管理的行政监管体制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针对由此导致的社会组织活力不够、政社不分,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北京市 改革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对 四类社会组织——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由民政部门协调联系业务主管单位,基本解决了社会组织找业务主管单位难的问题。同时,民政部门建立“一口审批”绿色通道,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承诺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将受理社会组织成立审批的时间从法定的 60日缩短为 10日。中关村就是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北京 市人大颁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体制等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还下发了《中关村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了中关村社会组织建设思路。五个委办局联合下发了《北京市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对中关村现有社会组织、产业联盟登记管理扶持发展的工作安排。现在已经按新体制登记了 5个中关村社会组织。[3] 这些社会组织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广泛开展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开辟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新模式。
2.认定“枢纽型”社会组织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 2008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大会公布的 “1+4”系列文件中出现的一个引发广泛关注的新词汇,体现了北京市对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的创新性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4] 它主要承担其构成体系内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业务指导和管理服务等职能。
2009 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认定首批 10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标志着北京市社会组织与原有的行政部门逐步从“主管主办”关系过渡到“行业指导”关系,向“小政府,大社会”的建设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5] 这些 “枢纽型 ”社会组织将替代以往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和服务各类社会组织。首批认定的 10家市级 “枢纽型 ”社会组织包括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残联、北京市侨联、北京市文联、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法学会。负责领域涵盖职工类、青少年类、妇女儿童类、科学技术类、残障服务类、涉侨类、文学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医疗救助类、法学类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6] 在此基础上,2010年底北京市又认定了市工商联、市志愿者联合会、市律师协会等 12家单位为第二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两批 22家“枢纽型”组织对市级社会组织的工作覆盖率达到了 80%以上,“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2011年下半年北京市正在加快认定第三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力求实现对市级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培育区县、街道层面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打造市、区、街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7]
“枢纽型”社会组织框架逐步建立后,按照“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发展方向,大部分行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只行使行业指导职责,原则上不再作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今后,除少部分有特殊职能的部门外,大部分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再接收新的社会组织申请,逐步实现与其主管的社会组织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交由相关市级 “枢纽型 ”社会组织管理。“ 枢纽型 ”社会组织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对同性质、同类别、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3.建立监督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规范组织行为,北京市建立健全了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机制。第一,增强社会组织独立性,实现行政权力有序退出。采取了“新增严控”和“存量渐减”措施,严格控制新增社会组织中党政机关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兼职,现有社会组织中存在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兼职的,采取社会组织自律方式,在下届换届选举中,原则上兼职人员不得当选。第二,规范组织内部制度。制定了《社会团体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规范了社会团体内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行为等。还建立了基金会年检报告、募捐活动、公益项目公开披露的信息公布制度,实现了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第三,建立等级评价机制。按照《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实施办法》,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委托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截至 2011年初,已完成评估 183家,评出 3A以上 168家,正在评估 300家。通过评估和等级评价,达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目的,有力促进了社会组织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第四,建立退出机制。制定《北京市关于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行政约谈、撤销登记、注销登记等制度。开始对长期不参加年检、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以及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社会组织进行调查,对调查核实的,启动撤销登记的法定程序。第五,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先后查处、取缔了一批非法社会组织,对 274个社会组织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其中 51个进入了撤销登记程序,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建设性反思: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未来路向
以往在整个社会管理体制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微不足道,只起补充的、辅助的作用。在国外,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被解释为“伙伴合作”(partnership),这是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由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提供服务、进行管理。“伙伴合作”不反映两类组织地位的高低,只是反映其共同合作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同样要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如今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门体制下“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出现,政府正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微观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需要由社会组织来承担。
从未来的趋势看,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需要社会组织发挥更多更积极的作用。国内曾经有研究者提出了社团自治化程度指标:法律框架、章程制订、人事权归属、经费来源、日常决策权归属、运行方式、激励机制、监督制度、自治组织的主观倾向等。[8] 目前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法律地位、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因此,应健全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同时,在内部制度、组织文化、人员素质、经费筹措、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在筹募资金、项目运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此外,还要着力完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社会组织人才。
就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现实来看,北京市确立了“民政部门牵头、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会组织自律、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体系,通过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方式,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确立了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探索社会组织培育制度化的路径。这种分类负责的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为社会组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有序发展提供了思路。一方面,按照各类社会组织工作领域确定“枢纽型”社会组织,清晰地勾勒出社会组织管理的整体架构,明确了组织职能和专业特长,便于社会组织按照“行业指导”的方式进行登记、注册、监管、变更和注销。也便于相同类别、相近功能的社会组织之间加强联系与协作,在一定范围内整合资源,有利于形成组织合力,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另一方面,由“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 政治领导、业务指导 作用,加强对社会组织 检查、财务审计、信息公开、等级评价、社会评估、组织自律等规范体系建设,便于建立起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审查长效体制,为社会组织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体系化奠定良好基础。再者,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的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既有利于政府加强宏观指导,从长远来看,也便于企业、社会各界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采购。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就目前“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尽管已初见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还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对社会组织“宽审批、严监管”,放宽对于 “业务主管单位 ”的要求,降低其登记注册门槛,一方面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 “积极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缺失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政治认可和制度规范上存在一定风险。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着力推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构建以法律为框架的社会组织规范运作体系,同时要强化民政部门的指导、监管等工作责任。
其次,这种对同性质、同类别、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的“枢纽式”管理实际上是在党和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一个 “民管民 ”的组织平台。这种“民管民”方式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值得商榷。按照传统的“双重管理体制”,社会组织有“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两个“婆婆”,现在又增加了“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管理层级,实际上有了三个“婆婆”。这与增强社会组织独立性的发展方向不一致。
再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枢纽型”社会组织同时承担着服务和管理的双重任务,实际上加重了组织负担。其如何指导和管理其他社会组织,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组织管理中,除非“枢纽型”社会组织愿意向其他社会组织让渡一些利益,其他社会组织才愿意接受其指导或者与之合作。很多“枢纽型”社会组织并不是非常乐意担任这种角色,只是碍于上级政府的任命才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接受。
最后,“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一个管理枢纽,有效地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发挥其在政治引领、业务指导、管理服务、联系协调、研究政策、信息发布、组织交流、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等方面的功能。但是,“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数量和类型有限,如果按照业务职能进行简单归类管理,必然会有很多社会组织不能被归类或被归类到业务职能有一定差距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如行业协会。
总的来说,尝试用“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社会组织管理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容易出现管理层级增加、组织利益分割、组织间关系难以协调、业务指导有偏差等消极后果。因此,在社会组织管理中,应考虑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体制,以达到全面覆盖、协调运作、有效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