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文章标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政治优势,才能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
保证。历史早已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论断:“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巩固和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加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内容;适应市场的竞争性原则,求利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的观念的变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
一、适应市场竞争性原则,实现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竞争原则。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还不规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就很容易诱发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和个人主义膨胀。这些人一味强调以我为中心,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保护在合法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又要教育人们,遵循社会共同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行为准则,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是竞争机制,竞争具有强制性、排他性,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这就会给人们一股强大的外在压力,从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就业形式、分配形式和生活方式都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平均而且稳定。同时,由于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个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大锅饭”的体制,必然导致平均观念的存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这必然促使人们凭其能力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经济选择的自由并发展自己。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促使人们竞争观念的加强。竞争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竞争也有其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往往是一个比较确定的量,部分人获利更多,往往就意味着其他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在竞争中损害他人、损害集体的情况时有发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保护竞争的激励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的系统功效。
二、适应市场求利性原则,实现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求利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在缺乏必要的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有些人只图金钱,不讲仁义;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顾眼前利益,不讲理想情操;把人的价值、尊严、良心、道德全部商品化,货币化,完全放弃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对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和先富起来的愿望给予充分的肯定,引导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正当的手段追求物质利益,切实保障人们正当个人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人们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去指导其物质利益的行为取向,使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正确的方向。要教育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决不能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去奋斗;要教育人们,决不能把经济生活所遵循的原则引入到政治生活之中,防止社会政治生活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求利原则的影响,使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求利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就会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责任感,义利要统一。要注重责任观念和利益观念的结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避免社会文化传统的断裂,社会人格模式的错乱。马克思说,劳动产品只要通过交换表现为
商品,就必然带有物化的性质,进而产生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尽管我们在宣传和教育中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鼓励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无法不承认经济利益的重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就是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基本动机。有
市场就必然有竞争,有竞争也就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个人利己主义思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防止个人利己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维护人们的物质观念和经济利益,把思想工作做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以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三、适应市场自主性原则,实现人治观念向法制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必须适应自主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生产经营者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主性原则。这有助于人们摆脱以往经济隶属关系,等级关系和特权关系。反映到政治生活中则会导致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的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存在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属性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市场秩序混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们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根本利益和大政方针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执行或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经济自主性原则的影响,要求市场主体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但这种自主原则一旦浸入人们的思想,就容易使一些人淡化组织纪律观念,强化个人意愿,甚至不执行国家的法令,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治观念向民主法制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活动主要操纵在政府手中,经济生活实际成为政府行政的一部分,没有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人们习惯于听从和贯彻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经济权利和义务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政府部门,经济个体只是被动地追随,这就是人治观念存在的社会土壤。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及经济自由,不仅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而且对其行为后果负责,从而使人不断提升自觉性和自律性;由于市场独立地位的形成,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民主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权大于法的人治现象和家长制作风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人们适应经济地位及相应观念的变化,要理智地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人们应该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又要强调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既要讲求目的的正当性,又要讲求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四、适应市场开放性原则,实现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开放性的原则。然而,在开放过程中,不仅国内的某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国外的一些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增强民族自尊、自强精神,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起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社会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面向国内外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价值观念会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的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生成一元化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昔日的经济框架和模式被打破.社会各阶层经历着新的分化和组合。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和形式都有明显的多样化的趋势。这些以经济生存状况为核心的变迁,导致了不同阶层或群体间观念的差异,新的阶层、新的群体间的差异和分歧,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愈发突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境外思潮的不断涌入,使人们的观念趋于多元化。在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正确地疏导和引导多维的思想观念,使其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思想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具体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确定思想教育的层次性。作为思政工作者必须有丰富的政治经济理论知识,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力求做到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适应多样化的新形势,正确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观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开创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和向心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第二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文章标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的难点与对策
党的思想政治是经济和其他一切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这一重要的政治优势,才能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历史早已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论断:“政治是一切经济的生命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思想政治的巩固和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加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增强思想政治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内容;适应市场的竞争性原则,求利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的观念的变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
一、适应市场竞争性原则,实现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必须适应市场竞争原则。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还不规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就很容易诱发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和个人主义膨胀。这些人一味强调以我为中心,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既要保护在合法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又要教育人们,遵循社会共同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行为准则,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是竞争机制,竞争具有强制性、排他性,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这就会给人们一股强大的外在压力,从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就业形式、分配形式和生活方式都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平均而且稳定。同时,由于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个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大锅饭”的体制,必然导致平均观念的存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这必然促使人们凭其能力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经济选择的自由并发展自己。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促使人们竞争观念的加强。竞争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竞争也有其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往往是一个比较确定的量,部分人获利更多,往往就意味着其他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在竞争中损害他人、损害集体的情况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要在保护竞争的激励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的系统功效。
二、适应市场求利性原则,实现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必须适应求利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在缺乏必要的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有些人只图金钱,不讲仁义;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顾眼前利益,不讲理想情操;把人的价值、尊严、良心、道德全部商品化,货币化,完全放弃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一方面要对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和先富起来的愿望给予充分的肯定,引导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正当的手段追求物质利益,切实保障人们正当个人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人们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去指导其物质利益的行为取向,使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正确的方向。要教育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决不能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去奋斗;要教育人们,决不能把经济生活所遵循的原则引入到政治生活之中,防止社会政治生活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求利原则的影响,使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求利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就会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在思想政治中,要培养责任感,义利要统一。要注重责任观念和利益观念的结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避免社会文化传统的断裂,社会人格模式的错乱。马克思说,劳动产品只要通过交换表现
为商品,就必然带有物化的性质,进而产生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尽管我们在宣传和教育中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鼓励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无法不承认经济利益的重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就是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基本动机。有市场就必然有竞争,有竞争也就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个人利己主义思想。做好思想政治,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防止个人利己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维护人们的物质观念和经济利益,把思想做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以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三、适应市场自主性原则,实现人治观念向法制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必须适应自主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生产经营者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主性原则。这有助于人们摆脱以往经济隶属关系,等级关系和特权关系。反映到政治生活中则会导致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的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存在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属性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市场秩序混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们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根本利益和大政方针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执行或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经济自主性原则的影响,要求市场主体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但这种自主原则一旦浸入人们的思想,就容易使一些人淡化组织纪律观念,强化个人意愿,甚至不执行国家的法令,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治观念向民主法制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活动主要操纵在政府手中,经济生活实际成为政府行政的一部分,没有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人们习惯于听从和贯彻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经济权利和义务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政府部门,经济个体只是被动地追随,这就是人治观念存在的社会土壤。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及经济自由,不仅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而且对其行为后果负责,从而使人不断提升自觉性和自律性;由于市场独立地位的形成,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民主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权大于法的人治现象和家长制作风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要教育人们适应经济地位及相应观念的变化,要理智地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人们应该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又要强调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既要讲求目的的正当性,又要讲求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四、适应市场开放性原则,实现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必须适应开放性的原则。然而,在开放过程中,不仅国内的某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国外的一些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增强民族自尊、自强精神,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起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社会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面向国内外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价值观念会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面临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的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生成一元化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昔日的经济框架和模式被打破.社会各阶层经历着新的分化和组合。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和形式都有明显的多样化的趋势。这些以经济生存状况为核心的变迁,导致了不同阶层或群体间观念的差异,新的阶层、新的群体间的差异和分歧,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愈发突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境外思潮的不断涌入,使人们的观念趋于多元化。在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正确地疏导和引导多维的思想观念,使其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思想政治的根本任务。在思想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具体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确定思想教育的层次性。作为思政者必须有丰富的政治经济理论知识,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的方法和途径。力求做到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适应多样化的新形势,正确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观念,增强思想政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开创性;提高思想政治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和向心力。发挥思想政治的优势,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的难点与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的难点与对策。76H
为商品,就必然带有物化的性质,进而产生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尽管我们在宣传和教育中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鼓励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无法不承认经济利益的重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就是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基本动机。有市场就必然有竞争,有竞争也就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个人利己主义思想。做好思想政治,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防止个人利己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维护人们的物质观念和经济利益,把思想做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以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三、适应市场自主性原则,实现人治观念向法制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必须适应自主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生产经营者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主性原则。这有助于人们摆脱以往经济隶属关系,等级关系和特权关系。反映到政治生活中则会导致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的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存在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属性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市场供求不平衡,市场秩序混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们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根本利益和大政方针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执行或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经济自主性原则的影响,要求市场主体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但这种自主原则一旦浸入人们的思想,就容易使一些人淡化组织纪律观念,强化个人意愿,甚至不执行国家的法令,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治观念向民主法制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活动主要操纵在政府手中,经济生活实际成为政府行政的一部分,没有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人们习惯于听从和贯彻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经济权利和义务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政府部门,经济个体只是被动地追随,这就是人治观念存在的社会土壤。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及经济自由,不仅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而且对其行为后果负责,从而使人不断提升自觉性和自律性;由于市场独立地位的形成,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民主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权大于法的人治现象和家长制作风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要教育人们适应经济地位及相应观念的变化,要理智地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人们应该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又要强调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既要讲求目的的正当性,又要讲求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四、适应市场开放性原则,实现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必须适应开放性的原则。然而,在开放过程中,不仅国内的某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国外的一些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增强民族自尊、自强精神,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起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社会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面向国内外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价值观念会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面临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元化观念向多元化观念的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生成一元化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昔日的经济框架和模式被打破.社会各阶层经历着新的分化和组合。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和形式都有
第三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文章标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政治优势,才能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历史早已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论断:“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巩固和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加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内容;适应市场的竞争性原则,求利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的观念的变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
一、适应市场竞争性原则,实现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竞争原则。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还不规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就很容易诱发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和个人主义膨胀。这些人一味强调以我为中心,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保护在合法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又要教育人们,遵循社会共同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行为准则,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是竞争机制,竞争具有强制性、排他性,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这就会给人们一股强大的外在压力,从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就业形式、分配形式和生活方式都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平均而且稳定。同时,由于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个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大锅饭”的体制,必然导致平均观念的存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这必然促使人们凭其能力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经济选择的自由并发展自己。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促使人们竞争观念的加强。竞争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竞争也有其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往往是一个比较确定的量,部分人获利更多,往往就意味着其他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在竞争中损害他人、损害集体的情况时有发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保护竞争的激励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的系统功效。
二、适应市场求利性原则,实现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求利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在缺乏必要的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有些人只图金钱,不讲仁义;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顾眼前利益,不讲理想情操;把人的价值、尊严、良心、道德全部商品化,货币化,完全放弃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对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和先富起来的愿望给予充分的肯定,引导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正当的手段追求物质利益,切实保障人们正当个人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人们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去指导其物质利益的行为取向,使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正确的方向。要教育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决不能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去奋斗;要教育人们,决不能把经济生活所遵循的原则引入到政治生活之中,防止社会政治生活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求利原则的影响,使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求利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就会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应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观念向义利统一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责任感,义利要统一。要注重责任观念和利益观念的结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避免社会文化传统的断裂,社会人格模式的错乱。马克思说,劳动产品只要通过交换表现
第四篇: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
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
随着我们石横特钢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疆昆玉钢铁项目的进行,在我们企业中充实进来了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职工。青年职工是企业职工队伍的生力军,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在新形势下稳定青年职工思想、塑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工队伍成为一项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以其自身的地位和优势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我们强化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网络时代的来临,出现了许多不健康的、庸俗腐朽的东西,各种观念思潮交错,给人们的思想提出了挑战,对青年人的影响尤为明显。突出有以下难点:
1、思想淡漠,缺乏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
许多青年职工不注意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国情了解甚少,缺乏爱国主义情操,没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国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辨别能力。许多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非常渺茫。在谈及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时片面的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对党和国家缺乏信心,自暴自弃;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作中讲待遇、讲条件,遇事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懂团结和关心别人,缺少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从新进公司的昆玉学员前期的喝酒闹事,打架斗殴等事件可以看出,青年职工的年轻带来的不仅是朝气,同时也带来了冲动和无知,在学校时就没有养成一个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工作后更是无视公司的组织纪律和相关制度,我行我素,自由主义思想泛滥。
3、文化生活和业余生活贫乏
心灵空虚,没有信仰,没有人生前进的坐标和方向,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有的精神颓废,闲暇时间东游西逛,出入不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参加赌博及愚昧反动的宗派邪教组织活动。纵观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影响的问题,也有监督教育不力的问题。首
先,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企业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淡化了以前老国企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其次,由于受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加之青年人的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识别能力不强,部分青年职工思想上出现了反差,不能正面分析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导致了一些消极后退思想的出现。第三,在当前网络高度发达的形势下,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毒化和腐蚀着青年一代,腐朽思想不断侵蚀青年头脑,使广大青年职工缺少良好的精神食粮,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第四,党团组织的活动,在一切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纲领下过于形式主义,使党团组织缺少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其威信作用发挥不出来,活动开展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显著。
针对上述问题和青年职工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求乐欲望强、可塑性大等特点,重点要加强对青年职工教育和引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和强化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以提高青年职工的队伍素质:
1、提高各级领导重视,加强党团组织作用
党、政、工、团要统一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把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部署和检查落实。组织、引导青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活动,培养高尚情趣,陶冶道德情操,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
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和制度。努力构筑思想政治的新格局。如签订《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书》,以量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和目标;签订《职工遵纪守法合同书》,以明确行为规范,把约束与教育结合起来,将自律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
3、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的活的灵魂,是现实的而非空洞的。这种精神,要靠胸怀远大的理想,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培育这种精神,就要靠强化青年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建设,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教育,以及无神论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坚强防线,从根本上提高青年职工的共产主义觉悟。
4、开展企业特定文化建设,吸引青年人,塑造青年人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品位和青年职工的文化鉴赏水平。一是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上,突出特色化,引导青工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倾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排弃无聊颓废、封建迷信的活动;二是在精神文化需求上突出特色文化,组织多种活动满足青年职工求知上进的精神需求,充实思想,净化灵魂;三是在业余生活上突出特色化,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气,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影响条件下占领业余生活的高地,在实现娱乐性、休闲性的同时保持思想性、文明性、进步性。
5、努力净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围环境
一个单位、一个地域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真空地带,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此,全社会要引起普遍重视,要综合运用道德教育、法规制度,行政管理和社会舆论等方式。实现个人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营造惩恶扬善、人心向正的社会氛围,坚决抵制那些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活动流入青年中间,毒害青年一代。还应坚决、快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使广大青年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为把青年职工造就成“四有”的一代新人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保障。
青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青工队伍建设是关系企业传承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思想政治工作要担负起引导和塑造青年职工优良道德品质的重任,把握时代脉搏,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青工队伍,为石横特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职工思想活跃,他们的观念、要求、愿望、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企业安全稳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改革发展大局。本文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对策,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特点
1.企业改革发展逐渐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根据《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电力体制改革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深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建设,促使电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促进电力行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和安全运行,主要任务之一是抓紧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逐步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同时,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减薪”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然。因此,电力企业与职工的利益格局无疑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使职工对企业经后的改革发展产生焦虑,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2.多种用工形式并存已成为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实。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加快电网建设的需求,企业除了原有全民、集体、路灯不同编制的职工以外,近年来在主业和多经企业使用了大量的短期合同工、代理制职工。目前在个别单位,从事一线工种的代理制职工甚至超过了正式编制职工,按照现有政策和发展趋势,今后自然减员所缺的岗位可能由代理制职工所替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代理制职工将成为企业的主干力量。因此,对原有不同编制的职工矛盾还
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代理制职工队伍的建设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难度。
3.职业压力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安全生产、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岗位竞争、人际关系等给职工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强,而且这些精神压力与家庭关系、子女教育交织在一起,给职工造成较大的身理和心理上负担,在实际工作中如不加以科学倡导和正确引导,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心态,造成个人事业成功的阴影,而且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益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将职工职业压力的调适与缓解纳入工作范畴,同时,由于这些压力随着个体的不同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
4.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给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带来冲击。电力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各种社会现象总是不时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少数职工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违反“三个十条”、违纪违规、收受商业贿赂等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企业的形象。从暴露出的问题看,企业在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职工思想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对待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有的职工坚决予以回绝,有的职工则慢慢陷入泥潭,这些差异性的研究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5.职工知识文化素质的差异成为阻碍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着“大锅饭”现象,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势必引入考核量化、目标明确的绩效制度,使企业目标和责任人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监控过程及对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有效地促进并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因知识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对根据贡献率大小、绩效完成情况而拉开收入上的差距造成会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工作情绪,甚至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三贴近”。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逐步迈向卓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如一的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职工身上,尤其要把代理制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一是把有关措施和政策向职工讲清楚,认真听取和尊重职工的意见,把事关大局的利害关系向职工讲清楚,取得职工的理解,消除他们的疑虑。二是在社会大变革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职工群众经常面对大量感到看不清、想不通、道不明的社会现象、矛盾和问题,思想上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迷茫,这就要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帮助职工解惑释疑、排忧解难、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引导方向和增强工作、生活动力,千方百计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三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培养代理制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让职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生活福利、劳动安全、医疗保险、上岗培训、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利益。
2.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开展各项工作和职工群体的需求结合起来。把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员工守则》与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理论学习、作风建设联系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职工群体思想理念和各项工作活动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对职工的心理需要的研究,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加以合理满足,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从心理
上亲近企业,减少压力感和心理逆反,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从思想上放松自己,避免管理心理压力的形成。通过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职工了解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的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就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提高承受能力。思想教育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群众进行工作。把落实企业各项工作的过程转变成经常与职工群众进行沟通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沟通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要抓好企业重大决策的思想沟通工作,通过开展广泛地谈心活动,要让职工群众明白企业的绩效目标与自己分担的责任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完成好个人的目标,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让广大职工知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既有保值增值的要求,又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的基本使命,我们既要考虑企业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那么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塑造具有嘉电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增强其对员工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而且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构建,培养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让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自主管理,自觉工作,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只有树立起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服务性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内质外形建设,促进诚信建设、行风建设和品牌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两者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推进“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建设、实现“四个服务”宗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4.构建预警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古人云:“风,起于青萍之末”,现代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也揭示了微小的初始条件与严重的后果之间的关系。因此,信息的及早捕捉对及时发现“事情苗子”就
显得非常重要,政治思想工作不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满足于被动的处理和解决,要“超前发现、超前处理、超前防范”,就需要通过预警机制,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预警机制就是党、政、工、团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了解和掌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年龄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收集、分析,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对职工中存在倾向性意识或存在的普遍、共性的问题,预先发布警示信息,各级组织共同应对,提前出台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经过信息的收集、筛选,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经过分析、归类,对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预警,通过个案的解决,达到由此及彼的效果。通过对预警机制提供信息和问题的分析,促进企业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定应急工作措施,明确月度、季度、工作计划和重点,有效防止群访、越级访事件发生。
5.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党政工团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但关键在企业政工干部,其能力如何,直接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决定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和优劣。因此,要注重政工干部的培养和配备,作为企业政工干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仅仅具有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企业的特点、基本的业务技能、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心理学等知识,属于复合型人才,与企业其他的专业人才相比较,企业政工干部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使政工干部与岗位需要和成长发展相适应。走上岗位的政工干部要把用政策理论武装自己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内容的变动比其它专业知识的更新要频繁,另一方面,政工干部的工作对象是人,而其它专业的工作对象是物。人的思想变化比技术、制度、流程、等变化要快得多、复杂得多,所以,政工干部要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政工干部工作中要增强全局观念,切实履行职责,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勇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围绕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出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要强化廉政意识,严以
律己,不谋私利,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总之,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内容、对象都在发生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为生产经营服务中体现“生命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