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2 20: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

第一篇: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

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从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性别角色的研究就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性别角色,是指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感。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回顾,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分别从性别角色概念、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研究展望等方面对性别角色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关键词:家庭 子女 性别角色发展

一、引言

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拥有男性特质的男性与拥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具有最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性别角色模式—“心理双性化”被提了出来。双性化理论模式认为:第一、个体可以是双性化的,即他(她)可以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第二、与其他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由性别角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性别角色是通过社会的作用产生的,是非生理因素的,它的实质是与人的生理方面无关的社会行为。有研究将夫妻关系分为权力关系和情感关系两个维度。在夫妻权力的空间范围局限于家庭,它反映的是丈夫与妻子在家庭生活中权力的分享及决策的平等程度状况。夫妻情感关系是心理学界更多关注的领域。研究者常用夫妻冲突来衡量夫妻情感关系状况。夫妻冲突越少越轻意味着夫妻情感关系越好,反之则夫妻情感关系越差。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报告指出,父母情感冲突与子女的行为、适应、情绪、健康、学业成绩等问题存在显著相关。国内目前对夫妻权力关系及情感关系与子女性别角色形成的关系研究极少,尤其未见有关夫妻权力关系对子女性别角色形成影响的研究资料。

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作为父母持有的与性别有关的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以及与子女的互动上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其内容涉及父母对子女的知觉、期待、行为管教、物质环境的选择、家务分工、游戏活动的差异、学业性向、学科成就的态度与期待等。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强调两性差异,在教养过程中注重两性区分,认为子女的行为应该符合其自身性别角色特点。目前国内很少有研究考察父母持有怎样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另外,国外大量关于儿童跨性别行为的研究均表明,与女孩相比,父母更反对男孩的跨性别行为,对男孩的性别角色要求也更严格。与女孩的父母相比,男孩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更为传统。

二、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基本因素,但他们对性别角色行为形成影响作用的发挥则取决于父母等人的直接社会化作用和儿童的性别自认和模仿学习。生物学的两性差异是性别角色行为获得的前提条件性染色体决定着男女差异的遗传基因,这是性别角色差异的生物学开端。性激素与社会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决定人的行为的,所以性激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在性别角色行为获得中起决定作用两性角色的分化是社会化的结果,当然,这是建立在两性的生物特性分化的基础之上的。影响性别角色行为差异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文化、性别刻板印象、大众传媒及职业性质等方面。(一)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背景对两性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生物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性别角色行为,这已为跨文化的研究所证实。(二)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它代表着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规范,它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变化,它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社会压力的来源之

一。(三)大众传播媒介。此外,职业性质也影响着性别角色的形成。

父母的直接社会化作用在性别角色行为获得中起主导作用.父母不仅是抚养者,而且也是其心理行为的最早塑造者。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根据生物性别区别对待男孩和女孩,按两性的不同标准和性别角色行为规范,有意地塑造儿童适合于自身性别的行为。父母一旦知道了孩子的性别,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开始了。父母总是根据性别区别对待,表现在服饰、名字、玩具和护理方式等方面。孩子的性别自认和模仿学习是性别角色行为获得的内在动力,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自主性和能动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孩子一旦明白了自己的性别角色,就会主动地把自己归于“男性”和“女性”,并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各种行为努力合乎相应的性别角色。他们还有意或无意识地观察同性榜样的言行进行模仿学习。父母生活中是基本的抚养者,是最有权威的,因此更可能成为子女学习性别行为的榜样和楷模。

三、研究结果

父母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子女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两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亲对自己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以及家庭的控制性方面;而两性被试者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及家庭环境的其他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反映了父母对两性子女的看法及关注的不同,因为女孩天性比较安静顺从,不易出现意外事故,而男孩天性好动、调皮、不服管以及易发生身体损伤。这主要是大多数家庭对男孩不得不采取严格的方式控制他们的日常行为,或者是受“养儿防老”的观念的熏陶,所以对男孩倍加宠爱,有重男轻女倾向所致。

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着城乡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且差异的结果很相似。研究中发现,城市中较多是独生子女,而农村里较多是非独生子女,由此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来自城市或者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会更多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情感温暖理解,以及父母亲的偏爱。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城乡父母自身特点和城乡文化背景的不同。城市父母相对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收入也相对较高,有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相对农村父母而言,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更科学和全面,能给子女更多的关心理解,家庭氛围更加民主融洽。但对独生子女容易溺爱,表现为偏爱。

性别的双性化和未分化的比例提高了,而性别的典型化比例降低了。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这两个独立的维度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消极的、过于严苛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促使孩子的性别角色向“未分化”发展,而温暖的、理解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促进孩子的性别角色向“双性化”发展。传统的性别特征模式限制了个体的发展,而双性化的模式提醒我们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性别定型化,但这样就既可能产生双性化的个体,也可能产生未分化的个体。

父母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男生比女生、男孩的母亲比女孩的母亲更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男孩的父亲与女孩的父母在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上没有差异。父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学生的性别角色没有显著相关,但母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学生的女性性别角色有显著负相关。从总体上看,父亲和母亲在教养子女时持有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并且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孩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女孩。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

分,也就是说,尽管本研究中的父母均持有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但与女孩的父亲

和母亲相比,男孩的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更传统一些。父母的性别图式影响其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具体来说,与非图式化的父母相比,性别图式化的父母持有更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其原因可能在于,与非图式化父母相比,性别图式化父母可能更强调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差异,更注重子女的行为应该符合其自身性别角色特点,因而也就持有更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

四、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而言,性别角色还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状态是否会对其造成不好的影响呢?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双性化与未分化的对比研究以及双性化和未分化的负性心理问题等,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当今已婚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问题是许多社会学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对这一群体进行角色冲突状况比较、角色冲突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缓解角色冲突、切实推进妇女发展进程等问题。但有关夫妻权力关系对子女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夫妻权力关系与子女社会化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应当给予关注。

家庭中的社会生态因素如何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程,这一课题需要引起关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往往影响儿童接触的电视传媒和同伴,电视传媒和同伴又强化了父母的态度和信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还与家庭居住的社区环境和儿童就读的学校类型相联系。我们应详细观察这些社会生态变量怎样转换成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关于性别角色的信息。参考文献

[1]彭丹.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1): 167

[2]王雪珍,李 林.夫妻关系与高中生子女性别角色特质关系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4):67

[3]王美芳,袁翠翠,杨峰,曹仁艳.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及其与性别图式的关系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年,2013(21):649

[4]袁立新,杨玉銮.父母性别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 [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47

[5]卢勤.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关系 [J].中国学校卫生,2010(4):23[6]张林,邓小平.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56

[7]扶跃辉,陈峰.国外关于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12):12

[8]蒋玉娜,金盛华,黄甜.家长性别角色与高中生子女性别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07

[9]张书义.性别角色行为获得的影响因素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6):40[10]高韵萌.性别模式与性别平等[J].社会,2002(4):9

第二篇: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摘要:传统性别角色妨碍女大学生就业。学者们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为考察性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性别角色教育能帮助女大学生改变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改善她们的就业。

关键词:性别角色;女大学生;就业;新视角

在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有人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性别歧视,也有人认为这并非是由于性别歧视而导致的。就个体而言,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个人的专业水平、性别角色、目标职业、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期待、用人单位的管理思想、国家政策和法律等都发生作用。有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2%要依靠别人,43%不喜欢竞争环境; 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排在前六位的是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这些调查表明性别角色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求职方式。因此,在思考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需要考虑性别角色的作用。

一、传统性别角色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

性别角色是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女大学生像众多已就业的女性一样,受到社会关于性别角色期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对她们的就业往往是不利的。

(一)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与工作要求不符合

我国学者就中国社会里男女两性应该具备哪些合适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观念认为,男性应该积极进取、有主见、有雄心、理智、自我依靠,而女性应该 忠于爱情、文雅、爱小孩、富有同情心、言语流畅。很显然,男性的理想特征与决策、职业发展有关,而女性的理想特征与人际关系、情感表达有关。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受 到传媒的宣传、男朋友的期待等各方面的影响,社会所期待的好女孩形象会在她们的行为举止中留下深刻烙印,然而当她们大学毕业、需要找工作的时候,她们会出乎意料地发现:用人单位不需要好女孩。

心理学家在荷兰的一所大学研究了性别刻板印象对招聘录用决策的影响,他们安排一些男女学生作为招聘者与一些工作申请者面谈、并做出录用推荐;招聘者在面谈过程中要完成两个问卷,一个问卷评定理想候选人的品质,另一个评定实际工作申请者的品质。研究表明,评定结果都牵涉到男女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刻板印象中的积极品质有勇敢、强有力、逻辑性、自信,消极品质有攻击、傲慢、支配、无情;女性刻板印象中的积极品质有理解、爱交际、天真、温暖、温柔,消极品质有依赖、爱做梦、易变、多情;理想候选人的品质主要与男性刻板印象有关;那些被推荐作为录用候选人的女性与被拒绝的女性相比拥有更多男子气特征,在这些学生看来,导致职业成功的主要是男性气质,因此女性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就业有妨碍作用。

(二)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损害女性的工作动机

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是性别刻板印象,每位女性都明白社会对她们的期望。心理学家发现刻板印象的一个破坏作用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刻板印象持有者会产生证实刻板印象的行为,而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会执行刻板印象、展现出刻板印象所包含的特征。在与消极刻板印象相关的情境、且刻板印象比较突出时,个体会因为刻板印象而产生焦虑,并表现出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可能产生长期的后果,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会将他们的自尊心从相关领域中分离出来,贬低该领域的价值、不予认同。对女性而言,社会对她们的刻板印象与工作无关,那么有些女性就不可能从工作成就中寻求自尊和认同,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被动、依赖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损害女性的工作动机。

(三)女性的性别角色使女性成为某些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

传统性别角色不利于女性心理健康。“女权主义者认为,对性别气质的传统看法已经成为对女性的压制力量,它甚至会影响到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评价标准。”美国社会的调

查表明,情感性和焦虑障碍在女性中更常见,女性中抑郁和焦虑比例明显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与女性遵从既定性别角色、处于从属地位、不直接表达愤怒有关。!“#由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女性易感的心理障碍对工作动机和工作水平的影响,也会对日常的生活适应产生破坏作用。

(四)性别角色限制了女性对目标职业的期待

社会认为有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如果在这些领域求职,女大学生并不受到歧视。确实有些职业如重体力、高空作业等工作不适合女性,但问题是女大学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社会不能代替个人做出关系自己命运的决策;并且,有些企业以“工作不适合女性”为由拒绝录用女性,而这些企业的看法可能只是基于性别角色的判断。女性自身在做选择时也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她们会使自己的选择符合社会的性别期待。男生对新颖的工作更感兴趣,有更高的成功期待,更重视薪水;而女生更强调工作是否让她们感到舒适,更重视个人感受。由男女学生自己的选择可以看出成就动机上的差异,男生选择追求成功,女生强调个人感受,兴趣和成功的期待将影响未来的职业成就。

(五)性别角色使组织提高对女大学生的录用标准 由于性别角色是普遍存在的,关于女性的传统角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招聘者的判断。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发现,当证据与预期相符时,判断者会以少量的信息为基础做出决策,而与预期不符合时,判断者做出判断时会寻求更多的信息。在招聘过程中会表现出这种认知现象:基于性别角色所形成的关于女性的期待与工作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如果有女性表现出工作所要求的特征,只有当应聘者表现出更多这样的特征时才可能被录用;而对于男性应聘者,表现出少量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特征就可能被录用。所以无怪乎许多人事干部(其中不少是女性人事干部)倾向于接受男性求职者,他们认为男性更好使用、更容易取得职业上的成功,这与他们基于性别角色所形成的期待有关。因此,传统的性别角色会增加女性被录用的难度。

二、性别角色的新视角

现有的性别角色分类使女性在求职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形成考察性别角色的新视角。

(一)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比生物因素更明显

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人们一般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以生物学上的差异为基础,有些人甚至把性别角色差异看作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心理学、人类学的研究并不支持人们的日常信念,社会文化因素似乎比生物因素更强烈地影响着性别角色的发展,社会环境中对男女的不同教养方式使得两性获得与生物学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男性应该果断、有主见、进取,但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有些部落的男人与我们的文化截然相反,男人敏感、多情、依赖、对艺术和手工艺感兴趣,女人是独立的、攻击性的,在决策中起支配作用。跨文化的比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女性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逐渐学得的,性别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既然现有的性别角色对女性就业有不利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学习形成新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和规范。

(二)社会发展已经使传统性别角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生产力发展客观上为女性就业提供了与男性平等竞争的机会。社会学家从早期社会劳动分工的角度分析性别角色的起源,早期劳动分工是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的,妇女由于有生育孩子的能力而在家庭范围内履行自己的工作角色;男子有较强的体力,又没有受到必须呆在家庭附近的约束,因此男子外出打猎、反击食肉动物和敌人的侵袭,这使他们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性别,这种统治地位慢慢地在全世界的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中变成一种制度化的安排。而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中心,过去将女性束缚在家的许多家务劳动逐渐社会化,使女性客观上可以走出家庭;社会广泛需要劳动力,体格差异已经不是影响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为女性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条件;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她们有能力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作用。因此传统性别角色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三)超越男女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思维

人们过去对性别角色分类持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认为人的性别角色要么是男性气质、要么是女性气质,只有生物学的男性与男性气质对应、生物学的女性与女性气质对应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为性别角色认同提供了新的视野:有些人认为自己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人的性别角色可以沿男子气—— 非男子气、女子气——非女子气这样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男子气的对立面不是女子气;那些在这两个维度上同时得分 较高的人是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也反对把两性及其特征截然两分的做法,“ 它要做的不是把这个男女对立的二元结构从男尊女卑颠倒成女尊男卑,而是彻底把这个结构推翻,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与现代女权主义观点类似,心理学专家朴莱克指出男女双性化气质应该用性别角色超越的概念取代,对人的胜任力的考察不应该基于女子气、男子气、男女双性气质,而应该以个人为基础。

现在被心理学家广泛接受的性别角色分类的观点是多元的观点,男女群体和个人在性别角色上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生物学上,男女的外表、解剖结构有别。其次,男女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女性要做母亲、女儿,男性要做父亲、儿子等;加特曼提出“父母规则”,即父亲和母亲承担不同性别角色以便更有效地抚养孩子,它说明男女在家庭里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第三,将贝姆的男子气改为动力量度女子气改为感情交流量度每个人可以在这两个量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第四,社会赞许性,即个人在动力量度和感情交流量度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否为社会所赞许。

(四)新的性别角色观是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新视角

新的性别角色观使人们在性别角色认同上不再受男子气——女子气单一维度的局限,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历史、价值观背景中发展起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宜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往往会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压迫。

三、开展性别角色教育,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在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很自然地成长为男人或者女人,可是很少思考男女为什么要象社会所规定的那样去行动。大部分人在性别意识的获得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有计划的关于性别的教育,适宜和不适宜的性别角色有意无意地被纳入各自的人格结构之中。为了克服不适宜性别角色的影响、消除性别角色对女生发展和就业的限制,学校应该开展性别意识教育,唤起学生对性别角色的反思,使学生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成为一个自我意识明确的人。

(一)性别角色有好坏之分

性别角色有好坏之分,有些性别特征能提高个体胜任社会生活的能力,有些则会妨碍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性别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人的生涯发展有关,例如一个温柔、依赖、爱孩子的女性,如果她选择做家庭主妇,那么这些特征就是优点;如果选择追求职业成就,那么这些就是缺点。因为大部分女大学生要就业,况且女性在父权制社会里是弱势群体,所以她们的女性特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点。

心理学领域对于男女双性化气质进行了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气质更可取,具有双性化气质的男人和女人更受人喜欢、更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应对压力时更灵活,极端的女子气、男子气在社会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佐治亚大学指出男女双性化气质能 促进创造力:对男女性别的偏见阻碍着创造力的培养,因为创造力需要敏感——这是女性特质,而同时又需要自主性和独立性——这又是男性特质,男女双性化气质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选择。!”.$这些研究表明,女性有必要超越传统性别角色分化的影响,根据自身价值观和环境要求塑造与自身性别相适宜的行为体系。

(二)性别角色教育的可行性

关于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这一问题,许多人会把关注点放在男女生物学的差异上,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更大,即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因此,性别角色可以通过教育予以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模仿性别对象、环境对个体与性别相适应行为的强化等是性别角色获得的心理机制。因此个体社会化的代理机构可以运用行为学习原理改变性别角色。认知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基础,当个体形成了性别恒中解放出来,鼓励女性推动社会结构的改革,追求平等、力量、权利、职业成就和教育机会。女权主义治疗可以达到改变性别角色的目的,因此女权主义治疗技术可以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

(三)女权主义治疗的启示

女权主义治疗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完善的行为矫正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女权主义理论,它将女性的行为症状解释为文化压迫下女性生存策略的表现,治疗的目标是让女性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性别,从性别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鼓励女性推动社会结构的改革,追求平等、力量、权利、职业成就和教育机会。!"/$女权主义治疗可以达到改变性别角色的目的,因此女权主义治疗技术可以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

(四)就业指导应该男女有别

虽然强调要超越男女气质二分的观念,但历史已经将女性性别角色放在次要位置,因此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正视历史事实、做到男女有别,然而最终目的是让女大学生认识到她们可以超越传统女性性别角色的局限。

学校应该重视女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能丰富关于职业世界的知识,有利于培养问题取向的逻辑思维;在实践过程中,个体还能获得社会和他人对自我的反馈,有利于提高自我认识;社会实践提供了练习性别角色的机会,因此组织女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可以促进性别角色改变、并为就业做准备。帮助女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分析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决策风格、情感特征、社交策略和价值观,发现其中不适宜的由性别决定的成分,提高对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性别角色的认识。改变女生的思维方向,在就业市场上要考虑的不是“该怎样才更像女性”,而是“该怎样才能工作得更好”。如果一个女性变得更富有职业上的雄心壮志、分析问题周到而逻辑严密、胆大、果断,这些心理变化自然使她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

(五)性别角色教育的长期性和前瞻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性别角色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性别角色,实际就是改变自己的人格特征,而人格是相当稳定的,这就要求女大学生要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做起,“滴水穿石”,时间久了,性别角色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女大学生等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传统性别角色在妨碍着求职,那就为时晚矣。

参考文献:

[1]彭萍.女大学生就业求职难新探[J].教育探索,2005,(10).[2][8]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J].思想.理论.教育,2004,(01).[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4]Baron,R.A.,Byrne,D.Social Psychology[M].Boston: Allyn andBacon,1994.[5]Taylor,S.E.,Peplau,L.A.,Sears,D.O.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7]Sands,R.G.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11]Santrock,J.W.A Topical Approach to Life-span Development[M].Boston: McGraw-Hill,2002.[12] Baron,R.A.Byrne,D.Social Psychology[M].Boston: Allyn and Bacon,2000.[13]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4]Gerald C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社会性别语境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评析

20世纪70年代初的国际妇女运动中,为了将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非生理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关系从生理性别中区别开来,提出了“社会性别”概念。生理上有男人与女人的区别,而在社会性别上,男人与女人也就体现出差别。当下发生的乡村故事反映了社会性别的差异,研究人员到农村去做调研,当地的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农村已没有人,调查什么?”调研人员很奇怪:“农村怎么会没有人呢?”基层干部说:“是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孩子了。”作为社会意义人,仍然是男人。女人往往是作为生理意义上的人存在。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碰到的就业歧视较为严重。对于女大学生,特别是女研究生、女博士生来说,最普遍和最尴尬的是在应聘中碰到婚恋问题的提问。“你有男朋友了吗?”“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大约什么时候要小孩?”很多单位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招聘面试谈话中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如果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容女大学生的话,女大学生本科毕业是“黄蓉”,硕士毕业是“李莫愁”,博士毕业是“灭绝师太”,这三个人物都是优秀的女性,为何“追求者”似乎少之甚少?难道真的“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

案例与数据的镜像

1、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求职被拒率较高,求职过程比较艰难,自主创业更难: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90.2 %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56.7 %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调查显示,2010届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1 %,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 %。(来源:重庆晚报2010-03-22)

2、刘伟,女,23岁,河北省石家庄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06-3班学生,河北省威县固献乡刘河北寨村人,1986年农历九月十四生,2009年1月23日跳水自杀。她在自己的日记里面写到:“想好好学习,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压力特别大;挣钱吧,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正当的工作都是那么难……大脑几乎要崩溃了”——《失业农村女大学生跳水自杀控诉教育失败》(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9-04-10)

3、在2007年高考中,各省高考“女状元”比例超过了70%;而80 %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国务院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显示,截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为什么会出现女大学生“赢在考试却输在就业”的现象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8-03-21)

4、山东人才网进行过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 %,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 %和2.8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 %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 %,“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 %,“社会关系不多”占8.2 %。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更多是隐性存在。(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04-23)

以上的案例和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较少,事业上升通道变窄。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选择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透析

女大学生的就业应放在整体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中,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历史及社会根源于98年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牺牲了教育的质量,目前大学本身,学术殿堂的崩塌,大批的名教授、校长被曝抄袭,除了学术腐败,还存在一般性的腐败,如贪污、吃工程回扣等也被披露出来。今年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不光是大学,特殊教育、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女性在就业时的性别歧视问题严重,相较于男性,她们要付出高昂的就业成本。面对女性求职者的不满,企业也面临一些“苦衷”,如某企业老板直言不讳:“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女性入职,难免结婚生子。到时不能辞退,加重了其他员工负担。同样工作,男女都能做,我们当然愿要男性。”学历成本已成女性求职的首要成本。她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及金钱提高学历以适应职场竞争,她称这种情况为“被”读书。有些用人单位考虑高学历女性年龄一般偏大,入职后很快面临结婚生子问题。生育期间女性无法正常工作,企业仍要支付工资薪酬,增加了成本。同样条件下,企业更希望雇用男性员工避免额外支出。传统观念认为女性身体素质与男性存在差异,一些需要出差、应酬及加班岗位,客观上也对女性关上了大门。这都使女性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成本远高于男性。但另一方面看,就业歧视和就业差别是有区别的,不可一概而论。如一些简单劳动领域的确存在男女有别现象:一些过重过累劳动的确不适合女性,这是对女性的保护;但在很多复杂劳动领域,男女承担同样责任,进行同样工作,无任何区别。因此有些单位以保护女性为借口,将女性排除在完全可胜任工作之外,就是违反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二、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尝试

1、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立法干预

《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有着保障就业平等权的条款,但这些法律法规存在禁止歧视的范围窄、可操作性差、缺乏救济途径等缺陷,这也是造成就业歧视广泛存在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全国人大应为反就业歧视立法及其实施条例,而有关专家领衔起草的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专门就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做了规定,专章规定成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详细规定了该委员会的设置、职权、组成等方面内容。为了使该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建议稿也规定了救济机制,详细规定了向该委员会申诉的条件、程序、举证责任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立法建议与尝试。另一方面,各省市地方政府应推出了具体的实施条例,如生育保险条例,为青年女性拥有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机遇扫除障碍,这样妇女的生育成本不再被强加于雇佣企业,而由社会来承担,消除雇佣单位的额外劳动力成本。

2、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政府干预

政府在社会中往往起着示范作用,事实上,政府公务员招考中存在严重的歧视。4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一项名为《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披露,中国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就业歧视主要涉及性别、民族、残疾、社会身份、政治面貌、年龄、健康、身体特征等八种。政府开了就业歧视的风气,导致社会的示范效应,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保障,招考中对性别的歧视是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就业权利。相较于男性,女性就业的确有其特殊就业成本,但这种成本不能完全转嫁到企业或女性自身,而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所以可以效仿政府鼓励企业招收下岗工人的优惠政策,对那些积极招收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或者减税,以此来鼓励用人单位。

3、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责任运动兴起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对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员工价值关注,是其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企业需要回报社会。现在法律仅仅规定用人单位要做到男女平等,这实际上只是一个概括性规定,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履行与否完全要看企业的素养。

4、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呼唤公民社会,需要公民自身维护权利

女大学生维权需要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的尊严需要政府护佑,更需要自己去维护。受数千年封建遗习影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习惯于“依靠”政府,缺乏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懂得依法理性维权的人还是少数。走向公民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觉醒与权利意识的确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向“公民”转变,公民权利才会更好地得到保障,包括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消除社会性别,实现平等就业!

总之,要实现女大学生就业均等化,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用人单位引导和监督,培养树立女大学生创业典型。同时,完善促进女性就业的政策法规,明确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范围、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等。自身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以及法律维权意识。

第三篇: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09信管2班03成雅婷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为最高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要素之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政府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更具备了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基础、方向指南与技术准备。作为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典范,电子政务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

电子政务的建立将使政府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也使政府敏感信息暴露在无孔不入的网络威胁面前。由于电子政务信息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其中不乏重要信息,内部网络上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因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无从保证,更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纵横成网、架构合理

电子政务的应用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设之初,我们都在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结合省、市、区情况,按照国办提出的规划和技术指导书,紧紧贴近需求,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由单机到网络,递进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个“三网一库”的科学架构。

(2)电子政府、雏形已具

电子政务建设中组建的“三网一库,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级政府机关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通过“三网一库”,使物理的政府“升华”成了一个虚拟的电子政府体系,使办公效率提高、交换加快、决策走向科学、政令更加畅通。

(3)育有队伍、拥有数据

经过近十年的耕耘,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注,井且人员的结构也日趋合理,突出的特点是,人员知识结构的“两栖化”,即这些同志既懂得机关行政管理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现已成为政府机关办公不可或缺的部门和力量。

(4)业内认可、应用有序

由于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走了一条贴近需求、便捷实用的务实之路,使广大公务员尝到甜头,既解放了生产力,又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辅助领导决策的水平,同时还使个人素质一了一个档次,从而调动了机关干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5)先行一步、优势无比

中国政务信息化系统,相对于其它领域的信息化系统而言,启动较早,有连续性,应用扎实,系统可靠,安全性高,已成气候,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由于政府部门上下左右间的可干预性、协调性互动性以及对于其他信息系统数据索取的高权限性,使得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强的优势。

二、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

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网络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二)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区工商局同时建立各自的网站,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混乱。即使是前面介绍的办得比较成功的“海淀园数字园区”,其职能范围也只仅限于中关村海

淀园区区内的企业,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就不灵了。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上网工程”有待深入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应用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这两年来,尽管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较快,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了。恰恰相反,由于“数字鸿沟”以及各种体制的障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根据联合国“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的调查,在173个成员国当中,我国排在第74位,只在中等水平。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还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问题。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六)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发展。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

利润。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获得成功。建立电子政务研究、咨询、统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非政府机构,促进电子政务的改进与提高。

(七)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务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份。

第四篇: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诸城市农业生产发展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外,还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

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问题,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协调型、结构 调整型等10种类型,积累了大量适合于本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农

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等,促进了我国生态农

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这一具体案例,研究探讨了我国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总结生态农业 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诸城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

织带动型等三种主要模式、构建宁优质粮油产业体系、高效蔬菜产业体系、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绿色畜禽产业体系、特色种植业产业体系、精深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等九大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本文重点分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这三种主要模式。对诸 城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以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得利斯集团为例阐述了龙头企业对诸

城生态农业的带动作用;诸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以及农资诚信经营相结合,促进了诸城生态农

业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五位一体大棚、立体种植栽培技术和一池三改模式等进行 了详细分析,对不同生态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本文分析了诸城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日益严 峻、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生态农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有效生态农业的服务体系、缺乏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撑等。

最后,本文为诸城生态农业乃至我国县域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生 态农业宣传教育、强化生态农业科技培训、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机制创新、完

善生态农业政策保障、建设生态农业标准认证等。

关键词:诸城,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位一体大棚

第五篇: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第一:家庭环境的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也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

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家庭的教育模式

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经从事教育和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几种基本模式:(1)保姆—溺爱型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种家庭的父母和长辈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在吃、穿、玩、用上总是一味迁就,一味满足,这真可谓是对孩子充满了柔情蜜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他们并无意识到这种娇生惯养性的溺爱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健康,使孩子渐渐地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滋长着放纵蛮横的恶习,而且也逐渐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无能的人格。当孩子长大成人而面临未来的生活挑战时,则会因从小就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特性而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不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价,而且整个社会也要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又是相当高昂的。(2)专制型模式。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甚至于捆绑起来吊打,乃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时有发生。“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3)宽容型模式。这一类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放任不

管,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干涉,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奖惩不明。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极态度,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处于这种养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俗话说“不管不教要变坏”。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而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已悔之晚矣。

第三:从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来看,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体现为经济状况)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子女的行为问题。(2)职业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定的。(3)住房条件 住房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

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住房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安静明亮的学习场所,为子女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那些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临时住所的父母,其子女也跟随居住于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学坏。因此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子女人格的影响是紧密相关的。

以上是从不同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形成产生的不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自孩子出生起,最先接触的人是父母,最先生活的环境是是家庭,家庭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下载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发展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 程 论 文 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 朱娟 经济管理 2013年6月9日 小城镇发展研究 电大经济管理班 朱娟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

    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一、性别角色概念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

    酒瓶设计发展研究

    酒瓶设计研究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

    微胶囊的研究发展

    1.3 微胶囊释放方式与释放机理 1.3.1 微胶囊释放方式 微胶囊芯材的释放[10-12]按扩散、膜层破裂和囊膜降解3种方式进行。①扩散通过选择合适的壁材、控制制备条件,可使胶囊膜具......

    妇女儿童发展研究(妇联)

    着眼长远 立足发展 积极促进张家界市妇女儿童发展 张家界市妇联 (2010年6月18日) 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为使我市“十二五”......

    万达发展研究及启示

    一、 万达概况 1.基本情况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于 1988 年, 1992 年成为东北第一批, 也是前五家股份制试点改造的企业之一, 较早地实行了产权改造。 经过 22 年发展, 万达集团已成......

    秦皇岛房地产发展研究

    秦皇岛房地产业发展分析摘要: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的风生水起,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为滨海宜居城市的秦皇岛,以假日蓝......

    无线网络的发展研究

    无线网络的发展研究 学号 班级 姓名 摘要: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