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1: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第一篇: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称为风景画。早期的绘画中并没有这一单独门类,十八世纪以前,水彩风景画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式出现,如达芬奇的《蒙娜莉莎》。水彩风景画最初表现形式为“风土地形画”,“风土地形画”是英国对外扩张中被提倡、被使用而得到发展的,在内容上具有纪录性质的特点到了后来,水彩画家经过在题材上慢慢演进,是水彩风景画逐渐独立于“风土地形画”。“十八世纪是英国画开始建立的世纪,地形画进一步发展为风景画”。“英国水彩之父”保罗.桑德比经过技法上的实践,他把以功利为目的的地形画推向歌颂自然,表现美好世界的风景画,他的作品《哈尔伍德公元》就体现了这一特征。至此,水彩风景画则形成与德国,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水彩风景画再一定程度上如同我国的山水画,均有强烈的抒情性。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不应只是自然的真实图解,而是能使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要使观者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画面具备深邃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操得到升华;更好的激励观赏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意境是个大概念也是评判其他艺术的标准。在美术中,中国传统绘画把意境摆在首位。作为西学东渐的油画和水彩画。在民族化道路中,中国画家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对画面意境的营造。本文主要通过从意境及其在水彩风景画中的营造手法入手,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的营造进行分析。

在中国,意境作为美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意境”一词,相传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意境”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唐.王昌龄《诗格》。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 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到了唐朝,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实际上是指表意。通过后人对意境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到王昌龄对于意境的理解还是比较粗糙的。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

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他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论述,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境界”有多种精辟的理解:“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境非独谓之

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生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则谓之无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阁,自有名句”,“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并把它作为衡量诗歌的唯一标准”。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综上所述,意境涵义可以概括为: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具体在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意境:意境是艺术家情(意)与景(境)的融合,是艺术家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将存在于想象的意念实施在画面之上的具体体现。

阳太阳是我国杰出的水彩画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充满想象和富有后现代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开始致力于水彩画创作。画了大量的桂林山水的水彩风景画。他在西画的基础上,融进了中国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他的作品〈〈春汛〉〉、〈〈晨曦〉〉等,意趣悠远、笔情畅达、画外有画。真正的诠释了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之美。

古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美术家,也是享誉中外的木刻家,水彩画家。他特别注重水彩画中意境的营造,他的水彩风景画画风淳朴、清新、充满诗情画意。“我作水彩画大部分的室外写生,到大自然和人民生活中寻找意境通过淋漓的水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力求情景交融,给人以健康、美的感受”(见〈〈古元水彩画选辑〉〉前言)。他的作品〈〈严冬已过〉〉、〈〈炊烟〉〉等无不体现着意境在水彩画中的深远意义。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老师对水彩风景的意境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特别是画水彩风景画的山水,堪称一绝了,他的水彩画清新秀丽、朴厚真实,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南方诗情,其用笔娟秀洒脱,色调和谐幽雅,意境恬静深远。他的画均来自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在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在创作中倾情意境的营造。为了更好地将意境营造的更加强烈,他的画多用湿画法,用排刷和羊毫笔大块铺开,一气呵成。局部用重叠法深入塑造,尽量追求厚重透明的效果。作品〈〈洞庭湖组画〉〉、〈〈伏尔加河畔〉〉等,均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浙江水彩画家乌密风同样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追求。她的水彩花卉作品意境深邃、色彩明丽。风格清新,生气昂然。其作品〈〈牡丹〉〉)、〈〈睡莲〉〉神秘抒情,〈〈玉兰〉〉、〈〈扁竹莲〉〉浪漫典雅,〈〈仙人球〉〉、〈〈仙人掌〉〉笔韵纵横、水色淋漓。她的作品功力深厚形式多样、刻画深入,具有大刀阔斧之气魄,一气呵成之韵味,细微处之精到为常人所不及。乌密风的水彩画将西方水彩画的韵味、美感、技巧和中国画意境、笔墨情趣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鲜明艺术风格。乌密风认为“水彩画要创新,画家就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表现能力,要有雄厚的造

型基础和色彩修养。作品既要有中国画的意境、韵味和情趣,又要有水彩画本身所特意的水色交融、渗化、流动、冲击想混合所产生的透明的丰富的美感特色和有装饰味的变形夸张。。。”。

写实是真实反映对象,是通过具像表现景物的方法。从水彩画传入时开始,经过五、六十年代写实风格的确立,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方法。同时它也比较注重在风景题材中体现意境。在技法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改变。概括地说,早期较多地用于干画法,层层叠叠,用小笔描绘,或局部完成;过后,充分发挥水的作用,通过湿画法创造了水色淋漓,变化多端的特色。有时候为了创造更好的效果,运用滴、擦、喷。刮等技法和采用蛋清、丙烯等材料来增强画面效果和水彩画的表现力。例如陶世虎的〈〈斜阳〉〉,金立德的〈〈夕阳尽染〉〉等作品句属于运用写实手法同时又表现意境的代表之作。

写意的形式,即用意象的表达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绘画的特色。意从象来,其寓于象,象从意出,象表达意。通过对客观景物的观察,不求形似,来抒发主观情感,创造意境。所以,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如陈少平的水彩风景画〈〈夕阳图〉〉〈〈山村飞雪〉〉、〈〈雪后〉〉等作品,都来自客观的景物,但不求景物的具体描绘,用洒脱、豪放的笔触,表现出景物的意蕴,创造出“以情胜景”的意境。写意的水彩风景画作品中,更能发挥画家的创造性,因而更有利于意境的营造。

抽象水彩画最早是1913年康定斯基创作的〈〈最初的抽象水彩创作画〉〉。这是现代非具像绘画的最早范例。我国抽象艺术已很久远。“我国书法以抽象形式表现情感,实际上和西方抽象艺术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早过西方几千年。”在我国,用抽象水彩画来抒发画家的理想和情怀,是一个新课题。也有了可贵的收获。张洪英画过一些水彩抽象作品。如〈〈交响音画-贝多芬,致艾丽丝〉〉是绘画与音乐的结合,用抽象的话来体现无形的音,通过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体现音乐的旋律,传达悠扬、悲怆。。。

落下这一笔,也基本上梳理了我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及其营造方法的认识。“中国水彩画家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只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意境,注重神韵的追求,达到”意象“造型为流的中国水彩画,才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也才能用中国艺术精髓影响整个世界”。虽然我们知道,意境不仅仅存在于水彩风景画中,在其他题材中也有,像人物画,静物画等。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水彩风景画创作中必须要有意境的营造意识,没有意境的风景画是死的,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享受。所以,我们要做的,既要加强对水彩的技法掌握,又要加强对水彩意境的了解。增强画面的驾驭能力。画出更好的作品,追寻更高的意境之美。

第二篇:水彩风景写生 (教案)

水彩风景写生

(教案)

课程名称:水彩风景写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作为色彩教学中的水彩风景写生,是一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基本的构图、造型、色彩、审美等规律的有效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观察,在研究绘画基本规律的同时,理解水彩画这一包含丰富技法的画种,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它的技法之长与表现特色,树立起自己的审美意识,探寻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水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艺术个性。教学内容

通过多年的水彩风景写生和教学实践,以下我想从观察、表现、情感三个方面谈谈水彩风景写生。这三个方面是水彩风景写生的重要环节,并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观察是水彩风景写生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解决怎样观察的问题。水彩风景写生作为一门眼睛的艺术,是要把繁杂、百变的自然风景看成一幅画。由此,要有从局部看到一个大画面的能力,尽可能地掌握主动性,树立整体的作画意识,并忠实于自然。其次是要善于发现,要在丰富多变的自然物象世界中去发现画面。在观察中,从所关注的自然物象的结构、形态入手,从中寻找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如:建筑物空间构成关系,树木枝叶的线面关系,天、地、物的形状构成及色彩构成,从中寻找我们所要求的绘画空间和画面构成,最终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景象。这种画面景象是朦胧的、不确定的,具有诱人的美,使画者产生表现的欲望和激情。风景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要强调对瞬间美的记忆和把握,特别是光影与色彩的变化。这是写生中变化最快、最大的两个因素,从时间上说变化以早上和傍晚最大。因此,对光影与色彩 瞬间定格,也是观察中最难的。它依赖于大脑对瞬间物象的记忆能力,也依赖于画者对空间结构、光影透视、光色原理的掌握程度,依赖于画者表现技术(技法)的熟练程度。

过程。方法步骤

风景画,特别水彩风景写生,应首先画天空,因为天空的色彩与云雾,是瞬间万变的,有的还须用记忆才能捕捉住,若稍一迟疑,就会时过境迁,只好望天兴叹了。又因为天空的色彩,直接反映在景物上,是构成画面色彩基调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如早、晚的霞光和碧蓝的天空色彩对景物色调的影响是多么强烈与不同。再是因景物中参差不齐的树枝等画上去后,再去补天空,那就费力不讨好了。

再由于天地交界处便是远景,远景较虚,色彩与天空相近,正适宜于在画天的色彩将干末干时画远景,易取得协调与深远感。

当然,如果景物较整体,天空色彩影响不大,又急须抢抓景物的明暗节奏与时光色彩,那么先画景物后画天也无妨。这就要灵活掌握。

1、由远到近,分部进行法

水彩风景画,多从远到近、从浅到深、从虚到实进行渲染、描绘,这样容易掌握干湿与色彩和明暗层次,色阶的衔接过渡较自己然、柔和,对初学者也更便于掌握。不过,须注意掌握时间,否则前后时间差太大,色调与明暗就来统一,容易失调。特别早晚的景,日出日没,首先要定下明与暗色光对比和位置,不然就难于准确表现特定的效果。

这种分部进行法,不能看一点画一点,须有整体观念,切勿孤立地抠局部,要尽量缩短“时光色彩”的差距,并加强色彩记忆,以便于补充与调整。

2、由近及远,层次推移法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如时间极为勿促,或早晚橙红色的阳光照射在险峻的绝壁与古刹上,出现一种神秘而绝妙的色彩与构图,那当然即应挥笔捉住这瞬间即逝的景象,首先定下光感与色彩在景物上的位置、对比强度及冷暖关系,而后调整形体,再从中景到远景、天空,这样反推移完成。很明显,这方法带有强烈的速写性,也须有一定绘画基础之后,才掌握得住。而这种或其他随心所欲的方法、对抢镜头、抓色彩,是势所必行的,否则按步就班地画过来,偶现的景观就早已景象全非了。

3、全面铺开,统筹兼顾法

这种画法,是先求“共性”,后求形象,要求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和预见能力;在进行中,看起来画面有些零乱,实则步骤性是最强、最科学,是须有一定能力和经验才能掌握的。

所谓先求“共性”,就是由浅到深地先抓基本调子(包括由浅到深的明暗关 2 系与色彩倾向),即首先用浅色铺出受光面的最亮部分,留出高光,然后用最具有画面调子倾向的浅色由亮到暗,即由高光、亮部、次亮部、次暗部、暗部、最暗,再由浅到深,即次暗、次亮、亮部。又如色彩由淡黄、中黄、桔黄、桔红、大红、紫红、青莲......这样循环推移,直到取得统一而丰富,表现出协调而有节奏的色彩与明暗关系为止。这样,画面的大体关系就基本完成了。

所谓后求形象,是避免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到具体的形体结构细部上而冲淡了对色彩的观察与感受,这首先要求集中精力把最突出的色彩感受,用最果断的笔法全面铺开,把握瞬间的微妙色彩效果后,然后才在这色调与节奏的统一下,具体地刻划出主要景物的形体结构与形象特征,最后再经调整而完成。

这种画法要求有一定的基础和画前须胸有成竹,又要有灵活机动的顺应与驾驭色彩变化的能力,和预见到画面深入的效果与难度。否则,在画途中散神失态,丢掉了主宰和信心,就可能半途而废。附:准备相关作品的幻灯片资料

第三篇:第3课 水彩风景写生

第3课

水彩风景写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学习水彩画的铅笔淡彩画法和水彩的干、湿画法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水彩风景画写生练习。

2.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过程,初步掌握使用铅笔、钢笔或其他单色硬笔起草画稿再施加淡彩的方法,完成淡彩风景画。进而体验水彩的干、湿画法以及干湿结合的画法,按照一般步骤进行水彩风景画的写生练习。

3.在水彩写生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视觉物象的习惯,感受水彩颜料在描绘物象中的表现情趣及审美特征,激发对水彩画的兴趣。

二、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可安排3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体验水彩颜料特性,在前课线条写生作业基础上尝试添加淡彩。

第二课时:学习淡彩画法,用铅笔淡彩完成一幅校园小景写生。

第三课时:学习水彩画的干、湿画法,用干湿结合的方法绘制一幅水彩风景画作业。

三、教材分析

水彩画是一种较为轻松的画种,在西洋绘画中,如果将油画、壁画等比作“交响音乐”的话,那么水彩画就可以比作“轻音乐”。这是因为水彩画工具材料较为简单,它以水来调和颜料,在纸上作画,画幅一般不大,极少有超过一张全开纸大小的。作为写生,画具携带方便:室外写生最常采用四开大小的纸张,颜料因此使用较少,调和颜料的水可以在很多地方取用,即使要随身携带也只需少许。水彩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水色淋漓、清新流畅、莹润透彻,韵味—卜足,工具材料虽然简单,但却有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风景、静物、人物都 适宜表现,其中尤以表现风景最为擅长。另外水彩画作品一般幅面较小,适合室内尤其是家庭悬挂,可为室内增添艺术品位。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一点水彩画,多练习一些水彩小品,对于今后进一步掌握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以及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水彩画来装点家居等都大有裨益。

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介绍了两种水彩画的学习方法:先学习淡彩画法,再进一步接触干、湿画法,使学生体验水彩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感受它的艺术表现力。

教材第10页的三段课文:第——段简单介绍什么是水彩画及其历史,第二段介绍了水彩画的艺术特色,第三段介绍水彩画的主要表现题材以及作为室内悬挂所能营造的艺术气氛。此页配以中外水彩画家的四幅作品,使学生对这一画种有一个初浅的认识。

教材第11页至第12页是学习“硬笔淡彩风景画”。一般将“铅笔淡彩”、“钢笔淡彩”以及用其他单色硬笔起草的画法统称为“硬笔淡彩”,这种画法实际上是“有简单明暗色调的铅笔(或钢笔)素描+薄涂水彩颜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水彩画的画法,而是画家采集素材、记录形象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由于它所具有的流畅、明快、清新的艺术效果,有时画家又在自己的这种画中刻意突出铅笔或钢笔的痕迹,虽罩上了一层色彩,却追求———种“若隐若现”、“欲盖弥彰”的趣味。因此,学生在学习水彩画时,可以先从这种较为简单的方法人手,便于对形的把握,比直接用色彩造型容易些。

第11页右侧提供了———组由学生绘制的步骤图:第„·幅使用铅笔起稿,在这一步骤中先要解决构图、透视的问题,可以与前面所学习的《线条风景写生》——课结合起来,把形找准,然后加上简单的明暗调子,调子的用线宜疏不宜密,宜简不宜繁;第二幅是薄涂色彩,可先涂较亮的区域,如天空和水面,最亮的地方空出纸色,再涂较暗的地方,基本采用固有色着色;第三幅是完成稿,是在第二幅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色彩,深入描绘,画出条件色、环境色的效果,细心调整完成。此页左上角奥列佛的《广场速写》就是一幅硬笔淡彩作品,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其基本就是在一幅单色的线条画面上简单地施加了三四种色彩,画面轻松明快,简洁而不失韵味。第12页除《溪边小景》和《红房子》两幅为成人范作外,其他三幅均为学生作品。

在作、比方面,为了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可以从最简单的体验开始,先尝试在以往的线条写生作业上稍加明暗,再薄涂水彩色成为一幅淡彩画。

以上为第一、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教材第13页为第三课时学习内容。水彩画的作画步骤一般是:起稿一一可用铅笔勾出大体轮廓,也可直接用淡淡的水彩色勾出轮廓和大的体面关系;着色——先亮部后暗部、先深色后浅色、先远景后近景,天空和水面最亮处以及物体高光处可以空出白纸颜色;深入——深入刻画各个细部,调整整个画面各部的关系,完成。

干画法和湿画法是水彩画的两种最基本的画法。所谓“干画法”,是在第—‘道色彩着色后略等片刻,待颜色半干或全干后接画与之相邻的第二道色,两种颜色相接处界限清晰分明。这种画法适宜表现建筑物体块的转角处、近景物象之间界限的处理等。所谓“湿画法”则与干画法相反,相邻的色彩之间要趁湿衔接,使颜色相互渗化形成过渡效果,适宜表现天空和云、水面以及曲面物象的体面转折处等。事实上,很少有水彩画作品是单纯采用干画法或湿画法,而常常是在„—幅作品中同时运用干画法和湿画法来完成的。

另外,水彩画家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技法来丰富水彩画的表现力,如撒盐法、了)刮法、对印法、油水分离法、蜡底罩色法等等。这些 技法不仅操作起来并不难,而且可以使作品平添许多情趣。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尝试这些特殊技法。

水彩画所用的纸张应为水彩画专用画纸,其表面纹理粗糙,较厚,挂水后不变形,但价格较贵,初学水彩画,如果没有条件购买水彩纸,可以采用表面粗糙些的素描纸代用。学生练习可以用八开或十六开大小的纸就行了;至于笔,专用的水彩画笔和中国毛笔都可用。颜料除了专用的水彩画颜料以外,也可以使用中国画颜料。

四、教学实施建议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中外画家的水彩风景作品和油画风景作品图片若干幅(包括淡彩风景写生作品一至二幅),教师所作水彩画、油画范作各一幅。

2.学生准备前一课所画的线条风景写生作业一张,铅笔,水彩画颜料、调色碟、水盂。(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展示中外画家所作的水彩、油画风景作品图片4-6幅,教师水彩画、油画范作各一幅,引导学生分辨哪些是水彩画、哪些是油画,通过比较发现两个画种色彩的不同之处,导入本课。

2.欣赏与讨论

(1)分发画作图片至各小组,以传阅的形式请学生仔细欣赏两个画种作品的细节。分组讨论水彩画的色彩表现特点。提示着重注意的问题:①哪种画的颜色厚重、覆盖力强?哪种画的颜色薄而透明感强?②水彩画与油画在着色顺序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你能判断出水彩画中的深与浅、明与暗、远与近在作画时的先后吗?③水彩画的整体效果给你什么审美感受?④(对比一般水彩画和铅笔淡彩水彩画)同样是水彩画,这两种画法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各组间介绍讨论结果,作品进行评述。

3.归纳知识点对所欣赏的

(1)请学生阅读课文,欣赏课本上的画家作品,并对照课文看课本上的铅笔淡彩风景写生步骤图。

(2)教师归纳出铅笔淡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基本步骤:

①用铅笔起草出景物的大体轮廓,采用类似线条写生的方法勾画出各部分的结构。

②继续用铅笔,以稀疏的线条在暗部轻轻涂上暗调子,明暗层次不宜过多,二到三个层次即可。

③开始使用水彩颜料。先用含水较多的颜料涂上天空的颜色,白云处空出纸色。再画较远的景物和明亮的部分,最后画较近的景物和暗部景物。涂色时基本使用固有色,只需区别出不同部分的深浅即可。

④对整个画面色彩作总体调整,景物中有明显受环境影响和光源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地方,适当表现其环境色和条件色。深化细部的刻画,完成。

技法要点:

淡彩风景写生时要注意:色彩不要过厚,掌握水分的多少,不论亮部还是暗部都不要让颜色覆盖了铅笔稿,始终保持颜色的透明。不同色彩相接的地方,要根据实际需要,以水分含量多少和先后两种颜色着色时机来控制其相互交融还是界限分明,使之有虚有实。—般应做到近实远虚。如果小面积的颜色不准,可以用笔蘸清水洗掉,待稍干后重新上色,但切不可多次重复,否则画面会变脏。

4.学生练习

请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在上一课所作的线条风景写生作业,指导学生用铅笔稍加明暗调子,改画成一幅铅笔淡彩画作业,从而初步体验水彩画的色彩特性和着色过程。作业过程中教师随时加以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捉示和纠正。

5.进行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学生之间可相互观摩作业、提意见,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提出指导性建议。着重对各类典型作业进行讲评,同时分析色彩运用过重的、画面太脏的、色彩水分控制不好的几类作业失败的原因,提醒学生今后注意。(三)课后拓展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找一幅线条画(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找印刷晶)进行水彩色涂色练习。

第二课时

本课时可安排学生到校园或野外进行室外铅笔淡彩写生练习。不同于上节课的是作业要求从铅笔稿开始,完成一幅铅笔淡彩写生作业。开始写生前可先简单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淡彩着色步骤和技法要点。建议教师准备示范用画板、画架、画纸、水彩颜料和铅笔等工具材料,与学生一同进行写生,一面示范,一面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

经过了铅笔淡彩写生练习,本课时进一步练习完成一幅——般水彩画的风景写生作业。由于是风景写生,本课时教学仍应采用室外形式进行。教师仍应准备水彩画工具材料进行示范演示。建议在正式进行风景写生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水彩画的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技法并进行现场演示,然后请学生观摩教师演示起稿步骤和上第一遍颜色的步骤。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散选景,各自确定合适的位置对景写生,提示学生在实际写生中应将干画法、湿画法两种技法结合运用。教师在各组间巡视指导,并在指导间隙尽量完成示范作品。

由于课时时间有限,为能够保证作业当堂完成,应尽量选择在校园内写生或到校外较近的地方写生。景点的选择也应尽量简单,如一所房子、一两棵树、一片起伏变化不大的田野等等,以造型简单、色彩单纯、景物个体数量较少为原则。

五、教学参考资料

水彩画

(WaterC010ur)

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成的画。水彩颜料一般都透明,用胶水调制而成,有干块状和锡管装两种。水彩画纸一般要求质地结实、吸水性适中。画笔用羊毫或狼毫做成,有扁、圆两种类型,型号有大小之别。水彩画的其他辅助工具还有调色盒(碟)、画板(夹)、笔洗、铅笔等。水彩画技法有干画法、湿画法、浸接法、点彩法、渲染法和洗涤法等。水彩画借助水来表现色调浓淡和透明度,利用白纸和颜料的掩映渗融作用,体现明丽、透明、轻盈、滋润、淋漓等独特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约产生于15世纪末的欧洲,18世纪以后在英国形成独立画种,20世纪初传人中国。英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有泰纳、康斯特布尔。中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有关广志、李剑晨、倪贻德、潘思同、古元等。

第四篇:水彩风景画法教学

风景写生的特点

风景与静物不同的是,静物可以由人来支配组合,人为的因素比较多,而风景则更加自然原本,不受画家的情感的支配,只是画家在选择和描绘时才加入了感情的因素,因此风景画更能锻炼画家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在画风景的过程中,应选择不同的内容来训练绘画的技巧。如同一风景在不同的季节、气候及光线下的变化,可用水彩画的干湿的不同技法来表现不同的内容、气氛和色调。如:雨天和雾天的景色就适合用水彩的湿画法来表现,晴天和阳光下的景色则适合干画法,而有些景色则需用干湿结合的画法来表现,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灵活选择相应的技法,以达到画面的完美。

风景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景,也就是我们的视角,应从绘画的角度出发,强调绘画的特殊语言,用造型、比例、色彩、构图和色调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世界。

在这里介绍一点最基本的水彩技法,当你通过自己的实践的积累,经验丰富之后,具体画什么就不成问题了。画得好坏就看你是否经常练习了。

风景写生的空间处理

初画风景的时候常会碰到如何处理空间的问题,所面对的景物空间可能是十分复杂的,要比在室内画静物时的空间复杂了很多,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几点是一些有效的办法。

1.处理好画面景物的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很自然的给画面拉开空间,一般来讲,远景的明度比较高,近景的明度比较重,如:当观看群山的色彩时,就会发现群山远近的色彩明度变化了。

2.刻画的精细程度对空间的影响

一般来讲,在一幅画面里刻画比较精细的物象会在视觉的前面,更引起观者的注意,相反则会在视觉的后面,比较虚。

3.色彩的纯度(彩度)的处理

在人群中最能引起注意的是身着鲜艳色彩服装的人。同样画风景时,就应将前面的物象或主体的颜色画得纯度高一些,远处的物象及次要的物象的色彩纯度画得低一些。

4.色彩的冷暖对空间的影响

一般来讲,暖色给人近的感觉,冷色则给人远的感觉。在处理画面时应用比较暖的色彩来描写前面的主体,用比较冷的色彩来表现后面的次要的东西。

5.笔触的处理

在一幅画面里,一般笔触大而明显的部分会更触动人的视觉,更引人注目,而笔触小而模糊则会引不起视觉的关注。所以描绘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笔触运用对空间的影响。

6.光影对空间的影响

在一组风景中,光影的变化会对空间产生很大的影响,光影的对比愈强烈愈会加强画面的空间感,我们要加强画面主体及前方物象的光影对比,远处及比较虚的物象则应减弱光影的对比。

7.干、湿画法的运用

水彩画的实践证明,干画法与湿画法的不同运用对空间的变化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一般我们都会用干画法来表现前面的主要物象,用湿画法来处理远处的比较虚的物象。8.不对称的形象可加强空间感

我们在画风景时要尽可能不让画面上出现对称的形象,因为对称的形象会使画面缺少空间的感受。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画面上人为的点置一些小动物或一些与画面有关的器物及图案和肌理来处理画面的空间。

风景写生步骤

白桦秋色(渲染法重叠法),水彩风景步骤图。

用HB铅笔画出白桦树的姿态。

将白桦树干及主要的技子用遮盖液涂上,树干下面的草地部分,用蜡笔不同的冷暖色点出不规则的点子(省略图例)。

将天空、远山和近处的草丛的颜色涂出,涂色彩之前先将纸面用清水打湿,草丛涂上色彩后,用了喷水、弹色及撒盐的方法,产生了丰富的肌理变化,使草丛色彩更加丰富生动。

将画面上所有的遮盖部分用橡皮擦去,之后深入的刻画树干部分及树枝的变化,点出树的叶子,调整画面的关系,丰富草丛的色彩。

这幅作品采用的是渲染法和重叠法,表现深秋时节白桦树的姿态及优美的秋天的色调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强调白桦树的动态表情和特有的高雅的性格、画树木时,一定要了解树的生长特点和它结构的特征,用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它们的个性和精神。

第五篇:浅析风景民俗画中的现代文明之思

干天全先生最近出版了文集《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其中以游记类的《人在旅途》专辑最为出色。他的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异域风光与民俗之情。但这些仅仅是作者散文所展现出来的浅显特征,而深深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他以一种忧患的笔触揭示出了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不仅在诗歌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清新而隽永,富有哲理,沁人心脾,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视野的开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生命本质的感悟等。诗歌上的这些特征也同样的体现在他的散文上。李保均先生在《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中认为“干天全的散文风格亦如他放达率真的个性,从他年轻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展现出他直面人生,乐观自在,重情尚美的共同特点”[1]。干天全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且有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这是作者坚持对社会历史与现实予以理性的审视,以一种忧患批判的写作姿态使然。

作者最近出版的《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这部书中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在作者的散文卷中篇幅之多,范围之广,蕴含之深,是他专辑散文最为出色的特征,也是有别于其他专辑散文特色的缘由之所在。而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的放达率真、自由自在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光与民俗之情。然而这表达出来的种种特征也还只是作者散文的表层艺术特色,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在酣畅潇洒的文笔中携带着一种忧患的思绪来揭示出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是一位性情达人,他在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中追寻着诗意的栖居。他喜爱诗、喜爱生活,尤其喜爱清新优美、雄伟壮丽的大自然。他钟情于大自然的山河湖川,喜欢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巍峨与险峻、灵秀与超脱,这是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也是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作者在作品中曾说道“自然的宁静让人痴狂”(《甘孜之行》)。他痴狂在大自然的种种宁静与美妙中,因而早在青年时作者就游览了许多山岳湖川和名胜古迹,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半个秀美河山,视通着广袤的大地与生活在这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展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个性,人情达练爱憎分明的襟怀。而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他惊喜若狂欣然向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悠久历史文化蕴含也总是让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号称“天下幽”的青城山,作者邀友前行,于古木参天、薄雾轻绕的林间高歌低吟,与大自然溶于一体。还在道家第五洞天领略“道法自然”,尽管在流云皓月的夜晚受到“妖女”的性骚扰,但也战胜了道家所谓的人体“三虫”,在精神上羽化为“真人”,迎着喷薄的朝日欢呼雀跃。他为此写下的《夜宿上清宫》,读后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领悟着“清静无为”的至境。在 “天下第一险”的华山,作者陶醉于“层叠嶂连绵不绝,奇峰突兀嵯峨雄伟,山谷间弥漫着乳白色的雾霭,云气蒸腾,苍茫雄浑的画面让人回肠荡气”(《华山遇险》)。而华山的险峻与巍峨的悬崖,铁索横悬,竟让想领略无限风光的作者雄胆徒生,冒险攀援绝壁,差点儿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即使是作者面临这样的危险,却丝毫不减他的那份豪情与幽默,刚刚脱离险境的他并没有丧魂落魄,却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前行,还与同伴戏谑自己要是果真遇险,还能给华山增添一景——“干天全羽化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夜行,作者被大自然的神秘所吸引,发出了人生的感叹。“车在盘山公路上越攀越高,从窗里看见的车头一直翘着,不断升上墨蓝色的夜空,我感觉到离天越来越近,自己正在羽化。”他在空中漫游,看到“天上星星特别明亮,像一颗颗巨大的水晶闪烁着光芒。皎洁的月亮播洒着寒光,连绵的群山在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形状,有时如大海起伏的波涛,有时像奔驰的群兽,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震撼于苍茫和幽冥的天地间,并不信神佛的他,“确实感到有谁在主宰着苍茫大地,人是那么渺小,能与天地抗衡么?接近了天,天还是那么深不可测,越过了一座山,还有无尽的山。幻觉中总有一种震撼和威慑的力量控制着心灵,是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还是来自神的力量,巨大的神秘感一直笼罩着我的心头”。不难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畏正是我们人类面对自然不可缺失的一种生存心理。来到康定木格措的大峡谷中,他在层林尽染的群山中感叹,这里“汇聚了大自然所有的色彩,你可以把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七色争艳、流光溢彩这些形容词都用上,但还不足以描写这里丰富的色彩。颜料没有它真实,云霞没有它生动。满目的艳色让你心灵震颤,让你痴迷地望着它发呆。在我所见过的中外彩色风景画中,没有哪一幅画的色彩能与这里的天然色彩媲美,这里拍下的照片足以让任何丹青高手向大自然的色彩折服。……人造的三原色能调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但大自然的颜色何止七彩,你穷尽想象还原不了大自然的色彩”。作者所到之处多有行吟,无论是被誉为“九曲银河”的本溪水洞,“静女如姝”的四姑娘山,乱云飞渡的老峨山,还是神圣传奇的千佛山,都寄予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寻,通往在“诗意的栖居”的理想道路上。作者在宁静秀美的大自然中陶冶性灵,又以从容的姿态书写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记录着他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

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的优美与灵性中,同时也为神秘的地域色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所吸引。丁帆在他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述过乡土小说的艺术形态美,曾用“三画”来描述乡土小说之为乡土小说的艺术所在,“三画即是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2]。乡土小说的这类艺术特征也同样可以借鉴到散文的评论上。《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人在旅途》专辑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作者笔下多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但也有着民俗风情的展现,《人在旅途》专辑中就有不少书写奇特神秘的地域之篇和淳朴善良的民俗之情的篇幅。《甘孜之行》书写出西部高原独特的风采,这里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有着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群山,虔诚信仰的藏民居住在这里,过着牧歌的生活。作者漫行途中,“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不时可见“彩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木杆周围堆着许多刻有经文的石片”,有不少信徒转着经筒磕着长头祈求平安。神山下,牦牛和马群悠闲地啃着青草。作者攀上河谷的山岩,俯看草原、牛羊、麦田、碉楼和树木组成的壮丽画面,他的心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了。藏区的美景和民情风俗让作者流连忘返,灵魂也受到了庄严的洗礼。在攀西大峡谷的龙肘山里,作者从采访中了解傈僳族的沧桑历史和生活方式,感受着傈僳人家的热情与豪迈,与他们一起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原始的锅庄舞,举起大碗开怀畅饮。“山中的麂子是狗撵出来的,肚子的话是酒酿出来的,只有喝了酒人才说心里话,能喝酒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听到傈僳人这样的话,作者豪爽响应“喝嘛,喝晕算了,就算安乐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里也有作者的朋友,他曾几次来到这里采风,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感情。作者在达玛家宾至如归,边喝阿妈酿的稗子酒,边听他们全家讲述摩梭族婚礼和生活习俗。《泸沽湖之夜》这篇散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特别令人感叹的是,他听到摩梭兄弟喜欢上了汉族姑娘,不愿意再做传统的走婚“舅舅”,衷心祝福他堂而皇之当上爸爸。这不仅是作者的祝福,更是对摩梭族走向现代文明的礼赞。

一幅幅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画与善良淳朴的民俗风情画的描写,是作者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也是作者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真善美的表现。作者在壮丽巍峨的山河中感受着宇宙的宏大,自我的渺小,从而促使作者更亲近自然,在山水间放浪自我,自娱自乐,洗涤城市的疲劳,陶冶性灵。一幅幅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神秘浪漫的民俗画,让作者融入在那份怡然自乐的民族之情中。然而,这仅是作者作品散发出来的表层特征,蕴含这之下的是让每一个有识之士值得思虑的现代文明之思。在他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里,作者始终以一种批评的眼光审视着他笔下的人与景,以一种戏谑诙谐的笔触来表达着作者眼里的现代文明的载负,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在疏俊的文笔中透露着作者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

作者载负的这种现代文明反思,不仅源于作者对社会历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刻隽永的感受,还主要源于他浓厚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与浓烈的忧患意识。李洁评论干天全的诗歌“他的诗作凝聚着善美真情和淳净性灵,不但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更为可贵的是这些诗包含着诗人作为当代知识文化精英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审视,对于历史的悲悯反观,表现出诗人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3]。他的这种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散文中也得到同样的表现,他以这种意识予以社会深刻的关注,因而他的散文总表现出一种深沉。如果说《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知青岁月”专辑是作者在一个个讲述的小故事中正面表现出一幅幅沉重悲凉的时代画卷,那么“人在旅途”专辑则是作者在自然风景和民俗中侧面反映的现代文明的载负。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弊端和破坏,它在观念中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而又往往与传统道德相背离。在商业化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商业化的气息也吹散到偏远闭塞却有着最淳朴善良村民的山村和崇拜着自然与神的高原上。古老建筑失去了它的立脚之地,正在慢慢地减少,只有在偏乡僻地也许还能一睹它的容貌。过去被人们向往的古朴善良的民风也在消逝。当作者在高原采风时,被几个充满稚气的藏族小孩索取“身价费”而心里隐隐作痛,原本最为人们怀念的无邪童真却也无法躲避现代文明的侵蚀,失去它原本光亮的色彩。传说中古典优雅、浪漫温馨而充满艳遇的爱情圣地四方街也失去了那层神秘浪漫的面纱。作者在这里被振聋发聩的另类歌声逼退到房屋的角落喝着闷酒。酒吧小姐与游人歇斯底里的对唱震耳欲聋,充满硝烟味,发歌者“鞋儿破,帽儿破,对面的女人破”,不甘示弱的回击是“人在江湖漂呀,怎么不挨刀啊,一刀砍不死呀,两刀砍不死,三刀砍死你呀,我砍我砍我砍,我砍死你呀!”那些充满黄色味道的歌词更是让作者堪忧,他为此感叹“丽江、经历过大地震的丽江,你完整的城郭和古朴的居民,穿城而过明亮清澈的河流,夹岸挺立浓荫匝地的杨柳,象形神秘的东巴文字和优美典雅的纳西古乐,一一在浩劫后保存了下来。神奇啊,丽江,庆幸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正朝你慕名而来。你没有让我艳遇并不遗憾,但愿关于你的种种传说都是美丽的,包括古城的现代对歌”。(《四方街对歌》)在这样的感叹与祝愿里,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怎样去维护名胜古迹的尊严。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瓦解。道德体系的崩溃,自然环境的恶化,古老事物的缺失,传统艺术的消泯,这都给人们带来隐隐的忧患,这也正是作者的担忧之处,作者以一颗悲悯的心惋惜传统美德的消失,忧虑着“被去势”事物在当下时代的命运遭遇。在作者的游记散文中也有着为数不多的怀古之作,传统的怀古散文多是表达古时的幽情,抒发个人的忧伤,而干天全的怀古散文则更多地在历史文物中关注历史沧桑和民族命运。张同道在评论干天全的同类题材的诗歌时指出“他以敏锐的眼光触及古人古诗,洞穿历史的迷障,在冷静和公正的审视下评说千秋功罪”[4]。在怀古类的散文中,作者也以同样的眼光打量着所到之处的风景,在遗迹中揭示出历史的迷障。在《黑井寡妇》这篇散文中,作者从斑影驳驳、杂草横生的古老小镇的景象中道出它昔日的繁华,而古镇那座屹立敞口的贞节牌坊更是让作者悲哀。“这座红砂石建塑的牌坊三门四柱,比起老街上低矮的房屋,凸显出大华美。”然而这牌坊竟是清末时期皇帝对八九十个节女烈妇的集体性表彰,这些女子多是身份卑微的在盐井下干苦力的工人或是马帮里运盐的脚夫等的家人,她们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且失去了挣钱的丈夫,但在生前并没有得到过抚恤与救济,而这座雕龙画凤的牌坊也禁锢了她们死后的选择。然而这牌坊并不是为她们的牺牲所感动或者对她们的悲悯,作者尖锐地揭露统治者“借贞节牌坊留自己的名。牌坊的四根石柱前后都刻着歌颂皇帝圣地和赞美贞女、烈女守节的对联”。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形象工程真是“根源渊久”。而这样的贞节坊随着历史的沉寂,竟成了乡人自豪的标志,成了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成了天下游客观瞻的胜景,这让原本“只是一个寻找自由安宁,淳朴善美之地”的作者感到深深的失落,在这失落中让人想到鲁迅所谓的“吃人”的历史。

干天全先生的散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意蕴深厚,文笔潇洒酣畅,幽默有趣,总体体现出清新淡雅、平易近人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平中见奇、朴中见巧、淡中见浓的作品,足显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运用文字的深厚功夫。著名评论家王一川评论干天全的散文“他的散文意趣别致,境界善美,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古道热肠和人格魅力。高雅与质朴并重的文笔,使他的散文能雅俗共赏”[5]。在散文中,作者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着山河湖水的优美景象,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展现出淳朴善良的民俗风情。同时他的散文又有着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他坚持以深邃的眼光审视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因而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又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疏俊的文笔中又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干天全先生以他深邃理性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自然社会环境,于抒情的描写与叙述中表现着他放达率真的个性,敏锐强烈的时代感受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载负之思。本文章由内蒙古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下载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杜牧诗歌的音画意境

    论杜牧诗歌的音画意境(商丘医学专科学校 葛黎明)摘要:晚唐诗人杜牧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感觉,把握审美对象的声色形态等状貌,创造多姿多彩的音画意境,引发......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造园艺......

    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观念

    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观念摘要:关于我国国画中的空间理念,其被诸多的国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士都进行过不同层次的阐释。“有限寓无限”这是业内外对中国古代绘画一个较为普......

    浅析透纳动感风景画中的光与色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透纳动感风景画中的光与色 美术学院 06(1)班 苏丹 06171103 【摘 要】在西方近现代油画语言的发展史上,透纳就像一座灯塔,不但照亮了整个19世纪的......

    论中国画中的不似之似论文[范文大全]

    【摘 要】中国画是富于表达意境的,不似之似正是迎合了这一审美意识而被画家至为推崇。在做画中何为似,何为不似,本文从不似之似的形成来分析中国画的不似之似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论幼儿自发绘画中的典型行为

    论幼儿自发绘画中的典型行为 美术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择美术资料的机会,是幼儿自发绘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自由确定绘画主题,尽情享受自我发明所带来......

    论丹麦的风景与人文

    论丹麦的风景与人文 还记得前段时间红遍网络“丹麦女神”吗?“丹麦女神”的走红,是因为一档综艺节目,丹麦的皇家芭蕾舞舞蹈学院的一位美女学员,因为其美丽的脸庞,仙气十足,而走红,......

    风景写生教学散论5篇

    风景写生教学散论 [摘要]风景题材广阔、造型严谨、色彩丰富、空间深远,使观众身临其境,心灵不断升华。风景写生对提高色彩能力、认识自然、表现自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