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杂剧兴盛的三大原因
元杂剧兴盛的三大原因
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以影响。它们的发展使戏曲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同时也为产生优秀的文学剧本准备了条件。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1],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
《牡丹亭·惊梦》剧照
“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第二篇: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泱泱大唐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盛唐时期描写边塞生活,雄浑奔放、慷慨悲壮的边塞诗与描写山水田园,清新自然、明朗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争奇斗妍,并立诗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令后人追慕。这两个诗歌流派并非是当时诗人自觉聚合形成的,都是后人根据它们的不同题材和风格而给以划分并命名的。其中的“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这两个概念至晚也要起于二十年代,如胡云翼在1927年出版的《唐代的战争文学》一书中就说:“在唐代诗人中有‘边塞’一派,他们描写大都以《出塞曲》为主题,他们作品的风格也就形成了一种悲壮的倾向,无论是主战与非战的文学,这些‘边塞派’的诗人,便是战争文学。”在这两个概念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充满了对它的具体内涵的争议,即它的时空、题材、风格都要怎样限定,这关系到对边塞诗的深入认识与研究。要更好地认识边塞诗,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边塞诗”的内涵限定问题,对“边塞诗”内涵历来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具体分析。
一、边塞诗含义
我们如果对前人关于边塞诗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边塞诗的内涵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地域意义的边塞诗、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其中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又可分为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
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即把所有边塞题材的、直接或间接涉及边塞的诗歌都称为边塞诗。不管是反映战争、民族交往,还是描写塞上民情风物,亦或是抒发报国壮志、怀古幽思,只要与边塞生活有关,统统可列入边塞诗之列。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边塞诗概念。
地域意义的边塞诗,这是从诗歌描写地域的角度来规定边塞诗的内涵的,认为所写内容应象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地理方位应限制在边塞,即沿长城一线,向西北延伸到安西四镇”[1],这样就把边塞诗规定在了狭小的地域范围内,显得凝固而僵化。“边塞”是一个活的随着历史发展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当它不与具体的时代相联系时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应具体化为某一局部的一小部分。
史的意义的边塞诗是在注意到了它们拥有共同的题材之外,注重把边塞诗作为一个独特的事物来考察它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定义又可分为两种,即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而历来对边塞诗内涵的争议也主要是围绕这两者而展开的。
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内涵规定在有唐一代,认为边塞诗这个概念应具有一种史的规定性,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范围限定,“乃是指产生于唐初,极盛于开、天年间,流响于唐晚末的反映边塞的作品。”[2]甚至还有人认为要“只以盛唐为界,中晚不涉及,更不能上溯汉魏,下流宋元。”[3]这种传统观点看到了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特殊而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仍显不够完善。
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放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综合考察,以梳理它的源流及发展脉络。认为它可上溯《诗经》,历经汉魏六朝以至隋、初唐的草创、模拟,至盛唐而蔚为大观,其后则是流响。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成熟和逐步衰落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共同题材的简单聚合。今人多持这一观点。
在综合考察以上几种边塞诗内涵规定的基础上,我认为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概念对边塞诗的研究最为有益,它可以指导人们对历代边塞诗歌进行综合梳理分析,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考察边塞诗的发展,认识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必然性及其与唐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文正是立足于边塞诗的这种含义来考察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
二、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诗歌,表现边塞生活和边塞战争内容的,在《诗经》时代就已有了,但是却直到唐代才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从《诗经》时代开始,直到隋代,现存的边塞诗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即已有两千余首。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作品中已有相当数量的边塞诗,到了盛唐,更是出现了边塞诗的空前繁荣,大批杰出的边塞诗人及高质量的诗作涌现,形成了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那么为什么边塞诗直到唐代才兴盛起来,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这可以从诗歌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自身因素
唐代边塞诗的兴盛是对以前的边塞题材诗歌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1)题材风格上的继承发展
边塞诗可上溯《诗经》,在《诗经》中,边塞题材就已出现并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广泛地反映了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影响。有反映边塞战争的,如《小雅•出车》;有描写征夫思妇、离情别恨的,如《卫风•伯兮》;有抒发同仇敌忾、保国戍边壮志的,如《秦风•无衣》;也有抒发人们的反战呼声的,如《唐风•鸨羽》。这些主题不断被后世继承,成为后来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到屈原的《九歌•国殇》里,那种对战争场面的精彩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沉悲壮的感情气势对后世边塞诗悲壮美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两汉是一个空前繁荣、武功卓著的时期,特别是对西北匈奴的战争和对西域的开拓经营,产生了许多边塞题材的乐府诗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还保有歌辞,而另外一些如《陇头水》、《出塞》、《入塞》、《关山月》等后来都只剩下了题目而丢失了歌辞,成为后世边塞诗中常用的题目。
建安时崇尚梗概多气、刚健有力的审美风格,诗人们用乐府旧题抒发现实感怀,歌唱建功立业的抱负,对唐代边塞诗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开始了对边塞风物的描写,从而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范围。曹操本人就创作了大量写边塞风物的诗。
两晋时期边塞诗创作渐见消沉,只是学步建安。但由于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诗歌开始注重格律修饰、语言雕琢,多用对偶,离乐府民歌精神渐远。
南朝宋齐上承两晋,豪迈壮志的边塞之作仍显寂寞,只刘宋诗人鲍照成就突出,多用五言乐府,风格俊逸,对后世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都产生过影响。梁陈时边塞之作却又骤然复兴,受当时宫体诗影响,这时的诗多关注征夫思妇的细腻心理,边塞乐府与宫体乐府合流,促成了这个时代哀怨纤巧的风格特色。
北朝乐府民歌则更多淳朴自然,或表现北方边塞风物或表现战争军旅,出现了《敕勒歌》、《木兰诗》等脍炙人口的杰作。
隋代的杨素、薛道衡、虞世基等人的边塞诗作已显刚健豪迈,显露出诗风转变的讯息。
至初唐边塞诗时已表现出主题的继承性和表现的程式化,丰富的题材和主题的积累以及初唐诗人在对宫体诗的反抗中形成的健康的审美风格为唐边塞诗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艺术形式上的探索
近体诗即格律诗与歌行体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在初唐定型,为唐边塞诗提供了适合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在继承并发展前人对艺术形式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资拓展的空间。
格律体是一种章句有“格”,声韵有“律”的诗体,句式上五、七言定格,修辞上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用韵,它萌芽于汉魏晋古诗,初创于齐梁“永明体”。自六朝开始沈约、庾信等大批诗人就开始自觉地探索诗歌的声韵格律等内部艺术规律,入唐之后,上官仪的声律探索及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的创作实践都为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沈佺期、宋之问,他们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发展,使律诗这种已趋成熟的诗歌形式完全确定下来,清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这里主要指的是五言律诗的形成过程,七律和长律的产生和定型稍晚,到杜甫那里才成熟。而绝句在五言古体逐渐格律化的同时也逐渐由五、七言四行小诗格律化形成,并于沈、宋以后正式定型。这也就是说初唐诗坛上的格律诗主要是五言律诗和绝句,格律诗的其他形式都还未充分发展起来,而且初唐诗人的格律诗创作还处于摸索定型阶段,其创作水平也未尽如人意,格律诗的表现能力还未被充分发掘出来,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格律诗讲求对仗,适宜于表现气势和创造包孕万千的意境,因此到了盛唐,格律体形式与边塞内容的结合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涌现出大批格律体边塞诗。如王昌龄就把七言绝句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了大量边塞题材的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
古体诗在唐代的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产生了七言歌行,初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可视为初创期的试作,在谋篇布局、开合转换,以及声韵节奏方面均为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堪称初唐七古双璧,标志着六朝后期以来酝酿发展的歌行体至此已完全成熟,从而为盛唐歌行体的盛行开了先路。七言歌行常被归入七古之内,其实它是唐代出现的一个七古新品类。它的句式虽以七言为主,但却又既可整齐划一,也可兼用杂言句或散文句式,比七古自由得多,篇幅可长可短,伸缩铺排,不受拘限,既可整饬合律,亦可自由挥洒,气势纵横自如,适宜于表现自由奔放、傲岸不羁的激情。盛唐边塞诗人那建功边塞的昂扬激情及奇特的边塞风物对诗人的情感冲击都适合用这种歌行体来尽情挥洒。盛唐边塞诗中除七绝外,大多是歌行体,如高适的《燕歌行》,而岑参著作尤以七言歌行为盛,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都是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体是初唐诗人借用近体格律并揉入铺张扬厉的赋体文学的特点对六朝七古进行改造的结果,体制宏阔、音韵谐美而又气脉流动,正与大唐汪洋恣肆的时代风貌相适应。这种诗歌形式历经初唐的草创,在盛唐时期尤其是边塞诗中达到全盛。特定的社会条件
边塞诗在唐代的兴盛也必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与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
首先边塞诗的兴盛与唐王朝边境战争的状况紧密相联,唐自建国起就一直边患不断,高祖时甚至一度陷入对东突厥称臣的境地,但自唐太宗开始,国力开始增强,对突厥、奚、吐蕃、吐谷浑等的侵犯也都予以坚决反击并取得胜利,此后,高宗、武后时期边患一直不停,玄宗即位后,重视武功,迅速夺回对三边的优势。总体看来,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唐对外族侵略的抵抗日益有力,这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由于国势的逐渐强盛,四方依附,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各地人民交往广泛。回俊才在其《边塞诗的形成及其评价问题》中认为盛唐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国力空前强大和统一,以长安为中心各民族(还有外国)商业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加强,这是边塞诗形成的根本原因。”可见民族交流的加强对边塞诗的巨大意义。这种民族之间交流不断又战争频繁的现实就是边塞诗形成的社会基础。
其次,唐代的知识分子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产生了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大多热衷功名。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尚武的时代精神。同时唐朝的用人制度除科举制之外,还有军功制,诗人在应科举之外,还可以“入幕”以博取功名,这都刺激了诗人出塞,而诗人们边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直接促进了边塞诗的兴盛。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种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学样式被选择而极度兴盛起来,最能显出唐代文学成就的就是唐诗,而作为唐诗坛的一朵奇葩的边塞诗又最能显出盛唐气象。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唐代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对我们深入认识并正确评价边塞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3 [2]张天健.唐诗答客难.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510 [3]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2 [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3 [5]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8
第三篇:元杂剧教案
一、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和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融歌唱、说白、舞蹈于一体。有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元曲四大家指元曲(杂剧、散曲)最主要的四位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二、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他著有杂剧六十部,现仅存十八部,其中曲白俱全者十五部。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艺术上,关汉卿被推为本色派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进步传统的接续继承者,而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伟大开拓者。为我国刚刚成熟的民族戏剧—元杂剧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为繁荣文学艺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四篇:元杂剧古文史整理
元代文学
戏曲的形成 元代,我国戏剧艺术走向成熟。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是中国古代各种表演艺术发展并综合运用的结果。
4“书会才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意识异动。和市民阶层联系密切,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这也是促成杂剧发展的重要因素。元杂剧的形式 元杂剧的体式逐渐定格化。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折是音乐组织的单位,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段落,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 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加上一两只曲子作为“楔子”,穿插在剧本中间或置于剧首。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的诗句,用以结束全剧情节,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8 演剧脚色可分末、旦、净、杂四类。
9杂剧的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曲词本色自然且感情强烈,既可用于抒发主人公感情,也可串连场目、渲染气氛。它可增加衬字,比较灵活,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宾白包括人物对白和独白,有白话有韵语,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10在元杂剧中,主要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演出所用之物,谓之砌末。
11保存至今的元杂剧作品150多种,《元刊杂剧三十种》,这是仅见的元刊选集,现存最早的元杂剧刊本。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明末以来流传最广的元杂剧选本,选一百本。另有近人隋树森新发现的剧本汇编为《元曲选补编》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2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一类是公案剧《窦娥冤》、《蝴蝶梦》和《鲁斋郎》 《窦娥冤》“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冤》题材源自于汉代民间“东海孝妇”的故事。
一类是历史剧代表作是《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 一类是妇女剧《望江亭》和《救风尘》。《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三、艺术成就
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1.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具有鲜明的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2.关汉卿塑造了个性鲜明突出的典型人物形象,并把人物放到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描写。
3.结构紧凑,场次安排和关目处理富有匠心。
4.关汉卿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 行的语言风格。他是元曲中本色派的杰出代表。白朴的《墙头马上》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一起被列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3 白朴词集名《天籁集》,“词语遒严,情寄高远”,小令尤为“清隽”。4 白朴创作了杂剧,《楚庄王夜宴绝缨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祝英台死嫁梁山泊》、《崔护谒浆》《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 5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6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马致远所作杂剧15种,现存7种,即《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以及《黄粱梦》
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8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9 《江州司马青衫泪》是一部爱情戏,据白居易《琵琶行》演绎而来 马致远还写了一批“神仙道化剧”和“隐居乐道戏”,如《任风子》、《岳阳楼》、《黄粱梦》、《陈抟高卧》等 11 马致远的杂剧语言“典雅清丽”,是“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被认为“《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的作品除《西厢记》外,仅存《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和《吕蒙正风雪破窑记》。14 《西厢记》题材的发展流变:《西厢记》源于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秦观、毛滂“转踏调笑”——赵令畤的鼓子词【商调·蝶恋花】《会真记》——宋杂剧《莺莺六幺》——金院本《红娘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的版本即学术界说的“弘治本”,全名为《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流传较广,影响较大。16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古典戏曲的杰作。
首先,《西厢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其次,剧本的结构安排严谨,情节曲折复杂,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悬念”,波澜迭起。第三,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活动,意境优美。
第四,《西厢记》善于吸取前代名作佳句,点染而成妙曲,还善于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语言自然流畅而秀丽华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是文采派的代表。
最后,《西厢记》在体制上对元杂剧也有革新和创造。
元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元代,北宋宋江等起义的故事传说成为杂剧创作的重要题材。出现了许多水浒戏,也有象康进之、高文秀这样写水浒戏的优秀作家。1 康进之,《梁山泊黑旋风负荆》、《黑旋风老收心》,均为水浒戏,今存前一种。
《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称《李逵负荆》。
李逵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同时又颇粗鲁莽撞的性格。刻画了他憨直、天真又不无小聪明的可爱性格。真相大白后的负荆请罪,则写出了李逵豁达的胸怀和勇于认错的品质。《李逵负荆》此剧的另一特色是喜剧手法的成功运用。2 高文秀,都下人号“小汉卿”。现仅存《黑旋风双献功》。此外还有《渑池会》、《襄阳会》、《遇上皇》等剧。
《双献功》和《李逵负荆》堪称元代“黑旋风杂剧”的双璧。3 还有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元代公案剧中最成功的作品。4 纪君祥,《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5 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汉高祖濯足气英布》、《尉迟恭三夺槊》,而以《柳毅传书》最为著名。《柳毅传书》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 这是一部神话爱情剧,具有浪漫色彩,但折射出的是现实人间社会的图景。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郑孔目风雪酷寒亭》两种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简称《潇湘雨》,是一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潇湘雨》以描写人物心理见长。8 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秋胡戏妻》的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则有《秋胡变文》。《曲江池》取材于唐代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郑廷玉,今存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布袋和尚忍字记》、《宋上皇御断金凤钗》、《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崔府君断冤家债主》、《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等6种。
《看钱奴》是郑廷玉的代表作,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张车子”故事。这个剧的主旨是宣扬贫富天定,因果报应的思想,有消极影响。
其中用漫画夸张手法,刻骨入髓地揭示了一个守财奴损人利己的本性和贪婪悭吝的心理。10 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老生儿》是一出社会伦理剧。11 李潜夫,有《包待制智赚灰栏记》杂剧一种传于世。《灰栏记》是一出公案剧。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包拯断案的情节 元后期杂剧 元杂剧的中心也由北方的大都转移到南方的杭州。出现了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等优秀的作家、作品。创作风格趋向典雅,创作题材多为爱情、文人韵事和仙道隐逸; 郑光祖,今存《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伊尹扶汤》等8种。3 《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是元后期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取材于唐人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 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郑光祖的《王粲登楼》,据东汉王粲的《登楼赋》虚构而成。6 乔吉,《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都以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为题材,乔吉的代表作是《玉箫女两世姻缘》 《扬州梦》演唐代诗人杜牧与名妓张好好的故事;《金钱记》写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与京兆尹王辅之女柳眉儿的爱情纠葛,投合了元代文人风流自赏的风气。宫天挺,今存《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两种 9 秦简夫,今存《东堂老》、《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秦简夫的《东堂老》,第一次正面塑造了李实这样一个见财不昧,有情义、重言诺、诚恳可信的商人形象。萧德祥的《杀狗劝夫》,王晔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范康的《陈季卿竹叶舟》,朱凯的《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等作家作品 元末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流行的地方戏“温州杂剧”或称“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南戏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北曲杂剧。在宋徽宗宣和年间 已经开始流行,到南宋时,盛极一时。在结构方面,它以“出”(或称“场”)为单位。以人物上下场为界线,出而复入,叫做一“出”。3 南戏剧本开头一般也有一段介绍作者创作意图、叙述剧情梗概的戏,叫“剧本开场”或“家门大意”。所以,南戏进入正戏,一般是从第二场戏开始。在南戏作品中,几乎有一般是描写爱情、婚姻或家庭故事的。5 其中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和“荆、刘、拜、杀”及《琵琶记》最著名。《张协状元》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弥足珍贵。这是一本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戏文,与《赵贞女》、《王魁》同一题材。《小孙屠》剧中曲调出现了一支南曲间插一支北曲的“南北合套”的体制,说明南戏已注意吸收杂剧的乐曲来丰富自己。
8高明,以词曲自娱,被誉为“南戏之祖”。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9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它保留了原戏文中赵贞女的“有贞有烈”,把他从一个“弃亲背妇”的反面人物改写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从而改变了戏剧冲突的性质。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三不从”(即辞考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而展开的。剧本第四出“强试”是冲突的开端。1
1这出戏本身的思想内涵比较复杂,一方面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人们按伦理纲常行事。另一方面又看到了伦理纲常本身是存在缺陷的,暴露了现实的黑暗面。使得这个悲剧故事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琵琶记》的成功还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不怕艰苦、自我牺牲的赵五娘的形象。她是典型的、完全符合妇道标准的贤妻孝妇。《琵琶记》的结构最为人称道的是“苦乐相错”,两条情节交错发展,两相对照,对比强烈,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琵琶记》的语言自然澄澈,以口头语写心间事,从实境得来。元代南戏较著名的作品还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后人称为 “荆、刘、拜、杀”。《拜月亭记》相传为元人施惠所作。《拜月亭》曲白本色天然,明代吕天成在《曲品》中说它“天然本色之句,往往见宝,逐开临川玉茗之流。”且列《拜月亭》为“神品”第二,仅次于《琵琶记》。元散曲和民间歌谣 散曲是我国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后期,在金、元统治下的北方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后世又称为“元曲”。散曲的每首曲子都有自己的曲调,称之为“曲牌”。每个曲牌都分属一定的宫调,并有句数、字数的限定。从结构上看,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又叫“叶儿”,就是独立的一只曲子,一调成文。此外,将两个或三个曲牌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带过曲”,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3 套数,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组曲”。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各套曲子的联缀有一定的顺序,一般都以【煞调】或【尾声】结束。元代散曲大致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家主要由关汉卿、王和卿、白朴、马致远等。
关汉卿的散曲作品如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双调·新水令〕《题情》等。关散曲创作最多的题材是男女恋情,〔双调·沉醉东风〕 5 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6 白朴,〔仙吕·寄生草〕《饮》 马致远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散曲作家,作品集《东篱乐府》,如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说“纯是天籁”,“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还有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哀和对隐逸生活的歌颂。如〔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还写下了〔般涉调·耍孩儿〕《借马》,塑造了一个拘谨、悭吝的人物形象,诙谐而嘲讽。8 元后期散曲成就较高的是张可久和乔吉两位作家 9 张可久,辑为《小山乐府》。乔吉,有“曲中李杜”之誉。张养浩,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如〔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睢景臣,其散曲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
13刘时中,曾作过两套〔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数,为元散曲中罕见的长套。14 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两人并称为“酸甜乐府”。元代诗文
1元初的诗文作家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深。
2在元代的诗文领域中,最突出的倾向是理学与文章合一。其影响主要体现为“雅正”的文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
3在元代前期的理学家中,刘因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刘因之文,号称 “醇正”,4戴表元,诗学崇尚“雅正”。当时出现“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6元代后期社会动荡,诗歌写实倾向大大增强。杨维桢的“铁崖体”是这一时期诗风的显著标志。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杨维桢个性狂狷,标新立异,认为诗是个人情性的表现,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其诗气势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但一味求奇,不免有诡异晦涩的特点。
第五篇:浅谈元杂剧《窦娥冤》(读书笔记)
浅谈元杂剧《窦娥冤》
在元代文学中,杂剧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元杂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中,堪称能够最生动、最直接也最大胆地反映广大社会下层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出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元杂剧被人们与唐诗、宋词并举而作为一代文学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有:“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笔者通过对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创作时代背景及其主要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元代杂剧的理解,亦希望通过拙文为喜爱《窦娥冤》的朋友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一、《窦娥冤》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
《窦娥冤》杂剧剧本,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著。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窦娥执意不从。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桃杌转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宝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窦娥死前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灵验。窦天章官拜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地面。窦娥鬼魂托梦父
亲,诉说冤情。窦天章重新审理此案,杀了张驴儿。窦娥冤情得以伸雪。
《窦娥冤》是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的悲剧。
十三世纪中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掠夺战争的破坏和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高利贷盛行。剧中窦天章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一年后本利四十两,无力偿还,被迫拿女儿去抵债,就反映出当时高利贷剥削的残酷性。元王朝又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窦娥进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勘,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但悲剧《窦娥冤》不止于揭示元代社会的黑暗,还赋予主人公窦娥以决不妥协的性格。它着重描画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使这个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妇,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黑夜,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给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洒上一层瑰丽的浪漫色彩。作者还以高超的艺术手腕,细致地刻划了窦娥内心
矛盾冲突,和性格的不同侧面,使她成为一个令人同情和崇敬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窦娥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窦娥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使人们认识一个可怜的,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是对千百年封建吏治的深刻
总结,充分揭露了元代司法制度的黑暗和残忍。
其次,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时代。张驴儿父子的逼婚、霸产、谋杀、诬告正是元代社会流氓残害百姓邪恶势力恣意横行的真实写照。黑暗腐败的政治必然包庇社会的黑暗势力。《窦娥冤》的基本情节,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窦娥冤》充分地暴露了元代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第三,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在元代达到了高峰。《窦娥冤》对于高利贷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做了深刻的反映。高利贷的罪恶活动,及其带
来的可怕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总之,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
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约1224—1300),号己斋叟,大都人,他一生从事杂剧创作和演出,写过杂剧六十余种,是当时一个杂剧创作团体“玉京书会”的首领,后人称颂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录鬼簿续篇》)。由于社会地位低贱,生活道路坎坷不平,使他有可能观察和体验下层人民群众的疾苦,摔打出一副铮铮铁骨。在题名为《不伏老》的散曲里,有一段最能表现他性格特点的自白:“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作家在长期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和形成的这种坚毅不屈的性格,都熔铸到他晚年最成熟的这一部悲剧作品的主人公身上。窦娥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实际上都反映了关汉卿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思想和愿望。如果说,《窦娥冤》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悲剧,窦娥是封建社会里开始觉醒的被压迫阶级一个成功的悲剧典型,那是并不过分的。关于这一点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在他所写的话剧《关汉卿》里有形象而生动的描绘,它真实地再现了关汉卿酝酿创作《窦娥冤》的经过,是我们研究这个悲剧的一份很有用处的资料。
二、《窦娥冤》的艺术特点
(一)《窦娥冤》的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窦娥冤》语言艺术特点表现在其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
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通俗生动的戏剧语言
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近代著名戏曲理论家王国维称赞他“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宋元戏曲史》)所谓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行,这就是关汉卿戏剧语言的自然,准确精炼,“不工而工”,如《滚绣球》《叨叨令》都汲取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口语质朴明快,富有音乐节奏之美。说白部分,对话多而独白少,曲白部分偏重于叙事说理。这一折的曲词“激
烈而少蕴籍“(明•何良俊《曲论》),作者不是间接含蓄委曲婉转地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直截了当
慷慨激昂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思想性格得到淋漓痛快的表现。
如《窦娥冤》全戏的高峰第三折,是一场唱工戏。开始的[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几支曲子,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了出来。窦娥胸中的激愤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
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
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鲍老儿》一曲唱词,把窦娥和唯一亲人婆婆生死离别的痛苦心情,表达得准确入微,既反映出几年来两代寡妇相依为命的苦难生活,也写出窦娥对亡夫的深切怀念。只有这种生活和这种心情,窦娥的宁死不肯嫁给张驴儿和甘心替婆婆承担全部苦难的行为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关汉卿的戏剧语言“本色当行,作品真实感人,”快者掀鬓,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懋循《元曲选序》),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
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
化的孩儿荐。”等曲情绪陡然转化,从另一侧面表现了窦娥深沉细腻、忠厚善良的性格。
剧中通过正旦的唱词 【快活三】、【鲍老儿】对窦娥与婆婆生离死别的描写,情绪低回深沉,场面凄楚哀怨,深深地叩动着人们的心扉。而“[正旦唱]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则反映了窦娥对含冤的不甘心而由无可奈何的愤恨心情,亦为最后发出三桩誓愿作出铺垫。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
(二)《窦娥冤》的剧场效果
1、自然分明的艺术结构。
《窦娥冤》在节奏安排上,紧凑集中,巧妙自然,虽然只是短短的四折戏,但由于作者匠心独用巧妙构思,因而,把剧情组织的繁简得体,疏密相间,使人读来既感到严守绳墨,两峰夹一谷无隙可击,又觉得节奏鲜明,摇曳多姿,在剪裁上,该简略处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如窦娥七岁到蔡家,一直到悲剧发生,中间十三年,许多情节只在第一折作了极简单的交代,从楔子到第一折,一跨十三年,用笔极为简练,需要突出描写时,作者又毫不吝啬笔墨,着力铺陈,如对第三折的安排,作者没有按照审案紧接判决的一般规律处理,不是把公堂审问放在第三折,而是把张驴儿告状,窦蛾受刑等所有的事件都放在前两折,交代清楚,然后腾出笔来,用第三折整一折戏来写窦娥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形成“两峰夹一谷的形势,从而把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现实主义烘托出的浪漫主义。
关汉卿“不是爬行的现实主义者,而是有思想、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为了抒发被压迫妇女感天动地的冤屈,表现被压迫人民宁死不屈的性格和有冤必伸的理想,按照自己对元代的深刻认识和窦娥性格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窦娥临死前发出气壮山河的三桩誓愿,即六月飞雪、血飞白练、三年大旱,这虽然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幻想产物,但却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冤复仇的愿望,和真理不可战胜的力量。三桩誓愿的实现,不是上天对窦娥的怜悯,而是人民力量的取大胜利。通过这三桩震撼人心的誓愿,人们心中怒火为之燃烧,精神为之振奋,斗志为之昂扬。最后,“天从人愿”的安排,预示窦婚后斗争的胜利,而且是冤气大清,正义大伸,人心大快,而且告诉人们,不是封建主义的天地神权主宰着人民的命运,而是人民不可屈服的斗争精神,支配天地的意志。最后窦娥发出三桩誓愿,这是作者一种大胆的艺术处理,其精神是浪漫主义的。这大有利于昭示这出悲剧深刻的思想内容,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精神。剧终时窦天章的出现,窦天章对案情的重新审理,表现了作者对窦娥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善恶有报的良好愿望。这一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下层群众惩恶扬善的心理,在一
定程度上,给人们以精神的安慰,反映了人民群众报仇雪恨的决心。
3、强烈的悲剧气氛。
《窦娥冤》是我国杂剧中著名的悲剧,作品通过刻画窦娥的悲剧性格,展示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描写了封建制度给被压迫人民造成的社会悲剧,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论雷锋塔的倒掉》)窦娥高尚的品格和悲苦的命运,构成她性格的特征,她的遭遇是悲苦的,抗争是坚强的,结局是悲惨的。窦娥具有美好高尚的品质,首先表现在她的坚贞不屈的性格,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反抗势力的相对弱小,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恩格斯《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这种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解决,作者不甘心让被压迫人民无声无息地死去,不肯让真,善,美的东西被无辜毁灭。这折戏里运用独特的构思,创造了独特的悲剧美,窦娥一出声,阴风飕飕,杀气腾腾,气氛凄烈悲壮,使窦娥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构成一种悲剧的壮烈美。最后,三桩誓愿实现,冤案平反昭雪。悲剧性矛盾,处处化为喜剧性的结局,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征。作为悲剧的主人公,窦娥形象的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千万悲剧的真正社会原因,并且激励人民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窦娥不仅是贪官屠刀下的屈死鬼,而且是封建社会的控诉者,抗争者。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它不仅使人产生悲哀之情,更令人激起悲壮之气。因此,这是胜利的悲剧,是中国式的悲剧,《窦娥冤》列入世界古典悲剧之中而毫无逊
色。
三、《窦娥冤》的艺术传承与发展
《窦娥冤》是取材于元代社会现实的一部作品,但它同前代文学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窦娥临刑前有三桩誓愿:第一桩血飞白练,是来源于《搜神记》里东海孝妇周青的故事。第二桩六月飞雪,来源于《太平
御览》所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传说。第三桩亢旱三年,见《汉书·于定国传》。这三段传说故事或者是事物的偶合,或者是撰书人的编造,其真实性本令人怀疑,但它符合人民的愿望。人们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关汉卿在写窦娥的冤情如何感天动地时,将这几个传说故事捏在一起加以渲染,使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这说明关汉卿熟悉被压迫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的伤口
能在当时流行,被称为“当行”作家,实非偶然。
《窦娥冤》最早的版本是陈与郊编的《古名家杂剧》(简称古本),刻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其次是臧懋循编的《元曲选》(简称臧本),刻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最晚的是孟称舜评点的《古今
名剧合选·酹江集》(简称孟本),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
七百多年来,《窦娥冤》不仅成为我国戏曲舞台的保留剧目,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由于杂剧的唱腔和说白带有时代性和地方色彩,后代不同地区的戏曲搬演此剧时,多数经过改编,明代叶宪祖把它改编为传奇《金锁记》,京剧又根据《金锁记》改编成折子戏,其中上演较多的有《探监》、《法场》两折,又名《六月雪》,是近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经常搬演的剧目之一。这些剧本对《窦娥冤》的人物和情节都作了某些改动,由于改编者没有能体察原作者的用心,以致删削了精华而增添了糟粕,很少见妙笔生花,使原作有所升华者。如《金锁记》写窦娥的丈夫蔡昌宗并非夭折,而是赴京途中路经黄河不幸溺水,被龙王招为附马,三年后入京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因行刑时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又与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平民百姓的悲剧,就蜕变务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和庸俗不堪的喜剧,原作的现实主
义精神就被阉割了。
参考资料:
1、《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古代散曲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中国文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4、《宋元戏曲考》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文学论丛》钱穆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