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建通教授:家庭教育到底是教育什么
韩建通教授:家庭教育≠家庭学习“您认为父母应当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孩子的学习了!”“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上重点学校;请老师辅导;做完作业给他检查;给他默写单词、默写生字、辅导他写作文、出算术题什么的。”
韩建通教授指出这是一位咨询家长说过的话。
建通教育韩教授说,这位母亲的回答,可以说代表了相当多的父母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诠释就是“家庭学习”,而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中心内容,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拐杖”、老师的“助教”,而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呵护和做人的教育这些做父母最基本的职责,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是父母角色的错位。
韩建通教授表示,父母角色的这种错位有三大危害。一是“扬短避长”“强己所难”。一些父母尽管为孩子付出很多,但由于不懂得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往往是有劲使不到点子上,而越发感到力不从心,这便成了“强己所难”。虽然有的父母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暂时现象中尝到过为之付出的“甜头”,但却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是制造了孩子社会化障碍。由于父母过于注重孩子学习,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家庭帮助他们社会化的责任。比如有的孩子考了上名牌大学,却因为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就这样,在父母们的不经意之中孩子成才成了泡影。三是“受累不讨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一方面,父母为了“保障”孩子的学习,替孩子做了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了孩子体验生活的许多机会;另一方面,也不顾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替孩子作了许多本该由他们自己作出的决定。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种人生权利的剥夺,基于这一点,建通教育的项目中很有针对性的有社会生存训练项目。
韩建通教授说:不少孩子对父母们并不内行的“学习辅导”以及一味地抓学习的做法相当反感,结果形成了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二篇:建通教育韩教授:父母最难理解的知识点。
建通教育韩教授:父母最难理解的知识点。
有一个很难理解也很难操作的知识点“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
而这个知识点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关过不去,很多家庭问题就解决不了。现实情况是“有脑无心”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多,偏偏“孩子是读心的而不是读嘴的”。这就造成了深刻的亲子鸿沟和矛盾。
因此,造成了几个矛盾,一方面家长用各种道理(用脑)教育着孩子,一方面孩子用各种方法反抗着家长的无心(要心)。
到底什么是用心和用脑呢?一句话:“用心”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对方内心的感受;“用脑”关注的是“事”,关注的是事件或问题的解决。当你不能真正地关注“人”本身的时候,那你就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当对方不信任你的时候,你一切关于解决问题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爱与幸福理论有一个关于爱的公式:“爱=信任+心赏+悦纳+支持+帮助”,当父母拥有了信任、心赏、悦纳、支持和帮助的能力的时候,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这其中“信任”、“心赏”和“悦纳”都是用“心”的;而“支持”和“帮助”是用“脑”的。“信任、心赏和悦纳”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知道的都是“知识和逻辑”,是在“用脑”,只有做到的才是“智慧”,是在“用心”。当父母能够发自内心地信任、心赏和悦纳的时候,你就是爱孩子了,孩子感受到了这份爱(孩子是用自己的心感受父母的心的,而不是听父母嘴上说的!)就会接受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发自内心的信任、心赏和悦纳孩子的话,孩子认为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都是“要求和包办”。父母提高自己信任、心赏和悦纳孩子的能力就是“调心”,父母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用脑”,所以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当然,调心是一个缓慢优雅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们按照爱与幸福理论所教授的方法一点一点去做到,一点一点去坚持做到,急功近利和半途而废一定不会“调心”成功。
1、实质:孩子是读心的,不是读嘴的;(嘴上功夫再好,孩子也不会买账)
2、误区:想学方法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想学方法的家长,都是心急的家长,心态没有改变,孩子也不会买账。)
3、原则:家长来学习,是来调心的,不是来调嘴的;(嘴上功夫的改变,心态不改变,孩子不会买账,更加会觉得家长虚伪,这不就是标准的说一套做一套吗?)
4、状态:教育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调心调到什么程度?自己的内心缓慢而优雅,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有为无欲”,表现形式是“身快心慢”。)
生活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心在前、脑在中、身在后”,调心最慢因为是修行,用脑次之因为是学习,越是没脑子的人身体就越发达,总是在行动,盲目行动还不如不行动。韩建通教授说教育孩子就是这样,真正能做好的没有几个,还需要父母慢慢去磨练。
第三篇:韩顺通先进事迹(定稿)
在建北二社区,有这么一位老人,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他用纯朴和善良演绎了一位普通老党员感人肺腑的慈善故事。他就是——韩顺通。
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韩顺通老人在每一次重大社会灾害和社会需求面前,总是用自己的爱心行动履行这样的诺言。2007年,我国南方和我市北部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雨雪灾害,损失严重,他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捐衣、捐物10多件。2008年,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每天以泪洗面的关注着灾情发展,又是第一时间捐款。2009年的台湾海啸、2010年的玉树地震次次都牵动着他那颗善良的爱心,在本社区居委会人们总是第一个看到他捐款的身影。
年过八旬的韩顺通老人其实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人、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不嗜烟酒,与老伴生活十分节俭。多年来,随着养老金的增加,老人的捐款也不断增加。走进韩顺通老人的老房子里,看不到一件值钱的家具电器,甚至翻遍了房间找不出一件象样的衣服。如果不是阳台上那盆盆怒放的鲜花,在时时显示着主人富饶的精神世界的话,眼前的一切,令人恍若梦中,不敢置信。韩顺通老人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象许多老人一样,住着窗明几净的房子,穿着光鲜,养老金也足可以使自己生活得优裕、舒适,但是,他选择了奉献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了这么多年,并且坚定地继续走自己选定的路。
第四篇:韩军教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听韩军,赵志祥教授高效课堂有感
昨天上午,在汝州剧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的语文公开课正在进行——教堂里座无虚席,人们脸上呈着笑意,眼里漾着敬意,掌声时有响起。在欢快的氛围中,我如沐春风,浑身的每个毛孔都是舒畅的——说心里话,听如此好课还是第一次。与此同时,我对韩老师的课有更多、更深的理性思考和总结,其课特点如下:
其一,教师要有人格魅力。性格开朗,和蔼可亲,特别是应该具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自嘲的勇气。对别人显示浓厚的兴趣和关心,大多数人都喜欢谈自己,因此在与人交际时应该懂得如何引发对方表露自己。与人交往时,经常和他们的目光相接触,使对方产生知己之感。博览群书,使自己不致言谈无味。
其二,语文教学重朗读。可以说,语言文字本身具有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特点。韩老师对语言文字以其特有的敏感力,大胆的、放情的去朗诵,在朗诵中张显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也张显了韩老师个人的教学理念——美读吟诵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韩老师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此时,文字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温暖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引进了语言文字的内脏,去捕捉其中的真意,从而很好的把握了作者的真实情感,为解读文本作好了铺垫。
其三,课堂设计巧构思。语文教学大纲上明确要求,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练,切忌面面俱到。过去,我对此要求不求甚解,听了韩老师的课后,才幡然醒悟,真正明白这其中的真谛——韩老师讲的是散文《南来北往》,文字有一千三百之多,从篇幅上看,别说讲课,就是让学生细读一遍也快下课了。韩老师却从冗长的《南来北往》中只截取了前三自然段作为教学之本,把“铺叙”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并附带讲了“排比句”的分句语序和词义辨析,这是多么大胆而新颖的构思啊!然而,更巧妙之处是教学内容的引出不是僵化的死板的,而是灵活的自然的有序的,韩老师在美吟诵读的过程里偷梁换柱,把“相关的排比句的语序打乱;相关的词语调换,如“奇妙”改成“奇特”;生动形象的语句换成抽象的概括性的语句,然后自夸朗诵得好,学生不自觉的提出异议,这正中韩老师的意图,于是顺藤摸瓜,有条不紊的进入了课堂教学,可以说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第四:传授知识贵运用。“学以致用”本是学生学习的宗旨,只有将课堂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方可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灵活的,生动的再现“学以致用”这一宗旨。韩老
师在教学中,围绕铺叙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拓展练笔,学生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语言实践中,淋漓尽致的演译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当然,韩老师的课堂还有其它特点;如讲课时儒者的亲和力,分析语言文字时咬文嚼字等特点,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言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韩老师的一堂课如“源头活水”清洗掉我教学理念中的杂质,让我豁然开朗,使我在语文教学的航行中有了灯塔、有了导航、有了方向和希望。真希望这样的“源头活水”能时时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
第五篇: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
新课程改革在整个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风起云涌。菏泽一中更是率先垂范。在学校正确引导下,广大教师奋勇争先,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勤肯地工作,开创着菏泽一中教育的新局面,收获着新的希望。
但是新课程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沿袭,唯有边实践边完善,于是就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2010年6月11日,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韩立福教授亲临菏泽一中,进行为期三天的指导,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在校期间,韩立福教授深入课堂听课,先后听了数学、物理、政治、语文四节课,对四节课作了精彩点评;为老师们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创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与案例研究》,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学生的行动策略。韩教授源于大量教学实践而总结提炼的观点现实指导意义极强,使我受益匪浅。理论报告后,韩教授引导教师们模拟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分别和三位教师共同上了三节课,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导,极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体验了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听了韩教授的报告,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冲满了信心。继续树立三点两线一体化的大教学观,狠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就是以问题为任务,贯穿学习过程,驱动学生自学,教师组织、指导、引导,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得。个人认为,这个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自学。
课堂观摩中我的疑惑:
1、课堂流程中关于学习目标的讨论与解读。固然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好达到任务驱动的效果。但是学习目标已经印在学案上了,这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或者说还有无印刷的必要?再就是关于这一部分的处理,物理就是朗读,语文都长篇大论了,政治我没有学案,不知道是否也是在朗读。执教老师简单评价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不知道韩教授对老师们的行为是否满意?教师是否应该强调重难点或加以补充?
2、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板演:讨论的是学案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模式,课前预习必须要充分,才能有此部分的精彩——各小组间的质疑。可是学生既然课前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了,再拌这样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也不够清晰)并且上台讲解,这部分是否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至少是属于低效环节?再就是,课下与学生交流,优秀生对这样的课堂,总认为收获甚微——同学说的写的,他早已理解的非常好了,这样的课堂,对他们公平吗?或者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如何促优?
3、课前预习不充分怎么办?韩教授认为每节课的预习需要多长时间?除去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等课程不给预习时间,还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 个学科,每周28节课,平均每天5.6节。怎么能保证预习充分?
4、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讨论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疑惑点、易错点?还是于不疑处设疑,引发思考?如果问题是基于内容设置,问题讨论后,学生的知识就系统了吗?如何保证知识的系统化?
5、如何看待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在观摩课堂模式时,我更关注的教师的行为,我希望知道教师要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我就物理课堂中教师的作用,谈一下感受。我觉得整节课,吕老师的语言非常少。引入(从初中的定量到高中的定性),课堂流程的宣布者(这部分好多环节让学生顺承,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这属于创造中的省略法,减少环节),简单是与非、好很好的评价者。我想知道,韩教授对这样的教师行为如何评价?
希望韩教授在百忙之中,能否就我的疑惑指点一二,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