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

时间:2019-05-12 03:5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

第一篇: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

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

在世界著名的家庭教育品牌中,周弘老师创立的赏识教育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方法。周弘历经二十年生命的探索,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为留学美国的硕士研究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命运。国内外近千家媒体对这一奇迹进行了报道,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他的赏识教育被誉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是家庭教育的万能钥匙。赏识教育真的这么神奇吗?先来看看他女儿的成长经历

在周弘老师的教育下,自幼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终于在三岁半开口说话,八岁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十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十六岁考取辽宁师范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十七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二十岁时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2002年3月与吴仪,邓亚萍共同被评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欣赏,来到人世,要为别人欣赏。识,认识,发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赏识教育是在看得起受教育者的前提下,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正视受教育者的缺点和错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增强受教育者的信心,挖掘受教育者巨大潜能的一种教育方法。周弘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是一种先爱后行再通的教育,它要求施教者潜入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心理,读懂孩子的心思,并且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成长。周弘认为赏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生命的沟通。

在我们的个性化教学当中,因为是一对一方式,赏识教育更容易也更应该贯穿其中,即便是成年人,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那么,如何将赏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呢?

1、学会发现

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他不喜欢弹-琴,却喜欢画画;做事没有耐心,却很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祖冲之的父亲是个小官员,整天望子成龙,祖冲之不到9岁时,父亲逼他背《论语》,结果两个月才背了十几行,被骂做笨蛋,让他读书做大官,就是读不上。后来,他的祖父发现了他的数学才华。用赏识的眼光仔细观察,你将发现孩子的魅力四射。

2、创造机会

赏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发挥才智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展示,如跳舞,唱歌,画画,游戏等等。还可以让孩子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做一些家务活。对老师而言,课堂上尽量让同学们动起来,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交”(先学习后交流)的模式正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会的东西尽量少讲甚至不讲。

3、耐心等待

赏识是一种宽容,给孩子机会,就要学会等待,不要因为孩子的速度较慢,就自己动手,取而代之。孩子当然愿意,坐享其成,可时间长了,孩子们的能力缺失了,这是谁的过错?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

4、给予鼓励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应给予赞美和鼓励,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来积累信心。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陈景润小时侯家境贫寒,兄妹较多,陈景润不善于言辞,小兄弟们常逗他,而他总是坐那看书,根

本不理会这些,他的父亲发现了这点,对其肯定并表扬了他。做父母或老师要相信孩子的潜能,默默地支持他,赋予孩子完全发挥潜能的机会。这样,孩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才是奶。否则,孩子喝的是奶,挤出的便是草了。所以,赏识引领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五、爱孩子 懂孩子 尊重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而教育孩子却是一项事业。作家杨学武的孩子到美国参加中美中学生友好交流活动,回来后给父亲的第一个建议是要他的父亲向他的美国老爸学习。他说,美国的家庭中,大人与孩子讲话,常蹲下身子,与孩子平起平坐。他们认为,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样做,不仅表示孩子与大人的亲密接触,更显示对孩子的尊重。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宣扬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对待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外国猫还是中国猫,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妨借鉴一下。试想,美国人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习以为常,而国人却很难做到。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说话,往往是大人高高在上站着,孩子卑躬屈膝跪着,或大人趾高气扬坐着,孩子规规矩矩立着,教育孩子的态度之严格,口气之磅礴,让孩子目瞪口呆,心惊肉跳。长此以往,孩子便坐稳了奴隶,并以做奴隶为荣耀,最终成为奴才。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天职。父母要成为孩子亲近的人,要成为孩子 的朋友,就要以身作则,要懂得孩子心理,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尊重孩子的情感,意愿,选择,做老师更应如此,有些学生在家里不被家长理解,把希望寄托于老师,如果老师也不能理解,生活岂不一片黑暗?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与你亲近,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你的教育才会收到更良好的效果,并与你产生情感共鸣。首富比尔盖茨梦寐以求上哈拂大学,终于如愿以常时,家人为他高兴,可上了一年,他却要求退学,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家人也难以理解,后来,还是尊重他的选择,研究计算机。事实证明,盖茨及其家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当然,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绝不是没大没小。

《中国教育报》“新闻视点”栏目刊发了《尊重==点击道德教育部门的切入点》一文,从道德教育者的角度对我国目前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尊重教育”这一理念,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他们需要被人尊重与认可,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怎样才能做到

1、学会倾听

孩子的世界有许多家长和老师未知的东西,每个孩子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潜心静听,静心等待,您将发现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独具特色的生命体,倾听孩子的心声,您将为自己创造的这个万物之灵而自豪.有一个女孩与班级同学发生了矛盾,情绪非常激动,回到家后,对母亲诉说,言谈中常有愤激言语,母亲想劝女儿,可是因为嗓子哑了,暂时不能说话,每次想说的时候,都没有说出口。第二天,女儿高兴地说,妈妈,谢谢你昨天能听我把话说完,事后我想了一下,发现自己的话有很多不理智的地方,今天心情好多了。我知道该怎样做了。

2、学会理解

一个学生上课迟到,老师说,快进来吧,你一定有非常特殊的原因,而且暂时还不能与同学们说,下次尽量不要迟到。结果,下次又迟到了,老师说,快进来吧,这次情况更加特殊,不仅暂时不能与同学们说,连老师也不能说,不过,我相信你下次再也不会迟到了,同学们,你们相信他吗?相信的同学请给他鼓掌。刚开始,掌声稀稀落落,后来,掌声终于响起来,而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

还有一次,我让课代表排列口头作文序列表,早读时,我到教室看看,课代表在那生气,再看,刚排好的表,就被一位男生撕掉了,我大为恼火,显然,这位男生是在向我挑战,因为我刚接手这个班,其余同学也在拭目以待。我找到了那位男生,他承认了事实,但没有承

认错误。怎么办?原来,这个男生自读书以来,被提起来读书的概率几乎是零,更别说上讲台做演讲,碰巧,课代表又把他他排到了第一位,他没有信心,让课代表往后调,课代表认为这也是一个锻炼机会,没有调,于是,这位同学一怒之下,撕了,看你能把我怎样,大不了回家,反正成绩也不好。事实如此清楚,情节这般简单,怎么办?我说,你说的情况我很理解,因为怕说不好,被同学们笑话,感觉没面子,每个人都要面子,不过,这也是班级的一项工作,课代表花了时间排表,结果被撕了,人家能不伤心吗?况且,撕了以后其他的同学就不知道自己的顺序。另外,没有人哪家权威机构规定你一定比别人差,即使规定,决定权人仍在你的手里。如果信心真的不足,可以往后调一天,你看行吗?他终于鼓气勇气说行。我趁热打铁,说,一个人犯错误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今天的事情,你看怎么处理比较好?他没说话,我看出他在进行思想斗争,我说,给你两分钟的时间考虑,两分钟后,我找到他,他说,让我在同学们面前解释,很不好意思。我说,这不但不会丢面子,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后来,我让同学们暂停读书,说,同学们,今天早晨,某某同学因为一时性急,误犯了小错误,现在,他已经认识到了这点,他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下面掌声有请。等他说完,我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能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想,大家肯定原谅他的错误,是吗?还不能原谅他错误的同学请举手。试想,谁会举手?就这样,撕表**圆满解决,后来,我和课代表交流了自己的看法,遇到问题,坚持原则没错,但也要灵活机动。这样方可赢得别人更虔诚的尊重。

学会宽容

常说世界是大花园,有花有草。花有花的芳香,草有草的气息,且花开有早有迟,草长有高有低,不要因为开得迟或长得慢,就开始不满。失意的时候需要安慰,《聊斋志异》中的读书人往往禁不起赏识与安慰,一个成年人在痛苦失意时尚且禁不住安慰,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不要因为成绩的高低,判断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家长们老师们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其实,不是所有的铁都能炼成钢,也不是所有的铁都需要炼成钢,文革期间“大炼钢铁,”毁了多少?损失多大?

3、学会沟通

鲁迅的小用说《药》讲的是革命者夏瑜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被砍头杀身,而广大老百姓不但不理解他是为了谁而牺牲,相反,老百姓华老栓却用馒头蘸他的鲜血,为生病的儿子华小栓看病,这实在是一场悲剧,悲剧并不仅仅在于夏瑜被杀,还在于无人理解他的牺牲。或许您会说我们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我们,那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消除代沟,化代沟为代“桥”否则,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微不至,充满了奉献精神。可孩子倒不一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有时还会恩将仇报。,有一个机构曾经主持过一项调查,对象是日本15所高中1300名学生,美国13所高中1000名学生,中国大陆21所1200名学生,问题是 „谁是你最尊敬的人‟。美国和日本的学生回答前三位的是爸爸妈妈还有篮球明星或英雄人物,而中国的父母被列在第十和十一位。又据湖南某新闻媒体报道,在讨论对待自己父母态度时,收到的500封来信中,有90%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父母不满。这两项结果让父母亲惊讶之余伤心不已,自己为孩子付出这么多,竟是这样的结果。我们总以为爱孩子,了解孩子,可孩子却这样对自己,如果要调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结果会怎样?不得而知。如果家长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不但不理解,或许还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家长们能不伤心吗?因此,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您。作为老师,更应该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您的威信。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教‟字,左边是孝,尽孝道,是德,右边是文,有文化是才,德才兼备方为人才。再看孝,上边是老子头,下边是子,做子女的应该把老人放到比自己高的位置,再者,一个人只有等到自己 上有老,下有小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孝。作为一个教师,只

有具备了德与才,方为真正意义上的 教师。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挫折与惩罚教育,中国少儿中心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要把握好度。但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负责,里根总统小时侯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坏,要赔偿12美元,当时的12美元对一个孩子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回家后,他告诉了家人,家人帮他赔偿了这笔巨款,但要求他偿还。里根通过打工等方式终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惩罚的力度一定要让学生承受得起,不能超限,否则得不偿失。赏识教育同样离不开挫折教育,在赏识的基础上进行挫折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人的生命有无形生命(即意志品德等)和有形生命(凡胎肉体),无形生命经过千锤百炼,有形生命便能越过万水千山。

当然,任何 一种教育理念都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况且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个体差异,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愿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让师生关系更亲密,让自己的生活更和谐,让个性化教育更发展。

第二篇: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教育中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

[日期:2013-09-24]

来源: 作者:王晓虹

[字体:大 中 小]

一直都存在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缺失,生命行为失范的现象。一方面,人民警察不尊重他人生命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执法时肆意辱骂百姓、刑讯逼供致人死亡、防卫过当随意开枪等。另一方面,人民警察不珍爱自我生命的事例也时常发生,如,执法时不注意加强自我防护,连续作战不注意休息,因工作压力大而自杀身亡等。生命是宝贵的,他来是一瞬,去是永恒,珍惜仅属于自己一次的生命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人民警察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承担着重大的政治任务。所以,人民警察既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自觉克服当今普遍存在的生命意义感匮乏,生命价值迷失,生命幸福感丢失的生命异化现象,珍惜生命之存在,促进生命之和谐,提升生命之价值,活出精彩、有意义的人生。公安院校都开设了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旨在培养预备警官的警察意识及提升预备警官的职业道德境界。将生命教育贯穿于该门课程,使其成为课程主线,既有理论基础,又有现实必要,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

一、生命教育何以能够成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的主线

(一)生命教育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教学的目标相吻合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越来越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生命教育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的,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让人的生命自由生长,所以说它既是教育内容,也是价值追求,还是教育理念。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引起了哲学界、心理学界、宗教界的关注。关于生命教育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使之学会过现代人文明的生活。因此,生命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只有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生命教育。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是在公安院校学生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警察职业具有神圣、复杂、要求高的特点,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其职能的广泛性,因为人民警察既是执法者,又是管理者、服务者,警察职业角色的复合性决定了警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复杂性,在公安院校中开展“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已经成为专业和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1】。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良莠,不仅关系到警察自身的形象,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警察队伍是国家机器中损害得最严重的零部件,“中青年民警英年早逝是民警因公牺牲的主要特点。”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5年,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2.8岁。因公牺牲的民警中,“过劳死”成为夺取民警生命的头号杀手。其次是因交通事故牺牲,排名第三的是在工作时间遭遇意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教育我们的预备警官在将来的权力行使过程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并为人民群众实现生命价值保驾护航。同时,通过职业道德的约束,使人民警察不缺德、不违纪、不犯法,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提升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教育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教学的目标是相吻合的,这是将生命教育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公安部历来高度重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在主要经历了三个版本的演变后,今天所提倡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是2011年9月的版本,也就是在1994年版本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八条修改和完善为十条。2011年版的十条内容是“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热诚服务、文明理性、严守纪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团结协作”【2】。扩充后的内容包含了人民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以及纪律作风三大方面。新版本既继承了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体现在: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反映了公安工作的新需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新诉求。关于十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公安部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如第一条“忠诚可靠”的要求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第二条“秉公执法”的要求是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第八条“甘于奉献”的要求是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第十条“团结协作”的要求是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对预备警官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珍惜生命之存在,促进生命之和谐,提升生命之价值。2011版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十条蕴含

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忠诚可靠”是原则问题,是大是大非问题,是人民警察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人民警察实现生命价值的基本前提;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人民警察是执法工作者,“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最本质的要求,是人民警察实现生命价值的道德常态;“英勇善战”是人民警察忠于党、终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最高体现,是人民警察珍惜生命存在,提升生命价值的亮点所在;在人民群众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简单粗暴的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文明理性”是人民警察珍惜生命存在,促进生命和谐的时代新要求;“严守纪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团结协作”这五条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人民警察在职业生涯中做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遵纪守法且拥有一定道德境界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所以说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这也是将生命教育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如何将生命教育主线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

(一)让课堂教学环节充满生命关怀

1.教学内容渗透生命关怀。

生命关怀最能体现人性之真善美,是人们追求真、善、美、圣的精神原动力。在十条职业道德规范中,每一条都可以挖掘出生命关怀的理论依据与鲜活的现实素材。于是在讲述规范要求时就可以遵循这样的逻辑思路:遵守了该规范,就可以一箭双雕(既有人民警察自我生命的充盈与生命意义的提升,又有人民群众生命权利的保护与发展)。教学实践表明,渗透生命关怀的职业道德教育,避免了道德宣传的假大空,学生大多感觉到遵守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涯的常态,是安身立命的基调,是获得幸福的源头。以第三条规范“英勇善战”为例。在讲述该内容时,可以进行如下分析:英勇善战是新时期执法环境复杂给人民警察提出的挑战。为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警察应该做到的较低层次是勇往直前,较高层次是机智果敢,最高层次是减少伤亡。较低层次要求人民警察杜绝不作为,面对危难不退缩,不逃脱,这是为人民警察人民服务的较低境界。较高层次要求人民警察敢于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斗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不作无谓的牺牲,这是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较高境界。最高 3

层次要求人民警察把珍惜生命与无私奉献有机结合起来,争当英雄,不当烈士,这是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普遍认为公安部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英勇善战”不是毫无人性关怀的僵硬条文,而是有情有理的凡人道德。遵守该道德规范,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高于其他职业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是人民警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

2.教学方法彰显生命关怀。

关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教学方法的探讨一直都在进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意蕴,并让课堂鲜活起来的有效方法。在讲述“秉公执法”这条规范时,可以引用该案例进行教学(2009年3月12日,湘潭县公安局刑侦大队4名干警在审讯19岁的犯罪嫌疑人胡奋强时,采取了刑讯逼供,导致了胡奋强死亡。200多家网站网友发帖进行评价。有这样的评价:“可怕,自称是法治社会的警察如此刑讯逼供!!”“警察就是土匪,他们随便殴打平民百姓!!”),可以从人民警察尊重嫌疑人人权与生命的角度,也可以从人民警察敬畏自我生命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警察遵纪守法,秉公执法的重要性。在学习“英勇善战”这条规范时,可以运用以下案例教学(连续接警28起,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黎托派出所的36岁民警李杨累倒在岗位上,抢救7天后于2013年5月16日去世。在李杨同志追思告别仪式上,8岁儿子演奏了父亲平日里最喜爱的钢琴曲为英雄父亲送行),通过该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一方面缅怀英雄,学习英雄,另一方面要增强身体素质,注意劳逸结合,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探讨“热诚服务”这条道德规范时,可以引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警察与精神病人”这一视频案例,从而组织学生就该案例进行讨论,就如何尊重精神病人的生命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人民警察服务人民,要尽可能地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既不越权也不失职,从而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

(二)让实践教学环节蕴育生命情怀

生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多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憾和人格的陶冶【3】。“人民警 4

察职业道德”课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让预备警官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就课堂实践活动而言,由于人民警察的道德实践具有复杂性,可以组织学生就典型案例开展讨论、辩论,在探索与争鸣中提升认识水平。如,通过对以下案例的道德解读与法律解读(2013年4月25日,广东一男子持扁担追打警察的过程中被警察击毙。警方称,当时冼副所长在狭窄的巷内一边躲闪,一边撤退,同时发出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当董某抡起扁担再次袭击警察,冼副所长再次发出口头警告仍然不凑效时,警察鸣枪示警,董某继续袭击警察,冼副所长在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下,被迫依法开枪自卫,董某受伤倒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能够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生命教育。学生通过讨论,会形成一些观点,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就该案例而言,从职业道德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发现警察在“英勇善战”方面是欠缺的;从法律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发现警察属于正当防卫,但是属于防卫过当。另外,课堂实践活动还可以运用观看警示片、电影等形式。就社会实践这条途径,可以有以下形式来培育预备警官的生命情感。如,通过组织野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邀请“劫后余生”的人谈他们的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有更强的对生命的眷念和执着;组织学生参观监狱,使他们感受自由原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请优秀的一线警察来学校讲述如何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斗谋,如何面对歹徒克敌制胜;把违法犯罪的警察请进校园,通过“忏悔教育”警示预备警官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要遵纪、守法、守德等。

人民警察是代表国家来行使权力的职业,国家赋予了使命,人民寄寓了厚望,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诱惑。博登海默认为“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和道德境界的诱惑【4】。”如何抗拒诱惑?既需要法律他律来约束,也需要道德自律来保障。为促进我国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举措。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不与时俱进,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就容易导致空洞的说教。所以,将生命教育之内容与理念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使课堂教学环节充满生命关怀,使实践教学环节蕴育生命情怀,应该成为新时期“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教学改革的可圈可点之笔。

第三篇: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承担的重任。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文质兼关的表现民族大团结的课文语文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民族团结的内涵。引领学生通过文章的字词句篇,感受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氛围,从小接受民族大团结教育。

【关键词】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教育 语文教学

一、将民族团结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严肃的内容

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是经过长期交往融合形成的相互依存、多样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也是一项内涵丰富政策性很强,具有一定敏感性的工作。2008年11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发布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二)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单一种族国家的爱国主义不同,必须要经过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发展的四个层次,由此,我们必须要经过多个层次的情感经历,才能走向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爱,即在“祖国爱”与“乡土爱”两个层面之间有一个“民族爱”的层面,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还需要尽可能地多方面了解本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只有经历了对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才能真正达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层面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引导儿童达成“民族爱”的重要途径。

(三)国际上通过学校教育而培育国家统一意识的新趋势

世界各国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都是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小学到高等教育都开民族文化课,要求各民族学生从小了解本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语言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国家的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培养各民族学生共同相处、交往的素质,并把各民族学生学会和睦相处作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本国多元文化的教育、交流进而形成国家统一。

(四)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人口之间对流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务工人员也在大幅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关系到国家的长久稳定与统一,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内和各民族、外防渗透的重要武器。

二、将民族团结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形式

(一)把握教材,挖掘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很多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关系。有的课文描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以及民风民俗,如《草原》中一碧千里、令人惊叹的奇丽美景、《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被誉为“西藏江南”的神奇景观、《海市》中沙漠戈壁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蜃楼、丝路花雨,《五彩池》中昆仑山上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葡萄沟》中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还有一些课文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以及各民族情同手足的亲密关系,如《难忘的泼水节》、《无私的奉献》、《菩萨兵》、《亲人》等。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很好素材。

三、感受形象。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精神的感染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中促进民族团结的人物的形象,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自读课本第七册《无私的奉献》一文,讲述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离开年迈的母亲和体弱多病的妻子,两次进藏,历经十载,和藏族人民结下深情厚谊的故事。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向病人献血,给藏族群众看病,体现了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这篇课文,深刻体会课文的内涵,并查阅孔繁森的资料,了解他的感人事迹。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被孔繁森的奉献精神所感染,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中的一句话——“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菩萨兵》一文记述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群众春耕,以实际行动得到藏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的故事。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笔者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朱德同志的话,如“怎么受得了呢?”“节气不等人啊!”“我们要尽心尽力,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把藏胞的地种好”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同志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急藏族群众之所急,想藏族群众之所想,关心藏族群众疾苦,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朱德和孔繁森一文中的“我”,都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描写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课文,这些课文反映了少数民族群众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聪明才智,如《草原》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访问陈巴尔虎旗的公社,在草原上受到蒙古族群众热情接待的见闻,描写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情景,表现了蒙汉群众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作者始终围绕着“草原”二字着笔,一条线是写景,另一条线是写情,表现了民族团结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在教学时,把握这两条线,在引导学生感知情境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引导学生通过这句话深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文中“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印象非常深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既领略了草原的美,也感受到各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五、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受到民族团结教育

不同的不少数民族学生同校,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寓教于乐,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语文活动课上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如开展讲祖国悠久的历史;讲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讲祖国灿烂的文化;讲各民族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开展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舞蹈,画一幅民族风情画,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件民族工艺品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文体活动的德育功能,渗透了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学生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参观真教寺、清真寺等古迹,了解了回族的历史和宗教信仰,见证回族群众庆祝古尔邦节、开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盛况。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并引导学生在说话课上把这些好人好事介绍给同学,把了解到的民族团结事迹表演出来,围绕“我能为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做些什么”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促使学生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坚定的信念,从而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民族团结之花代代相传,永远开放。

六、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提升师资,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师资水平。由于该项教育政策性强,有一定的敏感性,学校宜采用教师“广泛参与、重点宣讲”的方式,由专职教师进行专题教育,从而确保教育的生动、鲜活、准确,充分保障教育的质量与成效。采用专职教师授课,也便于教师自身的再教育、再提高,确保思想与内容与时俱进,确保教学呈现方式的儿童化、现代化,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专题教育的实效。

(二)广集资源,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丰富内容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用的资源,如语文、品德教材中的内容,如清真餐馆、朝鲜泡菜、维族葡萄干,或许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其他民族的儿童与家庭,等等,这些都是随处可见可用的资源。同样,我们许多教师和孩子也常常有机会走人民族地区,带回了许多民族风情浓郁的纪念品、纪念照和快乐的回忆,学校宜利用校刊、校园网等平台,充分整合与展示这些资料,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将“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整体提升民族团结的实效。

(三)因材施教,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多种形式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教育形式宜活泼多样。千篇一律的说教、枯燥乏味的陈词滥调是无法引起儿童足够的注意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因材施教,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中,将鲜明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中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我省的思想品德教学仍以中考为指挥棒,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训练考试能力为目的,严重背离了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因此,如何让素质教育更好的渗透到思品的教学之中,使得学生的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升华,仍是思品老师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选择性;提倡自主、探索与全作的学习方式,使真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来说科学知识越丰富、越深奥,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社会矛盾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平面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重视情感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的联系,思品学科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如历史、地理、语文,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思品课标》曾明确指出:“要处理好与小学思品课、中学语文、史、地、等课程的关系。”因此,思品课要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局着眼,在与各科教学的横向结合中进行讲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沟通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扩展学生的思维。

三、初中思品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师讲生授的局面必须改变。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时间,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今天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有看问题独特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学生超越教师,教师必须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能指望他去开拓、创新呢?我们应当敢于让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与你平等对话,敢于允许学生提出与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才有保证明天我们的学生会拥有一颗充满批判精神的头脑。

四、超越思品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

二是外联,让学生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请社会名流讲课,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三是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鼓励学生收听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组织时事沙龙,使学生感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做到政治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功能的有机结合。

五、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了解生活,关注科学,走向社会。

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思品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特别是通过故事引趣、设疑引趣、诗歌引趣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乐于学习、明理导行的目的。

六、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

但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老样子,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传统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唯恐学生成绩下降抹杀了自己一年半载付出的艰辛劳动。

初中思品教学课程改革,其中评价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要想真正调动起广大政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设计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根本目标,促进教师和谐、健康的发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学质量的做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总之,要实现思品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品德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农村中学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篇:将地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教育论文

所谓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没有反思,就没有未来。前苏联大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方面的日记,写随笔和记录。显然这些记录对我们教师而言无疑是无价之宝,他可促使教师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足,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避免再次造成不足及错误。

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是重复,而更应该是教师从更广阔的社会,教育层面及伦理自我意识的觉醒,将教师置身于地理教学的整个情境之中。针对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进行反思,本人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思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创新意识,固原守本,传授知识的形式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教师夸夸其谈,吐沫横飞,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主角。及时传授方法不当或知识传授上有错误,也不接受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课堂上霸气十足,唯我独尊,更不用说给学生创新思维,开展想象的空间了,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积极的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时的注入新鲜血液,并以此来知道自己的教学实践。

例如前些年,有一次我在讲解“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时,指出“北半球每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23.5度N的纬线)上,此时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大约有十五个小时左右,而夜晚的时间最短,大约为九个小时左右,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因此夏季北半球的气温最高”时,有一名学生忽地站起来说:“地球公转的角度和速度都没有改变,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昼夜时间长短都应该是一样的。”我当时十分生气地对他说:“不知道就不要瞎说,别调皮捣乱耽误大家时间。”结果这个同学翻着白眼很不服气地坐了下去。从这以后,此学生再无提问的激情。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次失败的教学插曲。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还可以重申北半球6-8月份正午太阳高度最高这一角度来加以澄清。

2对问题设计的反思

一个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对知识理解的程度。设计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出发点,要立意明确,要以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为根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再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偏差的现象,事后分析原因得知,根本原因在于实施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对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对教学设计的时间反思。因此,我们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时间是否步调一致,合情合理,这样才能及时地加以调整,从而不断地探索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讲授“地图上的比例尺”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比例尺大大小与内容的详略,范围的大小有直接关系,首先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后并回答:(1)要绘制地图内容相同的镇中学和全镇两幅地图。哪幅地图内容详细?哪幅简略?(2)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如何选择比较适宜?学生们用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反思还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反思,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等等。只有反思,才能比较鉴别,才能查漏补缺,也才能得到教学成果的提升,但愿我们能经常地进行反思,正视以往教学过程的成与败,才能更谨慎地走好前面的路。

下载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剪纸贯穿于教学

    剪 纸 贯 穿 于 教 学 中 张爱粉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传统的民间技艺,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

    高三物理教学论文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高三物理教学论文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纳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

    将党性教育始终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将党性教育始终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摘 要: 党性教育是党校主体班培训的必修课。是通过一系列党性教育课程与活动,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

    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材料[精选合集]

    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材料三篇____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安排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目的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结合......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合集五篇)

    文章标题: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构建和谐......

    将国防教育学习贯穿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始终

    将国防教育学习贯穿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始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县发展和改革局......

    将情感因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touxianji

    有效教学 将情感因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邸同兵 有效教学 将情感因素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泗洪县瑶沟乡中心小学邸同兵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活动是教与......

    谈赏识教育 于海燕(最终版)

    谈赏识教育 赏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它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教育。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是教孩子走路、说话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