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贯穿于教学

时间:2019-05-15 03: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剪纸贯穿于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剪纸贯穿于教学》。

第一篇:剪纸贯穿于教学

剪 纸 贯 穿 于 教 学 中

张爱粉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传统的民间技艺,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的形成,为幼儿具有创新意识打下基础。通过剪纸学习活动,把剪纸作为表达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表现形式,从而起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剪纸活动还适合于个别化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发展,真正体现出针对每一位幼儿的教育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动手动脑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性。现在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剪纸活动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干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大有益处。

一、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想、去动脑、动手做,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那怎样才能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呢?

二、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必要的物质准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幼儿剪纸时,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外,还要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宣纸、颜料、胶水、毛笔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主题情节,并引导幼儿剪出最高水平。如:幼儿根据需要选择适宜作品的染纸图案,经精心折叠后巧妙地利用原来的图案色彩,将它剪成一幅幅生动有趣、图案别致的剪纸作品,通过对图案设计、色彩的配置和对种种技法的掌握,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在剪纸活动中,我还经常鼓励幼儿拼贴和老师范例不一样的作品。如在练习剪三角形、正方形时,当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能拼成小房子后,还应激发并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三、创设轻松自由的精神环境

《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平时指导幼儿剪纸中,要常常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如:“你剪的这个小朋友太可爱了,你能举起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吗?”“你剪的这个窗花太漂亮了,你真了不起。”由于我给予每个幼儿被认可的快乐,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欢剪纸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

四、组织有序的剪纸过程

1、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都来源与生活,来源与大自然。因此,当幼儿在创作剪纸时,他首先就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

需要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学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2、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在剪纸的教学中,我先教幼儿剪直线和曲线,练习最基本的线条。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他们学习剪简单的图形,从圆形开始。在剪的过程中,我逐渐教授一些技巧。例如在剪圆的时候可以将正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剪出半圆,打开后即成为一个圆形。通过多次的折纸,剪一刀就可以成为五角星等等。整个教学进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十分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我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孩子们剪纸活动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练出了一双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同时我还发现,剪纸还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为幼儿具有创新意识打下基础,具体表现为:

(1)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幼儿主动探索欲望。

幼儿剪纸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幼儿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让幼儿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进行剪纸,由于这是幼儿自己所选择的,则必然会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就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剪纸增添了内驱力。

(2)增强了幼儿的智力,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幼儿剪纸就是要求幼儿在掌握了一个系列的基础上,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剪出各种不同的其它物体,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幼儿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幼儿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意志力。

(3)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

在剪纸过程中,也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他们明白做事必须按顺序进行。

(4)促进了幼儿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的精神。

我们觉得剪纸艺术是一门艺术,让幼儿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总之,幼儿剪纸艺术是一项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探讨和研究方面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找到剪纸艺术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用现代教育方法与手段来传授剪纸艺术知识和技能,使剪纸教育穿越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篇:把高尚师德贯穿于教学始终

把高尚师德贯穿于教学始终

上海市杨园中学

金武英

培训号: 087731013 师德修养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优化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师德修养。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安心,安了心才会用心和专心,才会提高自己执著追求事业的责任心,进而尽心尽力地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为了给学生解答一个疑难将尽其所能去做。教师的职业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在于通过教书育人的实践去体现对事业的忠诚,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只有敬业,只有乐教,才能在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到“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才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如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捧着一颗心来”,将社会责任意识、师责意识善始善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认识到严谨治学的态度的意义。

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师德修养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育人,以德育德,以行育行,以素质育素质”。终身做一名合格的“人师”,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对教材、教法、学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业务素质和对待教书育人的态度。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做到,教师不具备的人格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三、严谨治学,不断创新

教书育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新人。显然,育人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待日常具体教书育人的工作态度,它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系到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个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学识渊博,热忱教学,精心育人,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倘若自己学识浅陋,对教学工作态度冷淡,敷衍搪塞,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常言道,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勤奋的好学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各门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加强,作为教师必然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先进科研成果及技术信息,对本专业的知识要精益求精,对相邻学科以及横向学科知识同样需要不断了解,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爱护学生,循循善诱

爱护学生是教师特有的职业情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里活动过程,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智育的发展关系极大,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爱才可以成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循循善诱是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思想工作要靠教师的耐心开导,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发生反反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爱护学生还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每学期课程结束都要求学生写课程心得体会,让学生指出授课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师德要求的前提,是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首先,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都是依靠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热爱集体,关心、服从集体,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配合。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每一个教师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与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为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又要为维护学校的荣誉作贡献。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求全体教师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自有傲雪耐寒之性,雪有洁白无瑕之质,梅雪相衬并美,贵在相辅相成。这对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以及社会主义教师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师德修养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一个永恒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话题,在新的形势下,一个教师的师德、师能、师表如何将对培养跨世纪新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篇:“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趣”贯穿于教学始终。本课的设置是为了使儿童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实物纹理所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等工具皴涂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这种简单的方法是学生易掌握的。在本课的图例中展示的自然纹理和实物纹理,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多种颜色、形式拓印,在作业中体现操作能力、创造力,使实物的纹理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呈现。

案例回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

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

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

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师: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行。

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

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有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

生:我怎么变不出来?

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

生:想,教学反思《“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

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

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二、激励评价,培植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再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真丰富”“你做得非常好”“你的画真有创意”……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如同兴奋剂一般,源源不断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三、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拓印。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正确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拓印不止能用蜡笔,还能用铅笔、橡皮泥……让学生单一的蜡笔拓印形式,得到更宽的发展,让学生更能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

另外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自然、生活中有美丽纹理事物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边。音乐的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第四篇:贯穿于作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贯穿于作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八步区仁义镇龙珠小学陈纪悌

论文提要:小学作文教学纲要也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在教学中队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有真情实感,培养诚实的品德;

二、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关键词:作文教学品德教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与作文的紧密关系。纵观古今中外的一些不朽之作,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就不会有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激人奋进的议论;如果曹操没有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有《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和热烈情怀的表露;如果毛泽东没有建立新中国的雄韬伟略,就不可能产生《沁园春·雪》中品评古今人物,展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抱负。不可争辩的事实,数不胜数。并且小学作文教学纲要也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思想教育,这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一、作文有真情实感,培养诚实的品德

诚实是一种美德,它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就是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受一些范文模式的束缚和考试的压力,很难写出反应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致使学生胡编乱造,移植别人的作品。不仅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养成说谎的坏习惯,这和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相悖的。

如何能培养学生写真的良好的文风呢?

1、让学生养成写真实的习惯。编造情节是当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如要求学生以《拾到东西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一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他在公共汽车上拾到一元钱,问身边的乘客都说没丢。怎样处理这一元钱呢?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用真一元钱买了一张车票,周围的人向他投来谴责的目光,下车时,他又向售票员多买了一张票。小作者在文章结束时发表了议论,他认为:把钱留下来固然不应该,但如果交给售票员,又有落入个人腰包的可能,只能用它来买张车票,才算真正交给了国家。我在评改时,感到这篇文章的立意是很新颖的,但又认为一个小学生能选择这样的处理方法,把问题考虑得那样复杂深刻,似乎不大真实。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这个学生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类似的文章,觉得处理方法很独体,所以就照搬过来了。像这样编造部分情节的现象应引起老师的注意,如不防微杜渐,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讲清说假话的危害,让学生知道些假话就是说谎,是坏习惯。这样,使学生彻底打消胡编乱造、蒙混过关的念头。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是学生逐渐养成写真情实事的好习惯。

2、采取多种命题形式。作文训练要着重形式写自己的话,强调真实感,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写”。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务必要

使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阶段以命题的作文为主,这就和小学生写作素材少发生了矛盾。为使学生能把有限的素材写进文章里,而又不至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可采取灵活的命题方法。一是在同一写作要求的前提下,多拟几个题目。例如,让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给他们出了一系列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班级里的新鲜事》、《我真高兴》、《后悔》、《我学会了做饭》、《第一次游泳》等,由学生任选其一,也可以在不改变写作要求的前提下自拟题目;二是半命题。就是题目写出一半,另一半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补充完整,并写出文章。例如,以《我的„》《„的人》等题目,乳糖学生写一个记人的记叙文,要求通过二、三件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这样的命题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范围,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胡编乱造了;三是就是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命题。这样能使学生选材范围更加宽广,也极容易写出他们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应该指出,学生写假话的主要原因是缺写作作素材,而写作素材的来源是丰富的生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难以持久地使学生写出真实感。如要求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班32名学生竟有12名写拾到钱交给老师,10名学生写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据了解,他们所写的事件大多是照搬的,没有生活的真实感。为解决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每开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让学生积累素材。比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周每个学生要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日记贴在墙报上,互相交流。有的学生看到别人的日记很有感触,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别人能写出感人的日记,而自己却把这么好的素材舍弃了呢?就是抓住这个机遇积极

诱导,告诉他们:“在作家的眼里,每件事都是写作的素材,好多很有意义的事都没有引起你们的注意,说明你们还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不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遇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下去,就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写文章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社会生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其中既有真、善、美,也不可避免存在假、恶、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思想、各种人物都会登台表演。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耳闻目睹,必然会受到社会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所以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提高他们对事物属性的鉴别能力。

1、定向观察,深入分析。小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对一些事物理不清头绪。就是在指导学生分析事物时,不要急于让他们去观察社会,以免造成学生不知道看什么,想什么,写什么,而要从家庭或学校入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如命题为《我的„》,要求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兴趣爱好或性格特点,并要求从优、缺点两方面选材。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往往只有人物的优点,不写缺点。这次把人物的缺点作为一项要求提出来,迫使学生不得不认真地去观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定向观察分析的能力。又比如在《给爷爷(奶奶)打分》或《给外公(外婆)打分》的作文命题中,提出上述要求,并要求在一周内完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平时在家照顾孩子的一般是老人,孩子对他们更了解〕不料这次作文在班上引起很大的反响,第三天全部交齐。评改后,我把作文发给老人核对,老人们大都认为叙述的情节完全属实,有一些老人简直不相信是孩子自己写的文章。有一名学生写道:“爷爷,您大概忘记了,又一次我向奶奶要零钱花,奶奶不但不给,还批评

了我,您把我叫到厨房,背着奶奶给了我十元钱。„您溺爱我,袒护我,却不能和奶奶一同教育我,您是我的好爷爷,可是我只能给您打75分,而奶奶要打100分。”还有一些同学不同程度地指出爷爷或奶奶的缺点,并且观点都很正确。有位老人深有感触地说:“我这点毛病平时连自己都没有觉察,没想到会给孩子留下这么深的印象,看起来以后还得改正。”学生们也一致反映这次作文没费劲,观察分析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多次反复训练,不断变换观察对象,为以后观察分析较复杂的事物打下基础,也在思想和品德上教育了学生。

2、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定向观察基本限于家庭和学校,而全面观察的取向要转向社会。社会上各种事物都不同程度地染上政治色彩,如何观察,是学生难以把握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能不能让学生写社会的“阴暗面”,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持否定态度。我认为不应该将社会“阴暗面”划入学生写作的禁区,因为它毕竟是现实生活组成部分,并且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极好反面材料。关键在于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对事物有个明确的认识。今年我给毕业班辅导作文,有一名学生在《我的爸爸》一文中邪了这样一段话:“爸爸在在深圳打了10年的工,掌管的是单位重要物质部门,他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都说他是单位的积极分子,还多次受到表扬。这些年,和他一起打工的叔叔们有很多发了财,可爸爸还是原来的他,听妈妈说是因为爸爸不喜欢贪小便宜。”抓住这个细节,我在班级进行了公开讲评,做了积极的正面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贪小便宜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在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但它不是社会的主流,更不是社会的本质。党和政府已制定严厉的措施,决心铲除腐败,净化社会环境,那些以权谋私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

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在观察分析时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三、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认识是社会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对一个事物的评价,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好人做好事感到光荣,坏人干坏事不觉得可耻。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所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的关键。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阅读优秀文章,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各级电视台也为少年儿童安排大量的优秀节目。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听,写观后感,小评论,并组织学生讨论。切忌阅读和观看那些凶杀、色情的书刊和电影、电视片。

2、多接触先进人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先进人物都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他们事迹中的闪光点能够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中产生作用,如听法制讲座、英模作报告,到“五保村”、军烈属家做好事,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既从中受到教育,又丰富了写作素材。

3、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政治修养。如不要利用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等。戒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尚去影响学生。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一个庞大的德育体系,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处不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就能逐渐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2、班主任教学参考

3、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第五篇: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高阳县西演镇赵堡小学 冯海龙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德育放在了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去,体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体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同时它也担负着渗透德育的任务。因为我们未来国家的建设型人才不仅要身体棒,能力强,更要思想境界高。

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前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我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

1、结合体育学科教材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可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令行禁止”体现得淋漓尽致;耐久跑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作风;体育竞赛则更有凝聚力,能使学生团结,并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这样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这样更有说服力。

2、结合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3、渗透中突出教师的表率作用和个人魅力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的模范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

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模仿。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教师言行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4、把握渗透时机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也就是说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少批评,多表扬,从而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这样可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了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多利用无声语言(眼神、动作、表情)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对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确,使用语言要恰当,不能挖苦讽刺。评价也要恰当,不能伤人自尊心。对于有些问题需要课下解决时,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否则同样的问题还会再出现,甚至更严重。

体育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些外显的行为,而实际上内隐的意志品质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体育教学必须结合德育教育进行,同体育教学的教材特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教师的个人素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学习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如果再能灵活多样地结合实际,去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下载剪纸贯穿于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剪纸贯穿于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贯穿于企业管理中的尊重

    贯穿于企业管理中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平等相待是尊重,信任是尊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员工的平台也是尊重!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利,或者为了所谓的面子去做管理......

    国学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

    国学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 玉环县金色童年幼儿园:张玲燕 【摘要】:国学启蒙教育能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能使幼儿从小就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教育中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 [日期:2013-09-24] 来源: 作者:王晓虹 [字体:大 中 小] 一直都存在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缺失,生命行为失范的现象。......

    高三物理教学论文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高三物理教学论文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纳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

    如何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

    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个性化教学当中在世界著名的家庭教育品牌中,周弘老师创立的赏识教育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方法。周弘历经二十年生命的探索,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为......

    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承担的重任。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文......

    浅淡新课改如何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推荐)

    浅淡新课改如何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台安高中 张树新 浅淡新课改如何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前言 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