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安全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生产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安全问题不很突出,因此不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十八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传统手工业劳动被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所替代,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被采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新的危害和危险。随着工业的发展,伤亡事故日益增多,职业危害也日益严重。而生产规模越大,技术越新,一旦发生事故,其危害也就越大。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较早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安全管理的国家。自60年代开始,发展了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其主导思想是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产品设计、研制过程中。建立了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SSE),有专门的安全与卫生机构一一职业安全保健署(OSHA)和环保署(EPA)。90年代之后,美国建立了职业安全管理体系(OHSMS)即工5018000管理体系。目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统一规范下,世界各国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OHSMS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管理一部分的安全管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安全管理伴随工业生产的出现,又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有组织的安全管理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学徒的健康及道德法》,开创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立法等安全法制管理的先河。但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安全管理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业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危险因素多、
第二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技。计算机的飞快发展必然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说通信技术,所以选择通信工程专业就读我感到了自己的优越。下面做下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校期间,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先后顺利通过了该学科的C语言、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波与天线,单片机基础,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的考核,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我通过课程设计、专业课实验、社会实习等,增强我的动手能力和让我专业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在学校的评优工作中,也多次获奖,曾获得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次,学业优秀二等奖学金2次和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
同时,我积极进取,作为班干部,我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这些丰富的大学生活,团队生活不仅养了我的组织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让我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获得增强和懂得去面对和处理各种挑和困难,在学校评优中,获得两年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和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参加全国英语竞赛多次获奖,大学期间顺利通过四六级。利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通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学习和锤炼,使我掌握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了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生信条,养成了勤奋努力、做事认真、责任心强的工作特点。当然,我也深知社会才是检验自身能力的真正考场,明天的辉煌靠的是今天的奋进,未来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但是我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每天都有阳光普照,所以,无论何时,我总能以一颗豁达开朗的心去面对每一个挑战。
所以,我深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高,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我不是最好的,但我将会是最努力的;没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得更好。
第三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受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牵绊,人们简单的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这样会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向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我认为想要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有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从本质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以问题式学习带动思考与质疑。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随着社会的发展(xiexiebang推荐)
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些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它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特别是在这些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教学点,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现状都是教师“一张大嘴说古今,一支粉笔点春秋”。陈旧的教学手段,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封闭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狭隘的见识,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随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使地处落后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 利用各种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教师以及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还使教师课堂不再“寂寞”,学生们不仅限于以书本去理解课文内容,而是可根据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结合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现来谈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图片资源,锐化学生感官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里有很多图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资源中的图片直接加工展示给学生,来锐化学生的感官。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是一次词语教学,是让学生积累一些象形字,如“火”、“石”、“水”等。在教学时我试图用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想象这些事物,甚至还在黑板上画了物,以求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可是,许多学生仍用似懂非懂的眼神望着我,期待着更进一层的讲解。此时我就想:要是有现成的状物图片该多好啊!课后,我就从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网中查出了许多相关的图片,结合词语制成课件,第二天将学生带到数字教育资源教室上课,将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看图学词,学生们一边看着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画,一边听着讲解,表现出一脸的释然。再如,在教学《小母鸡种水稻》一课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借助图片资源制作成幻灯片,采取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并加深理解。在教学小母鸡让不同的小伙伴帮忙种水稻的片段时,则采用固定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小动物的反应画面,体会不同小动物的具体特征。学生通过幻灯片,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使课堂较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又如,我教学过的一年级下册《识字三》,利用原来教学所总结的经验,加之这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对子歌,为了吸引所有的学生,让同学们兴趣高涨,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采用了利用图片理解的方法,把课文中的美景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他们在图片欣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的知识。简单的资源利用,将单纯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的图画,将复杂的东西一下简单化了,这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妙用音频资源,强化听觉感受 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朗朗上口的文字和幽雅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听觉的海洋,因为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一个新出现的教学手段,在资源库里有许多和学科相关的音频资源,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适时从中选择,应用与课文配套的配乐,朗读录音,来补充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语言文字表达所不及的效果。尤其对普通话不理想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帮助。
如在《春雨的色彩》一课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电教技术,首先通过一个动听的歌谣“小雨沙沙”,学生引起了兴趣这时我趁机引入课题:春雨是否有颜色?学生回答是“无色”,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打开书读一读就知道了。我没有正面肯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春雨的色彩,目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从文中找到或从中体会到春雨的色彩,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达到预期目的。
又如在教学《雨》一文时,先播放从资源库中录制的一段录音,那轰隆隆、哗啦拉、噼噼啪啪的雷雨声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惊异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都集中起来。紧接着出示一幅幅图片,学生随着教师的配乐朗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入情入境,很快知道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刚才还是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鸣;一会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窗外什么都看不清;一阵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池塘里水满了。这种融音乐、画面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受到大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动画资源,碰撞思维火花
古今中外的名家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多媒体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断,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四、妙用文字资源,拓展知识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
五、巧用视频资源,激发情感升华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刺激性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在我们接收到的资源里面有很多视频资源,如《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栏目中有些视频素材可用来直接教学,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通过资源的恰当应用,不但加快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还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六、发挥多媒体认知作用,培养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精心策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事先设计出课件,引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来解决。由于以小组形式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起,又为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谱写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新篇章。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他们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景,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巧妙地运用远教资源,我相信语文课堂教学会得到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从而也会相继提高的。
第五篇: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建立满足学生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促进适合高校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论述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就业管理服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就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建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建立了完备的系统模型,同时举例说明了系统构建的软件、体系结构、功能模块等,最后对高校就业管理服务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系统为高校科学有效地构建就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和拓展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精细化水平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高校就业
管理服务
信息系统
功能模块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开发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我们进入了知识与信息的时代,而近年来3G技术的推广普及,无线网络服务与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更是把我们从鼠标信息时代推进到更为快捷方便的拇指信息时代。对于处在时代发展前沿的中国高校来说,如何使用更加符合年轻大学生的信息服务模式,如何进一步把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和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提升和拓展高校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就业工作,这对就业工作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一直在扩大,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同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择业变得更高效、快捷、形式多样。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真正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这对提升青年阶段主力军的整体素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过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又不得不引起有关学校和管理部门的思考。谈到大学生的就业,是“招与聘”的过程,在传统模式中,多数情况是把这项人才“交易”安排在一个洽谈会上,但由于洽谈会受到空间、时间以及场地规模的限制,使得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的信息交流大大缩水,严重阻碍了供求双方及时准确的做出意向选择进程,无形中也增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系数。因此,构建一个畅通的供需信息传递交流通道,无疑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的快捷方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大学生的就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并达成合作意向。但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带给大学生就业信息便利的同时,却对信息的真实性缺少一个准确的判断,再加上不法企业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利用高收入等大学生较敏感的字眼引诱大学生上当受骗。因此,如何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怎样建设一个完善的并带有监督机制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对实现大学生自助式就业服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就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等新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就业质量的高低将与就业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关。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的就业信息化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严峻多变的就业形势,无法实现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信息化,也就无法实现对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构建一个动态化、定量化、系统化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就业信息化平台既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高校就业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实现高校的就业工作信息化,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就业网络信息化是指为了做好就业工作而推进与使用网络信息与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需要广泛应用各种电子、通信设备,人们往往容易以技术论、机械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就业网络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代替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以计算机来储存就业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就业网络信息化。其实就业网络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械引入就业工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就业思想、就业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思想有效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过程。
随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全社会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我们就业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紧跟时代步伐,更快捷、更高效、更经济地让企业和毕业生实现双选。伴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大量用人单位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来挑选招聘对象,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具有沟通方便、传递快捷、节省经费与人力、效率高、检索便利等优点,因此建立网络平台,运用网络信息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的网络信息化使得就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过去,大学生就业工作往往局限在文件信息传达、课堂说教以及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思想观点、择业取向。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就业信息。并且不受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沟通,缩短交流时间,节约大学生就业成本。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交流,实现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信息化。学生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些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网络调查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择业心理和动态,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就业的网络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大学生提高就业技巧、了解就业相关政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就业工作者丰富了就业方面的素材。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文字、画面、声音)特点可以使得就业工作更具有时效性。
进入21世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危及到社会稳定,影响到国家“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庞大的就业供需队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充分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化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
1.2 高校就业管理服务系统概述
1.2.1 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于1963年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提出来的。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首次给信息化下了定义:指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种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实践的不断演进与深入,人们对信息化这一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2005年底,我国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高校就业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就业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高校就业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大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第二,高校就业信息建设的是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公开事务,除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与指导以外,还应包括市场建设、无纸办公、远程面试、课程网络管理、网络咨询互动、人机职业测评等管理事务;第三,就业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行政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大幅扩大,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独特社会群体若不能顺利和及时就业,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供需总量不平衡的问题,也有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有盲目设置专业的原因,也有忽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原因。而就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强化就业信息化建设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提供契机 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给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积极推进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把利器。实现了就业管理信息化,日常就业管理工作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纸和笔、嘴和腿,也不只局限于传统的书信和电话沟通与交流。就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极大提升和拓展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提供了便利。如统计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层次、制作本校“就业情况白皮书”,按传统的方法必须通过对大量纸质资料进行手工计算和统计分析,费时费力,且差错难免。分析结果若有偏差,会导致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失误,后果严重。而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向系统输入原始数据,利用计算机后台程序进行处理、运算,就可以实时得出使用者需要的数据结果,也可以自动生成所需要的统计报表,进而快速制作出“就业工作白皮书”。这样既可以将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从浩如烟海的文字、数据资料中解放出来,又可以避免上述手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2)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可以为促进供需双方沟通交流打造利器 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网上应聘谋求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具体比例为27.8%,其次才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具体比例为18.9%和17.4%。尤其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降低就业成本,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求职应聘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以往获取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往往要奔波于宿舍与院系、课堂与就业办公室之间,获取一条招聘信息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有了较发达的信息化平台,大学生可以坐在教室、图书馆里,打开电脑登陆信息平台或就业网站,就可以轻松获取所需要的资讯信息和招聘动态,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筛选出有用的内容,从容不迫地获取就业信息和掌握就业动态。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否及时掌握人才供给情况并及时与人才供应方进行信息交流,直接决定着用人单位能否保质保量引进人才,而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为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了这个平台,用人单位不仅可以高效、便捷招贤纳才,而且还有利于用人单位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因为有了这个平台,用人单位可以和毕业生一样足不出户,通过网络、网站、电子邮箱、远程视频等方式,公布招聘信息、接受学生的简历投递、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因来往各城市、参加各高校招聘会及人才市场活动所发生的各项差旅费等招聘支出,这是用人单位非常乐意接受的方式与途径。因此,就业信息化平台不但让大学生求职应聘不再难,也让用人单位招贤纳才不再难。
(3)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从传统有纸化到现代无纸化办公的革命性转变 在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就业工作中,就业部门通过黑板报、书面通知、下发文件、海报宣传张贴等形式向二级院系、毕业生传递各类信息,既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常常就业活动结束了,还有很多老师、同学不知道有此活动的发生。此外,印制大量的纸质文件资料,既不易保存,也有悖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节约能源的国际性环保主题。而通过信息化、无纸化管理后,大量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既方便快捷,又环保节约,每位就业工作参与者、每位学生,每天打开电脑登陆信息平台,就能接收到来自学校发送的各项通知、活动和招聘信息等资讯,并且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迅速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毕业生可以点击网页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并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个人资料充实、维护,供用人单位查看;用人单位也可自行登陆上传招聘信息,供需双方选择十分方便。除电子版资料外,学校可将多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及单位资料整理后陈列到就业大厅,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并为毕业生求职制作“电子名片”,简明地写有个人简历、特长优势和就业意向等,放在就业信息网上的人才库!和英才库!中。一些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可以直接筛选毕业生,快捷而简便。信息化管理提供的资讯内容规范、格式统一、传递及时、目标受众群准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就业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也无形中可以促进就业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集约化和科学化运作,切实提高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4)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从单一信息化到全程信息化管理的全局性转变 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初期,信息化管理也许只是单一的搞搞就业网站,挂挂招聘信息,教师、学生可获取的信息量很少,感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捷也很粗浅。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信息化建设已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化管理向全程的信息化管理转变,从仅对大四毕业生进行的信息化管理拓展到全部大学生。大一新生一进校,就为他们建立个人信息平台和个人信息仓库;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和职业规划,根据各人的测评结果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因材施教,这样就可极大地避免到了大四才开展就业指导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将就业工作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学生活动中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在大学四年里的专业素质,也可培养学生毕业就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时,可利用信息化平台跟踪学生四年的各项成绩数据、获奖情况、社会工作,从而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的一套完整的个人综合评价报表,这样既可供毕业生自我对照,回顾自己四年大学生涯,也可供用人单位参考分析、研究比较。
1.2.2 高校就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2.2.1国内外高校就业管理现状与趋势 1.2.1国外高校就业管理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全世界各地的高校中,美国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概括为“国家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但是美国高等院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是非常重视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激烈竞争的美国社会中,高校十分重视自身的声誉,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怎样,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对美国高校的评估中,三个月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水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其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在全美高校的排名。二是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人数、生源质量、报考的冷热程度,而招生的“行情”又关系到学校经费、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经费的多少,以及培养学生的质量。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特别注重就业渠道的多样化:
1、注意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并注重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除通过行业协会收集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之外,还非常重视校友的联系工作。在收集的用人信息中,通过校友提供的信息更为准确,信息量也比较大;
2、主要通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介绍推荐,以校园招聘的方式就业;
3、通过教授、导师推荐就业也是一个重要渠道。70%的毕业生是通过教授、导师、就业指导机构推荐就业单位;
4、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科技,互联网已成为当今西方大学生求职的重要媒介。信息系统化管理早已经渗透到美国高校的各项管理之中,学生从入学,宿舍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资助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等各个方便都是使用信息化系统来完成。信息管理已经是西方很多高校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之一。所有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学校的总服务器为平台,各项数据资源共享,保证了基层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尤其是在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尽量会使用统一的数据接口,保障了用户使用的通用性,一个学生帐户,可以吃饭、到图书馆看书、参加考试、参加各类活动、参加各类奖助学金的评比等等一系列工作。全校工作的信息化不仅充分利用了同一个硬件和网络平台,更是整合了全校的资源,实现了真正的数据共享,减少了学校的投资重复情况。1.2.2国内高校就业管理现状与趋势 1.2.2.1当前国家就业政策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直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促成,其中包括:教育政策、人事政策、地区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等等一系列要素。国家教育的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科技带动社会发展就必须在高校培养出一批批得力的技能型人才,积极有效的推动高校的就业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推动力的,对于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就业信息,可以加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沟通,使得互相的需求更加直接,能够互相满足相应的需要,良好的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保障了企事业单位一线的工作资源重组,也充分体现了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理念,保持了一个良好的良性竞争环境。一个好的就业环境可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大学生以往的消极学习态度,从被动学习、强迫学习逐渐转变成自主学生、努力学习。这样一来,高校的教育意义将更为重要,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有能力、有胆识、能吃苦、肯专研的人才,真正做到人才强国的目的。总而言之,国家的就业政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影响巨大的,良好的就业政策将为人才培养工作推波助澜。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7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近几年,为强化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择业的能力,我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二年级学生统一必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各高校将就业体系的相关知识,就业的相关技巧,就业的相关心态都一一整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接受就业理念,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为大学毕业就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已经技能准备。新的就业形势对于各高校来说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把大量的精力要投放在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要培养一批能与时俱进,能就业甚至是创业的优秀人才。
近几年,国内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就业指导方式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有95%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在2004年以后,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高专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就业网互联互通,所有省市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都要与“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建立链接,这样一来,可以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的共享工作,促进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要求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是构架就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相关信息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信息来源,要有效的把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互联起来,就能提高就业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就业工作服务。而当年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信息流通不畅,有效就业信息无法甄别的情况,有的可能导致很多毕业生蜂拥到某一单位,甚至以造成有的毕业生误入一些诈骗单位,利益受到损害。有的高校中用人单位信息和毕业生信息总是处于整理收集阶段,一直到学校办理大型招聘会的时候才拿出来一次性使用,这样做的话,有的单位已经过了招聘急需阶段,通过其他途径已经补充了工作人员,对于本校毕业生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要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一定要与时俱进,注重工作效率。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始着手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可以依托于高校已经具备了的硬件服务器平台,和学校的校园网、教务管理系统等办公化系统相结合。当然,这样一来,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处理数据都必须通过电脑、通过网络,用人单位的信息是网上整理,毕业生的所有信息也是网上整理,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安排接洽时间同样要靠网络来完成。由于目前的就业管理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少高校的就业管理系统的功能还不是特别完善,为了满足当前日益上升的就业服务需求,更加高效的、人性化的为毕业生服务,高校应该采用现代化的就业管理系统对当前的就业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同时应该对各专业的就业结果、就业前景进行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就业的心态和择业趋势进行指导,以就业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就业促学校创品牌。
现今,我国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在网上发布就业信息,电脑数据化管理毕业生档案从而全面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存储关于毕业生档案、用人单位资料、单位招聘需求等各种类型的数据,拥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学校就业部门可以做到统筹管理,高效的推荐毕业生就业,并且可以制定相关的就业指导政策,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在指导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3]。就业管理的工作发展到了今天,在一些知名高校中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就业信息网,数据处理能力强,运行良好,在就业信息网上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招聘单位的需求、应届毕业生档案及简历、统计数据和企业信息等,基本保证了就业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4]。高校通过就业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人才供需与培养的趋势,把握专业发展的趋势,订单式培养人才,从而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决策支持服务功能,实现高校就业部门对就业管理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并且对市场和人才的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对学校为了专业教学的投入比重提供重要参考,针对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和要求,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使大学生就业时能够学有所用,以就业为导向带动高校稳定发展。
1.发展历程
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从开始对就业信息化研究迄今可归结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起步阶段,另一个是现在所处的就业信息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或者建设独立的就业信息网,这可看作是就业信息化的起初阶段。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并开始注重专业就业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就业信息化阶段从2002年至今,这是一个政府重视,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至此,“就业信息化”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化的重点是指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主要依托互联网实现人才信息、岗位信息、在线指导、岗前培训等最快速度的交流和传递
2003年,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开通仪式上指出,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地方、各高校要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服务网要在服务功能、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要与传统的招聘形式相结合,将就业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可见加强就业工作网络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是各个高校就业工作改革的趋势。
2004年国办发[2004]35号文件要求,要“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2004年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岗位信息,力争在信息化服务方面取得突破和全面进展。
目前,教育部已将“高等学校信息化应用程度”列入高校教学评估条件建设的指标之一。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积极建设各自的就业服务网并不断进行探索,丰富信息化内容,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就业服务网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各省和90%的高校就业信息网都已建立。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等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就业指导网络学堂与和人机职业测评专业就业管理服务系统等也在高校中大量使用。“就业信息网”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全国范围内网上招聘十分活跃,就业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毕业生服务与指导工作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2.发展现状
(一)对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给高校带来的有效机遇,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管理理念及工作模式中。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认为建立一个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一个就业信息网站,或者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就业派遣等单一方面,就实现了高校就业的信息化,这种对就业信息化的误读显然制约了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且目前多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价格较高,涉及内容复杂、繁琐,加之许多高校就业工作经费本身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高校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这使得其信息化建设往往半途而废。
(三)信息化建设人才资源缺乏
从高校就业工作人员队伍配备来说,高校就业部门很难吸引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门从事就业信息化。专职的IT人员薪水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而高校就业部门现阶段本身可提供的环境留不住这些人才。同时,大多数高校就业部门所属行政服务部门实行的是工作轮岗制,人员流动周期短,既懂技术又懂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稳定性,好不容易培养成熟的业务骨干或管理干部转向其它岗位,更是增加了高校就业信息化的难度。
(四)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
由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其建设模式往往是各高校根据自身业务提出需求,建设带有浓重的自我封闭性,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如远程面试系统,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不能通过系统进行共赢,信息化的便利性就不能够体现,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些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职能业务系统并存,既有独立的就业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又有独立的教务管理系统等其它系统,各系统信息数据不能相互兼容。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业务系统数据管理难度非常大,不同的系统需要维护各自独立的主数据,而各系统的数据一致性是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缺乏系统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许多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只是单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更多的是在业务运作层发挥作用,同高校就业工作战略缺乏有效的对接和匹配,缺乏系统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极大制约了信息化应用的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的信息化应用常常“吃力不讨好”。从管理原理上说,信息化仅仅解决“正确的做事情”的层面,达不到“做正确的事情”的效果。由此看来,信息化的整合、集成作用及智能决策支持等方面较为欠缺。
1.对就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有的高校在就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认为建立一个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一个就业信息网站,或者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派遣管理等,就实现了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有的高校把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上级部门强压下来的工作,敷衍了事;有的就业主管部门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积极性不高。
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很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在设备投入上非常有限。由于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硬软件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加之许多高校就业工作经费本身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高校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研发一套远程面试系统需要上千万的投入,单个学校去开发不现实也不可行。
3.功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信息服务的角度看,许多高校就业网只能简单地实现在网上发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尚不具备远程面试、在线咨询和招聘等功能;从就业指导的角度看,许多高校就业网虽然有介绍各种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功能,但对指导毕业生认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等方面涉及不多;从就业管理的角度看,许多高校就业网的信息发布审核、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也不尽人意。
4.信息化建设人才资源缺乏。目前,大多数高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的就业工作人员,但是缺乏专业化、信息化的专门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既熟悉就业工作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高校就业部门现阶段可提供的环境根本留不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5.网络运行环境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网络资源共享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需要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尚缺少与外部环境的共享和互联,高校间、政府与高校间、高校与社会间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和共享。
6.整个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没有统筹兼顾。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自我保护意识强,各自规划、重复投入、分散建设,使现有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浪费极大。教育部及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虽然在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但缺乏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
3.存在问题
从工作实践看,虽多数高校已开始重视就业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规范和不到位所致。其不规范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且各高校水平参差不齐、极不均衡,在总量和质量上都还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以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缺乏良好的信息支持和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严重程度,减缓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进程。归纳起来,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信息化建设目的不明确
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甚明确,简单认为只要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建设舍得投入,就业工作就一定能搞上去,学校就业率就一定能提高,却忽视了就业工作相关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信息化软环境!的建设,高校有了美丽的校园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一定就能荣登国内乃至世界名校的行列。另一方面,还有一些高校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为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好面子,走形式,一味跟别的学校攀比,而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建设,盲目求大、求新、求全,有的甚至就是政绩工程!,为增添政治资本服务。这样,就业信息化建设就未必能搞好,就算搞好了,也未必能用好,未必能发挥它应有的职能。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目前,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各自规划、重复投入、分散建设,使现有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工作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难以形成效益。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巩固学校已有的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都实现信息化,尤其是要保证信息使用的标准化。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工具,实现便捷的操作流程,形成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节约人财物投入,提高就业工作效益。
(二)两极分化与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很多高校尤其是自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非常巨大,丝毫不吝惜财力和物力,但只是一味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投入、高配置,动辄花费十几万、几十万购买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语音设备,并花重金装修打造各类多媒体机房、信息化教室,这一切虽无可厚非,但资金投入了,设备配置了,场地建成了,就要扎扎实实地用起来,切实为提高就业工作效果和效率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硬件设备建好后,使用却很少,很多漂亮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常年闲置,很少有人问津,或即使偶尔使用,产出和效率也非常低,利用先进的设备只做了很浅显、很初级的一些工作,“大马拉了小车”,没有能够物尽其用。探究造成高投入低产出这一局面的原因,有的是缺乏懂技术、懂就业的专门人才去运作它;有的是缺乏配套的软件和系统,大量资金投入了硬件却没有舍得花钱或已经无力再投入开发合适的软件和系统,导致硬件资源白白浪费,信息系统平台常处于闲置状态,设计能力利用率很低,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很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平台为自己求职增添砝码、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毕业生却无法有效利用它。这一切严重违背了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服务、为就业管理服务的初衷。
(三)宣传措施不力,导致信息不对称、矛盾突出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后,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引导,造成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系统闲置“吃不饱”,设计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许多想利用信息化管理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成果和效率的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校就业部门的这些设备和条件缺乏了解,同时,很多迫切想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为自己就业求职增添砝码和成功几率的广大毕业生也因不了解而无法有效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平台。因此,信息不对称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违背了信息化建设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就业工作服务的初衷。
(四)信息审核机制尚需完善
在就业信息化的实际运营中,高校往往扮演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必须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一方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信息审核。毕业生登陆信息平台后,为了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以求应聘成功,必然会填写、刊登和发布自己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息,但大部分信息是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若审核机制不完善,必然会有一些毕业生为了吸引用人单位注意,获得用人单位青睐,夸大事实,填写不真实的信息,比如虚构自己的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奖学金、社会工作经历等,这样就会引起用人单位的误判断,造成不公平竞争,甚至在被单位识破后,对毕业生乃至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信息审核。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本是好事,但还是有一些单位出于恶意目的,采用欺骗手段在平台上刊登虚假招聘信息,蓄意夸大企业规模和薪资待遇,甚至诱骗学生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或协议,若无相应的信息审核机制,就会让这些单位钻了空子,侵害毕业生的权益。因此,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关系到供需双方的利益。
1.2.3 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途径及策略
1.发展趋势
(1)就业服务全程化的发展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的建立,如果只把目标定位在给供需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上,那么该就业网的建设将失去“高校毕业生”这个特殊目标定位基准。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应该根据毕业生就业现状,制定出一套系统化、全程化的跟踪服务模式,包含前期的供需双方的意向联系、双方的资料传递、双方的互相认可、后期的网上面试、直到最后签约。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网站,而是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网上互动的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平台。
(2)就业服务掌上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大部分就业网站应用的是供需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对这种信息化的管理仅仅停留在邮件的发送、网站的宣传,以及网站资源的内部管理上。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使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眼花缭乱,这样一来,会使网站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应该增设定向数据采集模块。通讯科技与网络的结合,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的“掌上化”管理。它是一种基于网站信息ERP与移动电话的短信相结合,并接受移动终端跟踪管理的综合性平台。该平台把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具备的手机作为通讯终端。通过通信网和手机GPRS来实现终端数据的接收与采集,使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能及时的根据各自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
(3)就业服务统计化的发展趋势
每所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而由于学校的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基本与往年相同。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网,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数据统计功能,通过对往年毕业生就业以及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方面的数据统计,来预测、分析当前的就业状况,以便制定出相关的就业指导政策。
(1)传统信息化服务向监督信息化服务转变
传统的网络就业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具有的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功能,它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而监督信息化服务的就业网,增加了对双方信息的人工监管、采集、整理模块,从而是信息的确却性大大提高。
(2)信息资源主动索取和自主参与相结合
大学生就业网的最主要的部分是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那该如何来获取更多有效的资源呢,通常有供需双方自主填写和高校进行定向索取两种形式,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首先做好本校大学生的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准确性的鉴定,来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的选择;其次,主动与信誉高的单位取得联系,征询用人计划,给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用人信息。
(3)网站功能全面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的定位基础是高校毕业生,应对这个特殊的群体,网站在建设上除了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进行考核后发布之外,还要增加就业策略和毕业生应聘、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技巧的板块,同时,还要对毕业生的认识自我、自我潜能的挖掘、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内容进行指导。
1、坚持科学发展,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发展的
质量[5]。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其目的也是为了追求高校就业工作 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
题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总体规模和数量上看进展迅速,但是从科学 的发展观来看,规模和数量的简单增加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要求,相比
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重还很低。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
难”问题,笔者认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过剩”,简单的说应该是人才专业
结构不健康,人才倾斜性不科学而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理念上金额能存在误区,没有实现毕业生和职位互相匹
配,互相选择。当前的我国高校中,很多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上可能存
在一种优越感的错觉,在求职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自己的天子骄子,于是开始
挑剔工作岗位、挑剔工作环境甚至于挑剔工作地域,结果总是造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同时,也有不少用人单位由于处于发展阶段,希望自己单位引进 的人才是已经具备相应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才,不需要额外付出培训时间和
费用,希望新招聘的工作人员一步到位这样往往会放弃应届毕业生,认为应届毕
业生缺乏经验。因此,要真正做到保障就业管理工作的高效管理,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的认识并分析当前的就业前景以及在大学生就业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意义上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加以科学的就业
指导,为促进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形势而努力。
2、科学管理人才、科学培养人才
高校把新生招进本校后,要做到科学管理、科学培养。社会的就业需求是处
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情况的,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都会造成就业市场的变化,所以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与时俱进,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不
能闭门造车,只有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出的
大学生才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第一,要做到科学管理人才、科学培养人才高校就应该重视管理计划。做好
管理计划工作是做好就业管理计划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指明
方向,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当前社会,老百姓已经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为全社会
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民生问题。我国的高校随着扩招以来,每年为社会输送的大学生数量都在不断递增,为
了良好的处理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应该要重视大学生就业管理的相关工作。
要树立科学管理大学生就业的理念,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学生自己关注的大问题,其实更是高校要为了付出巨大精力的问题。
第二,高校应该对自己的开设专业的就业前景做良性预测。高校在处理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应该科学预测自己各专业的初次就业率情况,应该要求多少企
事业单位来校进行招聘,招聘的主要针对专业又是哪些,如何妥善的安排学生就
业会的相关工作,如何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时间确定毕业生毕业离校的时间
等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要高校强化就业管理、努力协调就业渠道。就业管理主要服务对象是
学生和用人单位,如何做好协调工作是高效就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1)根据就业市场调整协调
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应该对对毕业生的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和了解,要充
分掌握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需求,然后能经常性地和用人单位进行洽谈,把学
生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做一个融合,使两者找到最大限度的共同点。
要经常调整就业管理的基本沟通方式,就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对于学生所学专业、专业特长全面掌握,并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面试技巧、求职技巧等等,用种种人
性化的调整帮助学生良好的就业。(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我国高校的规模一直处于扩大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飞速,当前社会上需
要什么人才,需要哪些专业的人才等等问题都是就业管理部门应该第一时间掌握 的。高校招生是为了培养人才就业,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就业为中心,通过就业情
况所折射出的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反馈到人才培养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上来,如何行
之有效的培养有文化层次的大学生,如何行之有效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是
各高校应该深思的问题,以就业促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2.发展途径
(1)高度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打造统一市场
高校就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供更便捷、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帮助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不仅指当前的服务管理,还包括潜在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只有高校的信息化由外在的虚荣变为内在的需求,信息化的开放性特性,打造统一的就业市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信息化。
(2)健全就业信息化服务机制
就业信息服务机制主要包括两个体系:一是高校内部就业信息化运行机制和相应的服务体系;二是国家、政府的宏观管理监控体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既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又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及社会需求变化服务。
(3)建立就业信息化长效机制
高校就业信息化应坚持业务主导,重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建立就业信息化长效机制。信息化是为了高校就业工作发展服务的,要坚持业务主导的原则,从全局角度考虑信息化应用,考虑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可扩展性、科学性等。要不断地对高校就业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管理重组,畅通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监控与反馈渠道,及时进行适情调整,并在制度上对其持续性执行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职业指导、就业派遣服务、就业咨询、就业市场建设等就业工作得以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拓宽就业信息化建设途径
不少高校选择了自己组织一个团队进行系统或软件的开发,但对多数普通高校来讲,技术开发人员对就业工作了解较少,且技术团队组建多为短期建制,对就业工作信息的科学性和持续性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可实行业务外包,专业的就业信息化开发公司既有比较丰富的技术方面的积累,对就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需求也比较敏感,研发的产品相对稳定、可扩展性强,又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和调整,具备较好的可持续性。而且专业公司在系统开发时,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化市场的需求与高校就业信息化现状,能够为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与建议,帮助高校建设既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又具有全国同等水平的信息化就业系统。
3.发展策略
(1)软件开发与硬件投入双管齐下
软件和硬件对信息化功能的发挥都十分重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各使用主体需求的软件和系统,再好的硬件设备也只是一个没有内涵实质的空壳。软件建设、系统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讲,比硬件建设复杂和困难得多,而且构建适合本校发展需要的软件系统环境,必须依靠技术开发人员和学校就业部门不断加强沟通、交流与探讨,定制出符合就业工作要求且能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故软件投入丝毫不可怠慢。
(2)精品化建设与全过程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
强化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既要打造精品化建设工程,也要开展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精品工程主要包括就业网站平台系统的建设、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建设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应涵盖从大一新生的心理测评系统到大
二、大三阶段的职业导向测评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个性化辅导评价系统,再到大四的个人就业期望值与性格导向测评系统、网上课堂、卫星专网就业指导系统、就业心理辅导与疏导帮助系统的全部内容。对不同年级的全部大学生都应建设有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让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都能与最后一年的就业联系在一起,促进毕业生更好地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让毕业生更顺利地择业和就业。
(3)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同步推进
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就业管理部门的向上和向下两条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前者是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形成报告向学校领导和决策层汇报,为高校大政方针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依据;后者是由就业管理部门通过该系统向各二级学院、系部、各职能部门传递信息、发布指令,再由各二级院系进一步下达至每个班级、每名学生。这样,畅通的网络信息系统可以确保各项就业管理信息及时上传下达,确保各参与主体及时获取信息,作出正确决策。
(4)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工具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化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势头,充分利用新兴的软件与服务,可以创新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现在信息服务已从鼠标信息时代进步到更为快捷方便的拇指信息时代。手机、掌上电脑已成为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即时工具,面对这样的优越条件,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信息化也有了拓展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能的新平台和手段。利用QQ群、MSN、邮件定制服务、短信平台等,自动分类筛选发布就业信息、招聘会短信,整理就业指导手册等电子刊物发送彩信等,都是紧跟时代潮流,易为学生接受和喜欢的服务形式,相信会为就业服务带来新的成效和业绩。
(5)构建就业管理部门与招生、教务、学生处、团委、校友会等相关部门相互贯通的信息一体化平台
构建就业管理部门与招生、教务、学生处、团委、校友会等相关部门相互贯通的信息一体化平台,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扩大了就业所需相关信息的覆盖面,也保证了信息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与招生部门通力合作,在新生招录时,及时创建新生信息数据库,并把高考成绩、单科成绩、特长爱好、高中获奖情况、政治面貌、家庭地址等进入大学前的相关信息准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数据能够完整、真实、有效,在对学生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分析时提供基础数据。
与教务部门、学生处、团委紧密联系,可通过就业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大学生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四年期间的学习成绩、奖惩情况、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计算机等证书考级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学生干部任职情况以及参加课外活动等情况,这样在毕业时就可查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真实有效的学习实践信息,并可以与招生信息系统导入的高考成绩、高中所获各项荣誉等进行比较分析,准确判断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情况,提供给用人单位作为分析决策的依据。
与校友会加强沟通,毕业生毕业离校后,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单位性质、单位所在行业、地区等信息将会自动转入到校友管理系统中,这样既有利于高校利用校友会对毕业校友进行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也便于毕业校友一方面通过系统对接了解母校就业工作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将所在单位目前具有的合适岗位和工作机会及时反馈给母校,为学弟学妹的充分就业做一份贡献。
1.3 研究内容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e-Learning的物业服务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
(2)相关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概述。
(3)物业服务企业e-Learning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4)相关技术基础和软件工程方法。(5)e-Learning平台的功能分析。(6)e-Learning平台的详细设计。(7)e-Learning平台的实现。(8)总结和展望。
本论文以解决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了研究,选择使用相应的模型解决相应的问题,按照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建立了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
具体如下:首先,对物业服务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情况和基本概念进行描述;其次,对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明,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分析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找相应的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最后按照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几个步骤建立了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框架。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概论。
第三章论述了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模型,详细介绍决策支持系统在物业管理领域的应用,验证模型在物业管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第四、五、六章、介绍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的分析和设计,分别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开发原则详细介绍。
第七章是基于前几章节的一个总结,对本文研究的长处和短处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展望。
建立毕业生“网上人才市场”,拓展毕业生求职渠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求职渐成时尚,网络招聘以其低成本,见效快,无地域限制等特点正在吸引着大批中高级人才和企业,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网络招聘取代传统招聘只是迟早的事情。传统的集市型人才市场通常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不利于统一开放的人才大市场的形成。而“网上人才市场”则突破了这些局限,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将各地人才市场联接在一起,打破了市场信息分割、封闭的局面,实现了市场信息的共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求职者选择人才网站作为招聘和求职的中介。
据部分高校统计,应届毕业生中有80%以上都在网上投递过简历。据网上调查显示:通过网络,用人单位招聘的成功率平均在20%左右,个人求职的成功率在13%左右,比现有现场人才招聘会8..5%~10%的成功率有所提高。
由于“网上人才市场”是以虚拟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能上网,就可以访问“网上人才市场”。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上人才市场”利用强大的搜索功能进行信息的查询、发布与交流,信息由终端网络服务器进行处理并通过网络传送。这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在“网上人才市场”开辟有求职信息栏和招聘信息栏,供需双方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关键字查询,找到彼此需要的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视频交流。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用先进的媒体和宽带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这种视频交流,即可闻其声,又可观其形,完全可以达到传统招聘会上的面对面交流的要求。这些都有利于加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
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加强毕业生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和教育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指导、就业信息指导与就业技巧指导。目前高校对于毕业生的指导主要由学校的就业办负责。在过去的工作中,通常通过信息栏、就业指导课等形式直接指导。然而当就业政策发生变化或更新时,这种指导方式进行的越深入,其更新或升级信息所花费的“周期”就越长。如果利用网络,这种问题就可以有效的得以解决。将有针对性的指导信息转化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动态网页的形势发布在就业网站、校园电子屏、手机短信上供毕业生进行查看;而在更新信息的时候,只需要更改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即可以使所有浏览的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相关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信息发布。还可以将一些好的讲座录制成视频文件,放到就业网上去,使那些没有听到讲座的学生随时可以观看讲座。
利用网络信息化优势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层次多、时间紧、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方式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校运用网络化手段,自主开发了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
在毕业生信息统计方面。传统的模式是:把学生初始信息打印到纸上,给学生修改和补充后签字确认,然后收到毕业生办公室集中更改后输入计算机。这项工作不仅繁琐,而且时常因为学生在外实习或找工作无法签字、填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等众多原因而进展缓慢,耗去大量人力、物力。现在运用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任何地方登陆就业网的管理系统,按照提示填写数据。经过院系辅导员网上审核后就可以提交学校毕办。这样一来,使得每年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工作量从一个半月减少到两周,并且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学生协议书领取方面。用人单位通常将签约后的协议书寄到学校毕办,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协议书何时到达,往往需要多次通过电话或亲自到毕办查询。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多个校区,学生往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现在利用网络,协议书到达后,我们在网络上就可以公布,学生只要登陆就业网就可以查询自己的协议书是否到达,再结合我们的短信系统,在录入协议书到达信息的同时,系统就通过短信告知学生其协议书已经到毕办,学生就可以在其方便的时候前来领取。充分体现了工作的人性化。
1.搭建和完善功能齐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具备基本的信息发布功能。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接收信息。二是具备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共同使用的网络化互动功能,如网络视频面试系统、手机或QQ群发就业信息等。三是具备网络上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
2.畅通供需信息渠道。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开展毕业生生源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保证供需信息的不断更新是关键。可以充分利用省市、高校两级化信息收集渠道展开,做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3.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的制定、标准信息的传递以及标准的实施等过程。如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可以将学籍电子注册数据作为信息源,以身份证号作为唯一识别关联的字段;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可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唯一识别关联的字段。
4.技术支持和网络环境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不应孤立地进行,而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建设时必须统筹兼顾、同步进行。
5.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相关信息涉及到安全与信誉问题,必须有法可依,保证信息交流的安全与有序,网上交易的规范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