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烟草企业内部管理长效机制的补充性思考
构建烟草企业内部管理长效机制的补充性思考
构建烟草企业内部管理长效机制,是烟草行业当前乃至今后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目前,行业内外对长效机制问题已有大量的文件资料和领导讲话,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学习和研讨、构建与实施。行业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基层烟草企业的管理干部,想站在联系基层烟草企业实际的角度,就如何构建烟草企业内部管理长效机制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意见。以供参考。
一、对长效机制的理解
“效”指功用、成果:包含效率、效能、效用、效益等方面具有的实际性效果。“机制”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它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进到本质的说明。
站在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的角度理解,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从外延上讲,机制是企业组织、制度、文化的集合,是各种管理行为有机合成的结果;从内涵上讲,机制包括组织框架、管理模式及内嵌的两烟业务与经营运作管理流程、岗位职责、信息以及保障岗位职责履行的绩效管理体系。
从烟草行业强化内部管理机制的性质上讲,它应具有规范性、开放性、合法性、全局性、可操作性、一贯性、平等性、互动性及主动性等。
简言之,长效机制是一套切实可行而又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它是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
二、对目前烟草行业有待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几点补充性思考与建议项目
1、应重视内审工作机制的补充思考及建议
审计管理的长效机制就是企业建立的一套符合本行业特点,又切实可行,长期有效的审计管理模式。从我们烟草行业的内部管理现状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措施、办法随着国家和上级行业的要求正在不断完善。笔者在此提出需要同时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的两个问题。
一是构建内部审计长效监督机制需要企业领导转变观念意识
目前一些基层烟草企业对内审存在着理论上重要,实际上处于次要;上级认为重要,下级认为并非迫切需要;平时觉得相安无事,企业内部管理出了问题后才感到很有必要等错误观念意识。此问题在用人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譬如,某企业同时亟需再配置会计、审计人
员各一名,但眼下只有一个人选时,该企业领导一般会考虑让他(她)当会计,至于物色、挑选、培养同等素质的人才去搞审计,他们会说,明天再考虑。但“明日复明日,明日又何其多呢!”这是当前基层烟草企业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低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人为原因。再说,你审计人员没有高超的政策、法规水平,没有过硬的业务基本功和“猫猫知道耗子路”的查帐本领,你怎么查得出假帐、错帐和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呢。因此我认为,企业领导只有确立会计与审计同等重要的观念意识后,才能确保财务管理与审计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是构建内部审计长效监督机制需要内部审计具有主观能动性
现在一些内审的工作现状是,要等上级或企业负责人的审计指令下达后才去搞审计。我认为这是被动式的、不负责任的审计工作态度。从内审工作职责看,有关人员和部门的经济业务运行情况你应该在平时去搞调研,去发现和捕捉问题,主动关注属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工作事项,及时向企业领导反馈信息,以利正确作出决策,防患于未然。干嘛非要坐等审计指令呢,如果一年或几年都没有审计指令,你岂不白领一年或几年的俸禄吗?
因此建议,上级一是对所属基层企业应及时配备熟悉会计与审计业务行道,政治上可靠、思想作风正派,能胜任审计工作的人才;二是要对各县市烟草基层企业下达各时期审计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审计部门要主动出击,属常务性的内审工作事项不必坐等等审计指令下达后才动手;三是要重视对内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及时充电,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四是对积极工作,善于发现和揭露问题,及时劝谏不规范行为,工作表现突出的内审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反之则应实施惩罚。
2、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机制的补充思考及建议
集体是由许多人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仅为一滴水而已,只有将滴滴水珠投入到江、河、湖、海,方可汇集成智慧与能量的波涛。鉴于此,企业首脑对重大事项应坚持“集体领导、个别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
其一,要构建长效决策机制,保证集体决策的科学性。它包括:完善制度、强化保障;设定内容、程序,强化各分管职能的整合;规范班子成员言行,强化凝聚力方面。
其二,要构建突出集体决策的特点和方法。它包括:抓大事,突出决策的必要性;抓热点、焦点,保证决策的及时性;抓具体问题的解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务实性。
其三,集体研究也要有后续跟踪手段,确保集体决策的实效性。它包括:上级对下级工作的阶段检查、抽查、专项检查应交替进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考核,检查整改项目的落实情况,实行褒贬,有利于上级作为评价下级领导班子各期工作实效的重
要依据;上级对下级领导班子后续跟踪手段要制度化,专题行文,具体执行,确保后续手段的可操作性。
其四、领导班子首长与各成员之间应形成有增无减的力量
财富的积累,力量的凝聚,需要领导班子首长与各成员之间在原则问题上、重大问题上、大局上保持思想认识上的统一,人们希望他们打“+”号。如果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猜疑、扯皮、各行其是、阳奉阴为,人们所希望的“+”号就会变成“-” 号,按会计术语中的说法就是被“红字冲销”了。最终必然导致贻害无穷的结果。因此,领导班子必须带头增强不失原则性的和谐、统一、团结。
我们强调集体研究机制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领导班子或领导者个人,其手中掌握的权力应正确把握标尺,自学接受政策、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考验,接受群众的监督。要不断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
3、上下联动的效应机制
人们说,军心齐,泰山移。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同样是这个理。
其一、上下步调要一致。我们研究制定的生产、经营、管理、廉政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方案、措施、办法等等,要靠人去遵守和执行,要想有效地执行下去,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证。无论何人,不管职位高低,也不管是哪一级,凡有违犯者,在铁的纪律面前都应受到惩罚。
其二、上级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先做到。如果上级或一个大的县市局对下属或各基层站点有严格要求,而上级机关自身却搞特殊,最终必然会导致欺上瞒下、指挥不灵、尾大不掉的混乱局面。
其三、上级对下级应加强督导。督导就是实行有效的督促与引导。它着眼于规划执行中有关人员的操作技能方面的检查与督促,旨在对被检查部门及个人了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计划、任务、目标、意图,评价其工作业绩,尽可能牵引其发挥最大的工作潜能。督导者多是上级领导者或受委托者,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及政策水平、业务本领、具备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力办实事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被督导的单位、广大群众才会感到信服,才会产生动力,真正做到上下联动。
第二篇:如何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和谐性
如何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和谐性
2013年05月29日 14:16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8期 作者:刘均庆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4
摘 要:当今我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从“以人为本”到“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烟草企业在社会影响的背景下逐渐意识到构建安全生产活动的必要性,同时,安全生产活动又离不开安全文化的和谐发展。只有安全文化具备一定的和谐性,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稳步前进,长久增收企业效益。结合自身特点,烟草企业需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自身安全文化的和谐性加以构建,本文通过介绍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实质和功能,列举一些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基本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和谐性,实质,理念,管理
导语:
烟草企业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当前为了实现“卷烟上水平”,加速烟草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安全工作必须得以加强。烟草企业要构建安全文化的和谐性,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就要把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文化的高度,引入“无形管理”机制,充分全面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律性,让员工在工作中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防范”,把安全规范自觉自愿落实到工作之中,圆满完成安全保卫任务,促进烟草企业稳定发展。只有从本质上正确的认识到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重要性,才能制定正确实用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烟草企业的运作发展,与时俱进。
一、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实质内涵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是烟草人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企业决策层倡导,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应该是烟草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子战略,服从并服务于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战略。是烟草人对生命价值、生命权利和社会责任高度认知的具体体现,主要包含烟草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内容。
二、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功能
1.意识指向功能
所谓的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意识指向功能即从意识层面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使身处烟草行业的每一个员工、合作伙伴以及零售客户都可以在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烟草安全价值观,遵从烟草行业的安全行为准则,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把自己的安全需求、家庭幸福与烟草行业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要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烟草企业的安全文化主要依靠员工认同的目标、准则、观念等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造就出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勤奋上进,互尊互重的团队。
2.防范安全隐患,确保规程落实
安全隐患一旦突发成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对于烟草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可燃物质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载体。因此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和谐性不仅可以对安全隐患加以预防,还能保证相关章程的落实。文化的和谐促进生产的安全,在正确意识的指引下加强生产活动的安全指数便不再是难题。
3.保证安全投入少忧虑
烟草企业的运作和生产离不开前期资金的投入,零风险的投资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少之又少,然而将可遇风险系数尽可能的降低并不是难以实现。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的和谐性,使之在企业发展中占基础地位,便可最大化保证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投入。以此进行良性循环,一个具有可靠安全性的烟草企业必定会吸引更多的贸易合作伙伴,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三、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入手点
1.文化观念的培养
意识指导实践,在正确的意识认可下才能进一步且有效地指导相关实践的落实。在烟草企业中,如果要构建安全文化的和谐性,就需要从文化观念的培养角度入手,使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的职工都意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清楚如何,怎样才能恰当的落实对于安全文化和谐性的构建。大到企业发展,小到生产操作细节都需要员工时刻意识到要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由此方能体现安全文化和谐性的价值。
2.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构建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和谐性的工作中,需要严格落实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联系,但安全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彼此之间不可以互相可取代的。安全管理孕育安全文化的产生,同时安全文化又反作用于安全管理,即指导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又提炼了安全文化,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理念。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行进。
3.改革创新的运用
时代在进步,烟草行业也在发展,在烟草安全文化建设中,不能一味的应用前辈流传下来的管理办法,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过去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和总结经验,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赶上时代变迁,不断改革创新,虚心学习和借鉴各行业的先进做法。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加以重视,也尤其各自特有的管理法则,我们要充分吸收其安全文化的先进理念、科学内涵以及丰富的营养,在探索,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的和谐性,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使安全文化的和谐性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结语: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指引企业前进的持久动力,对于烟草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和谐性不仅是强化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为企业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烟草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赖于烟草企业文化这个基础,没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由此可见,在搞好烟草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通过安全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方式在企业员工中树立一种全新并且与烟草行业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安全文化理念,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世凯,王中华。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吉林劳动保护》。[J].2011
[2] 郑治。安全文化:企业的白细胞——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荟萃之一《现代职业安全》。[J].2006
第三篇:关于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同志曾经告诫全党: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我觉得当前要搞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又遇到新的挑战。我们既置身于多极化、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解决腐败问题增加了难度。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接连不断地发生,腐败仍然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思想是先导,根本在教育”,教育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是贯穿反腐体系建设的不间断的主线。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培育廉洁奉公的无私品德,一靠学习,二靠教育。要进一步认清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树立常抓不懈的意识。
二、抓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既要对全体党员进行普遍教育,又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对象,突出重点。重点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新提拔任用的干部和管钱、管物、管人以及领导“身边人”。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权力,责任和影响重大,发生腐败的几率相对较高。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同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结合起来。
三、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要针对新时期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根据各级党委和纪检部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阶段性的确定教育重点内容,这样才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才能体现时代性。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支柱,是以德从政的灵魂。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本质,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做到淡泊名利,克己自律,干净干事,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四是要继续加强艰苦奋斗教育。越是改革发展,越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我们经济相对滞后地区尤为重要。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五是要加强党纪、政纪、法纪教育。通过组织对党章的学习,让党员干部明白正确处理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切实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只有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和坚持不懈地加强改进党风廉政宣传工作,才能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一要构建反腐倡廉的自律机制。通过将反腐倡廉教育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稳定、长期的宣传教育机制,持续地对党员干部实施鲜明、具体、实在的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的廉政行为对群众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开展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政策方针及有关要求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讲廉政党课制度、定期举办党员干部理论培训班制度、每年举办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谈话制度。逐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二要构建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防范机制。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事关全局。要把重点放在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任用的监督上,研究提出防范和治理的对策。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考核的原则,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分级考核,过程控制,每月进行任务统计和情况汇总,每季度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指标分析,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对各种不廉洁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防范,有效减少党员干部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要构建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反腐没有观众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谁都不能置身事外,需要人人参与。这是因为,腐败行为的背后,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特别是群众的举报,是获得腐败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群众的支持是查办腐败案件的强大动力。事实证明,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任何好制度、好方法,都可能成为“笼中虎。而只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反腐败斗争才能如虎添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首先,要加大反腐倡廉宣教力度。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到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自己在党的事业建设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摈弃“观众”思想,增强参与意识
其次,执纪执法部门要严格办案,增强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地信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查处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再次,积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渠道,使群众有条件参与。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党务、政务公开等,将权力运行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完善民主评议制度,把评判权交给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主体作用。畅通信箱、电话等群众信访举报渠道,通过新闻媒体开辞群众监督阵地,建立完善巡回下访、接访、约访等制度,完善信访处理机制,保证群众诉求及时合理解决。
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使腐败行为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五、坚持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党风廉政教育要在继承多年形成的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的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力求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求“活”,在载体上求“新”。一是采取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抓好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每年可固定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统一安排宣传教育内容,可采取集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二是正反典型教育相结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例如:定期组织观看一组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参加一次职务犯罪现身说法会,召开一次学习讨论会,举行一次党纪政纪法纪知识竞赛,开展一次反腐倡廉专题活动等;三是规模教育、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定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学完规定的学习内容并做好笔记和写好心得体会;四是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力度。可利用节假日给领导干部寄廉洁贺卡、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廉洁自律词等信息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使党员干部“思想上有收获、心灵上受震撼,认识上有提高”。
六、强化“五个一”教育
1、要夯实一种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反对腐败,教育为先”的思想,坚持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深化改革是根本的整体方略。
2、把握一个重点。反腐倡廉教育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的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
3、抓住一条主线。反腐倡廉教育要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坚持对领导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知识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进行党纪政纪教育,帮助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4、构建一个格局。反腐倡廉教育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宣传教育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
5、强化一套措施。反腐倡廉教育要切实建立党风廉政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全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要求,实行工作责任制,加强量化管理和过程管理。
撰 稿 人:王建勋工作单位:树台乡政府职 务:行政秘书通讯地址:树台乡人民政府联系电话:
***
第四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规范公司的经济运作行为,促进企业有效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管理基本涵义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性入手,进而分析了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企业内部管理 必要性 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个以企业自身实力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正在和即将形成。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迎接挑战和参与竞争,成为大多数企业必修的新课题。
一、企业内部管理概述
1.企业内部管理的涵义
《辞海》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组织人与物的因素,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它产生于企业中共同劳动的需要,但它的性质与目的则因社会制度而异。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管理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服务的。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生产(业务)、技术、设备、物资、劳动、成本、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我们认为,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为了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而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合理地组织企业内部的人与物的因素的活动。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企业以市场主体的角色主动进人市场。市场经济即是一种竞争性的经济,又是一种法制经济,每个企业都必须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只有那些自律意识强,企业形象好,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的企业,才会在竞争中取胜。
(2)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管理不好,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竞争中也就不能取胜。“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重点,抓好质量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和成本管理
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实质和核心。抓质量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信用”的观念。企业领导者要成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的第一责任者,要健全以质量否决权为核心的责任制,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大力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IS09000系列标准。抓资金管理,需要从思想上,要树立勤俭办厂的精神,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2.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要坚决改变用人观念,拓宽视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任用一批能人,不拘一格,敢动真格地选好配好企业的厂长(经理)。在选拔和任用企业领导干部时,首先要考虑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负责,把那些既有责任心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提拔到厂长(经理)位置上,尤其要配备好企业的“一把手”,使其成为率领企业职工奋发向前的领头雁。其次要从德、才、识、体等方面注意发现任用企业各级领导干部。
3.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人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要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用严格的奖惩制度去约束和激励其努力奋斗,充分发挥潜能。人的潜能不会自然发挥出来,而是必须用激励的手
段使其产生“动力”,“动力”的产生是靠人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许多种类。如生理需要、社会需求、物理需要、精神需要去引发。如何才能让员工产生“需要”并且能逐步发展,从“需要”促使其产生心理张力,引起其产生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动机”推动其去“行动”,实现达到“目标”,“目标”实现的同时需要满足,紧张解除,这时又需要使其产生新的“需要”。以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使人不断地被激发,潜力不断地发挥。这每个循环的运转过程都需要企业“帮助”产生,即建立起一个适应我国现阶段员工的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4.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凝聚人心,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企业发展就会失去最大的力量源泉。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的基本建设来抓,这对于搞活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搞好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领导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并给予充分重视,努力把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篇:关于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于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思考
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和党风、政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通过连续三年组织参与我市专项治理“小金库”工作,对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在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基础上,按照有序、有力、有效的原则,应在扩大宣传、完善机制、强化监督三个方面,把握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深入细致治理,确保各项治理“小金库”政策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坚持政策引导。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一要鼓励自查自纠。目的就是促进各县(市)区、各部门在坚决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结合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完善内部管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增强遵守财经法纪的自觉性。凡自查自纠的问题实施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或处罚的政策。各部门、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单位自查,其目的也是为了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二要严惩顶风违纪。结合开展重点检查,加大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力度。中央纪委印发了《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出了明确规 定。由于“小金库”问题成因复杂,手段和形式多种多样,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小金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同时,现行党内法规中对“小金库”问题的处分规定比较原则,致使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如何适用党纪处分规定往往执纪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小金库”问题的有效治理。中央纪委制定专门规定,将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纪行为,明确涉及“小金库”问题的处理依据。在两办《意见》印发后再设立“小金库”或者变换方式继续设立“小金库”的顶风违纪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员,按照组织程序先予免职,再追究纪律责任。这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政策界限比较清晰。这将有利于加大惩处“小金库”违纪行为的力度,有利于案件处理,也能够更好地配合正在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要以贯彻《解释》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小金库”治理工作力度,确保中央提出的治理目标的实现;要严格依据《解释》的规定,严肃处理“小金库”违纪行为,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和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出重拳,用重典,下猛药,形成强力治理态势,使得各单位不敢设立“小金库”。三要鼓励举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同样,治理、杜绝“小金库”现象,也依然离不开群众的监督,没有群众的举报,很难查处“小金库”案件。查处“小金库”的主要方法是单位自查或依靠群众举报。但是,普遍存在单位自查“不疼不痒”、群众举报奖励偏低问题,与举报人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不匹配,不足以调动举报人的积极性。因此,应建立相关制度,一是对“小金库”举报人免责,凡举报属实,举报人不承担主要责任的,可免除部分或全 2 部责任;二是对举报有功人员,加大奖励力度,给予举报人足够的物质激励和安全保证,解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利益和法律权益不受侵害。应重视和运用这些政策手段,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避免发生新的“小金库”问题产生足够的震慑力,确保“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要真查实纠。治理是个阶段性过程,没问题的可以增强财经法规意识,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有问题的可以自行整改,避免再违纪;问题大的可以处罚处理,起到警示作用,建立健全强化监管的体制机制。依据《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专项治理工作中敷衍了事、走过场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加大对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重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影响较大、情节严重的重大案件,要严肃处理,增强震慑力。
二、坚持标本兼治。一要监督制度化。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并不是想处理哪个单位和哪个人,如果必须处理也只是手段,目的就是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在坚决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结合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查找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和操作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完善内部管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从体制机制上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在查处和纠 3 正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防治“小金库”在内的监督检查制度,实施常态化、规范化监督。二要防范前瞻化。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逐步深化财税、金融、国有资本运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机制和体制,加快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在源头上防止并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严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福利,逐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工作,资产收益要尽快纳入预算管理。三要管理合理化。要发展经济,增收节支,在保证公共财政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视财力可能,尽最大努力增加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使得单位必要的、必须的公务接待活动有合理、合规的经费来源。
三、坚持常态治理。一要治理常态化。治理“小金库”要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管、税务稽查等日常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加大非税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改革力度。当前,非税收入征管日趋规范和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死角死面。例如,列为本次“小金库”治理重点单位收取的广告费、赞助费存在应缴未缴问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出让收入存在不上缴财政专户等,这些收入是一些单位“小金库”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了多年来的痼疾。因此,应加大非税收入稽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稽查制度,做到经常及时查处。二要监督合力化。除依靠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经济执法部门的监督外,还要与人大 4 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举报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营造全方位治理“小金库”的监督氛围,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在日常治理过程中要取得银监部门、人民银行及各专业银行的支持和配合,加大银行账户查询力度。被查单位自己填报的银行账户,一般都与“小金库”无关。要查出“小金库”账户,一方面,需要人民银行协助,提供被查单位的所有开户情况;另一方面,需要各商业银行提供被查单位的账户开设情况。而各大银行多为中直单位,除司法机构外,一般部门要检查单位开户情况很难得到银行配合,市县级单独协调更加困难,因此中央和省应协调各银行机构,给予大力支持配合,形成治理“小金库”问题的合力。三要教育经常化。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查处的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惩恶扬善,在全社会营造抵制设立“小金库”光荣、设立“小金库”可耻的良好舆论和制度氛围,使得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 “不想”设立“小金库”。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强化遵纪守法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进而 “不愿”违纪。要完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堵塞漏洞,实现政府性资金运行全过程监控,进而“不能”违纪。要严格执行财经法纪法规,依据《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包括设立“小金库”在内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决 5 不姑息,进而“不敢”违纪。通过构建防治“小金库” 长效机制,有力、有效地遏止 “小金库”高发、多发势头,为从根本上清理“小金库”奠定可靠基础。
监督检查局 彭建平
201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