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加快和推进邮政大客户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和推进邮政大客户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和推进邮政大客户工作的几点思考做好邮政大客户工作,是邮政营销工作中迫切需要推进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逐步深入,逐步规范。结合江西邮政几年来的一些实践,本着加快推进大客户工作,促进邮政营销水平提高的原则,从提高认识,创新体制和机制、灵活工作策略和
做好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清邮政经营的特点和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推进大客户工作的认识问题除了市场竞争和大客户两个外部因素外,邮政自身的特点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迫切要加快和推进大客户工作:
(一)邮政经营的特点决定了推进大客户工作的必要性一是市场经营范围的属地化。除了邮购等及少数业务外,邮政业务只能进行属地经营,跨地区经营属于违规经营。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这和其他绝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对市场范围具有强烈的扩张性明显不同。二是业务品种的多元化。以邮递类、金融类、集邮类、现代物流类、邮政代办类、电子信息类为主的多业并举的业务体系,表明了邮政是典型的多元化经营的行业。这将是长期影响邮政经营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三是业务效益的微利化。除邮政储蓄、邮票发行等少数政策行业务外,目前邮政开办的多数业务竞争非常激烈,属于微利业务,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保证经营的效益。
(二)邮政传统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推进大客户的迫切性邮政独立运营以后,现业局赖以创收的主要方式是全员营销、窗口营销和专业中心的上门营销,并辅之以领导营销和社会营销。随着形势的发展,暴露出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全员营销的过度利用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经营工作难度的加大,一些市县局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方式,对经营工作任务简单地采取全员营销的方式,有的单位全员营销业务的项目达十多项,不少职工在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难以拿到应得的工资。这大大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职工对企业的信心。二是多重营销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过度的全员营销和未经整合协调的专业中心(分局)上门营销必然造成邮政营销主体的多元化,造成邮政企业多部门对大客户的重复访问,有时出现邮政五、六个部门同时对一个单位一枚企业金卡业务进行攻关的现象。这浪费了邮政有限的营销资源,影响了了邮政对多层次、全方位的客户和市场开发,同时由于邮政内部竞争,也很可能降低企业的业务利润,损害邮政的整体利益。三是邮政对市场的系统研究和对大客户的维护等影响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工作缺位。由于所处的位置,现业局各专业中心(分局)只对企业下达本单位的短期收入计划负责,只对大客户使用本单位业务的开发负责,只对本单位业务地市场情况感兴趣,不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市场进行系统的研究,不承担对邮政综合大客户对邮政的多项业务的宣传和推广,不承担大客户对邮政综合服务的不满和竞争对手争夺情况的研究,而负责邮政经营综合工作的经营服务部因为工作职能多、人手少、不直接接触客户等,难以承担这些责任。这势必影响邮政营销的科学决策,影响大客户的开发和维护,损害邮政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四是邮政专业营销队伍建设不力。邮政独立运营以来,由于不太重视专业营销工作,对专业营销工作缺乏研究和引导,对专业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缺乏规划,缺乏激励机制,企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从事营销工作,造成了邮政专业营销人才数量少、比例低、素质低的局面,不少现业局专职营销人员占全部邮政从业人员比例不到5,特别是综合性的专业营销人才奇缺。营销为王,人才是本。邮政专业营销人才的建设不力势必严重影响和制约邮政营销水平的提高,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2001年以来,江西邮政从省局开始,连续三年在全省邮政工作会议上对大客户工作进行研究和布置,认识越来越清楚,思路越来越明确,措施越来越具体,考核越来越强化,使全省上下逐步树立了适应变革,创新营销的理念、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理念、客户至上,创造价值的理念、联合发展,合作双赢的理念、整合资源,有序营销的理念,较好地为大客户工作的深入开展解决了认识和思路问题。
二、理顺内部营销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大客户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大客户工作是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根据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的需要,不断地对邮政原有的营销组织、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大客户营销为核心,以专职营销为主体,以窗口营销和全员营销为补充,以其他部门为支撑和保证的结构合理、分级实施、职责明确、激励到位、协调有序、高效灵活的工作体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落实省、市、县三级大客户工作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系江西省局2001年在经营服务处
设立大客户服务中心(挂靠),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局大客户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全省邮政大客户工作发展战略的规划、年度工作任务的制定、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建立全省大客户的用邮信息管理系统,掌握全省大客户的用邮动态,研究和制定对大客户的营销服务政策,规范各局对大客户的经营行为;协同省直专业局对相关业务进行宣传和策
划,开发全省行业性大客户;负责对全省大客户的营销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省直专业局也明确了大客户工作职责,主要负责全省专业性大客户的宣传、策划、开发与指导,以及客户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反馈等。2002年各市局全部成立了大客户服务部,单设或挂靠经营服务部,工作定位为对重点大客户营销服务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和全局大客户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落实省局大客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组织开展对市局综合大客户等的具体营销服务工作和对所属县局和各专业中心、分局大客户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做好对以大客户为主要对象的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和组织落实等。现在全省84个县(市)局也依据具体情况设立了单列或挂靠的大客户中心,落实了大客户工作职责。
(二)整合规范现业局各经营服务主体对大客户的营销职责和关系,形成工作合力目标是理顺邮政内部对市场和客户的营销关系,减少营销“撞车”和“缺位”现象,提高邮政总体营销能力。按照强化专业部门的专业营销、大客户部门的整合营销、窗口部门的服务职能,弱化全员营销和窗口营销的原则,江西邮政各现业局在摸清大客户资源的情况下,对大客户服务部、专业中心、分局等营销服务主体对大客户的营销责任和关系进行了具体明确和划分,作到邮政对大客户原则上实行“一对一”的营销服务,综合性大客户由大客户服务部负责,专业部门提供业务支持,专业性大客户由专业部门负责,大客户服务部掌握基本情况,窗口部门主要做好窗口服务和窗口宣传,基本不实行上门营销,全局性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客户资源管理主要由大客户服务部负责,专业性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客户资源管理主要由专业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对大客户的营销信息、协作服务等保持沟通和配合。
(三)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考核体系,推动大客户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江西的实践证明,制定实施有效的考核体系是推动大客户工作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考核体系要体现大客户工作的特点,在统一大客户的量收、分类和服务满意度等评价、统计标准,具备较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的条件下,重点考核大客户的数量、大客户总收入、服务满意度等综合量化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和市场调研等基础工作。2003年,江西省局制定了对市局年度大客户工作的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各市局的班子年度考核挂钩;各市局也制定了对大客户服务部和客户经理的量化考核办法,与生产月奖、年终奖等挂钩考核,逐级下达了明确量化的大客户工作任务,指明了大客户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有效地调动了各单位和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营销服务方式,提高大客户工作水平在具体的工作中,各级大客户工作操作层要积极探索,实现对大客户营销服务方式由全员营销向专业营销,由关系营销向方案营销,由单一营销向组合营销,由共性营销向个性营销的转变,着力提高大客户对邮政的业务知名度、服务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和收入贡献度。在服务策略方面,首先要做好对现有大客户的维护工作,维持现有大客户和现有业务的不流失,其次才是做好开发工作,通过优质服务争取挖掘新的大客户和新的业务量。要采取客户经理制、项目经理制、派驻制、上门服务等形式,落实对大客户的“一对一”服务、“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服务,规范邮政对大客户的接触行为,降低大客户用邮的时间成本,及时解决大客户的咨询、查询、投诉和合理赔偿,让大客户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邮政对大客户更方便、更快捷、更贴心和不断改进地服务。在信息策略方面,要高度重视营销信息的作用,把它视为营销工作的重要资源;建立全局性的营销信息采集、交流、开发、共享和存储的机制与平台,实现邮政对市场和大客户动态的快速掌握、及时应对;规范各营销主体对营销信息的开发利用,采取营销项目报备、信息优先、营销权限期保护等措施,使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营销行为,进而转化为营销成果。2002年南昌市局抓住国家开发银行南昌分行要举办开业庆典的信息,组织以大客户服务部牵头,相关专业参加的业务联合公关组,实行组合营销、方案营销,最后一单业务实现28、5万元,创造了成功的营销案例。在产品(服务项目)策略方面,要全面了解大客户的综合需求,深入研究大客户的深层次需求,准确把握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抓住大客户的偶发性需求,发挥邮政的产品、能力、服务等综合优势,对邮政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延伸和调整等,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方案,帮客户做好用邮策划,争取大客户对邮政业务实现叠加使用、批量使用和依赖使用。同为一类大客户,同为市级电信公司,2002年,江西省赣州市电信公司在邮政综合用邮达61、05万元,而另一家电信公司只提供邮政收入8、1万元,两家公司的用邮种类和用邮规模差距很大。在价格策略方面,要在维护邮政全网利益,体现邮政品牌的前提下,依据市场竞争情况和大客户的用邮规模,实行灵活由弹性的价格策略,并注意加强对企业内各营销主体对大客户的营销价格的统一管理。江西邮政大多数市局建立了大客户资费协调领导小组,对建档大客户的营销合同和优惠政策实行统一管理,既保证了大客户可以享受合理的业务优惠,又加强了邮政对大客户资费的管理。
四、着眼于长远发展,做好大客户基础工作一是要摸清大客户资源,落实管理与维护机制大客户资源是邮政经营工作中可建立、可维护、可拓展的重要资源,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大客户资源的管理与维护是开展各项大客户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大客户工作开展之初,要像对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一样,依靠各经营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共同努力,摸清楚邮政大客户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登记、造册,逐级建立档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客户资源分级管理的责任体系,分工进行维护,定期进行更新,逐步形成分类科学,形式规范,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密级管理的可比较、可复制、可维护、可利用的大客户档案,使各级企业经营决策者和大客户部门对大客户的数量和构成像对邮政各专业收入的数量和构成一样清楚,为科学地组织大客户的营销服务工作和对大客户工作进行有效考核提供依据。江西吉安市局建立了100户内容较完备的现实和潜在大客户档案,在对去年大客户的用邮数据仔细分析和今年大客户用邮动态的调查摸底下,提出了全局全年对大客户的重点营销对象、重点营销项目、预期实现收入、项目实施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等明确计划,大大提高了对大客户营销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大力推进专职营销队伍建设,打造邮政的销售大军。要真正将邮政营销人才的建设纳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之中,建立与邮政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发展规划;要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订,尽快明确邮政营销人员的岗位分布、职能定位、素质要求、建设措施和考评办法;要加强对营销人才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加大引进营销人才的力度,鼓励有营销潜在综合素质的人才向营销岗位流动;要加强系统的训练与培训,落实规范的考核和日常管理,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2003年初,江西省局提出完善三级营销网络,制定了“关于加强专职营销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把企业最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营销队伍中来,使全省营销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提高到5以上,出台了“在选拔科级管理人员时,客户经理任职期间视同从事管理工作年限,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今后选拨经营科室负责人,必须有在客户经理岗位工作经历”和提高专职营销人员岗位工资,实行分级管理的激励政策,大大加快了全省专职营销队伍的建设步伐,在一季度的对内对外招聘中,全省各市局新增专职营销人员89名,不少市局出现了原来在机关科室做管理工作的大学生主动要求到专业中心、分局担任客户经理的积极现象。三是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大客户工作条件。重点要深入推进邮政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大客户资源的计算机管理和系统共享;逐步提高客户经理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工具,实行统一着装等;在重要的节假日由领导组织上门走访,给大客户用邮决策人和业务联系人生日赠送适值礼品等,加强邮政与大客户的情感联系;建立大客户俱乐部,定期举办大客户座谈会,建立邮政企业较高层次的与大客户联系沟通渠道。江西省局每年都要举办1-2次全省一类以上大客户和全省行业性协作大客户的座谈会或新业务演示会,受到大客户的好评。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江西省局给每个市局配备统一的大客户服务车,开始实施省到市的crm工程,每月给全省一类以上大客户赠送制作精美的业务宣传册,给每个一类以上大客户决策人赠送生日礼品,给全省大客户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第二篇:对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对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2011-12-06 16:44:50 作者:罗君伟 刘建刚 来源:《今日庆阳》 浏览次数:1
51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务实创新,继续推进“引强入庆”战略,围绕“红、黑、绿、黄”四大优势资源,积极主动“招大商”,大上项目促发展,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出现了全民招商热潮,新上了一大批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全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发展。由于受地域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各县(区)招商引资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和发达地区相比,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与当前西部大开发步伐加快、各地对新一轮招商引资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如何进一步完善策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得更好,是我市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庆阳市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动力,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推进项目引进,先后同8家央企5家省属企业签订合同协议2400多亿。“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24个,完成投资21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引资企业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13156个。
今年前9个月,实施百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26个,到位资金104.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5.4%。东部集团、华能集团、中铝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化集团、雨润集团等一大批大型企业相继落户庆阳,强力助推庆阳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升温”。实现了引进一户企业,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就业,致富一方群众。
(一)招商引资工作势头良好。近年来市、县(区)招商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和实施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项目,不仅是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亮点,也是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亮点。从发展势头看,仅2010年,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46个,到位资金总额85.16亿元,是“十一五”开局之年19.15亿元的4.4倍,主要指标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引资总量大幅提升。
(二)招商引资举措不断创新。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历亲为,努力争取省、市支持,全力创造实施条件,紧盯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依托优势,主动出击,以小分队招商为主,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方式,上门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上的核心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构筑产业集群,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注重招商引资质量,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显著提高,促成了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实。一是项目招商。重点围绕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链式开发,引进配套项目;围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引进环保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机具制造项目;围绕打造陇药产业的契机,引进生物制药和中医药产业项目;围绕民俗文化资源,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从项目洽谈到注册落户、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问题,实行一竿子到底。对入驻项目,把好入驻关,每个项目入驻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科学论证,并将项目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土地密度、开工投产时间等指标纳入投资协议。二是“三情”招商。注重招商实效,通过以情招商的方式,大打亲情、乡情、友情牌。利用落户企业客商信息灵,交际广以及示范
效应好的优势,鼓励引进企业横向拓展招商、纵向挂靠招商、现身说法招商、广泛推介招商。三是诚信招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坚持“一企一策”,从土地征用、资本金配套、手续办理、税费减免等方面,舍得本钱、敢给政策。凡是承诺的,坚决兑现;凡是优惠政策上有的,坚决执行;凡是签订协议的,坚决履行。为投资者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和最优质的服务,确保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在我市“一路绿灯”,顺利实施。四是节会招商。庆阳市在外出节会招商的基础上,在市内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011年成功举办开展了“广东百名企业家红色革命老区庆阳行”活动、台湾南部乡镇民意代表考察团庆阳项目推介会、2011’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等活动,西峰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招商局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上门招商活动,先后与苏宁集团、红太阳集团、高力集团、金浦集团、银鹭集团、达利集团对接洽谈,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开辟了新的引资渠道。镇原县招商局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向县政府提交了《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报告》。庆城县招商局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招商引资门户网站,利用网络宣传县情、推介项目、招引客商,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在硬环境建设上,近年来市、县(区)上下联系、寻求各方支持,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各类资金2.6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在软环境上,精简审批手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全面了解投资环境状况,深入剖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吸纳投资商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形成了《庆阳市投资环境调研报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企业家座谈会,现场解答投资商的提问,解决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新保障。各县(区)都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名片,不断完善优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力求“环境最佳、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效率最高”,吸引投资者,支持创业者。西峰、合水、庆城、华池等县(区)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谈项目。宁县对重点工业项目由招商局每周检查督办两次,下实手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同时,大力营造吸引投资的软环境,落实领导干部帮办项目责任制,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超前服务、文明服务,建设服务“高地”和环境“洼地”,树立了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了投资者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使招商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全市上下创新招商方法,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组织开展上门招商、盯住招商,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引资项目看,工业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集约化养殖项目占据主流,规模增大、质量提高。新建重点项进展顺利。宁县新庄800万吨煤矿,完成投资4.7亿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扩建完成投资5000万元,环县毛家川500万吨煤矿及选煤场,完成场地平整、道路开通、“110”二回线路架设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1.45亿元,华电新能源公司投资60亿元的风电场、浙江客商投资8亿元的九连山水泥厂扩建改造已经启动,西峰区董志镇失地农民安置代建工程,引进太平洋建设集团资金5.7亿元,完成投资9000万元,雨润集团5万头种猪繁育基地,完成投资1亿元,镇原县启动民资建设的凯迪塑业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等围绕石油钻探、煤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废旧物回收利用,大量的配套企业、服务产业陆续形成,拓宽了招商引资新领域。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操作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发达地区、周边先进市、县(区)相比还存
在一定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一)招商氛围不浓,创新意识不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首先受到制约的是思想意识落后保守、招商氛围不够浓厚,有三种情况较具有倾向性、代表性:第一种,自然无为型。这种类型主要认为边贫地区地域偏远,基础条件差,难以在招商引资上有大的突破,任其自然发展,走到哪算到哪,缺乏奋发有为的志气、超乎寻常的胆识、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往无前的魄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这种思想在基层干部及群众中存在普遍性;第二种,“肥水不流外人田”型。这种类型主要认为优势资源应该本地人来开发、来管理、来获取利益,这种思想主要存在于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干部群众和本地商人头脑中,对于外资、外企进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开放意识薄弱,引资项目进来后,往往“红眼病”或特权意识严重,出现对招商项目设置障碍或冲击招商项目等行为,对事业发展影响很大;第三种,“概念”和“口号”招商型。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对于招商引资会上讲得好,慷慨激昂,文件出得好,措施很过硬,但大多仅是“概念”运作,喊喊“口号”,给群众做做样子,往往打着抓招商引资的幌子,不干实事,为小团体或个人利益谋利,阻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招商实效不强,引进水平有差距。从全市近几年引进企业的项目看,多数属于加工型、传统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不多,缺乏有实力的品牌企业。所引进的部分企业生命力弱,不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就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从税收贡献看,目前仍然只有几个老企业支撑,引进企业贡献率不大。从产业投向看,对依靠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做得不够,发展地方支柱特色产业的步子还不大。从开发区平台看,还没有真正起到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龙头作用,尽管当前土地储备不足,但部分招商引进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从招商方式看,虽然近几年不断创新,实行了干部离岗外出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定点招商等方式,但运用效果不好、实效不大。从引进企业融资看,由于国家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市县信贷规模有所萎缩,大多数县(区)财力十分有限,使得部分引进企业信贷融资难,也制约了项目达产见效。
(三)招商机制不完善,服务环境有差距。目前,部分县(区)招商引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健全和得到落实,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有序和积极有效开展。一是在政策机制上。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已对税收、土地政策作出了调整,而个别县(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奖励办法等政策没有重新修订,加上原来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办法没有统一标准,尤其是对招商引进企业涉及收费部门的收费标准不统一,使县(区)、部门在开展招商引资过程中难以把握。二是在激励机制上。对招商引资中介人,引进项目牵动作用强的个人,奖励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影响了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三是在服务机制上。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低,创新力度不够,服务意识差。项目审批手续过多,时间过长,办事人员水平低,死搬教条,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形成了人为梗阻。一位招商部门负责人曾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老板急得跳,来了老板气得跳。有的企业老板反映,有些部门收费不规范、不透明、弹性大,有的把各级政府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列在收费清单上,漫天要价,同时对企业要求标准过高,没有从发展企业的角度考虑,造成了企业怕部门来服务,认为服务的目的是收费,让一些企业老板感到政策不公平、不公正。另外,在项目跟踪服务上,虽然建立了领导包保责任制,但跟踪服务力度不大,没有起到真包、真保的作用。四是招商队伍力量不足。具有专业招商水平的人员不多,对引进招商人才,加强招商人员的学习、培训不够。开发区目前尚未建立责、权、利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
三、对策思考
(一)树立理念,营造氛围。要把从操作层面上解放思想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推动力。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开放的力度;观念更新的进度,决定发展的速度。一是在引资观念上要有真转变。我们既不缺优惠政策,也不缺机遇,缺的就是发达地区那种敢于用足用活政策的理念和胆识,就是发达地区那种善于“招财进宝”的观念和环境,就是发达地区那种勇于把握和运用政策、善于抓住机遇的智慧和能力,就是发达地区那种落实政策不折不扣、想方设法干成事业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必须增强“不抓招商就是不抓经济,不会招商就是不懂经济,不抓开放就是失职,抓不好开放就是失败”的观念,狠抓招商引资,借力、借资、借势加快发展。二是在思想意识上要有大解放。要坚决破除仅从“概念”和“口号”上解放思想的保守封闭做法,把从操作层面上解放思想摆在招商引资的首要位置,坚持按照“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财税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就业水平的提高”“五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真正在全社会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人求发财、我求发展,人图创业、我图就业”的意识,对招商引资提供最大开放、最大优惠、最大支持,做到全员招商、全面招商、全力招商、全年招商。并着力强化“四种”意识,即强化“首位”意识。真正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龙头”位置,真正形成“大事大抓、特事特抓”的新局面;强化“参与”意识。教育干部职工“跳出职能抓招商,跳出部门抓招商,跳出事务圈子抓招商,跳出区域抓招商”,形成全民招商、全员引资的“大招商、大引资”新格局;强化“协作”意识。形成“同频共振”的新局面;强化“争先”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新局面,真正形成一种“招商者光荣,局外者可耻”的工作导向。三是在引资速度上要有新认识。被誉为“计量经济学之父”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劳伦斯?克莱恩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由于其自身基础的薄弱性,不必重复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路子,可以充分利用人力等资源的低成本性,以开放引资方式,迅速切入前沿新经济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蛙跳”式的发展。要敢于以特殊产业、特殊项目、特殊环境、特殊政策、特殊机制,在招商引资上实现超两位数或两年一翻番的速度,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二)创新方式,改进方法。在招商产业上,要以企业自主招商和园区专业招商为主体,结合本地区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培植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利用节会招商平台,加强与发达地区知名企业的联系,积极进行产业投资方向对接,细化融入的运作方案,主动加强和积极扩大与发达地区经济圈的实质性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招商项目上,要突出以工业项目为主、大项目为主、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主,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在招商对象上,要招大商、招真商,紧盯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技术项目和产品,带动本地工业结构的上档升级。要坚持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三情”招商、网上招商、以园招商、沿路招商、专班招商、个人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进一步发展商会、协会和相关中介组织,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举办的招商引资活动,应突出专业性、针对性,使相关企业感到有可去性、可谈性,引导和推动企业主动走向市场,寻求商家,推出项目,进行对接。在招商引资中,对重大项目的谈判、签约,可实行律师参与制度,以防止不按法规办事行为的发生。对签约项目要切实加强跟踪服务和督办督查工作,对已签订的大项目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部门限时办结制、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竿子到底,努力提高引资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对引进企业,既要重生又要重养,既重前期招商,又重后期安商,达到引得进,活得好,留得住,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增强招商引资的跟进效应和扎堆效应。另外,利用煤、炭、石油、土地等优势资源换取投资在目前仍是贫困地区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必须加强对工业企业税收监管及投资项目的土
地管理,要通过调查,摸清已批准土地而闲置未用的,并依法作出处理,或者责令限期开发建设,或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坚决杜绝只征地、只围墙、不建房、不投产和转手炒卖土地的现象发生。
(三)落实政策,完善机制。一是科学制定优惠政策。认真借鉴外地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惠办法,使招商引资政策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开发区建设,要注重规划、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在制定和运用优惠政策上,不能不分产业政策导向、投资规模大小、科技含量高低、发展前景优劣、财税贡献多少,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要区分情况、区别对待。要有针对性地挑商选资,招大引强,提高工业集中区、经济开发区准入门槛,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加强对投资项目的事前分析讨论工作。引进的投资项目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开发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做到与本地产业优势相结合、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二是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凡一经出台的各项招商引资投资优惠政策,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落实和服从。同时,各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时,必须注重超前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要维护好招商整体形象,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激励政策上,政府要实行重奖,既要奖企业,又要奖县(区)招商部门,同时,还要重奖招商引资第一引进人,要大力倡导创业光荣,招商有功,并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方面招商引资热情。三是完善招商引资人才机制。加强对招商人员在职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大人才双向交流力度,选调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人才充实招商队伍。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争取把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新研发项目和大企业研发中心的成果引进来,把带有项目和课题的人才引进来,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抓好招商项目的落实工作。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分析会,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切实搞好企业引进后的后续服务,以帮助企业尽快进场建设、尽快投产,还要帮助引进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引进落户企业的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用落户企业的成功和现身说法,提高和扩大招商引资的信誉度和吸引力。
(四)改善环境,强化服务。在新的形势下,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环境的竞争上,要采取软、硬环境两手抓的办法,形成服务招商项目的合力,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客商投资限期办结制,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对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部门服务窗口,要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坐堂办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各职能部门的收费项目要进行彻底清理,对不符合现行政策的该废除的要废除,该取消的要取消。对影响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人员,要敢于动真碰硬,严肃处理。定期召开投资环境评议座谈会,邀请企业老板、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和各县(区)、开发区有关人员,对各职能部门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以及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评选出“投资者满意单位”和“投资者不满意单位”,对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单位,应采取组织措施,将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以促进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五)强化领导,加强考核。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班子,一笔专门经费,一个责任目标,一抓到底”的“七个一”责任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抓任务分解落实。要按照“定目标、定分工、定措施、定期检查”的“四定”原则,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抓目标考核。要以实实在在的招商效果来考核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工作实绩,年终坚决对照检查、奖惩兑现。要通过考核奖惩,“考”出快节奏,“考”出高效率,“考”出高增长。三抓“一把手”重点考绩。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检验各县
(区)、各部门“一把手”全局观念、发展意识、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评优使用的重要依据,由市督查考核局牵头,有关部门参加,进行全面考核。对任务完成不好、考核排在最后一名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
(作者分别为市招商局局长、科长)
第三篇:对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思考
对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思考
●中共龙山县委常委 梁高武
城镇化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富民强县的新征程中,龙山县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健全体制,规范运作是城镇化的战术要点
(一)规划编制要高起点。规划是城镇化的灵魂。一是创新规划编制理念。坚持用高质量的规划编制来制定和完善全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镇以及土地整理规划。二是体现规划编制特色。城市的科学定位是科学规划的前提。立足龙山实际,凸现土家文化底蕴,城市才有个性和特色。三是维护规划编制权威。通过专家组对编制规划进行充分论证,使其既不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要通过地方大决议维护编制规划权威,使其同时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
(二)控制土地要高标准。一是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二是确保土地市场规范有序。政府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对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一律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建立和完善规范统一的土地市场秩序,定期开展土地清理整顿。三是合理盘活配置土地资产。要充分利用城区存量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耕地资源。通过土地储备制度促进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建设施工要高质量。一是规范市场准入。贯彻落实勘察设计企业、建筑业企业、招投标代理机构以及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严格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个人执业人员的执业责任。强化工程开工前施工许可环节监管,完善招投标制度。二是严格监督管理。严格合同履约过程监管,严肃查处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问题;严格工程建设过程监管,严肃查处质量技术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在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好通信、广电、供水、电力、燃气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做到管网统一设计、同步施工、整体下地,避免重复建设。
(四)管理经营要高水准。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围绕争创“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进一步规范秩序,优化环境,美化形象。一是彰显城市魅力。着力在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养、丰富城市内涵上下功夫,把龙山打造成城市品味浓、文明程度高的魅力城市。二是弘扬特色文化。三是控制行政成本。控制建设成本和行政成本,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二、华塘新区开发是龙山县推进城镇化主攻方向
(一)华塘新区为龙山县城镇化提供了载体。一是地理位置绝佳。龙山县城属于四省边区武陵山脉最大盆地之一,完全满足城市的扩容提质需要。二是发展环境难得。龙山县与来凤县两县直线距离不足4公里,两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使华塘新区开发变成了两县群众的共同愿望,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难得的群众基础。三是承接功能完善。华塘新区处于龙山、来凤两县的中心位置,既能弥补老城区的不足,又能继承老城区的优势,还能承接与来凤县的对接,容易发展壮大。
(二)华塘新区得到的支持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一是拥有政策支持。龙山县制定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各项优惠政策为华塘新区开发创造了宽松环境,两县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调整方案为华塘新区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拥有财力支持。除了自身财政提供的城镇化建设资金外,我们还得到了长沙市对口扶持和省里各部门的大力援助。特别是周强省长在今年亲临华塘新区建设现场时,当场为湘鄂情大桥命名并支持解解决部分资金建桥。三是拥有技术支持。人才和技术是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城镇规划和设计上,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及省州各行业的勘察设计院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上。
(三)华塘新区取得的成绩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龙山县通过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华塘新区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开局良好。全面完成了岳麓大道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了路网建设工程和安置区建设工程,完成了物流中心的规划可研及部分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了湘鄂情大桥建设的前期工作。二是规划编制调整科学合理。三是土地调规报批合法有序。三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共调规报批岳麓大道、皇仓中学、入园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市场和储备土地等共1000余亩,征收土地800余亩。
三、华塘新区开发必须攻克土地、资金、环境三个堡垒
(一)必须坚持集约利用土地。一是坚持科学化规划。二是坚持合理化利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节约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严把土地调规关、申报关和审批关,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要创新机制,落实责任,有力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严格控制开发成本,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维护土地市场秩序,追求政治、经济、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四是坚持制度化调规。要千方百计的做好华塘新区土地调规工作,破除城镇化建设的土地瓶颈制约。通过多渠道汇报,多途径争取,切实加强新区土地储备。
(二)必须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一是积极申报,向上争资。项目规划要吃透上情,瞄准政策,充分利用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酉水河防洪治理工程、二○九国道绕城线、廉租房建设等项目,围绕国家投资取向积极向上争资。二是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严控土地,以地生资。做活土地文章,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除安置用地外,土地一律实行“招拍挂”。用“招拍挂”土地争取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紧缺,实现滚动发展。四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五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化开发建设。六是互惠互利,银行贷资。通过把新区开发的启动资本作为筹码与银信部门交换,争取更大的信贷投入。七是拓宽渠道,启动民资。改革完善城市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用合法的融资平台争取民间资本。
(三)必须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一要突出工作重点。主要是突出优化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和执法环境,抓好环境案件的投诉,切实维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二要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新区开发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三要加大责任追究。严格推行纳税人评议制度,坚持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强化优化办职权,对阻碍和扰乱新区开发秩序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四要完善保障体系。认真安置好失地农民,让其真心实意拥护城镇化建设,维护好华塘新区开发环境。加快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对加快推进团场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对加快推进团场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甘润亮
(2012年10月23日)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因此,团场要实现转型,要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城镇化的发展。兵团在城镇化建设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城镇建设的规划要科学。我们要高起点、高品位地建设好城市,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导向作用。城镇规划区内的各项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促进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城镇详细规划编制力度,逐步提高详规覆盖率。一个城镇有无特色和品位,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关重要,这既是城镇的基石,也是城镇的灵魂。规划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人口、交通、就业、绿化等因素,着眼长远、放眼未来,扬长避短、凸显特色,另一方面要扩大群众参与度,使城镇规划更切合实际,更符合民意,更科学合理,再一方面要增强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经过法定程序不准变更,坚决防止建了拆、拆了建的行为发生。
二、城镇化建设的定位要准确。城镇建设的定位决定城镇发展的方向,现在很多团场提出的城镇定位基本上都是:宜居宜业宜游、军垦城镇、精品小城等,其实是不现实的。一个城镇只有确定一个准确的发展定位,城镇建设才能有特色、有创新、有内涵,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城镇建设的定位应该结合自身的禀赋和特点来确定,做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比如适宜搞旅游小镇的,要充分利用团场周围的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旅游特色和个性。从城镇建筑的风格和街景规划,一个路灯、一块人行路砖都要体现该旅游小镇的特色,这样才能避免和别的城市雷同,也才能将该城镇建成为一个吸引人驻足留恋的风景点。所以,团场城镇化应“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没有必要相互效仿搞的“五脏俱全”。
三、师市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团场城镇化。团场是师市社会经济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团部周围连队职工向团部集中,小连队向中心连队集中”的方式来提高城镇人口规模,通过团场保障房建设,让绝大多数团场职工都能住上配套设施齐全、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楼房,从而改变职工的生活方式,让职工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团场发展的成果。师市发展城镇化的重点应是团场城镇化,因为团场绝大多数职工都在生产一线,一线职工是离不开土地的,土地耕作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团部城镇,因为空间距离关系,职工可以工作时在连队,休闲生活在团部。而对于退休职工来说,由于绝大多数退休职工的子
女还在团场,加上“故土难离”情节,他们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离开团场而去师部城市居住,因此加快团场城镇化对于团场职工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使团场职工真正实现 “耕作在广袤的田野,居住在现代化城镇”的夙愿,才能真正谈得上是师市实现了城镇化,实现了兵团党委提出的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
四、加大垦区中心城镇建设力度,为新建城市做好准备。由于受兵团行政体制的制约,团场城镇化基本上都是封闭式发展的,每个团场小城镇都在发展自己的工、交、建、商、服等产业体系,都在致力于建设自身的一套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垦区整体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配臵的极不合理,造成投资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难以产生聚集效应。因此,应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团场发展中心城镇,促使资源要素向垦区中心城镇集聚。对部分不适宜发展小城镇的团场进行整合,并使周边团场向垦区中心城镇靠拢,做好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的协调配套,引导周边团场产业向中心城镇集中,提升中心城镇规模效益。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镇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增强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将中心城镇打造成为功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分工合理、对团场及周边农村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后备”城市。
五、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上级项目和团场财
力有限,单纯由团场来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依靠上级项目实现团场城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不现实。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团场应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和鼓励有实力企业和个人参与我们的城镇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好的开发建设模式,将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住房、道路、绿化、商业地产,包括今后的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维护、公用事业专营等,整体打包后对外发包,交给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建设和管理。采用这种整体发包的模式,对子项目进行“肥瘦搭配”,促使开发商在资金上进行内部调剂,避免开发商“嫌贫爱富”,把利润空间大的项目抢走,把利润空间小的项目留下,有利于各子项目在开发建设时实现“无缝对接”,能够确保城镇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另外,采用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团场实现以土地换投资、以项目换投资,解决团场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团场、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团场城镇在地域上与农牧连队相邻或处于其中,容易产生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城镇化建设是发展二、三产业的平台或载体,随着城镇化所形成的对各种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对产业布局的有效统筹,将会促进工业的发展;随着城镇工业体系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扩大和提升,必将形成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特别是围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新兴服务业,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团场
富余劳动力,为团场职工子女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从根本上消除长期困扰团场的以农为主,土地“承包难”的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团场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为团场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补充耕地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连队居民点向场部城镇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城镇用地增加。补充耕地,需要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农业用地区域内,有一定潜力、工程量较小、投资强度低的连队居民点整理为重点,以连队搬迁和连队合并为主要方式,加大连队废弃土地和闲臵宅基地整理力度,推进迁连并点、退宅还耕以补充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八、加强城镇社区的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资源配臵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站,完善城镇社区“五站一室”的社区服务厅和相关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它能够凝聚社区居民的人心、人气,提升社区共同体意识。
加强城镇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的建设,明确各组织的责权利关系,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政治进程。通过健全城镇社区的运行机制,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文化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覆盖城镇社区居民的服务体
系。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设臵服务窗口,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推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开展居民的文体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少年社会化教育活动、对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训等,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利用兵团城镇社区在维护自身稳定的同时,维护周边安全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肩负起维护祖国稳定的重任。
第五篇:邮政特快专递大客户协议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邮政特快专递(EMS、中速TNT)是当前邮政部门为客户提供的一项传递速度最快的邮递类业务,可以满足客户对邮件传递时限的需求,为大宗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资费,极大地提高客户的工作效率。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全年交寄特快邮费达到_________万以上,国内给予统一资费标准的_________%的优惠,国际给予统一资费标准的_________%的优惠,文件型的邮件每件按_________元收取、物品型的每件按_________ 元收取。
二、甲方上门揽收服务。乙方交寄特快时需要提供上门揽收服务,请拨打揽收电话:_________或特服电话:_________,甲方将及时派人上门收寄。
三、甲方向乙方及时提供查询服务,甲方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有效答复。
四、乙方交寄的特快邮件内不得夹带下列物品:
(一)法律规定禁止流通或者寄递的物品;
(二)反动报刊书籍、宣传品或者淫秽物品;
(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
(四)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
(五)容易腐烂的物品;
(六)各种活的动物;
(七)各种货币;
(八)不适合邮寄条件的物品;
(九)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损毁其他邮件、设备的物品。
五、甲方从事特快专递业务,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中断、终止正常的特快专递经营业务。
(二)收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
(三)收寄国家规定禁止流通或者寄递的物品。
(四)超量收寄国家规定限制寄递的物品。
(五)私拆、隐匿、毁弃寄递物品或者从寄送物品中盗窃财物、信息资料。
六、邮费结算:甲方凭乙方清单按时开具欠费收据,于每月25日结算一次。乙方在每月30日前付清邮费(现金或支票)。如乙方逾期拖欠,甲方将按日向乙方收取_________%的滞纳金。
七、甲方在寄递处理邮政特快专递邮件过程中,发生丢失、短少、损毁或者延误的,应当依照邮政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八、甲方在寄递处理邮政特快专递邮件过程中应当保障乙方的通信秘密,确保邮件的安全、迅速、准确传递。给乙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九、甲乙双方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若甲方发现乙方有违约行为,甲方有权中止此协议,并同时取消全年乙方作为甲方大宗用户所享受到的资费优惠及上门服务。
十、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一年。
十二、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