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0:5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欧洲在两极格局中逐渐消除矛盾,走向了联合。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欧洲有了建立更加完备的经济联合的要求,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又为欧洲政治联合提供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欧共体的成立、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欧盟的成立及扩大、欧元的启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2、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四、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以英国脱欧导出欧盟

一、欧洲共同体出现的背景

教师给出材料,学生阅读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尤其突出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设计意图:所给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依据,学生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可能性:从相同的文化渊源古希腊,政治渊源古罗马,宗教渊源基督教分析欧洲联合的可能性。

必要性1.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和痛苦。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战争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衰落,英法等西欧各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3.欧洲沦为冷战的主要战场:欧洲形势异常严峻!以上指出必要性。

一、欧洲联合的过程:

这部分采取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填写,明确欧共体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然后具体展开。欧洲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第一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

【活动探究】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你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欧洲一体化运动的舆论准备阶段,为西欧联合的具体化开辟了实践道路。

实践证明,煤钢共同体的工作是成功的,在它的统一协调下,煤炭和钢铁这两种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成员国之间的生产流转实现了有计划的优势互补,协调合理的资源和生产力配置使成员国的经济普遍受益。煤钢共同体的成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步: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者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第三步: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有关锐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活动探究】 阅读课本第二个子目“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思考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实施目标、实施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关税同盟消除了有形关税障碍,但在欧共体内部仍有许多非关税壁垒,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就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真正做到“没有内部边界”,实现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

第四步: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并改名为“欧盟”。这一条约是欧洲联合的又一里程碑。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

第五步:欧洲一体化的深化。

1、欧元的诞生

【活动探究】 欧元的诞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而且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对于企业而言,欧元将减少企业成本和简化跨边境贸易。对于消费者而言,欧元将促进竞争,使可选择的商品品种和服务增多,并使价格稳定,利率降低。对于旅行者而言,因为取消了货币兑换的费用,旅游将更为便宜方便。

2、欧盟的扩大

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学生讨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以欧债危机看到一体化并不是事事顺心的,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重点结合英国脱欧分析。

本课小结:

在政治格局的演变与自身衰落的情况之下,欧洲各国纷纷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从简单的为了消除战争隐患的超越国家的煤钢组织到后来的经济组织,再加上时局的变化,使得欧洲联合的程度越来越深,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充分代表着政治集团化的特征。

第二篇: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课题: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

一、原因①欧洲的共同特征

②近代以来的战争造成③二战后的西欧

④目的二、进程

1、开始:(时间,地点,标志)

2、成立

3、加快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建设:①建立关税同盟:

②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原则:

③欧洲共同体还着手建立

,稳定成员国之间的。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4、4、成立欧盟:①条件:

②标志:1991年欧共体成员在荷兰签订《_________________》,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定了实现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

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

()简称,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 政策,以及 的合作。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③意义:

5、欧元诞生①时间:

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②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

;因而

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民众的。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

参与推动的 的进程。

6、欧盟扩大:XX年,欧盟扩大到_____个成员国,包括中、东欧的、等国。

三、意义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想一想,为什么?结合教材P109阅读与思考,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世界和中国分别有何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重难点解析】

1、什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地理上相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对外增强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建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什么是主权让渡?主权让渡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往往越需要成员国转让国家主权。换句话说,各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与区域内或国际惯例接轨,有时不得不放弃本国的一些保障措施,以求得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欧洲一体化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②关贸总协定成立

③世界银行的成立

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3.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B.实现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c.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保证西欧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4、.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②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6.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是A.(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B.1969年“欧共体”共同目标的确定

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73年英国加人“欧共体”7.下列有关欧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它是欧洲国家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组织是欧盟由经济一体化向军事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D.欧盟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8.欧盟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共体的建立9.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10、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A.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c.有效地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总结与反思】课题: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ccccBcDA11、(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危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第三篇: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欧共体的成立、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欧盟的成立及扩大、欧元的启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2、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四、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以“中国梦”以及总书记的访欧引出“欧洲梦”,采用“猜猜看”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欧洲共同体出现的背景

教师给出材料,学生阅读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尤其突出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设计意图:所给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依据,学生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1.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和痛苦。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战争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衰落,英法等西欧各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3.欧洲沦为冷战的主要战场:分析图片指出:欧洲形势异常严峻!4.联合合作的必要性加强:分析思考题指出:联合合作的必要性

一、欧洲联合的过程:

这部分采取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填写,明确欧共体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然后具体展开。欧洲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第一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活动探究】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你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欧洲一体化运动的舆论准备阶段,为西欧联合的具体化开辟了实践道路。

实践证明,煤钢共同体的工作是成功的,在它的统一协调下,煤炭和钢铁这两种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成员国之间的生产流转实现了有计划的优势互补,协调合理的资源和生产力配置使成员国的经济普遍受益。煤钢共同体的成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步: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者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第三步: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有关锐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活动探究】 阅读课本第二个子目“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思考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实施目标、实施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关税同盟消除了有形关税障碍,但在欧共体内部仍有许多非关税壁垒,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就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真正做到“没有内部边界”,实现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

第四步: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并改名为“欧盟”。这一条约是欧洲联合的又一里程碑。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

【活动探究】 以漫画《今天欧盟成员国的生活》说明了什么 欧洲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给成员国带来的巨大的方便 第五步:欧洲一体化的深化。

1、欧元的诞生

【活动探究】 欧元的诞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而且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对于企业而言,欧元将减少企业成本和简化跨边境贸易。对于消费者而言,欧元将促进竞争,使可选择的商品品种和服务增多,并使价格稳定,利率降低。对于旅行者而言,因为取消了货币兑换的费用,旅游将更为便宜方便。

2、欧盟的扩大

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学生讨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以欧债危机看到一体化并不是事事顺心的,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本课小结:

欧洲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第四篇: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特点:数量不断增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以外,还涉及到资本,技术、劳务,人员流动以及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等;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已介入区域贸易一体化;非传统形式的一体化、跨区域的一体化、南北经济体一体化等现象已经出现。鉴于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应对

【正文】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一些国家实行超国家的经济调节,相互消除经济贸易壁垒,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区域性经贸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起来,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不平衡,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要求各国同时消除经济障碍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而在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间率先开展一体化运动则成为现实的选择。综合现有的各种划分方法,我们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形态。这种划分的依据是结合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政策的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划分的。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单从生产要素流动或经济政策等单一的角度分析和划分未免要出现片面性。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每一种形态的发展都不是按照严格的界限了实现的,是根据这些成员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定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是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具体成员实际情况。

1.关税同盟(CU)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形态,是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核,也是战后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付诸实践的基础。

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关税同盟内部,成员之间不仅相互减免关税,消除贸易壁垒,而且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FT)。一般来讲,关税同盟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内实行减免关税的统一政策。其最高目标是在同盟内部实现对外关税政策统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核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税同盟。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种形态,主要关注的是贸易。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之间相互减免关税,尽最大可能消除贸易壁垒,使各成员获得比较利益。但每个成员仍保留各自的对非成员的独立关税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自由贸易区发展十分迅速,几乎遍及全世界的各个地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属“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共同市场

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种形态。共同市场是各成员在实现共同对内对外关税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各成员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力图实现各成员在若干重要经济领域协调并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这种形态通常还要求成员之间在自愿协议基础上让渡部分主权,建立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及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利机构。如欧共体从一开始就普遍地被称为共同市场,但直到1985年以后才开始逐步的实现真正统一市场。

4.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四种形态,在联盟内部要求成员发行统一繁荣货币,建立中央银行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货币联盟通常与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相伴而生的。欧盟

根据1992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决定建立货币联盟,并经过8年的准备,于2002年1月1日起,欧盟成员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

5.经济和货币联盟

经济和货币联盟要求成员在经济、财政、福利、货币等领域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发行统一的货币。这类联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性质,建立起一整套立法、司法、行政和监督的联盟机构。在世界现有的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只有欧盟具有这样组织的性质。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盟将逐步实现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涉及共同市场与共同货币,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列整合或协调统一的政策。

6.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种形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高的形态。不仅包括经济政策的统一,也包括各成员之间的一些政治政策的统一。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政治一体化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政治一体化同样也涉及面很广,各种形态常常相伴而生,渐进发展,从现有的各种组织中,还没有这一类一体化组织。

上述六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也并不是具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也不是按部就班的逐级上升的。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备条件时,就可以超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组成更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主权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

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2.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3.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4.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5.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6.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7.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8.体制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http://jpkc.sysu.edu.cn/gjmyx/uploadfile/***.doc

第五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第四节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 运用知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思路:

出示本课主题及教学大纲解读

出示图片(2014年美国农业出口额创纪录、美国农产品出口量及位次、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

师: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出,美国的农业相当发达,为什么呢?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出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个农业带及分布地区)

师:那什么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呢(出示概念)?

农业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多种农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师:美国农业生产形成农业地区专门化产区,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分布呢?如果在乳畜带的位置大规模种植玉米呢?可以吗? 生:(思考)

师:说到这,我们首先来回忆下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成两方面: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包括哪些内容(图片)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农业区位条件怎么样。师:各小组结合地图册当中的美国本图地形图,本土气候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分为哪几大地形区? 这样的地形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性?

平原上有哪一条大河流过?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美国本土大致处在什么纬度?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其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最后我们要找同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生:(略)

师:条件分两方面,有利和不利

有利条件: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的大平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流在这经过,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东部低矮的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不显著,夏季降水较多,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种植业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等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西部山地热量不足,降水较少,宜发展畜牧业。

不利条件:大平原南北贯通,冬季极地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南方亚热带作物造成冻害。师:总结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1.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热量充足,降水适宜 2.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4.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师:好,我们现在看能不能解决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乳畜带大规模种植玉米,可以还是不可以?各小组讨论两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生:(略)师:很明显不可以,之前在发的导学案我们也已经了解到,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玉米的生长习性就是喜温,喜湿,喜光。而乳畜带分布区,纬度偏高,气候温凉,土壤有较为贫瘠不适于玉米的生长和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乳畜带不能大规模种植玉米。

师:那么除了自然条件,还有什么原因影响着乳畜带的分布呢? 生:(略)

师:对,就是市场,乳畜带位于东北五大湖工业区附近拥有巨大的牛奶盒乳制品的销售市场。

这时乳畜带分布地区和成因,那么其他农业带的分布和成因就交由各组同学自己讨论总结。师:(出示总结)师:我们知道个自然带的分布既受自然区位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来看几组图片,同学们总结,美国农业生产受那些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出示图片)

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1.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完整的储运系统和交通网络 3.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

4.机械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技,如:农业科技、保鲜技术

师:好,我们思考下一问题: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学生小组讨论)生:(略)

师:美国农业带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当然也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

师:最后我们来看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出示图片)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

1.分析造成沙尘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牧、过垦导致植被破坏。2.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有哪些?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略作解释,“精确农业”留等以后GPS内容中说明)

3.具体了解“处方”农业: 课堂演练 小结

下载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牟平一中 郝义政 【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

    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

    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第一课时就围绕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

    财政学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财政学》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 ——为学生自学支持服务设计 《财政学》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财经类本科试点相关专业(金融、工商管理)的选修课,本课程4个......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三)5篇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三) 政治:5.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欧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欧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学设计]

    汤阴县2011年高中历史优质课教案 世 界 经 济 的 区 域 集 团 化 胡玉莹2011年5月17日 课题: 汤阴一中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汤阴一中 胡玉莹 【课标要求】 以欧洲......

    第六章++++认识区域中东教学设计

    第六章认识区域 第二节 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乳源桂头中学潘雪梅 教材分析 1.编写意图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之后,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

    高二区域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巴西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

    一体化教学设计评审判分细则(本站推荐)

    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教学方案设计评审判分细则 根据一体化课程开发理念和技术路径,为了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保证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和教学方案设计的评审工作能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