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美术课堂应融入乡土文化的研究
陈小成 2014年5月 【摘要】:中国是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本地区和民族的典型的文化代表和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都反映了本地区和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分的重要组成,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化”时代很严重的今天,在城市孩子们逐渐对剪纸、鞋垫、皮影戏等本土文化形态逐渐陌生的时候,中国的本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重危机。而美术教学是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教学
民族
传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止步,善良勤劳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随着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精神观念的转变,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声不息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古老的交通方式,日常的生活器皿逐渐被现代工艺、现代工具、现代材料所代替。对本土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
本土艺术文化就是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成产当中创造的一些艺术形式,本土美术文化记录和再现了本地域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美术与本土文化内在联系的学习,学生便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让学生知道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美术教育者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热爱。树立一种传承和发扬的主人翁意识,让民族本土文化的意义牢固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本土文化要想发展和传承就一定要走进校园,走进美术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以美术课堂这种方式来传承本土艺术文化。
(一)探知根本,融入生活
“美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本土文化都是来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各种不同材质的美术艺术品工艺品,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新石器时代用的打制石器,到河姆渡人制造的土陶器物,再到奴隶社会的青铜制品,以及现代多式多样的生活器物。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虽然有的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被遗忘在角落,有的被搬进历史博物馆。但是如果你注意观察生活的话,你就不难发现本土文化和民族元素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比如说上海世博会的波兰馆的外形就是运用的剪纸艺术的元素,当然这是人家波兰的本土文化,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一样可以把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生活,剪纸的服装、剪纸装饰的家装、鞋垫图样、皮影戏等等。由于我们的教学是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孩子们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甚少,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儿童来说了解本土文化的知识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主要就是要看老师如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1、走进家里去寻宝。一套古色古香的皮影、一双老鞋垫、一副旧剪纸、一对绣花枕头、竹编的果盘、一条彩带……当每个孩子把一件件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的时候,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美术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旅游资源是一个天然博大的民间美术宝库,引导孩子在游玩中带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收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画栋雕梁的建筑、有千年古堡古刹、有原始的土窑洞、有古老针织,有美轮美奂的窗花,有花样众多的鞋垫……让学生在游玩中探古寻源,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猜灯谜、游九区,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间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与老艺人们一起玩剪纸、做鞋垫、试着剪剪纸、画画农民画,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5、走进网络去拓展。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二)因地制宜,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民间艺术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民间艺术的价值,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整合民间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间艺术?把家乡的剪纸、编织纳入手工课,刺绣、鞋垫纳入图案设计,风景民俗、戏台成为绘画创作课的素材,并且定期地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通过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开展校本教材,巧妙拓展民间艺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殊的人才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利用挖掘,收集甄选素材,编写校本教材,巧妙拓展民间艺术。例如:我校开设了地方风景写生、剪纸、鞋垫、黑白线描等校本课程,这些都是在定边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开设起来的,在校本课程开设中,经常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跟学生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冲破思维定式、回归人类本性,有益于学生情感观念的形成以及民族气质的造就。
(三)创新学习,创作实践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儿童的思维与民间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是让孩子们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1、继承学习。临摹、复制民间艺术,如农民画、剪纸、鞋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
2、创作融入。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尽量降低难度,将传统的木版雕刻印制,变成用现代材料吹塑纸制线板,用水彩纸代替原来的粉笺纸手工绘制。在图案装饰上,窗花、鞋垫、刺绣等生活中的常见图案运用其中。在画面布局上,采取了圆形式、对称式、方形式、S形式等形式。在人物造型上,除保留原来的娃娃胖、妇女美、勇士壮等特点,更多地体现儿童那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表现孩子们熟悉的儿童生活题材。孩子们在不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基础上,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使作品既有古朴的美感,又闪烁着时代的气息。这也真正实现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课程理念。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美术教育者肩上的一项重责,如何正确引导,加以善材利用,我们美术教育者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孩子们学习了解认识本土文化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
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资源走进教材,又要在课外教学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的热情。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语文学科应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由此可见《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民族性的,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各个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本土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人文的热爱之情。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本土文化的分析联系起来,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还是校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将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是来,同时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彰显本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校对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展的校本教材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本土教育,培养其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第一、二周,“爱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顾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让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尊师传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征,引导他们熟悉本校师生故事,给老师写祝福语,使学生学会感恩,尊重老师,加深师生感情。
第三、四周,“爱家乡”,“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回味家乡,体味家乡的情与味;为家乡做宣传,向家乡表达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皮影戏”、“长面”、“百合”等极其蕴含家乡特色的文化,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收获一份幸福的感动。
第五、六周,“爱同学”,“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要求每个学生为同学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并把它写下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七、八周,“爱自己”,“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 ?儆谧约旱牟灰?轻易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爱自己。
第九、十周,“爱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本也。”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学校的一位主人,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我们要利用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应着意融入本土文化
仅靠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的教学。
1.编写本土文化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本土文化
学校课题组在2010年编写了《我爱我乡》,并推荐给学生,学生非常欢迎。该读本分为“皮影戏”、“百合文化”、“园子长面”、“园子史话”、“北山罐罐茶”、“北山窑洞”等几个方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灵活,特色突出,深得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喜爱。
2.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渗入本土文化
比如每班可以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耳濡目染,让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3.利用手抄报、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
手抄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展示老师、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我校的广播站每期开播“本土文化”专版,专门播报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老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4.其他各种形式的渗透
比如我们组织了实验学生参加了“本土文化教育读本朗读比赛”,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读“读本”、读文化书籍的浪潮;我校多次组织了“本土文化手抄报、剪贴报”评比活动;组织了“我心中的本土文化”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了书法比赛,要求书写的内容为“我爱我乡”上的美文……
四、思考与总结
1.找准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
发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使课程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2.明确指导思想和课程开发目标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校本课程必须是学校、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课程。
开发特色园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当地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土特产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的认识。
3.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课程研究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教师应该时时自问:课程目标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考虑到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是否与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等。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巧用本土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土文化源自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如果能结合本土文化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走进它们,就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第三篇:儿童美术与文化传承!(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以为摆脱了不幸的骄傲时代,„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在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毫无分量,从而消失在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①席勒对18世纪德国的这段描述好像是当今中国文化的生态写照。
我们急于逃离困境,却陷入更加深沉的不幸——中华民族充满个性的本土文化正在面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流失,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在国家、政府和每个人身上。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民族的灭绝首先是她的文化灭绝。于是,人们在急呼拯救,从灰烬中抢出支离的碎片。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归根到底是对中国文化民族性的生死捍卫。
文化民族性——民族的基本特质和标识,它在成就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相异性的同时,还传达着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格与气质,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作为人类文化成就中一个真实的精神承载,民族性可以与现代性、国际性共生,却始终对抗同化。
对民族性的关注,实际是对艺术同一性而不是单一性的深度认识。“艺术从初始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有民族,无论他们在何地,都有一个永恒的寻求意义的需要——衔接时间和空间;体验和事件;身体和精神;理智和情感,人们创造艺术将它们联在一起,表达除此而外无法表达的东西。”②艺术的基本统一性不能与单一性混淆起来,艺术也最深刻地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显示“不同力量之间存在的张力和摩擦、对立和冲突。他们趋向不同的方向,遵循不同的原则。”③这种多样性和相异性并不意味着不一致或不和谐。
近代的政治变迁和过激运动对中国文化民族性的致命打击,导致国人对本土文化的质疑、淡忘、民族心理的自卑自残甚至民族精神的失落。经济浪潮和外来及流行文化的倾泻更加速了中国文化植根的土壤流失,使多民族、多样性文化生态区域不断减少,文化的内核在不断遭遇剥离,到了只剩下方块文字的最后屏障时,未来中国文化被连根拔起就不是危言,何谈先进与否?新世纪的国际竞争所以从经济上升到文化,就在于文化制胜带来民族荣耀和能够战胜一切的威力。
但是,文化无法通过物理惯性而保持其现有状态,“它常遭受物质与精神的变化和衰微,即使它的实体存在延续,也处在丧失意义的不断威胁中”④。在全球化背景和西方社会国家文化的战略攻势中,中国文化民族性的生态困境以及消解危机无疑显露在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种艺术表述方式中,特别是民间美术,甚至儿童美术和教育。美术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民族性的保持既然关系中国文化的生存,也必然关联到未来的中国美术及其制造者还能否持有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并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必不可少的影响,如同中国绘画所曾经达到过的境界。
传承——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血脉相传,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忧患,是我们在自省后文化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必然体现,是我们对艺术本体及其赖以滋养的文化生态的本质关注,也是对本土文化所面临巨大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关怀。
传承不是单纯的复制和对传统文化临摹者的培养,而是符合文化创新本质的不断更新和重建——通过全新的理智综合和复杂的重构活动使中国文化及艺术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同时还不丧失产生与推动它的原动力——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气质。
对文化物化成果的保护固然可以通过博物馆文本记录、民间美术图式的原生形态挽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拯救,传承则是最为根本的方式,或者说传承本身就是拯救。同时,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与传承者的关系能够更清晰地告诉我们:儿童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仿佛土壤、气候对于植物,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性格与本体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将文化和基因溶于生命的过程。
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社会越发达,就越强调文化民族性的保持。日本西欧等国极其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来培养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继承者。
但是,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短缺,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作为传承者的人在儿童时期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的是严重的生疏和隔膜,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审美趣味甚至食品口味的西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具有种族的生理特征、习惯性情、而不具备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文化的基因气质,加上当前成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对少儿教育的负面影响,都对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
尽管如此,先行者对传承之路的探索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加快了脚步,特别是优秀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对此做出更为有效的实验。
儿童美术是童年经验的自由表达、儿童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完全植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美术纯朴率真的自然状态为前提,从儿童美术和教育为切入点来进行关于文化民族性传承的实验性探索有可能成为美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以何韵兰女士为代表的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认识到儿童美术及教育在文化传承和素质提升中的重大作用和对此可进行开拓的巨大潜能。提出倡议,并争取到深圳南山教育局的协办,由国家教育部艺教委和美协艺委会共同策划主办具有深刻文化关怀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其重要任务就是发现、鼓励、推广与此相关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探索。
2002年六月,《中国少儿水墨画邀请展》在汕头开幕,以此为“工程”的序幕。此展览采用传递方式在全国各地巡展至今,完全依靠各个地区的文化自主性,如同一条中国文化生命的清流,在两年的时间穿越了十多个省市直至基层,受到广泛欢迎。当浸润着中国文化民族气韵的水墨精神渗透到所有参与其中的孩子和成人心中时,也将中国文化拉近了国人的视线与心灵,这种自然的传承形式具有水的穿透力和墨的浓度。
面对中国发达城市的儿童包括部分教育者在内的盲目崇洋心理,他们还组织“中国少儿美术国际巡展暨少儿美术教育考察”活动在德国进行了首次尝试。在展出原创儿童美术作品的同时采用中国水墨画材料作为中外师生交流作画的工具,当中国师生看到德国教育者和孩子对水墨的热烈赞叹和由衷惊羡时,那种使他们难以忘怀的民族自豪感将成为一生的记忆,并产生重新认知自己文化的强烈愿望,这些感言是出自参加活动的小孩,“我只知道毕加索,没想到德国朋友那么喜欢水墨,我却不知道中国水墨画的大师是谁,回答不出他们的问题,我要学”。“德国的房子很旧,很节约,很美,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画,我回去要让妈妈挂自己的画,水墨画。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学他们的,都是亮的大理石,不美。”我们惊异孩子的感悟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儿童美术及教育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所能具备的独特力量。
同时,考虑到中国民间文化传承所需的特定环境,在一批优秀教师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工程”支持了以湖南湘西为代表的相关教学探索,争取到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于2003年正式启动名为“蒲公英行动”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项目,总课题研究设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子课题延伸至西藏、江西九江、陕西安康、浙江无锡等地。
它凝聚着各方有识之士和职能机构对此项事业的关注与付诸的实践,重点在传承而不仅是保护,在儿童不是老艺人,在教育认知而不是技巧训练。该课题将人文情怀、文化生态、民间艺术和儿童美术的自然状态完善地结合,在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过程中,使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的能力,并努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积极推动美术教育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平衡发展。
“蒲公英行动”最可贵之处就在于把优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及教育融为一体,大胆探索出一种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中可行的、可持续推广的民间美术的教育和传承模式。
民间艺术是中**体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在中国古老的农耕大地上流传下来,成为与农村典型生活形态溶为一体的映射民族本源传统精神的活态文化。在剪纸、皮影、泥塑、建筑等众多形式中的图案、文饰、花样都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审美形态,浓缩了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与中国人的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自然并自由地言说中国文化神奇灵动的本性和生命力。
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这个符号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中国大众的生活和艺术有了深度的认识。但是,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使得原本民间艺术的自然生态和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破坏,注重记忆、口传心授的绵延方式使许多民间艺术图式都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生命力。无论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沿岸,中国民间美术都同样处在近乎灭绝的危险境地。
湘西民间艺术并无例外,它属于三苗部落文化、楚巫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溶合的多元文化,也是支撑人们精神和灵魂的文化,其中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是锉花、刺绣、印染、木雕、编织和民居建筑,都极大地保留了人类童年的艺术特性。其中混沌的思维模式、大量原生态的文化象征,架构天地时空与神灵的古老艺术形式,蕴藏人类早期文化生命意识和象征的符号以及物我合一的稚拙表现手法、隐喻象征的语言叙事模式、求生存求吉祥的人生观、求全求美的审美观和浪漫主义的时空观等都与儿童美术在构型、思维方式和率真自然的表达上有许多的共同,使两者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民间艺术中类似游戏的本能文化表现与生命个体童年的艺术——儿童美术的自然状态有惊人相似。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土壤在很大的程度上培植了儿童美术的纯朴与率真。在农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中更能适合本地区儿童美术的自然状态。如,土家族苗族有语言无文字,靠祭祖娱神、口头传说、建筑、服饰、山歌等形式来进行的文化沿袭浓缩了先辈们对生存的理解,成为民族共同的记忆和身份象征;苗族女红文化要求妇女在六七岁开始学习锉花、刺绣,到出嫁前完成一件色彩斑斓的花衣,锉花是绣花的“粉本”,纹样则沿用祖传花样。类似的习俗延续和在生活中的频繁出现潜意识地影响湘西孩子们的认知和思维,在无形中为山区的孩子构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未受侵扰的原初心态和童年经验,为该地区民间艺术从儿童期开始的本土传承形成相对良好的生态基础。
虽然没有现成教育文本和固定民间美术教材,但在谢丽芳、刘宇欣等老师多年倾情投入的精神感召下,美术教师们走入民间,考察湘西民间美术资源,收集甄选整理恰当的民间美术素材、使之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对象,也使教师们首先体察认知了民间美术的风貌现状。吉大师院附小重点开展的民间锉花创作和儿童撕纸锉花、泸溪白沙小学的陶艺制作、永顺民族实验小学的芭茅杆编制,注重从儿童与民间美术传承的双重角度,设计出符合儿童与文化传承本质的“生成性课程”。在课程中,学生根据对苗族锉花技法的生活化感悟,凭借经验,采用苗家自产的草纸,运用拉、扯、撕、剪、挖、刻等方法,大胆表现创作个性。孩子们以丰富的心智、想象和象征思维,随意运用各种造型构图方法,创造出意念中的艺术形象和构图,貌似不伦不类,却是对本土文化的重要感受与理解,以及观念情感的形成过程。在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传承中,定式思维的冲破和儿童本性的复归,更有益于造就孩子大开大合民族气质。
他们充分尊重不同文化中智力表现的多样性、不同社会环境中儿童个体经验的差异性,在一个宽松、公平、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让所有的儿童都具有能表现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认同的智力。
“蒲公英行动”以民间美术为载体的初步实验成果于2003年11月初在中华世纪坛“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大型综合展示活动中展出,各实验学校学生的美术创作,以定位的民族性、儿童性和材质的民间性倍受关注。2004年7月1日开始,“蒲公英行动”还将在湘西凤凰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和观摩、展示和研究,届时,专家学者、教师儿童将共同参与探讨,在那里,我们能更加真切看到一个对城市与乡村都具有崭新价值的示范: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已不仅是民间艺人及教师传授知识与技法,而是将民间美术作为认识客体,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文化建构活动。再进一步,如果民族民间美术以更大的比例纳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融进我们的儿童美术和教育,通过儿童已有的经验,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信念,可以通过对儿童的影响传达至家庭与社会,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注入巨大的希望与力量,甚至拯救民族文化基因濒临消失的命运。
它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区域范围内关于儿童与中国民间美术传承的有效模式和评价方式,或丰富了以中国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儿童美术及教育形式,最为根本的是,此项实验探索验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美术和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它在保护中国文化民族性中的力量和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所可能做出的贡献。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中,保持中国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取决于文化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将它代代相传的能力。儿童美术和教育是在人之初的血脉深处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使可贵的传统在生命本体上得到内在的延续,根深才能蒂固。
第四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08年4月1日上午,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2008年理事会暨丽江文化研讨会在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开幕。2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及省市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仕勇主持。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这次会议主要提出了如何传承和发展丽江纳西文化、彝文化、摩梭文化,推动纳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如何促进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鼓励并动员各位专家学者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常常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这层基石,高楼大厦建得再高也终有倒塌的一天。因此,丽江要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文化,必定要重视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针对传承纳西文化、东巴文化这一主题,本刊特别邀请到几位嘉宾,谈谈自己看法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焕典 广西师范学院 教授
我从51年出去求学至工作一直到81年,整整30年的时间里我很少回来丽江,我身边基本上没有人讲纳西话。如何能够将母语表达的流利程度保持与刚离开时差不多的状态,我认为一是和年龄有关,如果你14岁之后离开故乡,你的第一语言基本已经固定;第二是因为纳西人对家乡的依恋与其对母语的感情。
关于传承并推广纳西语对丽江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语言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分划出来成为社会的人”,所以,首先语言对人类的贡献,它应该记头功。我们今天仍在受语言的惠,如果没有语言,今天的一切进步都是不可能的。一旦我们失去了语言,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语言是一切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文化作为软件,也需要借助有语言的支撑来传承和表达,所以语言的价值是非常之高。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纳西族的语言受汉语及英语的影响颇深,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子都不会说纳西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对语言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任何语言都是很宝贵的财富,他们并不知道。各种语言根本没有等级、先进或落后之分,它们都是高度发达且与其它语言呈互借的关系,他们若认识到这一点,纳西语才能传承下去。
民族文化对一个地方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文化本身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软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传承与推动的生产力。一个人有了文化,他就会逐渐脱离原始的生活状态,从而进入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层次。但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就像小学生,了解还非常少,对文化的研究永远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等到一种文化消亡了还不认识它。我们得益于文化,因此有责任将民族文化保存下来。
对于丽江创建旅游文化名市,我觉得第一条就要抓交通,能方便各地游客出入丽江;二是持续丽江模式,一方面保护,一方面发展,要注重古城及各自然风景区的保护,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得荣?泽仁邓珠 中国档案会会员 甘孜州档案局研究馆员 教授
去年在丽江召开的川、滇、藏民族文化研讨会,让我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家乡,认为我虽然在丽江,但并没有离开家乡。他们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及文学艺术及地域和社会经济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丽江的建筑、部分语言和佛寺及非常丰富的纳西族文化这几方面。我觉得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太多区别,纳西族与藏族属于一种同源分流的关系。
现在成立的丽江文化研究会与纳西文化研究会将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平台,对今后发掘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杨尚孔 国际纳西学会 副会长
现在我们都说文化是软实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之高,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所以21世纪的发展主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
虽然离开丽江56年,但我仍然保持了一个纳西人对自己母族的认可和自觉,坚持说纳西语。我真正开始关注纳西文化是在退休之后,作为纳西族的一员,我对本民族的关注比较少,所以这10多年来,我对纳西族文化的关注实际是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再教育。
纳西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国内文化界高度关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所以我觉得纳西文化研究对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尽自己的能力推动纳西文化在汉地的传播,并与其它民族之间做广泛的交流。
我认为,我们过去在民族识别过程当中有一些失误,民族文化不应该以地域来划分,而应该以民族族系、族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也可以大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作为纳西学会会长,我主要是组织纳西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交流。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语言的消失,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所以我极力主张纳西族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母语纳西语,要将这种语言传承下去,如果不以母语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也就不会领悟到它的精髓。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在母语传承方面多做些工作。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 教授
我是汉族,但我研究纳西文化、东巴文化。我学的是汉语言专业,现在主要研究甲骨文和象形文。研究文字的起源单靠甲骨文是不行的,而东巴文形态比较原始,虽然绝对年代不是很久,但是形貌比较原始,可以作为研究甲骨文或者普通文字学的参考,且东巴文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还活着,还有很多人在用。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它的根,它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那么这个民族基本就混同于其它的民族了。生物多样性重要,语言和文字的多样性也很重要,而且对其它民族的文化也有相应的推动,所以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保留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东巴文化的基础是语言文字,但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本自己的纳西语词典,反而是美国学者孙陶茂编了一本纳汉英词典,中国人自己却还没编出来,这让我们很惭愧。我们要突破这个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将前辈整理的字典资料编印、公布出来,让后学有所继承。
木桢 云南省民族委员会 副主任
对于云南来说,是民族文化的腹肌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发展的本身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时代。当物质生产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只有文化含量高的物质产品才有市场与持续发展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文化也伴随其发展。
其次,文化又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所在。从国家角度来说,在综合国力提高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作为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各民族都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动力来提高民族的矢志和民族凝聚力,促使国家软实力的提高,这个也是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最后,云南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多的,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差别较大,他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发展民族文化对于落实十七大提出来的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纳西族文化为主体的丽江文化,这几年在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工业性文化的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在促进文化旅游方面。丽江发展旅游文化,首先要坚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二要充分挖掘与发展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追求的品位与档次越来越高,作为文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这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有好处;第四,在发展民族文化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要适应这种冲击,要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相对进步的方面,摒弃自己文化陈旧或者没有时代感的方面。宣科先生讲,文化重点在“化”,也就是不断地进化。文化本身没有不变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个性。其实纳西文化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当中保持了自己个性的文化。
杨国清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会长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主要成绩:丽江文化研究会和纳西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丽江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主要考虑到除了从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发挥文化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怎样发挥整个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文化对丽江来说,这个关系更重要,作用更大些。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工作的开展还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今年市委的二届四次会议,在市委工作报告里面,研究会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文化历史的战略,所以文化研究会专门地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专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丽江文化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到一区四县,与各方面的文化人一起,与他们开展十七大精神的讨论。
第二,结合丽江市的实际情况,推动丽江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深入到一区四县,与各级政府部门、文化保护单位、基层文化单位进行专门的文化调研。主要围绕丽江古城的保护、东巴文化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三个主题,就如何搞好各区县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古城和东巴文化的保护这两方面,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是直接参与到其中,也给市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委对此非常满意。
第三,文化研究会组织了民间广大的文化爱好者,充分发挥了他们传承和发展丽江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丽江文化各方面研究的成果,并借助《丽江文化》杂志这个载体来进行展示。这次文化研讨会也是一次为了展示丽江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举行的重要活动。
此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很多,一共有160多篇。主要以丽江文化发展、繁荣为主题,涉及到丽江文化建设发展及丽江各个世居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学科角度、文化内容、深度或者广度来说,成效不错。
丽江文化研究会同时与省内外关心重视丽江文化的文化人,或者说专家学者,加强了广泛的联系,我们觉得丽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或者在更宽阔的背景下,这对丽江文化研究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与北京,重庆,大理,迪庆各方面的研究会都会互通文化信息、交流情况,他们对丽江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提交了很多不错的论文。
丽江文化研究会为了搞好丽江的文化保护、复原以及创新发展,也到国内外、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吸收其它地方的保护、发展的经验。特别去年,我们就开始加强了与四川文化研究会的联系。
2008年,在丽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面要办几件实事,一要编撰丽江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化发展的大事记,以便大家能够很好地回顾总结这30年来文化发展重要时期的工作;其次,今年准备推出《丽江文化》的系列丛书,包括这次文化研讨会,也要编成一册论文集;同时,今年7月份于昆明召开的人类学大会,已经把纳西学的研究已经列入了会议的一个专题,作为会议的一个论坛,中国这么多民族,只有纳西族和苗族进入了这个大会的专题,这对于丽江文化品牌的提升,对于丽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将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所以丽江研究会也将配合市委政府积极进行相关的筹备工作。
第五篇: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张应杭教授浙江大学四大名嘴EMBA主讲
董晓宇教授清华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杨继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三、学术报告题目
《传承与发展》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张应杭教授《儒、道、禅与管理》
全面阐述了儒、道、禅三种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从总体上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点,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儒家、道家和禅的理念,中间穿插了教授自己的感悟和海外对儒道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一起搭建一个中国管理理念的平台。
董晓宇教授解读《十八大后企业与政府新关系》
概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东南亚和欧美的政企关系做了对比,并找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中国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的政企关系,揭露了民营企业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扭曲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在十八大召开后的大背景下,政企之间的关系有望获得新的突破,教授以国企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国企改革的思路、内容以及期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引出当下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突破,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力促企业、政府双转型。
杨继瑞教授《中国经济若干问题及走势》
从五个问题着手深刻剖析中国经济走势。第一个问题:解析2014年中国GDP增幅。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换挡期”的下行压力;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第二个问题:中国
2014财政政策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第三个问题: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抉择。201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稳”字当头 注重风险防控。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趋紧压力。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人民币在2013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14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第四个问题:201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热点。
1、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2、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
3、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7、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8、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化,行政手段调控将逐步淡出。第五个问题:中国2014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投资领域。环保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消费服务业投资;医疗产业投资;养老产
业投资;现代农业投资。
五、本人体会
在听完张应杭教授的报告后,我觉得从儒道禅的层面来看待管理问题,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琐碎小事。儒家道德心的三大修持原则(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三大法宝,以道德心、和谐心、平衡心为立世之本、处世之道,凡事顺其自然,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自然能美好很多。道家的自然而然、阴阳和谐、虚静守弱和佛家的守持戒律、离相禅定、智慧度愚痴,同儒家的原则归根结底都述说着同一个意思。由此可见,世间道理本出同源,不过是表述方式和传诵方法不一样罢了,只要守住本心,宽容待人,凡事顺势而为,自然能水到渠成。
董晓宇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政企之间的现状与困境:离不开、靠不住,扭曲的主体和扭曲的关系。当前,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但表现在产业的调控方面,同时政府每年将大量的扶持资金花费在扶持项目上,几乎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专项资金。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了企业争相结交的单位。对政府部门而言,掌握了专项资金,就相当于掌握了权力。企业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如土地、扶持资金等,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础。政府扶持一个企业的方法会很多,决心会很大,同时要破坏一个企业的决心也会很大。利益与破坏并存,使政府与企业进入了一个相互博弈的阶段。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希望企业能多缴税,多用人。而企业则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少缴税,多拿扶持资金。当各地政府大兴建设时,优秀企业奇货可居,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企业可以坐地喊价,但当企业出不了效益,政府开始采取手段进行清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优化。
杨继瑞教授分别就2014年中国GDP的可能增幅、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产业等五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虽仍较快,但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大国的宏观政策有可能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
大。中国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世界87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美国量宽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这一背景和中国国内经济态势,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一个“换挡调整期”。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