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3 12:3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2年8月21日)近年来,随着我州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州内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攀升,“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脱离父母的监护,亲情缺失,监管缺位,逐渐在心理、情感、学习和生活方面产生诸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为加强全州“留守儿童”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促进其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广大家庭、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全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既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站在建设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延边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抓出实效。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好,既保证对外派劳务输出致富有序,又有效解决外派劳务人员后顾之忧,实现对外开放和家庭稳固、子女幸福健康成长的“双赢”。

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总体要求:

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留 守儿童”为重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工作目标:

(一)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机制。落实部门包保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二)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将“留守儿 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 容,建立和完善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

(三)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视“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特殊的关爱教育和情感抚慰,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其身体、心理、品格健康成长。

(四)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国家保护 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加强“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责任,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确保“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完善“留守儿童” 管理服务体系。我州“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分布面广,面临教育、健康、安全等多方面困难,必须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的“留守儿童”管理服务体系,才能保障“留守儿童”的切身利益。要成立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全州“留守儿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题(联席)会议,解决“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州政府领导兼任,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教育局,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联系协调工作。各县(市)相应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协调小组,负责本地的“留守儿童”日常工作。各县(市)、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县(市)、本部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将“留守儿童”工作不断细化、层层落实,职责到部门,工作到个人,逐步建立并完善“留守儿童”工作管理体系,共同做好全州“留守儿童”各项工作。

(二)确立教育部门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 渠道作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主要是中小学生,大部 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学校教育是关键。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和规范心理疏导、心理矫正的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生谈心、教师家访、课外学习等相关制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并形成制度,以“沟通、引领、体验、快乐”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设计和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学校可在每天放学后安排1—2节课时、双休日可安排3—4课时、寒暑假可安排15天左右,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冬、夏令营活动,加强规范和管理,保障学生安全和切身利益。建立由共青团、教育、旅游等部门组成的全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全州中小学生冬、夏令营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乡镇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继续办好“学生之家”,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要。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倡导社会、学校、家庭联动,形成“留守儿童”工作合力。州妇联、共青团、关工委、计生 等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好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继续深入推进“54321”工作法,“现代智慧型家长教育工程”,在社区、村建立“德育工作站”、“留守儿童监护人之家”等多个机构,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家长”活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网络,共同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监护与教育;大力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留守儿童”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 “情牵留守未成年关爱工程”、“青少年网络健康行”等活动;要积极发动和组织“五老”队伍开展“留守儿童”成长“四关爱”活动、结对帮扶活动,做好隔代家长的教育培训,使隔代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要继续推进“关爱女孩亲情贺育”、“关注健康笑迎花季”等系列关爱活动,推广“四带一”关爱模式。各级社会事业团体要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工作,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为“留守儿童”工作增强合力。

(四)建立完善公共资源服务制度。公共资源要多向学生 倾斜,多为学生服务,不断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多设立学生活动专场,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8小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机制,定期组织安排相关行业的艺术家、教练员等专业人士深入学校,传授和普及专业知识,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保证活动质量。每人每年深入学校辅导累计时间要不少于40课时。大力开展家访活动,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加强家校沟通与联系。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县市,依托街道、社区活动室、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阵地,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配备相应的生活、学习物品以及体育器材、图书、娱乐设备等,不断拓宽服务范围。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企业、个人以捐资助学、提供服务等各种方式参与“留守儿童”工作,并给予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责任。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建立“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加强“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培训和教育,引导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切实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五)完善救助体系,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完 善社会救助和医疗保健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工作,要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困难“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加强“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积极开展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和健康咨询服务。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建设。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以及周边图书报刊杂志摊点的清理、整治和监管,特别是违规经营和无证照经营的网吧的整治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健全组织保障。根据“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分 工和职责,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标准,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办法。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项考核,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和对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督导考核体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保障课时有效落实,确保学生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二)建立资金保障。加大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投入,政府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留守儿童’’工作保障性经费支出。逐步加大对学校文化建设、学习生活设施、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以试点形式渐次推广。

(三)完善人才保障。强化针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综合 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要选拔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本部门的“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留守儿童”工作志愿者队伍,积极吸收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热心公益事业、富有亲和力的专家、学者、教师、公务员、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五老’’队伍,加入“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定期家访、心理咨询、行为矫治、学习帮扶、生活帮困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远离不良事物的污染,使广大留守子女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四)扩大宣传保障。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广造舆 论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群体。各新闻媒体单位开辟相关专栏、专题,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做好“留守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新举措、新实践、新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局面。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留守儿童”工作的政策与法规,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市)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增强“留守儿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树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留守儿童”自强精神和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延边州“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此件发至县)

附件

延边州“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组 长:闵光道 州政府副州长

副组长:姜文杰 州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魏亚利

王 韬宋 艳柳永根周振英金英虎戴兆祥沈龙哲金成日金奉基金钟官宋 林徐大鹏杨丽慧刘华春朴永哲李一心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团州委副书记 州妇联副主席 州文联副主席

州发改委副主任

州教育局副局长 州公安局副局长 州民政局副局长 州司法局副局长 州财政局副局长 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州文化局副局长 州卫生局副局长 州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州广电局副局长

州体育局副局长

州物价局副局长胡中玉 州工商局副局长 金仕连 州关工委副主任

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教育局,负责“留守儿童”综合协调工作。

第二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

皖发〔2009〕32号

2010年4月8日

(2009年12月22日)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 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我国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并将延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关乎国 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目前,我省约有36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困难多,已逐渐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较为薄弱,统筹亟待加强,机制尚不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近千万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几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安徽建设和安徽崛起进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工 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途径,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今后5年,要完成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统筹、政协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包保责任制,建成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全面覆盖的工作 网络。三是研究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履行义务的形式和方法,落实监护责任。四是加强学校服务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化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托管以及校内外文化体育活动等多样化需求。五是探索新型校内管理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学校教育和监管职责。六是逐步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费保障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职责。

1、强化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学习与 生活,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培训和教育,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切实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予以教育、劝诫、制 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强化社会的关爱责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积 极探索各种关爱模式,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组织建设和自我管理。继续推广校外留守小队建设经验,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和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实 施代理家长制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爱氛围。

3、强化学校的教育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保障留守儿童在校人身安全。要加强力量配备,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关爱工作的教师岗位,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关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责任,实施心灵关爱,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进一步优化流动儿童就学环境,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就近入学。

(二)改善基础条件。

1、以政府实施为主,以农村初中为重点,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的实 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依托现有的中小学校,力争全省每个农业县的县城和需要寄宿的乡镇分别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依托乡镇中心小学,在每个乡镇建设 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力争到2014年,让所有愿意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寄宿。具体实施方案由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2、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资源,加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力度,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 程等农村文体活动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音像资料、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器材和设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文体活动。

3、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管理模式。制定《留守儿童之家(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依托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创新管理,改进服务。

(三)优化成长环境。

1、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制度。各级民政部门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家庭困难农村留 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

2、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积极开展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 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医疗保健制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

3、建立驻村民警和乡镇司法助理员联系农村留守儿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违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援助制度。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对有困难或有情绪困扰的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帮助和排解,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现实生活环境,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优良的心理品质。

5、完善校园及其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卫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整洁、美化、绿化、文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歌 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及校园周边图书报刊杂志摊点的清理、整治和监管,为农村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6、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和统计年报制度。各乡镇、村委会要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档案,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和监护网络。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学习成长档案。县级教育部门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纳入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年报制度,定期统计更新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留守情况。

(四)加强经费保障。

1、加大财政投入。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结合起来,按照统筹整合、共建 共享的原则,通过政府投入、民办公助、社会投资等途径,重点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设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农村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场所。

2、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积极利用社会捐赠,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扩大农村留守儿童服务资源。

四、切实加强领导

(一)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

各市、县(市、区)、乡镇都要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建立联席 会议制度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解决问题。要建立教育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多部门合作的工作网络,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 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建立和落实包保责任制。

建立并落实学校和基层组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包保责任制。在校期间,由学校组织力量实行包保;在校外,由基层组织负责、学校配合共同包保。每一位教师、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明确包保对象,确保每一名农村留守儿 童都有人关爱。包保责任人要在心灵、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落实包保责任,切实做到对象无遗漏,时段能对接,关爱全覆盖。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 童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党员与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子”,办实事,献爱心。各级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要继续发挥各自优 势,深入发动广大青年志愿者、妇女、“五老”人员参与关爱活动,不断提高关爱工作成效和工作覆盖面。

(三)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标准,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办法。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的专项考核,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纳入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纳入义务教育检测指 标体系和教师考评考核,监督检查和考核的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区,评选示范学校。对关 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加强理论研究和社会宣传。

加强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专题研究,制定并完善保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宣传部门要协调新闻媒体开辟相关专栏、专题,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先进典型,宣传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强精神和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氛围。

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报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办公室。

第三篇:要把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做好

寿县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模式,远离故乡外出务工,既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又为家庭谋求财富,但留在家中的只有年迈父母和稚幼儿女,形成了当今农村突出的社会现象——远离父母、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逐渐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我校在籍小学生874人中,就有留守儿童143人,占学生比17.5%,其中女童7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多年来,我校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直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始终把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当作学校的工作重点,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1年9月相继建立10家留守儿童之家。使全乡143名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学习有辅导,生活有关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组织建设——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中心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务主任,团队负责人、项目学校校长组成工作领导集体,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长风乡的实际,制订了全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计划,各村小均建立组织,拟订计划,制定制度,安排活动。各级领导重视,层层组织保障,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规范管理注入活力,增强动力,提高了效率。

二、阵地建设——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为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学校从有限的校舍中挤出40平方米空间开辟专室,挂牌设立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除上级下拨32吋液晶电视9台,联想电脑1台,电话10部;图书1189册外,各村小自购图书3000余册,添置文体器材200余件(套),征订期刊、报纸40份。为留守儿童提供软硬件设施设备,设置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提供便利;开辟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活动阵地的硬件设置为孩子们提供了必备的活动条件,软件建设则为工作管理和资料积累奠定了基础:一是建立专门档案。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内容有: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二是活动计划安排与活动纪实资料等。

三、制度建设——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从各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情况分析,都注重“家”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定,从制度入手,规范“家”的管理运作。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管理制度,活动制度,作息制度,值班制度等,既有文字材料分发到责任老师手中,又张贴上墙让学生规范遵守,同时强调留守儿童之家的值班老师和“家”中志愿者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学校领导小组,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记载,年末有总结。

四、关爱行动——精心呵护,关怀备至。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关键是落实到关爱行动上,有了留守之家的基本条件,各项活动也相应的开展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文化熏陶。让留守儿童在“家”中多读书,读好书,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家”中图书方便了孩子们课外阅读。柘林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小组,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中心、合兴、柘林等校将读书体会出版成手抄报张贴于校园;新义小学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书法训练,并多次进行书法比赛,吴松老师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合兴小学爱心音乐特色教育使留守儿童从小享受艺术熏陶。

加强品德培养。学校关工委组织老干部老教师给留守儿童作报告,以“红领巾心向党”为题,教育孩子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光荣革命传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请司法干部和法制副校长讲授法纪法规和自我保护安全防范常识,帮助孩子们树立遵纪守法观念;留守儿童之家的志愿者共60人,他们深入到学生家庭,了解生活细节,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他们有的给留守儿童过生日,有的与留守儿童共庆端午、中秋节,有的带留守儿童过双休日。

开展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中的文体器材,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田径训练等阳光体育项目引进留守儿童之家,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质,培养素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曹俊在区第二届阳光体育运动会上,以4.55m的成绩荣获男子跳远第一名。吴芸参加女子4*100米接力,荣获第六名;将军小学留守儿童张杰取得女子400米第五名、跳高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感到学校生活不单调枯燥,逐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

常态帮扶结对。关心支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志愿者、老师纷纷与本校的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全乡有55名教师分别与143位留守儿童结对。

“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师生朋友”等如雨后春笋悄然突显,全乡代理家长共57名。中心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卡。“爱心妈妈”新义小学刘会兰、柘林小学汪明丽,耐心教会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缝衣裳、钉纽扣、梳理头发,安排生活起居等,无微不致的关怀,让孩子家长感动不已。合兴小学刘珍秀老师作为代理家长认真帮助刘志同学辅导学业,使孩子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远在兰州的孩子父亲春节回家时特意上门去看望老师,执意要认刘老师为义父。

开通亲情电话。各校留守儿童之家都设有“亲情电话”和“心理咨询室”。“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方便快捷地与孩子勾通信息,了解学习情况。每当学生学习成绩进步、重大节日、父子、母女生日时,他们都拨打亲情电话。今年柘林小学还开通了亲情视频。“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让他们在爷爷奶奶面前难以启齿的话能敞开心扉地对老师说,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铺路搭桥。全乡心理辅导教师18人,开展形式多样地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灵关怀、引导农村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本期共辅导65人次。

参加社会实践。学校利用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从小感知社会,了解时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①参加义务植树和社区环境卫生清理活动;②参观宁宜城际铁路安庆铁路桥工地,既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建设蒸蒸日上,又让他们亲身感受父母在外的辛劳;③实地考察长风沙碑林,深刻感知家乡长风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

建设温馨之家。高松、元桥小学下载《坚强的留守儿童》、《5800万》、《火灾自救与逃生》等影像视频资料组织观看。柘林小学的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面对面交谈、沟通。中心小学的“全家福”合影温馨、亲切。将军小学文档资料建设规范,图片文字说明详实。新义、元桥进步成长记录袋、记录册别具匠心。新建、合兴、新义、柘山一对一帮扶关爱。中心、联兴的结对联系卡和素质教育报告册详细反映儿童的进步成长过程。中心、联兴、合兴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共收集活动图片资料269张并归档。

济困助学行动。我校874名学生中,就有55名贫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9%,其中孤儿一名,单亲家庭11名,父母残疾7名,父母重病的36名,这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帮助,让他们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上关爱,由于家庭困难,这些孩子无法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物质生活、集体活动不愿参加。同学之间不善交住,自信心差,自卑感强,心理关爱对他们尤为重要。为此,各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邀请贫困生参与。合兴小学还特意安排孤儿陈丹丹参加爱心音乐班的学习。各校通过师生一对一帮扶结对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贫困儿童提升自信心,融入大集体。

其次,是物质上帮扶。近年来,在区关工委和有关组织的支持下,对我乡贫困学生募得捐款12100元,其中,澳门明爱基金会两次共6100元(一次10人每人460元,一次3人每人500元)。彩民中奖捐赠5000元(10人每人500元),关公委老干部上门看望贫困家庭两户(每户500元)。为了帮助白血病患儿韩文强同学早日康复,学校发出倡议书,为韩文强同学捐款,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很快募得资金17600元,其中本乡师生7500元,区团委3600元,区教育局5000元,外国语学校1500元。上述两项资金总额29700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乡55名贫困儿童无一人辍学。他们在社会关爱的阳光下,同享教育蓝天,共同健康成长。

进行调查研究。乡中心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两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学习不容乐观,他们中成绩优秀的仅占10%,大多数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由于缺乏父母的抚爱和呵护,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现象为: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盲目反抗或逆反;对父母充满怨恨等。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开展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专题征文活动,共收集论文126篇,参加教育局教师论坛,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五、影响社会——宣传引导,共同关注。

留守儿童教育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工作,后方安定,前方安心,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远在他乡的年轻父母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所在地的经济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是使社会了解长风,让长风面向社会的重要手段。

1、召开学生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督促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子女代理监护人,妥善安排子女学习与生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和教育,提高家长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的能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2、及时向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宣传影响到位才能做到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六、奖励机制——督查评估,总结提高。

为了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中心学校增添了学校工作考核评估内容,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每期学校工作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把投身于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与活动开展同志的功绩列入教师绩效评估内容,提高了全体同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寿县中心学校

2012年12月31日

第四篇: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2007-02-02 23:05: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经济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失业、下岗职工呈上升趋势,截止五月底,全区共有下岗职工人,其中,区属企业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由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全区已安置下岗职工人,占,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彻底解决。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宣传,引导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

充分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彻底摒弃“重国营、集体,轻个体、私营企业”的陈旧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树立只要社会需要,只要为社会做贡献,只要通过诚实劳动取得报酬,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念。要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二、拓宽渠道,加大分流安置力度。

⒈坚持企业或系统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各企业系统的失业、下岗职工原则上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要以企业和系统内部分流消化为主,年内再就业率必须达到以上。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下岗行为,实行企业职工下岗申报备案制度。企业拟下岗职工人数超过职工总数或者超过人的,必须报经区劳动部门批准。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需新增人员,要首先从下岗职工中招用。劳动、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失业、下岗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

⒉大力发展劳服企业,支持失业、下岗职工参与社会化服务。要大力发展劳服企业,鼓励失业、下岗职工到乡镇(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业或到农村开发“四荒”资源,从事种养加工项目。要积极支持失业、下岗职工发挥一技之长,围绕各类商品市场和中小型产品企业搞好配套服务,发展家庭工业。同时,要积极兴办环保、植树、种草、养花、道路交通等公共事业,积极开展行业、企业间的劳务合作,鼓励失业、下岗职工参加各类公益性、临时性、突击性劳动和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

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结合我区轻纺行业集中,职工从事的工种单

一、文化偏低和技能水平差的特点,要大力兴办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型、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企业。充分利用闲置的车

间、厂房等设施,进行群体性行业转移,发展生产急需的第三产业。鼓励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救自立。积极组织失业、下岗职工从事餐饮、托幼、修理、搬运、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开办类似“劝业街”形式的专业批发市场、旧贸交易市场及午市、夜市等。原定“劝业街”政策要继续执行。

三、强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⒈在前段对部分企业发放《企业职工待岗证》的基础上,在区属企业中全面实行《企业职工待岗证》制度,并将此作为职工下岗的唯一的凭证,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企业职工待岗证》不再作为领取政府救济金的证件和条件。

⒉失业、下岗职工组织起来就业或当年安置失业、下岗职工达到企业职工总数以上的各类城镇企业,经劳动部门认定,可享受劳服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劳服企业政策期满后,劳服企业当年安置失业、下岗职工占全部从业人员以上的,增值税的由区财政先征后返二

年。

⒊对从事社区服务的下岗职工生产自救组织或其它劳动组织,要简化办证手续,经劳动部门认定,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行政性收费。

⒋下岗职工开发“四荒”,从事农业生产,年免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免税期满后,纳税有困难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继续减免。

⒌对城镇各类企业使用农民工进行全面清理。①对企业已经使用的农民工,只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大的影响,要坚决进行清退,腾出岗位,安置下岗职工。②企业继续使用农民工的,原则上不准岁以下职工下岗。③确需使用农民工的,要缴纳就业调节费。对经劳动部门批准使用本区农民工按每人每月元,区外农民工的按每人每月元标准,由用人单位缴纳,劳动部门按季收取。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按每人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并限期清退,逾

期不清退者,再次征收就业调节费。④凡是本企业下岗职工,未得到妥善安置的不得使用农村劳动力,有下岗职工仍然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费一律由企业全部支付。

⒍为失业、下岗职工代交养老金,解决其后顾之忧。利用周村区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下岗职工代交养老保险金,并开展为下岗职工的档案挂存业务。由劳动部门负责档案工资调整等工作,以解决失业、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

⒎开展转岗培训,增强再就业能力,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工种和专业。充分发挥技工学校特别是校企联合办学发展委员会的作用,重点在饮食、服务、理发、裁剪、修理、经营等第三产业上加大培训力度,使职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强竞争就业能力。各企业要兴办再就业基地,接受各种培训,开展生产自救、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等,防止和减缓下岗职工直接流向社会。

⒏加快改革步伐,盘活就业岗位。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破产、重组、改组,使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使优势企业膨胀规模;通过租凭承包,把部分企业出租给私人或法人机构;通过出售。把部分企业的产权转让给自然人或法人,以优化资本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就业岗位。

四、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制度

按省、市提出的“三三制”原则,资金筹集主要渠道是:⒈财政部分:区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内安排生活保障资金的三分之一。⒉社会部分:①失业保险金上年结余部分的;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工资总额的1%比例捐献,作为社会捐助纳入保障资金。③对使用农村劳动力的单位收取的再就业调节费。④每年收取城市增容费的。⒊企业部分:企业承担保障资金的三分之一。对企业承担资金不到位的,政府保障资金原则

上不予拨付。保障资金的筹集要分工负责;财政部分及社会部分的第二项由区财政局负责;社会部分第一、三项由区劳动服务公司负责;社会部分第四项由区公安局负责;企业部分由企业负责。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用的三分之二部分。

五、建立健全再就业服务中心

要建立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有下岗职工的企业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本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组织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尽量吸收下岗职工参加,其管理费用和人员经费都不得占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

劳动部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劳动服务公司合署,负责对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指导、协调和服务,人员从现

有人员中调剂。

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对象,主要是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员(不含临时工、合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且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职业的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满的人员,可依法终止劳动关系;合同期未满而下岗的,要安排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有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企业需新增人员,要首先从下岗职工中招用。

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作变更劳动合同处理。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年,期间发放基本生活费,其标准第一年至第三年分别按最低工资标准的、和发放。年期满解除劳动关系的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关系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企业要加强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

心下岗职工的管理。一年内,要安排以上的下岗职工上岗或再就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两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再就业培训或不服从介绍就业的,企业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停发其基本生活保障金。

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工作

要将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情况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拒缴、拖欠社会保险基金的企业不得新购置小汽车,不得进行非生产性建设。严重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及其法人不得评先进评奖,法定代表人不准提职晋级,停办其核增工资。区政府不定期组织财政、税务、审计、劳动等部门对拖欠严重的企业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弄虚作假的进行严肃处理。

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搞好服务

要做好再就业工作,政府各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和失业、下岗职工服好务,做到多服务、少干扰,多支持、少制约,多调研、少添

乱,并做到勤政、廉洁、务实、高效。

再就业工程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地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地全方位支持。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为再就业工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区委、区政府号召全社会都来支持再就业工程,保证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篇:峡江县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意见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的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峡江县委办公室 峡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5月 日

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工作的针对性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摆上重要位置。各乡镇、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这一事关长远、功在千秋的工作,牵头抓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并将其纳入党政工作总体规划。各乡镇、成员单位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不定期听取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项汇报,适时参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各乡镇、成员单位党委班子会每年要专题研究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

2、健全组织机构。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个责任科室具体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党委、政府、成员单位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交流工作信息,决策重要措施。

(二)强化工作保障。

4、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乡镇、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专项工作经费。

5、壮大工作队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依靠党委政府的工作力量是有限的,必

理工作。各中小学校均需建立留守儿童“阳光家园”,开通亲情热线,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与交流;要建立留守儿童应急管理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在实施处置的同时,要30分钟内告知其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其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考核机制,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到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应给予表彰奖励。

10、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编制管理,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中小学校建立教师补充制度和优惠政策,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老化问题。同时,以600名学生配备1名心理辅导员的比例,为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教育部门要将心理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到教师业务培训计划,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心理辅导员参加专业培训。

11、不断丰富农村留守儿童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农村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必须同步规划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文化部门要经常性开展送戏、送电影、送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营业性网吧的管理,支持学校和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公益性网络服务机构,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县电视台要制作、播放一定量的青少年专题节目。

12、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按照峡江县“六五”普法规划,完善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与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业。

16、疏导和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各中小学校要建立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资料,掌握具有不良行为、心理问题、性格缺陷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数据,同时落实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要发挥法制副校长、心理辅导员、志愿辅导员的作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和亲情关爱。进一步健全峡江县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财政补贴,建立志愿者工作队伍,为青少年提供救助保护、心理辅导、法律咨询、职介婚介等服务,疏通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引导青少年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

17、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因有关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优先予以受理、审批。动员志愿者结对帮扶,开展亲情陪护、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适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可享受培训补贴。

18、挽救违法犯罪留守儿童。公检法司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注重加强对涉案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对违法犯罪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

19、科学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举办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农忙返乡之机,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辅导,进一步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指导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

下载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