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策略研究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策略研究
摘要根据我国彝文古籍的特点及其保存现状,论文设计了适合于我国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利用的具体步骤,详细研究了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指导彝文古籍的数字化工程,在进行其他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时也可以借鉴。
关键词彝文古籍古籍数字化古籍保护与利用
分类号 G255.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 in China and their preservation situation,this paper designs specific steps of digit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hich ar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s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 preservation,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each work link.Its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only guide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igital protection work of other ethnic ancient books.Keywords Yi language ancient books.Ancient books digitizatio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ooks.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古籍数字化已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手段和趋势。我国古籍数字化开始于20世界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许多经典古籍著作得到了数字化保护,如北京大学的《中国基本古籍光盘库》和书同文公司的《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版等,但对于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目前关注的还不多。2014年10月11日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古籍保护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加强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推进了《古籍保护条例》和各类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升级,使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目标更为明确、有法可依[1]。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工程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彝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字一直沿用至今,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典籍。彝文古籍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用彝文写成的图书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目前大量散落民间,数量在十万卷以上,大多数损坏严重,急需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目的如图1所示。工程实施前需要确立一个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策略,结合我国彝文古籍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数字化转换、存储、建库和共享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库建设与利用方案,才能使数字化保护及利用工程顺利实施,实现既定目标[1]。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步骤设计如图2所示。根据彝文古籍的种类、分布、载体特点和数字化现状,研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是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本文将按这一步骤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工作策略。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前期工作策略
2.1 制定规划
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协调与支持下制定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当数字化及建库工作完成后,数据库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扩充和开发利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有很多单位都拥有彝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和原件,所以首先要确立项目实施的主体机构,由一个单位牵头进行资源整合与建库工作。其次要做好整体规划,做出实施该项目的费用计划、时间进度安排,质量要求和建成后的后续工作方案,以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和可持续发展。
2.2 信息调研
在进行彝文古籍数字化工程之前,要事先了解我国彝文古籍的规模、数量、分布地点、内容、种类、形式、载体特点和收藏单位等相关信息,由于各单位彝文古籍的收藏信息一般不对外公布,所以信息来源应以实地考察调研为主,查阅资料为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研时,重点调研对象是西南三省彝族聚居地区的民委、图书馆、博物馆及彝族文化研究机构,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国彝文古籍的总体分布情况,各单位所拥有的彝文古籍信息以及当地民间的分布和收藏信息。调研时力求和收藏单位初步达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意向。通过调研,可以确定古籍的大致数量、征集范围、收集地点和合作单位,并估算出数据库的规模。
2.3 古籍资源获取
彝文古籍资源的获取应以合作共建和资源共享为主,零星征集为辅,力争以最小的成本支出换取最多的资源。第一,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彝族村寨的居民会无偿赠予,一些收藏单位也会授权可以无偿进行数字化;此外,还可以对石刻或毕摩的表演进行拍摄以获取素材。第二,由项目组或合作单位向民间征集或定向购买古籍原件,如可以向当地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购买,也可以设立固定征集点长期征集。第三,由于彝文古籍中很大一部分还掌握在毕摩手中,这些古籍是他们生存的必需品,不可能出售,这种情况下可以和毕摩协商利用手抄的高仿古籍替代原版古籍,使原版古籍得到保护。第四,如果能和收藏单位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就可以得到海量的古籍资源,这是目前获取古籍最主要的方式。
数字化预处理及转换存储策略
3.1 古籍甄选与整理
彝文古籍数字化前要选择好的底本。(1)版本的甄选。首先可以通过影印本、目录图书和网络搜索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版本鉴定的准确性,然后优先选择学术界公认的最佳版本或价值较大的版本。(2)载体现状的甄选。应综合考虑印刷、装订、纸张等条件,优先选择完整度、清晰度较高和保存较完整的古籍。(3)内容甄选。要对所有古籍进行辨伪、文字校勘和内容考证,优先选择价值较高和经典的古籍。彝文古籍的整理翻译要考虑规范性,应聘请权威专家对古籍进行翻译,如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是国内知名的彝文古籍整理翻译机构,此外在各地民委和高校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古籍目录最好能形成知识体系,最后可以根据内容进行目录的分类汇总。
3.2 古籍原件的修复与保护
古籍修复质量是影响数字化质量最基本的因素。根据文化部颁布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和《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要求,总体上遵循“整旧为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五条原则进行修复[2]。彝文古籍的纸张有土质、皮纸、绵纸、草纸、宣纸五种,其中以皮纸最多,为了防虫一般都经过烟熏处理,容易发黑,而且大多数为边残。因此,修复时所选取的材料、颜色和纸纹应和原件一致或者相近,配置的浆糊要相对浓一些,修复手段以补边为主,装帧遵循整旧如旧颜色,封面一般采用原件相同的小牛皮和麻布等材料。此外,修复前最好根据每本古籍的破损情况先鉴定破损程度,然后制定修复方案,并建立修复档案,记录修复材料的资料、修复手段和部位,并对古籍修复前后进行对比拍照,作为修复历史进行保存。
彝文古籍原件的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字化过程中的保护,如扫描时为追求速度,按压造成古籍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不容易数字化的古籍最好等有了更好的技术后再进行数字化。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后的古籍作为文物需要长期保存,保护策略主要是对存放环境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包括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控制,霉菌虫害的防治,空气污染物和通风性等影响空气质量因素的控制和火灾等人为损害的防护四个方面[3]。
3.3 模数转换及数据存储
古籍的模数转换是指把古籍原件通过数字化手段转换成电子信息的过程。数字化的工作既可以由项目组自己完成,也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如外包给专业数字化企业,按项目组要求进行数字化,等数据和原件验收合格后支付相关费用,或者是外包给数据库生产商,合作共建并共享资源。
目前,适用于彝文古籍数字化的手段主要有手工录入(包括手工绘图)、扫描、拍照、彝文识别(包括语音识别)、录音录像(包括缩微影像)等。手工录入适用于彝文古籍编目数据和电子全文的录入,但录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它采用的技术是彝文输入法及其字库,比较权威的是“YWWIN2000”系统、“滇南彝文输入法”和沙马拉毅教授主导的“信息交换用彝文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手工录入的数据保存格式可以采用TXT、DOC、DOCX、ODT、WPS、RTF等文本格式。彝文识别主要用于古籍电子全文的录入,它先对古籍按统一规格进行扫描,再利用彝文识别软件将扫描的图像转换成文本,最后经过校对后保存,这方面目前尚未有更多突破。古籍全文图像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是目前古籍全文数字化的主要手段。扫描时要注意四个要点。第一是所有古籍页面的扫描都要遵循事先制定的规范和流程进行。第二是扫描设备最好采用非接触式“V”型书稿台大幅面扫描仪,以小角度翻页扫描为主,并且可以自动纠偏、剪裁和大小识别,扫描结果能直接生成需要的封装格式。第三是扫描的分辨率、图像大小、文件大小和格式的选择要合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文件也就越大,需要的存储空间也就会相应增大且网络传输速度慢;文件格式可以采用TIFF、JPGE、PSD、GIF、PNG、DjVn等,它们各有优缺点。第四,根据彝文古籍的纸张特点,扫描时光源最好选用零紫外和零红外低亮度冷光源。拍照方式主要用于临时获取且不能长久拥有的纸质古籍和非纸质古籍的数字化处理,它的优点是数字化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平角镜头和专业工作台对古籍进行固定照相以代替扫描仪。拍照的设备最好选用暗光条件下成像性能较好的单反相机,拍照时需要多拍几个角度,以便最终筛选。照片的像素、尺寸、IOS、光圈、颜色位深度等参数对照片质量和文件大小的影响较大,需要反复测试找出合理的参数设置。录音录像主要用于记录口传古籍和特殊情况下的古籍全貌及其动态特征,目前用得不多,在录制时同样要考虑音视频的编码格式、封装格式、分辨率、码率、声道、采样数、图像尺寸、文件大小等参数,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优配置[4]。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基本数据后,需要对全文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为下一步的规范存储做准备。首先要把全文数据封装成最终所需要的格式,常用的全文资源封装格式有PDF、HTML、CAJ、EXE、WDL、PDG、EBK、EBD、NLC、SGML、FLV、MKV、MP3等,不同的封装格式将影响阅读的方式。文本和图片目前用得较多的是PDF、HTML,音视频用得较多的是MKV或FLV。其次要对全文的存储文件进行标识,建议用题名作为标识字段,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最后要考虑存储及其灾备设备。目前的存储技术主要有RAID、DAS、NAS、SAN、SAS等,它们各有优缺点,考虑到全天候无故障运转时间、容量易扩展、文件交互共享方便和数据安全及备份功能,建议选择企业级产品。彝文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及资源共享策略
彝文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平台建设和数据库内容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平台建设既可以直接租用云端设备,也可以自建。彝文古籍数据库内容建设的资源应积极采用各收藏单位已经数字化了的古籍资源,以提高建设效率。
4.1 数据库平台建设
彝文古籍数据库属于中等规模数据库,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太高,但要考虑将来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按照应用层次至少要选择部门级以上服务器,比如DELL PowerEdge R430、IBM X3750 M4和HP DL560 G8等机架式服务器,存储可按需求逐步增加。此外,建议把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如果采用虚拟服务器作为硬件平台,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应用的动态迁移,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虚拟化软件可以采用VMware公司的vSphere系列软件,其中的ESXI既具备了基本的功能,又可以免费使用。
软件平台建设包括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平台建设及管理模块设计。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Linux、Netware、Unix等,按需选择即可;数据库可用的有MYSQL、Oracl、DB2、SQLServer等,需要根据数据库规模和应用平台的支持类型进行选用,彝文古籍数据属于中等规模关系数据库,建议选用SQL Server;目前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比较多,如DSpace、EPrints、Fedora等,建设时既可以选择直接购买和定制成品,也可以自己开发或者采用免费开源软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需求[5]。如果考虑到节约成本和数据安全的需要,可以使用免费的开源软件DSpace,其已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管理模块一般由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用于控制用户权限的用户管理模块;第二是用于广泛收集资料而设计的彝文古籍文献采集模块;第三是用于质量审核和错误修正的古籍管理模块;第四是用于呈现和在网络上发布的古籍检索与展示模块。
4.2 数据库内容建设
彝文古籍数据库内容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进行。第一步是创建提要数据库。它包含了书目及文献有关数据的基本信息,其著录的目录信息主要包括中彝文题名、收集人/单位、收集地点、资料完整度、收集时间、全文资源格式等。编目规则可参照“CALIS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和“古籍著录规范”,创建方式主要是手工录入,录入时可以由各数据录入人员或单位联网远程操作,也可以填写统一制作的EXCEL表格,然后把表格汇总至项目组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最后由技术人员统一导入数据库。这里建议采用后者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库质量。第二步是创建图片版全文数据库。首先将以扫描、拍照等方式获取的古籍全文图片、多角度拍摄的外观图片等古籍全文资料封装成统一的图书格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然后把古籍全文与其目录数据条目一一对应,并建立链接,最后通过网站进行发布。第三步是创建详细书目数据库,它包含了更加详细和完善的中彝文书目数据,如中彝文内容摘要、中彝文关键词、版本、中彝文内容分类、中彝文用途等。第四步是创建全文检索版数据库,主要工作就是将图片版的彝文古籍图书请专家整理翻译及校对后,形成彝文古籍全文电子文档和中文译注全文电子文档,最后将这些文档和对应的目录数据库中的条目进行关联,建成中彝文对照和图文对照的全文数据库。
4.3 资源检索及共享
资源检索是古籍数据库最重要的功能和应用。在数据库系统构建过程中,只要对文献进行了统一的标识和组织,对文献内容的描述和揭示清楚规范,就可以实现对古籍的中文或彝文全文检索、图像检索、精确和模糊检索等检索方式。检索功能设计时,要考虑界面、检索策略、信息量等方面的问题。依照用户习惯,界面及操作应尽量简化。此外,还应注重单位门户网站和数据库的信息关联,为读者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信息检索途径[6]。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建设时必须考虑读者对移动阅读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古籍数据库可以和移动图书馆系统挂接,使用户在移动转端上就可以直接访问、检索和获取古籍信息及全文。由于彝文古籍数据库是凝聚了众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劳动成果,有时需要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书目和提要数据可以完全共享,但全文数据可以采用IP控制或账号控制的手段有偿获取。为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书目数据库还可以加入云图书馆、高校特色数据库共享平台、CALIS特色中心服务系统等资源共享平台,扩大其认知度和影响力。
彝文数字化古籍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策略
为了使数据库功能不断完善和增值,为读者提供更好的资源和使用体验,彝文古籍数据库建成后需要借助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开发,对古籍蕴含的多重信息尽可能地进行组织与揭示,使其成为一个立体的彝族文化信息知识库。
5.1 构建可扩展性古籍数据库,提供立体阅读环境
彝文古籍数据库除了是纸本图书的简单翻版外,应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第一,可以在古籍的不同类别、用途和版本之间建立元数据关联。比如图像版和文本版之间的对照与切换。图像版主要展示版本类型、版刻形式、字体和墨色等信息,用于版本、书史的研究和文物的鉴定。第二,可以在原文与相关知识点之间创建链接,为读者提供立体阅读环境。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彝文古籍的注疏、传注、章句、义疏、集解、音译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后人阅读理解原文和继续研究的重要材料。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关文献之间的链接和文献与相关网站之间的链接,比如古籍关键词和现代研究成果之间的链接。第三,可以开发一些辅助性工具加入数据库中,如彝文查询工具(字典),历史年表、电子地图等。这样就可以避免研究者为了获得某些繁琐细碎的知识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另行查找相关资料。
5.2 建立智能检索系统,开发数据库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当数据库内容建设完成了第四步后,就可以开发智能检索系统,这将极大地节省研究者在文献检索方面所花的时间,启发和扩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文献自身的特点,针对性地开辟各种特殊检索项目,系统从已有的信息中自动提取信息,构成一个基本信息数据库,再结合一个规则库,实现对基本信息数据库的智能检索。另外,还可以对有关古籍内容和各类检索结果进行计量统计,把统计结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数据,最终建立一个统计知识库,包括词汇知识库和作者信息库等在内的相关统计信息。并利用“知识发现”领域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如元数据仓储、知识挖掘和聚类分析方法,为研究者展示一个多维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提供可视化的知识关联图谱,把各种统计结果相互结合、参照、对比,获得更大的思考和研究空间[7]。
5.3 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彝文古籍的整理效率
利用数字化了的彝文古籍数据库,研究者可以方便高效地完成原始资料搜集,极大地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开阔了整理工作者的眼界。首先,要厘清彝文古籍版本源流,离不开书目数据库,它可以快速地查阅版本有哪些、藏在哪里等信息,借助详细的著录信息,可以精准高效地进行版本考辨。其次,许多非彝文古籍的相关资料,对古籍整理有重要的辑佚、笺注和编年价值,通过古籍数据库的知识链接功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相关资料。另外,在没有古籍数据库之前,完全靠整理者的知识积累、有限的工具书和自己拥有的古籍资料,古籍之间注释和翻译的准确度无法相互印证,有了数字化版本后,古籍整理者可以利用高质量的在线工具书,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已经整理好的古籍文本进行借鉴。
5.4 利用数字化彝文古籍传播彝族文化
彝文古籍数据库建成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拓展宣传途径,依托CALIS中心站促进资源信息共享,积极创造条件,使数据库走向开放存取,最终让广大群众也能学习和继承彝族曾经创造的辉煌文化,并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对于普通民众,目前的技术方法还有些不足,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和审美需求,需要利用更有力的技术对古籍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对于纸本古籍,首先可以把零星的图片进行拼接并制作背景,最大限度还原古籍原貌,然后利用FLASH制作成动画,最后配上相关的彝族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必然能产生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对于碑刻古籍,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场景重现,制作3D动画碑林进行展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8]。除此之外,应不失时机地将商业化运作与彝文古籍保护相结合,通过周边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地受到彝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促成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彝文数字化古籍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彝文古籍数据库建设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投入较大,如果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这就涉及到古籍如何避免非法商业利用的问题。目前,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数字化古籍文献的版权。
6.1 利用先进的版权保护技术
现有版权保护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水印、数字证书和PKI体系等。为了有效地追踪版权的归属信息,建议采用水印技术。如基于二值图像水印的古籍数字化图像版权保护技术,利用小波变换和余弦函数变换相结合的数字水印技术等[9]。由于彝文古籍大多是由两种对比度极强的颜色组成的二值图像,因此前者的技术更加适合,其原理是先对水印信号置乱加密以提高安全性,然后将水印信息嵌入到数字资源中,在进行版权鉴定时,提取水印解密后和原数据对比,如果一致,表明对其具有版权,反之则说明对该图书不具有版权,从而为其版权归属提供参考依据。
6.2 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与支持
数字化古籍文献的版权保护,还要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古籍数字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古籍的“文献保真”和“文献整理”的界定和处理原则,纸质古籍产品对应电子产品的著作权界定,数字化古籍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特殊性等问题,都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加以解决。古籍数字化虽然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览古代文献,但对于立法原则的争议也比较多。比如近年来我国涉及“古文点校”成果电子化的著作权纠纷,有的学者认为基于事实和对事实的思想观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学者认为绝大多数人阅读古籍只能通过点校版本阅读,古代文献的点校者和出版者应当受到保护。对于此类古籍知识产权立法的争议,立法时既要考虑符合著作权法基本原理,又要使点校者和出版者受到合理期限的保护。
结语
通过彝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建设彝文古籍数据库,开发相关扩展功能,开拓数字化彝文古籍利用的新方式,是目前彝族古籍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也是弘扬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彝文古籍整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库的建成将为彝文古籍研究者提供一个便捷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利器,满足新时代彝文古籍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彝文古籍数字化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肩负着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 1 ] 高娟,刘家真.中国大陆地区古籍数字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110-119.[ 2 ] 杨楠郡.修复彝文古籍基本方法回顾[J].云南档案,2013(4):35-37.[ 3 ] 栾伟平.数字化过程中的古籍保护问题:“明别集丛刊”项目的工作体会[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84-86,121.[ 4 ] 傅荣校,翁敏曦.档案数字化扫描与存储格式比较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2):61-64.[ 5 ] 张旺强,祝忠明,卢利农.几种典型新型开源机构知识库软件的比较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2):17-24.[ 6 ] 郭春凤.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保护平台的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2(12):49-51.[ 7 ] 徐清,石向实,王唯.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J].图书情报工作,2007(3):95-97,79.[ 8 ] 朱宗晓,王江晴,田微,等.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传播[J].图书馆建设,2013(3):23-26,29.[ 9 ] 张军亮,朱学芳.基于二值图像水印的古籍数字化图像版权保护及其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9):79-83.
第二篇: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1.课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努力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硬件集成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搭建。
第二阶段以应用软件集成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这也是当今大多数校园网所采用的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还远不能发挥出校园网的优势,更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建构。这样,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应用的探讨,也就成为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话题。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通讯技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并能够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其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其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校园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远程教育等方面。
目前,国内有很多的学校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的研究,主要问题如下:
1、建设与应用缺乏整体规划,造成资源浪费。
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的学校一味追求高新技术,忽视校园网实用性,导致投巨资建成的校园网成了摆设。有的学校没有考虑设备的升级及校园网发展性,忽视可兼容、先进性、开放性等,导致设备在后续扩容中无法下移而遭淘汰.学校对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缺乏整体规划,设备在教学应用中使用效率不高,甚至闲置,将会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2、重硬件建设,轻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学校信息平台、备课系统、资源库系统和网络系统工程等。只有使校园网的软件和硬件配套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资源的优势,从而发挥数字校园的应用价值。部分学校在建设校园网时,重视硬件配置,而对软件的投入相对不够。有的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一些教育软件,厂商仅从技术角度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不了解学校的需求,设计出的软件不符合学校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不适合学校应用。这些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2、重建设,轻培训
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让教师用起来。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数字校园建好后没有针对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教师不知到如何去用。教师没有将数字校园应用于教学办公中去,数字校园成为一个空壳。
基于中小学数字校园的现状,我们提出了申报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有效利用研究目的在于根据学校实际,研究校园网合理的软、硬件建设,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应用问题,即如何让校园网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便进一步促进学校办公的网络化、自动化,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等。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旨在研究数字化校园合理的软、硬件建设,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应用问题,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合理化及数字校园的有效利用。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数字化校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将会更趋于合理性。
本课题研究将会创建新型的网络化办公模式。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将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来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将可以应用数字化校园提供的多种方式进行更快捷、有效的管理日常工作。
3.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主要参加者均参加过市电化教育馆组织的网络培训,取得过相关成果,有的参加者还获得过国家奖项,论文或获奖或发表。所有人员理念新、能力强、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完成本实验。实验组中有四位成员都在25-30岁之间,正处在工作的盛年期,年龄结构合理。指导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诸多实验经验,实验者有相关经验支持,并具创新能力。所有实验者均为大学计算机本科毕业,并有相关网络组建和网站建设及软件开发经验。
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我校领导十分关注信息化建设,2003年6月份,根据我校实际,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数字化校园网络,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教学水平。
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络采用星型连接,网络中心设在北区科技实验楼四楼,是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中心、Internet接入点和学校资源管理共享的数据库中心。网络中心有服务器7台,分别为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清华同方素材服务器、浙大网络平台服务器、办公网服务器、瑞星杀毒软件服务器、中庆教学多媒体系统服务器等,提供WWW、E-mail服务。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北教学楼、图书馆、中斋、西斋、东斋、学生宿舍、设分设备间,分设备间交换机分别用千兆光纤与网络中心的中心交换机相连接,构成数字化校园千兆以太网的主干,各分设备间交换机完成百兆交换到桌面;每个办公室配备P4多媒体电脑一台,满足了日常办公教学需要;另外学校建立3个多媒体机房、1个语音室、3个多媒体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等,全校计算机节点数达300多个。南北两区通过光纤连接,学校通过光纤与教育科研网相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学校保证供应实验所需的培训、学习、实验、仪器等费用及实验所需的时间。上述为本课题的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二、本课题指导思想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实践中,构建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数字校园源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蓬勃发展。
数字校园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
数字校园不仅仅是校园地理和设施的信息化,更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要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加大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建好校园网络、数字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
(2)创建数字校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提高学校现代办公效率,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
(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研究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计算机等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通过我校的数字校园进行学习。
四、研究对象
(1)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本着“实用、适用、开放”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数字校园。不盲目求大、求新,同时又兼顾数字校园建设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2)重视数字校园应用。在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之上,积极的开展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应用为重点展开研究,探索应用的模式和有效的方法。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
(一)数字化校园中的软硬件建设
研究数字化校园合理的软、硬件建设。全面规划、建设数字校园,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数字化园校园建设方案
(二)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
校园网的建成,仅仅是数字化校园的第一步,需在原有信息系统应用模块的基础上,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校园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校园管理现代化,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本单位的情况下开展数字校园方面的应用,使我校数字校园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
结合校园网建设,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建成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图书网络,通过校园网实现各部门在本地即可查阅书刊文献信息,并有良好检索功能,然后通过加入Internet为校内外师生、科研人员及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四)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通过教师自己开发和购买相结合,建立起一套数字化资源库。
(五)数字校园应用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提高教师驾驭数字校园的能力,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学习、教学、办公。
六、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进行,辅之以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对象的发展状态,得出科学的研究资料。
七、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1)借鉴其它学校建设数字校园的经验以及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公、教学、管理的需求,同时兼顾学校后续发展,制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2)根据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开始分步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3)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全面开展数字校园的相关培训,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使教职工掌握数字校园的相关技术,并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学习、教学中去。
八、课题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7年4月——8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定实施方案。
2、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对学校现有情况进行评价。
(二)、实施阶段:(2007年8月——2008年12月)
① 按方案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开展研究。
② 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比如外出参观学习和论文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注意实验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③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3、总结阶段:(2009年1月——10月)
主要工作内容: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九、预期研究成果
2007年4月至2007年8月开题报告报告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数字化办公系统网络资源
2008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期报告论文
2009年1月至2008年10月实验总结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保障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隋丰俊
副组长:陈颂军宋庆书杜承国
成员:学校各部门中层领导
2、课题实施小组张承来王瑞峰张晓燕辛红王伟
3、分工
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学、管理的全面工作指导及监督;副组长负责本部门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课题指导精神的贯彻实施;成员负责课题实施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反馈等
4、经费保障
对课题研究实施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设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课题实施与开发、教师培训、教材添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第三篇:对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及建议探讨
对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及建议探讨
摘要:通过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可以知晓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通过浩如烟海的古籍,我们可以探究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用独特的文字方式,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承载着中华人民的精神智慧。古籍的保护与开发,是当下开展古籍工作的两个重点,它们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只有切实做好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才能让古籍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新时代得以完美呈现。
关键词:古籍;保护;开发
古籍本身是一种非可再生的资源,与此同时古籍在流传的过程,遭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破坏,流传至今,已经处于一个百不一存的状态。如何在现阶段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如何在古籍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古籍潜在的价值,让古籍能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依然是当下开展古籍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情况并不乐观,相关工作人员还没有把该项工作当作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致使古籍的散佚情况时有出现,破损古籍的修复工作滞后,古籍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失序,这一系列情况最终都造成了国有珍贵文化资源的无形流失。
一、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一)未建立重要性认识
只有对古籍的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才能让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当、收获成效。古籍的价值内涵丰富,它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化价值的载体,它是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和文物遗产三者皆具的价值硕果。然而在日常的古籍工作中,大多数相关工作人员,对古籍的价值缺乏有效的认识,在工作中缺乏价值指引,造成行动和目的相背离,让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陷入自我封闭、难以发展的境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颁布和推行前,很多古籍的保存场所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古籍的多重价值身份,忽略对古籍的保护,很多古籍的存放条件恶劣,部分破损古籍被当作废品处理,古籍资源遭受大量的人为破坏;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颁布和推行后,很多古籍的保存场所和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了古籍的重要性,从各方面加强了对古籍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没有与古籍开发有机结合,反而让保护变成了一种限制,最终古籍变成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女子。同时因为古籍本身是历经岁月的物品,较为脆弱,接触使用时,需要借助专业的手法,减少二次伤害,而且古籍的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对其受众群的要求较高,这就造成长时间以来,古籍都只是局限在给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学术专家提供参考和帮助,社会大众在对古籍缺少了解的同时,也缺乏有效途径去进行古籍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古籍保护和开发能调动的力量只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内,这使得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后劲不足。
(二)欠缺古籍人才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国对大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古籍藏书量已达到二千多万册,而与之相对的古籍编目和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数目只有二百多人次。不难看出,我国古籍相关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庞大的编目和修复工作任务,无法得到有效完成,进而影响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进程。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古籍从业人员中,有能力胜任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更是有限,相关古籍从业人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滞后,古籍工作行业面临着形势严峻的现实困境。古籍编目人员数量的不足、能力的不够,使得很多古籍藏书的编目整理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造成古籍目录信息发布的迟缓,不利于古籍保存单位的古籍量统计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古籍爱好者书籍借读活动的开展;古籍修复人员数量的不足、能力的不够,让很多亟待修复的古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也让古籍在修复过程中遭受二次损害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很多高校对古籍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完备的古籍人才储备体系,造成在古籍的保护和开发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缺乏,古籍人才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三)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投入。但是当前我用于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仅依靠国家专项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当下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需求。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需要资金,古籍的编目修复需要资金,古籍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资金,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同时有的藏馆虽然有相应的资金,但是对于古籍的购买和引进力度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古籍大多都是孤本留存,除了拥有个人收藏家愿意捐赠外,藏馆较难实现古籍原本数量的扩充;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新科技手段进行恢复和得以重现的新版古籍,大都价位较高,但是其受众群有限,使得藏馆在进行新版古籍引进的过程中望而却步。当前大多古籍保存单位和从业人员只注目于古籍的保护把相关的资金投放到对古籍保存环境的整改,对古籍修复能力的提升,没有把古籍的保护和古籍的开发结合起来,让资金的投入没有实现产出的价值,让古籍的保护工作变成了难以填满的无底洞,无形中增加了古籍工作的压力和难度。
二、古籍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和建议
(一)改变旧有认识
我们知道古籍工作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古籍中的文字大多是文言文,需要相关的古籍阅读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这些都造成古籍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度不高,再加上社会上对古籍的重视程度不够,宣扬传播不足,缺少让大众接近古籍、了解古籍的途径。使得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古籍的保护和开发,首先我们要加大对古籍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针对当下青年行为意识和古籍保护开发脱离的现实情况,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渠道进行古籍知识的宣扬传播,通过更为青年人接受的互联网途径,让我国的新生代认识到古籍这一文化财富的可贵,认识到古籍保护工作的紧急和迫切,把古籍保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其次针对古籍内容晦涩难懂的问题,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要加快古籍内容现代化翻译的脚步,让古籍有一个现代化的参照本读物,让更多的人能读懂古籍、了解古籍,从而激发其对古籍的热爱,以兴趣和热爱为导向,来培养古籍的忠实爱好者,通过古籍爱好者的口耳相传,来加大古籍的保护和开发的普及力度。再次相关的古籍保存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古籍保护和开发的讲座,制作播放相关的古籍记录片,进行珍贵古籍善本的展览,通过更多元的方式让古籍走进人们的视野。让古籍从养在深闺人未识逐渐转变到撩开面纱惊人艳。
(二)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古籍从业人才队伍,是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核心落脚点。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古籍工作岗位,才能让古籍工作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让庞大的编目和修复工作任务得到有序完成,才能最终实现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古籍从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针对现有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不高,学历背景复杂,动手能力不强的状况,有系统有目的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对岗位的认知,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知识的自学和继续教育,通过研读书籍和再深造,来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古籍单位内部开展评优比赛和学优活动,让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奖励,鼓励大家争当先进模范,树立榜样的力量,让先进带动后进,注重技能的传承,在单位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另一方面,针对古籍从业人员数量不多的问题,要从教育本身入手,加快各高校古籍编目和古籍修复专业的建设脚步,健全相关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让学生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的古籍工作知识,具备古籍工作的专业能力,毕业后能更好的投入到古籍工作中。同时通过学校的学习教育,让未来的古籍从业人员,建立起古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能根植于每个古籍从业人员的内心深处。通过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优化,让已有血管恢复供血功能,通过对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加快外来新鲜血液的供给,让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整体的血脉通畅、激发活力。
(三)拓宽资金渠道
经费投入是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中不能绕开的一环,足够的资金是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基础。有经济基础的支持才能让进行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才能顺利开展古籍的编目和修复,才可以进行古籍相关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和管理。单一依靠国家的资金和补贴,不能满足古籍工作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来打通古籍行业的资金链条。开源方面,通过把古籍资源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来实现古籍资源从文化价值到财富价值的转化,也让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重。对古籍资源中蕴含的民俗习惯、风俗礼仪、民间活动等进行挖掘和数字化保护,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平台,这样即有利于古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让国家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继承和传播,同时通过对人们使用相关数据,进行有偿收费,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其次对古籍的修复和文化符号的利用,开发相关周边产品,完成古籍文化价值的实物转化,从而收获经济价值,如进行书法拓本的复制版销售。节流方面,古籍保存单位健全和完善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运行机制,对古籍的开发和保护工作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避免重复性投入和资源滥用的行为。进行现有古籍资源的调查摸底,完成古籍资源的普查工作,在对现有古籍数量,古籍破损程度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编目和修复的工作,把相关的工作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事,让工作人员之间加强交流,避免调查结果和古籍的实际工作脱节,造成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把古籍保护和古籍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护促进开发,以开发推进保护,让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古籍资源的自我良性循环。
三、结语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因此留存下来的古籍数量众多,这给我们研究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原始资料。古籍的存在,让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古籍的开发与保护,不是单依靠古籍保存单位和古籍从业人员就能做好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把存在于古籍开发与保护工作中的拦路虎,各个击破,让能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达拉夫.文献学视角下的蒙古文古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2]柳凯华.广西地区特色古籍资源数字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5
[3]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耿宁.中、西古籍修复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
第四篇:青海省久治县林地保护利用研究
青海省久治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蔡燕宜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基于青海省久治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了久治县林地保护与利用思路,阐述了久治县林地保护利用对策,为久治县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海;林地保护;林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林地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1]。对青海省久治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为制定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保护利用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区概况
久治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33°02′~34°037′N和100°20′~101°47′E,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大致四周高中间低,海拔在3553-5364m间,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3℃-1.0℃、日照2314h、降水量600.0-921.2mm。土壤垂直地带分布明显,其中高山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分布面积最广,植被具有高寒旱特点,以山生柳、杜鹃为主。久治县地处三江源生态建设保护区,生态区位及其重要,全县森林资源总量少,没有乔木林,在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和南麓片状分布着大片的灌木林,全划入生态公益林,林业产业发展可依托资源十分有限,大面积的宜林地为高山灌木林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林地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由于Ⅳ级质量以下的林地占85.5%多,林地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难度大、成本高、代价大。据2009年青海省最新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2],久治县林地面积177822.1hm2,占土地面积的20.4%,森林覆盖率16.6%。按地类分:灌木林地占81.3%、宜林地占18.7%。林地保护利用主要问题
2.1 林牧矛盾突出、产业发展滞后
久治县畜牧业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林牧矛盾普遍存在,尤其是草场与林地交叉、重叠的地方,一地两证、一地多证现象严重,已成为阻碍林业建设的限制因素,保护利用林业资源压力较大;同时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2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恢复缓慢
久治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区,受气候条件制约,造林难度大、成本高、成活率低,灌木林地面积较大;现有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简单,植被稀疏,森林防护功能弱,生态恢复和质量提升的难度大。
3林地保护利用措施
3.1森林保有量规划
久治县现有森林面积144658.2hm2,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级公益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为基础,通过未成林地抚育管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到2020年使全县森林保有量达到212434.6hm2,新增森林面积67776.4hm2,确保实现生态立省战略中森林覆盖率达到24.4%的目标。
3.2实行用途管理
林地必须用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严格限制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或其它农用地;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时,必须依法办理审核手续,不占少占林地;加强林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因自然灾害损毁林地数量,对灾毁林地应及时进行修复治理;通过退耕还林、临时占用林地以及矿区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林地面积;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管护责任制,严禁擅自改变国家级公益林的性质、随意调整国家级公益林地的面积、范围或降低保护等级。
3.3林地保护等级与措施
坚持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对久治县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3]。Ⅰ级保护林地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予以特殊保护和禁止经营活动的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特有自然景观、维持生态平衡为主要目的。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性经营活动;严禁各类建设项目(包括生产设施建设)征占林地而改变林地用途;禁止任何采伐活动。
Ⅱ级保护林地是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包括除Ⅰ级保护林地外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军事禁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国家森林公园、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林地。实施局部封禁管护,采用人工促进自然修复为主的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适度开展经营活动,鼓励和引导抚育性管理,改善林分质量和森林健康状况,增强森林生态和社会功能;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限制城镇建设和生态旅游用地,禁止非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禁止商业性采伐,适度开展抚育、改造和更新。
4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布局与策略
根据久治县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青海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久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功能区规划中的定位,将全县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区域。
4.1重点开发区
包括智青松多镇和白玉乡,林地面积64400.5 hm2,其中灌木林47821.0 hm2、宜林地16579.5 hm2。积极支持城镇化、工业化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林地的需求,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循环经济产业使用林地,尽力保障久治县城建设对林地的需求;保证国家和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国防军工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使用林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使用林地。对于选址无特殊要求和限制的建设项目,按照不占或少占林地的原则,开展占用林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优化占用林地方案,节约和合理占用林地。
4.2限制开发区
包括哇赛乡、哇尔依乡、门堂乡和苏乎日嘛乡,林地面积51425.7 hm2,其中灌木林42817.3 hm2、宜林地8608.4 hm2。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除国家能源、水利、交通、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未经批准严格限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林地建设,不得占用区内林地进行开垦、采矿、挖沙、取土等破坏森林以及植被的活动。严格控制其它一般项目使用林地;不得向国家禁止建设项目提供林地。确需占用的,应当在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进行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减少工矿建设占用林地,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各类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应控制在经批准的占地规模和范围内。
4.3禁止开发区
包括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珍稀动物及湿地、森林、高寒草甸。青海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对象为冰川地质遗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玉寺,位于久治县白玉乡白玉村,保护对象为古建筑。区域内林地面积61995.9 hm2,其中灌木林54019.9 hm2、宜林地7976.0 hm2。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排放“零增长”;规划期内各类建设项目确需使用林地的,需组织论证评估,尽量缩小使用林地规模。
5结论与建议
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久治县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7.3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52.68%。按照分区施策、分级保护分类经营的原则[4],借助“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宜林地造林绿化和疏林地、灌木林封育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地面积;加强中
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以提高林地生产率,逐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优化林地保护利用结构布局,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确保林地规模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敏超.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9):1280-1286.[2]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森林资源更新(补充)调查报告[R].2009.[3]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4]刘桐安,石长春,李春源,等.吉林省德惠市林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208-211.
第五篇:文餐饮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餐饮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析。
(2)实地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到企业实地调查,访谈,收集资料。
(3)案例研究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进行案例分
(4)比较分析分析法:与国外著名的品牌快餐企业进行比较。
(5)逻辑演绎法:较多地运用己知事实推断结论的方法。
1.3国内外文献、理论综述
1.3.1国外理论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品牌、品牌战略、品牌营销的概念也随之不断
完善
一.品牌与品牌战略
约翰·墨菲的《品牌战略》和杜纳·E.科耐普的《品牌智慧》集中对品牌
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在质量、价格、营销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围绕着品牌所进行的全局性谋划方略,其目的就是创立 和发展品牌,使品牌成为强势品牌或领导品牌。品牌战略主要包括品牌发展战 略、品牌形象战略、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再活性战略和品牌撤退战略。品牌发 展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品牌规划,从品牌诞生开始一直采取强化性营销,使品牌 有活力的发展。品牌形象战略是在品牌己经拥有一定的活力并取得消费者的品 牌地位认同后的宣传活动。品牌延伸战略是在营销缺乏活力时,向市场导人 新产品,使消费者的偏好得以加强的战略。品牌再活性战略是在消费者对品牌 有一定的形象认同和忠诚时,为防止品牌活力减退或持续性衰退而采取的强化 品牌力的行为。品牌撤退战略则是因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用新的品牌取代 己经不适应消费者新的需要的既有品牌,重新开始新品牌创造的工作。
为了实施品牌战略,美国的品牌管理专家杜纳·E.科耐普在他的《品牌智
慧》一书中提出了品牌战略实施的五个主要步骤: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餐饮企监慧牌营镇策略研究
展了品牌的定位理论。他们认为,“定位从产品开始’’,但“定位并不是要你对 产品做什么事,而是你对未来潜在的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即把产品定位在你 未来潜在顾客豹心上’’。在里斯和特劳特鲍著作《定位:攻占心智》中,提出了 品牌定位的8种方法:
①首次定位。是指品牌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餐饮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已转向4C。"罗伯特·劳特朋(Robert Lauterborn)认为:其一,企业应该以
满足客户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wants)为目标,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而不是销售自己所能生产的产品;其二,企业应该关注消费者为满足需要计划
付出的成本(Cost),而不是按照生产成本来定价;其三,企业应该充分考虑顾
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其四,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方面地大力促销。与产品导向的4P理 论相比,4C理论呈现出强烈的客户导向,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但是,这并
不意味着4C已经替代4P。好比群峰在湖面上的投影,客户、成本、便利、沟
通也正是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在客户视角下的呈现。虽则4C更符合当今市 场发展需要,是消费者在营销中越来越居主动地位发展趋势的必然回应,但是
4P依然是企业开展营销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立足点。
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2001年,美国整合营销鼻祖唐·舒尔茨(Don E.Schultz)根据关系营销
思想(Relationship Marketing)提出了4Rs营销新理论,阐述了全新的营销四
要素:关联(Relevanc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从而也成为后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的核心。唐·舒尔茨(Don E.Schultz)认为:其一,企业与客户在市场变
化的动态中应建立起关联,形成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以防止客户流失,培养
忠诚客户;其二,面对迅速变化的客户需求,企业应学会倾听客户的意见,及
时寻找、发现和挖掘客户的渴望与不满及其可能发生的演变,对市场变化作出
快速反应;其三,企业与客户之间应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从实现销售转变
为实现对顾客的责任与承诺,以维持客户忠诚;其四,企业应追求市场回报,并将市场回报当作企业进一步发展和保持客户关系的动力与源泉。7
1.3.2国内文献综述
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只有短短20年。在20年中,中式快餐业经历了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快餐连锁企业的品牌建设也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和失
败的惨痛。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中式快餐业的经营以传统模式为主,个
体经营规模小,店面分散,多以快餐店的形式来运营,缺乏品牌意识,运作缺
乏标准化和统一规范。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在外来快餐企业特别
是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国际企业集团进人中国市场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中式快餐业开始进入以传统式快餐模式向现代快餐模式转化的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一批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和企业崛起,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模仿洋快
6罗伯特·劳特朋.4P退休,4C登场忉.广告时代,1990:1-
37Don E.Schutz、Stanley Tannenbaum、Robert Flanterbom.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