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威海级初评报告
山东省威海市省级初评报告
一、威海市概况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606平方公里(含文登区)。海岸线长985.9公里。威海市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2个区2个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2015年末,威海市常住人口280.53万人;2016年末,常住人口281.93万人。
2016年,威海市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3212.2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5亿元,增长10.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7.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食品工业产值1644.3亿元,食品工业产值年增幅9.34%。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远洋渔业产量增长31.2%,休闲渔业产值增长33%,现代果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被农业部整建制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二、威海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
威海市全面深入贯彻“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深入实
施食品安全战略,紧紧围绕“监管”这一核心职责,大力推行“全域覆盖、全程监管、全民共建”的创建模式,实现了安全监管持续加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持续受益。
(一)政府主导,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创建长效机制 一是四级联动机制。坚持党政同责,把创城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和科学发展考核,先后37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会、推进会研究布置创城工作。把创建主要任务指标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三农”工作要点、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和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并与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创建积极性,在全域创建基础上,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全部入选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试点。
二是网格管理机制。按照“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以行政区划为基础,把全市划分为7个区市大网格、74个镇街中网格、2917个村居小网格,把1200多名一线执法人员、4313名协管员全部纳入监管网格,实现目标定位、区域定量、人员定责。
三是以查促创机制。建立“两库一标准”,确定14种现场检查业态,每种业态细化为10-15个关键指标,确保创城检查规范化。由市食安办副主任每人分包一个区市,每月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综合测评,实行抽查和测评常态化。实行“一检查一通报”,对随机抽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督导相关部门
落实;测评情况通报属地政府,对测评成绩最后一名由政府对辖区主管部门启动约谈;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进一步推动了创建工作。
(二)部门联动,多元参与,不断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一是部门协作。36个创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案件互送、绿色鉴定、联席会议等10项制度,成立了宣传、保障、监管、督导等10个工作组,加强跨部门合作、跨区域协作。共召开联席会议12次,联合督导6次,单项督导23次,形成了创建工作合力。特别是推动“农安、食安、公安”三大系统实行“联席、联勤、联动”,有效提升联合执法效能。已开展联合执法150余次,侦破食品农产品犯罪案件92起,涉案金额31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探索食品安全“派出所+”模式,行政执法效率和犯罪防范打击能力进一步加大。
二是企业参与。针对威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特点,创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严守道德底线,依法诚信经营。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传授诚信生产理念。组织全市10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组建了威海市食品安全诚信联盟,发出“坚守诚信的力量”倡议,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意识。
三是社会监督。同广播电视台、报社、大众网、齐鲁晚报等媒体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食品管理协会、食品工业协会、烹饪协会等协会的行业作用,将政府主导
的管、查,逐步转向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并重的轨道。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组织开展“你建议我抽检”、12331开放日、食品安全问计千万家、晒权利清单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不断增强监管能力支撑 一是建设规范的基层监管机构。推广基层监管机构“十五个一”标准和“5+1”的人员配备模式,全市74个基层监管所全部达到“执法+快检”车辆、快速检测箱、执法记录仪等“十五个一”标准,全部配齐至少5名执法人员、1名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的检测人员。64个涉农镇全部设立农安办,配备至少2名专职农安员,按照“十有”的标准配齐设施设备。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合二为一,每人每月补贴200元。
二是建设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投资9300万元,建设面积6405平方米的食品检测中心,整合市质检所、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和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的相关职能,专门设立PCR实验室,用于DNA检测,成为全省唯一食品检验检测从种植养殖到生产、经营全环节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地市。文登、荣成、乳山均成立综合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荣成、乳山被纳入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整市推进试点市,争取专项资金1100万元。74个基层监管所全部配置不低于50平米的快检室。同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10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形成互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
三是建设多元的信息化支撑项目。建设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交换平台,直接面向各级各部门业务需求,随时建立交换任务,提供信息资源目录查询、数据比对、共享交换等服务;建设“1+2+N”的“智慧食安”综合信息化项目,用科技支撑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建设全市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涵盖四大子平台、十大模块和七大数据库;建设以市级平台为中心,以关键节点为终端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保障“菜篮子”质量安全。
(四)源头管控,标本兼治,筑牢全链条防线
一是狠抓农业投入品管理。在以最严格的措施治地治水的基础上,从田间地头抓起,从种苗饲料抓起,对农业投入品实行闭环管理,率先实施农药经营登记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等措施,对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以及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影响的农药,全面禁存禁售。建立了全国首个高毒农药全程追溯系统,实现了农资实时可追溯。
二是落实准入准出管理。督促指导158.8万亩标准化和“三品”认证基地建立健全了田间生产档案,实行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责任人追究制度。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为重点,在全市5处批发市场、8处农贸市场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市食品经营业户中全面推广“一票通”,通过入市登记、质量检测、信息公示、不合格退市等措施,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实现了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
三是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分级分类
监管和黑名单管理办法,完成全市3.2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级评定,确定了风险等级、监管频次和检查内容。针对“三小”业户,探索实行小餐饮升级改造、食品摊贩登记备案和小作坊集中入园,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已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园区4处,设立规范摊位2000多个,升级改造小餐饮3500多家。临港区打铁豆腐工坊建设及运营模式,已提交申报国家标准。
四是品牌引领示范带动。通过重点创建一批放心农产品品牌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放心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食品生产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小作坊集中园区、创建一批食品经营示范单位、创建一批餐饮安全示范街区(示范店)等活动,全面实施“食安威海”品牌引领行动。已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63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8家,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基地66多处。“三品一标”有效产品653个,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40个。种植业“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比率达到78%,畜产品认证率达到82%,水产品认证率达到71.1%;建成放心食品生产基地2处,创建示范单位1468家,品牌连锁商超覆盖全部镇街,连锁配餐企业覆盖50%以上大型企业食堂和80%以上学校食堂,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五)创新模式,融合治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一是抽查与抽检相融合。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以问题为导向,在随机抽查时同步实施监督抽检,随机抽查比例达到50%以上,抽检数量达到9.89批
次/千人,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7.5%。
二是监管与引导相融合。采取日常巡查与上门送法相结合、飞行检查与企业自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上答题相结合等方式,全市年均出动执法人员3.5万人次,检查业户2.3万户,发放宣传资料2.8万份,培训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1.6万人次,推动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三是执法与公示相融合。为让消费者知情,能够有效选择,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结果全部在媒体公开,发布抽检信息32期,公开各类违法案件668起,入库罚没款收入1013万元。为让消费者更多参与,积极监督,组织开展食药现场报道、问计千万家、你建议我抽检、你举报我奖励等活动35次。
四是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融合。通过日常监管获取各类检测结果、社会热度焦点以及突出敏感问题等信息,在风险会商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形成了长效监管机制。根据各类检测结果、社会热度焦点以及每个时节下的突出敏感问题,有针对性地适时纳入专项整治范畴,先后部署开展重点专项整治27项。
三、创建试点工作概况
威海市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贯彻“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通过“三安联动、融合治理”,实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打响了“食安威海”城市品牌。
(一)深化“三安联动”,构筑最严治理打击体系
一是完善联动机制。实行“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兽医局、公安局之间全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加强与高速公路卡口警务室热线联动,截获违法运输食品案件22起,货值60余万元,强化收贮运行为监管;同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兽医局签订合作协议,严格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
二是延伸联动触角。探索周边联动、部门联动的立体查案机制,与烟台、青岛、大连等7个地市签署了环黄渤海食品药品稽查打假区域协作备忘录;加强与110指挥中心的信息联席研判,加强行刑衔接,形成打击合力;探索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建立联席会议、案件会商、提前介入、联合执法等四项机制,共召开联席会议4次,联合查办案件15起;与法院建立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快速通道,有2起行政处罚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三是织密联动网底。在“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常驻办公、协调联动的基础上,将“三安联动”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建立食品安全的“派出所+”模式。64个涉农镇街全部设立农安办,配备2-3名专职农安监管员;镇街全部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公安派出所;配齐4313名协管员,给予基层工作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力。2016年,共查办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450起,增长42.4%,罚没款802.2万元,是2015年的2.7倍。
(二)实施融合治理,全面提升行业规范水平
一是抽查与抽检相融合。检查是为促行业规范,检测是保食品质量。将随机抽查和抽检结合起来,通过高密度地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通过检测数据锁定问题产品,依法处置。为提高抽检效率,年初,威海市针对前一年监测风险高的食品、消费者举报多的食品、群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以及节令性食品等,周密制定抽检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2016年全市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检27892批次,监督抽检数量增长到9.89批次/千人。对市级抽检发现的276个不合格产品,一律严肃查处、追踪溯源。查处了非法生产调味品、生产不合格桶装水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对一家非法生产调味品企业罚款额达到30万元,起到有力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二是监管与服务相融合。食品安全需要严格的监管,监管不能人情化,但是监管必须贯穿人性化。威海市在监管的同时主动为业户提供指导服务,通过服务又进一步提高威海市监管效能。在创城工作中,威海市和各区市监管部门一道,通过手把手地现场教学,现场查找问题、现场教育引导、现场帮助整改,使2000多家食品经营单位达到了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食安威海”品牌引领行动,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认证比率达到87.5%,建设放心食品生产基地4处,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4处、创建食品示范单位1468家,品牌连锁商超覆盖全部镇街,打造餐饮安全示范街26条,连锁配餐企业覆盖50%以上大型企业食
堂和80%以上学校食堂,家家悦集团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临港区味正品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进入新三板IPO,带动全行业提档升级。
三是执法与宣传相融合。严格执法是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最有力的武器,为实现执法成效的最大化,威海市把公开公示作为引导社会合理消费的重要导向,作为警示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对监督检查过程、监督抽检结论、行政处罚结果全部公开,将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严重失信的纳入“黑名单”实行重点监控,形成从查实到处置到见光的完整链条。今年已发布公告公示信息204条,公布本级抽检信息21期,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58期,公布有重大影响典型案件5起,发布预警信息24条。开设“你点我检”“食安随手拍”“食安你我他”等一批专题专栏;在直播威海开设《食药现场报道》节目,通过记者跟随执法人员的现身直击、以案说法,收视率节节攀升,赢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开办“威海食品药品安全”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数一直位居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前列。
四是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融合。按照网格化管理、监管责任到人的模式,对全市3.2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日常监管全覆盖。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牵头组织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围绕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食品非法添加、集体食堂、网络订餐等开展了26项专项整治;食品生产环节重点加强肉制品、调味品、食用植物油、水产制品、饮用水等1
1— 10 —
项重点产品整治;流通环节先后开展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口食品、农村食品安全等9项整治活动;餐饮服务环节针对夏季高湿季节、旅游景区、学校食堂、建筑工地进行了10次集中检查,集中解决影响餐饮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党政同责,全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创建力度。继续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目标管理和科学发展考核,把创建主要任务指标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和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并与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坚持协调配合,强化联创共建。市县镇村层层压实创建任务,实现四级联动、全域创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全部入选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试点,威海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域创建的地级市;部门完善联创共建推进机制,今年召开联席会议9次,联合督导13次,凝聚强大创建合力,有力推动了“三小”升级改造、肉菜流通追溯体系、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禽畜无害化处置等创城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坚持以查促创,强化创建成效。建立“两库一标准”,确定14种现场检查业态,每种业态细化为10-15个关键指标,每月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综合测评;实行“一检查一通报”和清单管理,督导相关区市、部门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
验收。先后组织综合测评3次、“四不两直”检查1次,并制作了检查资料片召开推进会议进行点评。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每次结果靠后的区市进行严肃约谈,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
根据省食安办安排,2016年10月13日至26日,威海市食安办联合农业、海洋渔业、卫计委、食品药品监管、畜牧兽医等部门,组织开展了自查自评,其中13日至19日为区市自查阶段,20日至26日为综合测评阶段。测评采取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查看市直部门和7个区市文件档案、图像资料6000多份,检查食品药品监管所、食用农产品种植单位、食品摊贩疏导点、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等14种业态、237个现场,经自查自评,达到创建合格标准。
四、创建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存在主要问题
威海市按照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全域一体化创建,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创新综合监管模式等工作,亮点纷呈。
(一)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是规范基层监管力量。威海市全市74个监管所全部达到“执法+快检”车辆、快速检测箱、执法记录仪等“十五个一”标准,全部配齐至少5名执法人员、1名政府购买服务聘用的检测人员;64个涉农镇街全部设立农安办,配备2至3名专职人员,按照“十有”的标准配齐了设施设备。
二是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市级,整合了市质检所、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和海产品质检中心的职能,建成食品检测中心,设立PCR实验室用于DNA检测,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食品检验检测由一个机构承担。区市级,全部成立综合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被纳入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市。镇(办事处)、74个所全部建立不低于50平米的快检室。
三是建设多元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了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查询、数据比对、共享交换等服务;建设“1+2+N”的“智慧食安”综合信息化项目、全市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保障“菜篮子”质量安全。
(二)严格管控区域食品安全源头
一是严抓投入品管理。威海市实施农药经营登记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等制度措施,建立了高毒农药全程追溯系统。率先对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以及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影响的农药,全面禁存禁售。在全市推行“一卡通”系统,实现了农资实时可追溯。
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出台了《威海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威海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监督。
三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威海市相继出台了大姜线虫病、花
生地下害虫及线虫病等25项关键技术指导意见,基本解除了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依赖;每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330多万亩,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引进了风送静电式弥雾机等先进药械设备,节省农药施用量60%,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三)创新综合监管模式
威海市在全国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并探索了食品安全“派出所+”模式。
一是准出与准入相衔接。在标准化和“三品”认证基地建立健全了田间生产档案;在全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了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
二是抽查与抽检相同步。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以问题为导向,在随机抽查时同步实施监督抽检。
三是执法与公示相融合。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结果在网站、微信、报纸等媒体公开,通过严打曝光恶作为、处置警示问题点,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四是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通过日常监管获取各类检测结果、社会热度焦点以及突出敏感问题等信息,在风险会商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形成了长效监管机制。
(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媒体、消费者“六位一体”推动创建工作,让创建过程成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人民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
一是文化引领。把“尚德、诚信、守法”的食安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作为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食品企业活动,构筑了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开展问计千万家、食品安全“四进”、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食安文化氛围。
二是示范带动。培育了一批放心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食品生产示范企业、餐饮安全示范街区、食品经营示范单位等活动,全面实施“食安威海”品牌引领行动。
三是提档升级。推进“四小”行业升级改造,实行小作坊生产园区化;规范小摊贩经营,实行“五统一”管理;改造小餐饮,实行“五改一亮”;规范小食品店,全面落实“五有标准”。
亮点工作:(1)“双安双创”管理模式。威海市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有机结合,坚持以市域一体、生态优先的思路和“城乡同步、陆海同管、内外同标”的理念,探索了“全域覆盖、全程管理、全民共建”的“双安双创”管理模式,实现了安全监管持续加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持续受益。2015年10月,全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两
个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威海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威海市工作经验受到汪洋同志充分肯定,评价威海的创建活动有亮点可看、有经验可学。
(2)“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在全国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有效强化了部门联动、行刑衔接。2016年1月,该机制被山东省政府在全省推广。
(3)“食安威海”品牌引领行动。通过重点培育一批放心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食品生产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小作坊集中园区、创建一批食品经营示范单位、创建一批餐饮安全示范街区(示范店)等活动,全面实施“食安威海”品牌引领行动。已建设放心食品生产基地2处,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园区4处,创建示范单位1468家;品牌连锁商超覆盖全部镇街,连锁配餐企业覆盖50%以上大型企业食堂和80%以上学校食堂;家家悦集团成功在上市,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4)“同线同质同标”模式。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鼓励企业比对日本、欧盟和供港食品标准等项目生产产品,控制质量。提高了或者增加了水产品的诺沃克病毒限量、乙氧喹啉的限量、扑草净限量等指标,使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更严格的保障。45家食品生产企业的82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占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56%。引导鼓励企业开展HACCP和ISO22000体系认证,为实现同线同质同标打
好基础,认证比例占规模以上企业的87.5%。378家食品企业成功申报出口食品注册(备案)。威海市被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存在问题:一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源头风险,特别是输入性的源头风险还仍然存在;三是职业化检查员的专业化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还需要不断努力深化。
同时,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组织保障方面,威海市监管机构与队伍建设尚待加强。部分基层监管所的装备设施建设不足;有的监管人员培训工作的组织流于形式;少数协管员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是在源头治理方面,综合治理工作基本到位,行业基础也已夯实,但相关企业的生产管理规范性仍需加强。
三是日常监管方面,餐厨废弃物的监管工作不到位。个别小食品店及疏导点的管理规范化程度尚待提高。
四是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大多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比较到位,但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仍存在内部质量安全管控制度执行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五、初评评分结果及说明
(一)初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是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2016年9月份,对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方案进行修订、定稿。10月1日—15日,开展群众满
意度调查,5市同时进行。10月16日—25日,对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群众满意度达到或超过70%的,进入下一步现场验收环节;达不到的一票否决,后续验收工作不再进行。
二是现场验收。10月份,编制、修订现场检查手册,拟定参与验收人员名单。10月26日—31日,确定5个试点城市验收时间、顺序(抽签决定);对参与现场验收人员进行培训。11月21日至22日,对威海市进行现场验收。各试点城市预计2.5天(加上城市间往返时间)。为保证验收标准尺度、幅度把握的一致性,由1个工作组对5个城市进行全程检查。12月上旬,对5个试点城市验收情况进行汇总。
三是社会公示。12月中旬,提交各试点城市验收报告、总体验收工作总结。省食安办听取验收情况汇报后,研究确定公示名单。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3日,用两周时间,对拟推荐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省级命名表彰的市,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和省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二)群众满意度调查
2016年10月,省食安办委托山东财经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与当地监管部门联系,进行暗访调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设计了16个题目的10点量表问卷,街头随机访问与微信调查两种方式相结合,分别占60%、40%。被调查人群采用分层配额法,根据年
龄、性别、城乡、职业来确定,数量为5市各2000人。调查地点为每市随机确定2区2县(市),每县随机确定2街2镇,每个街镇随机确定1处人流量较大的调查地点,确保每个县级区域调查最少覆盖4个街镇,做到城乡兼顾,布点均匀,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根据标准要求,群众满意度达不到70%,实行一票否决。经调查,威海市群众满意度超过70%的合格标准。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威海市开展现场验收。
(三)现场验收
根据国务院食安办部署要求和省食安委创建工作安排,2016年10月1日至11月22日,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山东财经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威海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进行验收。
本次验收依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实施方案》进行,验收内容包括群众满意度调查、现场验收和社会公示三部分。
现场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三部分。威海市副市长叶立耘代表威海市政府进行了创建工作汇报,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包括畜牧兽医局、质监局、商务局、林业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住建局、农业局、海渔局、卫计委、食药局等)列席会议;审核查看了开展创建以来的相关工作文件、档
案资料等;检查了随机抽取的主城区39个现场检查点和荣成市32个现场检查点,检查点覆盖了食品药品乡镇(街道)监管所、食用农产品种植单位、畜禽养殖单位、水产养殖单位、生猪屠宰场(点)、农兽药销售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企业、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食品摊贩疏导点、食用农产品(食品)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等13类业态,通过检查,现场打分。威海市的合理缺项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
(四)社会公示
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3日,用两周时间,对拟推荐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省级命名表彰的市,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和省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经公示,社会无异议。
(五)初评评分情况
本次初评依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2017版)》,制定了《山东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随后开展了省级初评,包括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三部分。
根据《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及现场验收打分情况,威海市三个否决项均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无应否
决事项;该市围绕36个二级指标要求,采取措施,开展工作。威海市省级初评达到90分以上,符合验收合格标准,通过初评。
六、初评结论和推荐意见
总体来看,威海市政府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高度重视。在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严格管控区域食品安全源头、创新综合监管模式、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创建氛围十分浓厚,创新工作亮点明显:推行“全域覆盖、全程监管、全民共建”的“三全创建”工作模式,使食品质量持续改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人民群众持续收益,并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建立“两库一标准”,实行“一检查一通报”和清单管理,督导相关区市、部门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验收,以查促创,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整合市质检所、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和海产品质检中心的职能,建设覆盖全链条的检验检测体系,成为全省唯一食品检验检测从种植养殖到生产、经营全环节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地市;在全国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该机制于2016年1月份被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推广;环翠区食安办投诉举报中心联合公安、农业、海洋渔业、食品药品监管等7个部门组成联席工作组,成立了环翠区食品安全联动指挥中心,形成了集信息综合采集、案情联合研判、应急统一指挥、信息统一发布于一体的联勤联动平台。这些成绩与亮点,极大地提高了威海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效度,实现了以保障食品安
全带动产业发展,有效推动社会共治的目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威海市创建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工作成效明显,综合验收达到创建合格标准。2017年1月20日上午,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验收情况,会议一致同意命名威海市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推荐参加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层面公示评议。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威海市将持续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抓督导促创建,抓监管防风险,抓导向增活力,抓基础补短板,抓宣传树形象,实施抽查与抽检相融合、监管与服务相融合、执法与宣传相融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融合的工作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进一步构建无缝衔接的监管网络,把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健全食品安全整治常态化机制,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实施群防群治,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社会共治格局,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省食安委将督促威海市全面落实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守土有责,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对照国家标准,继续提高各项创建指标,加大集中督导、明察暗访、现场观摩、会议交流、定期调度等工作力度,确保实现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良好、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是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创建管理办法(暂行)》的文件要求,对创建成功的市,要求其每年开展自查,省里每年随机抽查、3年一复查。对出现问题的市,采取约谈、通报、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加强事后管理,督促各市持续保持创建状态。
三是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加大投入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增加人员力量,重点加强监管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四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与力量,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系列行动,集中整治各类行业“潜规则”和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牢固树立“机器换人”的理念,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成果,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打通监管链条,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
管。继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让公众“用脚”投票。
六是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优质食品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带动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第二篇:山东济南级初评报告
山东省济南市省级初评报告
一、济南市概况
济南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副省级省会城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辖7区3县,人口723.31万,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6.12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7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6元。济南融山、泉、湖、河、城于一体,历史悠久、山水秀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泉水之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誉。济南是鲁菜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食品产业发展迅速,食品工业被列为全市工业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食品工业产值310.2亿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88358家,济阳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济南甜沫、章丘大葱、平阴阿胶等名优特产享誉全国。
二、济南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
近年来,济南市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与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
击、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社会共治格局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济南市认真实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形成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体系健全、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市县乡三级均设有食安委及食安办,独立设置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全部成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机构,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推行基层食药监管所设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制度规范化、责任网格化、监管信息化“五化”建设,全市143个乡镇(街道)建立食品药品监管所148个,办公业务用房总面积达到4.2万余平方米,村级协管员队伍5287人;招聘农产品、林产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协管员1035名,公安机关配备专职警力126名,全市从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达4.9人∕万人口。
市政府每年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创建、检验检测等工作的需要逐年增加。先后投资1亿元用于市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列支1700万元用于餐厨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拨付1500万元用于规范食品摊贩经营行为。2015年以来用于食用农产品、林产品、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检测经费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的投入达5500多万元,各县区政府累计投入创城资金超过1亿元,每年用于食品安全协管员的补助经费达4000多万元,满足了实际
工作需要。
在农林畜环节,严格落实高剧毒农药禁销制度、政府贮备应急制度和农药经营公示制度;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资格审查清理,引导肉牛、肉羊屠宰企业进场(点)屠宰;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2处。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推行“两规范、四公示、四警示”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预警,抓好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重点品种的风险防控。对城市综合体餐饮探索实施项目配套餐饮单位“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餐饮具集中消毒环节,积极推动餐饮具消毒单位集团化、规模化经营。餐厨废弃物处置环节,建立了完整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体系和管理台账,收运处理量200吨/日,位居全省前列。
此外,济南市建立了市级食品和农产品及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6个县级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300余处快速检测室组成的食品检测体系。2016年全市食品抽检样本量达到6份/千人,抽检合格率达到97.95%。济南市坚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畅通12331投诉举报渠道,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联盟,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和社会监督员队伍,打造食品安全宣传大舞台,食品安全群防群治氛围日益浓厚,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70%以上。
近年来,开展了“十佳食品企业”网络评选、“食安泉城问计
于民”调查、“你点我检”“创食安城我是主人翁”等活动,建立了40人的食品安全专家库和260人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食品安全群防群治氛围不断增强;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了阿胶专项整治、“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净源”“清流”“扫雷”“利剑”等重大行动,查处食品安全行政案件2874件,刑事案件340件。
三、创建试点工作概况
济南市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实行城乡同创、高标定位,着力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域覆盖、多元参与”的创建格局。
一是高位推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作出批示:一定要把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个荣誉争取下来,把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升上去。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食品安全工作,明确提出“责任明确化、标准精细化、问题清单化、督导制度化”的要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5位副市长为副组长,19个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连续3年将创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十三五”规划,将食品安全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增至30‰,市县两级政府分别签署《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责任书》,— 4 —
确保了创建工作高位运行。
二是强力推进。制定《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考评细则和技术规范》,将国家和省试行标准细化至600余条,全部分解落实到各级和有关部门,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和季度督查机制,市创城办先后组织开展督导8次;市政府督查室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列入重点督导内容,印发专题通报5期;加大创城工作信息交流,构建新型交流平台,创城办印发工作简报16期,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满意度,市创城办出台《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宣传工作方案》,推出15条宣传举措,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村社宣传栏等传统阵地,着力发挥公益广告、微信微博新媒体力量,鼓励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如在全国率先开设创城官方网站、开辟《食安济南同建共享》频道在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等,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市政府每年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创建、检验检测等工作的需要逐年增加。先后投资1亿元用于市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列支1700万元用于餐厨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拨付1500万元用于规范食品摊贩经营行为。2015年以来用于食用农产品、林产品、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检测经费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和监管
能力建设的投入达5500多万元,各县区政府累计投入创城资金超过1亿元,每年用于食品安全协管员的补助经费达4000多万元,满足了实际工作需要。
根据省食安办关于创建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济南市对照《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各项指标达到创建合格标准。2016年11月5日起,在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济南日报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提请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对济南市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四、创建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存在主要问题
济南以建设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为核心,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治理顽疾,紧密结合产业特点和监管工作实际,从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方法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路子。
(一)强化源头治理
济南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以食用农产品(包括水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为突破口,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以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为重点,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见》,7部门联合发出通告,严格落实高毒农药禁销制度、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农药经营公示制
度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深入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大力推行交叉异地抽检和第三方机构委托抽检,形成了农业投入品供给、质量监督和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在有效期的公示农药产品2996个。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扎实开展防疫工作,深入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资格审查清理,加快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合理布局,积极引导肉牛、肉羊屠宰企业进场(点)屠宰。扎实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全市建成无害化处理厂2处,其他县区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收集体系,委托就近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
(二)强化风险防控
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健全完善各类风险管理办法,对抽检监测、舆情监测、日常监管、治理整顿、稽查执法、投诉举报等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汇总梳理,查找风险隐患,列出风险清单。针对2015食用植物油中塑化剂的问题风险监测发现问题率高达42%情况,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逐一进行分析,采取“一企一策”“一点一策”的方式,指导企业进行整改。2016年再次组织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测,并扩大了抽检批次和监测项目,问题发现率降为1.41%,较2015年下降96.7%。
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在进货查验、关键点控制等环节易发问题,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关键环节作业指导书》,在全市统一推行“两规范、四公示、四警示”制度,目前全市779家获证食品生
产企业和1700余家小作坊已悬挂监管部门警示语提示板。结合建立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借助第三方、媒体记者、监督员等社会力量,对糕点生产企业、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连锁商超、学校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城市商业综合体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公开评价”,2016年公开评价496家食品企业,评价内容根据业态特点分类设定,评价对象随机抽取,评价方式实行现场检查与监督抽检相结合,评价方案提前印发,评价结果全部通过市局门户网站和济南日报向社会公开。这种评价形式,集整治、规范、监督、激励于一体,“撬动”了企业主体责任及相关责任的落实,产生良好的“倒逼”效应。
例如,市教育局将食品安全纳入对校长的考核,投资960万元在25所直属学校建立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平台;市粮食局就所属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与食药监管部门沟通,邀请监管人员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型商超和城市综合体运营方总部积极与食药监管部门对接整改工作,走出了一条食品安全内控外治、高效监管和社会共治的新路子。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对全市779余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23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1000多家校外托管场所量化分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率达98%。
(三)推进难点治理
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统一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羊肉及其制品“规范整治打击”行动、“清源”“清流”“扫雷”“利剑”行动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食品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与之同时,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引导企业规范和规模化发展,如在去年阿胶制品专项整治中,加大企业改造提升力度,16家企业总投资8000余万元升级改造厂房车间和设备设施,切片、内包装间空气洁净度达到30万级要求,建立了“一承诺两台帐”制度和以批次为核心的追溯体系,阿胶制品生产企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试行登记管理和生产报告制度,小作坊登记率达100%;开展章丘小作坊专业村星级量化、执行标准、规章制度、门牌编号、产品追溯“五统一”试点,实施免费检验和二维码追溯管理;在全市选取馒头、豆腐、粉皮等10个产品,计划在20个乡镇分别打造1个示范点或样板村;推动餐饮具消毒单位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将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由原来的72家整合为35家,抽检合格率达100%。
作为全国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市政府投资建设了日处理量20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实现了收运处置一体化,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收运,章
丘区在国内率先实施餐厨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
(四)打造智慧食安
聚焦行业“潜规则”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农业部门建立了30个监管网络追溯基点,构建起全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并实现省市县监管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在韭菜种植专项整治中,对种植主体全部登记造册,绘制韭菜种植电子地图,建成放心韭菜示范园15处。林业部门在全市7个县区21家种植合作社开展二维码试点,实现重点生产种植企业食用林产品全程可追溯。畜牧部门投资350万元建设了全市畜牧兽医综合信息平台,对兽药产品全面推行二维码应用,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畜禽屠宰场(点)、生鲜乳收购站、规模化养殖场(户)、畜牧投入品(兽药、饲料)等关键岗位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畜产品网格化、智能化监管。商务部门以全市肉类蔬菜追溯管理平台为依托,积极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截至目前已在6家机械化生猪屠宰场、2家大型批发市场、50家大型商超、30家社区菜市场、29家团体采购单位等共274个单位实现全过程可追溯;食药监部门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总投资1616万元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项目已纳入“十三五”“智慧泉城”等多项规划,正在加快实施;“透明工厂”“透明厨房”等“阳光”系列工程陆续启动;自主研发的移动执法APP对全市90%以上的“三小”单位实现信息化监管,部分基层机构对餐饮单位实现远程视
频监控。
济南市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国家标准》及创建工作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建工作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统筹抓落实的力度不足,特别是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对创城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还不尽如人意。二是协调联动合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个别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影响了全市整体创建工作的进展。三是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较弱。基层监管能力及县级检测机构建设滞后,“缺枪少炮”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四是监管工作存在短板。特别是源头治理任务艰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亟待加强,生产经营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三小”整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同时,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大多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比较到位,但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仍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情况。
二是在源头治理方面,综合治理工作基本到位,行业基础也已夯实,但在材料管理上仍需进一步细化。
五、初评评分结果及说明
(一)初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是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2016年9月份,对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方案进行修订、定稿。10月1日—15日,开展群众满
意度调查,5市同时进行。10月16日—25日,对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群众满意度达到或超过70%的,进入下一步现场验收环节;达不到的一票否决,后续验收工作不再进行。
二是现场验收。10月份,编制、修订现场检查手册,拟定参与验收人员名单。10月26日—31日,确定5个试点城市验收时间、顺序(抽签决定);对参与现场验收人员进行培训。11月29日至30日,对济南市进行现场验收。各试点城市预计2.5天(加上城市间往返时间)。为保证验收标准尺度、幅度把握的一致性,由1个工作组对5个城市进行全程检查。12月上旬,对5个试点城市验收情况进行汇总。
三是社会公示。12月中旬,提交各试点城市验收报告、总体验收工作总结。省食安办听取验收情况汇报后,研究确定公示名单。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3日,用两周时间,对拟推荐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省级命名表彰的市,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和省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二)群众满意度调查
2016年10月,省食安办委托山东财经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与当地监管部门联系,进行暗访调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设计了16个题目的10点量表问卷,街头随机访问与微信调查两种方式相
结合,分别占60%、40%。被调查人群采用分层配额法,根据年龄、性别、城乡、职业来确定,数量为5市各2000人。调查地点为每市随机确定2区2县(市),每县随机确定2街2镇,每个街镇随机确定1处人流量较大的调查地点,确保每个县级区域调查最少覆盖4个街镇,做到城乡兼顾,布点均匀,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根据标准要求,群众满意度达不到70%,实行一票否决。经调查,各市群众满意度均超过70%的合格标准。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济南市开展现场验收。
(三)现场验收
根据国务院食安办部署要求和省食安委创建工作安排,2016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山东财经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济南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进行验收。
本次验收依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实施方案》进行,验收内容包括群众满意度调查、现场验收和社会公示三部分。
现场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三部分。济南市常务副市长孙晓刚、副市长巩宪群代表市政府进行了创建工作汇报,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包括食品药品监管局、城管
局、林业局、农业局、卫计委、工商局、质监局、畜牧局等)列席会议;审核查看了开展创建以来的相关工作文件、档案资料等;检查了随机抽取的主城区43个现场检查点和章丘区33个现场检查点,检查点覆盖了食品药品乡镇(街道)监管所、食用农产品种植单位、畜禽养殖单位、水产养殖单位、生猪屠宰场(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农兽药销售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企业、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食品摊贩疏导点、食用农产品(食品)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等14类业态,通过检查,现场打分。
(四)社会公示
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3日,用两周时间,对拟推荐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省级命名表彰的市,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和省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经公示,社会无异议。
(五)初评评分情况
本次初评依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2017版)》,制定了《山东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随后开展
了省级初评,包括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三部分。
根据《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细则(试行)》及现场验收打分情况,济南市三个否决项均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无否决事项;该市围绕36个二级指标要求,采取措施,开展工作。济南市省级初评总分达到90分以上,符合验收合格标准,通过初评。
六、初评结论和推荐意见
总体来看,济南市政府对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高度重视,创建氛围比较浓厚。监管工作重点突出,专项整治效力显著。能够针对当地食品产业特点,以食品安全带动产业发展,实现社会有效共治。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山东凯瑞餐饮集团建立了严格的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和高标准的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对半径800公里以内的门店实行“五统一”(统一原料、统一配方、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品质),在全省餐饮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济南市坚持业务平台和政务平台两个建设主线,加强硬件和网络建设,夯实信息系统运行基础,完善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功能,开发了用于流通环节食品许可的过渡系统;济南市槐荫区推行动态化分级管理,提升了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得到省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些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了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济南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效度,实现了以保障食品安全带动产业发展,有效推动社会共治的目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济南市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成效明显,综合验收达到创建合格标准。2017年1月20日上午,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验收情况,会议一致同意命名济南市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推荐参加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层面公示评议。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荣誉,更是责任,保障全市群众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济南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基本完善,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食安济南”品牌建设目标,涉农县区积极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或食品安全先进县区,成为全国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地区之一。具体明确了9项目标:一是食品安全“四有两责”落实率达到100%,食品监管人员数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3人/万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标准化配备率达到100%。二是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到100%。三是食品抽检量保持在4份/千人/年以上;农产品定量抽检不低于3000个/年,定性抽检不少于10万个/年。四是“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同类农产品产地面积60%以上。五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六是主
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0%。七是市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全省领先,检验项目范围实现国家标准全覆盖;市级满足辖区监管的技术保障需求,县级资源整合全部完成。八是食品产业实现规模化、园区化发展。九是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日臻完善。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坚持党政同责、落实部门职责、强化企业责任;二是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执法监管;三是实施生产经营全程监管,加强日常监管、深化治理整顿、推行溯源管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四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配齐基层监管装备、强化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五是加快食品产业发展升级,优化食品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安全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创新发展。
同时,省食安委下一步也将督促济南市全面落实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守土有责,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对照国家标准,继续提高各项创建指标,加大集中督导、明察暗访、现场观摩、会议交流、定期调度等工作力度,确保实现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良好、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是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创建管理办法(暂行)》的文件要求,对创建成功的市,要求其每年开展自查,省里每年随机抽查、3年一复查。对出现问题的市,采取约谈、通报、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加强事后管理,督促各市持续保持创建状态。
三是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加大投入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增加人员力量,重点加强监管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四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与力量,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系列行动,集中整治各类行业“潜规则”和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牢固树立“机器换人”的理念,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成果,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打通监管链条,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继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让公众“用脚”投票。
六是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优质食品企业做大做
强,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带动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第三篇:山东威海导游词
威海市为山东省港口城市,省辖市,中国海防要地之一。威海市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海军的摇篮,也是1894—1895年甲午战争时北洋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威海导游词,欢迎参考!山东威海导游词(一)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黄海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韩国隔海相望,是我国距韩国最近的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石岛港。
威海总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七十万,海岸线总长达到一千多里。三面环海,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成山头、桑沟湾、石岛、槎山四大风景区绚丽多姿,各具特色,构成千里海岸旅游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客人游览观光。
威海市大部分地区为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委变化及季风进退明显。但由于三面环海,地形复杂,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虽属大陆性气候,但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与相似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及温差小、风大、雾多、雨水充沛等特征。景观:刘公岛、北洋水师遗迹、成山头、石岛、九顶铁槎山、昆嵛山、乳山口旅游区等。
山东威海导游词(二)威海,一座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素以风光旖旎、清洁卫生、气候宜人著称。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市接壤。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有众多的港湾和岛屿。这里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疗、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胜地。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暗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怪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嵯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国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影视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威海的旅游设施日臻完善,有各类旅游饭店100多家,旅行社30余家,旅游车、船公司20多家,高档次的商场、舞厅、娱乐中心30多处。威海机场达到4D级标准,开通了至北京、哈尔滨、长春、上海、广州等实际条国内航线。铁路开通了至青岛淄博的旅游列车。海上开通了至大连、韩国的客运航线。全市已形成了”行、游、住、吃、食、购、娱“的配套服务体系,具备了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接待能力。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威海旅游业惩处广阔的发展前景。威海,将以大海的胸怀、自然的纯朴、诚迎中外游客的光临。
山东威海导游词(三)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
威海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兼备。全市有旅游景区(点)80多处,其中,刘公岛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成山头、石岛赤山、乳山银滩等8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自然资源以“海、岛、滩、湾、泉、山”为特色,全市拥有近1000公里海岸线,沿线沙滩细腻绵延,海水碧蓝纯净,有国际海水浴场、文登金海滩、乳山银滩等10多处天然海水浴场,有威海湾、伴月湾、九龙湾等16个海湾,有刘公岛、海驴岛等大小海岛168个,有8处优质地下温泉,有昆嵛山、圣经山、里口山、铁槎山等山地风景区。人文资源以秦汉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甲午文化、英租文化为代表,全市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点49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初步形成以东夷文化遗存、成山头秦汉遗迹、圣经山摩崖石刻、明清海防遗迹、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英式建筑、天福山革命遗址等板块为主的人文旅游景观体系。
第四篇:2011年山东威海中考
威海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共8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可查阅所带资料。独立完成试卷,不得商讨和借阅他人的资料。
3.请清点试卷,并将答题卡和第Ⅱ卷密封线内的考生信息填写完整。
4.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相应方格内,超出部分不予评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 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A.环渤海经济 B.黄海经济 C.蓝色经济 D.海洋经济
2.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该《纲要》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 方式。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B.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 创新发展
C.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人才培养 D.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体制创新
3.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8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A.10.3% 二 B.9% 一 C.8.3% 二 D.7% 一
4.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A.神舟八号 B.嫦娥二号 C.天宫一号 D.天河一号
如下图:两个球靠在一起,看似很紧,其实接触的只是一个点,不够紧密;如果两个球都削去一片,接触的就是一个面,会十分紧密。据此回答5、6题。
5.“两个球都削去一片,接触的就是一个面,会十分紧密”。这对我们适应新环境的启示意义在于
A.及时确立新的目标 B.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我 C.要学会主动调节自己 D.逆境中要学会忍气吞声
6.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圆球”,那么就永远融合不到一起。这启示我们要想合奏好生活的乐章,就要
①善于团结合作 ②敢于直面竞争 ③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关系 ④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段话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
A.学会宽容,培养豁达胸怀 B.平等待人,树立合作意识
C.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D.热心助人,乐于扶危济困
2011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得到广大群众极大关注。截至5月31日,收到意见建议23万余条,创我国单项立法征求意见的最高纪录。据此回答8、9题。
8.民众对个税改革的极大参与热情,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公民
A.法制观念淡薄 B.消费意识强烈 C.义务观念落后 D.权利意识增强
9.个税调整重视民意,充分说明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规范人们的行为 B.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C.维护公民的权益 D.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0.右图漫画中当事人侵犯了他人的 A.人格尊严权
B.依法求偿权
C.智力成果权
D.自主选择权
11.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
修正案
(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为犯罪行为。“醉驾、飙车入刑”
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有效提升了公民生命的价值 ③启示我们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④彰显了法律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到2010年底,我国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民商法 B.经济法 C.刑法 D.宪法 13.下列关于宪法与民商法等其它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其它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宪法是其它法律的总和,其它法律要依据宪法制定 ③宪法称为“母法”,其它法律称为“子法” ④宪法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右图中“问题食品”的生产者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
②违背了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④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追踪2011年各地“两会”,感觉“幸福”成为一大热词;浏览各地“十二五规划”,发现“幸福”指标正变得越来越具体。据此回答15-17题。
15.“幸福”成为“两会”的热词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具体指标,这表明
A.民生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 B.艰苦奋斗教育越发显得重要
C.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16.要让“幸福”得以实现,最根本的是
A.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 B.树立榜样,提倡过俭朴的生活
C.发展经济,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 D.消除矛盾,让社会更加和谐
17.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不懈追求有价值人生的人而言,其最大的“幸福”是
A.让个人的人生轨迹永远顺利 B.在奉献中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C.让更多的人接受他的恩惠 D.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获奖者均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据此回答18、19题。
18.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③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④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必须
①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创新人才 ③正确处理好科技、人才与教育的关系 ④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为此,在经济生活领域必须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确立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总量为13.7亿,近十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与上一个十年的1.3亿人相比,这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据此回答21、22题。
21.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A.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过时 B.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C.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得以缓解 D.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2.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这是因为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都与我国的人口国情直接相关 ②没有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难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我国人口众多,素质偏低,决定了我国的社会管理亟待加强 ④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4月14日至1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据此回答23-25题。
23.“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竞争与合作
24.“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要求我们
A.在所有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 B.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竞争中和平发展
C.必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关系
25.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当今的世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具有国家观念,树立全球意识 ②要学会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③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世界大事 ④要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5分。)
得分评卷人
26.(10分)四年前,带着父母的祝福和叮咛走进了初中校园,开始了初中生活。四年来,教室里,装满欢歌笑语,我们在合作与快乐中不断进步;校园里,留下成长足迹,我们在竞争与挫折中走向成熟。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相信“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我想大声对您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我将成为母校的骄傲!”
(1)试从教育对公民个人发展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这句话的理解。(3分)
(2)在个人成长路上,如何才能做到不被挫折击倒而是在挫折中走向成熟?(3分)
(3)从成才的角度谈谈“我”如何才能在“明天”成为母校的骄傲?(4分)
得分评卷人
27.(17分)以下是某校初四学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举行的手抄报比赛中获奖作品的内容摘抄。试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伟 大 历 程红 旗 飘 飘美 好 未 来
90年来,南湖红船、井冈星火、延安宝塔、柏坡松涛,处处留下不朽的足迹。
90年来,总体小康、梦圆奥运、神舟飞天、精彩世博,步步闪耀光辉的成就。中国,飞速行驶的列车----
它的轨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的车头,是中国共产党。
它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
它的保障,是庄严神圣的法律。
指引它前进方向的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我们的道路,必定会越来越宽广。
我们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幸福。
理想,带给我们憧憬与希望,激励我们奋斗与追求。理想,必将在我们的双手中共同绘就。
(1)阅读“伟大历程”一栏,试归纳出经过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2分)从本栏目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分)
(2)从“红旗飘飘”一栏中可以看出,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5分)为什么说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是庄严神圣的法律?(3分)
(3)现阶段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社会理想是什么?(2分)从国家的角度讲,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最根本要靠什么?(1分)作为青少年,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能做些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28.(18分)全国文明城市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珍贵的城市品牌。
今年是我市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决胜之年。某班级以“我心中的文明城市”为主题,展开了一次社会调查。以下是某社区居民发表的部分看法:
张大爷: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生活环境舒适便利,人们不再有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忧虑,公共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真正做到温总理所说的“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
李律师:政府工作人员、政府机关要做到廉洁高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说这个城市实现了政治文明。作为市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为建设我市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尽一份力。
王老师: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加大网吧整治力度,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绿色上网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孙阿姨: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在市民中强化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让人民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体现了怎样的执政理念?(1分)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2)李律师所谈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对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有何意义?(4分)
(3)王老师从哪些方面谈了对青少年的保护?(3分)作为青少年自身应该怎么做?(2分)
(4)孙阿姨的说法符合我国哪一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要求?(2分)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2分)威海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为减少阅卷误差,保证评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非选择题要求两人独立阅卷,判分误差超过3分的重阅,误差在3分以内的取平均值。
2.非选择题考生作答不要求文字表述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只要含有参考答案的基本层面和意思,或参考答案中没有的,但考生回答有道理且有创意,均可给分直至加分(加分要经阅卷领导小组同意,加分每小题不超过2分,非选择题总分不得超过45分)。
3.考生答卷中出现严重政治错误,该卷判零分,判零分试卷必须经阅卷领导小组批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13
答案CAABCCADBCBDC
题号14***02122232425
答案AACBDADBBA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5分。答案书写仅限方格内,超出部分不予评分)
26.(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1分)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2分)
(2)直面挫折,不畏不惧;(1分)冷静分析,从容应对;自我疏导,自我排解;(1分)主动寻求帮助;积极进取,探索创新。(1分)
(3)成才的关键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2分)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1分)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1分)
27.(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1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分(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每个要点1分,共5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必须依法进行。(2分)
(3)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分)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1分)
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分)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做起,自觉磨炼自己。(1分)
28.(1)以人为本。(1分)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之一;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其中四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皆可,4分)
(2)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各2分,共4分)
(3)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各1分,共3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各1分,共2分)
(4)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1分)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1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1分)
第五篇:2013山东烟台威海船舶航行认识报告
船厂航行认识实习报告
2013年4月中旬,我们船舶专业的100多名学生在5位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在山东省烟台、威海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船厂认识实习。
通过在中集来福士、烟台打捞局船厂、4809兴海船厂、威海船厂、荣成船厂和黄海船厂等几个船厂的实习认识,我们不但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付诸实施了解,而且对公司的管理、造船工序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为学习阶段很重要的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通过参观和听取船厂技术人员的现场教学,让我们具体了解各种船舶类型、总体布置、船体结构、制造工艺等等。
对于这次实习,老师们应该有规划过。比如:参观的船厂中有做海工的来福士,做工程船的烟台打捞局船厂,做军工的4809厂,做集装箱的威海船厂,做渔船的荣成船厂,做散货船的黄海船厂,让我们在短短的实习时间里学习了解获得最多内容,甚至从大连带烟台的船也是客滚船,真正确实了解到各种船舶类型。以下是我们此次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4月13日,提前在獐子岛127室,刘大路老师给我们主持举行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大会,并由张亚老师进行了出发前的寄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认识实习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出发前准备。
4月15日,我们进行出发前准备,包括衣物、证件、食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准备。4月16日,我们乘坐“耘海号”客滚船前往山东烟台。在长达6小时的路途中,我们参观了机舱和驾驶室。在机舱主要观察的设备有主柴油机、辅机、管路及减速器等。在驾驶室主要观察的设备有航行和通导以及其他的辅助设备,包括舵轮、雷达、探测仪、自动识别系统(AIS)、全球定位系统(GPS)、烟雾探测系统等。
4月17日,我们参观了中集来福士船厂和烟台打捞局船厂。上午从来福士了解到,他们现在主要生产海工装备,这是自2012年1月3日-1月5日,中集海工产业战略规划项目启动以来的工作重心,因为他们意识到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向中国转移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海洋工程作为中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必将拥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并且来福士船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20000T桥式起重机“泰山”、亚洲第一的1900T全回转岸吊及半潜式下水驳船等国际先进硬件配置,拥有的大型船坞、大型起重设施以及先进的驳船下水模式,形成了海洋工程项目总装建造的独特优势,实现了上、下船体同步建造、一步合拢的方式。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是一家集设计、建造、调试为一体的能够总包建造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它特殊用途船舶的的海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约12000人,拥有一支有40余年海工建造经验的国际化的专业管理团队。中集来福士现有烟台、海阳、龙口三个海工项目建造基地,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中集来福士是国内率先进入海洋工程行业的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起重船、铺管船和其他船舶的设计及建造,产品涵盖了大部分海洋工程产品,在国内率先拥有批量化、产业化建造高端海工产品的能力。在厂区生产现场参观时看见了即将交船的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3座半潜式起重平台。
下午来到了烟台打捞局船厂,在一位领导的带领下参观正在建造升级的干船坞和轮机车间、造船车间、机械车间并登上了正在进行舾装的3600T拖轮。烟台打捞局船厂是烟台打捞局所属陆地生产经营单位,隶属交通部,组建于 1976 年,主营船舶建造、维修,机械加工,钢结构加工,无线电检验,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等。船厂在三十多年的修造船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修造船经验,并且设备设施完备、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1996年11月份通过CCS ISO-9002标准认证,2007年5月16日获得CCS 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船厂在保障救助打捞船舶、设备修理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船舶维修业务,大力发展造船产业,着力打造拖轮精品,在钢结构工程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建造经验。
4月18日,我们上午从烟台乘车到达威海的4809兴海船厂。这是一家军工厂,所以参观前进行了保密制度学习。在这参观了各个轮机车间、造船车间,并看见了不少舰艇。最后参观了4809厂的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厂的艰辛历程,见证了前辈船舶人的坚韧不拔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们大受鼓舞。下午参观了山东中航威海船厂,我们参观时厂区内正在进行分段建造船体,在庞大的厂房下,工人们分工明确,效率确实高。
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原山东省威海船厂)始建于1951年,近几年来,公司抓抢全球造船业产业转移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对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批量承接订单;对内大力实施“科技兴厂”战略,不断更新技术装备,助力企业膨胀生产规模和效能。为不断适应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以“打造中航船舶制造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加快建立现代造船管理模式”为统领,围绕“造船总装化、服务社会化、配套本土化”三大战略,广泛运用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企业,先后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等合资组建威海济钢启跃船材有限公司,并投资组建了山东新船重工管舾装制作有限公司、山东新船重工船用钢质舾装件制作公司等配套企业,延伸并拉长了产业链条,初步形成船舶工业配套产业群,有效地拉动了周边造船企业及相关配套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威海高端产业聚集园区的“排头兵”,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搬迁到新址后,威海船厂占有陆域140万平米、海域165万平米、码头岸线1850米;拥有5万吨级船台一座、10万吨级船坞两座,可承造18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为省级重点工业企业。船厂先后投资引进12米弯板机、500吨数控肋骨顶弯机、400吨龙门吊、800吨龙门吊等大批造船设备,及大型数控切割机、钢板抛丸预处理线、涂装工场等先进设施。
4月19日,我们乘车来到威海石岛镇,参观了荣成船厂和黄海船厂。荣成船厂主要建造渔船,厂区内同时建造了7到9艘左右的渔船,造渔船实力不可轻视。荣成造船工业有限公司1953年建厂,1999年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为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国家一类开放海域石岛湾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造和发展,现已形成了年制造各类钢质渔船150艘或其他船舶5万载重吨的生产规模,具备了修造一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的能力和条件。公司在致力于发展我国渔业船舶制造业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装备和其他领域船舶的开发和建造。
下午参观了旁边的黄海船厂,看见了100T龙门吊和万吨船台。山东省黄海造船厂始建于1944年,是一个专门从事船舶研制、开发和修造的中型企业。1999年企业改制后,面临国内市场环境和中国加入WTO,国际化大市场形成的国际大环境,公司董事会及时提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企业做精做强”的经营战略,决定瞄准国际先进造船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造船模式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目前现有厂区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公司已具备了修造各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
通过对造船厂的参观认识,对船厂的分工有了大概了解,并且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为每到一个船厂,接待人员首先做的就是安全培训讲座,并都强调参观过程要注意头顶,看紧脚下。船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立体交叉作业,窄小舱室作业,明火作业,起重作业,水上作业,粉尘作业等都比较多,如果稍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一旦有意外发生,伤亡几乎是在所难免的。劳动环境复杂,作业面大,起吊、电焊、剪切、机械加工、带电作业、易燃易爆等操作岗位安全隐患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防坠落、触电、燃爆等重大事故发生成为船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船厂有起重机安全、车间安全、船坞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规章。同时在工厂的各醒目位置,都标有“注意安全”“禁止吸烟”等字样。
随着实习的进行,我们了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比如现代船舶的建造工艺等。现代船舶的建造工艺一般可以这样概括:船体放样,船体钢材预处理和号料,船体构件加工,船体装
配,船体焊接,密性试验,船舶下水,船舶舾装,船舶试验,交船与验收等。
船体放样是船体建造的基础性工序。钢材预处理在号料前对钢材进行的矫正、除锈和涂底漆工作。钢材预处理在号料前对钢材进行的矫正、除锈和涂底漆工作。船用钢材常因轧制时压延不均,轧制后冷却收缩不匀或运输、储存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各种变形。为此, 板材和型材从钢料堆场取出后,先分别用多辊钢板矫平机和型钢矫直机矫正,以保证号料、边缘和成型加工的正常进行。矫正后的钢材一般先经抛光除锈,最后喷涂底漆和烘干。这样处理完毕后的钢材即可送去号料。
号料是将放样后所得的船体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利用样板、样料或草图划在板材或型材上,并注以加工和装配用标记。船体零件加工包括边缘加工和成形加工。边缘加工就是按照号料后在钢材上划出的船体零件实际形状,利用剪床或氧乙炔气割、等离子切割进行剪割。
在上述步骤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于船体构件加工的那些东西,构件加工主要包括切割,成型,焊接等,而切割和成型两者都分为热力和机械两种类型。热力切割一般包括氧—乙炔切割和等离子切割,前者是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金属点燃,打开氧气阀使金属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用高速的氧气流将燃烧后的溶渣吹除,形成割缝。而后者则使用等离子弧产生的热源来熔化局部金属,用高速等离子束吹除已熔化了的金属形成割缝。此两种切割方式在船厂都有应用,但因为等离子切割有可切割有色金属、可水下切割、切割质量好等优点,目前其在船厂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机械切割最主要的方式是剪板机和型材切割机。热力成型中一般船厂广泛使用的是线加热及水火弯板等,其原理是:当沿着一条线对板材的一侧进行加热时,随着冷却板材会发生弯曲,当用水冷却时,就会有更显著的弯曲。机械成型的主要设备是滚弯机,用来加工板的筒形或锥形曲面;压弯机,用来弯板、折边或轿车;弯曲机,用来加工横梁、肋骨等。
船舶建造流程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焊接了。在实习的各个阶段,我们几乎总能看到焊接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也难怪,在船厂,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占船体建造成本的1/3左右,焊接生产率是影响造船产量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
一。同时,船体建造质量中焊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检验指标。正因为这些,焊接被作为实习的重点内容。焊接发明于1885年,30年代起,焊接取代了船舶生产中的铆接工艺。现在,焊接已成为造船中最主要的连接金属的方法。我国从50年代起开始由手工电弧焊,60年代引进了埋弧焊、重力焊等。焊接的优点有如下几个:
一、焊接结构重量轻,节约金属材料。二,焊接结构劳动量少,生产效率高。三,焊接结构前度高,接头密封性好。四,焊接结构加工方便,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船体装配和焊接将船体结构的零部件组装成整个船体的过程。普遍采用分段建造方式,分为部件装配焊接、分段装配焊接和船台装配焊接3个阶段进行。
1、部件装配焊接:又称小合扰。将加工后的钢板或型钢组合成板列、T 型材、肋骨框架或船首尾柱等部件的过程,均在车间内装焊平台上进行。
2、分(总)段装配焊接:又称中合拢。将零部件组合成平面分段、曲面分段或立体分段,如舱壁、船底、舷侧和上层建筑等分段;或组合成在船长方向横截主船体而成的环形立体分段,称为总段,如船首总段、船尾总段等。船体装配和焊接的工作量,占船体建造总工作量的75%以上,其中焊接又占一半以上。船体总装完成后必须对船体进行密闭性试验,然后在尾部进行轴系和舵系对中,安装轴系、螺旋桨和舵等。在完成各项水下工程后准备下水。
船舶下水将在船台(坞)总装完毕的船舶从陆地移入水域的过程。船舶下水时的移行方向或与船长平行,或与船长垂直,分别称为纵向下水和横向下水。下水滑道主要为木枋滑道和机械化滑道。前者依靠船舶自重滑行下水,使用较普遍;后者利用小车承载船体在轨道上牵引下水,多用在内河中小型船厂。纵向下水之前先将搁置在墩木上的船体转移到滑板和滑
道上,滑道向船舶入水方向有一定倾斜。当松开设置于滑板与滑道间的制动装置后,船舶由于自重连同滑板和支架一起滑入水中,然后靠自身的浮力飘浮于水面。为减少下滑时的摩擦阻力,在滑板与滑道之间常涂上一定厚度的下水油脂;也可用钢珠代替下水油脂,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在船坞内总装的船,只要灌水入坞即能浮起,其下水操作比在船台下利用滑道下水简单和安全得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毫无疑问,对于我们大三学生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讲,船厂的工作环境已了解,工作内容也略有掌握,我想,认识实习对我们的就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造船事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