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6: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

第一篇: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

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

开展检查督导活动

2012年2月21日上午,由市统计局局长江浩、农调大队队长张九林带队的“统计进千家企业”检查督导小组莅临我区,在听取了区统计局领导工作汇报以后,分头对我区十家“三上”企业进行了检查督导。

这次督导的范围是全市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单位,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是否建立企业一套表工作长效机制:

2、各地CA认证的使用是否准备充分,包括CA认证培训情况,CA认证下载数量等:

3、《湖北省统计局法律事务告知书》送达情况及企业反映:

4、检查各县(市)区、“三上”企业和单位名录库建设情况:

5、是否存在代填代报现象,修改、篡改企业数据行为;

6、是否存在下任务、下文件等行政干预企业独立上报行为;

7、是否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采集、审核、质量评估和网上监控制度以及统计台帐等。

在检查督导活动过程中,检查小组深入企业现场,仔细查阅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系统安装情况,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一套表改革深入推进提供有力保证。

西塞山区统计局

2012-2-22

第二篇:对我区学校服务性收费的调查

4月上旬,区教育局对我区自2004年以来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内容集中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学校服务性收费方面,即学校食堂、商店的收费情况,并剖析了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两所学校涉及服务性收费的基本情况

中学共有专职教师53人,工友14人(其中食堂有工友12人,设职为主管1人,保管1人,出纳1人,师傅9人;商店有经理1人,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864人,16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5个班,九年级7个班),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实行寄宿制,共有寄宿生500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17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7.9。中学学生食堂早餐搭餐509人次,中餐754人次,晚餐504人次,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8.9、87.3、58.3;收费标准为每餐上交0.2kg大米和1.5元钱,寄宿生每100餐结算一次,非寄宿生每30餐结算一次;早餐供应米粉、稀饭、包子、馒头等,中餐、晚餐保证一荤、一素、一干菜;学生就餐形式为以班为单位排队在两个窗口定点购买。食堂进货采取食堂主管和教师轮班的集体采购制,采购地点多为城区定点。商店进货采取形式和食堂相同,学生消费完全自愿。2004年,该中学学生食堂毛利润208553元,利润率为31,商店毛利润34239元,利润率为45,两项利润合计共173594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126198元,节假日补足15900元,工友工资49000元,行政开支70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电脑升级改造等)44694元。

中心小学共有专职教师19人,工友4人(其中后勤主管1人,食堂师傅2人,商店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528人,寄宿生9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7.2,在校搭中餐432人,晚餐94人,分别占在校学生的81.8,17.8。中心小学食堂、商店的收费及管理动作模式与中学相仿。2004年,该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毛利润60455万元,利润率为33,商店毛利润10336万元,利润率为42,两项合计56791万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38000元,节假日补足5700元,工友工资5700元,行政开支15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操坪扩建、电脑升级改造等)11591元。

二、利弊分析

学校商店、食堂的存在由来已久,其出发点是服务全体师生,服务教育教学。虽然近年来由于受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社会群众需求强烈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困扰,这一宗旨有所偏离,但总的来说还是利远远大于弊。

利:一是为师生生活服务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的商店、食堂基本能够较好的满足师生的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学习。二是为学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商店、食堂之后,一方面杜绝了小商小贩随意进出校园、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学生的饮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将学生的所有活动纳入了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避免了学校监管教育真空的出现。三是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搭建了平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就餐购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之从小养成独立生活、勤俭节约、正确消费的良好习惯。四是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保障。据统计,该中学有“留守学生”37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中心小学有“留守学生”14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这部分学生由爷爷奶奶等进行隔代教育显然存在问题或不尽理想,而教育责任又无疑落在了学校肩上,学校只有实行寄宿制,办好商店、食堂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解除打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五是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商店、食堂的收入是学校正常运转经费的重要来源,以该中学为例,2004年,学校学杂费收入仅为195030元,而正常支出却有办公费18831元,差旅费4304元,水电费39126元,政策性补贴126198元,租车费3230元,会务费9530元,教学教研费11101元,津贴费68455元,文体宣传费3026元,招待费6384元,报刊费384元,中考费35786元,电脑室升级改造、安装多媒体教室费89992元,职能部门摊派罚款13000元,合计385465元,收支两抵经费缺口为190435元。在政府投入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商店、食堂的收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其运转状况可想而知将是何等的艰难。

弊:一是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激发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矛盾。学生的伙食费都由班主任督促收取后统一上交学校,并且完成情况往往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寄宿学生在学校吃三餐的每期要交伙食费近6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个别家长反映较为强烈。二是商店、食堂设施设备落后,经营理念匮乏。该中学食堂面积不足600平方

第三篇:对我区学校服务性收费的调查

4月上旬,区教育局对我区自2004年以来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内容集中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学校服务性收费方面,即学校食堂、商店的收费情况,并剖析了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两所学校涉及服务性收费的基本情况

中学共有专职教师53人,工友14人(其中食堂有工友12人,设职为主管1人,保管1人,出纳1人,师傅9人;商店有经理1人,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864人,16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5个班,九年级7个班),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实行寄宿制,共有寄宿生500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17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7.9。中学学生食堂早餐搭餐509人次,中餐754人次,晚餐504人次,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8.9、87.3、58.3;收费标准为每餐上交0.2kg大米和1.5元钱,寄宿生每100餐结算一次,非寄宿生每30餐结算一次;早餐供应米粉、稀饭、包子、馒头等,中餐、晚餐保证一荤、一素、一干菜;学生就餐形式为以班为单位排队在两个窗口定点购买。食堂进货采取食堂主管和教师轮班的集体采购制,采购地点多为城区定点。商店进货采取形式和食堂相同,学生消费完全自愿。2004年,该中学学生食堂毛利润208553元,利润率为31,商店毛利润34239元,利润率为45,两项利润合计共173594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126198元,节假日补足15900元,工友工资49000元,行政开支70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电脑升级改造等)44694元。

中心小学共有专职教师19人,工友4人(其中后勤主管1人,食堂师傅2人,商店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528人,寄宿生9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7.2,在校搭中餐432人,晚餐94人,分别占在校学生的81.8,17.8。中心小学食堂、商店的收费及管理动作模式与中学相仿。2004年,该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毛利润60455万元,利润率为33,商店毛利润10336万元,利润率为42,两项合计56791万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38000元,节假日补足5700元,工友工资5700元,行政开支15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操坪扩建、电脑升级改造等)11591元。

二、利弊分析

学校商店、食堂的存在由来已久,其出发点是服务全体师生,服务教育教学。虽然近年来由于受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社会群众需求强烈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困扰,这一宗旨有所偏离,但总的来说还是利远远大于弊。

利:一是为师生生活服务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的商店、食堂基本能够较好的满足师生的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二是为学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商店、食堂之后,一方面杜绝了小商小贩随意进出校园、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学生的饮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将学生的所有活动纳入了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避免了学校监管教育真空的出现。三是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搭建了平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就餐购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之从小养成独立生活、勤俭节约、正确消费的良好习惯。四是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保障。据统计,该中学有“留守学生”37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中心小学有“留守学生”14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这部分学生由爷爷奶奶等进行隔代教育显然存在问题或不尽理想,而教育责任又无疑落在了学校肩上,学校只有实行寄宿制,办好商店、食堂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解除打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五是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商店、食堂的收入是学校正常运转经费的重要来源,以该中学为例,2004年,学校学杂费收入仅为195030元,而正常支出却有办公费18831元,差旅费4304元,水电费39126元,政策性补贴126198元,租车费3230元,会务费9530元,教学教研费11101元,津贴费68455元,文体宣传费3026元,招待费6384元,报刊费384元,中考费35786元,电脑室升级改造、安装多媒体教室费89992元,职能部门摊派罚款13000元,合计385465元,收支两抵经费缺口为190435元。在政府投入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商店、食堂的收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其运转状况可想而知将是何等的艰难。

弊:一是加大了班主任的量,激发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矛盾。学生的伙食费都由班主任督促收取后统一上交学校,并且完成情况往往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加大了班主任的量;寄宿学生在学校吃三餐的每期要交伙食费近6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个别家长反映较为强烈。二是商店、食堂设施设备落后,经营理念匮乏。该中学食堂面积不足600平方

米,商店不足40平方米,中心小学食堂面积不足80平方米,商店不足30平方米,场地狭小,饭菜制作粗糙,许多最基本的卫生设施设备都不具备,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工友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个别工友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恶劣。三是食堂伙食帐结算不及时,学生多余的餐次没有予以退还。有一名寄宿学生因生病请假两天,有6餐没有在学校就餐,但学校没有将这6餐的花费共计9元钱和1.2kg大米退还给学生或顶抵以后的生活费。四是商店强行推销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该中学售卖《直通车》等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表面是学生自愿购买,实际却存在强制行为,如初三有一个班的英语、数学两科在学校商店购买的《直通车》购买面均达到了100。

三、对策及建议

学校服务性收费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利益无小事,治理教育乱收费应将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作为治理的重点内容。

一是切实加大投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学杂费收入不足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我区学校债务深重。据统计,全区学校建设债务高达3800万元,其中乡镇政府负担1918.43万元,学校负担204.5万元,大多为“两基”验收时的基建欠账。区属学校的债务更是高达1939.4万元。该中学也欠债434836元,中心小学欠债29000元。因此,只有财政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投入才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才能使我区学校走出负债运行的困境,才能搞好商店、食堂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建设改造,才能使学校商店、食堂彻底走上服务运行的正轨。

二是强化督导检查。督查利润调控。按照有关规定,食堂、商店的毛利润应控制在25以内,但这只是一个数量的定位,督导利润的重点还应放在食堂、商店的管理以及饭菜、商品等的质量上,努力做到学生吃得开心、家长看到满意。督查隐患排查。督导学校搞好商店、食堂硬件设施和卫生设备;严把进货关、加工关、消毒关、价格关;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督查自愿程度。学校拥有商店、食堂这一资源,可以向学生、家长搞好宣传和鼓励,但不得进行强制或在校就餐评比活动,不得与教师津贴、学生操行评分持钩,不得因学生不在校就餐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三是优化办学环境。政府要切实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组织搞好《教育法》、市“教育20条”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适度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观念。据统计,全区有二十多个职能部门到学校检查,检查是假,收费是真,收取的费用有几十种,费用每年高达200多万元。2004年,就有九个职能部门到该中学、中心小学收缴各种费用近5万元。而这些不合理的收费部分又被迫通过商店、食堂转嫁到了学生身上。因此必须按有关规定严禁各部门到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另外,在教育战线的收费罚款必须要上交区教育捐赠中心。我区区长办公会议已明确规定,在2005年坚持按此规定办理。

四是4月上旬,区教育局对我区自2004年以来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内容集中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学校服务性收费方面,即学校食堂、商店的收费情况,并剖析了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两所学校涉及服务性收费的基本情况

中学共有专职教师53人,工友14人(其中食堂有工友12人,设职为主管1人,保管1人,出纳1人,师傅9人;商店有经理1人,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864人,16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5个班,九年级7个班),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实行寄宿制,共有寄宿生500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17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7.9。中学学生食堂早餐搭餐509人次,中餐754人次,晚餐504人次,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8.9、87.3、58.3;收费标准为每餐上交0.2kg大米和1.5元钱,寄宿生每100餐结算一次,非寄宿生每30餐结算一次;早餐供应米粉、稀饭、包子、馒头等,中餐、晚餐保证一荤、一素、一干菜;学生就餐形式为以班为单位排队在两个窗口定点购买。食堂进货采取食堂主管和教师轮班的集体采购制,采购地点多为城区定点。商店进货采取形式和食堂相同,学生消费完全自愿。2004年,该中学学生食堂毛利润208553元,利润率为31,商店毛利润34239元,利润率为45,两项利润合计共173594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126198元,节假日补足15900元,工友工资49000元,行政开支70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电脑升级改造等)44694元。

中心小学共有专职教师19人,工友4人(其中后勤主管1人,食堂师傅2人,商店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528人,寄宿生9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7.2,在校搭中餐432人,晚餐94人,分别占在校学生的81.8,17.8。中心小学食堂、商店的收费及管理动作模式与中学相仿。2004年,该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毛利润60455万元,利润率为33,商店毛利润10336万元,利润率为42,两项合计56791万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38000元,节假日补足5700元,工友工资5700元,行政开支15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操坪扩建、电脑升级改造等)11591元。

二、利弊分析

学校商店、食堂的存在由来已久,其出发点是服务全体师生,服务教育教学。虽然近年来由于受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社会群众需求强烈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困扰,这一宗旨有所偏离,但总的来说还是利远远大于弊。

利:一是为师生生活服务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的商店、食堂基本能够较好的满足师生的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二是为学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商店、食堂之后,一方面杜绝了小商小贩随意进出校园、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学生的饮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将学生的所有活动纳入了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避免了学校监管教育真空的出现。三是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搭建了平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就餐购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之从小养成独立生活、勤俭节约、正确消费的良好习惯。四是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保障。据统计,该中学有“留守学生”37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中心小学有“留守学生”14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这部分学生由爷爷奶奶等进行隔代教育显然存在问题或不尽理想,而教育责任又无疑落在了学校肩上,学校只有实行寄宿制,办好商店、食堂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解除打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五是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商店、食堂的收入是学校正常运转经费的重要来源,以该中学为例,2004年,学校学杂费收入仅为195030元,而正常支出却有办公费18831元,差旅费4304元,水电费39126元,政策性补贴126198元,租车费3230元,会务费9530元,教学教研费11101元,津贴费68455元,文体宣传费3026元,招待费6384元,报刊费384元,中考费35786元,电脑室升级改造、安装多媒体教室费89992元,职能部门摊派罚款13000元,合计385465元,收支两抵经费缺口为190435元。在政府投入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商店、食堂的收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其运转状况可想而知将是何等的艰难。

弊:一是加大了班主任的量,激发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矛盾。学生的伙食费都由班主任督促收取后统一上交学校,并且完成情况往往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加大了班主任的量;寄宿学生在学校吃三餐的每期要交伙食费近6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个别家长反映较为强烈。二是商店、食堂设施设备落后,经营理念匮乏。该中学食堂面积不足600平方米,商店不足40平方米,中心小学食堂面积不足80平方米,商店不足30平方米,场地狭小,饭菜制作粗糙,许多最基本的卫生设施设备都不具备,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工友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个别工友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恶劣。三是食堂伙食帐结算不及时,学生多余的餐次没有予以退还。有一名寄宿学生因生病请假两天,有6餐没有在学校就餐,但学校没有将这6餐的花费共计9元钱和1.2kg大米退还给学生或顶抵以后的生活费。四是商店强行推销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该中学售卖《直通车》等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表面是学生自愿购买,实际却存在强制行为,如初三有一个班的英语、数学两科在学校商店购买的《直通车》购买面均达到了100。

三、对策及建议

学校服务性收费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利益无小事,治理教育乱收费应将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作为治理的重点内容。

一是切实加大投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学杂费收入不足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我区学校债务深重。据统计,全区学校建设债务高达3800万元,其中乡镇政府负担1918.43万元,学校负担204.5万元,大多为“两基”验收时的基建欠账。区属学校的债务更是高达1939.4万元。该中学也欠债434836元,中心小学欠债29000元。因此,只有财政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投入才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才能使我区学校走出负债运行的困境,才能搞好商店、食堂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建设改造,才能使学校商店、食堂彻底走上服务运行的正轨。

二是强化督导检查。督查利润调控。按照有关规定,食堂、商店的毛利润应控制在25以内,但这只是一个数量的定位,督导利润的重点还应放在食堂、商店的管理以及饭菜、商品等的质量上,努力做到学生吃得开心、家长看到满意。督查隐患排查。督导学校搞好商店、食堂硬件设施和卫生设备;严把进货关、加工关、消毒关、价格关;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督查自愿程度。学校拥有商店、食堂这一资源,可以向学生、家长搞好宣传和鼓励,但不得进行强制或在校就餐评比活动,不得与教师津贴、学生操行评分持钩,不得因学生不在校就餐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三是优化办学环境。政府要切实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组织搞好《教育法》、市“教育20条”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适度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观念。据统计,全区有二十多个职能部门到学校检查,检查是假,收费是真,收取的费用有几十种,费用每年高达200多万元。2004年,就有九个职能部门到该中学、中心小学收缴各种费用近5万元。而这些不合理的收费部分又被迫通过商店、食堂转嫁到了学生身上。因此必须按有关规定严禁各部门到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另外,在教育战线的收费罚款必须要上交区教育捐赠中心。我区区长办公会议已明确规定,在2005年坚持按此规定办理。

四是端正办学思想。个别校长置教育是服务性行业、让人民满意是根本宗旨于不顾,将学校商店、食堂当成谋求利益的市场,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于这部分校长,教育部门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责令其端正办学思想,对拒不悔改者要给予撤职查办,决不能将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一味姑息迁就。端正办学思想。个别校长置教育是服务性行业、让人民满意是根本宗旨于不顾,将学校商店、食堂当成谋求利益的市场,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于这部分校长,教育部门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责令其端正办学思想,对拒不悔改者要给予撤职查办,决不能将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一味姑息迁就。

第四篇:对市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现状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常德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4、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要强化服务。对企业人才服务上要始终做到两个优先,即对企业人才人事代理优先,由人才交流中心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指导办理企业引进人才的人事调动、档案代管等手续;职评优先,企业人才的职称评定要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对待,对优秀企业人才的职称评定不限指标、不按年龄排队、不规定身份。同时,充分发挥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为辖区企业人才提供低廉租住房和家政服务;鼓励社会人员参与企业后勤保障服务,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二要落实待遇。人事、劳动部门要定期免费向企业人才提供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并督促强制企业为人才及时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6类保险。三要强化激励。实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第五篇:对市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2004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现状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2002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2003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常德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三、对策及建议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强化企业主人才意识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2、大力推动企业引进人才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4、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要强化服务。对企业人才服务上要始终做到两个优先,即对企业人才人事代理优先,由人才交流中心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指导办理企业引进人才的人事调动、档案代管等手续;职评优先,企业人才的职称评定要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对待,对优秀企业人才的职称评定不限指标、不按年龄排队、不规定身份。同时,充分发挥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为辖区企业人才提供低廉租住房和家政服务;鼓励社会人员参与企业后勤保障服务,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二要落实待遇。人事、劳动部门要定期免费向企业人才提供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并督促强制企业为人才及时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6类保险。三要强化激励。实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下载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统计局调查大队昨对我区“三上”企业(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区护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区护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桥东区护路办 桥东区面积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人,流动人口7.5万人。境内辖全国运输主干线京广铁路375-377+500,全长2.5公里,途径我区一乡......

    关于迎接市教育督导室对我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关于迎接市教育督导室对我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情况进行综合督导的工作方案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对区......

    对XX市扶持微型企业创业工作的调查

    对XX市扶持微型企业创业工作的调查为充分发挥微型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再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安排部署,我市坚持以创业促就业......

    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探讨

    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已经......

    对我区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思考

    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一一对区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思考● 郑楚鹏内容提要:党建带工建对于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在对区当前非......

    对当前我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我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金融危机对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影响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金融危机对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影响的 情 况 汇 报 当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正在波及我国,孝南也不例外。针对金融危机,12月6-12日,我们组织专班,深入到13个乡镇场,采......

    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共五篇]

    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当前,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蔚起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