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二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二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 2008-12-20 15:15:39
一、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是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二者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和什么经济运行模式之下都自动生效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模式之下才可以使二者具有良性互动关系。
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明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在实践中不可能充分体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税收有两种基本职能一个是财政收入职能另一个是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收入的模式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加税收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为主体以税收为补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占60%左右税收只占30-40%。税收对经济的关系得不到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主要不是靠税收调节而是靠计划调节如果汁划发生重大失误经济发展就要遭遇严重的困难和障碍。税收收得再好、设计再好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一种从属的关系。财政只是摆设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完成。而进行跟进式的财力保障。大跃进时有句荒谬的话:“经济需要多少国家财政就拿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好象国家财政是一个随时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任何财力保障的东西。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体现不出来。
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财政收入模式的转变和税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税收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为人们所认识才受到举国上下的充分关注。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财税体制改革才基本走上正轨。在此之前也进行了税收体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1983年实施的利改税以及1984年实施的第二步利改税。随着计划经济烙印的消退和计划对国民经济影响的逐步减弱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调节的无序性、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缺陷、市场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用宏观经济调控纠正市场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加充分完善、正确。实践证明只有宏观经济调控加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既充分发挥市
场经济的有利方面又克服其固有弊端。资本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方式才是有效的。市场经济越成熟、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也越重要、越明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双重职能必然为人们所认识因为税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大支柱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是派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是核心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得以显现其中税收作为财政政策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建国50年来最突出的税收的双重职能以及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到充分体现。
(一)经济发展与税制的关系
税制的确定要遵循若干原则如公平与效率原则税收既要照顾到社会的公平、公正为不同的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又必须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激励与约束的原则税制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客观要求要有利于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税收不能妨碍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对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要加以约束和抑制;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公正的原则。如果体现了这些原则税制就是比较好的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税制就不好必须加以是废除。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83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模式是利润加税收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为主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在40%左右这种模式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为企业的利润指标是由政府下达的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围绕着国家下达的产量指标和利润指标如果超额完成了利润也要原封不动地上缴给国家它自己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利润的多少和它自身的物质利益没有必然的关系。这种模式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不利于经济活力的增强起不到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中央在1983年作出利改税的决定把原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改为交税这是第一步利改税。之所以叫第一步利改税是因为改得还不彻底是过渡性的。1983年实行利改税时还保持了国有企业利润与税收并存的形式。国有企业先交55%的企业所得税剩余的利润再和政府签定上级96比例剩下的留给企业。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改变税利并存的格
局实行完全的以税代利国有企业只要上缴企业所得税不再上缴利润。但当时的很不合理行业企业问的利润悬殊很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因为原料利润很多而以工业原料为生产要素的企业成本较高、利润较少为了调节企业之间利润的过于悬殊问题国家征收所得税后还根据企业利润的高低征收利润调节税。
这两步利改税在我国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第一规范统一了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企业交税后有自主支配的权利调动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第二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过去上缴利润财政收入没有稳定的被动很大利改税后税率是固定的国家收入有了稳定的财源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三企业的留利大幅度增长使企业的投资能力、经营能力有很大提高。促进了企业微观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得以体现。
利改税尽管有作用但由于当时实行了企业以承包经营为主地方以财政承包为主的形式利改税的成效受到很大局限。因为当时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承包承包经营的结果既包了利润又包了税收有的地方承包时将利和税一起写进承包合同这样使税收应有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的保障作用部分地丧失。承包制不能使税收随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长。税收与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没有了。企业承包和地方财政包干还助长了其他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弊端如市场分割、划地为牢。由于各地财政承包地区经济发展越快财政收入越多除了上缴承包的外地区留下的也越多地区利益越大。为此各地竞相搞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当
时若干个“大战。同时进行如棉花大战产棉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当地的原料获得更多好处纷纷建立自己的棉纺工业导致棉花大战不断升级。此外还有蚕茧大战、烟草大战、小化肥大战、农资大战等。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各地经济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越来越严重造成经济结构扭曲调整困难生产力布局极不合理。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大市场根本无法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根本建立不起来这些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使市场经济的秩序大为混乱假冒伪劣因此产生某些地方政府成了制造假冒伪劣的保护伞。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包括税制在内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存在着
紧密的良性互动关系。搞得好是良性互动搞不好是恶性互动。
1994年税制改革是又一个重要的例证。1994年在我国经济改革历史上具有转意义财政体制实行了分税制这广重大的制度创新。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各国通常采用的与市场经济特点和要求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目的在于规范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体现事权尉权和税权三权之间的辩证统一?简而言之分税制就是确定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应给予它多少财权来满足其覆行职能的需要并根据财权划分税种、决定税权。与分税制改革同时进行的是工商税制改革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强税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些目的已基本达到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税制体系税制改革成效明显。1994年税制改革后税收收入的增长极为迅速“九五”期间税收总规模达到47000亿比“一五”到“八五”的总额还多出2700亿“九五”期间年均增加税收1300亿税收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与此同时税收宏观经济调控功能得到极大增强。1994年税制简化使得税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94年税制改革后税种由原来的32个阵为58个主要税种税制大大简化税种的覆盖面扩大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大为增强。特别是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税收手段的运用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这得益于1994年税制改革奠定的基础。总之94年税制改革取得很大成功税收的双重作用得到了充分体明扼要现和明显加强。
但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也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如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来划分税收归属不利于建立统一、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更不利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联合不利于资本的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大减弱;增值税一方面起了重要的是经济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保障作用但由于增值税设计方面的某些不完善对经济特别是科技进步带来消极作用;个人所得税税基、税率、起征点的确定也存在问题对于促进投资、消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都有消极影响;企业所得税特别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至今依然是很大的问题名义税率尽管统一了但由于存在种种优惠措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际上不统一这不利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实体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公平税负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资
源税在范围税收分配和课征对象确定等方面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一方面要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又要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由此可见1994年税制改革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又有不利于国民经济有效发展的方面。
(二)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支柱政策其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内容受到种种限制。如欧盟15个国家已经实现货币一体化再过几年各国自己的货币将不存在各国的货币政策由欧盟的货币执行委员会来统一制定。各国政府唯一能自主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只有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是重要的内容和核心的手段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这三大动力都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关。投资与税种的设置税率的高低、优惠政策的多少、优惠的方向关系非常密切。消费也是这样如营业税、消费税与消费品直接相关所得税无论是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都和企业个人的生产消费、生活消费能力有密切关系。出口更是与出口退税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有密切关系11998年以来为了刺激出口我国曾3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到去年出口退税额已达到811亿今年这个数字还要增加。出口退税政策对增加出口有直接关系。
从对经济景气的调节看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与经济发展而且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进步关系非常密切。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就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方向的体现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东部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我们实行了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当时是为了贯彻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针对沿海和经济特区实行了以区域倾斜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个政策已经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当然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诸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可见税收优惠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税收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作用明显世界各国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都集中在税收政策上采用了加速旧投资抵免和税收的定向优惠等政策。加速旧就是对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比较快、技术变化比较大的行业和部门允许
它们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没有终止以前提前报废允许它们加速新旧。加速旧是国家利用减小所得税税基的办法促进技术更新改造促进科技进步国外在信息产业允许加速旧的很普遍投资抵免允许某些企业将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投资、支出在所得税税基中取得扣除以减少所得税税基为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创造条件建立激励机制。科技进步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基础性障碍。为了增强企业后劲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许多国家允许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定向优惠政策是定向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鼓励方向实行税收优惠而不是对所有方面都实行普惠式的税收优惠。如为了开发某一个新兴领域。或开发某一高科技的行业为了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世界各国对高科技的发展往往给予这种定向式的税收优惠。
出口退税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对出口需求的扩大作用非常明显。世界各国实行的是出口退税而不是补贴因为补贴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补贴是不正当竞争要受到制裁出口退税可以出口产品以无税或低税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是国际的通例这个政策在促进1998年以来我国出口需求的扩大功不可没。如果现在停止出口退税政策或降低出口退税的力度出口企业肯定要受到很大打击出口需求要受到很大影响。
现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对于投资、消费也都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各种行政性收费增长数量和速度一年比一年加快而且在许多年份非税收入增长额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税收收入的增长额和增长速度费大于税。1999年之前企业上缴的钱有2/3是通过费的形式拿出来的。农村的农业税并不重管理也不严但农村各种非税收入使农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各种没有名目投有红头文件的收费使农民负担更为沉重严重制约了企业投资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严重影响农村市场的开拓从而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费税政策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
(三)经济发展与税收征管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税收征管的关系主要是依法征管的水平和程度对于净化扰化或恶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重要影响。在征管过程中过头税、人情税、关系税、偷逃税、骗税等现象不仅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更重要的是毒化了税收的秩序恶化了市场环境使市场处于非公平竞争之中用经济发展环境产生消极有害的影响。如果依法
治税税制本身合理那么各种市场主体、法人主体、城乡居民相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如果税收征管中存在大量的过头税、人情税、关系税、偷逃税、骗税就会造成严重的税负不公守法者的税负相对较重恶化市场秩序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
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税制、税政选择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从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税收因素看从影响经济发展的税制和税政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我国大致要解决7个方面的问题。
(一)增值税转型的时机和方法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非常明显;不允许购进的固定资产已交纳税款的抵扣这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进步、促进企业投资都是十分不利的世界各国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已经抛弃了生产型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已经众所周知没有多大分歧。问题是什么时候转、当前的主要争论在于:是尽快地转还是创造条件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再逐步转型?到底是一步转述是分步转?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尽快实现增值税转型。
对怎么转也有很多争论。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观点是一步到位不要分步实施理由是分步实施会产生根多阵痛实施起来麻烦比较多矛盾比较大。尽管一次性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如果能够顾利地实现转型充分发挥增值税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损失的税收收入可以很快地补回来因此应该一次转型。
但大部分人认为这种办法不可取因为转型首先要考虑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据测算增值税如果彻底转型每年要减少财政收入600-700亿。其次我们当前缺乏增值税转型的良好基础和技术条件必须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分步到位持这种观点同志的主导思想是“总体设计、分步到位”。如果允许设备购置先抵扣而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不抵扣大概影响财政收入300亿因此如果分步实施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分步实施从当前的条件看。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对增值税的计真机联、交叉稽核系统都没有建成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做好如果急于一步到位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分步到位比较稳妥。现在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
(二)有利于促进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所得税的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了积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税基怎么确定?税前扣除起征点怎么确定7税率如何调整?累进的程度如何确定?累进的税率如何修正?这些问题值得探讨现
行个人所得税在促进消费特别是在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有许多没有考虑的地方。西方国家认为在科技进步时代促进科技进步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能力到底如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如何另一个是劳动力的素质能不能满足科技进步的需要。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转岗的能力较低劳动者文化水准普遍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个人收入中留出足够的钱让他们进行再教育接受终身教育不断增强他们转岗的能力和对科技进步的适应能力。如果所得税税率过高或在扣除时不考虑这部分需要就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考虑起征点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劳动考的家庭负担、人均收入。我国所得税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就是修改后的所得税法依然没有也无法考虑这个因素因为这很复杂要有比较健全的资金流量和流向的监测如通过银行发给个人的钱要有据可查银行要有基础性资料不管于哪个部门、哪个方面、哪个企业甚至于哪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支付。都要有原始的记载对个人收入的监管必须正确必须有据可查这样个人收入才可以核实对其家庭成员的收入才可以有正确的判断。因为要算赡养人口的负担要算人均收入来考虑扣除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有这样的监管能力和基础资料我们没有在一两年内也搞不成这不是税务部门一个部门就能实现的要靠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合因此当前所得税税法的修改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我们今后继续修改个人所得税税法的方向。
(三)有利于促进平等竞争、税负公平、增强各类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所得税1994年税制改革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趋于一致但是由于外资企业享受很多税收优惠因此实际税负不一样实际上依然存在两套税制造成色类企业、特别是内外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影响了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所以必须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现在的关键问题一是税率的确定二是税基中抵扣因素的确定三是对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如何处理。税率的确定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现在的税率比较适中33%的税率并不高与世界各国比处于中上水平而且我们名义税率是33%而实际税率只有20%左右税率不宜调得过低另外如果考虑到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国民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要动用所得税杠杆的时候如果名义税率太低与实际税率靠近那么今后宏观经济
调控的余地、弹性就将十分有限没有再降的余地了。更多的人认为不考虑企业非税负担因素仅考虑税收负担因素也太重了。尽管许多国家名义税率与我国相差不多但国外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比我国多得多因此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可能比国外企业高。世界各国通行对购买的固定资产已交税款允许抵扣我国不允许尽管这属于增值税范畴。但企业毕竟交出去了。世界各国通行在确定企业所得税税基时用于技术更新;技术改造的投资允许在税基中予以扣除而我国不允许现在我国仅仅是试行还没有普遍推广这种扣除。国外税前抵扣的项目比较多即使其名义税率与我国一样但实际税负比我们低得多。我国现在对税率的争议还在进行有人主张税率不变有入主张降为30%有人主张降为27%或25%。
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怎么处理是我们吸引外商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同志认为依然采用“总体设计分步设施”的办法特别是采取老外资企业老办法新外资企业新办法来解决问题。或者给它一个过渡期到过渡期结束时新老企业一刀切。不能急转弯使企业感到政策突然变化。要给它们一个缓冲期使企业有时间事先考虑来不来华投资。
(四)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税调整资源税的课征范围如何确定要不要适当扩大现在除对一些矿产征收资源税外其他考虑比较少。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要考虑是否对水征收资源税?另外资源税的分配要不要改革?原来海洋石油税归中央其他资源税归地方这种格局是否合理能不能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税收的划分、税权的划分要不要考虑。另外现行的资源税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往往都是资源富饶的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是资源贫乏的地区。在此情况下对资源税的调整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中牵涉到征收范围怎么定税率怎么定分配格局怎么定是中央税、是地方税还是共享税共享的比例怎么定这些都与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云贵川都是资源富饶、但相对贫困这些地方资源税的征收到底怎么既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这比较复杂。
(五)实现零税率目标的出口退税这些年出口退税加大了力度。但是现在离零税率还有距离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平均退税率为15%但我国增值税税率是17%
离全额退税、零税率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当前要不要立即实行零税率?这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现在出口退税率已经高达811亿占国家税收收入总额的11%左右再提高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更大;因此零税率是目标但要采取分步到位的方法。要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增强等来考虑不一定完全采取出口退税的办法可以采取别的定向税收鼓励措施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科技含量、附加值的提高。
(六)有利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这为中西部地区普遍关注。关键的问题是在优惠模式上考虑由地区倾斜到产业倾斜的转向。在优惠的方式上要更多的从税率式优惠转变为税基式优惠。国外更多采用税基式优惠。特别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采用税基式优惠。从过去片面的事前优惠转变为事前优惠与事后优惠的有机结合。如对基础科研更多地采用事前优惠刺激增加科研投入保证它有钱、有积极性投入。但对科研成果的采用和转化要考虑效果采用事后优惠。从过去片面注置直接优惠向间接优赢转化直接优惠就是减税间接优惠包括加速旧、投资抵免、税收补贴等间接手段实行优惠。
(七)积极推进税费体制改革理顺税费关系企业将税费放在一起看成一个东西尽管我们采取了减税的办法但税在减、费在增加作用等于零。因此在考虑税收宏观经济调控作用时在考虑税收的财政收入保障功能时必须将税费联系起来考虑。前些年我们在考虑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造成当前税费关系的极度混乱留下许多后遗症。因此以后要联合起来加以考虑如企业所得税光考虑税怎么收不行税就是降低了、增加了扣除因素但如果苛捐杂费层出不穷立即就抵消了减税的因素造成更加难以收拾的后果。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良性互动关系的研究
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商业银行也不断地在资本市场对资金良性互动尝试着进行各项改革。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时机,积极促进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发展背景及所蕴含的价值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高通胀、高利率和高贷款需求阶段,为此商业银行采取首先确定贷款需求然后组织资金予以满足的策略,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运用仅仅由短期证券构成,所有高盈利银行均拥有大量贷款组合和证券组合,这种情况导致资本市场的资金利用的重要性被严重贬低。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利率下降,证券销售可以获取利润,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资金互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强健的金融体逐渐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资金互动;同时,其发达的金融体系又促进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资金的良性互动。
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运用安排都不尽人意的情况下,银行发展资本市场资金良好互动的作用凸现:在宏观方面,一是有利于社会资金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二是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从而稳定经济运作。在微观方面:一是作为银行流动性资源,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构成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三是投资和购买资本市场上的资金的成本低于决策和管理贷款的成本,对银行净收益的贡献率比贷款对银行净收益的贡献率大。此外,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的作用还包括政府部门存款抵押、中央银行借款保证、证券回购工具、优化资产负债平衡表手段等,所有的这些作用显示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好互动值得银行和监管者重视。
另外,从金融体系的功能上看,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之间是一种静态竞争动态互补的关系,中介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可以理解为金融创新,它推动金融体系朝着一个具有充分效率的理想目标演进。就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静态地看,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相互竞争,争夺客户和资金。投资者(储蓄者)直接或通过机构投资者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化资产,从而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会降低对银行信贷的需求等,双方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动态地看,充满活力、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新兴业务,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实现自我转型,由传统走向现代,使商业银行将未来的业务模式和运作机制建立在资本市场的平台上。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丰富有效率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获利机会、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源,将对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流动性的增强、效率的提高、风险的降低以及产品的多样化等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必然伴随着资金在两者之间的无障碍流动。
二、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商业银行与股票市场的资金互动和商业银行与债券市场的资金互动,并且它们分别受到了不同的管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股票市场资金互动 1、1995年之前的全面进入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传统的大一统金融体制进行了改革,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和信托业务的开展成为当时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1979年中国银行总行率先成立了信托咨询部,1981年底,全国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分行在241个城市成立了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我国共有信托投资公司1000多家,几乎每一家银行总行、分行甚至支行都有自己的信托投资公司。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全能化的金融机构,其业务涵盖了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还可以从事实业投资。商业银行就是借助信托投资公司进入股票市场的。我国于1984年发行了第一只股票,以发行的股票要求流通,1986年9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静安信托成立了专门的证券业务部,公开挂牌代理买卖股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海开设的股票交易柜台从原先的静安信托一家增加到工商银行虹口证券交易部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等九家。1987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3965万股股票,每股面值20元。在这一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设立信托投资公司的方式全面介入证券业,从事证券承销、自营和经纪业务,并涉足房地产和其他实业投资,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信托投资公司开始进入股票市场,这种全能化经营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2、1995年到1999年的完全隔离阶段
鉴于银行混业经营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断累积的金融风险,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原则和精神,同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实行机构分设和业务分离。从1995年起,各大商业银行开始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商业银行法》,彻底与信托公司脱钩,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机构通道被堵死了,不能从事证券业务,资金通道也被堵死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在法律上不能互动。造成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票市场是不争的事实。3、1999年末至今的有限进入阶段
在《证券法》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后,证券公司资金实力普遍不足、经营规模偏小的弱点马上就暴露出来了。1999年8月20日和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下发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于是银行资金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间接进入股票市场。目前,作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7天,债券回购的最长期限为1年。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基金管理公司虽然不能从事信用拆借业务,但可以从事最长期限为1年的债券回购业务,非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仍然可以进行隔夜拆借。
2000年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质押向银行借款,从而为证券公司提供了融资来源,也为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根据该管理办法:
(1)只有经过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总公司才能成为借款人,贷款人仅限于经批准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总行;(2)用作股票质押贷款的质押物必需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A)和证券投资基金券,用于质押贷款的股票原则上应该是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并明确规定由几种股票是不能作为抵押物的;(3)对股票质押贷款实行严格的比率管理,如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贷款人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能超过其资本金的15%,一家证券公司的质押贷款余额不能超过其资本金的5%。1999年9月23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上海交易所上网发行4亿股人民币A股票,这是《证券法》颁布实施以来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公司。2000年11月27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定价发行3.5亿股人民币A股股票,共募集资金40.9亿元。中国银行充注中银集团,在香港上市。
(二)我国商业银行与债券市场的资金互动
1、商业银行资金流入债券市场
(1)国债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从1994年开始持有国债,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相当一部分国债,其中商业银行是非常重要的国债投资主体。1998、1999年我国银行持有国债的比例分别为55%和40%。从 1998年开始,财政部面向商业银行共发行了4000多亿元的凭证式国债。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作为投资者直接购买和持有国债,而且还作为国债的分销机构,利用自己的营业网点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国债,同时商业银行还作为市场的参与人,从事国债交易和回购业务。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国债市场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积极为国债项目发放配套贷款。1998—2000年三年时间里,国有银行发放与使用项目配套的国债贷款超过8000亿元。
(2)金融债券市场
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其中绝大部分金融债券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行。截止到2001年9月,我国政策性金融债券余额达8169亿元。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通常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绝大部分为商业银行购买,实际上是将商业银行筹集的资金交由政策性银行去配置。从形式上看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但却增加了资金交易成本,可能还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我国在1994年组建的三家政策性银行,至今没有找到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依靠面向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依靠中央银行再贷款。
1999年,我国组建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到2001年上半年为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的接收工作基本完成,接收资产金额总计13939亿元人民币。为了解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部分资金需要,国家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定向债券。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所谓“收购”,一方面是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换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另一方面是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再贷款划转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政策性金融债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定向债券具有准政府债券的性质。对商业银行来说,持有这种金融债券,风险不大。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定向债券基本上不具有流动性,实际上是“有债无市”。
(3)企业债券市场
在国外,企业债券是企业筹资的一种重要工具。1970--1985年间美国的工商企业外源资金来源中,贷款占61.9%,债券占29.8%,股票占2.1%,其他占6.2%。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却很不发达,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不大,与企业债券信用不高有很大关系。过去我国的企业债券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代理发行,一些企业债券到期不能兑付,迫使银行垫付资金,企业风险转嫁给了银行。1991—1999年我国计划内企业债券发行分别为 212.6、411.6、20、45、50、250、300、380、420亿元。
2、资本市场资金流入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发行过特种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发放特级贷款,此后停止了一段时间,直到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原来依靠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计划分配金融债券的方式来筹资的政策性银行,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首次发行了金融债券并获得成功。2001年,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低成本、高效率筹资功能,共计筹集建设资金4713亿元,其中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为2123亿元、2100亿元和490亿元。股市与债市之间已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两者此消彼长。
三、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关系因素分析
(一)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关系
通过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发展背景及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发展过程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金融体系的发育程度不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关系也随之不同。在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一种资金互动关系,资金的流动是双向的,商业银行通过证券投资和发放证券信贷从而使银行资金流进资本市场,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票据等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在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往往是一种单向流动关系,即只有商业银行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而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资本市场资金流入商业银行。与发达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的基本渠道,如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商业银行的股票发行、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的质押贷款等都具备了,但两者之间资金互动的规模小,层次低,还处在比较初始的阶段。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主要因素
1、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即股票和债券的供给因素
在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工具)中,主要包括股票(优先股、普通股)、债券(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抵押担保债券、资产担保债券)、基金或收益券以及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等,在衍生金融产品中,股票和债券是两个最主要的产品。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银行持有普通股票,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所拥有的只能是债券。从而股票与债券供给结构的失衡(债券供给的严重不足),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弱化了资本市场的功能,阻碍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首先,资本市场产品的单调贫乏,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机会,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从而也削弱了资本市场媒介储蓄/投资的能力。其次,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基础,那就是产品丰富、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没有庞大的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将进退失据,难以发挥专家理财的特长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这样的资本市场并不对商业银行形成威胁,一方面,由于它汲取储蓄的能力非常有限,商业银行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没有动力去创造新产品(如大额可转让存单、次级票据和长期债券等)。从而到资本市场上去融资;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资本市场上,商业银行也没有办法进行组合证券投资,因为除了国债就没有其他产品可供选择。
2、资本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因素
影响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微观结构和市场透明度。
(1)市场微观结构
在市场微观结构中,影响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制度、交易成本、信息披露、市场监管等等。此外,有组织的交易所和店头市场之间以及交易所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推动着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使得两者之间的资金互动更能适应技术变革和金融全球化。
交易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所参与的资本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以国债为主的固定收益债券的场外交易。这是因为,债券买卖不单纯是资金筹措,还包括资产结构的调整等。与股票价格个体波动大不同,债券(尤其是国债)基本上是利率商品,各种品种之间很容易进行套利,不同品种的债券价格很容易根据标准品种的价格进行套算,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同步变化关系。因此,债券的价格没有必要像股票那样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形成,相反,在场外市场交易更为便捷。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所谓显性成本,是指在委托买卖资金时,投资者向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所支付的费用,还包括必须向国家交纳的税金.而隐性成本包括价格波动,以及交易者在价格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交易的现金成本,在价格有利情况下无法交易的机会成本等。现行的交易成本包括交易的手续费、交易税等。国债的交易税不但为商业银行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在源泉征收制度下,不同的商业银行和不同的国债品种,税负不同,容易人为引起市场分割,减少市场流动性。
信息披露:随着资本市场经历过程的不断进化,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从强制性信息披露向自愿性信息披露发展.在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披露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中间业务并不包括在其定期财务报告中,这就必然导致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必然极大损害商业银行的参与意愿,必定会延迟交易的进行,进而损害市场的流动性.而在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下,商业银行通过定期财务报告,与券商、机构投资者、专业基金分析师沟通信息并通过新闻媒体将有关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信息发布出去,这将有利于促进市场资金的流动性。
市场监管:商业银行合理的市场行为和经营行为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外部的制衡,而且还需要有内部的规制。商业银行发展和保护自身利益必须建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和市场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同样,市场也应必须建立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监管架构,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的行为方式与行为机制,形成自律与它律、市场与社会相结合的立体的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高度透明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从体制上提升市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运行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性。
(2)市场透明度
在资本市场透明度上,理论上看,如果市场透明度较低,有优势信息交易银行就可从劣势信息交易银行身上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交易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交易信息,将延迟交易,从而减少市场的流动性。但同时,如果资本市场过于透明,一些大的商业银行担心自己的私人信息在交易中被暴露,因而会退出市场,这同样有流动性上的损失。因此,市场的透明“度”必须根据不同的国债品种、不同的市场环境而设计。在我国,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如我国自1998年以来连续下调利率,但储蓄分流的步伐却很慢,2001年居民储蓄额达到7.97万亿元,增长速度为16.2%,这是投资者自主选择的结果;又如中央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而商业银行却不断增持国债,这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行为。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的建议
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的开放形势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结合前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因素分析,我国应从三方面发展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关系
(一)深化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
1、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1)扩大证券商的发展。证券商必需并购重组或增资扩股,以增强其应对国内外竞争的能力。(2)扩大上市公司的规模。改革发行审核制度,公开发行核准程序,提高审核效率,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从境内外发行上市。同时,鼓励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实行兼并收购和资产重组,努力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上市公司。(3)扩大投资者的规模。包括扩大各类开放式基金、合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规模,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途径和方式,大胆引进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建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稳定、规范、合法的沟通渠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居民向资本市场投资。
2、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1)优化资本市场构成结构。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尽快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协调统一,进一步扩大金融债券范围,增加债券品种等。(2)优化股票市场内部结构。逐步解决A、B股市场的统一,以市场化的方式逐步解决A股市场本身在股权设置上的类别股问题,推进一、二级市场的结构优化和有效对接。(3)优化债券市场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加快债券二级市场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优化资本市场筹资主体结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过度向国有企业倾斜而歧视非国有企业的做法,为不同所有制经济提供“公开、公正、公正、共信”的融资环境。(5)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重视除投资基金以外的其他结构投资基金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的发展,发挥后者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的长期、稳定和巨额的特点,重点加以培育;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重点发展开放式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规范、引导私募基金,使其合法化;培育个人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理念,增强其风险意识。(6)优化资本市场交易的组织结构。除了层次最高的、现有的场内交易市场——两个证券交易所外,还需加快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传统的、分散的柜台交易市场(OTC),以便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融资需求的企业服务。(7)优化资本市场交易工具结构,加快创新衍生交易工具,解决交易工具单调的现状。
3、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1)提高资本市场静态效率。鼓励政府、企业及银行等各类融资者增加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鼓励个人和机构、国内和国外投资者增加资本市场的投资,提高资本市场的机构效率;放松政府对资本市场的一些不必要的管制,减少各类主体进入市场的障碍,缩短其交易的时间,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2)提高资本市场动态效率。建立既有为大企业服务的场内交易市场,也有为广大中小企业、成长性企业服务的有组织的、或集中或分散的场外交易市场,满足不同融资者和投资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提高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动态效率;通过提高券商的资本扩张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提高券商的动态效率。
4、完善资本市场监管
(1)完善监管的机构体系,建立集中监管和分散监管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机结合的监管体制。(2)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科学规划、系统配套、抓紧制定、尽快出台规范资本市场的基础性法律法规。根据WTO的有关协议,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逐步与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接轨;对已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完善监管的自律体系。发挥自律组织作用,强化资本市场从业人员自律、证券经营机构自律、证券业协会自律。(4)完善监管的外部社会监督体系。加强新闻舆论及社会各界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加强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对资本市场的监督.(5)完善监管的政府行为。放弃计划经济思维,退出越位领域,在市场有效的领域政府绝不干预;建立市场猴戏规则,当好市场的裁判,进入缺位领域;树立成本收益观念,使监管思路更为现实,也更强调激励。
5、推进资本市场创新
推进包括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各种资本市场创新。其中,产品创新是整个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创新活动,其他形式的创新服务,要为产品创新提供配套的实施环境。使各项创新活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创新体系。
(二)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
1、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体制创新
进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起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这是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良性互动的条件。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必然要求与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良性互动。
2、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的效率,降低资金流动成本。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已呈蓬勃发展之势,但还未形成稳定的利润来源,业务品种、技术手段和风险管理能力还很有限。因此,应尽快出台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审批程序和监管原则,推动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3、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中间业务
也即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商业银行扩大结算性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性中间业务、证券基金等的托管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等。同时,适当允许商业银行开办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风险小的投资银行业务;允许商业银行代理部分证券、保险业务,包括开展代理保险、证券托收;担任保险公司的财务顾问;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通过相互拆借、债券回购、国债买卖等方式融通资金等等。同时,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市场,明确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进行收费的权利,减少中资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可能受到的不必要干扰;明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费率标准。中国银行业协会成员间要协商确定收费费率,防止恶性竞争。这是在促进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同时,又无形地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
4、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研究和适当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金融衍生产品的有效运用可以降低银行风险,增加银行盈利;而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提高银行流动性,而且为银行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还可以研究开展即期、远期、外汇期货等外汇交易类业务这也将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三)推动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合作
1、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
银行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管理政策应该“疏堵结合”。要继续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继续允许证券公司向银行申请股票质押贷款,但必须规范运作;要积极准备并在适当时期推出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包括开办企业股票质押贷款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除了股票质押贷款可以用于购买股票外,不得用其他任何贷款炒股;从短期看,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要从严监管,长期则要放松管制,必要时要修改有关法规,允许商业银行进行股票投资;在考虑股市承受能力、保持股市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上市;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增加资金来源,改善资本结构。
2、创新复合性或跨市场性的工具以及进行业务的交叉
商业银行在制定必要的制度性防火墙基础上,其业务应逐步向资本市场的边缘业务、部分核心业务甚至衍生业务拓展。银证之间工具的复合与业务的交叉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93%左右的利润来自于传统业务的局面将会得到根本的转变。
3、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银行上市,只是商业银行开始融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而证券化的另一种形式: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外。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推进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赋予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以流动性,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通过风险的流动和转移,改善银行资产的质量。
4、改变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
一旦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开始出现工具的复合和业务的交叉,那就必然要求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而且,银证合作的开展,客观上也需要在金融的组织架构上设计一道制度性的防火墙,有效地过滤风险,衰减风险的传导机制。我国目前的金融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提升金融综合能力这一目标。金融集团化的模式将是改革的方向。
总之,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金融体系的完善、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互动在我国会进一步健康、稳健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军.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和途径[J].新金融,2003(3):2-5.[2] 宋清华.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性分析[J].金融和保险,2002(11):104-108.[3]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信息障碍与改进策略[J].资本市场,2002(2):58-61.[4] 桂荷发.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J].金融透视,2002(2):12-18.[5]韩志国.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J].经济导刊,2001(2):35-29.[6] 桑向良.债券发展趋势[J].资本市场,2002(11):13-14.[7] 窦建中.银行业市场竞争趋势[J].资本市场,2002(2):12-15.[8] 王国刚.公司债券之我见[J].资本市场,2002(3):34-39
[9] 田行.关于证券借贷市场的几个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2(8):72-78.[10] 孙森、刘毅.资本市场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02(4):32-36.[11] 张超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J].中国城市金融,2003(4):62-64.[12]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R].北京: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2.[13] 李剑阁.站在市场化改革边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4] 吴晓求.现代金融:市场·机构·工具[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李扬、王国刚.资本市场导论[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6] 张荔 张东辉.虚拟银行革命---客户、银行与未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7]李扬王国强 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8] 李扬、何德旭..经济转型中的中国金融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9] 万建华 陈正中.商业银行专家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20]张亦春.金融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三篇:××县经济发展与税收关系浅析
文章标题:××县经济发展与税收关系浅析
**县地处毕节地区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县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58530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331039万元,财政收入也从8018万元上升到42098万元,分别增长了
465%和425%。是什么带来了**经济和税收的勃勃生机呢?是煤电的开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就**经济发展与税收关系作一分析比对。
一、煤电联动拉动**经济发展的分析
**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是无烟煤的生产基地,全县有22个乡镇产煤,煤系地层覆盖面积为67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8%,已探明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达123亿吨,可开采储量达66.57亿吨,占全省储量12.4%,占毕节地区储量的27.6%。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举措的实施,**县委、政府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利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资建成两个装机容量分别为120万千瓦的坑口火电厂。2003年4月以来,两座电厂相继建成投产。
在电力的拉动下,年产300万吨的中岭煤矿、年产120万吨的比德煤矿、年产450万吨的五轮山煤矿在**安家落户,其他设计规模在15万吨至45万吨的矿井截止2005年共开工建设18个,余下88个保留煤矿引进了17个省外企业融资,基本形成了“大煤保大电,大电保税收”的格局。
(一)煤电联动发展,推动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煤电的拉动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财政收入结构由过去的烤烟税收“独占半壁河山”过渡为煤、电为主、烤烟和其他税收“四柱撑天”的格局。以2000年、2005年**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总量来看,电厂建设之初的2000年财政收入仅为8018万元,生产总值为58530万元,第一产业为30043万元,第二产业为17233万元,第三产业为11254万元,人均GDP为1472元。电厂在“十五”期间在建和并网发电后,2005年的各项指标分别是2000年的5.25倍、5.65倍、2.53倍、10.8倍、6倍和3.3倍。
(二)煤电联动发展,促进了工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为11591万元,同比增长3.1%左右。其中:原煤产量96.5万吨,发电量4343万度。而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5.48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增加值9.31亿元,增长42.8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09%,拉动GDP增长9.89个百分点,占GDP的28.79%。在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507万吨,同比增长19.70%;发电量8598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6.50%。
(三)煤电联动发展,拉动财政收入总量大幅度增长。200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018万元,同比增长14.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86万元,同比增长17.25%。2005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2098万元,同比增长37.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036万元,同比增长20.33%。从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2005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是2000年财政收入总量的5.25倍,增长率为22.89个百分点;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是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43倍,增长率为3.08个百分点。
(四)煤电联动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煤电发展给**城镇化建设步伐带来了契机,大量人口集聚**,人口集聚,必先考虑衣食住行。县乡两级政府积极筹措,按照“十五”期间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启动了小城镇建设。投入村镇建设资金5053.36万元,比“九五”期间增加3585万元,改扩建道路32.73公里,32.83万平方米,投资4545.14万元,新建桥涵3座,农贸市场3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3座,新建卫生公厕和水冲式公厕5座,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各乡镇逐步培育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为小城镇建设储备了大量的资金来源渠道。九洞天风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务院,旅游业将逐步有序发展。
二、**税收与经济、非经济因素的关系
(一)经济因素与税收的关系。税收来源于经济,经济发展了,税收就会有充足的来源,可以揭示两者关系的分析指标具有多样性,但最直接的分析指标可用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税收的增长足以说明。2000年**生产总值为108471万元,GDP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下,2001年以来,由于电厂落户**,GDP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同比增长24.0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99:56.42:20.59,仍然保持“二、一、三”结构。完成固定
第四篇:实现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现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效能建设
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发展环境的竞争。谁能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发展环境,谁就能抓住先机,率先赢得发展。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建设是根本途径。要实现行政效能建设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从理念层面必须强化四种观念
抓住一个核心,即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更不能是人民的老爷。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做贡献,为群众谋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有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尽力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围绕一个轴心,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做到简政放权,减少干预。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办事效率和办事程序的统一,在行政效能建设中,我们强调提高效率,主要是为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遇事扯皮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关要加强宏观调控,简政放权,减少干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好范文版权所有
突出一个中心,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做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心里要有老百姓,要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变“管理型”为“服务型”。
紧扣一个重心,变“随意型”为“依法型”,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民主政治社会的主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制无法无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政府的效能,而且影响政府的形象,更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为此,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变“随意型”为“依法型”。
从操作层面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改革拉动,为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一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接轨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减少委任制,扩大选任制,完善票决制。三要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收支分离”。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新政策、新制度,努力实行收支两条线。好范文版权所有
坚持制度推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行政效能建设需要和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大的绩效,决策的失误则是最大的失误。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凡是政府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不科学。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操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行政机关要科学配置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以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第五篇:利率与汇率的互动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互动关系
作者:何洋洋、秦思祺、张弛
指导教师:傅振仪
单位:83121(国贸)
2013年12月13日利率与汇率的互动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强,人民币汇率和利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和谈论的焦点。通俗地讲:货币在货币市场中与其他货币交换的比例就是汇率;货币在货币市场中转让使用权的租赁价格就是利率。汇率、利率是紧密关联的二个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焦点,对这二个问题的研究和判断,不但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投资决策,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是否能平稳发展。
关键词:利率、汇率、宏观经济学、货币
一、利率
(一)定义:利率(interest rate),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银行根据其经济状况和存贷款规模来调控存贷款数量的方式,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影响: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三)利率作用:利率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汇率
(一)定义: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而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即期汇率是指以当前的汇率,而远期汇率则指于当日报价及交易,但于未来特定日期支付的汇率。简要的说,就是用一个单位的一种货币兑换等值的另一种货币
(二)影响:汇率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国民经济的实力和发展状况,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情况,利率水平等。
(三)作用:
1、对进出口的作用: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对物价的作用: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对资本流动的作用: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三、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当今世界上研究汇率变化的经典理论主要有三种:英国学者葛逊的国际借贷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利率平价说。其中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的利率平价学说,解释了利率水平和汇率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哪种货币利率高,投资者就愿意购买哪种货币,从而将促使该种货币汇率上升。利率平价学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按照现代的货币理论,在资本开放的情况下,一种货币利率上升,意味着其投资价值上升,汇率在短期也会水涨船高,远期则相反。在一体化程度高、摩擦较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通过抛补套利的利率平价公式联系在一起,即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升水,这意 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使利率与汇率实现均衡,实现汇率和利率的同向联动。
举个例子,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资金将流入国内套取利润。假如中国国债收益率高于美国相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美国投资者就会考虑将美国货币兑换为中国货币购买国债,同时该投资者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汇率风险,他将选择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掉期,即卖出远期中国货币,以锁定收益率差。这样在中国利率高于美国利率的情况下,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将会导致中国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而美国则正好相反,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远期差价(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正好等于两国利差。
以上是就短期分析而言的,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资本开放的完全市场条件下,理论色彩较重。实际上,就长期而言,一个国家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影响它的价格水平的最终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汇率只是国际间货币供求关系的市场表现。而利率则是国内市场中货币需求的市场表现。
(一)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二)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能够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使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的增加,资金供应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将造成该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则有可能导致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而资金供应的减少将影响利率使之上升。
四、汇率和利率的联动关系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变动
我国曾一度忽视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长期以来,人民币业务与外币业务是分开管理的,在政策上更谈不上协调配合,本币和外币管理的脱节,人民币利率调整主要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物价总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而很少与汇率联系起来。1998年以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以增长速度下滑,物价持续下跌为表象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对外表现为国际竞争力减弱。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对策应该是贬值和适当放松银根。但当时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在经历了货币大幅贬值后,正缓慢进行调整。为了避免出现竞争性贬值,利用汇率稳定和维持公众对本国经济的信心,消除悲观的心理预期,我国政府决定不采取货币贬值来应对危机,汇率稳定成为1998年和1999年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由于中美经济周期不一致,人民币利率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1997~2002年,我国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降,为了扩大需求,减轻企业亏损,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下调人民币利率。而美国由于经济过热,美联储曾多次加息。1998年7月1日,1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降至4.77%,而同期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为4.875%。这种本外币利差倒挂使得境内外币存款快速增加,外汇贷款下降,国内 逃汇、骗汇等非法行为急剧上升,在人民币贬值的心理预期和本外币利差倒挂等诱因的驱使下,中国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动机空前强烈,其结果是1998年外汇管理受到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最为严重的冲击。外汇储备增幅下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1998年外汇储备仅增长50.69亿美元,远低于1994年以来年均300多亿美元的年增长幅度。受外汇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公众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199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人民币承受着较大的贬值压力。加入WTO 后,我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即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的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不涉及企业和居民个人。2004年3月25日起,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浮息分3年逐步到位,而且到位后浮息所加百分点的幅度减半执行。
同时,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措施:一是完善经常项目管理,便利企业和个人外汇收支,切实满足企业、个人合理的经常项目用汇需求;二是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放宽企业购汇限制,实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逐步拓展资本流出渠道,支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三是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允许开办外债项下的远期业务,加快外汇市场建设,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兼得。作为一个主权大国,中国不可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加上未来我国将选择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臵,这实际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体制。由此,也引出了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其一是通过逐步放开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其二是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最终实行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且,汇率体制改革的两个方面实际也是一种互动关系。
而汇率的弹性和波动幅度将直接决定利率的走向。如果汇率波动上升幅度比较小,在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央行必然要加以干预,这必将形成基础货币大量投放,也就是所谓“宽货币”的局面,货币市场的低收益率将维持较低水平,同时带来投资过热情况,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如果汇率上升幅度加大,或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贸易顺差减少,由此形成的被动基础货币投放将减少,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会提高。央行可以主动根据国内经济走向,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整个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和引导,人民币的利率将提高。
五、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汇率与利率
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基本明确了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
《决定》写到“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将先于利率市场化的完成。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亦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扩大,停止每日指导,并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这意味着汇率体制改革进度进一步加快。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相互作用将达到促进稳定或放大波动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根据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要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及资本项目下资本的自由兑换和流动,不可避免采用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年6 月份出现的钱荒是由于当时强烈的QE 退出预期,导致资金外流,货币贬值的压力加大,外汇占款的突然收缩,从而银行间回购利率飙升,若当时已经实行浮动汇率或汇率允许的浮动区间足够大,可通过汇率浮动减少资本的外流,进而稳定利率,减少利率的大幅波动。
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后顺序存在争议。支持利率市场化应该先于汇率市场化的一方认为利率市场化风险可控性高,利率工具可以有效调节经济,承受的来自国际的压力和冲击更大。另一方则认为,高息差是由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估导致的。双向提幅增频的浮动汇率政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对汇率和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促进利率市场化。支持两者应同时进行的认为: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两者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也不互为前提条件,都属于市场建设、放松对交易过程和行为的政治约束。
同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汇率体制改革,汇率体制改革应先于利率市场化完成。根据国际经验,各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中,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一般先于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完成时间。因此,我们认为汇率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二者相互促进,协调配合,并且汇率体制改革将先于利率市场化完成 参考文献:
劳伦斯•S•科普兰 《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4-1
吴念鲁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景》 2000-3
张自戕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2000-10-07
袁东 《关于利率趋势及其效应分析》 2002-3
多恩•布什等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凤凰网财经。2013.11 陆前进主编《货币金融学说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 马杰
《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张建华《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2012-7 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俊德《外汇交易及资金管理》中信出版社 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