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

时间:2019-05-13 17:5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

第一篇: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

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各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广泛收集、及时反映、有效应对等措施,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互动化、移动化、及时化传播,对传统媒体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近年来,网友言论的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和施政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论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成为了摆在各民主党派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和挑战。

一、应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因此,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特征。首先表现在意见主体上,自由而分散。网站并不强求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明确的身份认证,因此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从属于哪个党派,信仰何种宗教文化,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展开讨论、表达意见,而不必对所发布的信息和言论承担责任。其次,表现在传播渠道上,多元而共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网站提供给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微博、论坛、贴吧等,舆论的传播不再是单一渠道的传播,而是多种渠道共生合力的新型业态。第三,表现在网络内容上,散乱而复杂。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 网络的自由性、网民的个性化给了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生存的空间,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传统限制作用削弱,网络舆论理智与非理智混杂,建设性与破坏性交织。

二、应辩证地看待网络舆论

网上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公开表露的认识和意见,是群众心态和情绪的晴雨表,同时,网络舆论又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救人之力,也有杀人之能。由于表达了舆论主体的共同意志,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具有排除一切外在压制而自主发展的不可抗拒性,在任何社会中,舆论都不会为任何强力所主宰或消灭。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应及时、真实地反映网络上“好”和“不好”的舆论,准确地表达网民意愿,并针对舆论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协助党和政府推进措施、巩固成果,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真正将网络舆论作为推动党和政府完善执政方针、政策的“药引子”,使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因为网上舆论反映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视其在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发展成果,从而一味站在政府立场口号式地表态,或有意忽略、回避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使党和政府一直处于“舆论温床”之中,不仅会使民主党派自身的公信力下降,而且会造成舆论方向的失控,浩荡的网络舆论会引发话题骚动,期间难免有偏激观点,从而引发舆论危机,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

三、应提高从网络舆论中发现潜在问题的敏感度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设置社会舆论方向的主动权掌握在大众传播媒体手中,民主党派的提案、建议也大多围绕媒体引导的热点、焦点进行调查研究。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定位不再绝对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者和传播者,每个人也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发布信息。在这些信息没有形成舆论之前,其议题广泛而丰富,主要集中在公平正义、民生问题、贫富差距、医患关系等群众最为关心的方面,其活跃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言论。而随着网民关注点的相对集中,以及网民活跃指数的上升,一部分潜舆论很快会变成显舆论,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往往在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或一定影响后,才对其进行分析、批判、应对,但如果在其刚刚显露头角的时候,指出其发展趋势,追究其根本原因,就可以避免一场舆论**。从近几年造成较大影响的网络舆论事件来看,大都有从小问题中揭露出大问题的特点。问题一旦被提出,不论是否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它都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足,需要被完善和改变。因此,在接触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应有“小题大做”的精神。要善于突破大众思维,做狂热舆论中的冷静者,冷僻舆论中的狂热者,从少数人的言论中发现被社会默认而又客观存在的问题,从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中发现被大众忽略而有愈演愈烈趋势的问题,继而发挥民主党派人才、智力集中的优势,动用党派人士在专业领域中的权威才能,拿出预防问题扩大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完善相关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民主党派的价值,赢得尊重和信任。

四、应借助网络舆论平台拓展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 反映社情民意虽然是民主党派主要职能之一,但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时效性差、代表性弱是当前社情民意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被采用、受重视的社情民意更是少之又少。社情民意工作归根结底是反映民众的意愿,对于政策实施的效果、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们关心的话题等,最有发言权的是群众,最权威的也是群众。而民主党派人士大都是各行各业各个界别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主要代表我国精英阶层的意见和利益,来自基层的参与者较少,来自民间的声音较弱,导致民主党派成员在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做好社情民意工作,需要网络这块阵地,而且应将其作为主要阵地。纵观政府部门和民主党派,很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但其中的内容大多是领导讲话、工作动态等,与群众交流的板块不是未建立,就是因无人问津而闲置,这与只面向本系统工作人员的内部网站毫无区别。政府职能部门网站限制多、答复慢,民主党派没有行政职能,网站自然冷清,大量有话无处说的网民只能投向自由度较高的网站,这就分散了网络舆情的资源,使社情民意的收集工作难以集中开展。开设网站、论坛的主要目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如果群众不参与进来,大量网络资源的投入就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认为,民主党派建立群众需求量较大的信息网站和论坛,设置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明确地做出反馈,是吸引网民,打开舆论收集渠道的有效方法。通过网站和论坛,搭建起群众与政府及领导者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表达意愿的平台,使他们随时可以发表和讨论自己的真知灼见。同时利用民主党派与党委、政府沟通“短、平、快”的优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让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快速得到各级政府直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反馈,直至采纳。这样才能使民主党派的网络平台受群众信任,受党委、政府重视,成为反映真实民意、为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的重要舆论收集阵地。

五、应通过网络舆论强化民主监督职能

在过去的社会舆论监督过程中,民主党派和人民是监督的主体,政府是监督的对象,我们单单依靠报纸、电视新闻、广播来了解国家政策方针,从而对政府活动的进行舆论监督。但是传统媒介的监督过程中始终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报到一篇新闻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过滤”工作,所以到最后得到的结果表面上是人民对政府监督,实际上变成政府控制了人民对自己的监督。网络舆论从九几年正式出现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舆论形式,也使网民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主体,政府、社会事件、社会人物甚至个人等,都成为了监督对象,所以网络舆论同样具备像传统媒介舆论监督一样的舆论特性,只是网络舆论的监督范围更广泛一些。因此,民主党派在履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除了依靠传统媒体的报道外,还应注重从网络舆论中获得民意,对所有伤害公众利益和感情的事件,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反应能力,并通过对网民的声音和讨论进行调查,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呼吁其给出让群众满意的结果,尽全力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底线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关于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思考

关于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思考

民建廊坊市委 董铁刚 2014年8月7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如何在履行参政党职能中做出突出贡献,关键在于人才的多少。目前,在市一级民主党派组织中,参政议政方面普遍做得比较好,但依然存在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尤其是在参政议政中写出有见地的调研报告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党派成员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工作突出,可一涉及到撰写有关全局性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方面的提案或建议时,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关键。当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参政党理论建设滞后。

目前,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党职能过程中,面临着新形 势、新要求,需要有具体、科学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可遵循,更需要系统、全面的参政党理论的指导和理论支持。随着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环境的变化,对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民主党派理论就是要对民主党派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形成体系,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更富成效。而建立一个怎样的参政党,怎样进行参政党建设,是参政党理论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各民主党派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组织建设存在瓶颈。

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加强组织建设既是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组织保证。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主党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工作的相关文件和制度,为民主党派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党派的政党意识、政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党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 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建设新形势下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组织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领导班子建设受客观条件制约。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属兼职的多。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多数不是专职人员,这是民主党派有别于中共组织机构的显著特点。民主党派市级领导班子一般只有1名专职副主委(有的党派甚至没有专职领导),其余领导班子成员都分散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这些兼职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各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本职岗位任务繁重。因此,各民主党派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导班子成员精力集中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合力形成难的现象,影响了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组织领导能力和参政能力的提高。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虽有分工,但客观上由于大多为兼职干部,且不熟悉党务工作,造成工作有分工,职责难落实,党务工作基本由专职副主委承担的现象。而专职副主委不可能包办所有党务,只能承担日常事务,使得党派工作机关化,影响党派组织活动、参政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组织活动中程序性、联谊性较多,研究部署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较少。班子成员由于多数兼职且本职工作繁忙,定期的组织活动中程序性、联谊性成分较多,而真正就 思想政治和党务工作的互相交流少、深度浅,难以形成在共同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基础上的团队精神和政治合力、思想合力、工作合力。班子成员之间的合作共事氛围的好坏则往往取决于主要领导人或者专职副主委的个人心胸和能力,影响班子整体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2、基层组织的活动受人员、硬件设施和资金限制。

一些基层组织习惯于过去政治学习式的活动方式,往往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或是聚会就餐,搞搞联谊活动,主要是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种质量不高的活动,影响了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的民主党派成员不断增多,因工作变动转岗的民主党派成员不断增多,因拆迁、购房而居住地发生变化的民主党派成员不断增多,因外出工作而成为流动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断增多。再加上一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缺少活动经费,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干部多为兼职人员,他们大多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和从事民主党派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个别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功能还有退化、软弱涣散的现象。

3、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空间在缩小,难度加大。由于无 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有代表性人士政治参与的途径逐渐增多,相对减少了民主党派对他们的吸引力,一些尚未加入党派的知识分子认为,保留无党派身份在政治上同样会得到社会重视;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知识分子担心参加民主党派后活动增多,会影响业务的发展而不愿意参加民主党派;在一些基层单位出现一个高学历高职称知识分子,几个党派都去做发展工作的尴尬局面。

4、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参政议政人才与其党内职务、实职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安排和选拔相脱节,缺乏锻炼的台阶,使一些优秀的后备干部难以脱颖而出,造成人才的埋没。另外,一些基层单位党委对于推荐优秀人才参加民主党派在认识上存在矛盾。

5、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一般党员的参政议政机会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尤其是高校知识分子集中的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活动越来越活跃,应该成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但长期以来,他们直接参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活动的机会不多。

(三)派机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主党派机关是党派运转的中枢和承上启下的综合办事机构,在党派工作中发挥着组织、联络、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等多项职能,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机关建设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民主党派要搞好自身建 设,首先应该抓住机关建设这个环节,可以说机关建设在党派自身建设中是个纲。机关建设也成为体现民主党派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

在机关工作的党派干部,本质上是好的,许多同志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党派事业。但是由于民主党派机关所具有的“牌子大”、人员少、流动难、制度弱、手段少的特点和多年沉淀下来的一些问题,其机关建设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机关干部中参政议政、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人才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日益增加的参政议政调调工作的开展。

二是地方组织的机关干部太少,有的设区市的市委会才1个专职干部,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作班子。

三是随着民主党派机关中层干部的相继退休,而一些年轻干部又缺乏锻炼,出现中层干部“ 断层”现象。

四是机关干部“ 进”与“ 出”都很困难,能胜任民主党派工作,通过公开招聘的人员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党派的需要,而原来一些机关干部由于历史原因,总体素质偏低又很难调出,占用了有限的编制,引进新人受到限制。

二、充分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从提高认识上重视政治文明建设的学习和参政党理论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和肩 负的历史使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履行参政议、民主监督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使能政党的整体功能和政治参与的潜在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一个人只要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可以克服职业、专业上的限制,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就能为发挥参政党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重视和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参政党必须有自己的理论队伍,必须造就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质的队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的理论骨干。民主党派的理论队伍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理论队伍的一个方面军,自觉地为爱国统一战线和参政党的实践需要服务。

(二)从制度建设上搞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跟踪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培训、推荐、安排等跟踪管理机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1、民主党派组织确定的后备干部,在管理上应与其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中共党委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管理,提供锻炼机会,并参与考核。同时,要明确后备干部的培训内容与分工。民主党派组织着重培训什么,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党委着重培训什么,要有大致分工。以明确各自任务,相互协作,促进这些后备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也有利于今后的推荐与任用。

2、政府哪个部门需要什么样的党外干部,拟担任什么职务?民主党派推荐后备干部到哪个部门,担任什么职务?中共各级组织和民主党派组织双方之间应多沟通多协商,力求达成共识。只有荐用双方协商化,才能既保证任命对象的素质,又保证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在德、才、能、绩等条件与党内同等的前提下,考虑到民主党派成员普遍要求具有中高级职称,而根据我国目前中高级职称评定情况看,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年龄多数偏大的现实,对党外干部的任用年龄和级别规定上,要比中共同级干部略宽些。另外,目前一批在各政府部门任职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多数是副职,应允许符合条件的干部任“ 正职”,而长期担任副职的还应允许“跳级”。中共各级党委应继续有意识地将部分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留在党外,并积极推荐给民主党派,帮助做好说服动员工作,支持民主党派搞好高层次、有代表性人士的组织发展工作。

(三)加强特约人员的选聘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应邀为“特约人员”,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也是参政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创新形式。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特约人员的选聘和管理工作。

1、逐步扩大邀聘特约人员的单位范围。特别是那些公 共权力大又易滋生腐败的尚未邀聘特约人员的政府部门都应邀聘特约人员。

2、制定《 特约人员选聘与管理工作条例》(对其产生方式、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规范选聘特约人员的条件、程序及其工作权责;规范特约人员任职期限(一般不超过2个任期)、考核与奖惩办法。

3、建立三项制度,充分发挥特约人员民主监督的整体功能。一是由统战部门主持,定期召开不同部门特约人员的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积极吸纳特约人员参加政府“对口”部门的大案要案参与制度。特约人员多系兼职,有本职工作,可以考虑阶段性参与,在不妨碍本职工作前提下,也可全程参与。三是培训制度,凡新上任的特约人员,都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以提高其责任感、使命感和监督水平。

(四)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作用。中共各级组织对民主党派成员参加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要与参加党校学习一视同仁,即在民主党派成员参加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或党派组织的培训的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据民主党派的特点,增设有关履行职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政党与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调查方法”、“ 提案的写作方法”等课程,以及有关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强化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履行职能的综合能力。

(五)拓展参政议政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党派成员参政 议政的积极性。各级党委要考虑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一般成员的参政议政活动纳入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运作系统之中。如在各级统战部网站上建立“参政议政论坛”,并使它成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一般党员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型活动平台,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一般成员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共和民主党派组织应给予及时处理和反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一般成员的参政议政的参与率,体现民主党派的整体作用。

(六)加强机关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中共统战部门应进一步协助民主党派建设好机关,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特别是党派机关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晋升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机关中“ 人浮于事”、“ 忙闲不均”、“ 苦乐不公”问题,提高机关效能。既考虑多数人的效益,也照顾少数人的利益,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从长远考虑应当允许民主党派机关参照政府部门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在本党派成员中选调并培养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政治学、社会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职干部,也可以推荐、调配党政机关处级干部到民主党派机关工作,改善机关干部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世纪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民主党派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就不能巩固 和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就不可能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就不可能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民主党派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民主党派要在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磨练意志、成长进步,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现象,要更加自觉地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更好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汇报材料

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从制度反腐、源头防腐和围绕群众利益反腐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联系这些要求,从本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履行好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应注重三个“着眼”,切实提高履职的能力。

一、着眼工作创新,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践

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对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工作水平的提升。新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和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我们的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首先,要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勿须讳言,在我们纪检监察队伍里,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陈旧的,甚至有些僵化,总认为纪检监察工作没办法创新,因为条例是固定的,程序是固定的,公文格式也是固定的,要创新就要出格,出格的事就不能办。还有的认为,纪检监察工作是严肃的,是严格接条规办事的,不能随便搞创新,也没有必要搞创新。正是受这些观念的支配,我们工作起来就缩手缩脚,就难于有新思路,就不可能有创新。我们只有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关于创新的要求上来,切实转变观念,才能用创新的思维来思考工作,工作才能有创新。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搞创新。在我们纪检监察工作领域,现在有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创新现象,有的纯粹就是哗众取宠。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廉政承诺书的做法,也叫廉政合同,这是四川成都一个地方提出来的。我认为这就是不切实际的创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国家工商局及商务部统计,我国每年的经济合同约为40亿份,但履约率不足30%。经济合同尚且如此,那么,这种廉政合同的履约率能有多高呢?在目前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不够成熟、社会信用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又比较滞后的情况下,在贪官的眼里,这样的合同还不就是一张承诺白条嘛。而我们赣州近两年来的一些新的做法,虽然可能不是全国首创,但却很有新意,很有自己的特色,很有实际意义,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创新。比如我们创办的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就探讨了基地化警示教育的模式;还有我们建立的异地交叉办案制度,整合了办案力量,提高了办案的质量,等等,这些做法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第三,我们要围绕工作重心来搞创新。十七大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源头防止腐败工作领域,表明制度反腐和预防腐败的力度要不断加大。因此我们可以在预防腐败、制度反腐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在惩防体系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等源头反腐工作领域多摸索探讨好的做法和管用的措施。

二、着眼服务大局,突出提供“两个保证”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就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大局中来把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肩负起优化环境,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大历史责任,坚决排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两个保证”上。

一是提供政策保证。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中央及地方关于改革开放,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中央,省、市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当前要特别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与此同时,要坚决查处那些从小集体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中阻梗案件,保证政策的权威性。还要结合惩防体系的构建和落实,进一步清理各单位、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凡与上级政策相违背的要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政策的统一性。

二是提供政治保证。要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开展机关作风巡查和执法监察等措施,着力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努力规范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预防和遏制权力滥用到经济领域,坚决惩治扰乱经济发展秩序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把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变得更直接、更具体,把监督变得更超前、更有效。

三、着眼民生为本,着力维护“两个利益”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是十七报告关于反腐败战略的又一个坚定的表述,表明中央围绕群众利益反腐败的力度继续加大。也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思想的直接体现。而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恰恰是我们纪检监

第四篇:大数据时代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大数据时代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作者:张凌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既是在新形势下对参政议政工作的思考,也是对民主党派如何履职的新要求。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服务、大数据的时代。当下的任何决策如果缺少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将降低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因此民主党派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参政议政将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新思维

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养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事儿,背后都有大数据的身影。

大数据真正的本质不在于“大”,而是在于背后跟互联网相通的一整套新的思维。大数据跟传统的数据最大的差别在哪呢?第一,在线。不在线的数据不是大数据,因为使用者根本没时间把它导出来使用,只有在线的数据才能马上被计算、被使用。第二,实时。大数据必须实时反应,例如在淘宝输入一个商品,后台必须在10亿件商品当中瞬间进行呈现。第三,全貌。大数据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它不再是样本思维,它是一个全体思维。以前一提到数据,人们第一个反应是样本、抽样,但是大数据不再抽样,不再调用部分,我们要的是所有可能的数据,它是一个全貌。因此“全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特征。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现状概述

各民主党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为经济社会等各项建设事业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但是冷静客观地分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困难。

(一)获取有效信息途径不畅。“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民主党派成员缺乏固定、可靠、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单凭对口联系单位的情况通报和寄送的一些文件材料,很难得到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些问题和数据得不到核实。民主党派对中共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知情不足、了解不深,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工作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知情献策的要求。

(二)获取有效信息方法落后,缺乏全局性。民主党派主要的参政议政信息采集方式还是通过较为传统的信息联络员、党派成员搜集和传递信息,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成本极低,但是民主党派还尚未很好地利用网络媒体搜集民意。而且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方式多以随机发散式为主,虽机动灵活且容易出短期效应,但系统性不够。

(三)参政议政缺乏前瞻性。当下一些提案都是事件发生后再提出“解决提案”,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缓解的是眼前困难却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缺乏前瞻性。为此,民主党派的提案不仅要能够对当下的问题提出参考性意见,而且还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关注与思考,并作出科学预测、判断提出优化的对策,为执政党和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四)参政议政深度有待加强。在实践中,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往往只能依靠本身具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是自身工作领域可掌握到的相关信息,参政议政多见广度而少见深度。其次,个别党派成员只将政协委员当成是一种荣誉,而忽视了责任,认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参政议政意识薄弱,挂名不出力,在任期内甚至提交不了几个像样的提案。另一方面,民主党派虽然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但是存在着个人参政议政能力强、集体参政议政能力弱的现象,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参政议政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参政议政的作用。

(五)参政议政实效不明显。尽管在参政议政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从整体上看,由于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第一手信息,造成民主党派对政府部门决策的过程、实施的情况和结果掌握不多,知之甚少。建立在不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基础上的参政议政,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被政府部门采纳,更难让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有些提案缺少实效性。民主党派提出的高质量提案,应该既要注重提案的务实性,讲究提案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也要根据提案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并且政府部门能够解决、落实的方案。

三、迎接大数据时代下参政议政新常态,提高参政议政新水平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执政党和政府对参政党的期望和要求也逐步提高。各民主党派应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一些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以进一步增强意见和建议的科学预见性与可操作性。

在新时期,民主党派要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服务、大数据,探索参政议政新常态,提高参政议政新水平。

(一)利用大数据突破“信息孤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大量公共数据由基层各部门分散掌握,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往往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引起信息不对称,导致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案滞后,甚至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再次被提及。调研撰写优质提案必须打破部门利益垄断,对交通、教育、民政、医疗卫生、户籍等各部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和利用。

大数据为收集社情民意汇聚民智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信息公开意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国办发[2015]22号)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更高要求。2013年住建部公布10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数据将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助力政府简政放权引“社会之渠”浇灌公共服务之地,这也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高议案水平提供了重要机遇。

民主党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使提案努力做到“深”、“准”。所谓“深”,就是在前期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调查研究更加深入,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现场,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以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或数据,这些数据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所谓“准”,就是调查的情况要准确,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够帮我们去伪存真,使得在调查中既了解好的一方面也真正掌握存在的问题,既与领导同志交谈也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呼声,使调查获得的情况和信息准确可靠。

(二)利用大数据提高参政议政前瞻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并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要把数学计算运用到海量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善于把握“大数据”预测功能,根据海量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改变过去提案都是“事后�T葛亮”的作用,使得提案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过去,参政议政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现象提出解决“议案”,现在通过对城市地理信息、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等海量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做到议案的“活”、“实”。此外,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够对社会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分析、实效建议。大数据分析能够发现政府没有及时发现的现象,使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例如:围绕环境、交通、医疗、教育等,收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城市日常运营以及应急联动指挥响应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水中各项参数,结合卫星遥感等多源异构数据,分析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利用电力数据分析房屋空置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绘制社会不同时段情绪波动的实时色彩图,监控社会情绪,构建主动式虚拟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三)利用大数据提高参政议政科学性,改进社会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参政议政调研的重点是基层,难点也是基层。大数据背景下的决策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下沉,网络信息披露的速度远高于线下的调查速度,基于大量科学可靠的数据,开展社会调查发现和验证规律变得可行,社会的决策行为越来越取决于数据和分析,不再仅依靠经验和直觉,从而实现“经验管理”到“科学治理”的转变。

因此席卷全球的“大数据”热潮和“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有了一次巧妙的碰撞和融合。微博、微信是草根阶层的聚集平台,汇聚了广泛的民意,是收集信息的新天地,网络社交平台能够使民众和政府进行全天候的密切联系。科学分析处理电子政务的数据,能够提高参政议政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一种方法论,它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虽然目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技术障碍,但是政府已对大数据等科技战略进行重点布局,构建了大数据研究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实施“专项计划”。

大数据时代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各民主党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力求把握历史脉络、时代脉搏、宏观走向和战略布局。利用新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工具为参政议政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使提案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全面准确且具有前瞻性,开创新形势下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常态,提高新水平。

第五篇:浅析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

浅析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

摘要:2012年的3月24日,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规定新刑法于今天的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刑法的修订给检察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机关几乎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检察机关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责任越来越大,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检察机关要认清形势,强化措施,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本文就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展开论述,其中对文盲案的询问处理进行重点介绍。

关键词: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文盲

一、前言

2012年的3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刑法修订案,修订后的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庭审要求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都进行了修订,融入了新思想与新规定,这给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检察机关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一定要认清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与新任务,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推进检察工作的发展。

二、新刑法为检察机关带来的新挑战

修订后的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庭审要求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定,这就为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大了案件处理的难度。新刑法中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规定使得案件审查的难度加大、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将更加困难、对和解刑事案件的判定比较困难、简易程序出庭使得工作量加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增多,为对接增加了难度等等,为确保修改后的刑法能够切实落实到实处,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探索应对措施。同时,对侦查活动中出现的不当行为一定要坚决纠正,提升侦查监督部门能力和水平。

三、检察机关更好的履行侦查监督职能的几点措施

第一,采取措施,有效打击各类犯罪。检察机关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对那些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与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对那些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涉案金额巨大的犯罪和多发性侵财型犯罪,一定要依法适时介入、进行有效的监督侦查,对其进行及时严格的打击与制止,坚持快捕快诉,增强打击力度。

第二,探索新的公诉模式。针对出庭公诉案件大幅度增加的现状,检察机关应该加强与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集初步形成、分别审查、专职公诉人出庭和集中起诉与集中开庭的“四位一体”公诉模式。对于那些符合集中起诉条件的程序比较简易的案件,由公诉部门进行汇总,定期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选择一个时间集中开庭,然后检察机关再安排专门的公诉人进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公诉案件的处理效率。

第三,落实好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首先要严把逮捕关,依法谨慎逮捕,对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坚决不予逮捕,控制逮捕的总量。其次增强监督的主动性,严格遵循 “必要羁押”的理念,对于那些确实没有羁押必要的,要及时纠正,及时释放。再次建立与公安机关的长效沟通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最后细化审查标准。对侦监、公诉各自的逮捕机制进行规范,探索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启动的程序,像对那些累积犯罪的、涉黑涉恶的、认罪态度差的人减少对其逮捕必要性的实质审查。

第四,积极构建证据合法性监督体系。一要树立牢固的对非法证据排除和审查的执法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案件的整个过程。二要落实讯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制度,对与犯罪案件有密切关系的证人、证供也要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同时,将录音录像制度逐步扩展到公安机关

立案侦查的全过程。三要建立公检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公检法案件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强对全过程合法性的侦查。四要制定对职务犯罪侦查证据的要求,特别是其合法性要素的要求。

第五,推出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实施意见。首先要建立家庭、学校、企业、律师、妇联与工会等单位的组织协作机制,联合起来加强对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保护。其次加快探索建立关于未成年人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捕后未成年人及时对相关强制措施进行变更。再次尽可能的扩大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操作规定的适用范围,努力探寻最大化的立法效果。最后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管理等制度的执行力度,维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其自尊心。同时,侦查监督工作人员要积极拓展各种渠道,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可以通过发放“青少年维权联系卡”、设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疏导中心、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设立德育教育基地、开展送法进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案件。

第六,探索职务犯罪侦查的新制度。首先在进行犯罪侦查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做好初查工作,检查把初查工作做的有效、扎实,尽可能的减少办案过程中对口供的依赖性。其次积极推行重要证人的口述、笔录的录音录像制度,强化言辞证据的合理、合法性审查。再次一定要加强与律师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支持,促进律师的职业自律性以及检测机关侦查活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第七,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行刑事和解制度。检查工作人员要树立“办案是业绩,化解矛盾也是业绩”的理念,坚持做好“四到位”原则,即说理到位、释法到位、教育到位、帮助到位,努力帮群众化解矛盾,切实为人民服务。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要以调节为主,依法运用刑事和解、努力促进社会关系的修复。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交通肇事案件更要加大调节力度,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积极开展说理工作,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案件在和谐、合理的气氛下达成和解协议。

此外要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主题教育与组织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素能培训班等提高侦查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干警侦查监督业务工作能力,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加强侦查监督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全体侦查监督人员的防腐拒变的意识与能力,进而提高执行力,确保侦查监督队伍本身不出现任何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处理询问文盲者案件

据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尽管如此,我国的文盲的比例依然较高,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文盲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识字,在刑事案件中阅读笔录、文书、辨认等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审理此类案件的时候更要注意对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

在刑事司法诉讼活动中,证人与被告人的供词在证据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对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份有效的证词需要具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需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但是在现阶段实施过程中,对言词证据的获取,尤其是对文盲证词的获取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证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当前刑事讯问在文盲者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司法工作者要加强重视,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1、在讯问文盲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刑事讯问文盲者过程是这样的:在侦查过程中,有一项必然的要求就是受讯者在接受讯问后需要在每一页的笔录上签名按手印,由于文盲不识字,所以侦查人员的一般做法就是讲笔录念给他们听,当他们说无异议之后,侦查人员就会在笔录末写上:问:以上笔录已经念给你听,与你说的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或:与你说的有没有异议)?答:一致(或:

没有)。然后就问问他们的名字帮他们填上,再让他们在上面按个手印。就这样,一份事关当事人定罪量刑、生死攸关的笔录便产生了。

当我们了解了审讯的过程,拿到一份这样的审讯记录的时候,试问我们不会产生怀疑么?仔细想想,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一个办公室,只有两名侦查人员在对一名不识字的人进行审讯,也没有其他鉴证人在场,获取笔录的真实情况存在以下多种可能性:第一,侦查人员引进了如实的记录,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的真实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第二,侦查人员过失或者故意的不去全面记录,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然后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编造出来的所谓真实的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第三,侦查人员过失或者故意的进行不如实记录,以假乱真、混淆是非,然后文盲在听了侦查人员编造出来的所谓真实的阅读后,按照审讯者的意思签名、按手印。

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相信侦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的,相信他们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客观真实的进行记录。但是这样的审讯过程存在着漏洞却不言而喻,不乏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篡改事实。这样就难以保证笔录的客观真实性,同时也难以杜绝在做笔录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不认识字的他们毫不知情,以为自己提供了客观真实的资料,如此,笔录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与之相联系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有损法律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2、对规范讯问文盲者过程的几点建议

当前的司法过程中,在讯问文盲者过程中存在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司法工作者、立法者与法律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联合起来规范审讯过程,还当事人一个真实的记录。

第一,侦查人员在讯问文盲者的时候,应当有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可信赖的人在场,尤其是要签字、按手印的时候,必须有文盲本人可信赖的第三人在场,并将侦查人员的记录再原原本本的给文盲本人再读一遍,然后以见证人的名义,在被审讯人的名字下面签字并按下手印。

第二,在没有文盲可信赖的人在场的情况下,要为文盲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寻找律师,出于职业的素养与要求,律师一般代表着正义,在律师的见证下进行签字、按手印。

第三,落实讯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制度,对与文盲的笔录尤其要注意录音录像制度的应用。

五、小结

新刑法的修订给检察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检察机关几乎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更是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法治”贯穿于十八大报告的全文,法治精神体现在报告的方方面面。检察机关的工作就是做群众的工作,就是要廉洁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本文主要围绕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才能更好的履行其监督检察职能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于文盲案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盲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处理好他们的问题更能彰显出我国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合理性,因此检察机关在进行侦查监督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对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 刘剑云;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解放思想切实推进侦查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33 [2] 吴武辉;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刍议[J];法制与社会;2010-25 [3] 李成杰;在侦查监督工作中贯彻执行新刑事诉讼法的若干思考[J];热带农业工程;2012-08 [4] 赵亚平;加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8-02

[5] 刘娟娟;新刑诉法视角下的公诉部门侦查监督中的问题及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2-06 [6] 王志国;刑事诉讼监督的机遇与挑战——第三届刑事诉讼监督论坛综述 优先出版[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09 [7] 吴艳玮;论我国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制度[J];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下载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网络舆论时代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本人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积极主动当好“五员”: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

    聚焦主业主责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监督职能

    聚焦主业主责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监督职能 本文分析了如何能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职能的工作方式在强调主业主责的基础上,进行纪检监察方法的创新和转变,为当前......

    浅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的“三自职能”

    浅析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的“三自职能”严钟硕 (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摘要】高校学生会是学生群体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作用也最大的学生组织......

    关于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权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权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原则得到较好实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少数代表素......

    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

    乡镇人大如何更好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

    乡镇人大如何更好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二十年铸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

    切实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刘家义:切实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刘家义(审计署审计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

    浅谈新兴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工作

    浅谈新兴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工作 在新媒介时代, 公共舆论现象与传统媒介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互联网海量、快捷、互动的特性为网络媒介开展公共舆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