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
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
【摘要】:政府形象是政府综合能力的体现,由社会公众根据其呈现的外在特征予以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府组织系统作为有内在结构功能与行为机制的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客观的总体效应;另一方面是政府所服务的社会公众在对政府组织系统的客观总体效应进行评价时所产生出来的综合印象。因而,政府形象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政府效能的改进,也意味着政府赢得了社会公众更大的心理认同。网络舆论危机是现代政府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面临的一种危机形式。政府负面信息经由网络的即时、大范围传播,引起了社会公众通过网络舆论对政府权威的质疑和挑战。政府对此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正确的回应措施,便会降低政府自身在社会公众中的支持度和认同感,从而引发以行政权力为实质内容的政府形象危机。但是对于政府形象而言,危机不只意味着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它还可以是政府重塑自身形象的良机。通过网络舆论危机的有效管理,政府可以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和认同。而以此为契机建立起来的良好政府形象,也将成为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有效资源。二者这种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奠定了网络舆论危机背景下政府形象塑造问题的可行性基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整个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因经济体制转轨和政治体制变革产生的利益分化、利益冲突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政府在提高行政效能的同时,能够兼顾社会公平。为此,公众积极寻求利益表达渠道以
向政府输入愿望和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现有的体制内参与渠道尚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利益表达需求。网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具有匿名性、快捷性等特征,使得公众更愿意运用这种平台进行利益表达。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在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方面的作用是应当值得肯定的。然而,我国公众的参与能力、素质均不是特别理想,而网络舆论本身又是一个充满理性和非理性表达的矛盾体,加之政府在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的确存在问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网络舆论危机得以爆发,并对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两大核心因素——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中国政府形象的塑造问题便显得尤为紧迫。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使得网络舆论危机得到了初步的治理,但是由于网络舆论危机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政府对这种危机的内在规律和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掌握,其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除此之外,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府诚信亟待加强、政府行为规范尚需完善、政府应急财政制度亟待建立、政府危机决策与管理机制尚需优化。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从根源上讲,可以归结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意识淡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道德失范、政府网络公关能力亟待提升、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变革的动力不足。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表现出诸多不足。针对上述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问题与不足,政府如欲完成良好形象塑造的艰巨任务,需要重塑自身的价值理念,以责任理念、民本理念和绩
效理念引领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过程。同时,政府还要采取具体的策略,例如:强化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意识、健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法制体系、建立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财力保障机制、构建网络舆论危机协调治理机制、完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信息发布机制。【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政府合法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06 【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3导论13-3
3一、问题的提出13-16
二、研究的意义16-19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9-30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0-33第一章网络舆论危机与政府形象的理论分析33-64第一节网络舆论危机的理论阐释33-4
5一、网络舆论危机的概念33-39
二、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39-
41三、网络舆论危机的系统结构41-45第二节政府形象的理论阐释45-58
一、政府形象的概念45-48
二、政府形象的特征48-49
三、政府形象的构成体系49-
52四、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要素52-
54五、政府形象塑造的必要性54-58第三节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关系解读58-6
4一、网络舆论危机的有效管理对政府形象塑造的促动58-6
1二、良好政府形象对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积极意义61-64第二章当代中国政府形象管理面临的网络舆论危机环境64-88第一节当前中国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理论考察65-76
一、当前中国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态65-68
二、当前中国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特征68-7
2三、当前中国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原因72-76第二节网络舆论危机对政府形象塑造的重大挑战76-88
一、网络舆论危机造成政府公信力流失77-8
3二、网络舆论危机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83-88第三章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88-114第一节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的评价88-9
2一、中国政府形象评价的特殊性88-90
二、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总体状况90-92第二节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92-10
4一、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诚信亟待加强92-9
4二、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行为规范尚需完善94-97
三、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应急财政制度亟待建立97-100
四、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危机决策与管理机制尚需优化100-104第三节网络舆论危机下中国政府形象塑造不足的根源分析104-11
4一、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意识的淡薄104-106
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道德失范106-108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亟待提升108-110
四、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变革的动力不足110-114第四章网络舆论危机下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114-133第一节网络舆论危机下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价值重塑114-1
21一、责任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责任定位115-117
二、民本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导向117-119
三、绩效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效能旨归119-121第二节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具体策略121-13
3一、强化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意识121-12
2二、健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法制体系122-12
3三、建立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财力
保障机制123-126
四、构建网络舆论危机协同治理机制126-128
五、完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信息发布机制128-133结语133-136参考文献136-15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50-151后记151-15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舆论传播模型及北大形象危机公关
论文:网络环境下舆论传播模型及北大形象危机公关 摘要:本文以网民心目中的北大形象为切入点,透过调查问卷的文本分析来解读网民心目中北大形象的现状,随后将研究重点放在舆论事件的网络传播研究上,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问卷统计、实地拜访和理论推导,建立了一个“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过程图,并将网民关注度和网络信息数量等变量加入到舆论扩散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一个“舆论事件的网络传播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舆论扩散过程分析和危机公关对策研究。最后结合网络视频时代的媒体趋势,以及网民在信息接触和传播中的特点,进入网络环境中的北大形象的提升研究。我们力图通过本这项研究,发现一些网络环境下舆论传播的共同特点和规则,并将这些规律性发现提炼为简单易懂的传播模式图,为相关机构,监测网络舆论环境,预防恶性网络舆论事情,积极有效的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北大形象 舆论传播模型 危机公关 舆情监测
引 言
2007年12月31日晚,北京大学2008新年联欢晚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上演。联欢会上,许智宏校长演唱了流行歌曲《我是明星》和《隐形的翅膀》。在北大未名BBS上,许校长唱流行歌曲的新闻成为论坛的热门话题。随即,许校长演唱的视频在网上被优酷、搜狐、红网等网站转载后也受到了网友极大关注,某网站视频点击率超过40万人次,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广泛的好评。
而与此相比,2006年,可谓北大的多事之秋,有关北大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北大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形象危机。南风窗总编辑朱学东在他的博客中发表了《北大的形象危机及其他》一文,文中他回顾和评价了06年关于北大的“二流论”、“丘成桐”、“高尔夫球场”等负面事件。这些信息,往往是由报纸等传统媒体首先刊发,然后经网络的转载而不断扩大影响,从而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舆论喧哗,甚者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
我们无从考证北大形象在每个网民心中的图景,更无法量化北大形象的具体含义,但可以确定的是:轰动性的舆论事件总会将北大抛向风头浪尖。那么是什么力量既能将北大引向为被质疑的焦点,又能把北大推向充满掌声和鼓励的舞台? 在这些舆论事件中是否有规律可以遵循?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北大形象的维护中来?在舆论事件的网络扩散过程中媒体究竟承担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很难在目前的文献和研究中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舆论事件的网络传播研究上。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拜访,我们建立了一个体系完整的“舆论事件中的北大形象网络监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过程分析和对策研究。
三个重点:
第一: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到网民对北大及北大老师、学生的评价,并通过四个维度,直观展现出网民心目中的北大形象
第二:通过大量的理论归纳和案例分析,形成了目前非常全面的“舆论事件网络扩散流程图”。
第三:将传播过程与数据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舆论事件中的北大形象传播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针对舆论事件的不同特点和传播阶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四:对网络把关规律和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统计,并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了北大形象的维护对策。2.0、网络舆论事件:
关于舆论的界定,学术界曾提出过很多不同的观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参考国内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陈力丹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那些在网络环境中,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和讨论,并通过网民的参与形成社会话题的事件定义为网络舆论事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由网络引发,后来又带动传统媒体和全社会关注(例如:北大教授哭穷事件、艳照门事件等);第二类是事件发生后,通过网络传播、网民的参与将事件影响扩大。(例如:南京彭宇事件、华南虎事件)
网络舆论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a、网民参与度极高,网民的参与推动了事件的发展。B、传播速度快 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流言。
2.1、核心理论支持
1、危机传播“3T”原则。迈克尔·里杰斯特在《危机公关》一书中总结了大量的案例经验,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危机传播技巧,其中危机传播的“3T”原则最为著名: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另一学者Jonathan Bern-stein将危机传播划分为十个步骤:组建危机传播小组;指定发言人;发言人培训;制定危机传播计划;识别并确认公众;危机预警;评估危机形势;识别关键信息;决定传播方法实施危机传播,涵盖了危机传播的方方面面。②
2、阶段分析理论③。这一理论是对危机管理理论的借鉴与应用,以斯蒂文·芬克的四段论最为基础。斯蒂文·芬克把危机过程划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解决期四个阶段,该理论的优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循环往复的危机全过程。本文在网络舆论的过程分析中正是采用了这一分析框架。
我们的研究在刘建明教授《舆论传播》一书中提到的舆论扩散的“爆米花模式”和“飘雪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为理论假设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3、实地拜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多家地方新闻网和行业新闻网站进行了实地拜访,对新闻网和商业门户的运作模式和信息处理方式有了更客观的了解。2.2、模型建构数据来源
1、问卷调查④
调查之初,我们在www.xiexiebang.comnic最新调查数据,57.4%的网民不相信论坛博客中的内容,38.4%的网民对网络新闻不信任。当网民接触到这种“轰动性消息”后,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会首先提出质疑,即要经过一个“是不是·”的质疑过程。正是这个网民对消息的质疑阶段,为北大形象的网络维护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
划分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事件少数网站引起极大反响,论坛置顶,新闻头条。
3.2、阶段二:信息膨胀、舆论集结阶段
从“是不是?”到“是什么?”
事件的传播一旦进入舆论集结阶段,它在网络上的扩散速度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网络舆论也将随之而起。而这种 “形式上的肯定”并不在于当事人是否出面澄清,更多的表现在强势媒体的参与,让网民认可 “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件”,也就是进入网民的议事日程。在这个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多的表现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的“复制、扩散、交锋”。
从事件扩散的进程来看,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个信息扩散的临界点。通过我们的案例分析⑩发现,临界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势网站参与事件追踪(如:史上最恶毒的后妈),二是传统媒体介入报道(如:带头大哥事件)。
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介入对事件扩散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处在信息扩散临近点上的传统媒体,不仅能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更重要是充当“舆论引导”的角色。传统媒体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和大量的用户群,事件一旦受到传统媒体关注,立刻可以解决网民对“是不是”的疑惑,进而转向了对“是什么?”的关注。从“是不是”到“是什么”,处于临界点的传统媒体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史上最恶毒的妈妈”、“北大引进假人才事件”)
“是什么”阶段是一个网络舆论形成和事件影响力的膨胀的阶段,也是网络舆论偏向的开始。划分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事件是否引起了强势媒体的关注,包括主要的论坛、门户和重要的报纸、电视台。
这一阶段也是网络流言泛滥的阶段。网络流言是指通过BBS、博客等新媒体,传播未经证实或无充分根据的信息活动及其内容。网络流言的放大效应.以几何级数传播,并在转载中不断变异,将个体的危机意识,扩大为群体的非理性共鸣,网络流言往往会扭曲的信息源,属于情绪化的舆论形态。正如李普曼所言“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应”(11)。
因此在北大网络形象维护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事件传播过程中流言来源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加强网络监测,对于某些网民蓄意制造的虚假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制衡。一旦形成流言效应,要尽快通过信息公开与议程设置,建立有效的网络舆论传播秩序,引导正面舆论效果。
3.3、阶段三:社会力量全面介入,网络舆论迈入巅峰
从“是什么?”到“什么样?”
这一阶段事件扩散突破了临界点,参与报道的媒体和网民的响应程度都将呈几何数量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报道和五花八门的评论,各路媒体、草根都会竭尽所能、挖空心思的报料灌水,整个网络空间开始沸腾。这个阶段兴奋的不仅仅是媒体,各种社会力量也都开始全面介入,最终将舆论事件引向高峰。
从事件扩散的进程来看,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个“网民关注度的高峰”。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各种社会力量都介入到这个舆论事件后,整个社会对事件的关注就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体现在内容形式上,各类网站一般会采用头版头条、专题页面、讨论投票、论坛置顶等方式尽可能的吸引网民关注;当事人也会频繁的被邀请到各种电视访谈和专题节目中;纸质媒体则会通过大版面、大图片、长标题、持续报道来体现事件的轰动效果。
从内容来看,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与到事件的报道后,最初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往往很难满足媒体的内容需求,此时各路记者小编、草根网民都将目光投向了网络之外,深入到事件进展过程中。其实在很多事件中,恰恰正是网络媒体的竞相跟踪报道,才将那些原本不会有波澜的事件推向舆论浪尖(南京彭宇事件,北大教师哭穷事件)。在事件的进程中,各渠道获得的信息又在网络中迅速聚合,在各路媒体大篇幅、多角度、高强度的刺激下,网民对事件的关注点也从事件“是什么”进化到了“什么样”。
这个阶段最大特点是“网络上一片欢腾,当事人茫然不知所措” 当事人很难在这个阶段扭转事态发展,关键在于媒体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立场,网民对事态的关注点也从事件本身转到了事件意义。当事人发布的澄清信息,往往会被淹没在网络口水中,舆论一边倒的趋势一旦确立,当事人也就进入了“媒体失语”阶段。
划分这一阶段的标志主要在于网络报道的形式和讨论规模。在报道形式上,最明显的标志是网络专题页面,在论坛中的标志是强力置顶贴,大量的讨论投票。
3.4、阶段四:媒体报道减少,舆论减弱
从“什么样?”到“没什么!”
当舆论事件所能带动的社会资源全部耗尽,网民对事件关注呈现疲态后,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骤减,舆论影响也开始减弱,随后网络中的信息将会呈现极为缓慢的增长态势。
这一过程中的明显趋势是网民关注度的降低比事件舆论消减速度的降低更快。网络事件一旦占据了人们的议事日程,在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直到新的舆论事件产生,人们对事件的关注才会呈现急速下滑趋势,这也体现了网络事件之间的替代性规律。从这个阶段开始,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开始淡化,对信息的需求体现为从“什么样?”到“没什么!”的转变。
划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舆论事件的信息被撤下头条,在论坛置顶贴中消失。
(四)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的传播模型分析及北大形象维护的应对措施
我们将那些事件发生后,由传统媒体最先报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推动的舆论事件称为“传统媒体导向型舆论事件”(如:北大学子卖肉事件)。其传播过程如下图所示:
4.1、传统媒体(12)导入型舆论事件的传播特征
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在事件传播中借助传统媒体的高可信度、稳定的联盟关系、庞大的用户群、广泛的社会资源能够迅速调动起社会注意力,完成网民议程设置。从舆论扩散阶段上看,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可以直接跳过舆论事件扩散的 “是不是”的质疑阶段,进入“是什么”的信息膨胀阶段,并且依靠其广泛而稳定的媒体联盟关系,迅速将舆论引向网络,推动事件进入舆论高峰。如图所示:从“事件发生”到“ 控制点1”的间隔非常短,而从“控制点1”到“社会力量全面介入”这段时间网民关注度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随后迅速降低,直到“控制点3”网络信息数量和网民关注度将会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从功能上看,网络更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网民意见的显露平台。各种意见借助于网络的大规模聚集,能够迅速集结,推动舆论的形成。网民往往是从报纸和电视中看到消息再到网上查找和发表评论,而网民的相应又会带动媒体新一轮的报道,呈现出一个“信息传播在媒体,舆论形成在网络,舆论扩散共努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所引发的舆论事件给北大形象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危机处理时间也更为紧迫,事件传播一旦进入“什么样阶段(13)”,网络舆论将很难控制。
4.2、“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中的北大危机公关对策
第一、定阶段、测规模。首先要根据监测数据确定舆论事件所处的传播阶段,预测事件的网络扩散规模(14),同时要找到在事件扩散过程中传播力最强的媒体进行定向公关,避免舆论偏向。(例如:日立)
第二、多层公关,锁定高层。传统媒体具有非常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在找到事件的引发媒体后,不仅要在针对引发媒体进行交涉,更重要的是要针对上一级媒体(或主管单位)展开行政公关,通过高层媒体引导事件的舆论导向,防止负面影响在全国规模扩散。(例如:cctv 广西 新华)
第三、信息淹没,网络公关。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网站头条和论坛置顶区。事件一旦发生,校方应该尽快联络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尽快撤下头条和论坛置顶区,同时要大量发布正面信息,弥补信息空缺,淹没负面信息。(例如 :李宇春)
第四、关键词屏蔽,搜索引擎公关。如果事件已经进入舆论高峰,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联络主要的搜索引擎,将负面的关键词进行屏蔽,控制舆论再扩散。(例如: 法轮功)
(五)“网络导入型”舆论事件的模型分析及北大形象维护对策
与“传统媒体导入型舆论事件”相对应,将那些最先通过网络传播,在所有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形成的舆论事件叫做“网络导入型事件”(例如:北大教授哭穷)。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信息依赖程度的提高,“网络导入型事件”的发生概率会越来越大。
5.1、网络媒体(15)导入型舆论事件的传播特征分析
“网络导入型事件”的网络扩散过程,完整涵盖了舆论事件网络扩散的四个阶段,在趋势上呈现飘雪模式+爆米花模式。其主要的特点有:
1、初期“是什么”阶段:信息传播快,舆论增长慢,影响人群主要是信息发布网站的固定读者。
2、信息扩散过程中往往包括两个临界点,一是网络媒体大量转载阶段、二是传统媒体大量转载阶段。
3、网民关注度达到顶点后,网络舆论高峰随之而至,随后网民关注度和网络舆论都会大减。
典型案例: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对此案例不做详细分析,仅将陈冠希近一个季度的网络关注度曲线图(16)列出。
5.2、网络导入型舆论事件中各阶段的危机公关策略:
5.2.1、“是不是”阶段的北大形象维护
与北大相关的“舆论事件”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相对比较容易控制,主要措施体现在三个方面:
a、校方积极反应,尽快澄清事实。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备受质疑”的阶段,各方力量都在想尽办法验证事件的可靠性,当他们无法得到确切信息时,往往会在报道中使用一些类似于“校方对此表示沉默、校方拒绝透露任何消息”等类让人浮想联翩的新闻语言来加速事态的蔓延。
b、网络媒体要公关,搜索门户是关键。根据2月份进行的“网民信息接触与传播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当人们想要了解某件事件信息,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是网民首选的两种方式,分别占到90.51% 和 82.91 %,N=158。(如下图)。因而校方应当尽快联络主要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避免相关信息在事件澄清前出现在网站首页和论坛置顶区,同时要尽量控制搜索引擎中的负面信息。
c、传统媒体要公关,报道时间要延缓。虽然事件由网络引发,但一旦传统媒体参与报道,势态的扩展会远远超出校方的控制范围。因而在事情明确之前,尽可能的延缓和避免传统媒体参与报道,直到应对政策出台后,尽快通过传统媒体发布校方信息。5.2.2、从“是什么”到“什么样”阶段的北大形象维护
如果舆论事件在这两个阶段才被发现,舆论控制非常困难,但仍有较为可行的控制策略。主要是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推动舆论事件速度上的差异。
如上图所示,最前面的绿线为“传统媒体导入型事件”的网民关注度曲线,蓝色为“网络导入型事件”的网民关注度曲线。传统媒体在舆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个“是不是”的质疑阶段,因而在舆论引导速度上要快于网络。在北大形象维护过程中,应对这类由网络引发的舆论事件,事件一旦进入扩散期,应该将公关重点放在传统媒体电视报纸上,通过传统媒体发布大量最新事态,由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来引领新的舆论导向,并通过正面信息的大量传播淹没负面消息的影响力。毕竟传统媒体的信任度、号召力要远高于网络,而且在信息内容上也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传统媒体大量发布信息后,要尽快开始以“新闻转载跟踪(17)”为重点的网络信息监测和网民注意力监测,对正面和负面两个方向信息的转载路径和传播效果进行监测,发现并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根据网民关注度的变化,及时的调整校方的危机应对策略。
5.2.3事件进展到“没什么”的消减阶段
这个阶段,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已经很低,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无限存储性和关联性,其信息“回溯力(18)”很弱。即便后来的报道颠覆了前面报道的观点,前面的报道还是在网上,人们可以很容易查询阅读。(例如,在cctv张斌事件中,mop虽然早已将信息删除,但其报道页面仍高居点击排名第二位)。因此,学校应该继续采取“信息淹没策略(19)”,通过不断的发布正面新闻来包围负面新闻,削弱负面新闻的影响力,把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压制”到人们轻易找不到的边角落里,并对事件的网络关注度(20)进行密切监测,以防事态再度蔓延。
第三篇:浅谈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
浅析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
———以高校学生干部为例
摘要:当代大学生形象如何,特别是学生干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学生干部必须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塑造良好的形象。
关键词:大学生 形象塑造 干部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单纯的学业有成已经不能衡量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形象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话题。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力量。良好的形象是其良好综合素质的外化,也是自我修养水平的体现。如何按照新时代的需求塑造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形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之一。
一、个人形象的概念
从公共关系的理论说,形象是公关主体相关信息在社会扩散的结果,是公众对公关主体的看法和评价,是公关主体留给公众的印象,是公关主体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的综合表现形式。
“个人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态和精神风貌,是对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整体印象的概括。一个人的“形象”不仅是个人文明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不仅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要求。“个人形象”被视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张极为重要的“名片”;同时良好的“个人形象”也是对交往对象的一种尊重与礼貌。大学生形象,从总体来说,是公众对大学生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综合印象。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是为一定的组织、机构及个人在社会公众中树立美好形象。塑造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组织及个人应通过各种公共关系活动,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形象有利于顺应大势,适应环境,使组织及个人在生存、竞争、发展中不断充实、成熟和壮大。
二、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全面塑造大学生的形象,不仅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
1、大学生形象塑造体现高等教育目的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高速发展,已由过去的“精英型”教育转向“大众型”培养,在校大学生数快速增加,但其综合素质比过去有所下降。在目前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具有良好形象的大学生。
2、大学生形象塑造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智、体、美、劳“五育”就构成了教育的系统工程。因此,“五育”是建造新型人才的基本要素,是“四有”新人成长的客观要求,缺一不可,也是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所提倡的大学生形象塑造正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3、大学生形象塑造是青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青年期是塑造形象的黄金时期。青年期是人生旅程的开端,一个人的形象也是从青年时期形成的,风华正茂的青年大学生尤为如此。青年期的到来所引起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显著变化,构成了形象塑造的最强有力的内在动因,并由此伴随大学生自我意识而萌生的爱美心理,构成青年人塑造形象的最强有力的内在要求。
三、结合自身谈“内外兼修”高校学生干部形象
按照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规范塑造自我,是对大学生形象最起码的要求。我们应该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大方面对大学生形象塑造加以教育和引导。
(一)追求人的自然美。人的自然美,又叫做人的外在美。它包括仪表、礼节、谈吐、举止。
1、仪表
仪表是人的外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提升个人形象的外在条件,归根到底是为了显露人体之美。自然的容貌是父母给的,很难改变,但仪表却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是表现修养风度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做到干静整洁,不应过分强调名牌,女生不宜打扮得过于妖艳,要与大学生的青春活泼的形象相符。
2、礼节
礼节作为人们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的言谈举止是否合乎礼仪,显示出内在文化修养的高低,当然也是组成风度的一束光芒。
3、谈吐
高雅机智的谈吐最能显示人的修养风度。谈吐中的机智能使谈吐具有幽默和潇洒大度的特征。作为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之外,需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学识智慧的厚度,从而使自己的言谈逐步高雅机智,表现出良好的修养风度。
4、举止
举止是提升个人形象的行为条件,是有文化教养、道德境界高尚的外部表现。大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大学生应该讲文明、讲卫生、爱护环境,恋爱的大学生在大厅广众之下,不应勾肩搭背,更不能在教室等公众场合亲吻拥抱。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还要注意礼仪、礼貌,具有礼让精神。
(二)追求心灵美。心灵美,是决定人美与不美的最主要的因素,它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学识等方面。仅仅追求美容,美的躯壳,那就是空洞的,也是不能持久的。正如莎士比亚说的“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
1、思想政治修养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是大学生形象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高等教育中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直接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干部应当坚定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坚定地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要注重锻炼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分辨政治是非的能力,能够联系实际地准确地认识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
因此,学生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培养饱满的政治热情,关心时事,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并从中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实施情况及取得成就,以得到教益。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培养敏锐的政治眼光,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道德修养
大学生要求人格的完善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道德理论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和情操。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主要表现在善良、正直、谦虚、合作等方面。
善良是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事物的爱心,这是人性的基础。善良的心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时,便焕发出美的光彩。
正直、诚实、坦率是做人的一种风格。正直的人总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与虚伪鬼崇、两面三刀的苟且小人相对立。
谦虚,是建立在对自己和他人正确估计基础上的一种人生态度。谦虚的人总是谦和平静、虚怀若谷,与自高自大、心胸狭窄相对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因为谦虚的人对自己有一种永不满足的要求,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又总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因此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亲切谦和的关系,也更容易做到团结友爱。合作,在当前科技日益发达、分工日益细化、信息日益繁多的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善于团结协作,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3、文化修养
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对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当代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首先,学生干部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取得优异成绩,做同学们的表率。同时还要学好人文社科、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其次,作为学生干部,是学生的代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自然应当反映学生的心声,同时还要传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安排,很好地发挥中介作用。所以必须拥有一颗火热真诚的心,并投入满腔的热情去工作。
第三,当今社会,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手段已经达到了几乎无所不能的程度,我们大学生要积极迎接挑战,必须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并提高自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本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伟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加上智慧和才能使人的一生更有价值和意义。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生实践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理想目标,他的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不安于现状、永不满足、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所在。
当前我们已跨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的大学生,一个形象好的大学生,是时代对每一位大学生寄予的重托与厚望。
第四篇:浅谈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浅谈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90后大学生
不知从何时开始,关于现代大学生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堕落、酗酒、颓废、自私。。似乎都成了这个时代人们眼中大学生的标签。
其实当自己真正听到时,内心非常凄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可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在当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个人言行举止的好坏都会被搬上台面,暴露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还记得前些日子在新浪微博闹得满城风雨的微信事件吗?某地一女大学生竟会为了区区一个iphone4s而求包养,一个iphone4s充其量不过五六千,犯得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吗?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件在现代并不少见,同时这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爱慕虚荣,社会化、拜金主义已经充斥了大学生的生活。很多人评价现在的大学生缺少了一份对理想、对自我精神世界富足的追求,相反的,对于物质的需求愈演愈烈,这何其不让人痛心,不让人惋惜?
当代很多大学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问题,不在乎别人对其的看法,依旧我行我素,追求所谓的个性。没错,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可是在追求个性的同时,所引发出的一系列不文明现象却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是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衣冠不整、满口粗话、随地吐痰。。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已深深的为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人们都说,现在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可在现在看来,这些所谓的“栋梁”正在啃食着中国礼仪之邦的荣誉啊。因此,关于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形象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要想塑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形象,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不断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自信、自立、自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衣领白、没有污渍、整洁干净就是所谓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能单纯地以为服饰的华美昂贵、品牌的名声大小、质地与做工的好坏就能彰显个人的品味;不能单纯的认为手上有苹果系列、身上穿着国际大牌就是人中龙凤,国之栋梁。相反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外表美虽然重要,但内心美更是自我的财富。虽说个人的风度和魅力不是先天的,但是只要你善于注意从平常生活做起,举止自然潇洒、稳重大方,谈吐自然得体、文雅风 趣,待人真诚、热情、宽容、大度,遇事沉着冷静、自信果敢,再辅之以适度的修饰,那么风度和魅力将自然而然的在你身上流露。同时在穿着方面不要刻意去追求、打扮,把握一个适度原则,干净整洁、大方得体,表现出属于大学生应有的青春本色,那我想你的外表应该达到了十全十美。而内心的美好,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自我修养过程。它不仅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微笑地面对生活;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努力奋斗,勇往直前,为梦想而战;以及一个强健的体魄,去迎接各种未知的挑战与挫折。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要摆正态度,并有一颗坚强与自信的心,永远坚信自己是最强的。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踏实做事,使自己的道德人格不断完善,为以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应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立足于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只要我们大学生塑造了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祖国的明天将会因我们而更加灿烂与美好。
第五篇:张彦杰—论文—网络环境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论文题目:网络环境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学号:2010130342
姓名:张彦杰
网络环境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张彦杰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摘 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和网民已成为网络的主角,而警察形象作为政府机关的形象代表,关系到政府形象、国家形象、警民关系的重大问题。现实生活中,由于网络的便捷性,警察的行为、作风很容易被媒体和网民捕捉到,将其呈现到网络上,引发网民对事件的大讨论,进而影响公众对警察素质的判断。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影响警察形象的主要因素及建设警察形象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重新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警察形象;媒体;网民
1.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互联网在中国正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达3850.4亿元,据专家预测未来三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网络媒体和网民已经成为扮演网络的主人公。同时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给人们带来了随时能够网上冲浪,随时发布信息的机会。但是,由于这些特性也使得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假新闻、假信息充斥其中,使得人们无法了解事情的真相,无端引起社会上的骚动和混乱。尤其是近些年,网络上不断炒作的个别有损警察形象时间,使得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不断受损。人民警察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政府机关的形象代表,警察形象问题是关系到政府形象、国家形象、警民关系的重大问题。
2.网络环境中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
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是建立在警察价值实现程度和警察群体精神风貌基础上,并给予人民群众的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警察形象关系到警察组织的社会凝聚力与整合功能的强弱,良好的警察形象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外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是警察权威和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各级公安机关推行政策并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警察形象能够产生良好的信誉,是警察组织生命力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组织的目标和行为的实现,是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保证之一。但现在随着社会及网络的发展,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包括诸如网络媒体,网民及警察自身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警察形象的建设和发展。
2.1 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网络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对优秀人民警察先进事迹的宣传、重特大案件破获等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网络媒体的放大功能使得像“孙志刚案”、“刘涌案”等典型案件得到社会及群众监督,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的建设进程,改变了以往警察强硬执法理念。但是,一些个别警察的违法乱纪行为在网络媒体的炒作下,引起了广大群众强烈反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形象产生了质疑,影响到了整体人民警察队伍的形象。
(1)传播优秀警察先进事迹。
2004年,网络媒体上重点宣传的“人民公安的楷模任长霞”事迹,使得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女局长的形象尽人皆知,尤其是河南人民称赞任局长为“任青天”、“任妈妈”时,多少人潸然泪下,她是全国190万公安民警学习的楷模,是我国优秀公安民警中的典型代表。网络媒体利用其时效性、广泛性的优势对任长霞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得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另外,每年由公安部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也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及宣传,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众多门户网站都对此项评比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重点宣传,使得每年的评比都成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聚集的盛会,众多优秀警察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通过网络媒体向世人进行了展示。同时,广大网民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这一评比,发表自己的感言及想法,使得每年的评比时期都会掀起一场学习优秀民警、学习先进楷模的热潮。
(2)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自我警醒,规范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形象建设。绝大多数媒体在报道关乎警察形象危机的事实时,也是着眼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履行作为媒体的权利和职责,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因此,当客观、真实的警察形象危机被媒体披露或报道时,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应当引以为戒,进行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对照查摆存在的问题,深挖根源,敢于直面媒体的“亮丑揭短”,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回应媒体的关注和质疑,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化“危机”为动力。
(3)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的警察形象成为部分媒体的卖点。
由于极个别媒体和记者对所谓的群众提供线索不加甄别,不深入走访调查,偏听偏信,为“新闻”而“新闻”,把一面之词当成热点,把夸大事实作为卖点,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大肆渲染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提高所谓“影响力”,杜撰、编造与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人为造成了警察形象危机。如2003年5月22日,郑州某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的严重失实报道,此报道见报后一天内,包括几家国内著名网站在内的30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在记者的笔下,原本数人殴斗变成了百余人群殴,警察根本没有开枪却被编造为连鸣8枪。应该说,新闻媒体曝光丑恶,是媒体的重要功能,本无可厚非,但是媒体一定要考虑到,任何一次舆论监督,就其目的与效果而言,不外乎匡扶社会正义、规范伦理道德、服务党和人民,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公开问题、缓解矛盾,而不是反过来添乱,不能仅仅为了捕捉耸人听闻的“看点”和“卖点”而忽略了报道的负面影响。
2.2 网民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网民已经逐渐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主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进步,移动网络的普及,任何一个人在每个角落都能够做到随时与网络世界的联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关警民事务、警察执法办事及警察的行为作风的信息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以微博、视频及BBS发帖的方式呈现在网络中。再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和广泛性,这些发布到网络上的信息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全国,进而引起广大网民对事件的议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故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已经成为影响警察形象的重要因素。
每一个网民都既身处于现实世界,又同时处于网络世界。现实生活中每个网民的亲身经历都无形中塑造了警察在每个人心中的印象,而生活中的对警民事件的目睹也进一步造就了警察在每个网民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即有好的,又有不好的。再如,由于现实世界中由于警民纠纷引起的民众对警察的成见,往往会把这种成见通过发生的时间诉之于网上,当事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扭曲事实,夸大其词,引发广大民众对事件的讨论。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广大网民心中警察的形象。例如:2011年7月17日上午10点,一篇《汨罗市公安局干警为删帖殴打网站管理员》的帖子,出现在红网论坛,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原帖称,岳阳汨罗市公安局民警徐江、徐卫兄弟,因家属所开酒楼遭网友投诉使用“潲水油”,要求网站管理员彭友删帖不成,继而殴打彭友,并在派出所威胁前往协调的宣传部副部长胡文龙。但该案经过记者调查,发现发帖的内容基本属实,但当事警察接受记者的采访的说法是:没有打人,清者自清。类似的事件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舆论的影响更是进一步加重了警察形象的危机。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网民称赞警察的信息,例如:2011年,山东泰安警察调查德州命案时与歹徒相遇,歹徒开枪射击警察,引发警匪枪战,最终导致2名警察1名协警死亡,另有3名警察、1名协警、2名民众受伤。目击人在网上发帖说:亲眼看到了民警奋不顾身生擒歹徒的情景,我们的人民警察再也不是我心中的那种贪生怕死的情景。
再如2011年商洛一协警许鹏涛因身穿警服模仿神曲《忐忑》自拍视频而走红网络。但令网民没预料到的是,这段视频上传之后,却改变了拍摄此段视频的3名协警的警旅生涯,他们被商洛市交警支队商州大队予以辞退,理由是“不遵守纪律,私自拍摄视频,已经严重影响了交警的形象!”。而对于领导对其的处罚更是引起了广大民众对这件事的讨论。
2.3 公安机关自身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每一位民警都是公安执法主体的一份子,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能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名誉,而且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1)少数民警执法思想不端正,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在头脑中没有牢固根植。少数民警传统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代法,以权代法,以“法”代法等传统心态时而作祟,导致有法不依。作为公安机关,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根本表现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而少数民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接警不出警,执法不作为,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办关系案、人情案,以权谋私。有的认为自由裁量权可以任意支配,以情绪代法,以人情执法,以利益量法,践踏法律威严,败坏警察形象,严重损坏公安执法公信力。
(2)民警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执法主体素质不高。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安机关进人成分一直较为复杂,虽然近年实行凡进必考,但个别地方把关不严。这些人从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特别是法律知识等方面,与警察院校科班出身的人员相比差距甚大。随着我国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警察素质较以往虽有很大提高,但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及职业原因,其本身被赋予太多诸如公平、正义、诚信等光环,一旦个别警察徇私舞弊、贪污腐败、涉黑涉恶,会严重败坏警察的整体形象。
(3)公安机关的体制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物的大流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矛盾的激增、违法犯罪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现有警力越来越难以满足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需要,给社会公众造成不好的印象。同时,在“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分级领导体制下,各级公安机关在人事、财政方面受制于地方政府。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把警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致使公安机关的办公经费远不能满足实际经费的开支,各种经费的短缺往往靠公安机关自己搞“创收”来填补,这势必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致使警察形象受损。
3.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新时期公安机关对新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安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2)有利于深入贯彻和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需要。
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与其一脉相承。通过形象建设,人民警察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3)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人民警察作为法律权威的维护者和执行者,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法治社会的评价,关系着法治社会构建的成败。因此,只有良好的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4)有利于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树立。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人民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
(5)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人民群众是人民警察的坚强后盾和力量之源,人民警察最大的政治优势便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了解,增进交流,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信任和支持,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
4.网络环境下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具体做法
警察形象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建设警察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警方危机舆情处置机制,引导网络舆情。
树立与媒体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与合作。高度重视涉警危机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对于突发事件和重大案件,坚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用客观、公正、翔实的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对涉警负面新闻事件,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可连续发布善后措施及查处结果;对歪曲事实、蓄意诋毁公安队伍形象的报道要在核查事实的基础上,态度鲜明地予以澄清。强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加强与版主、网管等从业人员的沟通协作,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平时,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与具有舆论话语权的关键社会群体的联系与沟通,注重发挥第三方的舆论引导作用。并需要在每次危机之后,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形象矫正工作。对内,应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总结经验教训,使每一个警察清楚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起到警示作用;对外,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的问题与影响,采取切实的措施整合警察形象危机。
(2)加强对媒体的规范、引导、利用、管理。
首先,增进与媒体的感情。全体警察应当改变对媒体的抵制态度,学会接受媒体,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堵”为“疏”。当前最直接的办法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和新闻通报制度,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媒体提供信息,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为网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其次,加强媒体对警察的正面宣传。引导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大对警察舍生忘死、公正执法等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形象“代言人”作用,有助于网民正确认识和评价警察,进而理解、支持公安工作,从而促进网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再次,减少媒体的失实报道。(1)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媒体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向有行政立法权的政府提出立法建议,出台或健全相关行政立法规范媒体的行为。比如,云南省努力探索“用制度管理代替人为管理,用定量管理代替定性管理”的媒体管理新思路,研究制定了《云南省新闻媒体奖惩办法》和《云南省新闻媒体负责人考核管理办法》,使对媒体的管理走向了科学化和规范化。(2)利用行业协会管理新闻媒体。由行业协会对媒体的日常监督管理、虚假失实新闻的调查认定、涉媒投诉举报、媒体纠错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公安机关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对行业协会进行宏观管理、导向管理和舆论引导。(3)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公安机关可以委托记者等媒体行业协会,对新闻媒体的责任编辑和一线记者进行集中培训,并实行“负责任媒体”的公开承诺和宣誓制度;督促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建立虚假新闻社会公示制度,根据失实报道产生的社会影响轻重程度,由行业协会发布公示公告,澄清事实,消除社会影响。
(3)培养网民的道德素养,提高网民的理性辨识能力。
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方式,它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来评价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从习俗中演化出来的,它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着社会控制作用[13]。可见,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由于其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因此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这是因为,尽管网络交往是虚拟的,但其行为主体毕竟还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因此,对民众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网民的理性辨识能力,使他们能进一步理性正确地看待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4)不断增进警民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实现警察良好形象的目标,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社会和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认知度”。这种认知度主要表述为公安机关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的深度和知晓的广度。沟通则是警察提高自身“认知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搭建互动交流、沟通联系的警民平台。一要搭建畅通民意的交流平台。要充分借助人大、政协、媒体等力量,逐步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完善每户网站、警务、公务热线,广泛推广民主洽谈会、公安民进“大走访”等有效方式,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地方可说、怨有地方可诉、难有地方可解。是由地方办,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要搭建展示形象的宣传平台。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公安工作的热点、亮点、闪光点,大力宣传公安机关所作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公安队伍的模范典型,教育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民警,信赖民警,唤起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强警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三要搭建双向联系的互动平台。有互动才能和谐共振。公安机关要坚持警务公开,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要通过建立月警情通报制度、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多种形式,拓展同人民群众双向联系的渠道,实现与群众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要开展各种各样的警民联谊活动,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通过开展便民、利民、为民的警民互助活动,密切警民关系,增进警民感情。
(5)从警察自身做起,做到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好开端。
首先,在组织上,根据公安部的指示精神和公安机关自身的性质,探讨符合我国国情、高效统一的警察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警察组织机构,不断实施科学、合理的警务管理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的警务管理方式。在警务装备和警务风格上,要在积极推进公安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恢复并发挥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警察的服务意识,避免出现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要依靠社会力量,采用主动预防型警务策略,对犯罪实施综合治理。在工作评定标准上,不能单纯以犯罪率、破案率、逮捕率等数量指标作为工作优劣的标准,还应该重视警察在解决问题和吸引公众参与预防犯罪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将其纳入综合评估体系,以综合指标评估每位警察的工作,以此提高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创新和改善警察教育训练机制以提高全体警员的素质,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绩效考评制度。
其次,在对待人民上,做到亲民、爱民、为民。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公安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构建新时期下健康和谐的警民关系,完善公安机关的执法功能,树立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追求“忠诚、责任、公正、民生”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工作中自觉践行“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公安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成为真正的人民警察。
最后,在执法上,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践行执法为民就要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不失之偏颇,要罪刑法定,要罚得其所,不能轻罪重罚,重罪轻罚。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法律规定,做到防错、防漏,处罚要一视同仁,公平适度,不枉不纵。执法行为要规范化、科学化,用文明的方法办事办案,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只能使用法律所允许的强制方法和手段,而且要有足够的执法艺术和智慧,做到既符合法律规范,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新时期人民警作为执法者,必须守法、学法、知法、懂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样才能做到公正执法,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正确运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
结束语
现代社会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联系和影响。警察形象的塑造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更是遇到了很大的危机。警察形象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其塑造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建设良好的警察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探讨网络环境下影响警察形象的各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建设良好警察形象的具体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郝文江.重塑网络媒体上警察的良好形象[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2]满宁.试论警察形象建设[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69(14).[3]杨炯,杨永生.轮媒体与警察形象的关系[J].公安教育.2006,1.[4]蔡蓉英.警察网络形象建设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9,140(4).[5]皮中旭.警察形象危机之应对措施探讨[N].法制在线.[6]刘海燕.论媒体宣传对警察形象的影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9(6).[7]黎慈.论网络舆情引导与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构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23(2).[8]邓绍秋.警察形象负面影响原因探究及对策[J].湖湘论坛.2007,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