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合资源 务实创新 全面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上新水平
整合资源 务实创新 全面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上新水平
老河口市辖1乡7镇2个办事处,24个城乡(市)社区,219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032平方公里,人口52.6万,其中妇女26.1万人,占总人口的50%。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本着“求创新、强基础、增活力”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
一、争取党委重视,把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
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市四大家领导、各乡镇办、市直各部门明确一名领导同志分管妇联和妇女工作,组织部门分工一名领导负责党建带妇建工作,切实强化对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领导。市委、组织部等先后出台了河办文【2010】9号、河办发【2010】4号《中共老河口市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易于操作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共建联动机制。建立党、妇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组织18个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座谈交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党建与妇建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年初由市委组织部和妇联共同确定考核重点和实施细则,与各乡镇办事处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与党建工作同步考核。对工作责任落实好、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妇女干部健康成长
一是争取女干部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的协调督办作用,推动两纲中妇女参政议政重要目标的落实,市委专门提出了“市直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要达到100%,乡镇办事处领导班子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的工作目标,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女干部。研究领导班子配备时,女干部达不到规定比例,方案不议,班子不调。市妇联建立了女干部信息库,对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800多名女干部以及各界妇女人才纳入信息库。对优秀的女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
二是提升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市把女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女性素质工程”充分发挥妇联活动载体和远程教育阵地的功能作用,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举办各类应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开展“万名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加强与劳动、农业等部门的配合,开展不同类型的女性技能培训。上半年,共开展劳动技能及农业技术培训32场次,培训妇女4000余人,有效促进了女性人才成长。市妇联还抓住“三八”活动契机,开展全市妇女干部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济、计划生育、家庭教育、妇女保健等方面,参培人数共计300余人。先后组织300多名女干部到偏远村组驻村帮扶,到党政机关跟班学习,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到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一线接受锻炼,提高了女干部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是加大优秀女干部的推荐力度。在各级妇联组织及时配备优秀的妇女干部,及时把优秀女干部推荐到各级领导岗位。近年来,我市53名女干部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进入市直单位领导班子,17名女干部进入乡镇办事处党委领导班子,并为243个村(社区)配齐了妇女专干,全市乡局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女干部所占比例达到20.8%,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达到92%。
四是着力开发妇女人才人力资源。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加强对女能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科技致富“领头雁”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积极做好“巾帼示范岗”自查互查工作。实施“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支持行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和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进步,召开全市女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促进女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实行市四大家女领导包保女大学生村官制,利用春节、“三八”等节假日走访慰问对口帮扶女大学生村官,送去励志书籍及日常生活用品,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女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逐渐锻炼成才。
五是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活力。我们坚持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主体活动融入党建带妇建的工作中,将一批素质较好、学历较高、头脑灵活的妇女着力培养成女能人,将一批有经营头脑、有组织能力、有突出贡献的女能人培养成女党员、女干部;让女党员、女干部带头发展,带领妇女群众发展,进一步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活力。
三、夯实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争取将妇女组织建设列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妇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在组织部门开展党内重大教育活动时,积极同步部署妇联组织主题教育;在基层党建“三级联创”中,同步开展妇建“三级联创”;在研究发展党员工作中,积极推荐优秀女党员。在村支两委换届工作中,同步安排,确保妇女进两委。
二是基层妇联组织得到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我们以全市深入开展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五个基本”活动为契机,创新推动城乡党建带妇建工作,实现了城乡妇联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的有机结合,积极搭建城乡互动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联共建活动,激发了妇女工作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是有些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发挥比较好。有一些基层妇联组织以发动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妇女开展各类活动,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的进度,特别是对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妇儿发展纲要、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的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是争取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基层妇建。对软弱瘫痪基层妇联组织,争取党建指导,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培育巾帼科技示范户;依托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立了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并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和女党员干部参与远程教育考核激励机制,规定每个月至少组织集中学习3次以上,同时,把每次学习的签到册、会议记录、培训内容、讨论情况、反馈意见等收集、归档,作为考评党员干部的依据之一。通过学习教育,对促进妇女巾帼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
五是狠抓基层妇女组织的创建。坚持党的组织建到哪里、妇联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在市直单位、乡镇办事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妇联组织。按照共建、联建、挂靠建等妇建模式,新建两新妇女组织70家,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成立妇联组织10个,拓展了妇女工作领域,实现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覆盖。
六是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召集妇女代表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调研等活动,研究解决妇女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七是建立示范点创建机制。为推动全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各级妇联组织制定有效措施,严格创建标准,用3年时间,在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四个层面建立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市级样板。同时,开展乡镇级基层妇女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
八是进一步优化女性人才发展机制。做好女性人才状况调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妇女社团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类妇女社团组织健康发展。继续充分发挥市女企业家协会作用,为女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九是积极加强基层妇女阵地建设。在城市社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和完善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为主要形式的妇女儿童文化教育阵地,以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服务阵地,以维权咨询站、法律援助中心、维权热线为重点的维权工作阵地;在农村,将妇女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设中,市妇联先后投入2万余元,大力推进妇代会工作室和妇女活动室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等资源优势,基层妇女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几年来,老河口市的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全市妇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整合资源 务实创新 全面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上新水平
整合资源 务实创新 全面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上新水平老河口市辖1乡7镇2个办事处,24个城乡(市)社区,219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032平方公里,人口52.6万,其中妇女26.1万人,占总人口的50%。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本着“求创新、强基础、增活力”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
一、争取党委重视,把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
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市四大家领导、各乡镇办、市直各部门明确一名领导同志分管妇联和妇女工作,组织部门分工一名领导负责党建带妇建工作,切实强化对党建带妇建工作的领导。市委、组织部等先后出台了河办文【2010】9号、河办发【2010】4号《中共老河口市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易于操作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共建联动机制。建立党、妇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组织18个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座谈交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党建与妇建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年初由市委组织部和妇联共同确定考核重点和实施细则,与各乡镇办事处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与党建工作同步考核。对工作责任落实好、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妇女干部健康成长
一是争取女干部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的协调督办作用,推动两纲中妇女参政议政重要目标的落实,市委专门提出了“市直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要达到100%,乡镇办事处领导班子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的工作目标,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女干部。研究领导班子配备时,女干部达不到规定比例,方案不议,班子不调。市妇联建立了女干部信息库,对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800多名女干部以及各界妇女人才纳入信息库。对优秀的女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
二是提升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市把女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女性素质工程”充分发挥妇联活动载体和远程教育阵地的功能作用,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举办各类应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开展“万名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加强与劳动、农业等部门的配合,开展不同类型的女性技能培训。上半年,共开展劳动技能及农业技术培训32场次,培训妇女4000余人,有效促进了女性人才成长。市妇联还抓住“三八”活动契机,开展全市妇女干部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济、计划生育、家庭教育、妇女保健等方面,参培人数共计300余人。先后组织300多名女干部到偏远村组驻村帮扶,到党政机关跟班学习,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到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一线接受锻炼,提高了女干部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是加大优秀女干部的推荐力度。在各级妇联组织及时配备优秀的妇女干部,及时把优秀女干部推荐到各级领导岗位。近年来,我市53名女干部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进入市直单位领导班子,17名女干部进入乡镇办事处党委领导班子,并为243个村(社区)配齐了妇女专干,全市乡局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女干部所占比例达到20.8%,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达到92%。
四是着力开发妇女人才人力资源。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加强对女能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科技致富“领头雁”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积极做好“巾帼示范岗”自查互查工作。实施“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支持行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和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进步,召开全市女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促进女大学
生村官健康成长。实行市四大家女领导包保女大学生村官制,利用春节、“三八”等节假日走访慰问对口帮扶女大学生村官,送去励志书籍及日常生活用品,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女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逐渐锻炼成才。
五是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活力。我们坚持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主体活动融入党建带妇建的工作中,将一批素质较好、学历较高、头脑灵活的妇女着力培养成女能人,将一批有经营头脑、有组织能力、有突出贡献的女能人培养成女党员、女干部;让女党员、女干部带头发展,带领妇女群众发展,进一步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活力。
三、夯实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争取将妇女组织建设列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妇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在组织部门开展党内重大教育活动时,积极同步部署妇联组织主题教育;在基层党建“三级联创”中,同步开展妇建“三级联创”;在研究发展党员工作中,积极推荐优秀女党员。在村支两委换届工作中,同步安排,确保妇女进两委。
二是基层妇联组织得到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我们以全市深入开展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五个基本”活动为契机,创新推动城乡党建带妇建工作,实现了城乡妇联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的有机结合,积极搭建城乡互动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联共建活动,激发了妇女工作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是有些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发挥比较好。有一些基层妇联组织以发动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妇女开展各类活动,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的进度,特别是对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妇儿发展纲要、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的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是争取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基层妇建。对软弱瘫痪基层妇联组织,争取党建指导,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培育巾帼科技示范户;依托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立了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并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和女党员干部参与远程教育考核激励机制,规定每个月至少组织集中学习3次以上,同时,把每次学习的签到册、会议记录、培训内容、讨论情况、反馈意见等收集、归档,作为考评党员干部的依据之一。通过学习教育,对促进妇女巾帼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
五是狠抓基层妇女组织的创建。坚持党的组织建到哪里、妇联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在市直单位、乡镇办事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妇联组织。按照共建、联建、挂靠建等妇建模式,新建两新妇女组织70家,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成立妇联组织10个,拓展了妇女工作领域,实现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覆盖。
六是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召集妇女代表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调研等活动,研究解决妇女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七是建立示范点创建机制。为推动全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各级妇联组织制定有效措施,严格创建标准,用3年时间,在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四个层面建立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市级样板。同时,开展乡镇级基层妇女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
八是进一步优化女性人才发展机制。做好女性人才状况调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妇女社团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类妇女社团组织健康发展。继续充分发挥市女企业家协会作用,为女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九是积极加强基层妇女阵地建设。在城市社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和完善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为主要形式的妇女儿童文化教育阵地,以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服务阵地,以维权咨询站、法律援助中心、维权热线为重点的维权工作阵地;在农村,将妇女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设中,市妇联
先后投入2万余元,大力推进妇代会工作室和妇女活动室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等资源优势,基层妇女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几年来,老河口市的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全市妇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第三篇: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我们需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认为重点需要做到“六个创新”、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创新班子建设机制,在提高能力素质方面下功夫。党的基层组织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改善班子整体结构。要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行为,完善初始提名、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和有效监督等相关制度,实现由“人管人”向由“制度管人”的根本转变。要适应深化乡镇综合改革的要求,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采取“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方式,选拔一批熟悉农村和经济工作,具有管理、法律、财务、科技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党支部成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坚持“两推一选”的基础上,拓宽视野,积极探索实行“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的有效办法。在实施好“科技富民行动”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落实工作,实现驻村大学生村官覆盖行政村,不断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培训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把基层领导班子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培训,不断提高其领导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要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保障培训工作需要。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积极选送优秀干部到上级和先进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探索建立学时学分、教育培训登记管理等制度,不断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要切实转变乡镇党委、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镇党政班子议事规则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和组织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本领。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务工作者,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好社区、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待遇和生活保障问题,为他们干事创业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工作,营造优秀农村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在打造队伍先进性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经常性地加强党员教育,引导党员用新知识新本领充实提高自己,在各行各业中争当行家里手,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进一步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管理的实效性。要与党员从事的职业、所做的具体工作、所处的工作环境相联系,针对党员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关心和帮助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落实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解决党员的困难与解决群众的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网络,立足于“管得住、管得活、管得好”,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积极开展为流动党员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提供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务工维权、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困
难救助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按正常程序进行组织处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战斗力。
三是创新党组织机构设置,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方面下功夫。适应全旗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和做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格局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总结完善“支部+协会”、“支部+经合组织”等有效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把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农牧业产业链条、农村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上;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村行政管理范围扩大的实际,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通过设立办事处,采取座班制、代办制、巡回服务制等办法,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等实际问题;针对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实际,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努力通过建立“楼宇党支部”、“单元党小组”等形式,将在社区中的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同时,不断创新组建形式,采取联建、依托、挂靠等形式,切实做好“两新”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工作。
四是创新服务内容,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下功夫。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这一核心职能,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注重激励、确保实效上加大力度,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农村和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等,凝聚党员力量,服务人民群众。要在总结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结对帮扶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党员服务日等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指导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宽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服务群众的渠道。
五是创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的决定要充分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发挥作用的能力。探索党内选举制度新实践,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基层党组织成员候选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式,增进党员或党员代表对候选人情况的了解。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采取党员群众评议党员领导干部等形式,组织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充分发挥基层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基层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六是创新工作机制,在形成工作合力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发挥好党组织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作用,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努力实现各类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大力推行“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组织联建模式,实现城乡组织联建;坚持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社区挂职锻炼,实现城乡工作互动;开展机关与农村、机关干部与农村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城乡活动互联;引导教育、公安、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结合各领域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在农村继
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在城镇深入开展创“社区综合党建示范区”、“双扩双创”等活动,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要大胆鼓励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培育和挖掘一批基层组织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加大推广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指导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第四篇:创新工作载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
创新工作载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
李沧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特有的区域位置和基层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给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一些新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李沧区以新思路、新视野、新创造创新工作载体,探索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载体,着力抓好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李沧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难”:一是制度落实难。上级出台了许多制度在个别基层组织中没有得到落实,成为“睡眠制度”。二是干部素质提高难。个别班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成为“落伍干部”。三是“两委”关系协调难。个别村“两委”成员职责分不清,位置摆不正,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形成“两张皮”、“两套车”,变成了“同磁关系”。四是党员教育管理难。社区党员尤其是部分退休党员,回到社区后,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口袋党员”。
为激发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实现制度落实有新抓手,重点工作有新举措,难点工作有新突破,区委从抓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入手,创造性提出并开展了“两争创一提高”活动。即在全区11个街道党工委和109个村(居)党支部中“争创规范化建设先进党工委,争创规范化建设先进党支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街道党工委要在班子建设、干部素质、工作作风、完善制度等方面达到“四个过硬”;村(居)党组织要在核心地位、干部作风、三个文明建设、制度落实等方面达到“四个明显”。对街道党工委、村(居)党支部的工作规范化程度分别细化、量化,制定成操作性强的30项考核要素,分项考核,明确任务和目标。同时,把街道党建工作纳入到区委岗位目标考核中,直接与评先选优和机关干部年终奖金挂钩。
二、围绕载体,着重抓好“三项突破”
1、在抓重点上求新突破。在“两争创一提高”活动中,把规范民主制度建设作为重点,主要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民主管理。各村(居)建立了民主议事会和村民议政日制度,使村民参政议政权力切实得到保障。议事会主要有听、查、访、议、学、传等六项职责。要求各村(居)在每年1月和7月中旬确定一天为“村民议政日”,“两委”向全体党员、村(居)民组长、代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半年工作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咨询和质疑。通过民主议事会和村民议政日制度的实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虎山路街道东王埠村充分发挥议事会作用,“两委”善于把大事交给议事会讨论,村民有问题愿找议事会反映,议事会成了“两委”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二是强化民主监督。把民主监督的重点放在群众对村务、财务监督上。为了便于监督,对全区村务、财务公开中实行了“四个统一”,即时间统一、程序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并出台了“四项制度”,即层层负责制、定时督查制、群众举报制、定期考核制。对发现不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村(居)进行通报。同时,还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深化和完善了对班子成员、党员评议制度。通过民主评议,村干部增强了压力感,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三是强化民主决策。在当前基层群众“盯的是村务,想的是参与,盼的是公正,护的是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开展“两争创一提高”活动,加强了对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化管理,规范了民主决策程序。各村进一步完善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和村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召开村民或代表会议研究决定。真正把对重大村务的决策权、村务管理的参与权和对村干部的监督评议权都交给群众,有效地避免了决策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等现象。
2、在抓难点上求新突破。“两争创一提高”活动对解决难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
施,敢于突破,注重“三个创新”:一是创新选人用人渠道。全区建立了公开选拔教育管理村级后备干部机制。制定了《关于在村(居)公开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的意见》。拓宽视野,在全区范围内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对选拔的后备干部由区、街道、村三级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街道党工委实行动态管理,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机会,搭建成长平台。二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办法。针对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行了《党员管理证》制度。党员人手一证,将个人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参与社区活动等情况一一登记在册。以此来规范党员日常行为,提高了党员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两争创一提高”把着力点放在工作规范化建设上。用制度来规范“两委”之间的工作,通过教育、引导等方法帮助理顺关系。
3、在抓亮点上求新突破。“两争创一提高”活动采取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做法,工作中围绕以下三个层面,树好亮点。一是目标管理。“两争创一提高”对街道党工委和村(居)党支部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实施目标管理法,使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对街道党工委和村(居)党支部通过“四个过硬”和“四个明显”建设??3年内使基层对班子满意率达到85%以上,并要求所属基层党组织80%以上达到规范化目标(第一年达到40%;第二年达到60%;第三年达到80%)。二是分类指导。8月份集中开展了“两争创一提高”督查月活动,找差距、寻不足,对照考核30项要素,认真进行检查。加强分类指导,对一类班子如何上台阶,二类班子如何转化先进,三类班子如何改变局面,作了认真的部署。通过抓督查、抓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发展。三是典型示范。培育典型的目的就是要起到以点带面,以石击水的辐射效应。要求每个街道党工委都要确立几个典型,加强培养。树立起典型后,及时召开现场经验观摩和交流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动,整体推进。如李村街道新村社区率先对“两公开一监督”进行规范化建设试点,取得了良好效应。全区其他村(居)都借鉴“新村模式”,完善了“两公开一监督”,现在全区53个村(居)都设立了固定公开栏,每季度及时公开村务、财务。
三、几点启示
1、创新是推进工作发展的动力。基层组织建设需要通过创新来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才有工作的再提高、再发展。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具体做到:工作思路要创新,要结合新形势工作的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思路,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工作措施要创新,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把创新载体和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措施来抓,保障基层组织工作运转协调,充满活力,以新的载体建设,推动工作整体发展。
2、制度是工作进展深化的保障。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基层组织建设要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制度来保障。“两争创一提高”就是通过抓制度来促规范化建设。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堡垒,成为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落实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就不能发挥制度效益。因此,要采取定期督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等方式,强化制度落实的措施,以制度落实制度。要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层层负责抓落实。通过抓落实、抓管理、抓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工整体上水平。
第五篇:创新工作方式 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工作方式,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记中共南天湖镇党委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具体方法
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法是加强党对基层组织领导的需要,是凝聚基层群众力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党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2008年,南天湖镇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县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研究,一年来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实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其具体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如下:
一、创新干部管理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战场在村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各村党支部,因此镇党委在推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伊始,首先考虑的是从对干部的管理和考评机制着手,在保证党员干部思想素质不退色的基本前提下,规避以前那种依条条款款做事、按镇党委意见办事的管理方式,全面放开对村社党员干部的管理,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鼓励、支持他们多学习多借鉴,为本村的发展壮大寻求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同时改变以往年终考核模式,从单一的听取汇报和查看文件资料转向看现场、听民意的考核方法上来,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成效显著。南天湖村党支部,是我镇村级党组织班子平均年龄最小,文化程度最高的支部班子,开拓创新意-1-
识走在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列。在新的管理考核机制下,他们充分发挥敢想敢闯真干的精神,在摸清本地的资源优势、吃透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是产业扶持政策)、找准市场的需求基础上,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改变传统的按地域设置行政社的办法,建立按产业设置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新模式,一年来分别建立了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畜牧生产专业合作社、反季节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三个专业合作社。同时利用市场经营理念,引进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参加到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建设当中来,仅蔬菜基地今年就投资上千万元,种植规模达到了2500亩,实现产值元,中药材种植规模达300亩,根据现行市场行情,估计来年产值将超过元,畜牧产业也在有序推进当中。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经过全民选举由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分别担任三个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在南天湖镇党委的支持帮助下,优化合作社的管理结构和工作机制,为推进该村农业产业化进程注入了活力,也为我镇其它村的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二、创新组合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提高基层组织干部岗位的“含金量” 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是长期困扰我镇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都纷纷选择外出务工赚钱,对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干部岗位根本就不屑一顾。农村流传着这么一些言论:“有出息的外出挣钱,没出息的在家种田,不上不下在村任职”,究其根本原因,是基层组织领导干部岗位的报酬低,而工作又太繁琐。镇党委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尊重历史、尊重法规、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决定从村社组织设置着手,每个村只设置2至3个社,并统一由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兼任社长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报酬,增强村干部职位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从而把大批年富力强的能人吸纳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干部队伍中来。
南天湖镇原有64个行政社,重新组合后还剩下24个,减少了40个,减幅为65%,原有村干部38人,按照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兼职社干部的办法,我镇将减少64名社干部,而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报酬每人每月将增加到600——800元左右,与事业单位干部的工资基本持平,涨幅达33%——79%,极大调动了现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岗位的吸引力。一些青年通过各种途径,纷纷表达下届将积极参加村干部的竟选。
三、创新党员帮带机制,真正实现“一帮一富”的帮带目标
去年镇党委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终研讨过程中,发现全镇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帮带活动中只保证了帮带数量却不重视帮带的质量,帮带党员在帮带过程中不注重对贫困党员个人在素质、能力、技术等脱贫致富核心能力方面的提高,只是从表层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好点的带领贫困党员外出务工赚钱,更多的是以雇佣的方式请贫困党员为自己打工,给予对方报酬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帮带任务,还有个别党员能手竟然把帮带活动理解为捐助活动,逢年过节给自己帮带的贫困党员给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就认为是完成了帮带任务。
根据检查出来的这些帮带方面的问题,镇党委予以了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帮带活动工作上,镇党委专门成立了贫困党员帮带活动领导小组,确保全镇贫困党员帮带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完善贫困党员帮带考核机制;改变以往考核机制中以帮带数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考核办法,转向以帮带质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二是开展对党员致富能手在如何帮带贫困党员方面知识的宣讲;要求他们不但要带领他们找钱,还要教他们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市场信息、物品销售等各方面的知识,使贫困党员真正掌握生存本领和脱贫致富的方法。三是加强对帮带工作的监督指导;主要是监督贫困学员帮带人是否按照相关要求在开展帮扶工作,贫困党员经过帮扶是否有所成效,对帮带活动过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予及时的协调和解决。
经过创新帮带机制,2008年全镇所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了富困党员“一帮一”目标。经了解核查,通过帮扶脱离贫困的党员有5人,其余帮带对象均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其中有1名帮带党员明年有望过上宽裕的生活。
四、创新村务管理制度,全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化进程
在镇党委今年开展的“大下访、大集访”活动中,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反映最为强烈的当以村务不明晰、财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服务不到位为其首要意见,纷纷表示对当前基层党组织所开展的工作不清楚,对基层
党组织具体有无财产不知道,对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一言堂”、“家长制”作风普遍存在不满,对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基层党组织干部态度不端正、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表示愤慨。
针对广大群众提出的这些意见,在广泛征求民意和听取基层组织声音的基础上,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一是完善村务公开栏制度。首先对年久失修的村务公开栏进行一次大检查大整修,保证每个村至少有一块能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求各村在每月的1号和15号分别公布一次半月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如没有发生村务或财务事由也要定期在公开栏上注明。二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管理约束机制。规定凡是重大事项必须经村委会80%以上人员集体商议决定,一般事项须由村支委成员和20%以上群众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基层组织的一些日常工作根据分工情况由村支委具体人员负责完成,所有支委人员的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凡涉及到财务上的事情按照规定由支委成员和相应比例的群众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个人利益。三是对基层组织干部加强严格考核。对服务态度差、工作能力弱、群众反映大的村干部,由镇党委指定专人与之戒免谈话并限期予以改进,对谈话无效、不思改进的村干部,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予以罢免。
五、创新学习宣讲方式,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组织建设的融合 镇党委紧抓机遇,改变传统落后的学习宣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利用先进传媒所具有的快速、便捷、廉价、实用、信息丰富、资源共享等优势来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为此镇党委特向配有远程教育设备的基层组织派一名懂电脑、熟传媒的专技人员为村干部们讲授怎样使用远程教育设备,指导他们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来学习前沿知识、宣讲党的政策、传输新进理论、播放有益故事、开展网上交易、实现上传下达等,极大的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激发了群众兴趣、拓展了群众视野、提高了群众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