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信访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公安信访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伴随着公安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不断得以解决,但因有关信访方面专门立法的缺乏,致使公安信访工作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本文在重新审视现行公安信访制度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情形的基础上,对改进公安信访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促进公安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信访;公安信访;困境;完善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公安信访问题层出不穷,致使公安信访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境,陷入了发展中的不适应状况。
一、公安信访工作的困境
(一)公安信访工作面临的制度困境
⒈制度体系不统一。一是制度渊源广泛、分散,缺乏系统性。公安信访法律制度不仅仅源于《信访条例》和《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还源于宪法、刑法、刑诉法、警察法,行政法规,以及刑事、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伤情鉴定标准、民爆品管理条例等为数众多的部门规章等,应该说,因为公安信访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任何与公安机关执法、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对公安信访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也就是说公安信访制度蕴含在各个法律部门和各个法律、法规当中,处于零散状态,没有以信访活动发展、演变为主线,而形成体例系统,这样一来,公安机关和民警很难全面掌握。二是工作对接机制不统一。虽然,《信访条例》是各地、各系统共同遵守的信访活动准则,但由于《信访条例》只是一种宽泛的规范,所以各地、各系统在实践中形成一些各自的固定做法或者习惯特点,庞杂、而自成体系。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在与当地党委、政府、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时,往往要分别保持趋同性,分别去适应其特定的要求和做法,甚至在上报材料中对信访事项的称谓都要不一样,有时叫信访事项,有时叫涉法涉诉,还有时叫控告申诉等。
⒉职责性质不一致。在公安机关内部,县以上公安机关设有专门机构,在省公安厅一级,一般都单设正处级信访机构称作信访处,但有的归属纪检监察部门实行合署办公,突出信访制度的纪律监督职责,有的归属法制部门,突出了信访制度的法制监督职责;在地(市)一级公安机关,把信访部门定性办事部门、纪检部门和法制部门的情形各有不同;在县级公安机关,虽然普遍设置了信访科,但一般只是一个空架子,信访科和纪检、监察、督察、审计等几个科室合署办公,民警一人多职,既干这个,也干那个,哪边有事往哪去。可见,公安信访制度没有对公安信访工作的职责性质进行统一、严格的确定。
⒊程序设计不规范。首先,在管辖上,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某一项工作决定不服,既未提起诉讼,也未提起行政复议,但却提出信访申请,公安信访机构应否受理呢?并没有明确解答。其次,公安信访制度设计了“三级终结”终访程序,提出经过复查、复核程序的信访事项,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出投诉请求的,公安机关不再受理。但信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信访人的申诉请求已经过了复查、复核程序,但并不表明公民失去了申诉权。根据法律规定,信访人仍然具有向做出复核意见的公安机关的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提出申诉请求的权利,终访程序缺乏相应的法理依据,造成终访程序法律效力丧失,更无法界定违反“终访程序”的信访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这些都会导致“终访程序”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⒋制度约束力不强。虽然公安信访法律制度在规范和约束信访行为方面做了设计,但对有些违法闹访行为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并无明确规定,即便是依照有些规定,也是生搬硬套,很牵强甚至是相悖,操作中经常出现与当时现场条件和上级指令要求有差异的情况。公安机关在处置违法信访时往往无从遵循,致使信访制度约束力打了折扣,也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安机关的执行力。
(二)公安信访工作面临的实践困境
⒈管辖范围难把握。一是管辖范围在实践中被被动地扩大。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规定,除了非“法定途径”的限制性规定,几乎涵盖了与公安机关有关的一切事务。在当前群众维权意识高涨,法律意识依然淡薄的情况下,这决定了公安信访部门必然要承担十分繁重的对信访事项的甄别筛选和说服引导任务,但这种说服引导对信访人缺乏有效约束。二是上级机关多头交办信访案件,下级公安机关应接不暇。上级公安机关按照转送和交办程序对下级公安机关转办、交办信访案件,人大、政府和政法委也向公安机关转办、交办信访案件,这些案件很多都是重复的,有些还是非管辖的,造成了工作压力增大和重复工作。三是“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信访诉求突出,使得公安信访部门成为各种矛盾纠纷的汇聚地。实践中,一些原始案件在未能侦破或者犯罪嫌疑人没能抓获时,受害人常常抓住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的“瑕疵”,迫切地上访寻求得到救助补偿。
⒉疑难案件难息诉。一是无理缠访。有些上访人反映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已经得到解决,有的多次表示停访息诉,甚至签订了明确的息访协议,但在看到类似案件获得了更大利益或者认为还可能获取更大利益时,又出现反复,再次上访,牵扯了公安机关大量的人力、精力。二是结案不息访。按照《信访条例》和《规定要求,问题确已解决,并且已经“三级终结”的信访案件,信访人不接受公安机关的复核结论,坚持上访现象仍比较突出。三是诉求过高。由于一些信访人诉求过高,使一些疑难复杂信访案件,不能及时化解。
⒊越级上访难稳控。一是进京上访压力大,各地在京稳控成本过高。各地派出大量控访干部赴京,大多聚集在敏感部位、重要场所,费用庞大,警力浪费,基层公安机关不堪重负。二是信访工作运行机制不畅,上访人通过进京上访向地方公安机关施加压力。为减轻首都的上访压力,上级机关制定了以控制“进京访”为工作考评指标的考评机制。一些上访人利用这种机制,反复越级进京上访,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施加压力。三是公安机关开展进京上访群众稳控工作,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很多群众越级进京上访,反映其他部门的问题,但受当地党委、政府指派,公安机关派员赴京开展稳控工作上访人被接回后,往往将矛盾对准当地公安机关,一些处理措施不当也常引发新的信访矛盾。
⒋违法闹访难处理。一是处理信访人的违法行为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信访人的违法行为往往与其合理诉求相交织,公安机关在处理上顾虑重重。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视信访人为麻烦制造者,宁可容忍信访人的违法行为也不愿惹来新的麻烦。二是对于处置上访人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上认识不明确不统一。从实践情况看,有关法律依据分散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中,且非针对性规定,各地对于处置上访人的违法行为能否适用和如何适用缺乏统一认识,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三是信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调查取证困难。很多违法闹访行为发生在异地,具有突发性,有关地方公安机关无法及时赶到现场调查取证,而关于此类违法行为取证的异地警务协作机制还不完善,违法行为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得不到有效处理。
二、应对公安信访困境的对策
(一)完善公安信访源头预防机制
做好公安信访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公安信访问题。实践中应注重实行“三个监督”前置:
⒈法制监督前置。各级公安机关应强化内部的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特别是对基层办案单位要认真把握好接警、出警、立案、调查、处理等环节,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不出现纰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不高而引发的公安信访问题。
⒉警务督察前置。公安机关通过警务督察的提前介入,随警参战,开展信访问题苗头的排查,开展重点信访案件管控化解和信访长效机制落实的现场查纠开展警容风纪、警车管理明察暗访,可以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减少和杜绝因警务活动不当和内务风纪问题引发信访问题。
⒊作风监督前置。如果民警在工作时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方式粗暴,即使事实再清楚、适用法律再准确法定程序再严格,也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无法避免信访问题产生,应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对待和处理问题,多从上访群众艰难处境去考虑问题
(二)完善公安信访问题调处机制
解决和化解信访矛盾,应该按照“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偏、宜快不宜拖、宜解不宜结”的原则。
⒈落实领导责任。要从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抓起,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求其亲自接待、查办信访案件,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快速决策,让上访人知道自己被重视和关注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具体责任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应当面倾听诉求,耐心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争取信访群众的信任,促进接访信访案件及时就地解决。
⒉落实各部门、各警种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在部门内部、解决在基层环节、解决在初始阶段。各部门、各警种应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处理好属于本部门、本警种的信访问题。上级公安机关应强化部门、警种战线指导,通过派出工作组,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基层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督促检查和专业指导,坚决落实督察、督办制度,抓住些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确定专人跟踪了解办理情况,实行挂牌督办,帮助解决办案中的问题和实际困难,推动群众信访问题彻底解决。
⒊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一是首问制度。建立信访接待的首问责任制度,明确规定首次信访接待民警即为此起信访的第一责任人,实行“谁接待、谁负责”的责任制度,确保初信初访的正常受理和处置;二是分工流转制度。对本级公安机关受理的信访事项,要根据其所指向内容,分清条线,明确责任,指定专人负责信访调查及解释工作,在信访移交流转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个流转环节的衔接畅通,从而避免初信初访处置工作“迟、漏、误”等现象;三是处置化解制度。明确规定登记受理、审核交办、处置措施、反馈方式及办结时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使基层民警在信访受理中明确重点,把握节点,及时消化;四是考核问究制度。完善考核细则,按照地区实际,规定考核细则。重奖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对信访问题查处不力的单位及个人要落实惩处措施,对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到位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或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⒋争取广泛的支持。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公安机关应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情况,特别是在纠正执法过错、补偿经济损失、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信访问题时,应在吃透案情、找准错误的基础上,向党委和政府请示报告,共享资源,联动处置,形成合力,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对于案件的定性、法律的适用,仅靠公安机关自身难以解决的信访案件,应主动地与法院、检察院进行协商、密切配合,确保案件的处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⒌办法灵活多样。实践中,应将真情沟通法、公开听证法、换人办案法、集体“会诊”法、经济救助法等办法固化为常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办法有效解决信访问题。
(三)完善公安信访责任倒查追究机制
目前,各地、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建立起信访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安执法和服务起到了规范和教育警示作用,但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执行主体职责不清、内容过于宽泛、操作程序随意等问题,亟待统一和规范。
⒈确定执行主体。实际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纪检、监察、信访、法制、督察等部门对于倒查追究信访工作责任,存在谁都管、又谁都不管,或是不知应以谁为主,似似而非的窘迫。应该把信访责任倒查追究分为两个过程进行,一是倒查,查清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违法违纪事实,二是作出处理决定,以清楚划分各方责任。
⒉确定追究对象。信访问题发生后,应准确找到具体的、直接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民警。这里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因公安机关或民警执法和服务行为有瑕疵,有过失,甚至违纪违法引发的信访问题,在妥善解决的同时,依法、依纪、依规追究责任民警、责任领导的责任;另一个是“无过错责任”,要落实对信访人疏导、化解、稳控和劝返的责任。也就是说,公安信访责任追究对象,不但包括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存在执法过错引发信访事项,应当承担责任的领导和民警,还包括在信访问题查处工作中存在过错、过失,负有责任的领导和民警。
⒊确定责任内容。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引发信访的责任,另一个是不履行处理信访的责任。引发信访事项责任的行为表现,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有,一是对应当立案或撤销的案件,不予立案或撤销的;二是接处警不及时,或受案后未按法定程序办案,或办案不作为,以及拖延、推诿、扯皮,致使贻误调查取证或抓捕嫌疑人时机的;三是工作弄虚作假、乱作为、办案不公、责任认定显失公正的;四是乱收费、乱罚款、违规扣押、没收、变卖或使用涉案财物的;五是违规办理证照或不按时限办理各类证件的;六是丢失、故意藏匿、毁灭卷宗及相关案件物证和重要资料的;七是被控告打击报复信访人的;八是因其它过错引发信访案件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不履行信访工作责任的行为表现,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有,一是对信访案件依照规定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二是对职责范围内的信访案件不接待、不处理、推诿扯皮、激化矛盾,致使信访问题升级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三是对上级机关转办、交办、批办督办要结果的信访案件拖延不办、查处不利,致使案件超期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四是本级或上级机关领导接待本人承办的信访案件上访人时,拒不到场汇报或有意拖延的;五是在中央、省、市召开重要会议或国家重大节日等敏感时期,由于责任单位民警排查稳控工作不到位,致使重点上访对象失控,并进京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六是进京或到省、市领导机关闹访、缠访、静坐、滋事,责任单位民警未按相关要求工作,或放任不管,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七是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有其它违法违规行为和工作过错行为的。
(四)完善非正常访约束惩戒机制
实践中,常常把那些上访人反复纠缠、行为过激,上访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的信访,称作非正常访。依法规范上访人行为特别是非正常访,始终是公安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约束惩戒非正常访行为,应因人而异,严格依法,对症下药。
⒈劝阻缠访。对因不懂法律规定而对公安机关产生误解,思想上长期处于非理性状态、对公安机关成见较深坚持缠访的,应坚持采取“劝”、“防”办法,开展教育疏导和思想转化工作。
⒉治安处罚。对非正常访违法行为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由辖区公安治安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⒊劳动教养。对非正常访信访人非法聚集,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依法予以劳动教养。
⒋追究刑事责任。非正常访信访人涉嫌犯罪的行为表现形式明显,容易区分和认定,应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景斌等.部门行政法学—理念、制度与逻辑[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宋显忠,刘怡.法律程序及其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09).
第二篇:公安信访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最终版]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公安机关必须从“提高认识树意识、端正态度求实效、因情施策解难题、长效机制促落实”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真情换真心,以真诚促和谐。
一、产生公安信访案件的原因。从公安机关外部看,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群众维权意识高涨,一些群众对法律理解不深不透,遇事不能冷静处理,甚至把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办案误解为不尽职责、拖案不办,故而上访;部分上访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法制观念仍比较淡薄,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心理,漫天要价,行为激烈,不顾后果。从公安部门自身看,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少数领导同志和民警信访意识不强,解决信访问题措施不到位,流于形式,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包案不办案,该发挥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怕丢面子、怕赔偿、怕追究。一些单位在敏感时期重视信访工作,大事一过存在重信访处理、轻信访预防的情况,工作缺乏连续性。二是作风不正,执法为民思想不牢。少数民警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责任心不强,群众观念、服务思想、责任意识淡薄,“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重破案、轻办案质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素质不高,执法办案能力不够强。少数民警对有关法律知识学习不够,执法水平不高,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不强,执法随意性大。特别是在调查取证、伤情鉴定、现场勘查、追逃等环节上存在偏差,导致案件长期破不了,犯罪嫌疑人长期抓不到,引起当事人上访。四是主动性差,信访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工作中,对信访案件责任人,基本是上级催着追究才追究,即使追究也是轻描淡写,达不到惩戒目的。另外,基层办案单位警力不足、民警长期疲劳作战、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警务运行机制落后于治安形势发展需要,也是引发信访案件的重要原因。
二、做好公安信访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摆正位臵、认真履责。做好公安信访工作,一把手责无旁贷。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必须认真分析本警种、本单位面临的信访工作形势,切实掌握相关案件的详细情况,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精心制定化解息访工作措施,不遗余力地开展,确保实现“案结事了、息诉停访、人不回流”的目标。要掌握苗头,坚持集思广益,把公安信访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克服畏难、轻视、厌烦、无所作为等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化解,确保不发生新的有责涉法信访案件。二是换位思考,真心为民。各警种、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切实做到真心为民执法、真诚服务群众、真情关爱民生,认真进行换位思考,认清自身责任,站在信访人角度,坚持抓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与抓好处理初信初访并重,以高度负责、积极主动态度,切实抓好公安信访工作。三是正确面对、因情施策。对排查出的信访苗头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因情施策,有的放矢,切实做到正视问题、敢于面对,全面了解、详知案情,区别性质、合理分类,集思广益、拟定措施,准确切入、稳步推进,及时调整、实现目标。对息诉罢访和结服的案件,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加强与信访人的沟通联系,深入细致做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出现反复。四是健全机制、狠抓落实。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公安大信访格局,建立健全层层抓落实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信访部门和派出所的信访接待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力求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信初访,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公安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并落实督查、督办、量化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着力构建信访预警机制,定期对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信访案件进行跟踪研究、分析,发现一些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做到信访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着力强化源头防范机制,采取举办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经常性开展亲民利民便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教育活动,教育民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民警执法水平,规范各类案(事)件操作程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充分发挥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室以及农村治保会在信访问题源头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以“无赴省进京上访、无越级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为内容的争创信访“三无”活动,提高基层公安机关预防和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所队,大事不出局”,为促进社会和谐平安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公安队伍建设与对策
公安队伍建设与对策
10刑技一区队 陈柯位 学号:201002140235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法制执法监督工作日趋完善和规范,我市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职能,提高监督力度,各项执法活动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些突出的执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执法质量逐步上升,公安队伍整体形象和警民关系大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但是,法制执法监督仍然存在队伍不强、监督内容不全面、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方式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完善法制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效能,实现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需要,是公安机关在实现依法治国之路上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本文通过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现状的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在转变执法思想观念的同时,如何从执法机制建设和制度落实上加强对公安执法活动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法制监督部门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增强监督力度和效果,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作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公安机关;法制执法监督;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一、引言:
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和公安内部自身的改革发展,公安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公安监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安监管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刑满释放人员以及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被判缓刑等罪犯重新犯罪的几率,关系到当地的治安形势进一步增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真正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弊端,这是一个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课题。本文试就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现状作浅陋的分析,并提出系列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现象
(一)警力不足带来队伍建设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交警队伍普遍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警力不足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1)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巨大的交通管理任务,给全体交通民警带来了超负荷工作,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从民警体检数据表明,约有65%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大部分都长期带病工作。
(2)执法环境较差。山区农村群众素质不高,由于警力不足,执法人员较少,常发生集体抗法甚至袭警事件。
(3)由于警力不足,使许多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规定的职责、任务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到位。
(4)一警多岗,不利于相互监督。许多应该多岗位、分民警办理的业务,只能采取“一警多岗”的办法来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使民警“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仅服务对象不满意,而且也不利于民警办理业务的相互监督
(5)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目前,在一些看守所中,监管与反监管,改造与反改造的矛盾十分尖锐,看守所发生袭警、行凶、逃脱、自杀等事故时有发生,形式容乐观。而反观公安监管民警队伍现状:年龄偏大、体质偏差、文化偏低、能力偏弱(指与其他警种相比,“四偏”比重高)。这种现象虽说不是全部存在,但也绝不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只要还是相关部门对公安监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机关甚至把看守所当做“养老院”和“收留站”把一些接近退休年龄身体有病或其他警种不需要的“问题”民警塞给看守所充数。
(二)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
(1)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不落实,学习教育照本宣科,造成有的民警政治理论匮乏,业务知识不精,对新的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只注重文凭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工作水平的不断增长。
(2)工作作风不实。存在着宗旨不强、态度不好、效率不高、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影响了队伍形象。三是执法执纪不严。执法艺术不高,执法质量不强,执法监督不硬,有的民警不能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执法随意性大,重执法的法律效果,轻执法的社会效果,在执法中与群众发生冲突,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当前运行的执法监督机制不科学。
(1)法制部门事前、事中监督不足。目前,法制部门主要以执法质量考评和案件审核评判等方式进行事后监督,对容易导致执法问题发生的事前、事中环节难以掌控,使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的难度和成本均加大;事后的案件评判扣分、记分手段加剧了法制部门和执法单位的矛盾;同时也增加了执法办案单位对法制部门的依赖性,弱化了其自身的监督作用。
(2)当前执行的执法考评导向有偏差。一些执法考评标准制定不合理,过于注重程序、过程,不重视实体和结果。如,检察院对公安监督不管有无理由,公安考评时都要扣分,不但达不到考核效果,还挫伤民警的执法积极性;再如本级公安机关自行监督的案件,超出比例的也要扣分,这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同级执法监督部门的积极性。
(3)执法监督方式不科学、不规范。法制部门对监督工作计划不足,发现、纠正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的任意性,用老办法、老套路分析新问题,尚未规范化、制度化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难以适应执法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尚有盲区。
(1)部分执法部门和民警尚未真正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范畴,如市局机关办案部门及办案民警、市交警支队各办案部门及办案民警的执法情况未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监督体系。
(2)治安、户籍、交通、出入境、网络监察、消防等各类公安行政管理中的执法情况,特别是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尚未纳入执法质量考评。
(3)法制部门对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发现能力不够、监督不到位。法制部门的监督主要放在审查书面材料上,对于一些未从书面材料反映出来的难点敏感问题或个案就监督不了。如立案问题,政府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考核指标要求:“案件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提高”。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了考核,很多单位就从立案上做文章,不破不立、多案少立、破案多立等各种违背公正执法的手段都用上。面对关系公安机关考核名誉的问题,法制监督部门无所适从,只能听之任之,从而造成当事人信访投诉,甚至检察部门立案监督。
三、改进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的对策措施
上述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削弱了公安机关法制执法监督的制约作用,影响了执法的权威与尊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到公安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心、历史欠账”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各项执法制度得到正确执行,树立公安执法权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从制度上加强对公安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职责、权力、监督、法律责任的互相衔接和协调一致,确保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增强监督力度和效果,实现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势在必行。结合我市法制执法监督实际,本人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予以改进:
(一)严格公安教育训练,不断提升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公安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民警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和违规违法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素质不高造成的。这些年,公安机关由于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培训与民警自身的发展进步没有挂钩,导致培训的效果欠佳,今后,教育训练应积极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与民警的晋职晋衔结合起来,与基层实战单位的备战备勤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时间短、见效快、质量高的培训途径,在总结近年来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层次,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方案,采取军事化管理方式,并聘请上级领导业务骨干、专业教师授课,提高培训的品位和层次。教育培训要着眼于实战需要,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民警的实战本领。要积极推进科
技强警战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积极应对当前实用技术型、智能型犯罪日益突出、侦查难度加大的问题。要在民警中大力倡导“终生学习”理念,鼓励民警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实践。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确保这支队伍政治上永远合格。坚持政治建警,首要的就是要加强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要针对多元文化对公安队伍的影响和冲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用大道理引导小道理,用主流文化消解亚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广大民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坚持政治建警要把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最基本的、经常性的教育来抓,夯实执法为民的根基。少数公安民警对群众缺乏感情是导致民本思想不牢、执法不公不严的重要因素。不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就无法解决公安机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如何执好法、如何服好务的问题。公安民警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工作中才能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因此,必须教育民警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把增进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一项基本内容。引导民警将对群众的朴素感情上升为警察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感,体现为具体的警务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执法监督实效。
(1)狠抓落实,明确公安法制执法监督责任。公安机关要建立办案单位、法制部门、局党委“三级”执法监督工作责任制,完善案件主办人、鉴定人、审核人、审批人的监督职责。首先要落实 “一把手”责任。如果说公安法制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哪么执法监督就是一把手抓法制建设的主体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领导重视执法工作,各项执法措施就能落到实处,否则再完整的执法监督链条也会因某个环节的脱落导致瘫痪。其次要落实监督部门职责。将公安执法监督的日常工作全部归口到执法监督部门,对一把手负责,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保障执法监督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再者要落实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的职责。执法单位是公安机关的主力军,加强中层领导对本单位和民警的监督职责,是落实执法监督责任的重点。从而在党委和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和执法单位,执法单位和民警之间层层落实执法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落实到人,真正把执法责任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和民警身上,从而达到强化监督的目的(2)拓宽范围,完善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一要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对因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影响的,予以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二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标准。切实把各项业务工作全面纳入执法质量考评范围之内,真正形成全方位执法监督的态势。对该立案不立案、该查处不查处、该办证不办证等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把考评与日常考评、专项执法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单位考评结果作为各部门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能否胜任现职的主要依据,使基层领导更加关注、重视执法工作,民警更加重视严格执法。三要完善同
级公安机关层级监督机制。变法制部门为主监督的事后监督为执法办案单位领导为主监督的事前、事中监督。建立健全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员队伍,执法监督员由教导员兼任,直接对执法监督部门和局长负责,实行办理行政案件 “单轨制”,和办理刑事案件部分“单轨制”,把案件审核的职能前移到办案单位执法监督员和审签意见领导,使执法问题解决在执法前和执法过程中。
综上所述,各级公安机关只要按照二十公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法律审核制度和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把执法监督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发挥公安法制部门执法监督主动性和积极性,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就能推动我市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详见附件
第四篇: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提要] 救助管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石家庄市救助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救助管理;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救助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文关怀,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急需探索和解决。
一、救助管理工作困境分析
(一)对职业化乞讨人员管理的法规不健全,亟待整合。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是《救助管理办法》的核心,是与收容遣送办法的本质区别。但救助管理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不能持久解决问题,正如一位乞讨人员所说:“救助站里再好能管我下半辈子吗?能给我钱花吗?在家里如果有办法生活,我何必要出来呢?”对于另外一些长期流浪乞讨人员来说,乞讨本身已经成为一门职业,甚至是回报比较丰厚的职业,他们已经成为职业化乞丐,自然不会去自愿接受救助,更不愿被送回流出地。职业化乞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省区,这些省区的部分农村有集体结伙外出乞讨的传统陋习,当地流传着“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等顺口溜。
据调查,多数职业乞讨人员不属于“生活无着”,不需要并且拒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绝政府的救助,但他们实施的有害行为确实需要加以约束和管理,而现有《救助管理办法》多为关爱性救助的规定,在社会“管理”方面还有不少缺失。对职业乞讨和有害乞讨行为的管理因法律并未赋予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相应职能和手段,而导致各有关部门在实际执行中常处于进退两难、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职业化乞讨人员普遍采取“告知不听,救助不去,劝阻无效,制止不服”的态度,“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二)救助条件难以把握,求助人员的甄别核实缺乏规范性操作。按照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是,实际上真正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人员比例很小,以石家庄救助站为例:在2012年实际救助的6,589人中,长期在以流浪乞讨为生的人员118人,仅占救助人员总数的1.79%;因钱物花光、丢失或被偷、被抢、被骗等造成生活一时无着,自愿求助但尚无流浪乞讨行为的人员5,788人,占救助人员总数的87.84%;其他原因如公安部门送来、接群众热线等救助人员为683人,占救助人数的10.37%。因此,如何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做到“应该救助的得到救助,不应该救助的不予救助”还有待研究。
此外,求助人员成分复杂,动机多样,有的为了求得救助而隐瞒个人真实情况,编造谎言;有的随身带有现金,因工作人员无权检查,求助人员骗取救助时有发生。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落实救助管理经费有困难,人员编制不足。一是工作经费紧张。流浪乞讨人员往往是跨区域流动,在安置和跨省接送问题上,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救助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的通知》指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要求,落实救助管理工作经费,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跨省救助任务量对跨省救助管理站予以补助。财政部督促省级财政部门落实救助管理工作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费。中央财政通过一般转移支付对中西部救助管理工作予以补助。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兴办救助站并维持救助日常运转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有限的经费往往只够维持机构基本开支;二是人员编制不足。救助管理站的人员编制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核实的,在收容遣送时期还能适应,改为救助管理后,由于工作性质由强制性管理改为人性化的服务型管理,需要24小时值班、街头救助、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肢体残疾人员等特殊困难人员护理、跨省接送等大量业务工作,人力调配十分困难。
(四)对特殊人群的救助面临困境。首先,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及安置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难题。作为特殊的救助管理对象,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敏感性、风险性等诸多难点。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入院治疗的主要途径是经公安部门护送而来,占到80%以上,其他是热心群众护送来站和接市政府值班电话、群众热线电话后由救助管理站接回的。目前,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经费问题突出,他们的治疗过程复杂而漫长,需要较大的医疗费用;而且救助渠道单一,目前这部分人员的救助和治疗由政府承担,民间慈善机构功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石家庄救助站为例:2010年329人,2011年378人,2012年403人。救治经费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次,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工作也有待加强。由于大多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常年脱离家庭在外流浪,生存环境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挫折和磨难往往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如石家庄救助管理站在救助新疆籍未成年人时,由于管理人员与新疆籍未成年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在身份鉴别、与接领人关系的核查和日常救助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困难,新疆籍未成年人曾经出现过绝食甚至自残等过激事件,为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回到社会,需要在救助管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
二、对策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时期,少数社会成员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选择乞讨以维持生存具有一定必然性,乞讨现象一时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加、乞讨群体规模一度扩大,在所难免。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既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更不能退回到“收容遣送”的老路上去。既要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观点,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更要着手当前,做到以人为本,积极救助,正视问题,依法管理。
(一)完善《救助管理办法》,加快救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建议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救助管理办法》,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应修改受救助条件,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求助人员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要尽快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2、建议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及时总结执行《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实践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1)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财政局、卫生局、交通局等)为成员,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以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城市公共秩序;(2)更多的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在救助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增加相应条款,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当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基层组织可及时告知、进行临时性救助,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反映、积极开展协助性工作。发现乞讨人员违法行为时,应及时举报,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3)增加加强救助管理站防病防疫工作的专项条款。要强调卫生部门的检查督促、防病指导的责任,加强站内工作人员自身防病保护的措施,制定救助站对求助人员要进行身体检查的规定程序和项目,筛查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员。制定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设施设备标准,并确定达标时限,严防流行性传染病在受助人员中传播,确保站内不出现卫生安全事故;(4)尽快明确救助管理站的基本建设标准、机构编制、救助标准、经费保证,以及责任划分、经费结算等方面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规定细则。保证各项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地开展。
3、建立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参与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宗教组织和广大市民,通过义工服务、捐款捐物、告知引导和直接救助等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救助工作。号召、引导市民将钱物捐赠给慈善团体和公益组织用于弱势群体的救助,使市民的爱心既有施放之处,又能防止受骗上当,还能压缩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生存空间。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管理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
(二)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救助服务。救助管理工作是服务型的管理工作,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为了适应新的救助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使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素质。
1、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救助管理人员,首先要准确理解、掌握国家有关救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办事,自觉维护受助对象的切身利益;其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富有爱心,责任感强,尊重人格,保护受助者的权利;最后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救助管理工作的工作对象十分复杂,对象的复杂性要求救助管理工作人员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决断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救助管理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助人工作,搞好这项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关于社会与关于人的知识。要站在较高的水准上观察、认识、分析人的行为与心理。此外,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救助服务,总结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本土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三)创新工作方式,与时俱进,积极有效地开展救助管理工作
1、创新工作方式。救助管理站要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救助。除日常救助外,要针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心里辅导、技能培训、文化教育、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专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工作方法,争取逐步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2、拓展服务功能。救助管理站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救助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受助人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如开通救助服务咨询电话、实现街头救助经常化、在市区繁华路段交通要道设立救助引导牌、发放救助引导卡以及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对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实行保护性救助;通过为下岗失业等人员提供公益岗位,让他们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既有效地解决了救助管理机构人员紧张问题,又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扩大了救助服务网络覆盖范围。
(四)积极发展城乡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源头上根治乞讨现象。治理乞讨问题还要从治本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同时,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城市,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门槛;而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应当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解决乞讨问题的最根本之道,则在于加快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基于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政策,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主要参考文献: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2]齐建辉.职业乞讨亟须治理[J].社会福利,2010.2.[3]汤秀娟,王霞.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8.------------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第五篇:农村妇女参政困境与对策
小议农村妇女参政困境
建国60多年以来,新中国为妇女参政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一)194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其中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二)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选举法 》的第四条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1954年颁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第八十六条和第九十六条又再次重申:“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四)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尽管通过以上种种努力,中国目前的妇女参政状况仍然很不乐观。我们知道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提高妇女参政,我国妇女参政尽管绝对数有所上升,但在国际社会的排名却从1995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37位。这说明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近年来我国妇女参政的进展速度缓慢。现实政治生活中妇女的参政权利受到很多限制,即使妇女获得选举权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按照仅仅有法律所认可的那个选举权,并不能够自动地变成实际的权利,而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仍然是不平等。而我国农村妇女的参政现状则更是令人担忧。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有21%的无土地农村妇女,有占全国90%的妇女文盲,有近65.7%的低收入妇女群体。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妇女的参政议政。总的来说,制约我国农村妇女参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妇女弱,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家庭暴力方面,2010年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已婚女性为 5.5%,而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占到7.8%。这个数字之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还有这么多的女性同胞遭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农村妇女愚,在农村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而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则更为的低,2010年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中西部农村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 年,比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分别低2.2 年和0.8年,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0.5年,中西部农村妇女接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只占10%,远低于京津沪和东部地区农村妇女,也比该地区农村男性低4.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有8699万文盲,文盲中73%是妇女;妇女文盲占妇女总数的24%左右,90%分布在农村。在农村,由于长期重男轻女封建观念的影响,以及关于男孩的受教育回报率高于女孩的观念的的深入人心,女孩的受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孩。
农村妇女穷,在我国,女性劳动收入相对较低,两性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同样的,我国农村妇女的劳动报酬则相较而言更低。
而以上这些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着我国农村妇女参政。弱、愚、穷构成当今农村妇女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农村穷、农民弱、农业真危险,我们就要说农村妇女更穷、更弱、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和帮助她们,让她们能够走出这种困境!在农村,她们有繁重的家庭家务负担,她们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制约,她们要面对尚不全面公平的选举机制,于是她们对于农村政治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迷离的政治现象望而却步,她们选择回避政治倾轧和贪污腐败,她们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站出来竞选。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做的是贯彻宣传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观念,妇女平等参与决策,不仅是要求单纯的公平和民主,也可视为是使妇女利益得到考虑的一项必要条件,如果各级决策进程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并且没有吸纳妇女的观点,就不可能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更要推动政府各部门积极参加到促进农村妇女参政的活动中来,妇女参政没有政府的支持,将举步维艰,尽管宪法上有保证每个妇女参政选举的基本权利,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国家的妇女参政程度和这个国家的政府支持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意识的培训,她们需要支持,她们更需要自信,而我们能做的最多的,我想应该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宣传支持她们,让她们能有自信站上竞选台,说出自己的竞选词。
宪法赋予每个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了60余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中国妇女的参政议政状况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善。农村很穷,农民很苦,而农村妇女更需要我们的关注。人人生来平等,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靠一种性别的努力或者政治垄断就可以的,人类的发展更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推动。解决农村妇女的问题,保护好她们的这一权益,不仅关系到调动她们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平安与和谐。
—— 张朝娟
10人力资源管理2班 学号:1007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