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数字化应用为契机 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本站推荐)
以数字化应用为契机 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08-17
编者按:我国于2000年开始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施工图审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政府网上并联审批、电子化审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及工厂化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要求。近几年,上海、江苏等地开始试点数字化审图,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引入施工图审查。审查方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施工图审查的整体效率和透明度,成为施工图审查健康运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数字化技术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享受着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效率与绿色。数字化技术在高速推动着各行各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在促使着每个人、每个行业必须去学习与适应。数字化技术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施工图审查制度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施工图审查工作是政府部门对勘察设计行业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抓手,是引导勘察设计企业规范行为、合理资源配置的必要途径;是为政府部门做出相关科学决策,及时提供详实、动态信息支持的一个重要源头;也是政府在简政放权、放活勘察设计市场的同时,实现有效监管同步到位、服务市场的必要措施。
数字化技术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的应用将会推动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施工图审查能够展现出更强的保障度、更有效的监管以及更精确、全面、动态的信息支撑和更优质的服务。
数字化技术在施工图审查中的应用就是要建立和实施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康可持续的施工图审查机制
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必须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下进行。通过使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的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建设单位可将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从网上直接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按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规定选定施工图审查机构并与其签订施工图审查合同。审查机构可在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上完成施工图审查任务。政府主管部门可通过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对建设单位的报审行为、审查机构的审查行为及审查质量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这样既可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的报审责任、设计单位及个人的设计责任、审查机构的审查责任、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达到责权明晰、平衡制约、规范行为、保障质量的目的,也可避免施工图审查业务的不规范竞争,消除因过度市场化带给施工图审查的严重损害,从而让施工图审查真正回归到原来本应具有的非营利性的质量监管这一属性上来。2 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借助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掌握勘察设计企业和从业人员详实的从业行为信息,掌握其完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所存在的违法、违规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信息以及其它可授权上报的质量信息。
依据这些信息,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实现对勘察设计市场、勘察设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动态高效监督管理,实现市场放活与有效监管的同步,进一步使施工图审查成为对行业监管的强有力抓手。此外,还可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报告,定期向社会公布,引导企业合理资源配置、个人技术进步,发挥优点、弥补不足。
根据近期统计情况判断,这些信息将有力佐证五方责任主体负责制或将来的建筑师负责制和施工图审查制度并不对立而是协调统一的,前者强调的是个人主体责任,后者强调的是政府监管。
这些信息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等,在建立有成熟、完善的建筑师负责制或责任主体负责制度的同时,为什么还要设立施工图审查制度。这些信息还将说明,勘察设计市场“放”得越活,作为“管”的施工图审查越需加强。3 完善施工图审查诚信体系建设
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在掌握审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审查行为的同时,也掌握了审查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审查活动中各类不可修改的数据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可随时纠正其不良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处罚,也可随时随地检查审查质量,掌握真实的审查质量情况,奖优罚劣。这些为建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诚信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建立审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动态监管机制的同时,实现对审查机构任务份额占有及审查机构和从业人员准入、退出机制的联动,让优者更优、劣者出局,引导审查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审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积极向上,自觉把精力放在质量保障、实力增强和个人能力、素质、水平提升以及技术进步上,从而使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此来为政府、为社会、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4 建立施工图审查收费机制
通过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可以进一步全面掌握施工图审查的工作量情况。对其整理、分析和研究能进一步确定施工图审查工作量与工程投资额或设计工作量的比例关系,同时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施工图审查收费标准,有助于建立合理的施工图审查收费机制。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施工图审查向建设方收取费用。美国按工程投资额的0.5%~1%收取,德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收费标准和美国相近,都比我国内地目前的平均收费水平高出至少10倍以上,且工作内容和我国内地的施工图审查内容基本一致。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图审查收费是保证施工图审查正常运行、队伍稳定、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必需条件。5 优化施工图审查工作机制 通过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可进一步明确报审节点时间、报审程序文件要求和图纸文件深度要求,规范报审行为,还可减少环节、规范审查行为、优化审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施工图审查服务的满意度。
目前,我国个别地区由于施工图审查过度市场化,存在抢活、拉活、勉强审查、多轮审查、重复审查等问题,造成了审查时限长、影响建设进度的假象,其实都是施工图设计周期极度压缩、图纸深度不够而建设单位又急于开工造成的。审查机构累没少受、活没少干、钱没多挣,最后的矛盾却都集中到施工图审查上。代表各方利益的说法也因此活跃起来,如“多余环节”、“多此一举”、“红顶商人”、“红顶中介”等等,并借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大势,呼吁取消施工图审查制度这一市场放活后其实需要加强的“管”的环节。这些都是过度市场化造成的必然结果,它与施工图审查本应有的性质及本身发展规律是极不相符的。因此,要“放”活的是勘察设计市场,作为“管”的施工图审查绝对不能“放”。施工图审查必须在政府主导下运行,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服务的“服”上,而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为此提供了条件。推动联审并审制度建立与实施
数字化技术使消防、人防等专项审查与施工图审查联合审查成为可能,有关部门可以按政府各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在一个系统平台完成各自的审查工作,做到前后有序、衔接合理、程序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压缩审查时间。另外,在政府部门落实优化顶层设计、专业归口管理等改革后,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为审查合并创造了条件,必将得到社会的极大欢迎和支持,从而使简政放权、减少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大数据平台
通过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政府部门可以掌握本地区内建设项目数量、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建造方式情况、产业化建设情况、绿色建筑建设情况等,并可根据需要设定数据信息记录选项和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为科学决策与实践提供强大的支撑。
完善施工图审查质量保证体系
数字化技术的记忆存储功能,可查询、可追溯功能以及对比功能、留痕功能,既能快速判断修改是否正确,还能及时发现设计自行修改的内容,从而有效保证审查质量。技术上的优点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去开发。
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施工图审查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施工图审查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勘察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秘书长 刘宗宝
第二篇:浅谈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开展有10年了,正是由于审查的严格把关,才使我省的勘察设计质量保持稳定,有效地避免了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社会公众利益。
【关键词】制度 勘察设计质量保证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省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不断完善,我省工程勘察设计水平总体稳定,对确保建筑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工程质量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省施工图审查机构定位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总量控制,不搞竟争。只从根本上杜绝了恶性竞争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为施工图审查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勘察设计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勘察设计企业走向市场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省勘察设计企业抓住机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省勘察设计企业已达1188家,从业人员达36800多人,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税。但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企业诚信不足,合理的工期和费用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房地产行业全面收缩的情况下,勘察设计单位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勘察数据和文件造假,未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问题时有发生。
2.1 基础资料存在造假现象
勘察工程的基础资料必须是实测的也是最可靠的。实测类资料最怕做假。尽管个别造假资料并未对工程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其性质是十分恶劣的,后果也是最可怕的。如我们在审查中发现,有些报告在判别液化时,计算表中的标贯击数与剖面图表示的击数不一致,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其结果是把可能液化的场地人为地判为不液化,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些勘察单位为了迎合开发商的意图,把三类建筑场地人为地判成二类;有些设计单位对该加强的梁、柱不加强,减少钢材用量。有些开发商甚至扬言,谁设计的图纸所用钢材最少工程就给谁设计。而我们有些勘察设计单位为了承接业务,竟致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严重扰乱了勘察设计市场。
2.2 技术文件把关不严
审核审批是每家勘察设计单位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而现在有些单位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只挂名不参与实际技术把关工作,较普遍地缺乏岗位责任制概念。特别是有些单位的总工平时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认真审查报告图纸,往往签个名就算完事。施工图审查的重要性
施工图审查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对建设工程和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国家建设部和行业均发布了若干法规性文件,还有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专门机构,但却永远也不可能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像法律再严格但永远不可能不出现犯罪问题一样。十年来的审查结果也证明,虽然勘察设计产品质量在逐年提高,违反强条、强标数在减少。但有些勘察设计单位的产品仍要经过多次修改或补充工作量后才能通过。可见,施工图审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施工图审查不仅要对勘察文件中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内容严格把关,还必须对现场作业原始记录和测试、试验记录等进行核查。对不合格的勘察文件将及时退还建设单位并书面说明不合格原因,发现有关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及时报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同时承担着与建设主管部门的信息传输工作,还对新技术、新方法、节能减排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建筑行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大的质量事故,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在这么严格的监管条件下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问题,我们实行的是质量企业负责制,在目前的市场体制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对质量放松管理。所以,政府有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对企业的质量行为加强监管。我省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就是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内容的把关部门。从审查机构成立开始,我省就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目前我省已建立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施工图审查制度,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运转有序的施工图审查管理体系,对确保我省施工图审查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审查机构自身建设的必要性
审图机构自身建设包括人员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目前,个别审图机构、特别是二类机构,专职专家中老专家偏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偏少,这主要是经济待遇问题。因此,作为公益性的审图机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该在制度上给予保障,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优秀审查人员进入审图机构,同时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执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勘察设计质量的忠诚卫士。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建设迅猛发展,施工图审查工作量不断扩大,对审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规范行业行为,促进施工图审查工作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审查行为,真正做到施工图审查就是严把质量关,把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当好建设主管部门的质量抓手。
人道天堂 极道星辰 狂兽真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以三方面确保施工图审查质量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施工图审查质量,我们在三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队伍建设
1、吸纳人才施工图审查是审图人员在查,要确保施工图审查的质量,首先要确保审图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审查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审查成果。几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审查专家的队伍建设,不间断地引进了一些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年专业骨干人才,确保各专业都有带头人和把关者。同时聘用了一批从设计单位退休不久的,资深而又经验丰富的专业审查人员,保证了基本队伍的高素质和权威性(目前有正高职称四名,其余均为副高职称)。为适应**地区面广量大的建设任务,自04年起,我们组建了“**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专家委员会”将相关设计单位的够资格,有水平、负责任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审图人员引进审查专家队伍。从而确保我们审查机构的人才资源高度集中和相关专业的全面覆盖,增加了机构的张力和弹性,为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地区的审图任务奠定基础。
2、培训考核尽管审图机构所录用的专业人员是有水平,够资格、负责任的,但之前他们均来自不同的设计单位,经历不同、经验不同、习惯不同,对规范和标准的理解以及审查的表述都不尽相同。因此,要使大家都讲普通话不讲方言,就必须经过制度化的培训和考核,来确保口径与尺度的统一;通过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来达到融合和共识。作为审图机构,在人才培训方面一定要舍得花钱,确保投入。每年我们除了自己组织,还积极参加省厅和部组织的各类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这是对既有资源的维护和品质的保证。
3、知人善任通常,专业人员各有所长,在用人时(即审图任务的安排过程中)必须扬长避短,知人善任。有人擅长民用建筑;有人熟悉工业建筑;有人对高层结构抗震得心应手;有人对地基基础处理了如指掌„„要使专家各展其长,这样既让专家得到充分发挥,感到倍受重用,也使机构权树立权威,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二、强化过程控制
1、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在实际审图过程中,往往是少数或个体的行为(如一个专业一至二位专家),对象(审查的项目)又是不同样的。结果是少数或个体的质量代表了机构整体的质量,这样,少数个体的质量不确定从而影响了机构的整体质量。因此,要使整体质量得以保证,就要科学的设计和控制审图全过程。参照全面质量管理(tqc),我们对施工图审查的流程做了设定,采取“两校两审”制(即专业审查意见书自校和互校,审核和审定)多重把关,引用“pdca”循环方法来指导一些非常规项目的审查,使审图的质量保持在可控的状态。
2、方式的选择与改进我们经常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项目,与省审图中心的专家或兄弟机构的专家,进行同审或互审,在这种审图方式,实战中的学习与交流是最能提高审查能力的方法,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也是检查和考核专家最有效的方法。
3、要点的总结与分享在审图过程中,将少数人或个体的经验,通过交流和研讨,得到总结和提炼,并与同专业的审图人员(还有设计单位的专业负责人)共同分享,共同提高,也是提高机构整体审图水平的好方法,这方面我们得益非浅。
三、影响质量源头决定施工图设计质量的源头,不在施工图审查机构,而在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的出手质量和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计单位的送审施工图,违反强条许多,安全隐患不少,这给审图机构增加了相当大的压力和风险。审图过程中难免挂万漏一,防不胜防。因此,我们变被动审查为主动出击,利用规范宣贯、学习培训,向专业人员说明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设计质量通病,指出设计中经常出现违反强条强标的地方,以及疑难问题解答;利用专业研讨会和审图交流会组织审图专家和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共同研究相关问题,统一认识对条文的理解,及时纠正违规,并将取得共识的意见上网公布,使相关专业设计人员共享成果。几年来的统计情况表明,这些做法使得设计单位出图质量有所好转,违反强条强标数逐年下降,收效显著。对审查人员出现的误判、错判和漏判,及时予以纠正,共同引以为戒。这些做法得到了广大勘察设计单位普遍支持和配合,也使施工图审查工作开展的既严谨缜密又和谐有序。
第四篇: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
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
【摘要】介绍了我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现状,针对此现状提出三点改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 statistics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everal methods to improve it.【Keywords】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reform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40-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和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著名的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只是概率问题”。应用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大的特色,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针对该学科应用特点来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知识的价值。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科类教学时数为32学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且讲授内容以抽象的概率论为主,这大大降低了我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与我校的办学模式强调校企合作,突出特色优势专业;课程设置上强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相矛盾,而如何革新教法,强化实践,突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特色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
二、以实践与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措施
1.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很多概念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定义、定理和证明的堆垒,而是在教学中可以从每个概念的直观背景入手,精心选择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频率稳定性时,我们可以考虑把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在课前让每位同学找一篇长度超过千个字符的英文文章进行统计,把统计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大家统计的结果,对于统计的结果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字母在不同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有微小的区别,但每个字母发生的频率区别又不大的原因;在讲解古典概型时,可以利用估计池塘鱼的数量进行讲解,这样既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又对参数估计的思想有所了解[1];讲解全概公式的应用时,可以利用敏感性问题的调查作为案例讲解,这样既对全概公式的应用有所创新,又对抽样调查有一定的了解;在讲解贝叶斯公式时,利用“狼来了”作为案例讲解,既从数量的角度如何刻画了孩子的信任度,同时也说明了概率是可以看作信任程度的度量;讲解正态分布时可以考虑公交车门的高度应该如何设计作为实例;在讲解期望的概念时,利用验血新技术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我们只需要抓住变量的特征(部分信息),就得到了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从数据到模型的转换,是数理统计研究的主题;讲解方差的概念时,借助信号-噪声模型,说明进行重复观察得到观察值并对它们作平均,可以降低噪声的方差,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信号对噪声的功率比,可以实现强噪声背景下的弱信号的接受,这就和物理专业、电子专业联系起来,和学科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最好能够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获得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总而促进学生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做出分析与决策,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考,启发了学生的思维[2]。
2.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优化教学效果
现今是“互联网+”时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线网络视频课程非常得多,合理利用学校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上传的各种图片、视频、文字教学文件,包括授课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等,此外上传一些国内外名校的课件网页链接以及可供下载的统计软件、自测习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有选择地参与网络教学活动,为学生深入学习该门课程搭建桥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层次,学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安排网上学习。借助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来组织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拓宽思路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又能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4]。
我们也可以通过和每个学院的教学科沟通联系,利用学生的课程实训时间让学生做一些调查实践活动,比如泊松分布可以描述单位时间服务机构服务过的人数,可以让学生亲自调查、收集及整理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自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自己建立统计模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概率与数理统计解决自己专业的相关问题,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3.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内容中,有助于学生了解某些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概念、思想方法及其发展过程。比如讲解期望的概念时,可将“赌资分配”的历史娓娓道来,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这门课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今天相对完整和独立学科体系是经历了许多曲折才形成的[5]。比如讲解频率稳定性时还举例高尔顿板,同时可以讲解高尔顿的生平和其在生物统计上的研究成果,高尔顿是第一次将概率统计等数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将生物进化、返祖、遗传、自然选择、随机交配等问题,用回归和相关工具,系统地将生物进化数量化;讲解伯努利分布时,可以介绍贝努利家族的非凡成就,概率中提出了有名的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彼得堡问题。在教学中讲述一点历史起源以及学科演变过程,将帮助学生认识其发展过程,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意会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浸润在数学文化氛围中。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为期末一次性考试,教师按照教学大?V命题,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应用概率统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尝试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把对学生的考查分为平时考查,学期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平时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课堂思考等,学期论文考查学生是否对这门课程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的保证。分清主次,控制好基础理论比例,传统题和创新题共存,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这三方面的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学科成绩[6]。
三、结束语
总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教学技能,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不断进行长期试验、总结和提高,才能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5]。
参考文献:
[1]邱松强.在概率论教学中融入统计思想的几点尝试[J],吉林教学学院学报,2017,9:42-44
[2]周洪伟,崔凤琴.案例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J],科教导刊,2014,10:04-05
[3]佟孟华.网络课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01-02
[4]刘超.概率统计教学的问题和思考[J],高等数学研究,2013,04:69-71
[5]马金凤,汤烨.将数学史及实际案例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法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35-136
[6]郭长军,庞彦军.以应用为导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2:8-101
作者简介:
刘华(1979-),女,汉族,湖北十堰人,荆楚理工学院数理学院讲师,硕士。
第五篇:关于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
来源:法律教育网发布时间:2006-7-1 9:33:
52内容提要:确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立足于两个前提:一是不能突破目前的政治体制的框架,不能对执政党的至高权威产生威胁,否则只能是空想;二是应与目前《宪法》及《立法法》已经规定的违宪审查机制相结合。因此,本文提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相对独立的宪法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制度设计,审查方式包括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抽象审查和具体审查,审查范围包括法律在内的法律性文件,政党的政策方针,及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违宪行为。
关键词:完 善违宪审查制度宪法委员会
有关如何确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问题,近十数年来一直是我国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从概念之争①,到制度模式的选择②,无不聚讼纷纷。显然,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在宪政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已达一致,毋需赘言。而设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也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但是,笔者认为,论证确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可行性及其制度方案,必须立足于二个前提,一是不能突破目前的政治体制的总体框架,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得对中国共产党的***的至高权威构成威胁,否则只能是空想;二是应与目前我国《宪法》及《立法法》已经确立的违宪审查体制相结合,在如何提高实效上进行局部改进和完善。因此,笔者拟从上述二个前提出发,对完善和确立我国违宪审查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唯一执政党的地位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现行《宪法》第一条对我国的国体是这样阐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么依此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就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所谓的人民民主专政当然就是共产党专政了,所以,即使《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有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只是共产党摆出的一副还权于民的高姿态,实际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在1975年《宪法》中就有过赤裸裸的表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既使1978年和1982年宪法将此句删去,那也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罢了。按《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是这种所谓“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却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另外包括行政、司法都处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怎么领导?政治、组织的领导,“党管干部”。这才是居于所有国家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大到宪法的制定、修订,国家领导人的任命、机构的设置,小到甚至连具体的一些案件的审判、行政事务的执行,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历年来大讲特讲要加强监督,讲的是对各级行政、司法权力的监督,而对于权力之权力的中国共产党好像被排除在监督之外了,确实也没有什么监督主体能够有足够的资格去监督它了,讲到违宪审查,只要一触及共产党违宪的问题,一切免谈。《宪法》好像是专门用来约束其他国家权力的,与执政党无关。
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政治现状。一切改革,包括对重大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十分清醒地面对这样的政治现状,立足于这样的政权基础之上来考虑和设计改革方案,否则无异于痴人说梦与虎谋皮。因此,对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改革持完全悲观态度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如此。照搬国外的那些现成的制度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情”完全不同。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其最终的价值目标是保障人权,无论是对法律文件的违宪审查,还是对国家机关的违宪审查,甚至对政党行为的合宪性审查,其最终的价值取向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人权。因为宪政的根本要义就是限制公权,保障私权。
因此,笔者认为,德国宪法法院模式是最理想的一种违宪审查制度模式,它既能保证违宪审查机构的高度独立性,又能保证违宪审查的实效性和彻底性。但是,这种模式却最不适合于目前的中国,它与上述中国的政治模式格格不入。这种模式的建立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构成直接威
胁。德国宪法法院有点相当于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并行的第四种权力。如果一定要在中国引进这种模式的话,那么,就只能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充任了。
美国的普通法院模式显然也与中国的结构相冲突。中国的法院和其他一切国家机关一样也都处于党的领导之下,在一切权力都行政化的中国,其地位甚至都低于行政机关。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显然缺乏足够强大的话语权。
那么就剩下国家权力机关审查模式。目前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所已经建立的违宪审查模式就是属于这一种。这也是经过党的领导,经过党的同意才确立的一种制度。虽然这么多年来,这种制度都被束之高阁,没有起过任何实际作用,但是至少,党看着高兴呀!至少表明我们党也有违宪审查制度嘛,也不比西方国家差嘛!现在呢,法学界可趁着党发出话说要重视宪法,建设宪政的机会,将原有被束之高阁的制度拿出来修修改改,动动手术让它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才是一种真正符合国情,务实有效的作法。
二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现行的违宪审查机制作个分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2000年3月15日通过的《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则对宪法所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起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作用。③《立法法》在其第五章第七十八条重申了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接着于第八十八条、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较详细地设立了对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作违宪审查的程序,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和批准的自治条例。
显然,《宪法》和《立法法》所确立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进行的权力机关违宪审查模式。这种违宪审查制度自建立以来似乎只是一种摆设,没有产生过实际的效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人治及宪政观念的缺失有关;甚至还有学者提出我国法律“无所谓合不合宪法”的观点④;
二、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使审查主体不明确具体。《宪法》和《立法法》虽然将违宪审查权力交给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但这种规定的目的却反而落空了。因为它们并非是专门机构而专司其职;
三、缺乏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详细的程序设计,现行《宪法》根本就没有任何关于违宪审查的程序规定,《立法法》虽然对此有所规定,但仍然十分粗略,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形同虚设,比如对违宪审查在何种情况下启动,怎么启动,在多长时效内作出决定等等,均缺乏具体规定。
四、审查范围狭窄。按《立法法》的规定,违宪审查范围只限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但对政党行为、政策,对法律法规缺乏具体规定的公民宪法权利遭受侵害如何救济等均缺乏明确规定。至于全国人大制定通过的法律更没有将其纳入审查之范围。这些问题,也早也为众多学者所诟病。⑤
三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环境和法律框架内,最有可能为执政党接受的,能够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结构所容忍的、也是最省力简便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下设立相对独立的违宪审查专门机构——宪法委员会,审查方式包括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抽象审查和具体审查,审查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同时也包括政党行为和政策(当然对此会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下文详述),以及所有公权力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侵犯。具体阐述如下:
一、关于宪法委员会的设立
首先是设立宪法委员会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立法部门曾经有过设立宪法委员会的立法设想。先是在1980年至1982年的宪法起草过程中,曾有过关于建立宪法委员会或宪法法院的设想⑥。此后在近几年来立法部门起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中设有
专章规定“宪法监督委员会”的内容。⑦因此,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只要稍加推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宪法委员会应是不难的,也是最容易为党中央接受的。
其次,设立宪法委员会不需要修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已通过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可预见到本次修宪的内容,中共作为执政党根本就没有考虑对目前宪法体制作太多改动。因此,除了宪法委员会之外其他需大动干戈的制度模式均不可能为中共所容忍。
第三、中国人历来有做任何事均须“师出有名”的传统。过去违宪审查未受重视的一个方面原因也可以说是缺乏专司违宪审查之职权的专门机构,现在如果设立一个专门的宪法委员会,由专门人员专司其职,则将使违宪审查长期被忽视的局面得以改善。
二、审查方式
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采用事前审查方式。即法律草案在正式提交表决前应经过宪法委员会的合宪性审查,由宪法委员会对法律草案是否存在违宪条款出具审查意见,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必须按该审查意见进行相应调整或修改之后才能提交表决。这种对法律的事前审查既能保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又能解决法律“无所谓合不合宪法”的矛盾和尴尬。
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在正式对外公布执行前,也应自觉提交宪法委员会进行合宪法性审查,同时宪法委员会也当然成为执政党的宪政咨询机构。这与胡锦涛所提出的要加强我国宪政建设的号召相契合。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因为处于我国法律体系中较高位阶,对公民权利和社会生活将产生广泛影响。因此,行政法规也宜采取事前审查方式。
其次,除上述事前审查部分,其他的法律文件均采事后审查方式。这种事后审查程序的启动,可以有多个方式:最主要的方面是来自人民法院。法院因审理各类诉讼案件,其最有可能发现法律文件的违宪现象。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如一旦发现所适用的法律文件可能存在违宪时,应中止审理,将该法律事件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向宪法委员会提出违宪审查申请,从而启动审查程序。宪法委员会在规定的时效内审查作出审查决定书,以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这种方式其实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是相契合的。⑧另外,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公民认为法律文件违宪的,都可以向宪法委员会提出,委员会应在一定的时限内予以审查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三、公民认为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行为侵犯了其宪法权利,在穷尽所能采取的一切法律救济手段之后仍不能得到救济的,则有权直接向宪法委员会提起宪法诉愿,宪法委员会应在一定时限内予以受理并作出处理。
以上仅是笔者对设立宪法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一些简单设想,这仅仅是局囿于目前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环境下的一种妥协方案。只有到了中国政治体制发生重大改变时,较理想的违宪审查制度模式比如宪法法院模式才有可能实现。
2003.10.28
注释:
①目前学界十分流行的类似的概念就有“宪法监督”、“司法审查”、“违宪审查”、“宪法司法化”、“宪法 的司法适用”、“宪法诉讼”、“宪法控诉”、“宪法诉愿”等。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如何适用,学界众说纷纭,各有主张。本文拟避开概念之争而采用目前比较通行的“违宪审查”的说法。
②各论者均在对国外的几种违宪审查制度模式进行评价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自己的模式选择,如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一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如先由行政审判庭审理少数“准宪法诉讼案”,到设立宪法审判庭审理部分宪法诉讼案,再到最终设立宪法法院审理全部宪法诉讼案的分三步走的方案模式(上官丕亮《再探宪法诉讼的建构之路》);如设立专门的宪法委员会(高凛《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胡锦光《从宪法事例看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完善》;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如认为普通法院都可以受理违宪诉讼,再由法院将之逐级上报至全国人大审议模式(付子堂《美国、法国和中国宪法监督模式之比
较》);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我国的法律根本就无所谓合不合宪法(洪世宏《无所谓合不合宪法—论
民主集中制与违宪审查制的矛盾及解决》),等等,不一而足。其中目前比较通行的是在全国人大下设立独立的宪法委员会。
③胡锦光:《立法法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及不足》,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④洪世宏;《无所谓合不合宪法—论民主集中制与违宪审查制的矛盾及解决》,载《中外法学》,2000第5期。
⑤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载《法学》1998年第4期;胡锦光:《立法法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及不足》,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胡锦光:《从宪法事例看我国宪法救济制度和完善》,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
⑥同⑤包万超文。
⑦同③。
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度、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