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9:0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

第一篇: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

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

摘要: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研究,是加强基层党内监督的重要理论课题,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在深入调研三明市三元区城东乡基层党内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的若干困难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对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城东乡基层党内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监督主体、内容、权限和程序,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1]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研究,是加强基层党内监督的重要理论课题,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在深入调研三明市三元区城东乡基层党内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的若干困难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对策。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面临“两大难题”

城乡结合部又叫城乡接合部、城乡交错带,其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有异于普通的农村。从城市的角度看,它是城市社区基层党内监督的前沿阵地;从农村的角度看,它是农村基层党内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集体非建设用地被征用作非农建设,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城郊村”。调查发现,当前在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方面,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问题。

1.1.1村主干的违纪违法问题防治难

例如:三元区城东乡城南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拥有村集体账面资产近9亿元、净资产2亿多元,村集体收益性资产和土地资源众多,尤其是土地不断升值,三元区多个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涉及该村,村集体经济体量不断增大,村财收入每年达千万元,但这些村集体资产资源,却成了原村主任邓春生坐地起价的砝码”,[2]为村主干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也给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带来了一些难题和挑战。

1.1.2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难

目前,城乡结合部基层“村党支部只抓党务,村委会大权独揽,村‘两委’干部工作‘两张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征地拆迁、土地管理、资产经营等属于村民自治范畴,主要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1.2影响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的“四大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在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四大因素”。

1.2.1基层党员干部监督意识淡薄

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虽是党内监督的最好途径,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却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研究会、工作总结会或是评功摆好会,不少人“对上级说恭维话,对同级说过年话,对下级说表扬话,对棘手问题说含糊话”,对防治村主干违纪问题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1.2.2村级党组织的监督功能弱化

根??《村民组织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由于家族势力、帮派势力等问题,村党支部成员往往被排挤在外,大部分支部委员连村民代表都选不上,更无从谈起参与重大村务管理。因此,逐渐形成了村党支部只抓党务、村委会大权独揽、村“两委”干部“两张皮”的工作局面,导致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监督功能严重弱化。

1.2.3基层党委的监督有所顾忌

作为城中村,根据《村民组织法》第五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征地拆迁与综治维稳是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主旋律。而征地拆迁、综治维稳很大程度上需要村干部的支持、配合,个别村干部更是以此作为挡箭牌。基层党委在落实党内监督上也是小心翼翼、顾虑重重,生怕影响到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无法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责。

1.2.4村干部违纪行为日趋隐蔽

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规避监督,披“隐身衣”逃避检查。加上执纪审查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而乡镇纪委干部长期在基层工作,接受专业学习培训机会少,业务知识拥有量有限,执纪审查经验不够丰富,工作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大多缺乏金融、财会、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执纪审查工作的需要,往往在突破案件的关键时刻,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技巧,导致很多案件功亏一篑,查办大案要案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造成了基层党内监督执纪审查难。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有效途径及对策思考

2.1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作用

2.1.1落实“三会一课”,提升“监督意识”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3]为此,必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认真地开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切实解决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娱乐化等突出问题,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监督意识。

2.1.2用好“监督武器”,净化“政治生态”

批评是监督的武器,基层党内监督离不开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因此,必须切实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党内错误思想、观点、行为勇于批评,对自己言行举止敢于检讨,是坚持党性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自觉进行和接受监督的重要特征。弱化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削弱党内监督;丢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法宝,就等于放弃党内监督。强化党内监督,必须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质量,营造党内监督的浓厚氛围,形成“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2.1.3用好“民主评议”,强化“民主监督”

要注重发挥好党员民主评议作用,切实运用好村两委主干的年终述职述廉评议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例会和党员民主评议,并使之与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结合起来,从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的角度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作用,从而有效破解“村主干违纪违法问题防治难”和“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发挥难”的问题。

2.2强化村级组织的监督功能,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制约监督作用

2.2.1构建“一支两委”,实行“三权制约”

“一支”即村党支部,“两委”即村委会和村监委会,构建党支部决策权、村委会执行权、村监委会监督权三权分设互相制衡、三位一体聚集合力、“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基层权力结构体系。通过优选干部、公开赋权、细化权责,推进村级同级监督,有效破解村级监督中的“村主干违纪违法问题防治难”和“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发挥难”问题。

2.2.2健全“村监会”,强化“民主监督”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探索性实践,对于从源头上防治村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应由3至5人组成,设主任1名,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主任,原则上不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监督主体、内容、权限和程序,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2.3完善“村代会”,强化“支委监督”

建议将现行《村民组织法》第二十五条“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修改为“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从组织结构上,让村级党组织在村务管理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村委会的工作,抓实抓好基层党内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态势,从而有效破解“村主干违纪违法防治难”问题。

2.3强化基层党委的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全面监督作用

2.3.1履行“主体责任”,实施“全面监督”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委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因此,乡镇党委要在党内监督方面切实履行“五项主体责任”。一是监督检查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二是协助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工作情况。三是组织推进责任。要按照上级党委的工作安排,结合乡镇基层实际组织实施、推动落实。四是教育管理责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党员干部坚守高尚道德追求,把握遵纪守法行为底线。五是支持引领责任。加强对基层纪检组织的领导,经常听取汇报,帮助解决问题,为基层纪检干部依规依纪履行职责提供保障。通过落实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从权力控制的角度强化乡镇党委的全面监督作用。

2.3.2落实“三项制度”,实现“四权隔离”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一要落实“公务零接待”制度。严格要求城乡结合部乡(镇)、村两级执行“公务零接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除村干部手中的公务接待特权,狠刹吃喝之风。二要落实“三资”监管制度。对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简称“三资”)的监督和管理,是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因此要通过“查(清资核产,查“三资”)、晒(建立平台,晒“三资”)、理(交易公开,理“三资”)、管(健全制度,管“三资”)、护(监管到位,护“三资”)”等途径,规范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处置、使用。三要落实“村账乡管”制度。统筹做好行政村的会计账目,促进村级财务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四权隔离”管理。同时,借助“村账乡管”契机,严格规范村级资源资产租赁、工程项目招投标、土地承包?营、“三公”经费开支等行为,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以入账,直至整改到位。

2.3.3配合“四式巡察”,实施“巡视监督”

乡镇党委要配合区委巡视组,按照“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工作方针,采用“巡查式”“点穴式”“回访式”“机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选择、有重点地对行政村党组织开展巡察,增强巡视工作威慑力和实效性。

2.4提升纪检组织的监督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组织的专责监督作用

2.4.1实行“五个统一”,健全纪检组织

一是“统一人员提名”。乡镇党委要对乡镇纪检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提出明确要求,将政治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拔到乡镇纪委班子,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人员选配到纪检工作岗位。二是“统一考核待遇”。包括工作考评、实绩考核、落实办案补贴。三是“统一硬件配备”。完善乡镇纪委的办公设施,落实“五有”建设标准,即有专门办公室和谈话室、有专用电话(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有专用保密橱柜、有专用电脑和打印机、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完善。四是“统一经费保障”。乡镇党委要将纪检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纪检工作运行和装备设施建设,纪检工作经费管理要单独设置“纪检监察事务支出”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五是“统一工作标准”。

2.4.2践行“四种形态”,精准执纪监督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对党内监督理论的重大创新。实践运用好“四种形态”的关键,在于提升纪检干部的“精准监督执纪能力”。“四种形态”内容具体、指向清晰,从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做起,用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党纪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两道堤坝拦截阻断党员干部滑向犯罪深渊,体现了对抓早抓小时机的精准把握。

2.4.3创新“三联机制”,审查问责监督

一是联合审查机制。完善区委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执纪执法机关在查办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的协作配合,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形成震慑。二是联席协查机制。聚焦“蝇贪”“村霸”问题,推动各乡镇建立执纪审查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发挥基层所站发现并提供辖区内党员干部违反“四风”及其他违纪问题线索的协同效应,形成合力。三是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执纪审查片区协作机制,破解执纪审查“人情关”,开展“走下去、请上来”活动,区纪委班子成员按照联系分工,定期带队到挂钩联系点,检查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总之,要有效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中的村主干违纪违法防治难和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发挥难等各种困难问题,必须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基层纪检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全面监督作用、基层纪检组织的专责监督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作用,从党内权力控制角度、纪检职能界定角度和党内民主政治角度同时发力,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N].新华社,2017-8-29.[2] 叶水江,陈亦鸿,罗兴根.张狂“村霸”终陷囹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2-25.[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第二篇: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记者 李可 周洪双

2013-2-28 5:36:18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8日 14 版)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把手”队伍构成及素质呈现新的特点,“一把手”监督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挑战,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在全国党建研究会2012年获奖课题中,湖北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对加强“一把手”监督问题的研究给人启发。

今年伊始,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如何加强“一把手”监督再次引发关注。

去年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作2011审计报告时指出,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其中“一把手”的职务腐败问题比较突出,有43起。据报道,违纪违法的“一把手”占同级违纪违法干部的比例,一般都在三分之一以上。“一把手”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存在都监督又都不监督的问题,处在“城乡结合部”,成为反腐工作中的大难题。

2012年7月至9月,湖北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调研,召开座谈会27场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和认真汲取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形成了报告。课题组负责人认为,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严厉的措施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已经刻不容缓。

监督什么?

调研报告认为,对“一把手”监督的范围包括“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但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监督。调查显示,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进行监督的重点,排在第一位的是选人用人权,其他依次是重大决策权、资金使用权和项目安排权。必须围绕“一把手”正确行使“用人、用钱、决策、审批”等权力,加强预防监督,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通过厘权、制权、晒权、行权、控权、评权,规范“一把手”权力的行使。

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一把手”用人的权力。规范动议提名,对动议提名主体、程序进行规范,强化提名责任,坚决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署名制,防止动议提名的随意性;对“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中行使的权力进行全过程记录,增强用权责任。

要提前介入重大决策,防止决策失误和以权谋私。建立上级派员参与下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决策全过程;借鉴并推广一些地方探索的“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的做法,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一把手”在权力运行中的行为监督,避免直接插手、打招呼等现象发生。

要约束“一把手”财物开支权,配套建立“一把手”职务消费制度,明确“一把手”正当行使职责的自由裁量权,促使“一把手”正常履职、合理用钱。

课题组负责人认为应该开列“一把手”权力清单,明确“一把手”权力边界。他表示,在实际操作中,要把中高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以上“一把手”作为重点

对象,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肃查处。要抓好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和行业的“一把手”监督管理,特别是对国企、高校、人权事权和财权高度集中部门的“一把手”更要加强监督。对与广大群众联系紧密的县市及县级以下部门站所的“一把手”更要高度重视,他们的情况群众最清楚、也最关注。对这些“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我们党的评价和信心。

谁来监督?

报告认为,对“一把手”的监督,需要整合各方力量,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难题。要建立上级监督机构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凡对下级“一把手”监督不力的,要追究上级监督机关的责任。要重视发挥巡视组的作用,从巡视经费自理、巡视时间灵活掌握、巡视方式手段多样等方面入手,保证巡视工作不受干扰,并积极运用好巡视成果。

要进一步明确同级监督机构责任,赋予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更多的对“一把手”的监督权限。继续探索人大、政协实施监督可行管用的具体办法,如健全并落实政府部门“一把手”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制度,建立人大直接罢免“一把手”制度等。

舆论监督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日记门”、“香烟门”到“表哥”、“房叔”,无不显示着舆论监督的强大潜力。报告认为,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中,要赋予新闻媒体更多更大的监督权,对媒体和互联网披露的“一把手”有关问题,应有完备并且及时的应对、答复、查处机制,大力推行电视网络问政等有效做法,充分发挥媒体和互联网的监督作用。

还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丰富完善群众参与监督的实现形式,把“一把手”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注重听取群众意见,重视社会监督,探索、引导和培育民间反腐组织,重视民间反腐力量,推动以重要岗位“一把手”为重点对象的监督和反腐治贪的社会化。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还可考虑建立专门的监督队伍。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督经验,成立直属中央和国家的监督机构,重点对“一把手”进行监督。

如何监督?

报告认为,监督和民主相辅相生,民主的程度决定监督的力度,扩大民主是解决监督难的根本举措。而当前扩大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对那些事关全局和根本的体制、制度和机制要抓紧改革,使“一把手”监督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要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权力交给组织、还给人民,而不是掌握在“一把手”手中。继续改革行政审批体制,解决中央和省级部门中管钱、管项目、管审批的部门及其“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有步骤地下放部分审批权力,打破权力垄断,防止和克服国家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一把手”化的现象。充分保障监察司法机关的独立性,着力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权大于法、少数“一把手”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问题。

应改进监督方式手段,推进“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常态化。建立健全“一把

手”问题预警机制,尽量把监督关口前移,力求能尽早发现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监督,做到“一把手”到哪里,监督措施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特别要加强对重要节假日、“一把手”个人发生重大事项执行廉政纪律情况的监督。加强“一把手”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危害程度、风险后果等因素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并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

另外,课题组负责人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监控,因为很多问题产生在下班时间。对各种渠道获取的各类关于“一把手”的监督信息,必须认真对待、综合分析、科学运用。发现问题的,不论涉及到谁,不论官大官小,决不能姑息养奸、包容纵容,必须毫不留情、从严从速、一查到底。

第三篇: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2012年03月21日04:32 来源:人民日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取得实效、受到群众欢迎,必须具体抓、抓具体,出实招、抓落实,着力解决几个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

要下功夫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已分别达到257.6万个、44万个。加强这个领域的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按照不同行业特点,适应从业人员分布状况,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新建一批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楼宇共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组建。要开展好一个活动,以创建“双强六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还要通过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解决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现在农民工已达到2.5亿,其中流动党员350多万名。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要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制度,通过摸底排查、牵线搭桥、组织活动,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出身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安家”,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建设党员信息库和党员服务中心,让流动党员“安心”。

党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要改进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严把党员入口关,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优良传统教育,运用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党员践行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畅通党员出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各地各行业党组织情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最要紧的是结合实际、分类推进,避免简单化、大呼隆。解决问题也不能贪多求全,只求管用有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事情紧迫就办什么事情,设定有限目标,实行项目推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真正办好几件党员群众期盼的实事,留下一些基层组织建设年之后还能长期起作用的成果。

第四篇: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在当前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执法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统计违法案件,基层统计执法难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主观方面因素,也有客观性问题,在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往往阻力重重,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增强法治观念 坚持依法治统

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份企业生产经营者和统计相关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导致各种统计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统计案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经济单位,在统计工作中不能及时报送统计资料,原因是企业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婉拒填报统计报表,提供相关数据;部分上市公司借口保护股东利益,不便提供相关财务报表等相关数据,有的企业自称是境外上市公司,报告期内拒绝提供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合理”避税,在统计数据上大做“文章”,瞒报相关统计数据;一些当地政府部门为完成政绩往往辖区内部份企业下指标、落计划,导致这部份企业为了完成指标计划采取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等情况的发生。这一系列问题往往给统计执法检查带来很大的阻力,这些企业对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不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执法检查,找出种种理由婉拒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增加了统计执法难度,严重影响了统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针对基层企业统计违法违纪的实际情况,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单位进行《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宣传,用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例教育、警醒一批企业法人和统计人员,提高《统计法》的震慑力,增强他们的法治理念,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更要通过媒体曝光一批统计违法案件,切实震慑统计违法者的嚣张气焰,达到曝光一案,警示教育一片的目的,发挥出《统计法》的威慑力量,使统计法律、法规真正深入人心,筑牢统计工作者的守法底线;在人们心里形成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愿违法的心理防线,切实树立和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用法律手段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二、坚持公正执法 筑牢执法底线

在基层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被动执法的情况,在处理违法案件时,部分执法统计人员在执法工作上有畏难情绪,他们针对在部分企业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问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执法不主动;在执法过程中,只注重一般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重大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不敢或不愿动真格的认真查处,统计执法时顾虑重重,生怕“家丑外扬”,主要是怕影响当地声誉和当地的软环境建设,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不作为的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敷衍塞责,不能尽职尽责,导致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为避免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要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落实到位,转变过去传统的统计执法模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提高统计执法的实效性,严明执法纪律。在执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统计执法经验,通过执法实践进一步明确执法取证依据,界定执法权限,确立执法标准,明晰执法程序,明确执法纪律,确保“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做到程序化、标准化,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统计执法责任,形成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执法严谨、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基层统计执法队伍,从而来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执行力,提升统计部门执法的公信力。

三、排除行政干扰 坚持公证执法

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统计法》法律知识入心、入脑。要规范政府行为,避免出现“人出数,数出官”情况的发生,有效地杜绝行政干预统计执法的行为。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坚决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执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恪守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同时,各级统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常年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让专业律师来处理涉及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使统计违法案件处理做到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

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本部门的统计干部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统计法》宣传要做到警钟长鸣,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来维护统计法的权威。统计执法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执法理念,转变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从思想深处摒弃“唯上”、“唯权”意识。在处理统计违法案件时要实事求是,要敢于暴露问题,要敢于揭短,要敢于“家丑外扬”。要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执纪水平,牢固地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更要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光荣感,做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模范。认真做好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用体制和制度作保障,确保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统计执法人员从细节做起,要深入剖析统计违法事实,讲解统计违法违纪查处取证环节,明确统计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工作流程,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按制度办事,同时,加大省地(市)之间的交叉执法工作力度,为防止本地执法打不开情面、检查不深入、查处走过场的实际问题。

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当前统计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积极地有效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开展好基层统计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基层统计原始数据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基层统计部门公信力的重要保证。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的关键点在于要认真执法,严格执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层统计部门要把“严格执法”作为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职能的重要手段来抓,要长期抓,抓出成效。同时,要树立用法律手段来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的工作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从而,全面提升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第五篇: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难题,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镇坪县针对信访工作新形势,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在全县创新推行由上访群众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接访领导的点名接访工作制度,着力构建阳光信访、质量信访、和谐信访工程,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阳光信访 权为民所用

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公开”,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点名接访的方便快捷。

公开接访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在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公示牌,重点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信访受理范围、接访流程,上访人员的权利、义务等信息。同时,向上访群众发放《镇坪县纪检监察阳光信访卡》,使上访群众方便快捷的找得到门,认得到人,办得了事。

公开办理秩序。接访工作中,接访干部仔细倾听群众诉说,认真填写《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和《群众点名接访登记簿》,同时将填好的《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回执和《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发给来访群众,告知本次接访受理意见,并请来访人签字认可,接受上访群众监督。

公开处理结果。信访案件结束后,由接访领导协同调查组及时向来访群众送达《群众点名接访答复意见书》,将查处结果告知来访群众,并填写回访了结表,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质量信访 利为民所谋

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实践中,镇坪县注意做到“三到位”,有效提升了信访工作质量。

领导重视到位。2007年初,镇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群众点名接访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实施过程中,镇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和部门调研指导,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责任落实到位。该县认真落实信访案件“四个一”责任机制和“四定三包一回访”落实机制,即包案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包抓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办理第一责任人,办案工作组长为调查处理落实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主管信访工作领导为办案业务指导第一责任人;定办案人员、办案时间、办案纪律、办案质量;包调查处理、监督落实、稳控息访,实行一案一回访。对重要信件确定专人督办,限期查处,建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接访质量和效率。

矛盾化解到位。对重访和越级上访突出矛盾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案一人一抓到底的领导包案制度,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群众解释工作,迅速结案销号,做到案结事了。对缠访闹访问题,尽力做好教育引导和沟通解释工作,理顺来访人员情绪,化解心结,促其息访,避免新的问题和矛盾。

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以来,群众点名信访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访明显下降,越级访明显下降,信访结案率明显上升,大大提升了全县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质量。和谐信访 情为民所系

针对大多数上访群众在上访时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现状,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细节做起,坚持“三贴近”原则,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人性化接访方法。

贴近生活,努力营造温馨如家的接访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对点名接访中心进

行了改造,对桌椅板凳的摆放都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精心制作的“累了请您歇歇脚、渴了请您喝口水、烦了请您细细说”温馨提示牌,让上访群众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贴近感情,始终坚持热情细致的接访态度。面对来访群众,接访人员起立笑脸相迎,缓解上访人的激动情绪。重新设计更换了接访桌,接访领导和来访群众可以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桌子旁进行交流,缩短接访者与被接访者之间的距离,加深来访群众对接访人员的信任。贴近群众,积极推行便捷有效的接访方式。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使点名接访更加便捷有效,该县制定了《镇坪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下访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等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部门、乡镇、村组和农民进行走访;建立了网上举报中心,同时公开了县级领导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开通了免费举报热线电话,上访群众也可以通过该电话点名接访。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既可以消除群众面对面上访的顾虑,又可以在上访成本和选择上访方式上极大地满足上访群众。

郡县治,天下安。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推行,拆除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围墙,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流程,提升了工作质量;夯实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化解了矛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与和谐。

一是抓好信访隐患排查机制。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综合分析当前农村土地纠纷、企事业单位改革、弱势群体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全面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未雨绸缪,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抓好信访应急调处机制。为避免矛盾升级和问题扩大,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研究化解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争取尽早介入,主动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抓好信访问题解决机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强化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负责一手抓到底,对每件信访案件认真梳理核查,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介入、早化解,限期处理。四是抓好信访稳控机制。围绕全国“两会”、庆祝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稳定稳控工作,坚决防止重大有影响信访问题防止。同时,依法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依法果断处置,切实维护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下载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破解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内监督难题的对策[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破解基层一线权力制约与监督难题(精选5篇)

    破解基层一线权力制约与监督难题 加强对基层一线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

    基层组织建设破解难题实施方案(推荐5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难题实施方案中共红山窑乡土沟村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和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成果,根据中央和省、市、县、乡党委的部署要求,针......

    发展智慧养老破解城乡居家养老难题

    发展智慧养老破解城乡居家养老难题 ——马鞍山市博望区“互联网+城乡居家养老”样本观察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日益加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

    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湖北省纪委 2013-2-3 17:01:58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3年01月24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

    破解权力制约监督难题的(五篇范文)

    破解权力制约监督难题的“金钥匙”——关于长春强化科学配权的调查与思考文章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发布时间:12-08-01 14:25:02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

    破解基层党内监督和执纪办案人情干扰调研报告(最终5篇)

    破解基层党内监督和执纪办案人情干扰 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遇到人情干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仍然难以避免。通过调研,以下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彭卫东 常言说无工不富,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始终是放在首位,因此,我县确定走园区化工业发展的路子,选择在黄埠镇兴办规模工业园,实践证明成效......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模版]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彭卫东 常言说无工不富,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始终是放在首位,因此,我县确定走园区化工业发展的路子,选择在黄埠镇兴办规模工业园,实践证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