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7:1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

第一篇: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

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 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

城乡结合部、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一部分。对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的无照经营现象,我们必须剖析各类经营主体的特征,诊断无照经营行为的病症表现,研究针对整治策略。

一、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无照经营的分类及特征 按照无照经营行为的性质,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从事生产成本小、不成规模的传统手工业的无照经营者。如豆腐、酿醋、其它加工等传统手工业,在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习惯,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2.抱住“试业心理”的无照经营者。这部分初具规模的无照经营者刚开业不久,认为有个试业期是天公地道的,而自已可以等试业期过后才作出是否办照的决定,这显然是习惯性思想作怪。

3.有证无照的经营者。有的经营者认为许可证可以代替营业执照,如:有的从事运输业的个体经营者认为自己已经办理了驾驶证、营运证,就可以搞营运,不关工商

—1— 的事。

4.法定前置审批手续繁多行业的无照经营者。对需消防、卫生、环保、文化等主管部门审批的行业,经营者开业之前,必须先要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各类许可证,最后统一交由工商部门的审核,符合条件的才予颁发营业执照。有人曾形象地将这一管理状况称为“捆绑管理”。而对于有的经营者而言,因为相关手续太难办,于是干脆不办。

5.打着发展地方经济旗号的无照经营者。当前,各街道办、镇政府争相制订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来客商来本地投资办实业,于是有的经营者持着自己是当地政府“请”来的企业而以此为借口想逃避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时也出于一个短期效益的目光出发,往往事先做出一些于法不合的承诺,致使此类无照经营户难以监督管理。特别是随着东部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一些污染性大、危险性高的企业被沿海地区禁止生产或提高了准入门槛后只能退出当地市场,当中有些经营者便趁机随着内地的招商引资热乘虚而入,借着相关保护措施规避纷繁的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资格审查。

6.禁令行业或特种行业的无照经营者。随着经济的

—2— 发展和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一些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行业实行了某种程度的禁止进入或对某些特种行业实行了严格限制进入,如小轧钢厂、铸造厂、造纸厂、小煤窑等污染严重的行业,危险品生产或剧毒品的生产销售行业,或消防要求较高隐患较大的行业等都对一定的经营主体实行禁止进入或必须进行了严格的前臵审批方可进入,一般规模的经营者难以具备进入条件。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有一些铤而走险者,无视国法,和执法部门玩捉迷藏的游戏搞地下经营,或借助一些异化的社会力量做掩护进行无照经营活动。

7.可以延伸为无照经营性质的违章违法经营者。比如一照多摊、超越核准经营范围、擅自设立分支机构、挂靠经营等可以定性为无照经营性质的延伸,因为这也是对市场准入制度的一种破坏,当列查处之列。

8.农村无照经营比较普遍。由于农村年收入不均,可能年收入好的时候,可能立即办一个家庭作坊或小卖部开始经营,当巡查发现时,限期办理执照,可能就会说不干了。有的到有关部门办理许可证时,由于不符合条件无法办理许可证,只能偷偷摸摸的经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长期无照经营行为。

—3—

二、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无照经营的整治策略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整治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无照经营的策略。

1.从改革我们的行政审批体制入手遏制无照经营产生的主因作用。对开业前的经营户审查其经营场所是否存在隐患、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其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保标准要求、其产品是否符合卫生等质量标准等等都是有形无实的审查,因为开业前上述情况基本处于无“形”,审批部门不能担保经营者开业时和开业后的经营行为不会“走样”。而综观如此多的前臵审批,不少是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在具体解释、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和部门管理之需要,有意或无意设臵的。而这样的规定的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以及制定部门怠于针对实际情况变化作出清理,造成前臵审批堆积。另一方面,工商部门虽然是综合执法部门,但不具备各个职能管理必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因此将诸多的前臵审批最后交由工商部门一家审批是有点勉为其难的,这样的“把关”有些名不符实。所以在行政许可制度上可以考虑变“捆绑管理”为“分兵把守”,即将繁多的许可审批手续从关口前移至关口后。况且,既然有有工商部门审批把关,那么前臵审批

—4— 部门可能由此而产生依赖性和惰性,减少了自身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立法的初衷。当然,我们应坚决执行特定行业和项目的设立审批制度,把握审批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改形式审批为实质性审查,对违反前臵审批(许可)规定行为,即无证(许可证)行为的查处力度,变不予核发营业执照为追究法律责任。这样,不管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不管有无执照,只要违反规定,相关部门即可以按职权介入监督管理,“前臵”的概念和范围也将重新定义。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条件下,对涉及多头审批的行业,我们可以推行“工商受理,抄告相关,互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这样可以从源头减少规避性无照经营行为。

2.对于一些小规模、季节性、临时性的个体经营者而言,尽量简化登记审核手续,进行临时经营资格登记备案,当然这肯定要和日常的严格管理相配合。对于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而言,简化行政审批和节约行政管理成本意义并非单纯是为了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还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事。

3.对于积极到农村乡镇办实业的外来客商,于国于民于地方是一件大好事。但为什么要把免办或迟办应依法

—5— 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当作一项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外来客呢?这显然和依法行政和以法治国的大形势不符。而连合法的基本手续都想方设法减免的客商值得引进吗?对方是否有其他非法目的?工商部门依照部门职责,对一些危害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无照经营者应克服一切阻力严惩不贷。从大局出发,基层工商部门应多向当地常委政府请示汇报,和兄弟部门积极沟通,使我们的执法免受行政干预因素影响。同时要加大对《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宣传力度,以增加查处无照经营行为的社会认同感。4.农村无照经营的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家执法部门的事。因此,当地党委政府要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方可奏效。应争取将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工作列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

—6—

第二篇:浅谈如何与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

浅谈如何与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

家长的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配合,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而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和家长“不土不洋”,作为教师和家长沟通更是件非常重要的事。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有点紧张。家长和老师因为学生的成绩问题,行为问题,责任感,公德心等一系列问题而相互埋怨。从而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如果掌握好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过到有效衔接,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每年都要搞两次综合型的培训活动。学校聘请教育专家,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活动场所,帮助家长掌握最新的育人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实践知识。特别是要通过培训,让家长了解孩子智力因素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途径,把家庭教育理论和操作常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抓好抓实。

六年级四班的学生罗阳红叶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学生。他说,爸爸妈妈参加家长学校后比以前更注重教育方法了,自己的好多坏习惯也改掉不少。(罗阳红叶:爸爸妈妈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一个管一个放,造成学生现在许多不良习惯)。

罗阳红叶的爸爸说,参加家长学习后,自己学会了跟儿子沟通,知道怎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爸爸:我没有到家长学校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摸不准方向,总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给他压力,也不要管太多,以免将来孩子胆小吃不消,家长学校帮助我摸准了教育孩子的方向)。

从以上例子说明开办家长学校是很有必要的,因为:

(1)、开办家长学校有利于普遍提高家长教子的科学知识,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开办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可以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创造良好的、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3)、家长学校的开办,密切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联系在一起了,从而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统一。

(4)、家长学校的开办有利于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借助于家长学校,能够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且促使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辅助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同时,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建立,有助于抵御社会的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在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对学校教育也将形成科学的反馈和监督机制,让家长有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科学监督者。

二、培训学校教师,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水平。

方法:两条腿走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指到家长学校办得好的学校学习;请进来指邀请家教专家为教师、开办讲座;邀请关工委领导开设讲座。

比如我校组织教师到县区小学学习他们是如何召开家长座谈会,他们召开的家长座谈会对学生的评价实事求是。教师在会上用得最多的是倾听和鼓励,不抱怨。鼓励可以促进孩子增一个优点,家长增一份信心;抱怨则会失去一切。回校后,我们反思自己以往的家长座谈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家长座谈会的“呆板性”。表现在时间一般在考试之后,内容也由此演变成学生成绩的汇报,形式也变成教师的独角戏。二是家长座谈会的“告状式”。教师把对学生的不满,包括言行、成绩一股脑告知家长。三是家长座谈会的“闪电式”。由于教师缺少经验,加之个别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又无精心准备,致使缺少与家长的互动,座谈会只是在教师的“完全设计”下结束。四是家长和教师互动的少。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面对教师不知从何谈起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长有“后顾之忧”,担心把孩子的缺点或对教师、学校的建议说出来,会引起教师的反感。五是城乡结合部孩子的家长文化素质还普遍偏低,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对学习也只是停留在对成绩的“关心”等,家长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还有待于转变和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别校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一直认为家长座谈会应从“精”入手,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会议主题,提高家长座谈会的针对性;以“细”为依托,认真做好会议准备工作,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抓好“落实”,确保家长座谈会的实效性。

人都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特别是当今的教师,因为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到办得好的家长学校进行交流活动,定期交流各家长学校取得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才能提高本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达到学校与家庭的和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邀请专家及关工委领导到学校开办讲座,培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才能有所悟,避免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不必要的冲突,从而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整体水平。

三、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友好交流。

家长座谈会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学生家长座谈会是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三沟通的桥梁,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纽带。学生家长座谈会,是开发家长资源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它对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形成集体的教育智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家长教育座谈会,提高家长思想认识,我们通过举行“为了孩子做好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座谈会、“亲子教育培训”、“架起心灵之桥”家长座谈会,使家长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关爱点的利弊。

通过家长座谈会,教师和家长均自由发言,共同商量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有的家长根据平时孩子回家所反映的情况以及会上所见所闻,对学校和班级工作发表意见.既肯定成绩,也提出不够的地方和改进意见;有的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作法。教师的发言一面宣传教育理论,针对性地提出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提出某些具体要求请家长配合,如学生周末回家后。不要让他们一味的看电视,请家长督促他们按时休息;给钱孩子吃零食要从严控制;要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作些学习指导等等。从而学校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学校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实践证明,一次成功的家长座谈会,等于给教师增加几十名得力的助手,给全班学生增加了几十名明白的引路人。

四、用好家校交流平台——校讯通

校讯通是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短信,致力于促进教育行业内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实现家校良好沟通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为什么要用好家校交流平台呢?

首先对学校的作用

1.以“校讯通”的信息化平台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现代化设备功能。

2.可以改进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3.为学校和家庭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快捷、方便、及时的优点。

4.可以节省学校、教师的电话通讯费用的支出。其次对家长的作用

1.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到校、离校的时间,对保障孩子安全、家长安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辅导,保障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成长。

3.能够及时获得学校各种即时信息(如:召开家长会、活动通知等),以便家长掌握学校的教学动态、教学活动安排,使家庭教育有效的配合学校教育。

4.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与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节省双方的时间。5.可以节省孩子与家长之间通话所产生的费用。再次对于学生的作用

1.能够将自己到校、离校时间及时通知家长,使家长放心,也为自己能单独上学创造了条件。

2.在校时可以方便的与家长和亲友进行通话。

所以,教师能熟练的操作校讯通系统,使用校讯通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快速、方便、有效的“家校互动”。在这个系统里,老师、家长、学生组成了一个保持随时随地沟通的互动体系。以往要了解孩子情况,一般要等开家长会或老师家访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现在通过“校讯通”,老师一个信息发过去,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回家要完成的作业,家长该如何配合;目前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不仅仅是这样,家长也可以把孩子的性格、喜好、对老师的建议发给老师,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校讯通”的出现,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这种及时、互动的交流让家校联系更紧密,更及时,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效。

五、学年初与家长签订“家校合作协议书”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家长是子女的第一监护人,有管教子女的义务和职责,每个家庭都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教育好子女,所以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也应该首当其冲。为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作用,明确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签订家校合作协议书是很有必要的。如:

家校合作协议书

甲方:教师 乙方:学生家长 丙方:学生

甲乙丙三方经协商一致,就关于学生学习事宜达成协议并自愿签订本协议书 :

一、甲乙丙三方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甲方教师尽职尽责,乙方家长全力配合,丙方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二、三方协商确定,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1、按时,按要求批阅学生的各种作业。

2、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

3、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问题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体罚和变相体罚除外)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1、家长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义务有责任不间断地关注。

2、出现问题,积极与教师电话联系沟通,必要时亲自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回到家,家长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必要时与教师电联或当面查证。

4、积极与教师保持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全力配合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行为。

(三)丙方的责任和义务如下

1、及时、按时、准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无特殊原因(病假、事假)不得迟交作业或不交作业。

2、对于需要改错的作业,必须保证当天完成。过时不候,当作业未完成处理。三、三方协商确定,乙方、丙方对未履行责任和义务。

1、从签订协议起,学生有三次作业未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家长亲自到校与教师、学生当面沟通交流一次;学生写出深刻的检讨书或者保证书。

2、学生第四次未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家长亲自到校陪读学生半日(早晨),以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第五次未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若经学校教导处同意,勒令学生停课两天回家反思,家长教育改正,方能回校上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签订家校合作协议书,学校和家长按章办事,最受益的是学生本人,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起着推动作用。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

第三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

提 要: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特点及其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健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协调发展 1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性质与特点

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由于受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影响,是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区。这些农村往往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被成建制地划归城区,并逐渐被现代化城市路网、城市景观等所包围,形成完全不同于农村社区、而与城市社区相比又存在明显差别的社区形式。这种社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都市村庄”。“都市村庄”的实质是在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社区被动城市化的产物[1]。它具有以下特点: 1.1 说是农村人又是城里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首先,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征地的一项重要补偿措施是招工和转户,因此“都市村庄”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国家职工和城市居民,这部分人大多仍住在村里。其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大幅度增长,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村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第四,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由于有大笔的征地补偿费,加上工副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稳定的可用于村政和福利的“村财”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方式和文化教育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五,空间地域由农村地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地域。可以说,“都市村庄”实际上己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说是城里人又不是城里人:与城市社区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都市村庄”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城市社区的特征,但却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没能真正融入城市大系统中。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共设施少,生态环境差。周围是规划有序的高楼大厦,充分展示着现代化城市繁华的一面,而在“都市村庄”中却几乎全是三四层的农民自建住宅,单门独户,新旧混杂,见缝插针,布局混乱。到处是“一线天”、“死胡同”,根本没有完整的道路系统,与城市社区形成鲜明对比。幼儿园、中小学、邮电局、公厕、垃圾站、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等严重不足,更不用说生态绿地了。其次,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差。由于城郊地区独特的行政隶属关系,导致出现不少“三不管”的地区,缺乏健全的社区管理制度和机构。农民大量出租房屋,外来人口集中。这些外来人口多数素质低下,又无固定职业,因此成了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再次,产生了新的“食利阶层”。本地居民以丧失土地为代价,突然获得了大笔的补偿费,通过入股分息和出租房屋,每天不动不作,也可得到可观收入。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年青人中出现了新的“寄生虫”、“二世祖”阶层,严重破坏了原有农村社区的那种朴实的社会风气,与现代城市文明格格不入。可见,“都市村庄”从行政体制上到地域空间上虽然已经并入城区,但离真正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没能顺利地完成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社区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力的原因。

2.1 根本原因: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策略的失误,造成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形成农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尤其明显,给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及农村社区转型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郑静的研究[2],二元结构特征在城乡结合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指导思想上,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村镇的地区本位主义、短期行为并存;(2)在群众观念上,城市社会化生产与小农封闭保守经营并存;(3)在建设实体形态上,完善的城市居住区、国营大中企业与历史遗留的乡村聚落、农田村地并存;(4)在建设行为上,城市现代化更新、循序建设与城效乡村因循守旧,无规划指导的混乱建设并存;(5)在规划管理上,城市的规划管理与村镇的各自为政并存;(6)在土地利用上,城市的有序划拨、集约利用与村镇的功能混乱,见缝插针并存;(7)在管理体制上,市、区级政府管辖范围与镇村级政府管辖范围并存。

上述二元结构及城乡分割体制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主要障碍。2.2 内外环境的嬗变:无法回避的阵痛

农村社区是以社区农民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并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而存在的。在财产关系上,只要是社区的户籍人口,就自然成为社区成员。其支撑产业是农业,并以一定面积的农用土地为生产资料。因而农村社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缘观念、亲缘观念是维系农村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生活的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还有社区经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区成员对传统农村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具有深深认同感和归属感。[3] 当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社区成建制地被划归城区时,农民脱离了土地,进入非农产业,旧有的社会经济秩序突然被打破。旧有的农村社区逐渐分化,社区主体的需求、利益阶层关系也在变化,社区成员的伦理观、政治观、生活观、时空观等都呈现出日益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突然的变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区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的问题。因此,各种矛盾的冲突以及问题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2.3 政出多门:管理力度的弱化

城郊结合部农村在被动城市化之前是纯粹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有关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与职责十分清晰,并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虽存在不少弊端,但自成一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当这些农村社区逐渐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中之村”后,管理体制反而混乱无序了,管理力度反而弱化了。往往是农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相互交错,区里有镇、镇里有街、街里有村,村里居民半城半农,有不少家庭中既有农业户口又有城市户口,村里既有村民委员会又有居民委员会。[4]另外,街道办事处与区级政府的派出所、工商所等派出机构是条与块的关系,难以很好地协调工作。这样,一个地方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缺乏城乡协调的统一管理,变成谁也管不了谁,使得城乡结合部社区中的矛盾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其成为外来人口的汇聚地、犯罪人员的安乐窝、社会治安的死角。3 制度创新与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前所述,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不能顺利地转变为城市社区,其根源是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结构。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性的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5]显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包括行政组织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3.1 调整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文化观念形态的一系列变化,实质上是被城市化农民的经济关系的变化,即一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因此,城市化过程在经济关系上就表现为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与城市集体经济之间的转移,是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是财产关系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特别是耕地被全部征用,农村村落成建制地被城市化的地区,农村的就业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财产的去留等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如果将原来适应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必然无法承担起城市化过程中组织载体的重担。在许多城乡结合部地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转为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但在分配形式上仍然沿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分配方式,即只要是社区的人口,就可以入股分红。由于分配方式以农业户口为依据,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仍然不愿转为城镇户口或进入国有经济部门工作等等,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可见,在城市化过程中对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为城镇集体经济组织时,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1)明确转制后集体的财产不可分割;(2)降低按户口分红的比重,利益向劳动者倾钭,留在集体的成员应以劳动者个人为单位参与分配;(3)对于转为城镇户口、升学、参军等人员,制定相应措施予以鼓励和必要的补偿;(4)集体提留一部分,作为村镇发展基金,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村容村貌的改造;(5)制定必要的分配门槛,如文化素质门槛,文化达不到一定程度者不能分红;社会规范门槛,对游手好闲或有违法犯罪行为者给予处罚或不予分红,甚至开除村籍等。

3.2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在城乡结合部被动城市化地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是突出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给农村社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弊端:一是行政色彩较浓,不利于社区居民自治;二是各业务主管部门直接制约过多,不利于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三是由于政出多门,一些部门之间工作相互牵制、推诿,不利于完善管理工作。[6] 理顺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把一般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分工。一般的社会管理工作应向居委会、街道和政府各类社会管理部门靠拢,逐步纳入城市的各类管理体系。而城镇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则应该由单一部门来承担,这个部门在城市化以前,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城市化后,应该是城镇集体经济管理部门。此外,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统一协调、互相配合的规范性文件,形成能够制约和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把管理重心放在社区,在街道这一层设立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做为城市基层社区服务的总协调机构。并组建居委会或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服务网点等等。

社区建设和管理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社区成员,可以说,群众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目前,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使社区成员懂得加强社区建设,创建文明社区是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全面进步的需要,是切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逐渐摒弃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自律性。这比政府自上而下采用行政手段来办更合适、更有效。此外要建立指导消费的机构,提出合理的消费导向,把人们的生活消费热点吸引到智力投资方面来,把更多的社会游资吸引到生产建设中来。3.3 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管理

当前,一些村镇领导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重人治、轻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违规操作,建设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村镇虽然制定了规划,但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仍在主导着村镇建设管理,有的甚至由风水先生指导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建设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因此,在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要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结合,要改变过去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做法和重城轻乡的倾向,按新的目标规划建设新社区。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把乡村也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做到城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继续消除或修订计划体制下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联合投资的方式筹措资金,解决规划建设的资金问题。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参考文献] [1]张文茂.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调整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问题,1997,(3).[2]张向东.城郊型社区特点及其发展对策[J].社会学与现代化,1989,(1).[3]刘君德,张玉枝.社区分化——整合运动一般规律探讨[J].人文地理,1997,(2).[4]周大鸣.论都市边缘农村社区的都市化[J].社会学研究,1993,(6).[5]程玉中,周敏.都市区发展阶段的城郊矛盾与管理创新[J].城市规划汇刊,1998,(1).[6]江雯.浅谈基层社区服务的“整合”[J].中国社会工作,1996,(3).RURALCOMMUNITYTRANSITIONANDURBAN-RURAL DEVELOPMENTINURBAN-RURALFRINGE SHENKong-zhong(DepartmentofGeograph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Abstract Thispaperanalysesthecharactersofruralcommunityinurban-ruralfringeandthe problemliesinitstransition.Thenauthergivessomepointsabouthowtopromote urban-ruraldevelopment.Keywords:urban-ruralfringe;ruralcommunity;urbancommunity;urban-rural development 414期沈孔忠: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篇: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于3月19日至25日赴安洲街道直屋行政村蹲点调研。直屋行政村位于县城西郊,东与三桥和下郭为邻,南临下新屋村和下垟陈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在近一周的调研过程中,群众对如何改善村容不洁问题反映强烈。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一个通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直屋村的环境卫生现状

(一)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及不良影响

直屋村位于县城西郊,紧靠全村共304实施清扫保洁。由于长期积累,房前屋后垃圾成堆(调研期间,环卫处帮助清理清运垃圾60余吨),垃圾逐渐向塘水面垃圾漂浮,池塘为污水塘,水沟为臭水沟,是远近闻名的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一是损坏了仙居对外形象。紧靠进出县城的道路,的对外整体形象。

二是降低了广大村民生活质量。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内涵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既讲究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也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洁的村容,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是影响了精神风貌。村容状况代表了一个村的整体风貌,环境卫生虽然是却可反映出村民的(二)造成环卫不洁的主要原因

1、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结合部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农村气息较为浓厚,虽然村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乱搭乱建、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房租,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对环境卫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人口200多人,的二次污染。人(其中党员35外来人员进出我县,对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精神风貌35省道和高速公路出口处,分35人),外来人口都会经过这样的村,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改变村容不洁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尤其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淡薄,而且这些区域还聚集了大量的外来民工,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大量回收的废物堆放在村前屋后,5个自然村,200多人。村内没有环卫设施,没有“垃圾村(城中村)不洁的村容村貌会损坏我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大量的垃圾,如垃圾回收业。8个村民小组,“小事”,但但由于农村长乱堆乱放、在城乡结合外来人口直屋村有外来造成了环境户,1119省道边上堆放,村内露天粪坑林立,没有一座卫生公厕,村内沟”。以上这些问题是

像直屋村的大部分城乡结合部村与县城紧密相连,影响了他们的健康;”。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目前,他们大多从事垃圾回收行业,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在城乡结合部尤为明显。城乡结合部是县城扩张后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上还是农村,由于村集体经济的不足(直屋村的村集体年收入仅为8万元),“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或者比较落后。由于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垃圾无序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

3、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相对中心城区而言不仅位置偏僻而且先天不足,因此,不少干部就会认为现在要求城乡结合部村做到长效管理是不切实际的,还为时过早;或认为这都是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或认为搞城乡结合部村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化力气改善环境质量。

4、垃圾成份复杂,不可降解垃圾增多。以前的农村,垃圾多用于田间地头作肥料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份越来越复杂,产生了大量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且大量高效的农业肥料代替了“垃圾肥料”,垃圾在农村已无“用武之地”。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被城市包围或紧接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村,这些地方属于县城规划范围,在生活方式上日益接近城市,但还没有纳入整个城市管理范围,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我县,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并不是个例,我县的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普遍存在垃圾乱堆乱倒乱处置现象,已经成为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仙居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农村新环境,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村容整洁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一个村的村容村貌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它不仅反映了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反映了这个村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必然明显改善,也才能与所相连接的城市相适应、相协调,才能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卫建设管理工作应当首当其冲,率先垂范。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让广大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村民共享我县文明建设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迫切任务。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涉及面广,要求高,环卫建设管理状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属于县城规划区范围,部分也在创建之列。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卫状况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长期重视不够,环卫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的问题很多,可以讲,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既是创卫的重点,也是创卫的难点。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就是要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垃圾出路问题,破解城区创建进程中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目前,我县的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实现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工作规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城管工作向城郊延伸的务实之举。

城中有村、城郊相连,这是发展中城市的基本特征。城中村、近郊村、城郊结合部均与城区紧密相连,这些地区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城中村、近郊村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基础。城管部门作为环境卫生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将城市管理工作向城郊延伸,这是新形势下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城管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不断创新城管走进社区、城管延伸城郊的工作理念,把加强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作为城管工作走进社区、向城郊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城管工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不断探索适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城乡统筹城市管理模式。

三、创新方法,立足长效,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

从我县的县城实际出发,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不可能全面铺开,一步到位,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循序渐进。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村民新观念。从根本上说,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把对村民的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抓好文明素质教育。村两委要与每户家庭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提出一些硬指标,促使家庭这个细胞做好保洁工作。另外,村两委要充分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自我约束作用,通过全体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卫生保洁义务,以此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村民潜移默化地增强卫生意识,自觉养成文明的卫生行为习惯。在整治和创建过程中,可组建村巡逻队,劝阻不文明行为,督促村民、外来经商人员、打工者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

(二)科学统筹村庄规划,培育设施建设新起点。要做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环卫设施建设是基础。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做好村庄规划时,将环卫基础设施纳入整个村庄体系,统筹规划,统筹建设。在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分级负责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即:县里主要负责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各街道要按照城镇环卫设施设置要求,在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居住区、道路、河道等处放置垃圾桶,合理设置垃圾房,建造垃圾收集转运点,配置相应的垃圾清运车辆和设备。城管部门将根据城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要求,协调、指导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同时,在规划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设备的作用,做到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运输等环卫设备设施城郊(乡)共享共用。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培育投融资新方式。要做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工作,资金是主要因素。要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引入市场机制。从长远看,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根本,对土地及其他闲置资产进行招商引资,增<

第五篇:城乡结合部1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 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该经济地理单元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 域,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 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

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地区,而是按照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大城市或中心 区域,然后再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按 佩鲁的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可分为两个显著不丽阶段:聚集阶 段和扩散阶段。前者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大城市或中心区域不 断集中的阶段。正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的超常规的发展,使其成为一国经 济的增长极。后者是多种生产要素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 边区域不断扩散的阶段。其原因是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由于各 种生产要素的大量聚集而使其显得过于局促.空间的狭小已 严重地制肘着大城市和中心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大城市 或中 fi-区域的生产要素开始向其周边移动.以寻找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

(二)城乡结合部的类型

一般说来,城乡结合部有三种类型:一是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属城市政府管辖,却又地处乡村包围的城市郊区:二是属城市政府管辖的县,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城区接壤的或“插花”的地带;三是受地域影响,处在城区外围,相对连接城乡的其他交接地带。(而此次调查的。。属于。。)

(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1)城乡结合部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

(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

在《新乡市街道居民购买力等级分类》调查中,官员的综合主观评价排名 为22名,房租排名2,综合排,10,购买力等级c 中等购买力

当前我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推进具有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从区域统筹发展方向方面可分为:市区城中村改造型;市郊城市化拓展型;县城中心镇提升型;山区分散村落整合型;农村村庄现状改造型等。从土地利用方面可分为:旧村原址改造型和新建村舍搬迁型两种类型。从建房方式上可分为统规自建和统规统建两种类型。

从资金筹措来源上可分为:集体致富改造型:如新乡县刘庄、龙泉社区;政策资金帮扶型:如辉县市回龙社区;企业(家)出资支持型:辉县城关镇南里庄社区,张村乡裴寨社区;开发商投资联建型:如新乡县高庄社区;群众自费建设型:如古固寨镇祥和社区等。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 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调查建议

1.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配置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更加注重植物的开花与观赏时际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公共空间中的道路规划应稍作修改使得道路不仅只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能对小区进行区域划分同时也为造景增加围合感。3.公共空间中的绿化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绿化率让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富有生机。4.小区的社区管理服务区应增大面积。

历史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是依靠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条腿走路,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因此,在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要以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作为依据,坚持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鼓励和推动制度创新,以引导农民分层次、梯度性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为着力点,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增长方式”,夯实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平台,注重协调、优化各类利益关系,保持政府与民众在利益共享、公平增长方面的互动沟通,最终实现“三农”的公平、和谐、科学发展。

下载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城乡结合部与农村无照经营的特征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结合部调研

    城乡结合部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一[ 2012-4-5 9:02:00 |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育现实的需要近年来,全国上下加紧了学生......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工党海淀区委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

    农村老年人性犯罪特征与预防对策

    农村老年人性犯罪特征与预防对策作者: 顾凤涛发布时间: 2011-03-23 09:44:15近年来,在农村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60岁以上老年人性犯罪突出的问题,而且他们性犯罪的主要目......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矿泉中学 刘永全 摘要:城乡结合部初中的外来工子女虽然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但早期“留守”生活造成的亲情欠缺、隔代教育或寄养带来的教......

    城乡结合部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全文5篇]

    城乡结合部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摘 要]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产物,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来自农村内部的张力及城市外部的拉力的影响,又受到政府行为的推力的......

    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探析

    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探析摘要:全面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及对青少年的正确学习态度和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针对这些误区和影......

    关于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